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微藻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四种微藻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四种微藻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四种微藻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岳伟萍

【期刊名称】《水产养殖》

【年(卷),期】2005(026)006

【摘要】为了研究抗生素在海洋微藻培养过程中对微藻的影响,实验探讨了4种海洋微藻(海链藻、小硅藻、塔胞藻、小球藻)对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通过培养过程中加入抗生素进行培养并测定其光密度值进行实验.研究表明,氨苄青霉素对海链藻的生长影响较大,对其它的3种微藻影响较小.

【总页数】3页(9-11)

【关键词】微藻;氨苄青霉素;生长

【作者】岳伟萍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3.21

【相关文献】

1.四种微藻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J], 岳伟萍

2.从捷克猪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A型cpb2+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体外敏感性 [C], Masarikova Martina; 周远成

3.亚的斯亚贝巴地区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性与产青霉素酶淋球菌... [J], Gede.,M.; 戚娅萍

4.不同青霉素红霉素敏感性组合模式肺炎链球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特征[J], 姚开虎; 陆权; 邓力; 俞桑洁; 张泓; 邓秋莲; 沈叙庄; 杨永弘

氨苄青霉素

氨苄青霉素 〖药物名称〗氨苄青、广谱青霉素、安比西林、安比林、苄那消 〖英文名〗Ampicillin, Acillin, BRL-1341, Doktacillin, Eurocillin, Pamecil 〖作用与用途〗属广谱抗菌素,对数G 菌的抗菌作用不及青霉素G,对阴性杆菌的作用超过青霉素。作用机制同青霉素。但肠球菌对本品较为敏感,对G-杆菌作用较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弱,与四环素相仿,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绿脓杆菌和金葡菌对本品耐药.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败血症,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等;治疗伤寒、副伤寒疗效与氯霉素相仿。本品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浓度较高,也适用于治疗由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的脑膜炎。与其他半合成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及氯霉素等合用可增强疗效。 〖适应证〗用以治疗敏感的G 菌和流感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等G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用法及用量〗肌内或静注。成人,肌内注射剂量为每日2~4g,分4次给予;静脉给药剂量每日4~12g,分2~4次,每日最高剂量为16g。小儿,肌注剂量为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静脉给药剂量每日按体重100~200mg/kg,分2~4次,每日最高剂量为按体重300mg/kg。口服,成人每日2~4g,分4次服用;小儿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服用。 〖药物不良反应〗1.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可发生包括过敏性休克在内的各型过敏反应。 2.有恶心、轻度腹泻及皮疹。肾功能重度损害伴心功能不全者,静滴本品钠盐可诱发心力衰竭,宜注重。 3.本品皮疹反应高于其他青霉素类抗生素; 4.抗生素关联性肠炎:腹泻发生率约5%; 5.SGOT升高; 6.其他反应如大剂量可发生惊厥、血液系统异常等。 〖注重要点〗药物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多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因此,本品不能用于些病人。大剂量氨苄西林静脉给药可发生抽搐等神经系统毒性症状。 〖药物相互作用〗1.与丙磺舒合用可提高本品血浓度。2.与头孢菌素等合用对耐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但不能放在同一容器中。3.不能与维生素C、B合用。4.稳定性因葡萄糖、果糖的存在而降低,所以用0.9%N.S最好。 〖剂型及规格〗胶囊:0.25g、0.5g。注射剂:0.5g、1g。 氨苄西林 百科名片

氨苄青霉素合成

生产: 先将D(-)-苯甘氨酸的侧链羧酸用氯化剂PCI5。做成酰氯,再与6-APA进行缩合反应而得。在反应罐中加入丙酮和水,降温到-5--10℃时加入6-APA,再加盐酸苯甘氨酰氯,反应0.5h后用10%氢氧化钠调节pH至3.5。反应物用甲苯萃取。取水层,用10%氨水调节pH 值约3.0。用活性炭脱色,并过滤。滤液再用氨水调节使pH为4.8。静置,然后过滤,用丙酮洗涤,在40℃以下进行真空干燥得产品。 本报告技术部分对氨苄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从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过程、反应机理、副反应及预防控制措施、设备、岗位定员、成本估算、环境保护、技术特点、产品质量标准等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供国内氨苄青霉素技术开发参考;本报告通过参考大量专利文献对氨苄青霉素的工艺技术进展做了系统介绍。 本报告市场部分从氨苄青霉素的用途、下游产品、国内外生产状况、国内潜在生产厂家、国外生产厂家及规模、国内外产量走势、市场状况及预测、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价格、进出口状况、国内外市场分布、国内需求厂家及联系方式、国外需求厂家统计及潜在客户等诸多方面对氨苄青霉素的市场状况及发展方向做了详细论述,可作为氨苄青霉素的市场销售、客户开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信息。 本报告最后一部分对氨苄青霉素技术开发、项目投资、生产及销售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第一章:氨苄青霉素简介 第一节:产品概述 第二节:产品说明 第三节:理化性质 第四节:技术指标 第二章:氨苄青霉素国内外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第一节:国内外主要生产工艺介绍 第二节:国内外核心生产工艺详述 1)工艺原理 2)工艺流程 3)工艺过程 4)设备一览表 5)岗位定员 6)成本核算 7)环境保护 8)技术特点 9)产品质量标准 10)项目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各种生产方法优缺点比较 第四节:国内外生产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第三章:氨苄青霉素用途

冻存管(含氨苄青霉素)说明书.ai

细菌冷冻保存管(含氨苄青霉素100ug/ml)使用说明书 1、需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确保操作的无菌,确保菌株不被污染。 2、冻存管中小瓷珠的颜色可能有所不同,这不代表任何产品功能的不同,只是方便 用户进行细菌编码、标记。 3、在接种之前有如下情况产生,该冻存管不得使用: a. 瓶子有漏液情况发生。 b. 冻存管内的冻存保护液混浊(说明已经被污染)。 c. 超过有效保存期。 4、小瓷珠一旦从冻存管中取出,不得以任何原因再放回冻存管中。 5、当丢弃使用过的或部分使用过的冻存管时,应注意生物危害的预防。 6、本产品只适用于保存耐受氨苄青霉素的菌株 一、产品应用背景 目前,实验室菌株保存的方式有传代培养法、载体法、悬液法、冷冻法、真空干燥法等。保存及复苏的复杂程度由低到高,保存的时间也由短到长。但少有既能长期保存菌株,又能方便的保存及复苏菌株的方法。 本公司的细菌冷冻保存管产品,能够满足上述的两方面的要求,将给实验人员带来极大便利。 二、产品用途 本产品中含有氨苄青霉素用于长期保存耐氨苄青霉素的细菌菌株。 本产品提供便利的保存及复苏菌株的方式。 三、产品组成 1、冻存管(内有大约25个左右的多孔小瓷珠)。 2、细菌冷冻保存液。 四、产品原理 冻存管里的小瓷珠表面多孔,细菌可以很方便的吸附在上面。冻存管接种上细菌后,可放置于-20℃或-80℃环境中长期保存。(-20℃可保存一年,-80℃可保存二年) 当需要复苏菌株时,可以很方便的的从冻存管中取出单个的小瓷珠,直接接种到合适的细菌培养基上(平板培养基或液体培养基)。 五、菌株保存 1.使用前,用油性白板笔在每个冻存管上标记上细菌的名称。每支冻存管只可接种 一种细菌。 2.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冻存管的螺旋瓶盖。 3.用接种环挑取新鲜细菌纯培养物(18-24小时),放入冻存液中。拧紧瓶盖,来回 颠倒使细菌乳化,配成大约3-4麦氏比浊度的菌悬液(一般一个平板的纯培养物 可保存两管)。此时细菌悬液会吸附在小瓷珠内外表面。 4.用无菌移液器将冻存管中的菌悬液尽量吸出。(吸出的菌悬液应放入消毒液中并 随后进行高压灭菌消毒处理)。 5.拧紧瓶盖。记录下接种细菌的详细情况。 6.将接种完细菌的冻存管放在-20℃或-80℃冰箱中保存。 六、菌株复苏 1.取出冻存管并用力摇晃,使管内瓷珠分散。无菌条件下拧开冻存管,用无菌的接 种环(接种针)或镊子取出1个小瓷珠,拧紧瓶盖。。 2.尽可能快地将冻存管放回原来的保存环境,温度过多改变将减弱细菌的生存能力。 3.取出的小瓷珠可以直接放在平板培养基上作划线接种,或者直接置于适合的液体 培养基中培养。 十、重要提示 1、未经使用的冻存管可在室温或2-8℃保存12个月。 2、已经接种的冻存管在-20℃保存,12个月内可有良好的菌株保存效果。 3、已经接种的冻存管在-80℃保存,24个月内可有良好的菌株保存效果。 八、保存时间 1、未经使用的冻存管可在室温或2-8℃保存。 2、已经接种的冻存管在-20℃或-80℃保存。 七、保存环境 每盒100支冻存管装。 每支冻存管内装25个左右小瓷珠。 九、产品包装

氨苄青霉素配制

氨苄青霉素 ﹡组分浓度100mg/ml 氨苄青霉素 ﹡配制量50ml ﹡配制方法 1.称取5g Ampicillin置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 2.加入40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之后定容至50ml。 3.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小份分装(1ml/管)后,置于-20℃保存。 卡那霉素 ﹡组分浓度50mg/ml卡那霉素 ﹡配制量50ml ﹡配制方法 1.称取2.5g 卡那霉素置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 2.加入40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之后定容50ml。 3.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小份分装(1ml/管)后,置于-20℃保存。 RNase A ﹡组分浓度10mg/ml RNase A ﹡配制量50ml ﹡配制方法 1.取0.5g RNase A置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 2.加入40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之后定容50ml。 3.100℃煮沸15min,缓慢冷却至室温,小份分装(1ml/管)后,置于-20℃保存。 IPTG ﹡组分浓度24mg/ml IPTG ﹡配制量50ml ﹡配制方法 1.称取1.2g IPTG置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 2.加入40ml灭菌水,充分混合溶解之后定容50ml。 3.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小份分装(1ml/管)后,置于-20℃保存。 X-Gal ﹡组分浓度20mg/ml X-Gal ﹡配制量50ml ﹡配制方法 1.称取1g X-Gal置于50ml塑料离心管中。 2.加入40mlDMF(二甲基甲酰胺),充分混合溶解之后定容至50ml。 3.小份分装(1ml/管)后,置于-20℃保存。 DTT ﹡组分浓度1M DTT ﹡配制量10ml ﹡配制方法

氨苄青霉素溶液(Ampicillin,100mgml)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2080868.html, 氨苄青霉素溶液(Ampicillin,100mg/ml) 简介: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Amp)又称安比西林、氨苄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干扰肽聚糖的交联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属于氨基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上,常用氨苄青霉素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是非常经典的一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时常被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中,如用于配制含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或LB 平板等。 Leagene 氨苄青霉素溶液(Ampicillin,100mg/ml)经过滤除菌,一般工作浓度为,其中严紧型质粒常采用,松弛型质粒常采用。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终浓度多为,一般情况下稀释后即可使用。 注意事项: 1、 尽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避免反复冻融,以免失效或效率下降。 3、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 名称 CA0006 CA0006 Storage Ampicillin solution (100mg/ml) 5×1ml 10ml -20℃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 编号 名称 CA0012 潮霉素B 溶液(Hygromycin B,50mg/ml) CA0045 硫酸卡那霉素溶液(Kanamycin,10mg/ml) CC0007 磷酸缓冲盐溶液(10×PBS,无钙镁) DC0032 Masson 三色染色液 DG0005 糖原PAS 染色液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 比色法)

氨苄青霉素抗性在大肠杆菌中的研究

学号:091201215 分子生物学实验论文 (2009级本科) 题目:氨苄青霉素抗性在大肠杆菌中的研究 系(部)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作者姓名:何增寿 完成日期:2011年12月10日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氨苄青霉素抗性在大肠杆菌中的研究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工程09(2)班何增寿091201202)摘要:为研究人工合成的氨苄青霉素在大肠杆菌中的抗性表达,利用PGEM--Teasy质粒为载体,把人工合成的抗氨苄青霉素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通过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出抗氨苄青霉素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对筛选出的大肠杆菌进行质粒DNA提取,并对质粒进行PCR扩增和酶切电泳图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抗氨苄青霉素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复制。 关键字:氨苄青霉素抗性大肠杆菌研究 引言:在分子生物学日益普及的今天, 基因操作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技术。体外连接的DNA 重组体导入合适的受体细胞便能大量地复制、增殖和表达, 从而得到大量的重组基因。其中尤以转化为主。目前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得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储存物: 第一种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冻存的感受态细胞, 其转化效率十分可靠, 一般可以达到108 的转化子/μg 质粒DNA, 但是相当昂贵, 通常选择的是自制感受态细胞的储存物。因此,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制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工作的进行。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材料:大肠杆菌(实验室提供) PGEM--Teasy质粒 Taq酶 1.1.2 仪器:基因扩增仪移液器电泳仪紫外检测仪恒温摇床恒温水浴器恒温培养箱低温离心机超净工作台冰箱离心管小指管 1.1.3 试剂: PCR缓冲液(含Mg2+) 4种dNTP Taq酶 DNA模板 两种引物(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 EB溶液氯化钠(Nacl) 氨苄青霉素氯化钙(CaCl2) 酒精灯牙签 LB液体培养基 ddH O 溶液Ⅰ(50 mmol/L 葡 2 萄糖,25mmol/L Tris.HCl pH8.0,10 mmol/L EDTA)溶液Ⅱ 0.4mol/L NaOH,2%SDS用前等体积混合溶液Ⅲ 5 mol/L KAc 溶液60ml, 11.5 ml冰醋酸,28.5 ml 去离子水。 Tris.HCl RNase 溶液 1.2 方法

Ampicillin氨苄青霉素溶液、储存液的配制方法

Ampicillin 氨苄青霉素干粉 氨苄青霉素溶液(储存液)的配制方法----------------------------------------------------- 华越洋 ★华越洋氨苄青霉素溶液:为浓度为50mg/ml的氨苄青霉素溶液,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培养(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抗菌性筛选) ★原理:为能使细菌细胞内层的transpeptidase(转肽酶)失活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抗体机制:抗性基因bla能特异性表达外周质酶,该酶可切割氨苄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从而使之失活。 ★保存:-20℃保存 华越洋氨苄青霉素干粉简介: 华越洋氨苄青霉素为白色晶体或粉末,分子式是C16H19N3O4S,分子量为349.41。溶于稀酸和稀碱,微溶于水和甲醇,几乎不溶于氯仿、96%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固定油。无臭,味苦。抗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培养(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抗性筛选)。 氨苄青霉素时常被用于分子生物学上,作为细菌(如大肠杆菌)吸收基因(如质粒)的测试。测试会将一组基因,连同已编码抗氨苄青霉素的基因插入细菌中。该细菌会被放于充满氨苄青霉素的环境下培育,直至成功制造卞所需的基因。 氨苄青霉素是殺菌性的抗生素。能滲透革蘭氏陽性菌及部份革蘭氏陰性菌。經由結合在細菌細胞壁上的青霉素結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阻礙細菌合成細胞壁的第三及最後階段,最終引致細胞裂解。 分子结构:

★氨苄青霉素溶液(储存液)的配制方法 目的: 配制500ml的50mg/ml氨苄青霉素贮存液。 实验用品的准备: 足够量的2ml的EP管,滤头(内装有两层滤膜)、两个50ml的离心管、注射器,以上用品除注射器外都要进行高压灭菌; 注意: (1)滤头灭菌前,安装滤膜时,不要旋得太紧,待灭菌后使用前于超净台上用力旋紧,以防漏液。 (2)EP管,滤头、两个50ml的离心管灭菌后要进行烘干。 抗生素溶液的配制: (1)称取25g的氨苄青霉素粉末,倒入盛有200—30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最好在烧杯上面盖个东西(封口膜或者干净的滤纸),以防止粉末飘出,轻摇烧杯,可见氨苄青霉素粉末迅速溶解。 (2)待氨苄青霉素粉末溶解完,加去离子水至500ml,稍等几分钟让粉末完全溶解,以免过滤时堵塞滤膜。 氨苄青霉素溶液的过滤除菌及分装: (1)取出旧报纸包裹的滤头,用力旋紧,备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