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是指位于眼眶部的有机体变异细胞过度增殖所形成的肿块,其生长和机体不协调,当治病因子的刺激停止后,肿瘤组织仍不停生长。包括眼眶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中以血管瘤最为常见,继发瘤中以黏液囊肿发生率最高。眼眶肿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病,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压迫神经出现视力下降或发生眼球突出等症状时才被发现。

眼眶肿瘤病因

眼眶肿瘤可原发于眶内各种组织成分,也可由邻近结构蔓延,或远距离转移而来。

眼眶肿瘤临床表现

1.良性肿瘤

在眼睑的肿瘤当中,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眼睑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大多数出生时已经存在,随年龄增长瘤体逐渐增大,多为单眼发生。临床上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①毛细血管瘤,又叫血管痣。长在眼睑皮内,上下睑都可受累。开始为暗红色小点,扁平状或微隆起,以后可长成为分叶或结节状肿块,一般生长缓慢,有的终生不变。②海绵状血管瘤,多生长在眼睑皮下或球结膜下,呈紫蓝色葡萄状隆起,质柔软而略具弹性,压之可暂时消失,哭闹或低头时,肿瘤迅速增大或颜色加深,有时可摸到跳动。

(2)黑痣也叫色素痣,有人称之为良性黑瘤。一般出生时即有,婴幼儿期生长较快,然后逐渐增大,成年后趋向稳定。多生长在眼睑内外眦部、睑缘;数量及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大的可扩展至整个眼睑;呈棕黑或棕灰色,略高出皮肤,表面平坦,可有毛发长出。有的黑痣对称地分占上下睑各半,闭眼时则合二为一,这种痣叫做分裂痣。

(3)眼睑黄色瘤常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有血脂或胆固醇增高。一般发生在上睑内侧,双眼对称,数量及大小不等。瘤体呈淡黄扁平隆起,略高出皮肤,不肿不痛,发展很慢。

(4)表皮样和皮样囊肿大多数为先天发育异常而产生,也可由于外伤或局部炎症引起。位于皮下组织内,小如蚕豆,大如鸟蛋,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微具弹性,一般无感觉。皮样囊肿一般和皮肤不粘连,与骨膜相连,可沿骨缝生长。在眶缘皮下内、外侧多见,囊腔内含有皮脂腺状油质,还可含有毛发。

(5)眼睑乳头状瘤多发生在眼睑边缘,瘤体如针柄大小,排列密密麻麻,呈淡红色隆起,有痒感。长大后如杨梅样外观,抓破后易出血,部分患者有恶变的可能。

2.恶性肿瘤

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有以下4种。

(1)眼睑恶性黑色素瘤从睑缘,内、外眦部发生,初起时形似黑痣,但色素浓淡不一,可见高低不平、大小不等的黑色素结节,局部血管丰富,表面如破溃,很容易形成溃疡。一般患者仅有轻度痒感,无其他感觉,往往被忽视。肿瘤可侵犯整个眼睑,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肝转移等。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多。

(2)眼睑基底细胞癌占眼睑恶性肿瘤的80%,常发生于下睑或内眦部,多见于老年男性。肿瘤初起时眼睑皮肤出现米粒大小结节状隆起,无任何不适感觉,结节周围可无新生血管。进一步发展,局部溃烂,形成侵蚀性溃疡,边缘隆起,周围较硬。一般进展缓慢,病程常常达几年至几十年,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3)眼睑鳞状细胞癌瘤常侵犯上睑,多有炎症或瘢痕损害,与基底细胞癌很相似,但角化明显,常迅速形成溃疡,在表面增殖,进展较快,往往在发病后数月即可出现远处转移,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高。

(4)睑板腺癌源于睑板腺,上睑多见,形态不一,早期像霰粒肿,黄色外观,可呈不规则花瓣状,但质地比较硬,进展较慢,可侵犯睑缘及结膜,也可转移至眼眶深部及颌下淋巴结。本病多发生在老年时期,老年人如发现质硬的霰粒肿,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眼眶肿瘤检查

1.X线检查

可得到比较有价值的诊断线索。

2.突眼计或超声测量

双眼突眼度相差>2mm者具诊断价值。良性肿瘤:突眼,眶内肿块表面较光整,与眶骨无粘连,眼底可见网膜受压条纹。恶性肿瘤:突眼,常伴眼球运动障碍,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眶内肿块表面不光整或有分叶,常与眶骨粘连,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淤血、网膜出血等。

3.组织活检

眼眶肿瘤诊断

眼眶肿瘤的诊断,一般不很困难,良恶性的鉴别也都能从临床表现和X线摄片上得到比较有价值的线索。在诊断眼眶肿瘤的过程中,还必须根据鼻腔和鼻窦的症状、全身健康情况和系统病史以排除肿块来自眶外的可能性。

眼眶肿瘤治疗

1.手术治疗

无论良性或恶性眼眶肿瘤,手术摘除肿瘤是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适用于95%以上的眼眶肿瘤,如眶脑膜瘤、眶海绵状血管瘤、泪腺肿瘤、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鞘瘤及眶皮样囊肿等。

2.放射治疗

适用于眼眶的恶性肿瘤及转移癌,如乳腺癌、肺癌及肾癌的眼眶转移,鼻咽癌蔓延至眼眶及肿瘤摘除后的辅助治疗等。

3.药物治疗

大多数眼眶肿瘤药物治疗无效。对那些不能够耐受手术或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择药物治疗。

手术器械维护与保养

手术器械维护与保养 一、手术器械的循环过程: 使用→分类处理→清洗消毒→维护保养→打包→灭菌→存储→供应发放 二、器械使用后务必及时消毒清洗 1、如果污垢残留物留在器械上凝结后会使随后的清洁更困难。 2、器械的粘附材料(如填充材料)如果硬化在器械上会损坏器械。 3、如果器械长时间搁置不处理,污染物会腐蚀器械。 三、消毒清洗过程中应防止碰撞冲击 1、碰撞冲击会损伤器械表面的镀铬层或钝化膜,降低器械的耐腐蚀能力。 2、碰撞冲击可能会导致精细器械与有刃口的器械受到损坏。 3、显微外科器械应有特殊的保护措施,如存放在架子上或者盛放在合适的装置里处理。清洗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使用过大的力或压力,防止损坏器械。 4、对于刃口类的器械如剪刀、骨凿、钻头、刮匙等应存放在专门的容器内或盛放在合适的装置里单独处理,避免刃口受到损伤。 四、清洗过程注意事项 1、手工清洗时应使用软麻布、塑料刷或者清洁枪、压缩空气枪等方法,不能使用金属刷或冲洗试剂,避免器械受到损坏。橡胶与

塑料材料尤其需要特别小心地漂洗。为了避免产生水污点,清洗之后器械必须马上烘干。 2、绞接器械(如剪刀、钳子)消毒清洗前应将其打开,可以使器械得到更有效彻底的消毒清洗。对一些内部有腔或沟槽结构难以清洁的器械,如缝(吻)合器、内窥镜等产品,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指示的内容拆开器械后再消毒清洗。 3、采用成套设备对器械进行清洗时,应预先将器械处于张开与悬挂状态,使立体交叉喷淋的水柱能冲洗到器械的每个部位。若采用有孔的浅盘盛放器械清洗时,应注意盘内器械要交叉叠放,防止因堆放过多而影响清洗效果。 五、应首选高温高压蒸汽物理方法消毒灭菌 1、任何化学方法消毒灭菌对器械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有条件的单位应首选高温高压物理方法消毒灭菌,这样可有效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如果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化学方法消毒,但必须严格按相应的规范进行操作。 2、电动类器械可用蘸了清洁消毒溶液的软麻布擦拭,也可用软刷子。在使用喷射消毒后,要保证用布料擦干。 3、电动类器械如果采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时,器械应保持干燥,表面不能有水滴或粘贴物,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六、采用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特别注意 1、不能把器械浸入生理盐水中,因为与生理盐水暴露接触会引起点蚀与锈蚀。

神经内科病历模板

神经内科病历模板

神经内科病历模板神经内科病历模板

神经内科病历 1.现病史 (1)首发症状出现的时间、起病缓急、症状加重或减轻的因素、治疗情况和病程的长短等。 (2)头痛:可能的原因、部位、性质、时间、规律、程度、伴发症状,头痛加剧或减轻的因素等。 (3)疼痛:部位、性质、规律、扩散,引起发作加剧的原因,对各种治疗的结果。 (4)麻木:性质、分布、传播、发展过程。 (5)抽搐:初发年龄、有无先兆、抽搐情况、伴发症状、发作持续时间、发作后症状、发作的规律、过去治疗情况,间歇期有无其他症状。 (6)瘫痪:起病缓急、部位、功能障碍程度、伴发症状。(7)视力障碍:有无复视、视力减退等。 2.过去史 有无脑炎、脑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外伤、中毒、寄生虫病、心血管病、代谢及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等。 3.个人史(Chaddock)征]。 (6)括约肌功能。 (7)植物神经检查:皮肤色泽、温度、营养状态、汗液分

泌、皮肤划痕反应等。 (8)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尼格(Kernig)征、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神经系统检查 1.精神状态意识清晰,情感淡漠,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好,理解判断好,自知力存在。 2.颅神经 (1)嗅神经嗅觉正觉。 (2)视神经神力近视力左0.7 右0.8 远视力(因卧床未查) 视野指测无缺损。 眼底视盘边缘清,生理凹陷存在,动脉变细,铜丝状,动脉:静脉=1:3,反光增强,有静脉交叉压迹。 瞬目反射存在 (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睑裂对称,无上睑下垂,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无复视及眼球震颤,瞳孔等大,直径2.5mm,等圆,直接、间接光反应均存在,调节反射好。(4)三叉神经右面部痛觉消失,触觉减退;左面部痛、触觉存在,颞颊部无肌萎缩,颞肌、咬肌肌力好,张口下颌无偏斜,角膜反射存在,下颌反射正常。 (5)面神经两侧面部对称,无面肌痉挛,露齿时右侧鼻唇

消毒与灭菌及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消毒与灭菌及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产业外科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消毒灭菌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外科常规器械 组织镊、直舌钳、钝钝剪、尖尖手术剪、弯剪、眼科弯剪、眼科直剪、扩创器、止血钳、持针钳、巾钳、弯止血钳(肠钳)、组织钳(实验室无)。 2、缝针:三棱针、圆针 三、手术器械的消毒 (1)高压蒸汽灭菌 ?当蒸气压力达到104.0~137.3kPa时,温度可达121~126℃。在此温度下维30min,即能杀死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孢在内的一切微生 物。 (2)化学药品消毒 ?新洁尔灭 0.1%皮肤、粘膜,浸泡器械。0.1% 新洁尔灭1000ml,5g医用亚硝酸钠,用于长期浸泡器械。物品上不可有有机物存在,不可与肥皂、碘酊、高锰酸钾和碱类药物混用。 ?酒精 70~75%,浸泡器械,特别是有刃器械,30min以上。 ?甲醛 10%,金属器械、塑料薄膜、橡胶制品、各种导管,浸泡,30min 以上。 (3)煮沸灭菌法 ?水煮沸3~5min,去除沉淀,将器械放入,第二次水沸后15min,可将一般细菌杀死,细菌芽孢则需60min。2%NaHCO3液可使水的沸点提高到102oC~105oC,并可防止金属生锈,但对橡胶制品有损害。 四、外科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 1.巾钳 前端弯而尖,似蟹的大爪,能交叉咬合,主要用以夹持固定手术巾,并夹住皮肤,以防手术中移动或松开。注意使用时勿夹伤正常皮肤组织 ? 2.尖尖剪 组织剪刀薄、锐利,有直弯两型,大小长短不一,主要用于分离、解剖和剪开组织,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组织剪,深部手术操作一般使用中号或长号弯组织剪。 扶剪发,反剪法,正剪法,垂剪法。 ? 3.止血钳 用于血管手术的止血钳,齿槽的齿较细、较浅,弹性较好,对组织的压榨作用及对血管壁、血管内膜的损伤均较轻,称无损伤血管钳。由于钳的前端平滑,易插入筋膜内,不易刺破静脉,也供分离解剖组织用。也可用于牵引缝线、拔出缝针,或代镊使用,但不宜夹持皮肤、脏器及较脆弱的组织。 用于止血时尖端应与组织垂直,夹住出血血管断端,尽量少夹附近组织。 握的姿势,左右手松开的方法,手术中如何携钳,结扎缝合时钳的尖端朝上。 ? 4.缝合针 A.圆锥形 B.传位形(三棱形)

最新神经内科大病历模版

住院病历 姓名籍贯 性别现住址 年龄工作单位 民族入院日期 婚否病史采集日期 职业陈述者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一般较差 曾患疾病和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史 过敏史无有过敏原:临床表现: 外伤史 手术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反复咽痛慢性咳嗽咯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盗汗 循环系统: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血压增高心前区痛晕厥

黑便 便血 黄疸 泌尿系统:腰痛 尿频 尿急 尿痛 排尿困难 血尿 尿量异常 夜尿增多 水肿 造血系统:乏力 头晕 眼花 牙龈出血 鼻出血 皮下出血 骨痛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食欲亢进 怕热 多汗 畏寒 多饮 多尿 双手震颤 性格改变 显著显著肥胖 明显消瘦 毛发增多 毛发脱落 色素沉着 性功能改变 闭经 肌肉骨骼系统:游走性关节痛 关节痛 关节红肿 关节变形 肌肉痛 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头痛 眩晕 晕厥 记忆力减退 视力障碍失眠 意识障碍 颤动 抽搐 瘫痪 感觉异常 个人史 出生地: 从事工作: 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 性生活史: 嗜烟(无 有)约_____年,平均_____支/日。戒烟(未 已)约_____年 嗜酒(无偶有 经常) 约_____年,平均_____两/日 其他: 婚姻史:结婚年龄 配偶情况 月经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天) 行经期(天)末次月经时间(LMP )或绝经年龄 初潮___岁 每次持续____ 天 末次月经日期________ 绝经年龄___岁 周期 _____天 经量(少 一般 多) 痛经(无 有) 经期(规则 不规则) 生育史:(有/无)子 个 女 个 妊娠_____次 顺产____胎 流产____胎 早产____胎 死产____胎 难产及病情: 家族史(注意与患者现病有关的遗传病及传染性疾病)

手术器械的包装方法

手术器械的包装方法(一)棉布类包装方法 【目的】 建立无菌屏障,抵抗微生物、尘埃粒子和水等作用,提供储存安全期,可以无菌移动,同时对器械有保护作用,避免器械在搬运中损坏。 【用物准备】 双层外包布、双层内包布、器械包、器械串、篮筐或带孔托盘、吸水巾或吸水纸、一次性无纺布、硅胶管、剪刀、锐利器械保护套、封包胶带、胶带切割器、包内化学指示物、包外化学指示物等。 【操作方法与程序】 1.清洁包装台面,准备用物。 2.根据回收或清洗清单书写或打印灭菌标识。 3.检查包布、器械的清洗质量及功能。 4.将包内物品进行装配并核对器械种类、规格和数量。 5.在篮筐或托盘底层平铺吸水巾/吸水纸或一层治疗巾,用器械串或消毒钳等按照器械的大小、构造顺序将器械串在一起(开口、弯头朝向一致),并合理摆放在篮筐或托盘中。

6.将篮框或托盘放在包布中央,将两张包布分层、分别进行双重闭合式的包装。包的中央内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 7.根据体积、重量,包外用两条胶带进行封包。 8.将灭菌标识粘贴在外层包布的封口处。 【质量标准】 1.器械、容器光洁,功能良好,无血渍、污渍、水垢、锈斑及缺损等。玻璃制品清晰透明、无裂痕。橡胶制品洁净、干燥、不粘连、不变形。器械轴节打开、扣齿一扣,换药碗、弯盘不对扣。剪刀轴节打开,锐利器械锐利部部套上防护套保护。穿刺针配套适用、针尖锐利无钩、针梗通常无弯曲,各种穿刺针拔出枕芯,套上防护套(硅胶或医用纸)。棉球用方纱包裹或放置于小药杯内,缝合针别于一次性使用无纺布上。 2.包布清洁、干燥、平整、无毛絮、无破损、无缝补等。 3.包装摆放合理、包装严密,松紧适宜。标识内容齐全包括:品名、灭菌日期、失效期、包装操作者、质检者、锅号、锅次、灭菌操作者等内容。 3.标识清晰、正确、完整、正确无误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4.标识粘贴在封口处,强调撕毁无效的原则。 5.各类器械包不宜过大,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时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25cm,用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时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50cm,重量不超过7kg。

神经内科大病历

住院病历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况职业张金斗 男 73 汉 已婚 干部病史叙 述者 出生地 现住址 工作单位 入院时间 记录时间 张爱民 河北省唐山市 河北省唐山市德源里 415-3-102 市教委 2014年03月30日14时53 分 2014年03月31日08时30 分 与患者关系儿子 主诉:突发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7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7小时在家中无明显诱因突发言语不利,及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表现为言语欠流利,讲话笨拙,但能理解家人讲话,右上肢不能抬举,右下肢不能承重站立,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及视物成双,无饮水呛咳、及意识障碍,上述症状不缓解,遂急来我院急诊,查头CT示左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予“甘露醇”125ml、“脑苷肌肽”10ml静点,随后以“脑出血”收入我科。 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200/100mmHg,未系统诊治。 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及尿便障碍。 过去史:患者既往“脑积水”病史20余年,10年前因“头疼”入院,神经外科建议行“脑脊液分流术”,患者拒绝,头疼好转后出院;高

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200/100mmHg,未系统诊治;“冠心病”病史1年,平素口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具体剂量不详);“肾盂肾炎”病史1年,曾入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湿疹”病史1年,遗留双下肢局部色素沉着;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病史;3年前行“痔疮手术”;否认外伤及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及其他过敏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未见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咯血、发热、盗汗,否认与肺结合患者密切接触史等。 循环系统:偶有心悸、胸闷,未见气促、咯血、发绀、心前区痛、晕厥、水肿,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达200/100mmHg,否认动脉硬化、心脏疾病、风湿热等病史。 消化系统:未见腹痛、腹胀、嗳气、反酸、呕血、便血、黄疸、腹泻、便秘等。 泌尿系统:既往“肾盂肾炎”病史1年,偶有尿频、尿急、尿痛,未见水肿、排尿不畅或淋沥,尿色略黄,否认肾毒性药物应用史,否认铅、汞等化学物接触或中毒史,否认下疳、淋病、梅毒等性疾病传播史。 造血系统:未见头晕、乏力、皮肤粘膜下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骨骼疼痛,否认化学药品、工业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等。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未见畏寒、怕热、多汗、食欲异常、烦渴多饮、多尿、头痛、视力障碍、肌肉震颤、性格异常、体重异常、皮肤毛发

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是指位于眼眶部的有机体变异细胞过度增殖所形成的肿块,其生长和机体不协调,当治病因子的刺激停止后,肿瘤组织仍不停生长。包括眼眶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中以血管瘤最为常见,继发瘤中以黏液囊肿发生率最高。眼眶肿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病,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压迫神经出现视力下降或发生眼球突出等症状时才被发现。 眼眶肿瘤病因 眼眶肿瘤可原发于眶内各种组织成分,也可由邻近结构蔓延,或远距离转移而来。 眼眶肿瘤临床表现 1.良性肿瘤 在眼睑的肿瘤当中,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眼睑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大多数出生时已经存在,随年龄增长瘤体逐渐增大,多为单眼发生。临床上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①毛细血管瘤,又叫血管痣。长在眼睑皮内,上下睑都可受累。开始为暗红色小点,扁平状或微隆起,以后可长成为分叶或结节状肿块,一般生长缓慢,有的终生不变。②海绵状血管瘤,多生长在眼睑皮下或球结膜下,呈紫蓝色葡萄状隆起,质柔软而略具弹性,压之可暂时消失,哭闹或低头时,肿瘤迅速增大或颜色加深,有时可摸到跳动。 (2)黑痣也叫色素痣,有人称之为良性黑瘤。一般出生时即有,婴幼儿期生长较快,然后逐渐增大,成年后趋向稳定。多生长在眼睑内外眦部、睑缘;数量及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大的可扩展至整个眼睑;呈棕黑或棕灰色,略高出皮肤,表面平坦,可有毛发长出。有的黑痣对称地分占上下睑各半,闭眼时则合二为一,这种痣叫做分裂痣。 (3)眼睑黄色瘤常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有血脂或胆固醇增高。一般发生在上睑内侧,双眼对称,数量及大小不等。瘤体呈淡黄扁平隆起,略高出皮肤,不肿不痛,发展很慢。 (4)表皮样和皮样囊肿大多数为先天发育异常而产生,也可由于外伤或局部炎症引起。位于皮下组织内,小如蚕豆,大如鸟蛋,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微具弹性,一般无感觉。皮样囊肿一般和皮肤不粘连,与骨膜相连,可沿骨缝生长。在眶缘皮下内、外侧多见,囊腔内含有皮脂腺状油质,还可含有毛发。 (5)眼睑乳头状瘤多发生在眼睑边缘,瘤体如针柄大小,排列密密麻麻,呈淡红色隆起,有痒感。长大后如杨梅样外观,抓破后易出血,部分患者有恶变的可能。 2.恶性肿瘤 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有以下4种。 (1)眼睑恶性黑色素瘤从睑缘,内、外眦部发生,初起时形似黑痣,但色素浓淡不一,可见高低不平、大小不等的黑色素结节,局部血管丰富,表面如破溃,很容易形成溃疡。一般患者仅有轻度痒感,无其他感觉,往往被忽视。肿瘤可侵犯整个眼睑,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肝转移等。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多。

常用手术器械识别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常用手术器械识别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常用手术器械辨识与使用(1) 项目描述 正确辨认和熟练使用、传递常用手术器械;说出常用手术器械的主要用途,器械清洁、保管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技能要求 能根据指定的手术案例正确准备手术用物;正确识别各种常用手术器械并说出其主要用途;熟练管理手术台与传递手术器械与物品;与巡回护士一起于术前、术后准确清点手术器械、物品并记录;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无菌观念。 操作规范 常用手术器械名称及用途,管理与传递 一、手术刀:由刀片和刀柄组成,可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不同而更换不同大小和和形状的刀片。刀片的末端刻有号码,常用型号为20~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属于小刀片,适用于眼科及耳鼻喉科。根据刀刃的形状分为园刀、弯刀、球头刀及三角刀。刀柄根据长短及大小分型,其末端刻有号码,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如图1、表1)。 图1 各种手术刀片及手术刀柄

表1 手术刀型号、刀柄、刀片用途表 型号长度惯称安装刀片用途3 4 7 3L * 4L * 125 140 160 200 220 小号刀柄 普通刀柄 细长刀柄 长3号刀柄 长4号刀柄 小刀片(20号以下) 中大号刀片(20号以上) 小刀片 小刀片 小刀片 浅小部割切 浅部割切 深部割切 深部割切 深部割切安、取刀片法:使用手术刀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钳夹持,避免割伤手指,安装时,用持针钳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取下时,再以持针钳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图2)。 图2 安、取刀片法 传递方法:刀锋朝上,手持刀柄中上部,以柄轻拍手术者的手掌,以示有器械传递。或用专用容器放置间接传递。 正确的执刀方式有四种(图3): 1.持弓式:最常用的一种持刀方式,用于各种胸腹部皮肤切开、腹直肌前鞘切开等,其动作涉及整个上肢,而力量主要在腕部。 2.执笔式:用于切开短小切口,用力轻柔而操作精细,如解剖血管、神经、腹膜等,其动作和力量主要在手指。 3.握持式:用于切开范围较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切开较长皮肤切口等。

神经内科大病历模版

姓名籍贯 性别现住址 年龄工作单位 民族入院日期 婚否病史采集日期 职业陈述者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一般较差 曾患疾病和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史 无有过敏原:临床表现: 过敏史 外伤史 手术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反复咽痛慢性咳嗽咯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盗汗 循环系统: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血压增高心前区痛晕厥

造血系统:乏力头晕眼花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骨痛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食欲亢进怕热多汗畏寒多饮多尿双手震颤性格改变显著显著肥胖明显消瘦毛发增多毛发脱落色素沉着性功能改变闭经 肌肉骨骼系统:游走性关节痛关节痛关节红肿关节变形肌肉痛肌肉萎缩 神经系统:头痛眩晕晕厥记忆力减退视力障碍失眠意识障碍颤动抽搐瘫痪 感觉异常 个人史出生地: 从事工作: 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 性生活史: 嗜烟(无有)约______ 年,平均 ______ 支/日。戒烟(未已)约________ 年 嗜酒(无偶有经常)约_________ 年,平均 ______ 两/日 其他: 婚姻史:结婚年龄 配偶情况 行经期(天) 月经史:初潮年龄末次月经时间(LMP )或绝经年龄 月经周期(天) 初潮—岁每次持续天末次月经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经年龄—岁周期 ____ 天 经量(少一般多)痛经(无有)经期(规则不规则) 生育史:(有/无)子个女个 妊娠______ 次顺产_____ 胎流产_____ 胎早产_____ 胎死产_______ 胎难产及病情:家族史(注意与患者现病有关的遗传病及传染性疾病) 父:健在患病已故死因

母:健在患病已故死因

眼眶肿瘤护理常规

眼眶肿瘤手术护理 眼眶肿瘤为眼眶疾病中最重要的一大类疾病,是全身肿瘤中的一种。是指位于眼眶部的有机体变异细胞过度增殖所形成的肿块。包括眼眶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眼眶肿瘤可原发于眶内各种组织成分,也可由邻近结构蔓延,或远距离转移而来。眼眶肿瘤由于种类的不同,可引起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最主要的是视力障碍和眼球突出,其次为眼球运动障碍,此外还有眼部疼痛和复视等。 一.眼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 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恐惧、紧张心理,使其理解诊疗、护理的目的,积极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协助医生做好眼部B超、CT、全身心肺功能检查、实验室常规检查等。 3. 预防感冒、发热,嘱患者注意保暖。 4. 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头、洗澡、剪指甲等。局麻下行眼球摘除手术的患者术日晨不可进食太饱,防止引起术中呕吐等胃部不适症状。全麻患者术前应禁食水6-8小时。 5. 术晨去除饰品、义齿等,换穿清洁的病员服;排空大小便。 6. 术眼准备:(1)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 (2)术日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三.术后护理 1. 术日嘱患者安静卧床休息。 2.术后无特殊者,可进普通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用力咀嚼。 3.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切口渗出清况。全麻患者予吸氧、心电监护、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6小时后无呕吐者可以少量多次进食。 4. 嘱患者勿揉眼、咳嗽或大声谈笑,勿用力大小便。 5.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应用。 四.健康指导 1. 术后一周内避免污水入眼。 2. 2周内勿剧烈活动头部及用力咳嗽或大声说笑。

3. 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4. 注意眼部卫生,防止眼外伤 5. 指导正确滴眼药水的方法。 6. 需要放疗、化疗的病人因身体消耗大,应注意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并定期检查血象,观察药物及皮肤反应。 7. 嘱患者出院后2周复诊一次,不适随诊。 五.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1. 患者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 2. 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3. 执行各项治疗及时准确。 4. 饮食指导正确。 5. 护患沟通有效,关系融洽。 2012-1-29

★神经内科大病历

入院病历 姓名李希顺工作单位职别上海市商业二局人事科干部 性别男住址上海市威海路65弄182号 年龄50岁入院日期1991-3-29 11:00 婚否已病史采取日期1991-3-29 籍贯江苏常熟病史记录日期1991-3-29 民族汉病情陈述者患者妻子,可靠 主诉右半身活动失灵,言语表达困难3天;起病缓慢,握拳后松开困难34年。 现病史患者家属于3月26日晨4时发现患者痛苦不安,问话不答,右半身活动不灵,急送浦西医院急诊,当时神清,血压(140/90mmHg),诊断“脑血栓形成”。给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治疗,病情无改善。今日上午来本院门诊,为进一步诊治入院。起病前无明显诱因,病后无头痛、呕吐,无昏迷及抽搐,无发热,大小便功能无障碍。在高血压病史7年,最高(200/120mmHg),服降压药维持在(160/100mmHg)左右;有高脂血症3年。 自15岁起发现一系列启动困难,如起床、出步、起跑、握拳后放松均感困难,上下车时有僵住感,但反复多次动作后却无困难。1986年曾在我院门诊体检及作肌电图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肌强直症,一度用普鲁卡因胺治疗,无明显疗效。 过去史平素体质一般,2岁时患过“麻疹”,否认其他传染病史。否认幼年疫苗接种史,1983年注射“四联菌苗一次”。 系统回顾 五官器:无耳痛、流脓、慢性咽痛、慢性鼻炎病史。 呼吸系:慢性支气管炎史6年,天冷则发作咳嗽、咯痰、气急,经治疗,近年好转。

循环系:无心悸、发绀、水肿,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心前区疼痛史。 消化系:无腹痛、腹泻、呕血、黑便史。 血液系:无乏力、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及骨骼疼痛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史。 神经精神系:见现病史。余无特殊。 运动系:类风湿性脊椎炎史8年,经常腰背疼痛。 外伤及手术史:无。 中毒及过敏史:无中毒史,无药物、食物或接触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于江苏常熟,右利者。曾去过安徽、浙江省,否认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吸烟每天一包,不饮酒。18岁参军上军政大学,转业后在本市商业二局任人事科干部。妻及两子健在。 家族史:父亲、哥哥和侄女自少年时起上、下车动作缓慢,握拳后松开困难。(家族成员发病情况见下图)。

神经内科病历

第十节神经科病历 科病历书写要求(附两个检查) 病史按一般病历的内容与要求书写,但对病史采集应注意以下几点:八、、? 1.对主要症状的性质必须明确无误,避免笼统,如患者诉述头痛,应仔细询问究系头胀、发木、重压感、箍紧感,还系真正的疼痛;又如头昏,究系“头重足轻” 、“头昏眼花”,还是自身或外界旋转感的眩晕。 2.对主要症状有关的资料,不要遗漏或含混。如昏倒,应询问当时有无意识丧失及其程度发作急缓、发作时体位、前后情况及伴随症状(面色苍白、视力模糊、恶心、出汗等);又如抽搐发作,要弄清抽搐的部位、形式、持续时间,有无跌倒、受伤、小便失禁以及意识状况、发作频率等。这些资料,患者本人往往不能完全提供,要问目睹者或了解者。小儿、昏迷患者及有精神症状者,应由家属或陪伴人员提供可靠的病史资料。 3.必须详细了解起病时情况的轻重缓急,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整个病情的演变过程。有的患者难以详细回答,尤其是有某些精神障碍

的患者,因此往往须反复询问。 4.记录时,对主诉与现病史,宜尽量保留原来语气,甚至逐字逐句地按患者原话,加以摘录。 5.采取病史时,应注意观察一般状况,如:面容、睑裂、瞬眼、眼球运动、眼球凸出或凹陷,面部对称否、说话语气及音调、唾液吞咽、姿势、不自主动作等。 病史的价值还在于对体格检查起指导作用。根据病史及初步观察,可以合理地安排检查计划,着重检查的内容,如运动、感觉、颅神经或大脑功能等。例如病史提示脊髓圆锥病变,则应详查会阴“马鞍” 部位,以确定有无骶部感觉缺失;怀疑脑部病变,应着重查失认症、失语、偏瘫等。病史提示的这些部位,检查时要求特别注意。如起立头晕,应查是否直立低血压;发作性肢体麻刺,黑朦、昏倒或提示癫病,可让患者过度换气3 分钟,观察有无症状及体征出现,上楼无力者应观察其登楼情况;吞咽困难者可试给东西吃;过度疲劳尤其影响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可嘱患者作100 次重复动作和作重症肌无力药物试验。 二)神经系统检查 1精神状态①意识:是否清晰,有无模糊、谵妄、嗜睡、昏迷等情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管理

内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 1病历书写制度的落实 1)、执行病历书写制度,由本科医生书写入院病历。 2)、新入本科室的住院医生需书写8份完整住院病历,并得到本组最高职称医生的允许,科主任同意才能书写入院病历。 3)、实习医生,轮转医生,进修医生一律书写完整住院病历,由主治医生在48 小时内修改。 4)、新入院的2级护理病人由值班医生书写首次病程记录,次日由床位医生完成入院病历。在入院病人较多的情况下,可呼叫二线或床位医生协助书写。 5)、新入院的1级护理病人由值班医生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入院病历。在入院病人较多的情况下,可呼叫二线或床位医生协助书写。 2、查房制度的落实 1)、住院医生保证每日查房一次,负责病人的初步诊断,治疗方案,进一步检查,告知病人与家属病情的初步情况和经济投入等相关问题。如有特殊病情要向值班 医生交代。重要检查和重要会诊要参加。 2)、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向本组主治医生,首席医生汇报,如其他原因上级医生缺位,可向科室指定的临时负责人汇报。 3)、首席医生对本组病人负责,每周查房两次,新入院的病人次日要有上级医生查房。负责告知病人与家属病情的诊断,预后,风险,对重要治疗作出决定并亲自实施。 4)、在病人发生重大变化,危及病人安危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病人预后有重大意义的诊断决策本组有分歧时可越级向科主任汇报。 5)、周内未能确诊的病人必须报请科室,申请科内讨论。 3、值班制度的落实 1)、服从总住院医生的排班,如有特殊事情需提前通知。 2)、按时接班,对病区的病人须进行巡视,晚查房1次,对重点病人要重点观察。3)、如需离开病房(如急会诊)必须告知值班护士去向,或请2线医生帮助。4)、任何时候如本组上级医生联系困难,可向本科室的其他主治医生,首席医生, 科主任汇报,请求支持。 5)、不允许私自调班,需得到总住院医生的同意。 4、会诊制度的落实 1)、科室安排专人会诊,于每日上午12时以前完成头一天的会诊,并登记工作量。如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请及时向总住院医生反映,不得延误。 2)、急会诊由值班医生完成。12时一18时由8—6班完成,18时以后由当日夜班和次日夜班完成。 3)、如有疑难病例会诊困难时,逐级向上级医生反映。 5、专家专科门诊制度的落实 1)、按专家专科门诊的安排准时出门诊,不允许无故停诊,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停诊,须提前通知挂号室。 2)、实施首诊负责,当日能解决的当日能解决,当日不能解决的请预约病人。 3)、遵守门诊病人登记制度,传染病登记制度。 6、处方书写制度的落实按相关规定执行 7、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落实按相关规定执行&查对制度的落实按相关规定执行 9、交接班工作制度的落实按相关规定执行

神经内科病历..

第十节神经科病历 -----------科病历书写要求(附两个检查) 病史按一般病历的内容与要求书写,但对病史采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主要症状的性质必须明确无误,避免笼统,如患者诉述头痛,应仔细询问究系头胀、发木、重压感、箍紧感,还系真正的疼痛;又如头昏,究系“头重足轻”、“头昏眼花”,还是自身或外界旋转感的眩晕。 2.对主要症状有关的资料,不要遗漏或含混。如昏倒,应询问当时有无意识丧失及其程度发作急缓、发作时体位、前后情况及伴随症状(面色苍白、视力模糊、恶心、出汗等);又如抽搐发作,要弄清抽搐的部位、形式、持续时间,有无跌倒、受伤、小便失禁以及意识状况、发作频率等。这些资料,患者本人往往不能完全提供,要问目睹者或了解者。小儿、昏迷患者及有精神症状者,应由家属或陪伴人员提供可靠的病史资料。 3.必须详细了解起病时情况的轻重缓急,症状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整个病情的演变过程。有的患者难以详细回答,尤其是有某些精神障碍的患者,因此往往须反复询问。 4.记录时,对主诉与现病史,宜尽量保留原来语气,甚至逐字逐句地按患者原话,加以摘录。 5.采取病史时,应注意观察一般状况,如:面容、睑裂、瞬眼、眼球运动、眼球凸出或凹陷,面部对称否、说话语气及音调、唾液吞咽、姿势、不自主动作等。 病史的价值还在于对体格检查起指导作用。根据病史及初步观察,可以合理地安排检查计划,着重检查的内容,如运动、感觉、颅神经或大脑功能等。例如病史提示脊髓圆锥病变,则应详查会阴“马鞍”部位,以确定有无骶部感觉缺失;怀疑脑部病变,应着重查失认症、失语、偏瘫等。病史提示的这些部位,检查时要求特别注意。如起立头晕,应查是否直立低血压;发作性肢体麻刺,黑朦、昏倒或提示癫病,可让患者过度换气3分钟,观察有无症状及体征出现,上楼无力者应观察其登楼情况;吞咽困难者可试给东西吃;过度疲劳尤其影响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可嘱患者作100次重复动作和作重症肌无力药物试验。 (二)神经系统检查 1.精神状态①意识:是否清晰,有无模糊、谵妄、嗜睡、昏迷等情况。②言语:是否清楚,有无不清或失语。③情感:有无欣快、激动、淡漠、忧郁、不稳等。④智力: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及一般常识等有否欠缺。 2.一般检查

神经内科病历模版

德州市人民医院病例记录 入院记录 性别:职业: 年龄:入院时间: 民族:记录时间: 婚姻:病史陈述者: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姻史: 家族史: 姓名:出生地: 体格检查 T P R BP 患者(青中老)年(男女)性,发育正常,营养(过剩中等不良),自主体位。全人皮肤及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淋巴结

未触及肿大。头颅(有无)畸形,眼睑(有无)水肿,结膜(有无)充血,(有无)水肿,巩膜(有无)黄染,外耳道(有无)脓性分泌物,口唇(有无)紫癜。颈不短,发际不低,颈静脉(有无)怒张,颈部血管(有无)杂音,气管居中,甲状腺(有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戒律规则,未触及胸摩擦感,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伋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厘米处,心率心率齐心音正常 A2>P2 心脏未及杂音,饶动脉双侧搏动有力,对称。腹平软,全腹有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莫非是阳性,腹部未触及肿大(块),移动性浊音性,肠鸣音正常,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脊柱无(有)圧痛,及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 神经系统查体: 意识状态:(清楚一般模糊)精神状态:一般(清楚模糊)语音:(正常不清)记忆:进记忆正常,远记忆正常智能:粗测正常定向力:时间正常地点正常人物正常 (一)脑神经: 嗅神经:左右(正常一般差) 视神经:视敏度:近视力:粗测(左右)正常;远视力(左右)未查视野:床旁手试发粗测正常:眼底:为窥入。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眼睑下垂:左无,右无,同对向偏瘫:无,瞳孔左3mm=右3mm 位置:居中;形状:圆形;光反

眼眶肿瘤伽马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眼眶肿瘤伽马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发表时间:2018-09-07T14:32:28.52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作者:刘茜茜[导读] 目的:分析眼眶肿瘤伽马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眼眶肿瘤伽马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2016年12月前往我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66例眼眶肿瘤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组间护理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优于对照组的 39.39%,p<0.05。结论:眼眶肿瘤伽马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明显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关键词:眼眶肿瘤;伽马刀;临床护理路径;效果 Abstract:OBJECT:The?goal???of??this???study?? was??to??investigate??the??eff??ect??of??clinical?????nursing???path?? way??in??the???treatment??of??orbital???tumor???with???gamma??knife??radiosurgery??.METHODS:66??patients???with?? orbital??tumor??who??under??went??gamma???knife???radiosurgery???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00??to?? December???2016???were??divided???into??observation??and???control??groups??.??The???control??group??received??? routine??nursing,and??the?observation??group???adopted??clinical???nursing??path??way??nursing,the???hospitaliz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cost,rehabilitation??time??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were??compared??between??two?? groups??.RESULTS:Compared???to??control?groups,?hospitalization??time,?hospitalization???cost,rehabilitation??time???in? 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reduced,p<0.05;?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observation??? grou?p(12.12%)?was???significant???lower??than??the??control???group(39.39%),?p??<0.05.???CONCLUSIONS:?? Our???result???demonstrated????that???clinical??nursing???p?ath??way???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hospitaliz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cost,?rehabilitation??time,?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pati??ents???with??orbital??tumor?? who???under??went???gamma??knife???radiosurgery??.?Further?clinical??studies??about??the??efficacy??of???clinical??? nursing??pathway??should???be?designed [Key words] orbital tumor;gamma knife;clinical nursing pathway;effect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间接导致眼眶肿瘤患者人数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患者患上该病后,不仅身心遭受巨大的损害,同时其还需要承担巨大的医疗费用。眼眶肿瘤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但由于眼眶内解剖复杂,组织结构密集,手术切除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且有可能复发,近年来伽马刀治疗眼眶肿瘤取得了良好的肿瘤控制率,多数患者可以保留视力,并发症少,已成为眼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伽玛刀放疗为现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集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比如影像技术、精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立体定向手术技术,在颅内小体积靶区聚焦窄束伽玛射线,给予患者单次高剂量照射,促使靶区出现放射性坏死、生长抑制或者失去永久性增殖能力,同时靶区外周组织则由于剂量锐减而避免被累及[1]。伽玛刀治疗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眼眶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为了分析眼眶肿瘤伽马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笔者对66例眼眶肿瘤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前往我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66例眼眶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男23(69.00%)例,女10(30.00%)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3.19±1.06)岁;按病变类型分:脑膜瘤 23例,泪腺肿瘤 7例,转移瘤3例。观察组33例,男20(60.00%)例,女13(39.00%)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4.12±1.08)岁;按病变类型分:脑膜瘤 21例,泪腺肿瘤 6例,转移瘤6例。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告知患者治疗过程和作用,引导患者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和检查,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和健康宣教。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如下:(1)临床路径基础工作。临床路径实施前,医院需要给相关医护人员提供临床路径的概念、特点与作用等方面的培训,让参与临床护理路径的医护人员更加熟悉临床路径以及健康教育知识,并且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沟通协调能力[2]。(2)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医护人员需要将临床路径的目的、经过与治疗过程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且以时间顺序为横轴对临床路径计划表进行设计,同时将人院宣教、检查、化验、用药、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活动以及出院指导等当作纵轴制成临床路径表,而临床路径中工作人员的职责也一一明确。(3)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第一,患者接受伽马刀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将手术医师、责任护士告知患者,给患者发放临床护理路径,同时做好入院评估、查阅术前化验检查结果,术前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将伽马刀治疗的目的、术中配合、注意事项、并发症以及潜在危险因素详细告知患者。第二,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经济状况以及心理感受,最终确定护理问题,对提出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方式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心理,并对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和疏导,鼓励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第三,伽马刀治疗后采取对应措施及时处理并发症,比如减轻头痛和眼痛、及时处理渗血、减轻呕吐、改善视力减退等等。第四,出院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出院健康宣教主要是如何做好眼部护理,怎样监测视力变化和眼球运动有无障碍,怎样合理饮食,定期复诊时间,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发生并发症时患者的主观感觉,使患者能及早发现问题来医院进行干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

舒适护理在眼眶肿瘤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舒适护理在眼眶肿瘤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16T09:08:40.25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作者:罗碧莹 [导读] 舒适护理在眼眶肿瘤切除术护理中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21病室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眼眶肿瘤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眼眶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视力正常,有3例患者出现视力异常情况,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失明的情况,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71%(13例)。结论:舒适护理在眼眶肿瘤切除术护理中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 眼眶肿瘤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在肿瘤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但肿瘤涨到一定大小时,患者会出现一些视力下降和眼球突出等症状,眼眶肿瘤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恶性肿瘤患者在术后还会进行化疗[1]。眼眶肿瘤患者术后会出现一些疼痛和生活难以自理等情况,由于患者对术后护理知识不是很清楚,对自己的病情没有正确的认识,会产生一些抑郁等消极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病情的好转[2]。有研究指出患者病情的转归与其心理状态有紧密的关系,因此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显得十分重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四个方面进行舒适性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病情的转归[3]。本次研究对眼眶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2例眼眶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实验组患者男19例,女22例,年龄为31-61岁,平均年龄为(41.35±2.34)岁,26例眼眶肿瘤患者,7例皮样囊肿患者,5例海绵状血管患者,2例泪腺混合瘤患者,1例炎性假瘤患者;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23例,年龄为32-62岁,平均年龄为(42.17±2.58)岁,27例眼眶肿瘤患者,6例皮样囊肿患者,6例海绵状血管患者,1例泪腺混合瘤患者,1例炎性假瘤患者。患者对本次研究均已事前知晓,并签订了知晓同意书,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做好防止患者感染工作。实验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包括: ①心理护理。眼眶肿瘤切除术是在患者眼球后边或周围进行的,手术风险较大,由于患者对切除术没有准确的认识,致使患者产生一些消极心理,因此要给予患者一些心理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观察患者心理上出现的变化,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导,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发展,护士要多聆听患者的心声,对患者的各种疑问要耐心解答;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下棋、看书和听音与等方面,转移患者对病症和药物反应的注意力。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制作一些科学合理的眼眶肿瘤切除术宣传手册,向患者普及基本护理知识,增加患者对眼眶肿瘤护理的认知度。 ②生理护理。患者在术后要进行加压包扎术眼,包扎过程中会对患者脑部产生一些不适的现象,因此要对术眼包扎方式进行有效的改良,消除对患者脑部、耳部和眼部造成的不适感。在对患者进行抗炎止血药物静脉滴注时,让患者采取合适的卧床姿势,防止长时间保持一个输液姿势,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病房,发现患者生理上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安抚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的情况要马上与主治医生联系。 ③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是否因医疗费用而产生的一些负面心理,一旦发现,要马上与主治医生沟通,尽可能降低降低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护士要鼓励病人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相互鼓励、共同康复,告知家属在面对患者时要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开展有关眼眶肿瘤的座谈会,提高社会人士对眼眶肿瘤患者的关注,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④饮食和病房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充足的通风,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在病房内放置一些鲜花并张贴积极向上的标语,在患者床头张贴一些眼眶肿瘤治疗方法的宣传图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家属让患者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向患者普及饮食均衡化和多样化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营养知识的了解。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视力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如P<0.05时,则说明两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视力异常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视力正常,有3例患者出现视力异常情况,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71%(13例)详细内容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