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分析化学中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两大类(1)、系统误差(可定误差,有固定的原因,单向性),分四类: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2)、偶然误差(不可定误差,有偶然因素造成的,服从统计规律: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致相等。可通过增加平行测量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3、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4、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衡量结果好坏的两个方面。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好的分析结果,才可能有较高的准确度.所以,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5、系统误差的传递:加减运算是绝对误差的传递,乘除运算是相对误差的传递。

6、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①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②减小测量误差③减小偶然误差④消除系统误差。

7、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校准仪器、空白试验、对照试验、回收试验

8、有效数字的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是反映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也反映了测量数据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9、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其做法是:当多余尾数的首位≦4时,则舍,多余尾数的首位≧6时,则入;多余尾数的

首位等于5而后面为0或无数字

时,若“5"前面为偶数则舍,为奇

数则入,当5后面还有不是零的任

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或奇皆

入);pH, pM, pK, lgβ等常见对数,

有效数字位数只看小数部分;数据

首位为9和8,计算时多计一位

★10、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加减

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

据为依据进行有效数字的修约;乘

除法,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

为标准进行修约.

★11、指示剂:甲基橙3。2-4。4;

甲基红4。2-6.3;酚酞8.0-9.6.

★12、多元酸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NaOH滴定4

3

PO

H,第一计量点

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也可用

甲基橙与溴甲酚绿的混合指示剂,

橙色变成绿色。第二计量点可用百

里酚肽,无色变浅蓝色,也可用酚肽

与百里酚肽混合指示剂,无色变紫

色。

★13、多元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HCl滴定3

2

CO

Na,第一计量点用

酚肽作指示剂,第二计量点用甲基

橙、溴酚蓝作指示剂。

14、标准溶液(滴定剂或滴定液):

浓度准确已知的溶液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

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15、对基准物质要求:

⑴组成和化学式完全相符。

⑵纯度足够高(〉99。9%),所含

杂质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

⑶性质稳定(不吸收水和CO2及不

易被氧气氧化).

⑷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

称量时的相对误差。

⑸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

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16、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直接配

制法(K

2

Cr2O7、KBrO3)、间

接配制(NaOH、HCl、EDTA、

KMnO4、I-

3

)

★17、溶液中化学平衡的处理方

法:质量平衡、电荷平衡、质子平

衡。

★18、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滴定

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之间正好

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

系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在滴定时,滴定至指示

剂改变颜色即停止滴定,这一点称

为滴定终点;

返滴定法:先准确加入过量标准溶

液,使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

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以后,

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标准溶液的方法.

19、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酸标准溶液:间接法配制;标定基

准物:无水碳酸钠(2010药典)、

硼砂;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

碱标准溶液:浓碱法配制;标定基

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2010药

典)、草酸;指示剂:酚酞.

★20、能否实现滴定的临界条件:

8

b

b

8

a

a

10

;

10-

-≥

≥K

C

K

C或

21、溶剂分类:⑴质子溶剂:①酸

性溶剂:冰醋酸、丙酸②碱性溶剂:

二甲基甲酰胺、乙二胺、乙醇胺③

两性溶剂:醇类:甲醇、乙醇、异丙

醇、乙二醇.⑵无质子溶剂①偶极亲

质子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吡啶、

二甲亚枫②惰性溶剂,如苯、三氯

甲烷、二氧六环。

下列溶剂中何者为质子溶剂?何

者为无质子溶剂?若为质子溶剂,

是酸性溶剂还是碱性溶剂?若为

无质子溶剂,是偶极亲质子溶剂还

是惰性溶剂?

①冰醋酸;②二氧六环;③乙二胺;

④甲基异丁酮;⑤苯;⑥水;⑦乙醚;

⑧异丙醇;⑨丙酮;⑩丁胺

答:质子溶剂:①③⑥⑧⑩;其中,

酸性溶剂:①;碱性溶剂:③⑩

无质子溶剂:②④⑤⑦⑨;其

中,偶极亲质子溶剂:④⑨;惰性

溶剂:②⑤⑦

22、均化效应:一种溶剂将不同强度

的酸(或碱)均化到溶剂合质子

+

+

+

+

4

2

3

2

,

,

(NH

Ac

H

O

H

SH

等)(或溶剂阴离子,-

S如

Ac

NH

OH,

,

2

-

-等)的强度水

平的效应。

区分效应:具有均化效应的溶

剂。如:水能将

4

HClO和HCl的

酸性均化。

★酸性溶剂是碱的均化性溶剂,是

酸的区分性溶剂;碱性溶剂是碱的

区分性溶剂,是酸的均化性溶剂。

在甲基异丁酮溶剂用氢氧化四丁

基铵中滴定高氯酸、盐酸、水杨酸、

醋酸、苯酚。以电位法确定终点。

23、滴定终点的检测:结晶紫是以冰

醋酸作滴定介质,高氯酸为滴定剂

滴定碱时最常用的指示剂;α-萘酚

苯甲醇用在冰醋酸—四氯化碳、醋

酐等溶剂。

24、吸收了空气中2

CO的NaOH

标准溶液,用于测定强酸、弱酸时,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解:NaOH吸收CO2,将部分转化

为Na2CO3.

①滴定强酸,如果以甲基橙为

指示剂,终点化学计量关系还是1:

2,基本无影响。若以酚酞为指示

剂,则碳酸钠不能完全作用为氯化

钠,对结果有明显影响。

②滴定弱酸,NaOH能中和弱

酸,Na2CO3不能中和弱酸,需要

消耗更多的标准溶液,将带来正误

差(分析结果偏高)。

25、为什么用盐酸可以滴定硼砂而

不能直接测定醋酸钠?为什么用

氢氧化钠可以滴定醋酸而不能直

接滴定硼酸?

答:硼砂溶于水将生成极弱酸硼酸

和一元弱碱

B4O72- + 5H2O = 2H2BO3- + 2H3BO3

一元弱碱的K b=K w/K a,硼酸=1。8

×10-5,因此可以用盐酸准确滴定

而醋酸钠K b极小,无法准确滴定。

氢氧化钠可以测定醋酸不能滴

定硼酸同理。

26、在下列何种溶剂中,醋酸、苯

甲酸、盐酸及高氯酸的酸强度都相

同?①纯水;②浓硫酸;③液氨;

④甲基异丁酮

答:液氨(碱性溶剂是酸的均化性溶

剂)

27、有一碱液,可能是NaOH、

Na2CO3、NaHCO3或其中两者的混

合物。今用盐酸滴定,以酚酞为指

示剂时消耗HCl的体积为V1,加入

甲基橙,继续用盐酸滴定又消耗

HCl的体积为V2。当出现下列情况

时,溶液各由哪些物质组成?

①V1>V2>0;②V2>V1>0;③

V1=V2;④V1=0,V2>0;⑤V1>0,

V2=0

答:①NaOH+Na2CO3;

②Na2CO3+NaHCO3;

③Na2CO3;④NaHCO3;

⑤NaOH.

28、影响配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

素:(1)条件稳定常数对滴定突跃

的影响,常数越大滴定突跃也越

大;(2)金属离子浓度对滴定突跃

的影响,浓度越大滴定突跃也越

大。

29、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1)

控制溶液的酸度;(2)利用掩蔽法

消除干扰(配位掩蔽法如加入三乙

醇进行掩蔽、沉淀掩蔽法如加入

NaOH进行掩蔽;氧化还原掩蔽

法如加入抗坏血酸或羟胺进行掩

蔽)

30、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系数α

中,M,L分别代表什么?α=1

表示什么?

答:M代表金属离子,L代表其他配

位剂。α=1是表示该反应体系中无

其他配位反应.

31、金属离子指示剂:配位滴定中,

能与金属离子生成与指示剂本身

颜色有明显区别的有色配合物从

而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

变化的显色剂(多为弱酸性有机染

料)。

32、配位滴定金属指示剂铬黑T

(EBT)的使用PH值范围:铬黑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均为红

色,只有在PH7—10范围内指示剂

与其金属离子配合物才有明显的

差别,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蓝

色.EDTA用硬质塑料瓶装。

33金属指示剂与金属配合物

(Min)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

配合物(MY)的稳定性低,一般要

求2

'

'10

/>

MIn

MY

K

K。

34、常用金属指示剂:

EBT(铬黑T):终点:MIn(红)

→In (纯蓝);适宜的pH:7.0~11。

0(碱性区使用);缓冲体

系:NH3—NH4Cl;封闭离子:

AL3+,Fe3+,Cu2+,Ni2+ ,Co2+

掩蔽剂:三乙醇胺,NH4F等

二甲酚橙(XO):终点:紫红→亮

黄;适宜的pH范围:〈6.0(酸性

区);缓冲体系:HAc —NaAc ,六次甲基四胺;封闭离子:AL3+,Fe3+,(Cu2+,Co2+,Ni2+);掩蔽剂:氟化胺,邻二氮菲等. 35、配位滴定中常用缓冲溶液:pH5-6时常用醋酸-醋酸盐缓冲溶液;pH9-10时常用氨性盐缓冲溶液。 ★3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⑴5lg ≥-=∆NY MY K K K ,可以通过控制酸度条件实现准确分步滴定。 ⑵5lg <-=∆NY MY K K K ,加掩蔽剂。 ★37、对于1:1型(a=b=1)氧化还原反应,n1=n2=1,n=1时必须'lg K ≥6或'θϕ∆≥0.35V ;n1=n2=2,n=2时必须'

lg K ≥6或'

θϕ∆≥0。18V ; 对于1:2型(a=1,b=2)氧化还原反应,n1=2,n2=1时,必须'lg K ≥9或'

θϕ∆≥0。27V 不论什么类型的反应,只需'

θϕ∆≥0。4V ,均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38、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浓度、温度、催化剂。 39、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高锰酸钾(自身指示剂)。 40、直接碘量法的应用范围:As SO S 、、-

-232(Ⅲ)、Sn (Ⅱ)、维生素C 。实验条件: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41、直接碘量法操作步骤中为什么要加稀醋酸和新鲜煮沸放冷的蒸馏水?因为碘量法环境要求中、酸性或弱碱,且维生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所以体系加酸是为了保护羟基和保护酯键;再因为维生素还原性极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体系通过加热排除空气,灭酶活性、细菌等其他活性物质. ★42、碘量法中误差来源:碘的挥发和-

I 被空气中的2O 氧化。 减小误差的方法:⑴防止2I 挥发①加入过量的KI ,使2I 生成-

3I , 增大2I 的溶解度②反应在室温下 进行③在碘量瓶中进行,快滴慢摇 ⑵防止-

I 被空气中的2O 氧化①避免酸度过低②除去

-

+22NO Cu 、等氧化催化物③避光。 43、碘量法使用最多的指示剂是直链淀粉。现配现用,直接碘量法滴定前加入,间接碘量法在滴定接近计量点时加入,常温弱酸性溶液中使用。 44、碘标准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碘固体要研磨完全溶解.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 ★45、亚硝酸钠法重氮化滴定法的滴定对象是:在酸性介质中的芳伯胺类化合物; 亚硝基化滴定法的滴定对象是:在酸性介质中的芳仲胺类化合物。

★46、铈量法常用于药剂中+

2Fe

测定.

★47、莫尔法以42O Cr K 作指示

剂,用3AgNO 标准溶液滴定Cl

-

或-

Br ,以砖红色沉淀的生成指示

滴定终点。

★48、莫尔法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 液中进行滴定,若在酸性中会生成 铬酸。但如果碱性太强,则析出 O Ag 2沉淀。在滴定过程中必须 充分振摇。

49、佛尔哈德法用铁铵矾为指示

剂,利用稍过量的SCN -与Fe +

3生 成红色的配位化合物来指示滴定 终点。须在酸性(稀硝酸)溶液中进

行,可以防止Fe +

3的水解,也可以避免弱酸根离子的干扰。

★50、法扬司法注意点:溶液适当稀释;加入糊精、淀粉,使卤化 银保持胶体状态;控制适当的酸度;指示剂离子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51、电磁辐射(光子)的能量公式:↑↓==E hc hv E ,,/λλ 52、电磁波谱能量大小:其中紫外 的能量为4.1eV ,可见的能量为

4.1eV 2

10-⨯,从短波到长波依

次 为:

γ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红外>

微波〉无线电波,能量依次降低。 53、化合物的共轭链越长,激发跃

迁所需的能量越小。 54、一般仪器测量的适量范围是:A=0.2-0。7,相对误差最小。 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讯号处理与显示器组成。基中,检测器又由光电池、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组成. 56、吸收池有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玻璃吸收池能吸收紫外,仅适用于可见光,石英吸收池不吸收紫外,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 57、振动弛豫:是处于激发态各振动能级的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的碰撞而将部分振动能量传递给溶剂分子,其电子则返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属于无辐射跃迁。 58、内部能量转换:是当两个电子激发态之间的能量相差较小以致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受激分子常由高电子能级以无辐射方式转移至低电子能级的过程。 59、溶液荧光光谱特征:斯托克斯位移、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荧光光谱与激发光谱的镜像关系。 60、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温度、溶剂、酸度、荧光熄灭剂、散射光。 61、荧光定量分析的依据:Ec l ≤

0.05。 6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区别在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光源是用氢、氘或钨灯,有一个滤光片,比色皿两面透光,紫外只有一个UV-Vis ;荧光分光光度计光源是用氙灯,有两个滤光片,比色皿四面透光,荧光有两个单色器激发光和发射光。 63、荧光分光光度计主要由激发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等部件组成。光源和检测器一般呈90度位置放置. 64、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65、指示电极:是电极电位值随被

测离子的活(浓)度变化而改变的一类电极。 66、参比电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位值己知且基本恒定的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是电位法中最常用的参比电极。 67、25℃时饱和甘汞电极(SCE )的电位是:0.2412V 。 25℃时饱和银—氯化银电极的电位是:0。1990V 。

68、pH 玻璃电极响应机制是:当玻璃膜浸入水溶液中后,溶液中的氢

离子可以进入玻璃膜与+

Na 进行交换。 69、实现色谱操作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相对运动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 70、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分离的方法是:梯度洗脱. 71、要使两化合物分离,两化合物的分配系数K 不同。

72、色谱法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为:分配色谱法、吸附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分子排阻色谱法。 73、常用的吸附剂:硅胶、聚酰胺、氧化铝。 74、工作中较常用的非极性键合相是ODS 柱.

75、+

N R 3)(属于阴离子交换树脂

----3,SO R COO R 属于阳离子交换树脂。 76、气相色谱仪的组成: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控制系统。

77、聚乙二醇-20000(PEG —20M )是常用的聚乙二醇类固定液,极性小的先出,极性大的后出. 78、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常用的流动相:甲醇-水,ODS 柱、乙腈—水。 79、高效液相色谱的组成:高压输液泵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器、计算机. 80、成份大而复杂的物质,用高效液相梯度洗脱分离;或用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分离。40、氧化还原滴定前的试样预处理时常用的还原剂有

322TiCl SnCl SO 、、、金属还原剂(锌、铝、铁);氧化剂有()

4228224442KIO O H O S NH KMnO HClO Cl 等。 43、间接碘量法的应用范围:

+

---

-22222332724Cu Br Cl O H IO BrO O Cr MnO 、、、、、、、、氯胺T ,蛋氨酸、焦亚硫酸钠、甲醛、葡萄糖.实验条件:弱酸性、中性。

42、间接碘量法操作步骤中为什么要调碱并避光以及调酸摇匀?因为⑴2I 无法直接氧化葡萄糖⑵氧化性更强的-IO 可以实现,因此必须先将

碘单质转化成-

IO ,而通过碱化反应体系可促进羧化反应(氧化反应);

因为碱性体系最后剩余物质为-

--OH IO I 、、3和葡萄糖酸钠,酸化后部份物质会发生如下反应:

O H I H I IO 2233365+⇔+++--,即未参与羧化反应的-

IO 通过碱化生成-

3IO 而后重新酸化生成碘单质. 45、高锰酸钾法的几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O H Mn e H MnO 224458+⇔++++-

,溶液酸度应控制在

1-2mol/L 为宜.

O H O Mn H O H MnO 2222424852652+↑+==++++-

-

O H Fe Mn H Fe MnO 232244585++=++++++-

O H CO Mn H O C MnO 222242*********+↑+==++++-

-

高锰酸钾法的标准溶液配制:用垂溶玻璃漏斗过滤除去二氧化锰等杂质,且草酸钙标定.标定时应注意条件:①温度:预先加热至75-85℃,若高于90℃,部分草酸会分解;②酸度:酸度过低部分高锰酸钾被还原为二氧化锰,酸度过高草酸易分解,一般用硫酸调酸度③速度:滴定先慢后快.

54、电子跃迁类型所需能量大

小:*

**→>→>*→>→πππσσσn n

60、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哪些结构与荧光有关:长共轭结构、分子的刚性、取代基。共轭程度越大,荧光效率越大、刚性越大,荧光效率越大.

增强荧光效率的取代基

有:CN NR NHR OCH OH NH ------,,,,,232

化学分析常用概念及公式

一、分类 1、分析化学按照分析原理的不同:化学分析方法(依赖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的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除化学分析法外的一些分析方法,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测定时往往需要借助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仪器设备,习惯上把这类分析方法称为仪器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2、按照分析对象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照分析时所取的试样量的不同或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的不同,分析化学又可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痕量分析等。 二、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1 分析的一般过程 1.取样(sampling) 合理的取样是分析结果是否准确可靠的基础。 2.预处理(pertreatmnt) 预处理包括试样的分解和预分离富集。 定量分析一般采用湿法分析,即将试样分解后制成溶液,然后进行测定。正确的分解方法应使试样分解完全;分解过程中待测组分不应损失;应尽量避免引入干扰组分。分解试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溶解法和熔融法,操作时可根据试样的性质和分析的要求选用适当的分解方法。 在定量分析中,当试样组成比较简单时,将它处理成溶液后,便可直接进行测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组成比较复杂的试样,测定时各组分之间往往发生相互干扰,这不仅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有时甚至无法进行测定。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消除其干扰。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掩蔽剂是消除干扰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并非任何干扰都能消除。在许多情况下,需要选用适当的分离方法使待测组分与其他干扰组分分离。 有时,试样中待测组分含量极微,而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不够,这时必须先将待测组分进行富集,然后进行测定。 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separation)和富集(preconcentration)方法有沉淀分离、液-液萃取分离、离子交换分离、色谱分离、蒸馏和挥发分离、超滤、浮选吸附等。 如何选用分离方法?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灵活性。要在工作经验积累和宽厚的知识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因素:①测定的目的是定性还是定量?是成分分析还是结构分析?是全分析还是主成分分析?②样品的数量、来源难易及某些组分的大致含量。大批样品中痕量成分的分离,首先要进行萃取、吸附等富集方法,再行分离。③分离后得到产品的数量、纯化是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1.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 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 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 2.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 1) 取样 2) 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3) 分离及测定 4) 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3.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 ?反应要定量进行 ?反应速度较快 ?容易确定滴定终点 4.滴定方式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 c.返滴定法 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 d.置换滴定法 络合滴定多用 5.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6.试样的分解 分析方法分为干法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的电弧激发)和湿法分析 试样的分解:注意被测组分的保护 常用方法:溶解法和熔融法 对有机试样,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分析化学基础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定量分析概述 1绪论 1.1定义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石油、化工、冶金、煤炭等… 1.2分类 1)根据任务分为: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是由哪些元素、官能团或化合物所组成的。 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 2)根据对象分 有机分析 无机分析 煤质分析,主要是利用成熟的分析化学检测方法来确定煤中已知的待测成分的含量,属无机定量分析。 2定量分析 2.1定量分析过程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的某种或某些组分的含量。一个定量分析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取样。要求有代表性。 2)试样处理。酸溶、碱溶或熔融法。 3)测定,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干扰组分的干扰应设 法消除。消除方式:a 分离(沉淀、色谱分离);b 掩蔽(沉淀、络合、 氧化还原掩蔽)。 4)结果计算 2.2定量分析方法 1)化学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有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 2)仪器分析法。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有光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质谱等。 3分析误差的来源(产生原因) 3.1系统误差来源 1)方法误差 由于分析方法本身不够完善而引入的误差。如:库仑滴定法测煤中全硫。2)仪器误差和试剂误差 由于测量仪器本身不够精确而引入的误差;试剂误差来源于试剂不纯。 3)操作误差 分析人员所掌握的分析操作与正确的分析操作有差别而引起的。如:灼烧沉淀温度过高或过低,称量沉淀时坩埚及沉淀未完全冷却。 4)主观误差(个人误差) 这种误差是由分析人员本身的一些主观因素造成的。如:滴定终点的辨别,有人偏深(过),有人偏浅(欠);读取的刻度示值,有人偏高,有人偏低。 系统误差可以减少或消除。相应的方法… 3.2偶然误差的来源 在测定过程中,由于某些偶然因素(如测量时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的偶然波动等)所引起的误差。

分析化学知识点

分析化学知识点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化学变化过程中的量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的一门学科。以下是几个分析化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分析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通过测量和计算手段确定物质中某种或多种组分的含量。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有重量法、体积法、电量法等。其中,重量法是根据样品质量变化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体积法是基于液体体积变化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而电量法是运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2.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利用质谱仪测定物质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质谱仪将物质分子通过电离技术转化为带电粒子,然后利用磁场将这些带电粒子按质荷比例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得到物质的质谱图。质谱图能够提供物质的分子量、结构信息以及分子碎片的特征。 3.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和发射红外光的特性来确定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方法。红外光谱仪将红外光辐射到样品上,样品会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光,形成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可以通过检测物质分子中不同的官能团(如羟基、酮基、酯基等)的振动频率来确定化学结构。 4. 小分子分析:小分子分析是研究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电化学分析等技术。气相色谱是将气体或挥发性物质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液

相色谱是通过溶液的相互作用,利用柱上固定的固定相对溶液中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检测。电化学分析则是基于电化学反应的特性进行分析的技术,包括电位滴定、电位法、电解法等。 5. 分子光谱学:分子光谱学研究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拉曼光谱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利用物质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通过检测物质对某一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核磁共振光谱则是利用物质中核子在强磁场中的行为来确定物质分子的结构和组成。拉曼光谱是通过测量物质散射光的强弱和频移来确定物质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 这些知识点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它们在实际的化学分析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38514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及术语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t分布: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置信水平与显著性水平:指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围的概率,称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或置信概率),用P表示;测定值x落在μ±tS围之外的概率(1-P),称为显著性水平,用α表示。 置信区间与置信限:系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时,以测定结果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μ在的可信围,即μ=x±uσ,式中uσ为置信限。分为双侧置信区间与单侧置信区间。 显著性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检验和F检验。 2.重点和难点 (1)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具有不同的概念,当有真值(或标准值)作比较时,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或重现性。虽然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因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只有在消除或校正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可取的,因为它最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衡量精密度的偏差也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性质、来源、减免方法及相互关系系统误差分为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系统误差是由某些确定原因造成的,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可通过与经典方法进行比较、校准仪器、作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及回收试验等方法,检查及减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引起的,其方向和大小都不固定,因此,不能用加校正值的方法减免。但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因此,适当地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二者的关系是,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偶然误差就越小,其平均值越接近于真值(或标准值)。 (3)有效数字保留、修约及运算规则保留有效数字位数的原则是,只允许在末位保留一位可疑数。有效数字位数反映了测量的准确程度,绝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在计算一组准确度不等(有效数字位数不等)的数据前,应采用“四舍六入五留双”的规则将多余数字进行修约,再根据误差传递规律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几个数据相加减时,和或差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为依据;几个数据相乘除时,积或商有效数字保留的位数,应以相对误差最大(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即在运算过程中不应改变测量的准确度。 (4)有限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与t分布通常分析无法得到总体平均值μ和总体标准差σ,仅能由有限测量数据的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S来估计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即需要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再用统计量去推断总体。由于和S均为随机变量,因此这种估计必然会引进误差。特别是当测量次数较少时,引入的误差更大,为了补偿这种误差,可采用t分布(即少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5)置信水平与置信区间的关系置信水平越低,置信区间就越窄,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就越宽,即提高置信水平需要扩大置信区间。置信水平定得过高,判断失误的可能性虽然很小,却往往因置信区间过宽而降低了估计精度,实用价值不大。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适当增加测定次数n,可使置信区间显著缩小,从而提高分析测定的准确度。 (6)显著性检验及注意问题 t检验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为准确度检验,包括样本均值与真值(或标准值)间的t检验和两个样本均值间的t检验;F检验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2,用于判断两组数据间是否存在较大的偶然误差,为精密度检验。两组数据的显著性检验顺序是,先由F检验确认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别后,再进行两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的t检验,因为只有当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或偶然误差接近时,进行准确度或系统误差的检验才有意义,否则会得出错误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①检验两个分析结果间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时,用双侧检验;若检验某分析结果是否明显高于(或低于)某值,则用单侧检验;②由于 t与F等的临界值随α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置信水平P或显著性水平α的选择必须适当,否则可能将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两个分析结果判为无显著性差异,或者相反。 (7)可疑数据取舍在一组平行测量值中常常出现某一、两个测量值比其余值明显地偏高或偏低,即为可疑数据。首先应判断此可疑数据是由过失误差引起的,还是偶然误差波动性的极度表现?若为前者则应当舍弃,而后者需用Q检验或G检验等统计检验方法,确定该可疑值与其它数据是否来源于同一总体,以决定取舍。 (8)数据统计处理的基本步骤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Q检验或G检验),而后进行精密度检验(F检验),最后进行准确度检验(t检验)。 (9)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就是考察x与y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越接近于±1,二者的相关性越好,实验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度越高。回归分析就是要找出x与y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若x与y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即可简化为线性回归。 3.基本计算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分析化学中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两大类(1)、系统误差(可定误差,有固定的原因,单向性),分四类: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2)、偶然误差(不可定误差,有偶然因素造成的,服从统计规律: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致相等。可通过增加平行测量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3、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4、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衡量结果好坏的两个方面。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好的分析结果,才可能有较高的准确度。所以,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5、系统误差的传递:加减运算是绝对误差的传递,乘除运算是相对误差的传递。 6、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①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②减小测量误 差③减小偶然误差④消除系统误差。 7、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校准仪器、空白试验、对照试验、回收试验8、有效数字的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是反映测量 仪器的准确度,也反映了测量数据 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9、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其做法是:当多余尾数的首位≦4时,则舍,多余尾数的首位≧6时,则入;多余尾数 的首位等于5而后面为0或无数字 时,若“5”前面为偶数则舍,为 奇数则入,当5后面还有不是零的 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或奇皆 入);pH, pM, pK, lgβ等常见对数, 有效数字位数只看小数部分;数据 首位为9和8,计算时多计一位 ★10、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加减 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 据为依据进行有效数字的修约;乘 除法,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据 为标准进行修约。 ★11、指示剂:甲基橙3.2-4.4;甲 基红4.2-6.3;酚酞8.0-9.6。 ★12、多元酸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NaOH滴定4 3 PO H,第一计量点 可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也可用 甲基橙与溴甲酚绿的混合指示剂, 橙色变成绿色。第二计量点可用百 里酚肽,无色变浅蓝色,也可用酚 肽与百里酚肽混合指示剂,无色变 紫色。 ★13、多元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HCl滴定3 2 CO Na,第一计量点 用酚肽作指示剂,第二计量点用甲 基橙、溴酚蓝作指示剂。 14、标准溶液(滴定剂或滴定液): 浓度准确已知的溶液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或 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15、对基准物质要求: ⑴组成和化学式完全相符。 ⑵纯度足够高(>99.9%),所含杂 质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准确度。 ⑶性质稳定(不吸收水和CO2及不 易被氧气氧化)。 ⑷最好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 称量时的相对误差。 ⑸参加滴定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 量进行,没有副反应 16、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直接配 制法(K 2 Cr2O7、KBrO3)、间 接配制(NaOH、HCl、EDTA、 KMnO4、I- 3 ) ★17、溶液中化学平衡的处理方 法:质量平衡、电荷平衡、质子平 衡。 ★18、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滴定 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之间正好 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 系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在滴定时,滴定至指示 剂改变颜色即停止滴定,这一点称 为滴定终点; 返滴定法:先准确加入过量标准溶 液,使与试液中的待测物质或固体 试样进行反应,待反应完成以后, 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标准溶液的方法。 19、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酸标准溶液:间接法配制;标定基 准物:无水碳酸钠(2010药典)、 硼砂;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 碱标准溶液:浓碱法配制;标定基 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2010药 典)、草酸;指示剂:酚酞。 ★20、能否实现滴定的临界条件: 8 b b 8 a a 10 ; 10- -≥ ≥K C K C或 21、溶剂分类:⑴质子溶剂:①酸 性溶剂:冰醋酸、丙酸②碱性溶剂: 二甲基甲酰胺、乙二胺、乙醇胺③ 两性溶剂:醇类:甲醇、乙醇、异 丙醇、乙二醇。⑵无质子溶剂①偶 极亲质子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 吡啶、二甲亚枫②惰性溶剂,如苯、 三氯甲烷、二氧六环。 下列溶剂中何者为质子溶剂?何 者为无质子溶剂?若为质子溶剂, 是酸性溶剂还是碱性溶剂?若为 无质子溶剂,是偶极亲质子溶剂还 是惰性溶剂? ①冰醋酸;②二氧六环;③乙二胺; ④甲基异丁酮;⑤苯;⑥水;⑦乙 醚;⑧异丙醇;⑨丙酮;⑩丁胺 答:质子溶剂:①③⑥⑧⑩;其中, 酸性溶剂:①;碱性溶剂:③⑩ 无质子溶剂:②④⑤⑦⑨;其 中,偶极亲质子溶剂:④⑨;惰性 溶剂:②⑤⑦ 22、均化效应:一种溶剂将不同强 度的酸(或碱)均化到溶剂合质子 + + + + 4 2 3 2 , , (NH Ac H O H SH 等)(或溶剂阴离子,- S如 Ac NH OH, , 2 - -等)的强度水 平的效应。 区分效应:具有均化效应的溶 剂。如:水能将 4 HClO和HCl 的酸性均化。 ★酸性溶剂是碱的均化性溶剂,是 酸的区分性溶剂;碱性溶剂是碱的 区分性溶剂,是酸的均化性溶剂。 在甲基异丁酮溶剂用氢氧化四丁 基铵中滴定高氯酸、盐酸、水杨酸、 醋酸、苯酚。以电位法确定终点。 23、滴定终点的检测:结晶紫是以 冰醋酸作滴定介质,高氯酸为滴定 剂滴定碱时最常用的指示剂;α- 萘酚苯甲醇用在冰醋酸-四氯化碳、 醋酐等溶剂。 24、吸收了空气中2 CO的NaOH 标准溶液,用于测定强酸、弱酸时,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 解:NaOH吸收CO2,将部分转化 为Na2CO3。 ①滴定强酸,如果以甲基橙 为指示剂,终点化学计量关系还是 1:2,基本无影响。若以酚酞为指示 剂,则碳酸钠不能完全作用为氯化 钠,对结果有明显影响。 ②滴定弱酸,NaOH能中和弱 酸,Na2CO3不能中和弱酸,需要 消耗更多的标准溶液,将带来正误 差(分析结果偏高)。 25、为什么用盐酸可以滴定硼砂而 不能直接测定醋酸钠?为什么用 氢氧化钠可以滴定醋酸而不能直 接滴定硼酸? 答:硼砂溶于水将生成极弱酸硼酸 和一元弱碱 B4O72- + 5H2O = 2H2BO3- + 2H3BO3 一元弱碱的K b=K w/K a,硼酸=1.8 ×10-5,因此可以用盐酸准确滴定 而醋酸钠K b极小,无法准确滴定。 氢氧化钠可以测定醋酸不能滴 定硼酸同理。 26、在下列何种溶剂中,醋酸、苯 甲酸、盐酸及高氯酸的酸强度都相 同?①纯水;②浓硫酸;③液氨; ④甲基异丁酮 答:液氨(碱性溶剂是酸的均化性溶 剂) 27、有一碱液,可能是NaOH、 Na2CO3、NaHCO3或其中两者的混 合物。今用盐酸滴定,以酚酞为指 示剂时消耗HCl的体积为V1,加入 甲基橙,继续用盐酸滴定又消耗 HCl的体积为V2。当出现下列情况 时,溶液各由哪些物质组成? ①V1>V2>0;②V2>V1>0;③ V1=V2;④V1=0,V2>0;⑤V1>0, V2=0 答:①NaOH+Na2CO3; ②Na2CO3+NaHCO3; ③Na2CO3;④NaHCO3; ⑤NaOH。 28、影响配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 素:(1)条件稳定常数对滴定突跃 的影响,常数越大滴定突跃也越 大;(2)金属离子浓度对滴定突跃 的影响,浓度越大滴定突跃也越 大。 29、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1) 控制溶液的酸度;(2)利用掩蔽法 消除干扰(配位掩蔽法如加入三乙 醇进行掩蔽、沉淀掩蔽法如加入 NaOH进行掩蔽;氧化还原掩蔽 法如加入抗坏血酸或羟胺进行掩 蔽) 30、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系数α 中,M, L分别代表什么?α=1表 示什么? 答:M代表金属离子,L代表其他 配位剂。α=1是表示该反应体系中 无其他配位反应。 31、金属离子指示剂:配位滴定中, 能与金属离子生成与指示剂本身 颜色有明显区别的有色配合物从 而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 变化的显色剂(多为弱酸性有机染 料)。 32、配位滴定金属指示剂铬黑T (EBT)的使用PH值范围:铬黑T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均为红 色,只有在PH7-10范围内指示剂与 其金属离子配合物才有明显的差 别,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 EDTA用硬质塑料瓶装。 33金属指示剂与金属配合物 (Min)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 配合物(MY)的稳定性低,一般要求 2 ' '10 /> MIn MY K K。 34、常用金属指示剂: EBT(铬黑T):终点:MIn(红)→ In (纯蓝);适宜的pH:7.0~11.0 (碱性区使用);缓冲体系: NH3-NH4Cl;封闭离子:AL3+, Fe3+,Cu2+,Ni2+ ,Co2+ 掩蔽剂:三乙醇胺,NH4F等 二甲酚橙(XO):终点:紫红→亮 黄;适宜的pH范围:<6.0(酸性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摘要】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包含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令人不易掌握。本文以分析化学为主题,结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归纳总结出目前的知识点,并对分析化学知识的应用及潜在的新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 【引言】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研究范围涉及到生物化学、环境化学以及其他有关科学领域。它的发展以及实际应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分析化学涵盖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即化学分析以及实验测试,以及使用各种化学仪器进行测试,从而发现物质的组成及其机理,是理解物质的原理的基础。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点和技术,令人难以一一掌握,本文就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各个知识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 【知识点归纳】 1.原理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是指在化学分析中有关基本原理的知识,包括:组成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衍生物分析、抑制物分析、维持物分析、热量分析等基本概念。 2.确定性分析:确定性分析指定性分析物质的细节,重点在于利用一系列细致的分析手段,来确定化合物的实际结构以及构成,如:红外光谱法、电负性和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法、X射线衍射法、同位素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3.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在同一类物质中,通过不同的实验测试,从而确定其中各元素成份及其比例,如:火焰光谱定性分析、气相色谱定性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谱定性分析、溶解度测试定性分析等。 4.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指运用一定的定量方法,来测定物质中某个元素或元素组合的含量,如:表面分析定量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热分析定量分析、放射性分析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定量分析等。 5.特殊分析:特殊分析指的是涉及到某种物质的分析,如:物理分析、密度分析、粒度分析、比表面积分析、比体积分析、比重仪分析、介电分析、比色仪分析等。 【应用与发展前景】 分析化学的应用广泛,可以针对各种材料进行多样化的分析,如:石油、煤、膨润土、矿物、金属、无机结构材料等,从而获得其组成及特定指标,可以为科学研究和材料工程提供参考。 将分析化学与生物技术、绿色化学、能源材料和新型材料等技术领域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全新的研究,是未来科学技术研究的热点。推动分析化学学科的前景不容小视,也值得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总结】 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领域,其理论结构和实践技术都涉及到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本文以分析化学为主题,结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然后分别归纳总结出原理性知识、确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构成,原子序数为质子数。 2.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由离子生成和离子消失所引起的反应。 5.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起所发生的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方面。 7.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体(通常为有机物)的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和配体。与配体的配位方式及其个数决定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8. 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规则排列而成的有固定空间结构的物质,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9.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二、重要无机化合物: 1. 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可用于水处理、

漂白等方面。 2. 溴水:溴水是一种含溴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等方面。 3. 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于杀虫剂、木材防腐等领域。 4.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肥料、矿产、纺织、制药、电镀、石油加工等领域。 5.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广泛用于肥料、矿产、冶金、石油加工等领域。 6. 碳酸盐:碳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玻璃制造等领域。 7. 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血矾石、赤铁矿、磁铁矿等,广泛用于颜料、磨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8.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1. 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 2. 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理论包括热力学平衡和动力学平衡两个方面。 3. 滴定分析:滴定分析是通过用一种标准溶液对待测溶液进行反应,以求出待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的一种分析方

大学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学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学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许多基础和实 用的知识点。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和重要的分析化学知识点,并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来确定样品中的金属 离子含量。它的原理是当金属离子处于其原子态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我们可以得到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农业科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可 以帮助我们监测水、土壤、植物等中的重金属污染。 二、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常用于分析复杂的混合物。它的原理是利用样品各组分在固定相或液体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从 而实现不同组分的分离。通过测量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我们 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样品中的成分。气相色谱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药化学等领域中,可以帮助我们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药物中的杂 质等。 三、荧光光谱分析 荧光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物质发射和吸收荧光现象的技术,常用于 研究和分析有机化合物。它的原理是当激发光照射到样品中时,样品 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荧光光,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和波长可以推断样

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浓度。荧光光谱分析在生物医学研究和环境 监测中有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细胞、疾病,并监测环境中 的有机污染物。 四、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是一种精确测量分子质量和结构的技术,常用于分析和鉴 定复杂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它的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并通过加速器、分离器和检测器等组件对离子进行分析。质谱分析可 以帮助我们确定分子的分子量、结构和组成,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 药物研发等领域。 五、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是一个研究电化学现象并利用它们进行分析的领域,常 用于分析电池、腐蚀等问题。电化学分析涉及到电极反应、电位测量 和电流测量等内容,通过测量电极反应产生的电流或电位,我们可以 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电化学分析在材料科学、环境 监测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和环 境中的电化学过程。 总之,大学分析化学知识点涵盖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气相色谱、 荧光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等内容。这些知识点不仅为化 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基础知识,也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化学分 析中的问题,并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化学是一门极具深度的科学,其内容涉及物质的本质、性质、组成、反应以及结构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如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能源。就此,深入了解化学知识点以及其背后的科学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为题,全面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的概念组成、元素、原子和原子核、元素周期表、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水的结构与特性、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以及气体的性质和作用等,通过将化学知识概念点归纳整理,深入理解化学,并运用之于实践。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其概念的组成 1.1 什么是化学 化学(Chemistry)是从物质性质、结构、反应以及分子和微粒的运动和变化等方面观察、研究物质的科学。它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的规律及其本质,以便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变化,进而应用于医药、农业、材料科学、能源等行业中,从而实现化学研究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 1.2学的基本概念 a.素:元素是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金属元素和非金属

元素。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电导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等特性;非金属元素具有酸性、碱性等特性。 b.子: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结构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是一种极小的基本粒子。 c.子核: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它包括质子和中子,是原子内最重要的物质特征。 d.子:分子是原子或原子核组成的物质,它们构成许多化学物质。 e.子:离子是原子或原子核上带有正负电荷的结构体,它们在物质的组成和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f.子团:原子团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一种结构,它们在物质组成和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3学的定义和理论 化学的定义是:运用化学原理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的科学。 另外,化学也有若干基本理论,如元素定律、守恒定律、多元素化合物组成定律、串联反应机理理论、催化作用机理等。这些理论构成了化学的基础,人们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它们来解释、探索、预测化学现象。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与其任务和作用 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与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 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 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 (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试样重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 0.1~0.01g 10~1ml 微量 10~0.1mg 1~0.01ml 超微量分析 <0.1mg ﹤0.01ml 六、按分析的性质分类:例行分析〔常规分析〕、仲裁分析 第三节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 1、取样〔采样〕:要使样品具有代表性,足够的量以保证分析的进行 2、试样的制备:用有效的手段将样品处理成便于分析的待测样品,必要时要进行样品的分离与富集。 3、分析测定:要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含量、结果的准确度的要求以与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4、结果的计算和表达:根据选定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对数据进行正确取舍和处理,合理表达结果。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 章节小结 1.基本概念与术语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系统误差: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 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 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试样重试液体积 常量分析>0.1g >10ml 半微量0.1~0.01g 10~1ml 微量10~0.1mg 1~0.01ml 超微量分析<0.1mg ﹤0.01ml

六、按分析的性质分类:例行分析(常规分析)、仲裁分析 第三节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 1、取样(采样):要使样品具有代表性,足够的量以保证分析的进行 2、试样的制备:用有效的手段将样品处理成便于分析的待测样品,必要时要进行样品的分离与富集。 3、分析测定:要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含量、结果的准确度的要求以及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4、结果的计算和表达:根据选定的方法和使用的仪器,对数据进行正确取舍和处理,合理表达结果。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一节误差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就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一、系统误差 定义: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引起的误差,也称可测误差 特点:①重现性,②单向性,③可测性(大小成比例或基本恒定) 分类: 1.方法误差: 由于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所选方法不恰当所引起。 2.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未经校准或有缺陷所引起。 3. 试剂误差: 试剂变质失效或杂质超标等不合格所引起 4. 操作误差: 分析者的习惯性操作与正确操作有一定差异所引起。 操作误差与操作过失引起的误差是不同的。 二、偶然误差 定义: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也叫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呈正态分布。 特点: ①随机性(单次) ②大小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③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 三、过失误差

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综述与概览

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综述与概览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其基础理论是分析化学家研究和 分析样品的关键。本文将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进行综述与概览,探讨 其在实验室中的应用以及对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性。 1. 分析化学的定义和历史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它涵盖了确定样品中各种 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结构和相互作用的方法和技术。分析化学作为 一门学科的确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 增长,分析化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2.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平衡、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结构和电离平衡等。了解这些基本原理对于正确理解和解释实验 结果至关重要。分析化学家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样品的制备和预处理。 3. 分析化学方法 分析化学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定性分析是确 定样品中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性质,常用的方法包括光谱学分析、色谱 法和质谱法等。定量分析则是确定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常用的方 法有重量分析、容量测定法、电化学分析和光度法等。根据不同的样 品和目的,分析化学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4. 仪器设备与技术 现代分析化学离不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光谱仪器、质 谱仪器、色谱仪器以及电化学仪器等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通量分析、自动化技术以及远程监测等也在分析 化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研究新化合物 的合成与结构,还是分析环境污染物的含量,分析化学都为科学家提 供了准确、快速和可靠的方法。分析化学的进步也推动了其他学科的 发展,为材料科学、生物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6. 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进 行质量控制和过程监测,而分析化学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来确保产品 的质量和工艺的稳定性。分析化学的应用还可以提供反应动力学和反 应机理的信息,为工艺优化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支持。 7. 分析化学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析化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其中之一是需要开发出更快速、更准确的分析方法,以应对不断增长 的样品数量和复杂性。另外,对微量分析和无损分析的需求也在不断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1.前言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技术学科,它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化验分析工作常被称为是生产中的眼睛,科研中的尖兵。 2.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 概述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 分析化学的任务是研究确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和有关原理的科学。例如分析某矿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分析工作是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测出物质的组成,完成此任务的方法称为定性分析法;然后再确定这些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完成此任务的方法称为定量分析法。由此可知分析化学是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部分组成的。

在一般分析工作中,定性分析必先于定量分析。因为只有先知道物质中含有哪些组分(或元素),以及它们在物质中的大约含量,才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测定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但从目前生产实践情况来看,各种生产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和副产品,大多为已知的。仅由于产地不同,生产条件不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各有差异。在此情况下,就无需进行定性分析,可直接选择定量分析法测定组分的百分含量。由此可见,在生产实践中定量分析的应用比定性分析要广泛得多。因此本章只介绍定量分析方法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二、化工生产分析的任务和作用 化工生产分析是定量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它的任务是研究各种生产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及产品的分析方法,各种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的分析方法,及化工生产中燃料、工业用水、三废等的分析方法。此外还有动火分析安全生产分析等分析方法。通过上述项目的分析可以评定原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质量及检查生产工艺过程中温度、压力等是否正常,以便能最经济,最合理地使用原料和燃料,减少次品废品,及时消除生产故障保证产品质量。避免造成财物的浪费和损失。由此可见化工生产分析在生产中起着指导生产的作用,分析工作常被称作生产中的眼睛。 在科学领域中,凡是涉及化学变化的内容都要运用分析化学来解决。例如在地质勘探中,矿石鉴定,冶金部门炼铁炉前分析,考古学中问我出土分析,卫生部门的药物检验及致癌物的分析,粮食部门对食品及霉菌残毒分析,农业部门关于土壤化肥的分析,水利部门对水质的检验以及国防部门对化学毒剂的分析等等,都说明化工生产分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新工艺流程的出现,对分析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研究课题,是化工生产分析方法向着快速、准确,和分析用量少的方向发展。在任务上不仅要做成分分析而且还要作形态、价态和结构的分析,这就将分析方法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综上所述可知,科学的发展推动化工生产前进,反过来化工生产分析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分析手段。因此分析工作又有科研中的尖兵之称。 三、分析方法分类 1.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此种分类是根据测定对象的不同而分的。 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它们大多数是电解质,因此一般都是测定其离子或原子团来表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 有机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它们大多数是非电解质,因此一般是测定分析其元素或官能团来确定组分的百分含量。但也经常通过测定物质的某些物理常数如沸点、冰点及沸程等来确定其组成及含量。 2.常量、半微量及微量分析 化学分析方法根据试样用量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各类方法的样品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