抗性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抗性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抗性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抗性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李辰李坚斌* 聂卉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大多淀粉食物中都含有抗性淀粉,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有着悠久的历史。抗性淀粉有着像可溶性纤维一样的潜在健康益处和功能特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抗性淀粉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了抗性淀粉的分类,制备与检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应用,对抗性淀粉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健康抗性淀粉制备与检测食品工业

中图分类号:TS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Resistant Starc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Li Chen Li Jianbin Nie Hui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Engineering Institut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Abstract:Mostly starch foods contain resistant starch, as a food source of human, has a long history. Like Soluble fiber, resistant starch has the same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and features, thus, causing great concern to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introduct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esistant starch, the classification, the preparation and test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prospec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starch.

Keywords:health, resistant starch,preparation and testing, food industry

0前言

日常饮食中的活性物质在人体的作用是营养科学领域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主题,引起了消费者、卫生保健业、营养教育学家、食品生产者、加工者、经销商等的关注[1]。食物的营养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近来,由于人们日常饮食中营养物质过剩,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肥胖、糖尿病等所谓的“文明病”,这些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摄入过量高糖类、高脂肪和高蛋白类物质,而膳食纤维类物质摄入不足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因此,膳食纤维对人们健康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也由此成为了影响人体健康的“第七大营养因素”[2],所以,提高饮食健康,是食品工业和医疗健康领域最重要的任务。

研究发现,在食物中加入膳食纤维,能够改善食物的营养与功能,控制肥胖和糖尿病等的发病率,但膳食纤维不是一个单体,而是许多不同物理和化学特性物质的复杂混合物,由于每种物质发挥不同的生理效应[3],所以某一种生理效果不是很明显。与膳食纤维相比,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兴的膳食纤维,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1998年联合出版的《人类营养中的碳水化合物》一书中指出,抗性淀粉的发现和研究进展,是近来碳水化合物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4]。

抗性淀粉是一种淀粉或淀粉的消化产物,在上消化道不被消化吸收,直接到达大肠或结肠,被分解为短链脂肪酸,降低大肠或结肠的pH,对大肠或结肠健康有利[5]。抗性淀粉作为肠道益生菌的能量来源,能够降低肥胖风险,解决结肠问题[6]。抗性淀粉的独特特点,如天然来源,清淡的风味,白色,低水溶性等,使它成为功能食品中最有价值的补充物[7]。所以,抗性淀粉在食品工业中有重要应用,对健康食品的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根据抗性淀粉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对抗性淀粉的分类,制备与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并总结了抗性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抗性淀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为人类健康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1抗性淀粉的分类

作者简介:李辰(1991-),女(汉),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糖类物质生物利用及其污染控

制,1053892202@https://www.360docs.net/doc/e73857990.html,。

*通讯作者:李坚斌(1970-),女(汉),教授,研究方向:为糖类物质生物利用及其污染控。437362893@https://www.360docs.net/doc/e73857990.html,。

依据来源、结构、消化性能及应用不同,抗性淀粉可以被分为五类(如表1)[8]

分类描述在小肠内消化抗性减小

的方法

食物来源

RS1 由于物理屏蔽作用被包埋在细胞壁上速度慢,部分被消化,

若磨碎,可全部被消化

粉碎,研

磨,咀嚼

全部或部分磨碎的

谷物、种子、根茎和

豆类

RS2 未经糊化的淀粉颗粒,具有B型结晶,可被α-淀

粉酶缓慢水解速度非常慢,极少部分

被消化,煮熟后可完全

被消化

食品加工

和蒸煮

生马铃薯,绿香蕉,

生豌豆,高直链淀粉

RS3 淀粉类食物经蒸煮后冷却形成的回生淀粉速度慢,部分被消化,

消化可逆,重新加热可

提高其消化性

食品加工冷米饭,冷面包,玉

米片以及经湿热处

理的食品

RS4 经化学修饰形成的抗性淀粉和工业加工的食品

原料抗水解在体内不

易消化

具有变性纤维的功

能性食品

RS5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分支与脂质形成的复合

物和麦芽糊精速度慢,部分被消化食品加工含有淀粉和脂质的

谷物和食品

RS1是一种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利用的淀粉,由于其物理约束[9],主要存在于全部或部分碾磨的谷物、种子、根茎和豆类中[10]。在正常蒸煮条件下,RS1具有热稳定性,因此可以将其广泛应用到传统食品中[11]。

RS2由天然植物的原淀粉颗粒组成,如马铃薯、绿香蕉、高直链玉米淀粉和一些豆科植物。在这些淀粉中,支链淀粉颗粒在长链分支中占比例很大,导致了其刚性结构,对消化酶具有高抗性,使消化酶很难接近淀粉[12]。经过蒸煮,大部分淀粉经糊化作用会失去B型和C型结晶结构,成为快消化淀粉,如烤马铃薯和熟香蕉。但高直链淀粉能够产生大量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长链,即使经过高温蒸煮其结晶结构也不易被破坏,这种淀粉的糊化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因此在蒸煮的过程中,淀粉的晶体结构不发生改变,依然保持抗消化酶水解的特性。

RS3是由食品加工过程中发生回生作用而形成的抗性淀粉[13],如冷却的马铃薯和回生的高直链玉米淀粉。淀粉类食物在冷冻条件下,淀粉会发生回生作用,在回生过程中直链淀粉分子和支链淀粉的长链缠绕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不易与淀粉酶结合,因此使淀粉具有抗消化特性[14]。通常食品加工过程( 如挤压、蒸煮等) 都会破坏RS1和RS2的结构,但水分含量高时,直链淀粉分子内部氢键作用加强,更容易回生形成RS3[15]。RS3是一种可溶的膳食纤维,不仅具有热稳定性,还具有较高的持水能力[16],使其在传统食品的加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RS4是一种化学修饰的淀粉,通过交联[17]或合成化学衍生物[18]得到,淀粉交联后失去了膨胀能力,煮后,维持一个颗粒形状,不能被淀粉酶水解也不能被微生物发酵;合成化学衍生物后,改变了淀粉的结构,限制了部分淀粉分子的水解,使其具有高抗性。

RS5是当淀粉与脂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长链部分与脂肪醇或脂肪酸结合形成的复合物[19]。抗性淀粉的低持水能力和高结合水能力能够降低食品的水活度从而延长货架期[20],与传统富含不溶的膳食纤维食品相比,抗性淀粉改善了某些产品的脆性、延展性和口感,这种特性使得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食用,从而增加了膳食纤维的摄入。

2抗性淀粉的制备与检测

2.1抗性淀粉的制备

有关抗性淀粉的制备,其基本原理基于改变淀粉的分子结构,降低部分淀粉链长,使其结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抗消化的作用。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压热处理法、酶解或酸解脱支法、挤压处理法、微波辐射法、超声波法等[2]。压热法是传统的制备方法,张丽娜等[21]研究了压热法制备甘薯抗性淀粉,在淀粉糊的浓度35%,pH 4.5,糊化温度115 ℃,糊化时间70 min,老化时间72 h的条件下,制得甘薯抗性淀粉得率16.26%。宋洪波等[22]用压热法制备淮山药抗性淀粉,并研究了其消化性。朱木林等[23]用酶法制备甘薯抗性淀粉并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普鲁兰酶用量240 ASPU/g、淀粉乳含量10 g/100 g、脱支时间72 h、反应温度55 ℃、-20 ℃下凝沉48 h,制得甘薯抗性淀粉的含量为35.23%。

近几年,微波法和微波酶法联用来制备抗性淀粉得到广泛应用。郝征红等[24]超微粉碎-微波联用技术制备绿豆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得率32.80%。朱木林等[25]微波-酶法制备甘薯抗性淀粉,淀粉质量分数11%,微波时间300s,微波功率800W,普鲁兰酶添加量为78ASPU/g (淀粉干基),脱支处理时间24h。在该实验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最高值31.25%,Aparicio-Saguilán A 等[26]通过高压灭菌从香蕉淀粉中制得抗性淀粉。微波法制备抗性淀粉是常用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抗性淀粉的得率,值得推广应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将朝着方便、高效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2.2抗性淀粉的检测

抗性淀粉测定方法可分为体内测定方法和体外测定方法。抗性淀粉体外测定方法的原理是基于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1)抗酶解性;2)抗性淀粉溶解于KOH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后,可重新被淀粉酶作用水解[27]。Berry等[28]则采用直接测定的方法测定抗性淀粉含量,将可消化淀粉用α-淀粉酶酶解,将抗酶解淀粉经KOH处理后又经酶解作用,通过测还原糖的含量来衡量抗性淀粉含量。Goni等[29]模拟了胃肠的生理条件,对抗性淀粉含量进行检测,将样品用胃蛋白酶处理,去除蛋白质,用α-淀粉酶酶解,离心后用2 mol/L的KOH处理,经淀粉葡萄糖苷酶60℃条件下酶解45 min,用GOD/POD法测定抗性淀粉葡萄糖含量,得到抗性淀粉含量。

随着抗性淀粉检测技术的改善,杨光等[30]在Berry法的基础上采用耐高温型α-淀粉酶在100℃酶解可消淀粉,再测定沉淀中的抗性淀粉。此方法为TSA法,此外还有,PPA法,用α-胰腺淀粉酶来测定抗性淀粉含量;AOAC法,该法是用α-胰淀粉酶和淀粉葡糖苷酶(AMG)于37℃下酶解16 h,将非抗性淀粉水解为D-葡萄糖,加入乙醇终止反应,未水解的抗性淀粉部分经2 mol/L的KOH溶解,用淀粉葡糖苷酶(AMG)定量水解为葡萄糖,D-葡萄糖用葡萄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POD)测定,即得抗性淀粉的含量[31]。体内测定方法比较复杂,范媛媛等[32],优化了McCleary[33]法来测定抗性淀粉的含量,并通过动物实验探索了淀粉在小鼠体内消化的规律,抗性淀粉检测方法的改进,为抗性淀粉的检测奠定基础。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是AOAC法,该法是先用α-胰淀粉酶和淀粉葡糖苷酶(AMG)于37 ℃下酶解16 h,将非抗性淀粉水解为D-葡萄糖,加入乙醇终止反应,未水解的抗性淀粉部分经2 mol/L的KOH溶解后,用淀粉葡糖苷酶(AMG)定量水解为葡萄糖,D-葡萄糖用葡萄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试剂(GOPOD)测定,即可得出抗性淀粉的含量。

3抗性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抗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基于它的两点性质:一是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抗性淀粉具有持水性低、不溶于水、粒径小、赋形性能强、口感舒适和颜色浅等性质;二是其具有改善人体肠道功能、调节血糖和预防结肠癌等生理功能。这些性质赋予了抗性淀粉广泛的食品应用价值[2]。此外,抗性淀粉具有低持水能力等加工特性,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工艺,增加食品的脆度、膨胀性及提高最终产品的质地。可将其作为食品膳食纤维的功能成分,适量添加在食品中,制成不同特色的风味食品和功能食品[27]。

3.1奶酪

在20世纪90年代,奶酪业引进了新的低脂肪产品。马苏里拉奶酪一般包括20~27%的脂肪,在披萨饼中也广泛应用,所以,抗性淀粉是替代脂肪最好的选择[34]。研究显示,在酸奶中添加RS2或RS3能够减少50%的脂肪,而且抗性淀粉的加入使奶酪光滑且质构均匀又不影响水分含量。所以,奶酪中添加抗性淀粉符合健康要求,值得推广。

3.2油炸食品

RS3的热稳定性高于任何类型的RS,用20% RS3( Novelose330 ) 替代小麦面粉可以使油炸食品中总膳食纤维的含量提高5.0% ~13.2%。颜色是油炸食品主要性质变化,油炸食品的最佳颜色是淡黄色,代表了油炸的最佳时间。随着RS3含量的增加,油炸食品的颜色也逐渐变深,硬度和脆性也随之增加。尽管在油炸食品中添加RS2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但添加RS3比添加RS2更能改善食品的颜色和营养价值[35]。

3.3面包

面包中加入传统的膳食纤维(小麦麸皮和大麦粉)来改善面包功能性,但这会导致面包体积减小,颜色变暗,香味被掩盖,使得消费者的满意度下降。在面包中单独加入含RS2的淀粉,不会改变面团的醒发时间、体积以及面包皮的颜色参数。而将RS2 和RS3 分别以10% 、20% 或30% 的质量比添加到面包中,结果发现面包能够吸收更多水,更加松软。在RS3的含量大于10%以及RS2 的含量大于20%时,面包的体积减小,硬度增大,当添加30%的RS2 和RS3时,面包的颜色值降低[7]。所以,合理调配RS2和RS3的加入量,能够使面包性能风味更佳,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4面条

面食是日常饮食中的基本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其他淀粉类的食物相比,意大利面的生糖指数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在挤压过程导致蛋白质网络结构被压缩,限制了α-淀粉酶的接近,从而降低了淀粉的消化性[36]。高品质的面条不仅对营养价值有较高的要求,对最佳蒸煮时间、适宜的质构、低吸水能力等特性也有较高的要求。市售富含小麦麸皮的面条因其质构和感官特性( 如颜色、硬度、蒸煮损失) 不佳而不受消费者青睐[37],其含有的小麦麸皮减弱了面条中蛋白质网络结构从而使得蒸煮损失增加[38]。某些膳食纤维,如菊粉,也对面条的性质产生了不利影响[39]。因此,在面粉中添加RS2可以明显改善面条的质量。添加50%RS2 的面条亮度最大,添加20%RS2的面团变得更软,同时面条消化性降低,这可能与抗性淀粉具有高的持水能力有关,但没有改变硬度、韧度、咀嚼性、顺滑度和口感等感官特性[40]。功能性面条的出现将有广阔的市场。

3.5微型胶囊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细小颗粒( 固体、液体或气体) 封存在半透膜内来保存封闭生物结构的技术[41]。在食品工业中,微胶囊技术用来保护敏感物质,如颜色和生物大分子( 包括抗氧化剂、矿物质、维生素) ,对提高益生菌活性的作用尤为明显[42]。微胶囊技术在食品科学中3个主要的目标是延缓活性剂在人体内的释放、提高益生菌的活性和延长乳制品的货架期。抗性淀粉是众多微胶囊材料中的一种,抗性淀粉的B型结晶结构存在大量水通道,能够包埋这些敏感的化学物质,降低其消化率,作为一种稳定的运输工具帮助解决了食品工业中控制生物活性分子的释放,延长敏感化合物的货架期等技术难题[43]。微胶囊在食品运输以及贮存过程中为益生菌创造一个抵抗恶劣条件的微环境,从而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使其在消化道内合适的位点释放发挥有益的生理作用。一般将高直链玉米淀粉与益生菌相结合封存到微胶囊材料里实现益生元-益生菌的共生,在微胶囊化之前将1% ~2%可溶性淀粉颗粒加入到益生菌-胶体的前体里,可以更好地维持益生菌的活性[1]。将干燥的益生菌微囊添到干燥食品中,如谷物制品、饮料粉,对食品的贮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抗性淀粉用于微囊技术,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抗性淀粉除了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外,还有其他应用,如在医药学,调节血糖水平,预防结肠癌,降低胆固醇含量,控制体重,作为益生元,降低胆结石的形成,增加矿物质的吸收等作用,为医药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参考。

4总结与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饮食中“三高”食品(高热量、高盐、高脂肪)逐渐增多,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等富贵病的发生率也逐年提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若开发出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功能性食品,不仅市场前景广阔,对广大患者也是一种福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保健意识,改善膳食结构,大力推广食用具有低热量、高膳食纤维含量的功能食品。在强化纤维食品盛行的今天,抗性淀粉以其色白、颗粒细、风味淡、持水力温和等特性,成为传统膳食纤维的最佳替代物,可以增加食品的脆性、改善口感、减少食品的膨胀度等,不仅具有独特的食品加工性能,而且还具有优良的生理功能,作为天然、安全且“药食两用”的食品资源,抗性淀粉有着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抗性淀粉作为一种新兴的膳食纤维资源,对于其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善和解决。进一步完善其理化性质及结构组成,并对其抗酶解特性及稳定性作进一步的探讨;抗性淀粉作为一种食品,存在营养缺乏的问题,随着RS5(淀粉-脂类复合物)的发现,可深入研究淀粉与其它营养物的复合物,如:淀粉-果胶,淀粉-蛋白复合物等;改善制备提纯工艺,应用效果次重有别的思路去改进实验条件,完善工艺路线,缩短制备周期;强化其药理性研究,并进行系统的功能评价,提出抗性淀粉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但目前的研究对象都是大鼠等啮齿动物,抗性淀粉对人体的生理影响还存在争议。因此,在今后应开展抗性淀粉对人类健康方面的研究;目前,抗性淀粉主要应用于食品行业,可进一步开发其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卫生,牧畜养殖等,实现多领域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Fuentes‐Zaragoza E, Sánchez‐Zapata E, Sendra E, et al. Resistant starch as prebiotic: A review[J]. Starch‐St?rke, 2011, 63(7): 406-415

[2]苏雪锋, 黄继红, 侯银臣, 等. 抗性淀粉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4, 35(12): 208-210.

[3]Fuentes-Zaragoza E, Riquelme-Navarrete M J, Sánchez-Zapata E, et al. Resistant starch as functional ingredient: A review[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0, 43(4): 931-942

[4]熊春红, 谢明勇, 陈钢. 抗性淀粉研究综述[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8, 19(4): 708-717

[5]Higgins J A. Resistant starch and energy balance: impact on weight loss and maintenance[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4, 54(9): 1158-1166

[6]Shen R L, Zhang W L, Dong J L, et al. Sorghum resistant starch reduces adiposity in high-fat diet-induced overweight and obese rats via mechanisms involving adipokines and intestinal flora[J]. Food and Agricultural Immunology, 2015, 26(1): 120-130

[7] Homayouni A, Amini A, Keshtiban A K, et al. Resistant starch in food industry: A changing outlook for consumer and producer[J]. Starch‐St?rke, 2014, 66(1-2): 102-114

[8]朱平, 孔祥礼, 包劲松. 抗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功效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 2015, 29(2): 327-336

[9]Dupuis J H, Liu Q, Yada R Y. Methodologies for Increasing the Resistant Starch Content of Food Starches: A Review[J].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2014, 13(6): 1219-1234

[10]Sajilata M G, Singhal R S, Kulkarni P R. Resistant starch–a review[J].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 2006, 5(1): 1-17

[11]Hasjim J, Jane J. Production of Resistant Starch by Extrusion Cooking of Acid‐Modified Normal‐Maize Starch[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9, 74(7): C556-C562

[12]Jiang H, Jane J. Type 2 Resistant Starch in High‐Amylose Maize Starch and its Development[J]. Resistant starch sources, applications and health benefits, 2013: 23-42

[13]Witt T, Gidley M J, Gilbert R G. Starch digestion mechanistic information from the time evolution of molecular size distribution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0, 58(14): 8444-8452

[14]Birt D F, Boylston T, Hendrich S, et al. Resistant starch: promise for improving human health[J]. Advances in Nutrition: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Journal, 2013, 4(6): 587-601

[15]Sarawong C, Schoenlechner R, Sekiguchi K, et al. Effect of extrusion cooking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resistant starch, phenolic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capacities of green banana flour[J]. Food chemistry, 2014, 143: 33-39

[16]Sanz T, Salvador A, Fiszman S M. Evaluation of four types of resistant starch in muffin baking performance and relationship with batter rheology[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8, 227(3): 813-819

[17]Han J A, BeMiller J N. Preparation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lowly digesting modified food starches[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7, 67(3): 366-374

[18]He J, Liu J, Zhang G. Slowly digestible waxy maize starch prepared by 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 esterification and he at? moisture treatment: Glycemic response and mechanism[J]. Biomacromolecules, 2007, 9(1): 175-184

[19].Ai Y, Hasjim J, Jane J. Effects of lipids on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tarch[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3, 92(1): 120-127

[20]Homayouni A, Azizi A, Ehsani M R, et al. Effect of microencapsulation and resistant starch on the probiotic survival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synbiotic ice cream[J]. Food Chemistry, 2008, 111(1): 50-55

[21] 张丽娜, 张梦琴, 张云峰. 甘薯抗性淀粉的制备[J]. 中国粮油学报, 2007, 22(4): 63-65

[22]宋洪波, 张丽芳, 安凤平, 等. 压热法制备淮山药抗性淀粉及其消化性[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 (7): 59-65

[23]朱木林, 叶成宇, 陆国权. 酶法制备甘薯抗性淀粉工艺优化研究[J]. 食品工业,2014, 35(8): 70-73

[24]郝征红, 张炳文, 郭珊珊, 等. 超微粉碎-微波联用技术制备绿豆抗性淀粉条件优化[J].食品科学, 2014, 35(24): 69-73

[25]朱木林, 梁雯霏, 李玉龙, 等. 微波-酶法制备甘薯抗性淀粉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16): 180-183

[26]Aparicio‐Saguilán A, Flores‐Huicochea E, Tovar J, et al. Resistant Starch‐rich Powders Prepared by Autoclaving of Native and Lintnerized Banana Starch: Partial Characterization[J]. Starch‐St?rke, 2005, 57(9): 405-412

[27]于子君, 纪淑娟. 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 (5): 14-17

[28]金征宇. 抗性淀粉的研究与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00, 15(6): 1-5

[29]Go?i I, Garcia-Diz L, Ma?as E, et al. Analysis of resistant starch: a method for foods and food products[J]. Food chemistry, 1996, 56(4): 445-449

[30]杨光, 丁霄霖. 抗性淀粉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2, 17(3): 59-62

[31]卢声宇, 温其标, 陈玲. 抗酶解淀粉的酶分析方法[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0, 2: 43-44

[32]范媛媛, 宁萍, 何太喜, 等. 肠道微生态对抗性淀粉的作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4,

24(23): 3348-3350.

[33]McCleary B V, Monaghan D A. Measurement of resistant starch[J].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 2002, 85(3): 665-675

[34]Noronha N, O’Riordan E D, O’Sullivan M. Replacement of fat with functional fibre in imitation cheese[J].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07, 17(9): 1073-1082

[35]Sanz T, Salvador A, Fiszman S M. Evaluation of four types of resistant starch in muffin baking performance and relationship with batter rheology[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8, 227(3): 813-819

[36]Bustos M C, Perez G T, León A E. Sensory and nutritional attributes of fibre-enriched pasta[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4(6): 1429-1434

[37]Bustos M C, Perez G T, León A E. Combination of resistant starches types II and IV with minimal amounts of oat bran yields good quality, low glycaemic index past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48(2): 309-315

[38]Sozer N, Dalg?c A C, Kaya A. Thermal, textural and cooking properties of spaghetti enriched with resistant starch[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7, 81(2): 476-484

[39]Ovando-Martinez M, Sáyago-Ayerdi S, Agama-Acevedo E, et al. Unripe banana flour as an ingredient to increase the undigestible carbohydrates of pasta[J]. Food Chemistry, 2009, 113(1): 121-126

[40]Aravind N, Sissons M, Fellows C M, et al. Optimisation of resistant starch II and III levels in durum wheat pasta to reduce in vitro digestibility while maintaining processing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J]. Food chemistry, 2013, 136(2): 1100-1109

[41]Ziar H, Gérard P, Riazi A. Calcium alginate‐resistant starch mixed gel improved the survival of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 and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BRE‐LSAS in yogurt and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condi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47(7): 1421-1429

[42]Kandansamy K, Somasundaram P D. Microencapsulation of colors by spray drying-a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12, 8(2):1-15.

[43]Janaswamy S. Encapsulation altered starch digestion: Toward developing starch-based delivery systems[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4, 101: 600-605

几种常见淀粉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特性比较及

应用特性比较及其研究新进展 摘要:低交联酯化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可广泛应用于火腿肠、肉酱、午餐肉等肉制品中。而将交联酯化马铃薯变性淀粉添加到灌肠制品中,可对灌肠制品的组织结构、弹性、嫩度、保水力、粘着力、口感和切片性有明显的改善,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得率,与玉米原淀粉及交联酯化玉米变性淀粉相比,有明显的优势。随交联酯化程度的改变,这些种类的淀粉凝胶后的糊丝长短、透明度、凝胶程度也会改变,可根据产品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表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交联酯化马铃薯变性淀粉、变性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肉制品;应用特性 正文:淀粉是人类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谷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和食品生产加工中的主要原料。多年来,淀粉在肉类制品的加工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肉制品加工中曾经用天然淀粉作增稠剂来改善肉制品的保水性、组织结构;作赋形剂和填充剂来改善产品的外观和得率。这种作用是由于在加热过程中淀粉的糊化而产生的。在淀粉家族中,天然淀粉的种类十分繁多,但一些产品加工中,天然淀粉却不能满足某些工艺要求。因此,人们利用淀粉的变性原理来改善其分子的基本特性,根据加工食品的特殊要求制成新型辅料。它能满足某些食品加工的工艺要求,克服天然淀粉所存在的缺点,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2]而且由于变性淀粉耐强加工过程(高温、

低pH值),并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黏着性、凝胶性和持水性等优越性质,在肉制品加工有很大潜力。变性淀粉应用于肉制品中应具备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要有较好的持久性和吸水性。而肉的持水性主要在于蛋白质的作用。由于部分结合淀粉逐渐夺取了变性后的蛋白质网络状结构中的结合不够紧密的水,这部分水被淀粉颗粒固定,故而持水性变好。同时,淀粉因糊化变得柔软而有弹性,促进肉块间的粘结,填充孔洞。交联酯化淀粉是一种双重变性淀粉。由于酯化的作用可以使其比原淀粉有更高的稳定性,更好的透明度,并且凝沉老化趋势及脱水收缩现象均有所降低。特别适用于高档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可充分满足这些产品对生产、运输、储藏以及超市零售系统的特殊要求。由于交联变性使淀粉的支链之间由化学键连接,比氢键要稳定得多,对于低pH值、机械处理、和长时间的高温加热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蒸煮的糊丝比原淀粉更短,口感更细腻,能有效提高产品品质并延长货架期。[1] 玉米淀粉:经过变性的玉米淀粉糊化温度比蛋白质变性温度要高。所以在加热初期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有利于热传导,缩短加热时间,减少营养损失,从而可改善产品的质量和风味。因为变性玉米淀粉引入了特定的化学基因,使糊化后的淀粉分子更舒展.更易于吸水,使肉制品组织均匀细腻,结构紧密,富有弹性,切面光滑,鲜嫩适口,在长期储藏和低温冷藏时保水性极强。[4]此种变性淀粉是一类复合方式变性淀粉。其稳定化处理的作用可以使它比原淀粉有更高的稳定性,透明度提高,凝沉老化趋势及脱水收缩

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

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 测定食物中淀粉的方法有酶水解法、酸水解法、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酶-直接法) 一、酶水解法 1. 原理 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 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 适用范围 GB5009.9-85,适用于所有含淀粉的食物。 3. 仪器 (1)回流冷凝器 (2)水浴锅 4. 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醚 (3)碘溶液:称取3.6 g碘化钾溶于20 ml水中,加入1.3 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 ml。 (4)85 % 乙醇。 (5)其余试剂同《蔗糖测定方法》 5. 操作方法 5.1样品处理 称取2?5 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 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注:如果脂肪含量少, 此步骤可免),再用约100 ml85聽醇洗去可溶性糖类(注:此步骤目的是去除可溶性糖),将残留物移入250 ml 烧杯内,并用50ml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 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 'C以下,力口20ml淀粉酶溶液,再55?60 'C保温1h,并时时搅拌(注:温度过高,淀粉酶的活性破坏)。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现兰色,若显兰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兰色为止。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 过滤。(注:此时淀粉已水解成双糖,过滤可去除残渣和纤维素)弃去初滤液,取50 ml滤液,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 ml 6 mol/L 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 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 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淀粉在沸水浴条件下糊化是淀粉水解的第一步反应,然后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短链淀粉、糊精、麦芽糖等低聚合的糖,所以在淀粉酶解后需用酸进一步水解得到葡萄糖。) 5.2测定 按《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操作。同时量取50 ml水及与样品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 剂空白试验。 6. 计算 x 100

抗性淀粉研究进展

抗性淀粉研究进展 摘要:抗性淀粉是膳食纤维的一种,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本文就抗性淀粉的分类、制备方法、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性淀粉;生理功能;食品应用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膳食纤维的一种,是人类小肠内不能消化吸收,但能在结肠发酵的淀粉及其分解产物[1]。1982年,英国生理学家Englyst发现并非所有淀粉都能被α-淀粉酶水解,由此提出抗性淀粉这一概念[2]。因为抗性淀粉在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而是进入结肠被肠道微生物利用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再被吸收,有利于其能量缓慢释放,此外,还能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维持结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有研究发现短链脂肪酸还能降低人体的胆固醇,这些功能都改善了人体健康。抗性淀粉的热量较低,热值一般不超过10.0-10.5KJ/g[3],具有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但在食品加工能克服膳食纤维的某些缺点,改善食品品质。目前,人们已经将抗性淀粉应用在面条、饼干、酸奶等食品中。本文主要从抗性淀粉的分类、制作方法、健康特性、食品应用方面进行阐述。 1 抗性淀粉的分类 普通淀粉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轮廓,光滑平整;抗性淀粉为不规则的碎石状,表面鳞状起伏[4]。高直连淀粉(如玉米、大麦)是RS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比值越大,抗性淀粉的含量越高[5]。此外,抗性淀粉的颗粒大,因其体面积比大,与酶接触机会小,水解速度慢。宾石玉[2]等的研究测定高直连玉米淀粉、玉米、早籼稻糙米、糯米的抗性淀粉的含量分别为44.98%、3.89%、1.52%和0。 1.1 物理包埋淀粉(RS1) 因淀粉包埋在食物基质(蛋白质、细胞壁等)中,这种物理结构阻碍了淀粉与淀粉酶的接触而阻碍淀粉的消化,一般通过碾磨、破碎等手段可破坏包埋体系而转变为易消化淀粉。典型代表:谷粒、种子、豆类。 1.2 抗性淀粉颗粒(RS2) 主要存在水分含量较低的天然淀粉颗粒中,由于淀粉颗粒结构排列规律,晶体结构表面致密使得淀粉酶不易作用,从而对淀粉酶产生抗性,可通过热处理如蒸煮使其糊化失去抗性。典型代表:生的薯类、青香蕉淀粉颗粒。 1.3 回生淀粉(RS3) 食品加工过程中发生回生作用而形成的抗性淀粉。因淀粉颗粒在大量水中加热膨胀最终崩解,在冷却过程中,淀粉链重新靠近、缠绕折叠,定向排列成的紧密的淀粉晶体结构,而不易与淀粉酶结合。典型代表:加热放冷的马铃薯、红薯以及过夜的米饭。 1.4 化学改性淀粉(RS4) 通过化学改性(酯化、醚化、交联作用)或基因改良而引起淀粉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利于淀粉酶作用的淀粉。典型代表:交联淀粉、基质改良粘大米。 1.5 淀粉脂质复合物(RS5) 当淀粉与脂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直连淀粉和支链淀粉的长链部分与脂肪醇或脂肪酸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RS5。脂质存在于RS5淀粉链中的双螺旋中,使得淀粉结构发生改变,不溶于水,且具热稳定性,不易与淀粉酶反应[6]。典型代表:含有淀粉和脂质的谷物和食品。 2 抗性淀粉的制备 从抗性的制备工艺方面,RS3 型抗性淀粉具有生产安全、易于控制及热稳定性好的优点,因此是最具有工业化生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的一类抗性淀粉。抗性淀粉的产率与原料中的直链淀粉含量成正比,随着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增高,抗性淀粉产率由7.61%增大至

小麦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小麦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摘要:该文主要阐述了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制备工艺和遗传特性的研究现状,最后简介其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 关键词:小麦、抗性淀粉、RS3 1983 年,英国生理学家 Hans Englyst 首先将一部分在人体肠胃中不被淀粉酶消化的淀粉定义为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简称 RS)[1]。近年来碳水化合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抗性淀粉具有提供能量,降低食物热效应[2],调节、保护小肠, 防止糖尿病和脂肪堆积以及促进锌、钙、镁离子的吸收[3]等功能, 因此 RS 已成为近年来碳水化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抗性淀粉是一种无异味、持水性低、多孔性白色粉末,抗性淀粉至今尚无化学上精确分类,目前大多根据淀粉来源和人体试验结果,将抗性淀粉分为4种类型:RS1(物理包埋淀粉)、RS2(抗性淀粉颗粒)、RS3(回生淀粉)、(化学改性淀粉),其中 RS3是研究和应用最广泛一种。RS3是指糊化后的淀粉在冷却或储存过程中部分重结晶,由于结晶区的出现,阻止淀粉酶靠近结晶区域的葡萄糖苷键,并阻止淀粉酶活性基团中的结合部位与淀粉分子结合,造成不能完全被淀粉酶作用而产生抗酶解性。 小麦是当今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小麦深加工的发展,小麦淀粉工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由于小麦淀粉加工适应性差,其在实际领域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选择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开发抗性淀粉产品,具有理论和实际上的重大意义。 一、小麦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研究 小麦抗性淀粉的数均分子量为3198,重均分子量为7291,抗性淀粉形成过程中,其分子结构特征没有变化[4]。 Behall 等[5]对 RS 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 RS 为白色无异味的多孔性粉末,平均聚合度在 30-200 之间,在 100-165℃之间直链淀粉晶体熔融,产生吸热反应;耐热性高,持水性低,含热量低。X-衍射表明, RS 在空间上形成双螺旋结构,分离的 RS 的衍射图谱显示其为 B 型晶体结构[6]。 邵秀芝等[7]采用微波—酶法制备小麦抗性淀粉,并对其物理性质惊醒了研究。发现其与原小麦淀粉相比,小麦抗性淀粉表面粗糙,形状变得不规则,结晶结构为B 型和 V 型结合体,持水性大于原淀粉,而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均低于原淀粉;在相同溶液浓度条件下,抗性淀粉粘度比原淀粉低得多。 王娟等等[8]利用压热法制备小麦抗性淀粉 RS3,并考察其部分理化性质及结构性质。结果表明,该产品含抗性淀粉 13.89%,透光率较好,持水力、溶解度和膨胀度都随水浴加热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其淀粉-碘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 594 nm,碘吸收曲线在 580~610 nm之间呈较宽的吸收峰。该产品颗粒形状大部分为圆形,偏光十字明显,多呈十字型,且交叉点均位于颗粒中心;起糊温度为68.7 ℃,糊化不易发生,但较易老化。淀粉颗粒结晶结构为 C 型,仍保留了小麦淀粉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9种减肥“超级食物” 抗性淀粉提高代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9种减肥“超级食物”抗性淀粉提高代谢 导语:当听到“超级食物”的时候,通常会联想到那些国外才有的食物或者很难获得的提取物等等,比如巴西莓浆果,海带宽面这些。实际上,超级食物没 当听到“超级食物”的时候,通常会联想到那些国外才有的食物或者很难获得的提取物等等,比如巴西莓浆果,海带宽面这些。实际上,超级食物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以企及。想一下“小身材大营养”的扁豆,还有含有奇迹般完美蛋白质的鸡蛋,除却它们的高营养价值特点,这些食物还有成为“超级食物”的其他理由:有助于控制体重。扁豆能够提高身体能量代谢速度,鸡蛋则能增强饱腹感。下面为你介绍10种含有跑者所需营养素的超级食物,并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饱腹感。 【大豆】 除富含能够增强饱腹感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以外,大豆还含有另外一种有助于控制体重的重要成分:抗性淀粉。这种成分(抗性淀粉,一种在小肠中无法被酶解的淀粉,在体内消化缓慢)含量高的食物,通常需要动员身体额外的能量去分解消化。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成年人摄取含有抗性淀粉的一餐后,表现出较高的餐后能量代谢率。此外,抗性淀粉还可能有助于控制食欲。 获取益处:将豆沙与蒜汁和适量油调拌后,用来蘸食蔬菜。 【红辣椒】 辣椒素是辣椒最重要的成分。2010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分别给予受试者们类辣椒素(名为二氢辣椒素酯,简写DCT)胶囊和安慰剂,结果他们发现,服用DCT的受试者组在餐后相比于安慰剂组消耗了更多的能量。“食用辛辣食物还可能会抑制持续吃东西的欲望,”美国纽约营养学家马约莉·诺兰·科恩(MarjorieNolanCohn)(著有《腹部脂肪 生活常识分享

抗性淀粉对血脂调节的研究近况

收稿日期:2010-11-15 基金项目:广州医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2008年);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基金项目(08A059) 作者简介:区满春(1986-),女,临床医学系在校学生,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 膳食调理。通讯作者、指导老师:翁志强,副教授。 抗性淀粉对血脂调节的研究近况 区满春1,刘广琨1,樊 妮1,麦紫欣1,翁志强2 (1.广州医学院06级临床医学系双语2班,广州 510180;2.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 510260)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抗性淀粉降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研究抗性淀粉降脂作用及其机制的代表性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抗性淀粉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增加粪便中类固醇的排泄。其主要机制为通过减少膳食中胆固醇的吸收、影响机体中胆固醇的代谢、促进胆固醇的排泄等降低血浆中胆固醇水平;与短链脂肪酸(SCFA)通过血循环进入肝脏增强肝组织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有关。食物中某些物质能与抗性淀粉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吸收或生理功能。结论:抗性淀粉能针对高血脂这个高危因素,通过一系列机制降血脂,有助于预防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等的发病。关键词:抗性淀粉;高脂血症;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R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20(2011)02-0058-03 Research of resistant starch on blood -fat regulating today OU Man -chun 1,LIU Guang -kun 1,F AN N i 1,MAI Zi -xin 1,WEN G Zhi -qiang 2 (1.Faculty of Clinical medcine,Grade 2006,Bilingual Class 2,Guangzhou Medical Colle ge ,Guangzhou 510180;2.The Second Af f iliated H 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 ge,Guangzhou 510260,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review the role of resi stant starch on blood-fat reducing and the mechani sm in recent years.Methods:T o analyze,summarize and organize the representative papers abroad and internal,that the role of resistant starch on blood-fat reducing and the mechani sm.Results:Resistant starch could reduce the level of serum cholesterol,tri glyceride and increase the discharge of steroids.The main mechanism in low ing the level of serum cholesterol i s through by decreasing the absorption of cholesterol for meals,affecting the body metabolism,promoting the discharge of cholesterol ;It compares with 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 )which can come into liver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hepatic cholesterol metabolism correlative gene expression through by blood circulation.Resistant starch and some substances in food can affect the absorption or physiologic function of each other.Conclusion:Resistant starch can reducing blood-fat in some mechani sms and contribute to preventing the onset of hyperlipemia,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 Key Words:Resistant starch;Hyperlipemia;Preventive medicine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 RS)的概念引发了人们对淀粉生物利用度新的研究兴趣,并成为国际上新兴的食品研究领域。1992年世界粮农组织将其定义为健康者小肠中不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其具有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反应;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抑制结肠蛋白发酵、降低肠内胺和酚类浓度,增加粪便体积并酸化粪便;抑制结肠细胞增生,减少次级胆酸的分泌,促进结肠炎性溃疡的愈合,增加肠道镁和钙的吸收;增加饱腹感和抑制食欲等功效。笔者就抗性淀粉对血脂的调节作用研究 近况作一综述。 1 抗性淀粉简介[1~ 4] 定义:世界粮农组织将抗性淀粉定义为健康者小肠中不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 分类:淀粉是人类膳食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按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淀粉在小肠内的生物利用度将其分为3类:快速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缓慢消化淀粉(Slow ly Digestible Starch,SDS )和抗性淀粉(RS)。其中RS 不同于前两者,它不能被小肠中的淀粉酶水解,本身或其降解产物能原封不动地到达结肠并被其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继而发挥有益的生理作用,因此曾被看作是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的组成成分之一。根据抗性淀粉的来源和人体试验的 ? 58?

淀粉糖的种类

淀粉糖的种类、特性和制造工艺 淀粉糖是以淀粉为原料,通过酸或酶的催化水解反应生产的糖品的总称,是淀粉深加工的主要产品。在美国,淀粉糖年产量已达1 000万t,占玉米深加工总量的60%,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国内淀粉糖消费量已超过蔗糖。我国淀粉糖工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生产淀粉糖所用酶制剂品种的增加及质量的提高,使淀粉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产量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而且品种也日益增加,形成了各种不同甜度及功能的麦芽糊精、葡萄糖、麦芽糖、功能性糖及糖醇等几大系列的淀粉糖产品。 淀粉糖的原料是淀粉,任何含淀粉的农作物,如玉米、大米、木薯等均可用来生产淀粉糖,生产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淀粉糖在口感、功能性上比蔗糖更能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并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加工性能,如低聚异麦芽糖可以增殖双歧杆菌、防龋齿;麦芽糖浆、淀粉糖浆在糖果、蜜饯制造中代替部分蔗糖可防止“返砂”、“发烊”等,这些都是蔗糖无可比拟的。因此,淀粉糖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淀粉糖的种类及特性 一、淀粉糖的种类 淀粉糖种类按成分组成来分大致可分为液体葡萄糖、结晶葡萄糖(全糖)、麦芽糖浆(饴糖、高麦芽糖浆、麦芽糖)、麦芽糊精、麦芽低聚糖、果葡糖浆等。 1 液体葡萄糖:是控制淀粉适度水解得到的以葡萄糖、麦芽糖以及麦芽低聚糖组成的混合糖浆,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属于还原性较强的糖,淀粉水解程度越大,葡萄糖等含量越高,还原性越强。淀粉糖工业上常用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简称DE值(糖化液中还原性糖全部当做葡萄糖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称葡萄糖值)来表示淀粉水解的程度。液体葡萄糖按转化程度可分为高、中、低3大类。工业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中等转化糖浆,其

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

饼干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21]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 分别精密吸取0、0.2、0.4、0.6、0.8、1mL 葡萄糖标准液(2.0 mg/mL)。相对应的加入1、0.8、0.6、0.4、0.2、0mL 的蒸馏水,再分别在每支试管中加入2.0mL 的DNS 试剂,混和均匀后再放于沸水浴中加热2 min 进行显色反应,取出后立即冷却至室温,最后各加入蒸馏水9.0mL ,充分摇匀后,静止2min 在分光光度计下用540 nm 波长处测定光吸收值。以葡萄糖含量(mg/mL)为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 DNS 溶液配制DNS 试剂:称取 10g 3,5- 二硝基水杨酸溶于 600m L 水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10g ,50℃水浴溶解后,加入 200g 酒石酸钾钠、2g 苯酚和 5g 无水亚硫酸钠,待溶解并澄清后,取出冷却至室温。水定容至 1000m L ,过滤。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于暗处放置 7 天后使用。 将饼干碾成粉末,先在试管中加入PH=6.0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再加入过量α-淀粉酶(500 U/g ),放入水浴锅中在37℃的条件下下酶解16 h 。用4 mol/L 的柠檬酸调节PH 至4.0-4.5 加入过量葡萄糖淀粉酶(5000 U/L ),在60℃的水浴锅中 酶解1 h 。然后将样品放入离心管,4000 r/min ,离心10 min ,弃上清液,用蒸馏水洗涤沉淀,重复2次。在沉淀中加入5 mL 的氢氧化钾溶液(2 mol/L ),剧烈振荡30 min ,使抗性淀粉充分溶解。用1 mol/L 的醋酸溶液调节PH 至4.0-4.5,加入过量葡萄糖淀粉酶,60℃ 酶解1h 。然后4000 r/min ,离心10 min ,收集上清液至100 mL 容量瓶中,经蒸馏水洗涤沉淀,离心,重复2次,合并上清液,最后定容。用DNS 法[22]测定其还原糖含量。 %1002 9.01(%)??W W Y =抗性淀粉得率 式中:W 1—还原糖的含量,g W 2—莲子淀粉干基重量,g

几种常见饲料原料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

几种常见饲料原料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 Resistant starch,简称RS,这一概念由Englyst提出,国内大多数文章译为抗性淀粉,也有的将其译为抗淀粉及抗消化淀粉,1993 年,欧洲抗性淀粉研究协会(EURESTA)将其定义为“健康者小肠中不被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的总称”。抗性淀粉一般分为4类:RS1型(生理不可消化性截留淀粉);RS2型(抗性淀粉颗粒);RS3型(老化淀粉);RS4型(化学改性淀粉),杨光和丁霄霖(2002)分别就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讨论,但测定结果却不尽一致,本文通过参考 Megazyme公司试剂盒提供的方法,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准确,方便、快捷测定饲料中抗性淀粉含量的方法,为饲料行业测定抗性淀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1 原理 先用胰α-淀粉酶(Pancreatic α-amylase)将非抗性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再利用抗性淀粉能溶于KOH中的性质,用淀粉葡萄糖苷酶(Amyloglucosidase,AMG)使其水解成葡萄糖,然后测定糖的含量,从而推算出非抗性和抗性淀粉的含量。 2 仪器与试剂 2.1 仪器 GILSON移液枪,DSHZ-300多用途水浴恒温振荡器(江苏太仓王秀实验设备厂),分析天平(0.000 1g),Beckman Synchron CX4/Pr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WH-1微型旋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离心机(Eppendorf Centrifuge 5810 R)。 2.2 溶液的配制 2.2.1 马来酸缓冲液(0.1M,pH=6.0)将2 3.2g马来酸溶解于1 600ml蒸馏水中,用4M(160g/l)NaOH调pH至6.0,加入0.6g CaCl22H2O和0.4g叠氮钠,蒸馏水定容至2L,室温保存。 2.2.2 醋酸钠缓冲液(1.2M,pH= 3.8)取69.6ml冰醋酸于800ml蒸馏水中,用4M NaOH调PH至3.8,蒸馏水定容至1L,室温保存。 2.2.3 氢氧化钾(2M)称取112.2g KOH溶于900ml去离子水中,用玻璃棒搅动,使之溶解,去离子水定容至1L。 2.2.4 乙醇(50%,V/V)取526ml 95%乙醇于1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混匀,室温保存。 2.2.5 淀粉葡萄糖苷酶(Amyloglucosidase,AMG)工作液(300U/ml):取 1.0ml AMG母液(3300U/ml,Megazyme公司试剂盒提供),用马来酸缓冲液稀释到11ml. (注意:此试剂要求现配现用) 2.2.6胰α-淀粉酶(Pancreatic α-amylase)反应液:称取1.0g胰α-淀粉酶(Megazyme 公司试剂盒提供)用适量马来酸缓冲液溶解,转入于100ml容量瓶,加入 1.0mlAMG工作液,振摇5min,摇匀,用马来酸缓冲液定容。溶液于12 000r/min离心10min,取出上清液,以备后用(注意:此试剂要求现配现用) 3 测定步骤 3.1 称取100mg(±5mg)样品于15ml离心试管(带盖)中,并轻轻敲打试管,使样品掉入试管底部。 3.2 每管内加胰α-淀粉酶(Pancreatic α-amylase)反应液 4.0ml(现配现用)。 3.3 盖紧盖子,旋涡混匀,然后用橡皮筋扎紧(一般为六个试管一扎)。 3.4 将扎好的试管放入37℃的水浴恒温振荡器中(200次/min)水解,16h后取出。 3.5 用纸巾将试管外的水擦干,加入 4.0ml乙醇(95%)旋涡混匀。 3.6 在离心机上于1 500g(大约3 000r/min)离心12min。 3.7 轻轻将试管移出(因为是低速离心,过重摇晃会使沉淀松散)将上清液倒入100ml容量瓶中,向剩下的沉淀中加入2ml乙醇(50%)旋涡混匀,再加入6ml乙醇(50%)旋涡混匀,仍然在1 500g离心12min 3.8 重复步骤3.7一次。

抗性淀粉的简介及其制备

1. 抗性淀粉研究 1.1 抗性淀粉简介 1981年Anderson等首次发现食物中的淀粉经过小肠并未完全被消化。通过测定作为大肠发酵指示的呼出的氢气,他们发现白面包中大约有20%的淀粉进入大肠[1]。最初,研究者称淀粉进入大肠的现象为淀粉的不良吸收,但是随着对淀粉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深入研究,发现进入大肠的淀粉能被大肠里的微生物发酵,作为能源利用。研究者们将这种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所吸收的淀粉称之为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简称RS。这种淀粉较其他淀粉在体内消化、吸收和进入血液较缓慢,具有类似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但抗性淀粉本身仍然是淀粉,其化学结构不同于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功能型添加剂,抗性淀粉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它能降低血糖和胰岛素的反应,适合肥胖病人和糖尿病人食用。动物实验表明,抗性淀粉还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2]。此外,抗性淀粉还具有比传统膳食纤维更好的加工特性,特别是在膨胀度、黏度、凝胶能力、持水性等方面[3]。作为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具有类似于传统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在大肠中,经微生物发酵,它的产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的能力远远高于普通膳食纤维[4]。而且,将抗性淀粉添加到食品中,RS不会影响食物的风味、质地和外观,在许多应用中,甚至可以提高最终产品的风味。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中,RS已作为保健营养成分应用于面包、谷物早餐、面条等普通食品和减肥食品等特殊食品中[5]。 1.2 抗性淀粉的分类 抗性淀粉(RS)因其天然来源或加工方法不同,其抗消化性会有很大的差别,目前一般可将其分为4类,即RS1、RS2、RS3、RS4[6]。 RS1,物理包埋淀粉,是指那些因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或蛋白质的隔离作用而不能被淀粉酶接近的淀粉。如部分研磨的谷物和豆类中,一些淀粉被裹在细胞壁里,在水中不能充分膨胀和分散,不能被淀粉酶接近,因此不能被消化。但是在加工和咀嚼之后,往往变得可以消化; RS2,颗粒状抗性淀粉,是指那些天然具有抗消化性的淀粉。主要存在于生的马铃薯、香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中。其抗酶解的原因是因为具有致密的结构和部分结晶结构,其抗性随着糊化而消失; RS3,回生淀粉,是指糊化后在冷却或储存过程中结晶而难以被淀粉酶分解的淀粉,也称为老化淀粉。它是抗性淀粉的重要成分,通过食品加工引起淀粉化学结构、聚合度和晶体构象等方面的变化而形成的,因而也是一类重要的抗性淀粉。回生淀粉是膳食中抗性淀粉的主要成分,这类淀粉即使经加热处理,也难以被淀粉酶消化,因此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一般采用湿热处理制备,如直链含量为70%的玉米淀粉,经过压热法处理,可获得21.2%的RS3的产品。国外专利中多采用高直链玉米淀粉为

抗性淀粉试剂盒说明书

抗性淀粉检测试剂盒 K-RSTAR (100次分析) 前言 抗性淀粉(RS)是指在人小肠内不能被酶解的淀粉,在大肠部分或完全发酵。RS是总膳食纤维的组分之一。 原理(AOAC法 ;AACC法32-40) 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样品使用α-胰淀粉酶和淀粉葡糖苷酶(AMG)37℃振荡水浴孵育16小时,在这期间,通过两种酶的联合作用,非抗性淀粉被溶解,水解成D-葡萄糖,孵育结束后,加入等体积的乙醇或工业甲基化酒精(IMS,变性乙醇)终止反应。离心上述溶液,收集上清勿弃,底部残留絮状团即为样品中的RS,用含水的IMS或乙醇(50%v/v)洗涤絮状团,洗涤后离心,再重复一次洗涤离心,收集离心后获得的上清,与之前收集的上清混合。小心倒出试管残留的液体,将絮状团置于冰水浴中,加入2M KOH溶解,溶解的同时用磁力搅拌机剧烈搅拌。用醋酸盐缓冲液将这个溶液调至中性,用AMG将淀粉定量水解成葡萄糖。D-葡萄糖用葡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试剂(GOPOD)测定,这也是对样品中RS含量的测定。非抗性淀粉(可溶性淀粉)的测定可通过集中的上清液并定容至100mL,再用GOPOD测定D-葡萄糖完成。 应用性和精确性 这个方法需要样品中RS含量多于2% w/w。如RS含量多于2% w/w,常规标准误差为+5%。少于2% w/w RS的误差更高。 试剂盒 瓶子1:淀粉葡糖苷酶AMG,12 mL,3300U/ mL,条件为,40℃下,底物为可溶性淀粉,[单位或为200U/mL,条件为,40℃下,底物为对硝基苯基β-麦芽糖苷]。AMG溶液应完全没有可检测到的游离D-葡萄糖。4℃下稳定性> 3年。 瓶子2:α-胰淀粉酶(胰酶,10g,3Ceralpha U/mg)。4℃下稳定性> 3年。 瓶子3:GOPOD 试剂缓冲液。磷酸钾缓冲液(1M,),对羟基苯甲酸(0.22M)和叠氮化

抗性淀粉

抗性淀粉的制备与功能 摘要:本文综述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对抗性淀粉的认识、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功能 关键字:抗性淀粉;制备;功能 一、抗性淀粉的定义及其分类 Enlyst[1]和Baghurst[2]等人根据淀粉在小肠内生物可利用性,将淀粉分为三类:一类是快速消化淀粉(Ready digertible starch,RDS)指那些在小肠内迅速消化吸收的淀粉颗粒;另类是缓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指那些在小肠内消化吸收比较慢的淀粉颗粒;第三类便是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指不被小肠消化吸收,但能在大肠内进行发酵的淀粉。1985年,当从AOAC之酶-重力法进行膳食纤维定量时,发现有淀粉成分会被包埋在不溶性膳食纤维中(IDF)。Englyst等学者首先将此部分定义为抗性淀粉。后来Asp等人研究以为,加工食品中所含的抗性淀粉成分,在体外试验中无法被淀粉酶水解且在人体小肠内也无法被水解。据此,在1993年将抗性淀粉定义为:不能再健康人体小肠中消化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的总称。[3]但是由于影响淀粉在小肠内消化吸收的因素很多:如淀粉的糊化和凝沉程度、淀粉颗粒的大小和形态、其他膳食的消化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抗性淀粉和可消化淀粉之间并无严格区分,对抗性淀粉的定义还需进一步研究,采用多数人均值测定体内的抗性淀粉含量将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食物中存在的抗性淀粉可分为四种类型:即RSI,RS2,RS3,RS4 。 RS1:物理包埋淀粉,指那些因细胞壁的屏障作用或蛋白质的隔离作用而不能被淀粉酶接近的淀粉。如部分研磨的谷物和豆类中,一些淀粉被裹在细胞壁里,在水中不能充分膨胀和分散,不能被淀粉酶接近,因此不能被消化。但是在加工和咀嚼之后,往往变得可以消化。 RS2:抗性淀粉颗粒,指那些天然具有抗消化性的淀粉。主要存在于生的马铃薯、香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中。其抗酶解的原因是具有致密的结构和部分结晶结构,其抗性随着糊化完成而消失。 根据X一射线衍射图像的类型,RS2可分为三类 A类:这类淀粉即使未经加热处理也能消化,但在小肠中只能部分被消化,主要包括小麦、玉米等禾谷类淀粉; B类:这类淀粉即使经加热处理也难以消化,包括未成熟的香蕉、芋类和高直链玉米淀

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

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 孙金辉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抗性淀粉作为一种新的膳食纤维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它的生理功能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抗性淀粉是一种逃逸小肠消化,在大肠发酵的膳食纤维。目前研究认为,它能降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 关键词抗性淀粉膳食纤维生理功能 Abstract Resistant starch as a new kind of dietary fiber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people,attentions and research.I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lso b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by the people .Resistant starch is a kind of dietary fiber which can escape intestinal digestion and ferment in the intestine. According to current studies, it can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of blood glucose,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increases insulin sensitivity, reduce weight, have prevention and curable function for diabetes. Keywords:Resistant starch ;dietary fibers;physiological functions 0 引言 抗性淀粉( resistant starch.RS ) 是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是科研人员对膳食纤维进行定量分析时,在不溶性膳食纤维中发现的淀粉成分。1 9 9 2年世界粮农组织FAO根据Englys和欧洲抗性淀粉协会( European flair concerted action on resistan starch,EURESTA) 的建议将抗性淀粉定义为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所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物的总称。研究发现,抗性淀粉在肠道代谢、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有益的健康作用,能降低一些慢性病( 如糖尿病、大肠癌、肥胖等) 的发病风险,本文就目前对抗性淀粉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1 抗性淀粉的分类 抗性淀粉又称抗酶解淀粉及难消化淀粉,这种淀粉较其他地方难降解,在体内消化缓慢。根据抗性淀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可以将抗性淀粉分为可分为RS l、RS2、RS3、RS4四类4类【2,19】: RS l:物理包埋淀粉,指那些因细胞壁障碍作用或蛋白质隔离作用而不能被淀粉酶接近的淀粉。加工时的粉碎、碾磨及饮食时的咀嚼等物理动作可改变其含量。 RS2:抗性淀粉颗粒,指没有被糊化的生淀粉和未成熟的大的淀粉粒,常存

包含抗性淀粉的食品

百度首页|登录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技 体育 核心用户 五周年 NBA 拆分词条 抗性淀粉 百科名片 包含抗性淀粉的食品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又称抗酶解淀粉及难消化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抗性淀粉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马铃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淀粉,特别是高直链淀粉的玉米淀粉含抗性淀粉高达60%。这种

淀粉较其他淀粉难降解,在体内消化缓慢,吸收和进入血液都较缓慢。其性质类似溶解性纤维,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近年来开始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 目录 基本概述 主要优点 主要分类 RS1 RS2 RS3 RS4 基本功效 制备方法 基本概述 主要优点 主要分类 RS1 RS2 RS3 RS4 基本功效 制备方法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抗性淀粉[1]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本身仍然是淀粉,其化学结构不同于纤维,但其性质类似溶解性纤维。 很早以前,耦合淀粉就被当作食品添加剂使用,尤其使用在需要高度稳定粘度的食品中,因为这种淀粉有着使用量少并且安全性高的特点。而且,这种淀粉也可被当作医学成分使用,比如填充物,包扎物,分解质和增稠物质。目前研究发现,这种特殊的消化特点被大量使用于控制药物载体的稀释上面。在许多领域中这种淀粉消化特点是很重要的,但是淀粉在生物体外的因退化而改变的数据却很少出现在文献中。 众所周知,碳水化合物又称多糖,人们食用碳水化合物后要在体内被胃酸及酶消化分解为单糖——葡萄糖以后才能吸收并进入血液,抗性淀粉由于消化吸收慢,食用后不致使血糖升高过快,也就是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因此成为一种功能性淀粉,特别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食用抗性淀粉后不容易饥饿,有助于糖尿病人维持正常的血糖,减少饥饿感(特别是午夜)。

淀粉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葡萄糖浆:淀粉经不完全水解得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混合糖浆,称为葡萄糖浆,也称淀粉糖浆,这类糖浆中含有葡萄糖、麦芽糖以及低聚糖、糊精。DE值在20—80之间。 2、织纹特性: 淀粉的黏聚性、黏弹性、伸长性、纤维性、流动性、胶弹性等称为织纹特性。 3、脱支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元分子中α-1,6键的酶,又分成支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两种。 4、淀粉回生速率: 淀粉的回生速率是以通过淀粉糊从95℃冷却至50℃后黏度的增加来表示。 5、异构化糖浆: 葡萄糖在葡萄糖异构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果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物。 6、糊化温度: 淀粉发生糊化现象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又称胶化温度。糊化温度不是指某一个确定的温度,而是指从糊化开始温度到糊化完成温度的一定范围。 7、液化: 淀粉乳加热到糊化温度以后,变化成糊状液体,即使停止搅拌,淀粉也不会沉淀。糊化时淀粉晶体结构并未完全解体,只是从晶体结构变成淀粉链间交错联系的网状结构,在催化剂(如酸、酶)或高温作用下,淀粉在水中溶解,并逐渐成为黏度低的液体,这就是液化。8、不可逆润胀: 淀粉膨胀后虽经处理仍不能恢复成原来淀粉粒的称为不可逆润胀。 9、葡萄糖的复合反应: 淀粉酸水解所生成的葡萄糖,在酸和热的催化影响下,部分葡萄糖又会通过糖苷健相聚合,失掉水分子,相应地生成二糖、三糖和其它较高分子的低聚糖等,这种反应称为复合反应。复合反应却是可逆的,复合糖可再次经水解转变为葡萄糖。 10、偏光十字: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呈现黑色的十字,将淀粉颗粒分成4个白色的区域称为偏光十字 11、糖化度: 淀粉分子水解为基本葡萄糖分子的程度称为糖化度,通常用DE值表示。 12、脐: 在显微镜下细心观察,可以看到有些淀粉颗粒呈若干细纹,称轮纹结构,各轮纹层围绕的一点叫做“粒心”,又叫做脐。 13、谷朊粉: 主要成分是小麦谷蛋白和胶蛋白,蛋白质含量为75%-85%,脂肪含量为1.0%-1.25%,蛋白质为高分子亲水化合物,当水分子与蛋白质的亲水基团互相作用时就形成水化物 14、聚合度: 组成淀粉分子的结构单体(脱水葡萄糖单位)的数量称为

抗性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抗性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实对于富含大量淀粉的食物是不能多吃的。但是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哪些食物当中淀粉含量较高。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抗性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希望大家通过对这些食物的认识,能够在生活当中合理的食用,避免发生胰岛素上升的情况。 食物中存在的抗性淀粉分三类:(1)物理包埋淀粉、如部分碾磨过的谷类、种子或外皮破裂后,淀粉才溢出;(2)抗性淀粉颗粒,如青香蕉、未煮过的土豆、豌豆等;(3)已老化的淀粉。食物中抗性淀粉含量最高的是工业制造纯抗性淀粉(含量72.6%)、高直链玉米淀粉(含68.8%)、生土豆淀粉(含量64.9%)、青香蕉(含量57%),含量大于15%的还有生豆、直链玉米淀粉、老化后的直链淀粉等,未经加工过的小麦粒等。 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又称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在小肠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肠胃道结肠中可以与挥发性脂肪酸起发酵反应。抗性淀粉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马铃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淀粉,特别是高直链淀粉的玉米淀粉含抗性淀粉高达60%。这种淀粉较其他淀粉难降解,在体内消化缓慢,吸收和进入血液都较缓慢。其性质类似溶解性纤维,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近年来开始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抗性淀粉具有低持水能力等加工特性,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工艺,增加食品的脆度、膨胀性及提高最终产品的质地。因此,可将其作为食品膳

食纤维的功能成分,适量添加在食品中,制成不同特色的风味食品和功能食品。步骤/方法: 1抗性淀粉在面类食品中的应用:目前,国外已将抗性淀粉作为食品原配料或膳食纤维的强化剂应用到面类食品中,如面包、馒头、包子、通心面、饼干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抗性淀粉在面包中的应用。添加抗性淀粉的面包不仅膳食纤维成分得到了强化,而且在气孔结构、均匀性、体积和颜色等感官品质方面均比添加其他传统膳食纤维的营养强化面包好。抗性淀粉添加到通心粉和面条中可增加其耐煮性,有利于维持韧性结构,避免煮后出现粘连现象。[ 2抗性淀粉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抗性淀粉已应用于许多面筋蛋白食品如蛋糕、饼干等。抗性淀粉不仅可作为膳食纤维的强化剂,也是一种良好的结构改良剂,赋予食品令人喜爱的柔软性。含RS的蛋糕在焙烤后,其水分损失量、体积、密度与加入膳食纤维、燕麦纤维的蛋糕相似。饼干类食品加工对面筋质量要求较低,可较大比例添加抗性淀粉。这样稀释的面粉面筋在焙烤时可减少褐变机会,使含抗性淀粉的饼干柔软、疏松、色泽光亮,有利于制作以抗性淀粉功能为主的保健饼干。 3抗性淀粉在膨化食品及其他脆性食品中的应用:抗性淀粉作为膨化和脆性食品的改良剂,除了可改善食品的结构特性外,还可提高挤压谷物食品和休闲食品的膨化系数,使其具有独特的质地。将添加抗性淀粉的膨化食品浸泡到牛奶等饮料中,其质地虽变软但不会因吸水而崩溃,使谷物在浸泡中保持松脆。抗性淀粉还可以改善食品的脆性,尤其是冷冻后需要重新加热的食品,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