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平台参考资料

微动平台参考资料
微动平台参考资料

摘要

微动平台的机构优化及其超精运动控制技术,是目前微/纳制造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本文在优化设计基于柔性铰链的二维微动平台本体结构,并分析其静/动力学性能的基础上,以高性能ATmega128微控制器为中心测控单元,PA85为功率放大模块,结合传统的PID控制技术,研发了一套数字式的二维微动平台驱动控制系统,并实现了系统的集成。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提出了一个由压电陶瓷驱动器、柔性铰链平台机构、衍射光栅位移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构成的二维微动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杠杆放大和柔性铰链机构的二维低耦合微动平台结构,其运动放大比为5,工作行程为100μm×100μm。然后,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优化后的平台进行了静力、动态特性和瞬态响应分析,验证了所设计二维平台的运动传递、静态和动态力学特性。

其次,针对二维微动平台的超精密控制要求,研制了由ATmega128微控制器、ADS8325模数转换模块、DAC8564数模转换模块组成的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并编制了微控制器与AD、DA模块进行SPI通讯以及与上位机串行通讯的接口程序,实现了PID控制运算模型;采用负反馈线性电压放大电路,将控制信号进行电压与功率放大后驱动压电陶瓷,进而控制微动平台运动。

最后,组装了二维微动实验平台,并进行了0.625Hz、5Hz、10Hz和20Hz的谐波轨迹的跟随实验,验证了论文所设计的二维低耦合微动平台及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运动跟随性能。

关键词:微动平台;柔性铰链;ATmega128微控制器;控制

ABSTRACT

Micro motion stage is one of the most hot research fields with broad prospect, of which the key technology is its mechanism and precision positioning control. The mechanism of a two-dimensional nano-manipulator is optimized and its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s are analyzed with FEM in ANSYS. Hence, the driving control system for this nano-positioning stage is developed and the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platform is realized, applying ATmega128 as its central control unit and PA85 as power amplify uni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technology. The cont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s below:

First of all, the thesis proposes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e nano-positioning stage and designs a low coupling two-dimensional nano-manipulator having flexure hinges and lever mechanisms with magnifying ratio 5, of which the working stroke is 100μm×100μm. Besides, FEM analysis of the optimized nano-manipulator in ANSYS we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parasitic motion suppressing effects and guarantee the work stoke in limited workspace, as while as its statistic and dyna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for the precision positioning control of the nano-positioning stage, the thesis develops its hardware of this control system, consisting of ATmega128 MCU, ADS8325 A/D module, DAC8564 D/A module. Furthermore, the compiling of the SPI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MCU and A/D, D/A module is realized, as while as the calculate model of PID control. The design adopts negative feedback high-voltage amplifier circuit to amplify control signal to drive the piezo actuator, so that the nano-manipulator can be positioned.

Finally, based on the assembly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low coupling nano-positioning stage and its driving control system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f tracking 0.625Hz, 5Hz, 10Hz and 20Hz harmonic signal.

Key words: nano-positioning stage; flexure hinge; ATmega128 micro controller; control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5)

1.1微动平台研究的意义 (5)

1.2微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6)

1.2.1 柔性铰链微动平台的研究现状 (6)

1.2.2 微动平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8)

1.3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 (10)

第2章微动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11)

2.1微动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11)

2.1.1 微动平台设计目标 (11)

2.1.2 微致动器选择 (11)

2.1.3 系统总体方案 (13)

2.2基于ATmega128微控制器的压电陶瓷驱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14)

第3章二维微动平台的结构设计及其特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二维微动平台的结构优化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减小两运动方向的耦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增大运动放大比...................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仿真和性能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二维微动平台的静/动力学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静态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动态特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瞬态响应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基于ATmega128微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微控制器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微控制器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微控制器开发板MEGA128开发板硬件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微控制器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AD/DA及模数转换接口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ADS8325特性及接口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DAC8564特性及接口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人机交互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键盘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液晶显示接口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开发、调试环境及与上位机的通信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单线背景调试及AVR Studio运行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 串行通讯接口及上位机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控制系统相关软件程序的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控制实验及数据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未加光栅检测部分的开环跟随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加光栅检测部分的开环跟随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攻读学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 微动平台实物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 微控制器引脚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 控制系统实物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 实验平台实物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1.1微动平台研究的意义

随着亚微米和纳米尺度研究的不断深入,超精密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纳米制造中的微定位和微装配、生物工程中的细胞操作与精密医疗手术、光学测量、数据存储、半导体和微电子、通讯等领域,成为微/纳米制造和微机电系统(MEMS)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例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单个细胞进行移动与注射,纳米材料试验,图像的光学自动对焦,三维形貌的扫描测量,磁盘磁头的伺服驱动等。

以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磁盘伺服系统为例。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科研领域,包括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和物理[1]。利用一个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纳米尺度进行的操作和检测要求定位系统有原子级的分辨率。在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应用中,超精密定位应用在控制样品表面的探针扫描以及控制探针和表面间相对位置关系。就磁盘伺服系统而言,一直在增加的磁盘信息密度使得磁盘信息轨道上读写头的超精密定位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硬盘伺服驱动的一个设计原则是数据轨道的中心和边缘的位置标准偏差的三倍值必须小于轨道宽度的1/10。为了获得极高的信息面密度,就需要纳米级别的精密定位伺服系统。

所有纳米操作及超级精密制造的研究及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依靠高精度的定位平台和更高的控制精度。因此,纳米技术的一个关键点就是纳米级超精密定位,而定位平台的驱动和控制,是该关键技术的瓶颈。压电驱动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微位移驱动器,它克服了机械式、液压式、气动式、电磁式等驱动器惯性大、响应慢、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不足,具有位移分辨率高、相应快、功耗小、无噪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超精密定位领域。柔性铰链较之于传统的刚性铰链, 有其自身的许多优点, 如高精度、无摩擦、无滞后(无间隙)、无磨损、无静态阻力、免润滑等, 因此,柔性铰链在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光纤对接等精密运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压电驱动器和柔性铰链的这些优点,使得以压电驱动器作为驱动元件,以柔性铰链机构作为柔性导轨的微动平台能够提供高定位精度和快响应速度。因此,

研究基于压电陶瓷驱动器和柔性铰链的微动平台得到了广泛重视[3]。为提高压电陶瓷驱动微动平台的定位精度和响应速度,必须在充分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器和柔性铰链优点的同时,减小其固有的位移伸长量小、蠕变、迟滞非线性以及不能承受拉力和扭力等缺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性能柔性导轨的设计、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非线性和蠕变的消除、高精度定位误差的控制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关键技术的研究也就变得十分重要。

1.2 微动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基于压电陶瓷和柔性铰链的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压电陶瓷驱动的柔性铰链微动平台进行了研究,其基本原理是以柔性铰链为导向机构的基本单元及柔性铰链支承组成微位移机构,以压电陶瓷驱动器为驱动机构,使柔性铰链变形带动整个运动机构产生运动实现精密定位。主要的研究工作在于柔性铰链平台设计优化和微动平台的控制技术。

1.2.1柔性铰链微动平台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单位研制体积小、精度高、具纳米级(1nm~100nm)的二维微动工作台。

美国国家标准局的Scire和Teague在1978年首先采用柔性铰链为导向机构、压电陶瓷驱动的一维平移微动平台(图1.1)。该微动平台采用杠杆原理和单平行四杆机构相结合柔性铰链整体式结构,外形尺寸仅为100mm×100mm×20mm,行程为5μm,微定位分辨力1nm[4]。

图1.1 单平行四杆机构一维定位平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Peng Gao 在1999年利用两级放大原理和双平行四杆机构原理设计了大位移高分辨率微定位平台,其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运动范围达到40μm ×45μm ,分辨率分别达到了0.020μm 和0.018μm [5]。

2006年,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的Qing Yao 等人研制了二维并联微动XY 微动平台。如图1.3所示,该微动平台用压电陶瓷驱动,采用柔性铰链为弹性支承的柔性平行四连杆结构为运动导向,工作行程为87μm ×87μm ,开环谐振频率为536Hz ,闭环的定位精度达到了20nm ,且具有很好的线性度[6] 。

2008年,纽卡斯尔大学的Yuen Kuan Yong 等人研制了基于柔性铰链的二维微动平台。如图1.4 所示,该微动平台工作行程25μm ×25μm ,一阶固有频率为2.5kHz ,两坐标轴的交叉耦合达到了-35dB [7]。

图1.2 双平行四杆机构二维定位平台

图1.3 Qing Yao 设计的二维并联XY 微动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研制的二维高精度磁悬浮定位平台,如图1.5,垂直方向的悬浮精度在10μm 以内,最大行程为500 mm 。二维磁悬浮平台上、下层成功地获得了5自由度的稳定悬浮,定位平台上层在模拟PID 电路控制下获得了较好的悬浮效果,可使垂直方向的悬浮精度达到8μm 以内,最好的通道达到4μm ,而定位平台下层垂直方向的悬浮精度可稳定在6μm 以内。

1.2.2 微动平台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采取适当的驱动方式、控制方式和控制算法对微动平台进行控制会大大提高微动平台的定位精度。在驱动方式上,可采用电荷驱动或电压驱动;

在控制方式图1.5 二维磁悬浮平台实物图

图1.4 Yuen Kuan Yong 设计的二维微动平台

上,可采用开环控制或闭环控制;而在控制算法上,除了传统的PID控制外,还出现了许多前馈控制[8]、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新的算法[9]。

(1)电荷驱动控制

电荷驱动控制是依据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位移与驱动电压不成正比,而与驱动电荷近似成正比的原理来对压电陶瓷驱动器进行控制的[10]。同电压驱动式开环控制相比,电荷驱动式开环控制使压电陶瓷驱动器的非线性大大减小。但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线性是在小电场及忽略载荷的情况下实现的。为使其适应各种情况,同时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通常都将电荷驱动与闭环控制相结合。电荷驱动控制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电荷泄漏,否则就无法稳定地进行控制。

(2)电压驱动开环控制

电压驱动开环控制主要是通过软件技术控制压电陶瓷驱动器的驱动电压,从而实现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位移控制。由于开环控制是基于模型的控制,所以在进行开环控制时必须知道压电陶瓷驱动器的数学模型。

开环控制系统组成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其控制精度主要取决于所拟合的压电陶瓷驱动器的特征曲线,而该特征曲线往往随载荷状况而变化,当对象或控制装置受到干扰或工作过程中特性参数变化时,会使被控对象偏离给定值,而输入的控制信号不变,误差得不到补偿,再加上压电陶瓷在恒定电场下的蠕变,所以控制精度较低。

(3)电压驱动闭环控制

电压驱动闭环控制是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出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实际位移,并与给定位移进行比较,得到二者之间的偏差,该偏差经控制器运算后得到压电陶瓷驱动器的驱动电压,从而实现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位移控制。采用电压驱动实现起来简单方便,可以将A VR等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引入以实现数字化可调电压,具有输出精度高、调节方便等特点,同时所带来的缺陷是压电陶瓷的迟滞非线性,但可以通过闭环控制来补偿。因此电压驱动闭环控制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驱动控制方式。

(4)控制算法

无论电荷驱动还是电压驱动,开环控制还是闭环控制,要使微动平台达到所需的定位精度及动态特性,都必需与一定的控制算法相结合。除了传统的PID

控制算法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算法,如模糊算法、自适应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以及将某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复合控制算法等。PID控制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控制策略之一,因其算法简单,鲁棒性能好,被广泛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尤其适用于可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确定型控制系统。采用PID方法对由压电陶瓷微驱动器驱动的超精密定位平台进行控制,从而使微定位系统的稳态定位精度提高,动态响应速度变快。传统的数字PID控制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实用性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算法,但是存在参数整定的困难,一般根据实际工程经验整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电压驱动闭环控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驱动控制方式,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如果将单片机技术引入以实现高精度数字式电压驱动控制,再结合传统的PID算法,在微动平台的超精密定位的控制上将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1.3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

本论文在分析微动平台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整体设计方案,设计了二维解耦平台,研制了以ATmega128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将微动平台分为机械部分、致动器驱动部分、位位移检测部分、闭环控制系统四个部分,完成了整体方案的设计;

(2)设计了一个综合杠杆放大机构和柔性铰链的二维低耦合微动平台,通过杠杆对称,平衡不对称刚度,加解耦槽,开圆铰等措施,达到减小运动耦合,提高放大比的目标;

(3)设计了二维微动平台的控制系统,由基于ATmega128为核心以及以ADS8325为A/D转换模块、DAC8564为D/A转换模块组成的硬件系统;

(4)编制了控制软件,包括ADS8325 和DAC8564与ATmega128单片机的SPI通讯程序、PID控制模型、ATmega128单片机与上位机的串口通讯程序等;

(5)控制实验及数据分析: 组装了二维微动实验平台,并进行了0.625Hz、5Hz、10Hz和20Hz的谐波轨迹的跟随实验,验证了论文所设计的二维低耦合微动平台及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以及平台的运动跟随性能。

第2章微动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2.1微动平台总体设计方案

2.1.1微动平台设计目标

本论文的二维微动定位平台的设计目标参数为:行程100μm×100μm,驱动的开环分辨率为1nm,精度10nm,工作频率范围0~100Hz。

2.1.2微致动器选择

微位移致动器是超精密定位系统的关键部分,在亚微米及纳米尺度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微位移致动器(或称驱动器):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直线电机致动器、静电致动器、电致伸缩致动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和压电陶瓷致动器。

(1)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

形状记忆合金致动器又称热致动器。形状记忆合金在发生塑性变形后,经过合适的热过程,能够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在精密定位方面主要利用其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并借助外力随温度升降作反复运动。与传统机械或者电磁驱动方式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几乎没有驱动能量的消耗。但是形状记忆合金的一个大的缺点就是它的频响非常低,不能应用在需要快速定位的场合。文献[11]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在微崩和微机械臂中的应用。

(2)直线电机致动器

由永磁体阵列和多相位电磁线圈组成的直线电机同样利用电磁力驱动,并具有很高的位移分辨率。不同的是直线电机的行程要远大于单相电磁线圈驱动。因此,直线电机式工作台可实现大范围运动。直线电机动子用磁悬浮支撑,因而使得动子和定子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空气隙而不接触,消除了定、动子间的接触摩擦阻力,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快速性和随动性。文献[12]介绍了为光刻机工件台应用而设计的基于直线电机驱动的H型气浮精密定位平台。

(3)静电致动器

静电致动器的原理为在两个能够产生牵引力的传导极板上具有不同的电荷当在极板间施加一定的电压,他们之间产生牵引力使传导极板产生位移。严格来说,由于静电执行器的极板间隙很小,几粒灰尘就可能导致系统的崩溃。同时要得到足够大的牵引力使极板产生位移,需要非常高的外部电压。静电致动器能提

供的力很小。基于MEMS的静电致动器包括交叉型和并行型,常被用在硬盘伺服驱动系统的二级平台上[13]。

(4)电致伸缩致动器

任何介质在电场中,由于诱导极化作用,都会引起介质的变形。由于诱导极化作用而产生形变的现象,称为电致伸缩效应。由于电致伸缩执行器产生的形变和外电场的平方成正比,从而导致出现执行器在低电压段位移分辨率高、在高压段位移分辨率低的现象,实际上降低了执行器的整体分辨率。同时,该材料的温漂系数比较大,在高精度应用中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文献[14]设计了一种基于电致伸缩致动器的微动平台,应用于磨床精密加工应用中。

(5)压电陶瓷致动器

压电陶瓷(PZT)执行器由于具有分辨率高、产生推力大、响应速度快、不受磁场干扰、发热小、几乎没有能耗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压电陶瓷具有蠕变、磁滞以及非线性特性等不足,给压电陶瓷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铁磁和亚铁磁材料在磁场中磁化状态改变时,会引起尺寸或体积的微小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致伸缩现象,也称焦耳效应。GMA利用磁致伸缩材料(简写GMM)的纵向磁弹性变化来实现微位移的精密定位。磁致伸缩需要的能量比压电陶瓷材料更高,但是能提供更大的位移,而且单位应力的应变比比PZT致动器高。适合于小位移大驱动力的应用中。文献[15]介绍了几种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应用实例。

本论文综合考虑行程、力、带宽、尺寸、重量和功耗等因素选用压电陶瓷致动器作为微位移产生装置。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16]:施加电场的瞬间,材料产生可控的应变,应变遵循基本的逆压电方程:

E

S?

=(2.1)

d

式中,S为应变,E为电场强度。

压电陶瓷驱动器具有分辨率高、产生推力大、响应速度快、不受磁场干扰、发热小、几乎没有能耗等优点,但其固有的迟滞、蠕变等非线性特性也给高精度的位移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论文通过闭环控制来改善这一问题。

2.1.3系统总体方案

本论文拟定的二维微动平台系统组成方案,如图2.1所示。

图2.1 二维微动平台系统组成图

该微动平台通过微动柔性机构运动,以压电陶瓷作为致动器,光栅微位移传感器信号经调理后进入AD转换模块,控制信号通过DA转换模块对二维平台进行控制。其方案设计见图2.2和图2.3。

方案一:用上位机作为控制器,运算速度快,有利于利用LABVIEW、MATLAB等软件进行运算,AD\DA转换模块可采用集成的DA\DA卡或DAQ 卡,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方案二:控制模型在下位机上,上位机只负责简单模式命令的输出和实时位置图形的还原。该方案无需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可改造成移动式驱动系统,选择合适的高速指令的微控制器能够满足运算要求,综上分析采用方案二。

图2.2 硬件方案一

图2.3 硬件方案二

2.2基于ATmega128微控制器的压电陶瓷驱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ATmega128微控制器的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基于ATmega128微控制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最小系统、AD及DA转换模块、人机交互设计)、稳压直流电压源以及高压线性放大电路,如图2.4所示。

图2.4压电陶瓷电源驱动系统总体设计

它们的协同工作方式是:ATmega128微控制器负责解析键盘发来的指令,利用AD转换得到的实时位置信号,经过内置其中的控制模型计算出实时控制量,通过DA输出至高压线性电路,经电压与功率放大后供给压电陶瓷。而稳压直流电源可为控制系统部分提供能量。

FXLMS算法用于压电柔性结构多通道振动控制_朱晓锦

FXL M S算法用于压电柔性结构多通道振动控制 朱晓锦, 高志远, 黄全振, 邵 勇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上海,200072) 摘要 以模拟太空帆板的压电机敏柔性结构为实验模型,针对结构振动响应主动控制技术需求,着重分析了多通道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方法及其FX LM S算法实现,以及受控通道模型参数辨识策略,并给出了详细的控制器设计结构图。针对实验模型对象设计、结构模态特性分析、压电元件优化配置、实验平台开发构建、相关软硬件测控环境、实验过程描述与结果分析验证,给出了研究思路与方法过程分析;进行了结构振动响应多通道主动控制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结构设计与自适应算法有效,为航天柔性结构振动响应分布式多通道控制提供了方法探索思路。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自适应滤波控制 压电机敏结构 多通道FX LM S算法 实验模型与平台 中图分类号 T B535.1 T P273.2 引 言 伴随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型柔性结构在航天器上构成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结构振动问题也愈加严重,如航天器太阳能帆板结构,在轨运行期间必须保证很高的运行精度。由于这类结构具有低刚度小阻尼、固有频率较低和低频模态密集的特点,同时太空环境又无外阻,因此极易受到扰动影响而发生振动。常规技术方法难以达到控制要求,由此机敏结构的研究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向[1-2]。 C ra w ley[3]最早分析了梁与压电片之间的作用情况,开辟了以分布式压电陶瓷作为驱动器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方向,此后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4-7]。就控制方法与控制律设计而言,几乎涉及到现代控制理论的所有分支,诸如极点配置、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模糊控制、学习控制与智能控制等[8],由于自适应控制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在研究进程中得到广泛采用[9]。 当前,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方法在机敏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中获得积极关注[10],尤其用滤波-X 最小均方(filtered-X least m ean square,简称FXLM S)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具有控制修正速率高、对非平稳响应适应能力强,并能够较快跟踪结构参数及外扰响应变化的特性,不足之处在于需要预知与外激扰信号相关的参考信号,同时多通道控制器结构设计也相对复杂。本文在简要描述压电元件工作机理的基础上,基于FXLM S算法过程,着重分析了多通道自适应滤波前馈控制方法,以及受控通道模型参数辨识策略,并给出详细的控制器设计结构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模型对象设计和实验环境开发,采用在线辨识方法获得实验结构受控通道模型参数,进而实现压电柔性结构振动响应的多通道自适应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了控制器结构与自适应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且具有快速收敛以及较低阶模型就能满足控制性能要求的优势。 1 压电元件本构方程 压电材料力学和电学行为关系,可以采用压电方程进行描述,取应力e和电场强度E为自变量,则压电方程可以表示为 Xλ=c Eλu e u+d jλE j λ,u=1,2,…,6 D i=d iu e u+_e ij E j i,j=1,2,3(1)其中:c Eλu为电场恒定时的弹性柔顺系数;d jλ为压电应变常数;_e ij为应力恒定时的介电常数。 一般在压电机敏结构振动控制中,使用的压电应变常数为d31,即沿压电驱动器极化轴3方向施加电场,通过d31的耦合在垂直于极化方向1轴,即元件长度l的方向上激发横向振动;具体驱动信号来自 第31卷第2期2011年4月 振动、测试与诊断 Jou rna l o f V ib ra tion,M easu re m en t&D iagno sis   V o.l31N o.2 A pr.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编号:90405013,90716027);上海人才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020);上海大学“十一五”“211”建设资助项目;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机械电子工程”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09-08-22;修改稿收到日期:2009-11-13

新型三维微动台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新型三维微动台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巩 娟 李庆祥 李玉和 摘要 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以压电陶瓷为驱动器的三维微动台结构。该微动台以柔性铰链为弹性导轨实现了微定位。 分析所采用的直圆柔性铰链的参数变化对其造成的性能影响;提出一种新型柔性铰链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2 SYS对这种新型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试验表明:采用这种柔性铰链结构的微动台刚度比较小、运动耦合误差小,定位精度优于±0101μm。 关键词:微动台 柔性铰链 压电陶瓷 中图分类号:T H16;TP311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33(2005)02—0115—03 D esi gn and exper i m en t a l study on the32DO F m i cro pl a tform Gong Juan,L i Q i n gx i a ng,L iY uhe Abstract A novel32DOF m icr o p latf or m drived by PZT is devel oped.This stage is guided by flexure hinge and realizes the p re2 cisi on positi oning.The research includes the p recisi on,stiffness and stress anlysis f or the flexure hinge.The finite ele ment analysis (FE A)method is intr oduced t o the research on the novel flexure hinge structure.Experi m 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petitive er2 r or of m icr o p latfor m is less than0101μm.The results reach our original goals. Key words:M i cro pl a tfor m Flexure h i n ge PZT 1 引言 微动台是高精度精密机械中用来产生微小线位移 和角位移的精密工作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位移量 (即柔性铰链的变形)比较小,一般在十几微米到几百 微米;二是微机构的结构参数(如铰链半径R和厚度 t)相对较小。在微电子工业、精密加工、精密调整和精 密测量中应用很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要求 微动台具有很高的位移精度、灵敏度,良好的动态特性 和抗干扰能力,还要求微动台具有较多的运动自由度, 以直接进行工作或者和其他仪器配合进行高精度的微 定位。在微动台设计中,采用柔性机构不仅可以保证 精度,还可缩小体积,降低成本。 针对笔者提出的新型三维微动台,对其进行了理 论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微动台的结构进行了静力 分析,并对微动台进行了静态测试。 2 系统建模 211 柔性铰链转角刚度计算 柔性铰链属可逆弹性支承结构,是柔性机构的基 本单元,其选择与设计是整个机构设计的关键。 直圆柔性铰链机构的参数如图1所示。柔性铰链 的转角变形实际上是由许多微段弯曲变形累积的结 果,设第i个微段产生Δθ i 的转角和Δy i 的挠度,则整 个柔性铰链的转角θ和挠度y为: θ=6n i Δθ i (1) …………………………………… y=6 n i Δy i (2) …………………………………… 在研究微段变形时可以认为,微段是长度为d x的 等截面矩形梁,而且作用在微小段两侧面的弯矩也是 相等的,根据材料力学原理可以得到柔性铰链中性面 的曲率半径公式: 1 ρ = M(x) EJ(x) (3) …………………………………… 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M(x)为作用于微段d x上 的弯矩;J(x)为微段d x截面对中心轴的惯性矩 。 图1 直圆柔性铰链模型 由于柔性铰链的 全长为直径2R,较整 个工作台结构中其他 尺寸小得多,因此可 以认为,柔性铰链上 的弯矩变化不大,可 把M(x)看作常数。 曲率半径与坐标X,Y 的关系为: 1 ρ = (d2y/d x2) [1+(d y/d x)2]3/2 (4) ……………………… 微动工作台的实际行程很小,所以柔性铰链弯曲 变形时,挠度大大小于柔性铰链的全长,d y/d x<<1, 因此式(4)可简化为: 1 ρ = d2y d x2 (5) ……………………………………… 当转角很小时,利用近似公式θ≈tanθ=d y/d x,将 式(5)代入式(3),并把直角坐标转换为极坐标,其中  设备设计与维修

最新人力资源师三级考试参考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参考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人力资源规划:长期规划(五年以上)中期规划(一到五年)短期规划(一年以内) 3.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 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岗位任务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环境和条件,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作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4.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为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依据。 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是岗位评价的基础。 总之,工作岗位分析无论对我国宏观社会和经济发展还是对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5.岗位工作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 书面资料(资料记录以及 岗位责任说明书) 任职者的报告(访谈和工 作日志) 同事的报告(上级,下 属) 直接的观察 6.岗位规范的概念 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则 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 中各类岗位某一些专项事 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 为、素质要求等所做出的 统一规定。 7.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 岗位劳动规则 定员定额标准 岗位培训规范 岗位员工规范 8.岗位规范的基本形式 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 管理岗位培训规范 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 范 生产岗位操作规范 其他种类的岗位规范 9.工作说明书的概念 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 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 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 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 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 所作的统一规定。 10.工作说明书分为岗位、部 门、公司工作说明书 11.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基本资料(名称,岗位等 级,岗位编码,定员标 准) 岗位职责。监督和岗位关 系。工作内容和要求。工 作权限。劳动条件和环 境。工作时间。资历。身 体条件。心理品质要求。 专业知识和技能。绩效考 评。 12.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准备阶段 a.根据岗位分析的总目 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 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 掌握各种基本资料和数 据。 b.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明确岗位调查的目 的。}、{明确调查的 对象 和单位。}、{确定调 查项目。}、{确定调查表 格和填写说明。}、{确定 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 法。} c.为搞好工作岗位分 析,还要做员工的思想工 作。 d.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 任 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 单 位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 e.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 掌 握调查的内容 调查阶段 总结分析阶段 13.岗位出现的两种情况: 约定俗成,依靠别人的经 验或管理者自己的感受而设 置的 采用科学的系统化方法, 经过技术,管理专家的精心 设计而最终设立的。 14.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 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 供依据,实现“位得其 人,人尽其才,适才适 所,人事相宜”。 15.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 明确任务目的的原则 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 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16.基本方法 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 现代工效教学的方法 其他可借鉴的方法 17.方法研究是运用调查研究 的实证方法,对现行岗位 活动的内容步骤,进行全 面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 析,找出其中不必要不合 理的东西,寻求构建更为 安全经济,简便有效作业 程序的一门专门技术。 方法研究具体应用包括: 程序分析,动作研究 程序分析是以生产过程中 的作业、运输及检验环节 为对象,通过对生产程序 中的每项作业和运输的比 较和分析,重新合理的安 排生产程序,讲人力、物 力耗费降到最低限度,以 提高岗位工作的综合的方 法。 分析工具(作业程序图, 流程图,线图,人—机 程序图,多作业程序 图,操作人程序图) 动作研究:将岗位员工的 作业分解成若干作业要 素,根据动作经济原 理,设计出以新的,合 理的以作业结构为基础 的操作程序。人体的基 本动作分为17项动素。 动作经济原理可以分 为:人体利用、工作地 布置和工作条件的改 善、工具和设备设计等 三个方面。 工效学是研究人们在生产 劳动中的工作规律、工作 方法、工作程序、细微动 作、作业环境、疲劳规 律、人机匹配、以及在工 程技术总体设计中人机关 系的一门科学。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CN209717018U】一种XY轴微调平台【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39814.6 (22)申请日 2019.03.18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力通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 街道凹背社区大富工业区13号厂房9 楼 (72)发明人 陈永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 理有限公司 44504 代理人 马世中 (51)Int.Cl. B23Q 1/2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XY轴微调平台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Y轴微调平台,包括 底座、横轴滑轨、横轴滑块、横轴移动平台、横轴 安装座、横轴固定座、竖轴滑轨、竖轴滑块、竖轴 移动平台、竖轴安装座、竖轴固定座、限位块和微 调装置,底座上表面对称开设有横轴滑槽,横轴 滑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横轴滑轨, 横轴滑轨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横轴滑块,横轴滑槽内壁两端 均开设有横轴限位槽,且横轴滑块与横轴限位槽 滑动连接,底座上表面设有横轴移动平台,且横 轴滑槽内的四个横轴滑块均通过螺栓与横轴移 动平台下表面固定连接,此XY轴微调平台可进行 粗调和细调,且结构紧凑, 便于人们操作。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CN 209717018 U 2019.12.03 C N 209717018 U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09717018 U 1.一种XY轴微调平台,包括底座(1)、横轴滑轨(2)、横轴滑块(3)、横轴移动平台(5)、横轴安装座(6)、横轴固定座(7)、竖轴滑轨(9)、竖轴滑块(10)、竖轴移动平台(11)、竖轴安装座(14)、竖轴固定座(15)、限位块(17)和微调装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对称开设有横轴滑槽,所述横轴滑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横轴滑轨(2),所述横轴滑轨(2)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横轴滑块(3),所述横轴滑槽内壁两端均开设有横轴限位槽(4),且横轴滑块(3)与横轴限位槽(4)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有横轴移动平台(5),且横轴滑槽内的四个横轴滑块(3)均通过螺栓与横轴移动平台(5)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横轴安装座(6),所述底座(1)上表面远离横轴安装座(6)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横轴固定座(7),且横轴移动平台(5)两端均开设有分别与横轴安装座(6)和横轴固定座(7)相配合的第一凹槽(8),且横轴安装座(6)和横轴固定座(7)分别与横轴移动平台(5)上的两个第一凹槽(8)滑动连接,所述横轴移动平台(5)上表面对称开设有竖轴滑槽,所述竖轴滑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轴滑轨(9),所述竖轴滑轨(9)两端对称滑动连接有竖轴滑块(10),且竖轴滑块(10)与竖轴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横轴移动平台(5)上表面放置有竖轴移动平台(11),且竖轴滑轨(9)上的四个竖轴滑块(10)均通过螺栓与竖轴移动平台(11)固定连接,所述横轴移动平台(5)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所述第一安装槽(12)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竖轴安装座(14),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壁固定有竖轴固定座(15),所述竖轴移动平台(11)下表面两端均开设有分别与竖轴安装座(14)和竖轴固定座(15)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6),且竖轴安装座(14)和竖轴固定座(15)分别与竖轴移动平台(11)上的两个第二凹槽(16)滑动连接,所述竖轴移动平台(11)上靠近竖轴安装座(14)的一端的第二凹槽(16)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块(17),且限位块(17)与第二安装槽(13)滑动连接,所述横轴移动平台(5)上靠近横轴安装座(6)的一端的第一凹槽(8)内壁和竖轴移动平台(11)上靠近竖轴安装座(14)的一端的第二凹槽(16)内壁均开设有螺纹孔(18),所述横轴安装座(6)和竖轴安装座(14)均固定有微调装置(19),且微调装置(19)的螺纹端与螺纹孔(18)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XY轴微调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装置(19)包括固定套筒(20)、旋转柱(21)、螺纹杆(22)、主动齿轮(23)、内齿轮环(24)、固定杆(25)、行星齿轮(26)、转杆(27)、细调旋钮(28)和粗调旋钮(29),所述横轴安装座(6)和竖轴安装座(14)一侧均固定有固定套筒(20),所述固定套筒(20)内壁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柱(21),所述横轴安装座(6)和竖轴安装座(14)靠近固定套筒(20)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2),且螺纹杆(22)与螺纹孔(18)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2)靠近固定套筒(20)的一端固定有主动齿轮(23),所述固定套筒(20)内壁靠近主动齿轮(23)的一端固定有内齿轮环(24),所述旋转柱(21)靠近内齿轮环(24)的一端等距固定有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远离旋转柱(2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行星齿轮(26),且行星齿轮(26)与主动齿轮(23)和内齿轮环(24)啮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3)远离螺纹杆(22)的一侧固定有转杆(27),且转杆(27)通过轴承与旋转柱(21)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7)远离主动齿轮(23)的一端穿过旋转柱(21)固定有细调旋钮(28),所述旋转柱(21)靠近旋钮的一端外侧固定有粗调旋钮(2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XY轴微调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调旋钮(28)和粗调旋钮(29)外侧均开设有防滑纹。 2

圆弧形柔性铰链式二维并联压电微动平台的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圆弧形柔性铰链式二维并联压电微动平台的设计 1、前言 以柔性铰链为导向机构的超高精度微动工作台已被广泛用于能束加工、超精密检测、微操作系统等要求具有纳米级定位分辨率的技术领域中。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高分辨率、宽行程、高频响的微动工作台越来越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和难点。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类精密、超精密仪器仪表, 如图形发生器、分步重复照相机、光刻机、电子束和X射线及其检测设备等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3~5]。与此同时, 相配套的各类精密、超精密微动平台也应运而生。微动系统一般由微动平台、检测装置、控制系统3 部分组成。 2、微动平台简介 微动平台,或称为微位移机构,是指行程小(一般小于mm 级)、灵敏度和精度高的机构, 它是微动系统的核心。微动工作台主要由微位移驱动器、导轨和输出平台等组成。微位移驱动器直接把输入电压/电流转变成相应的输出位移, 而导轨则把此位移量传递到工作台。 3、压电陶瓷简介 由于压电陶瓷驱动器具有高刚度、高分辨率、无摩擦和磨损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因而在纳米级的微定位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系统采用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 它是一种固体器件, 易与电源、位移传感器、微机等实现闭环控制, 无需传动机构, 具有位移精度高, 响应速度快, 功耗低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于微动平台的设计中。 压电效应的概念最先来源于压电晶体,当此类电介质晶体外加机械载荷时,晶体内部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极化,导致晶体两端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反之,如将具有压电效应的电介质晶体置于电场中,由于电场的作用而引起电介质晶体内部正负电荷中心产生相对位移,致使压电晶体发生形变,晶体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在工程技术中应用较普遍的是由压电陶瓷材料制作而成的压电元件。通常选用压电常数较大的层叠式压电元件获取微变形,它的线性比较优良,且具有体积小、刚度大、形变相对较大、位移分辨率高和响应迅速的特点。 4、国内外研究现状

微动工作台的分类和组成

1.2 微动工作台的类型及主要组成 微动工作台根据其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2.1 扭轮摩擦传动式微位移平台 扭轮摩擦传动式微位移机构是利用扭轮摩擦传动机构实现微位移 机构。一般的摩擦传动方式是将驱动摩擦轮展开为直线运动,运动分辨率有限。当将摩擦副的主动轮与从动杆母线交角从直 扭轮摩擦传动图 图二 角减小为一很小的角度时,形成的摩擦副即为扭轮摩擦副,利用扭轮摩擦副做成的传动机构称扭轮摩擦传动机构,它可以得到很小的导程和纳米级的运动分辨率和定位精度,具有运动平稳、无间隙和无爬行等优点。我们研制的扭轮摩擦传动机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导程小于0.2mm,若选用高运动分辨率的电机,则可达在250mm范围内得到纳米级的运动分辨率和

定位精度。它可应用于许多超精密传动领域。 1.2.2 机械传动式微位移平台 机械传动式微位移机构是一种最古老的机构,在精密机械和仪器中应用很广,其结构形式较多,主要有螺旋机构、杠杆机构、契块凸轮机构以及它们的组合机构。但因机构中存在机械间隙、摩擦磨损以及爬行现象等,所以运动灵敏度和精度都很难达到高精度,所以该机构只适宜于中等精度。 螺旋式微动机构简图 图三 差动螺旋式微位移机构

图四 1.2.3 螺旋式微位移平台 螺旋式微位移机构的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其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它是利用螺旋传动原理米获得微小直线位移,转动手轮l转动经螺杆2将螺旋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运动件的直线位移J与手轮转角中关系为:J=±—}·≯因此,若螺杆螺距f已定,在螺杆与螺母配研和传动平稳时,控制妒的大小即可得到微位移,其精度可达l 0 u m。它广泛应用于微调和测量机构,如千分尺等。为了得到更高精度的微位移,就采用如图3所示的差动螺旋式微位移机构。它的螺杆l有两段螺距分别为,2和f,的螺纹,f2大于,。且螺旋方向相同,则螺母2的微位移(即输出位移)s为: s=(f2一f1)/(2) 式中西为手轮转角,若屯和f】分别为0.75mm和0.7mm,其差值为O.05mm,手轮的圆周刻度分划为50格,则手轮转动1格时,在螺杆与螺母配研和传动平稳以及零件达到加工精度时,运动件的位移量为1 u m。差动螺旋式微位移机构除此之外还有采用差动螺母的形式,其工作原理类似,结构相对紧凑,但相对而言,其加工精度稍难保证,因差动螺母较难保证加工精度。 1.2.4 组合式机械传动式微位移平台 凸轮式微位移机构是利用凸轮曲线的微小变化来实现运动件的微位移,其传动链短、刚性好。螺旋一斜面微位移机构是利用螺旋微位移机构推动一斜块运动以使斜块在某一方向产生微位移。蜗轮一凸轮式微位移机构,其原理是:主动杆蜗轮转动,经蜗轮蜗杆副减速,带

变电站仿真实训参考资料

巡视检查 一、变压器的巡视检查 1.主变正常巡视检查项目 1.1 检查油色应淡黄透明。 1.2 检查油位计在规定温度范围,无突变。 1.3 检查油温变化应正常,油温应在(#1主变为75℃、#2主变为85℃)以下。 1.4 检查有载调压装置正常,位置、动作情况均正常。 1.5 检查各部应无渗漏油。 1.6 检查声音应正常,无杂音,本体无渗漏油,吸潮器硅胶颜色正常,无受潮变色。 1.7 检查引线接点应无发红、发热、氧化变色,无断股、松股。 1.8 检查大小瓦斯继电器无气体,无渗漏油及瓦斯电缆引线无腐蚀现象。 1.9 检查冷却器完好,满足散热要求,无漏油渗油现象。 1.10 检查冷却器主分控制箱门关闭紧密,低压母线接触器、热继电器、保险接点无过热发红,冷却器控制开关与运行冷却器相对应。 1.11 检查风扇潜油泵声音正常,无反转、过热漏油和擦壳现象,流速继电器运行正常,无漏油,连接电缆无腐蚀现象。 1.12 外壳接地良好。 1.13 检查套管油位、油色正常,无严重污染、无渗漏油、破损裂纹和放电痕迹。 1.14 检查瓦斯继电器、冷却器上下阀门应开启 1.15 主变滤油或加油前,应先将重瓦斯压板退出;待主变运行24小时将油中空气排出后,再投入跳闸位置; 2 主变特殊巡视检查项目 2.1 过负荷:监视负荷、油温和油位的变化,接头接触应良好,试温蜡片(贴有试温蜡片时)无熔化现象。冷却系统应运行正常。 2.2 大风天气:引线摆动情况及有无搭杂物。

2.3 雷雨天气:瓷套管有无放电闪络现象,避雷器放电记录器有无动作情况。 2.4 大雾天气:瓷套管有无放电打火现象,重点监视污秽瓷质部分。 2.5 下雪天气:根据积雪溶化情况检查接头发热部位及时处理冰棒。 2.6 大短路故障后:检查有关设备、接头有无异状。 二、断路器的巡视检查 1 油断路器正常巡视检查项目: 1.1 瓷套表面清洁无裂纹,无放电痕迹,内部无异常声音。 1.2 SW6-220(110)型少油开关三角箱无渗油。 1.3 油色透明无碳黑悬浮物,本体套管的油位在指示器下限以上。 1.4 本体无渗漏油痕迹,放油阀门关闭无渗油。 1.5 防雨帽无鸟窝。 1.6 各连接点无松动、过热现象。 1.7 开关分、合闸指示器应正确,与实际运行相符。 1.8 排气装置应完好。 1.9 接地引线应完好无锈蚀。 1.10 设备附近无呆草或呆物。 2 SF6断路器正常巡视检查项目: 2.1 每日定时记录SF6气体压力和温度,检查气体密度压力指示是否正常。2.2 断路器各部分管道无异声(漏气声、振动声)及异味,管道夹头正常。2.3 外壳、支架等有无锈蚀、损伤,瓷套有无裂纹、放电声、电晕及污秽情况。 2.4 引线连接部位无过热,引线驰度适中。 2.5 分、合位置指示正确,并与当时实际运行工况相符。 2.6 外壳接地完好。 2.7 机构箱门平整,开启灵活关闭紧密。 2.8 断路器在运行状态,储能电机电源开关应合上。 2.9 断路器在分闸备用状态时,分闸连杆应复归分闸锁扣到位,合闸弹簧应储能。 2.10 加热器良好,开关在正常运行时,加热器应投入运行,确保机构箱内干燥。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耗能方案 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以满足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小震不坏,可能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结构构件的尺寸可能需做得很大木工程领域新兴一种新型的抗震方式——结构振动控制,即对结构施加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和结构 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 是由控制装置随结构一起振动变形而被动产生的。被动控制可分为基础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是由控制装置按某种控制规律,利用外加能源主动施加的。主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施力作术。主动控制有主动拉索系统(ATS)、主动支撑系统(ABS)、主动可变刚度系统(AVSS)、主动质期开始研究主动控制。目前,主动控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达30多项,如日本的Takenaka实验控制力虽也由控制装置自身的运动而被动的产生,但在控制过程中控制装置可以利用外加能源主动调置、半主动TMD、半主动力触动器、半主动变刚度装置和半主动变阻尼装置等。 主动控制,或者是同时应用不止一种的被动控制装置,从而充分发挥每一种控制形式和每一种控制装:同时采用AMD和TMD的混合控制系统、主动控制和基础隔震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系统以及主动控制和

京的清水公司技术研究所。 ,但由于建筑结构体形巨大导致所需的外加能源较大,加之控制装置的控制的算法比较复杂,而且存好,容易实现,目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尤其是其中的基础隔震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得到了一定程主动控制低廉,而且不需要较大的动力源,因此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混合控制综合了某几 和耗能减震技术。 置控制机构来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使结构振动减轻,防止地震破坏。目前研究开发的基础和混合隔震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了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因此,隔震技术也得到了飞速:日本94栋,美国21栋,中国46栋,意大利19栋,新西兰16栋,已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最近有 使结构的振动能量分散,即结构的振动能量在原结构和子结构之间重新分配,从而达到减小主结构振尼器(TLD);(3)质量泵;(4)液压—质量控制系统(HMS);(5)空气阻尼器。其中,应用最多两个重300吨的TMD,质量块在9米长的钢板上滑动,它很好地减小了大楼的风振反应,防止了玻璃幕nade桥的桥塔均安装了TMD,其减震效果均令人十分满意。日本的Yokohama海岸塔是一个高101米析表明,安装了TLD后塔的阻尼比由0.6%增加到4.5%,在强风作用下塔的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1/3 TLD以控制其风振反应。

2014121年产品选型手册

产品目录 PRODUCTS CATALOG

应用行业 应用图片 应用行业 解决方案 产品应用 半导体技术,纳米压印刷 光盘测试,掩模与晶圆对准 物镜精密定位,光刻 纳米定位台 压电致动器 显微 成像 高分辨率显微镜 压电Z 向样品台 压电物镜扫描器 生物工程 流式细胞仪 细胞分选 电生理/膜片钳/小区内计量 微平移台 直线促动器 微操作器 快速压电促动器 航天 图像处理 低温与真空环境 压电偏摆镜 压电扫描台 主动光学 纳米技术 纳米制造 纳米自动化 管型促动器 盘型促动器 弯片促动器 压电元件 通信调节 通信对接 测量 多通道波导 压电偏摆镜 压电促动器 晶圆检查 纳米计量 精密加工 微型定位台 旋转定位台 光电子 通信 集成光学 压电弯片 定位用压电 促 动器 微型 PZT 促动 器 数据存储技术 读/写头测试 高动态纳米定位台 超快控制器

公司简介 INTRODUCTION 哈尔滨溶智纳芯科技有限公司专从事微动与宏动类产品的研发和制造,产品覆盖科研,教学、工业等众多领域。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技术人员占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九十,且拥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 公司制造工艺先进,专业技师加数控设备保证每一个零件的精度,互换性强,特殊表面外理工艺使你的产品美观耐用,赏心悦目。 公司质量管理严格,所有产品从研发到装调,每一个环节都纳入系统的管理,专业检测手段保证每一个产品完全做到质量要求。 公司售后服务完善,灵活机动的处理方式,使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无后顾之忧。 雄厚技术,先进工艺,严格质检,及时售后,体现在您得到的任何一种产品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您个人。

XY工作平台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XY轴双向移动工作平台 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层次)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升本、本) 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目录...................................................................................................................................................... I 摘要......................................................................................................................................................... I I ABSTRACT ......................................................................................................................................... III 绪论................................................................................................................................................. IV 第一章(第一层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第一层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第一层次)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X-Y Table数值控制平台

實驗九 X-Y Table數值控制平台 一、實驗題目 1.請使用麥克筆與紙在XY平台上繪出菱形 2.請使用麥克筆與紙在XY平台上繪出橢圓形 3.請使用麥克筆與紙在XY平台上繪出空心的英文字母v 4.請使用麥克筆與紙在XY平台上繪出阿拉伯數字5 5.請使用麥克筆與紙在XY平台上繪出’十’字 6.讓平台以快慢快的速度作直線運動 7.請使用麥克筆與紙以30秒的時間在XY平台上繪出一條10公分的直線 8.請使用麥克筆與紙以60秒的時間在XY平台上繪出一半徑3公分的圓 二、實驗目的 本實驗在於介紹如何使用NC CODE來控制XY TABLE。使用NC CODE 來控制XY TABLE是目前常用的一種方式,也是非常簡單的一種方式。過

程中同學將學習到如何編寫NC CODE程式來對XY TABLE進行控制,並熟悉目前NC CODE的一些常用的格式與XY TABLE的控制。 三、實驗儀器 XY TABLE 平台 步進馬達驅動器與微處理器 個人電腦 麥克筆與紙 四、實驗原理 TC-4017(X-Y平台定位模組)控制系統,係一開放迴路控制(OPEN LOOP CONTROL)。本模組提供使用者操作機台的軟件(SOFTW ARE)和微處理器(MICROPROCESS)經過標準通信介面傳輸RS-232-C與個人電腦連線,所以使用者可以在個人電腦上規劃機台(TABLE)移動的路徑和操作方式。一般稱為編輯NC(數值控制)程式。這些數據(NC程式)經由個人電腦內RS-232-C傳輸至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內部有CPU(6809系列)和RAM-ROM-I/0介面……等,解讀由RS-232-C收到的串列數據,並且執行機能碼(G-CODE)已經規劃完成的機械移動路徑數學方程式,而使X軸或Y 軸做單軸移動或雙軸同時移動的機械位移。微處理器每次輸出一個脈衝(PULSE)信號,可以使步進馬達(STEPMOTOR)旋轉1.8degree,所以經由軸連接器連接滾珠導螺桿(BALLSCREW)而驅動滑台(SLIDER)移動,這些

结构振动控制

武汉理工大学 结构振动控制 Vibration Control of Structure 课程: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理论 授课老师:周强 学生姓名:吴平 学号:104972081971 班级:土木研0803

结构振动控制 吴平 (土木研0803班)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分类。重点阐述了 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的不同特点。 关键字: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混合控制 Vibration Control of Structure Wuping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and basic principl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Highlighted the differences among passive control, active control, semi-active control and hybrid control. Key words :passive control, active control, semi-active control,hybrid control.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结构形式日益多样化以及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结构 的刚度和阻尼比变小。在强风或强烈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物的动力反应强烈,很难满足结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按照传统的抗风抗震设计方法,即通过提 高结构本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抵御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是一种“硬碰硬”式的抗震 方法,它很不经济,也不一定安全。而且失去了轻质高强材料自身的优势,还不 能满足口益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不能因为剧烈振动而中断工作或者破坏的要求。 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从而使结构振动控制理论在工程结构中开 始得到应用。结构振动控制可以有效地减轻结构在风和地震等动力作用下的反应 和损伤,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抗灾性能。结构控制通过在结构上设置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与结构共同控制抵御地震动等动力荷载,使结构的动力反应减小。结 构控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的高度结合,是结构对策新的里程碑。

GXY系列xy平台

电机与驱动(执行)装置实验班级:姓名:学号: 1、实验目的 了解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几种电机与驱动装置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其各自特点、性能和选用方法。 2、实验设备 标准GXY-1010步进工作台一套 标准GXY-1010伺服工作台一套(数字控制方式连接) GT-400-SG,SV板卡各一块 PC机一台 3、实验步骤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1)松开联轴器,将电机与传动丝杠脱开。 (2)打开电控箱。 (3)根据步进电机接线图和步进驱动器接口说明检查步进电机和驱动器的连接方式。 (4)进入SG卡调试窗口,根据运动控制卡演示软件使用说明进行电机调速实验。

交流伺服系统位置控制实验 (1)松开联轴器,将伺服电机与传动丝杠脱开,同时打开电控箱盖。(2)根据主回路接线原理图检查安装在电控箱内的驱动器的各种连接电缆,记录驱动器各个接口的名称和符号,以及这些接口连接的电缆和部件。 (3)给电箱上电,用JOG功能进行试运行。 (4)将驱动器CN I/F口与GT-400控制器接口之间连接电缆拔下,对照接线图检查该电缆的连接方式和插头之间的信号对应关系。(5)设置控制方式为位置控制方式。 (6)对电机进行“常规自动增益调节”。 (7)从控制器送一个位置脉冲信号到驱动器,使电机运行在低速,检查当指令停止时,电机是否停止在目标位置。 (8)采用GT-400-SG控制器界面对电机进行数字控制测试。 交流伺服系统速度控制实验 (1)将计算机断电,将GT-400-SV控制卡插到计算机中,进行相应电缆连接。 (2)将驱动器CN-I/F口与GT-400控制器接口之间连接电缆拔下,对照接线图检查该电缆的连接方式和插头之间的信号对应关系。重新安装好电缆,给电控箱上电。 (3)设置控制方式为速度控制方式。 (4)把所有参数保存到EEPROM中。

鼠标微动资料大全

鼠标微动资料整理 最近大家讨论微动比较多转个帖子供参考 为了适应在公司与在寝室工作状态的来回切换,我新买了一只IE 3.0复刻版,我喜欢这个鼠标的造型,价格便宜,另外我现在所用的罗技极光飞貂曾经的死对头正是IE 3.0。但IE 3.0微动开关的手感明显逊色于已经被我改装后的极光飞貂的手感,于是我决定开始对IE 3.0的微动开关进行升级。 “所谓经典就是不会被时间所洗刷而褪色。一只鼠标之所以成为经典,或者性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世界在发展,性能是不可能停滞不前的,光有性能的优势必定会被时间所遗忘。然而创新的设计,还有广泛的用户认可才是真正的王道。如上图的罗技极光飞貂,创新性的双光头设计可算是历史上唯一的产品。虽然它在鼠标的发展历史中并没有太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就像错版的人民币,因为特别、唯一而显得有收藏的价值。” 这是PConline评测室对极光飞貂的评价,但我曾经买它的原因不是为了收藏,而是它在当时鼠标中造型非常特别,握感十分舒服,比IE 3.0更贴合掌心。实际上,作为设计工作用途的鼠标并不一定要有超高的DPI,一般400到800即可,因为过高的DPI会影响手动位移鼠标的准确性,也就是说鼠标在桌面上移动一英寸,光标在屏幕上位移800以上的像素会令人很难一次定位某个像素,所改善仅仅是移动的距离,因此超高的DPI只适合游戏。而越高的

FPS则可能对设计工作更有帮助。因为它代表每秒的采样频率,如果采样频率越高,你在用鼠标快速画曲线的时候就会越感觉平滑,否则,曲线就会变成一节一节的折线。 拥有9000FPS/400DPI的IE 3.0和2300FPS/800DPI X2的极光飞貂。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与分类

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作者:

-----------------------日期:

耗能方案 耗能减震技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一、结构振动控制的概念及分类 传统的抗震设计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来抵御地震作用的,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以满足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这种抗震方式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在不确定的地震作用下,很可能无法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结构构件的尺寸可能需做得很大,这样既给建筑布置带来一定的困难,在经济上又要增加相当多的投资。近年来,在土木工程领域新兴一种新型的抗震方式——结构振动控制,即对结构施加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和结构共同承受地震作用,以调谐和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 结构振动控制可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 被动控制——无外加能源的控制,其控制力是由控制装置随结构一起振动变形而被动产生的。被动控制可分为基础隔震技术、耗能减震技术和吸能减震技术。 主动控制——有外加能源的控制,其控制力是由控制装置按某种控制规律,利用外加能源主动施加的。主动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施力作动器三部分组成。主动控制是将现代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结构抗震的高新技术。主动控制有主动拉索系统(ATS)、主动支撑系统(ABS)、主动可变刚度系统(AVSS)、主动质量阻尼系统(AMD)等。主动控制研究较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和中国,我国自8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主动控制。目前,主动控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达30多项,如日本的Takenaka实验大楼和Kankyu Chayamechi大楼。 半主动控制——有少量外加能源的控制,其控制力虽也由控制装置自身的运动而被动的产生,但在控制过程中控制装置可以利用外加能源主动调整自身的参数,从而起到调节控制力的作用。现有的半主动控制技术包括:半主动隔震装置、半主动T MD、半主动力触动器、半主动变刚度装置和半主动变阻尼装置等。 混合控制——在结构上同时应用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或者是同时应用不止一种的被动控制装置,从而充分发挥每一种控制形式和每一种控制装置的长处,克服它们的弱点,以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目前提出的混合控制方法主要有:同时采用AMD 和TMD的混合控制系统、主动控制和基础隔震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系统以及主动控制和耗能减震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系统。世界上第一个安装混合控制系统的建筑是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