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以舞蹈《映山红》为例

浅析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以舞蹈《映山红》为例
浅析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以舞蹈《映山红》为例

浅析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以舞蹈“映山

红”为例

1. 引言

胶州秧歌是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生活,具有大众性、娱乐性、观赏性等优点,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性和社会价值,深为胶州人民喜爱,在我国的舞蹈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当下,认识秧歌的群众越来越多,但了解胶州秧歌的歌舞背景以及风格来源的人,却少之又少。本文在众多历史文件与文献资料中,摘取并整理了重要内容,希望可以为传承和发展胶州秧歌尽一份绵薄之力。

2. 胶州秧歌的概述

2.1 胶州秧歌的起源

关于胶州秧歌的起源,据有关文献资料显示,它的形成有着230多年的历史,最早记载在明末清初。有关史料中记载胶州秧歌发源于马店乡东小屯,在明末清初逃荒的过程中,有两户人家以卖烟为生,因无法维持家庭温饱不得已闯关东,他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开始在大街小巷进行卖唱乞讨,后又逐渐增加了些舞蹈动作及简单的道具等发展而来。也有不少学者对“卖唱乞讨”起源一说表示怀疑,认为胶州秧歌的规模及特点不是简单的卖唱乞讨可以发展演变的。但是,不论胶州秧歌起源是何种说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胶州秧歌的起源与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它在老百姓生活、劳动中形成,受到地理、人文环境影响,是人民集体创造、发展、传承的舞蹈。之后胶州秧歌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多次进行搜集整理、学术研讨、开展培训。

2.2胶州秧歌的艺术形式

六个行当和两种表现形式:

六个行当,也就是人物角色,胶州秧歌有六种不同人物性格的角色组成,分别是是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和鼓子。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中的舞蹈部分,它的舞蹈动作特点是: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丑鼓八态等。“四门斗”、“十字梅”、“两扇门”、“大摆队”是小调秧歌的常用队形,其音乐由打击乐、唢呐牌子、民歌小调组成。小戏秧歌的舞蹈特点、音乐节奏、表演形式等与小调秧歌大致相同。根据胶州秧歌的风格,又可分为文秧歌和武秧歌。具妩媚细腻风格特点的是“文秧歌”,舞蹈演员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按一定次序展开,形成动作中收与伸、强与弱非常鲜明的对比特点。具有粗犷、豪放特点的是“武秧歌”,通常以刘彩为代表,最初是由秧歌艺人陈銮增把武术动作掺入秧歌舞蹈中,使舞蹈兼备细腻与豪放特点,更具魅力。

3. 胶州秧歌《映山红》的风格特点

3.1 胶州秧歌的体态和动律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胶州舞蹈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舞蹈主要体态特征。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态和动律,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大多为了刻画劳动妇女的形象,更加的突出女性的体态特征。胶州秧歌是它独特的主要体态特征,胶州秧歌的动律特点是“拧、碾、

抻、韧、扭”五种,“三道弯”是胶州秧歌的代表性动作,“三道弯”的体态在其他民族中也能见到,但胶州秧歌的“三道弯”不同于傣族舞蹈流水线的“三道弯”,也不同于藏族舞蹈的“弦子”的“三道弯”,胶州秧歌“拧、碾、抻、韧、扭”是其基本动作,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用头、胸、跨、手、脚配合,在流动中变化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体态特征。

舞蹈《映山红》属于女子群舞,所展现的就是胶州秧歌中“扇女”的角色。“扇女”的动律特点细腻多姿,温柔淑静,含而不露。这个舞蹈体态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表现出了一种力的延伸感。以腰为轴的“拧”,向外拧转形成的“三道弯”体态。脚下的“拧”作为动作的发力点,使舞蹈《映山红》整体线条弯曲柔和,舞蹈动作轻柔。“碾”是在形成或移动重心的过程中,膝盖被推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力上,在舞蹈动作上,主要呈现在脚部。“韧”是在流动的动作变形中,表现出的一种力的性格,手推翻碗的有机配合,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扭”是动力脚的脚掌和脚后跟的碾动,从而用腰和上身各部位的扭动而形成流动中的三道弯曲线特征。《映山红》属于扇子舞,在女子独舞《映山红》中舞者从开始扭腰向前转步,俯身挥扇,每一个力度都极具张力,通过手旋转挥动扇子一步一步表现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独特的体态特征。舞者忽而起身,忽而跪地,忽而转圈,退步迅速,起伏波动特别大,在舞中表现的情感随着歌词表达的情感逐步递增,舞步在柔美之中又不乏力道,将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交融于一体,以曲线为美,“抬重、落轻、走飘”的步态动律风格,使得人们在恰似烟云飘散中,回味着百态生活,整个舞蹈下来完美诠释了胶州秧歌“拧、碾、抻、韧、扭”这五大动律特点。

3.2胶州秧歌音乐节奏

胶州秧歌的音乐节奏有慢有快,大多都采用四二拍子,有慢板、快板之分,慢板时的节奏感觉很舒缓,而快板的节奏活泼,没有急躁的感觉。胶州秧歌最常用的是秧歌体和小调体两种。小调体的结构形式多样,没有锣鼓的穿插。《映山红》结合了这两种节奏的表现形式,歌词虽然短小精致,但却通俗易懂、意蕴悠长。歌词内容:“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在这短短的四句歌词中,每一句都带有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感叹词,有声调高低的明显变化,极富有音乐性,舞蹈《映山红》刚开始使用的竹笛,音色较柔和、平缓,非常悦耳,之后加入了小提琴细腻的旋律,随着越来越激烈的演奏形成了音乐情绪上的对比,使气氛更加激烈紧张。仔细听可以发现每一句都有一个盼字,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她们那种急切盼望的心,对红军的盼望与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到最后的山花烂漫,使得整个舞蹈的情绪达到高潮,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她们激动的心情,最后的收尾让人意犹未尽。

4. 从舞蹈《映山红》看胶州秧歌的文化内涵

4.1 农耕文化的体现

一切艺术都起源于劳动,而劳动造就了创造艺术的才能。秧歌一词的由来,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古代劳动人民为缓解耕作的劳累,在播种插秧期间即兴演唱的劳动小曲,后来逐渐加入了劳动生活中的动作,演变成了秧歌舞。劳动者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通过一声声富有韵律的吆喝和自娱的舞蹈来调节身心的劳累和单调,从而暂时忘却疲惫和烦忧,充满干劲。同时胶州秧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舞蹈动作简单易学。

《映山红》当中通过年轻女子的舞姿体态,表现出了当时的农耕文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舞蹈中的基本元素是胶州先民的艺术创作,其形态与胶州生态环境及农耕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对其所处农耕环境的反映。从其舞蹈动作来看,舞者在跳动过程时双腿屈膝,大部分动作顺摆,这与胶州劳动妇女在农耕时的插秧方式极为相似,可以说是从农耕的动作中创造出来的动作,“抬重、落轻、走飘”的步态和舞者躺地,双腿向上一上一下舞动的动作也是反映了当时胶州人民在农耕时通过发挥脚的力量来耕作。《映山红》表演方式具有生活化,把日常生活的说话变成唱和念,把日常生活的动作变成舞蹈。

4.2 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

胶州秧歌的产生,源于对劳动生活的创造性模仿,因此它和人们的审美意识是无法分割的。以舞蹈为载体来体现当时老百姓们心里特征,内心向往与追求在舞蹈《映山红》中体现地尤为明显,其无论是在视觉效果还是在舞蹈本身中无不透露出一种优美的艺术气息和坚定的民族信念。

《映山红》舞蹈服饰上脖子上系着红色领巾,穿着绿色大襟上衣,绿色裤子,裤脚是红色,手持浅绿色扇子。颜色简洁明朗,同时很好的表现了映山红的颜色,红花配绿叶。在舞台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突,放映了舞蹈创作时的民风淳朴以及当时的审美。红,代表着一种红色精神,象征了红军不服输、坚定信念的精神,绿,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它是充满生命的绿,孕育着新的生机。歌曲的开头用“夜半三更”和“寒冬腊月”来隐喻表达在地主阶级和反动派残酷的压迫下,贫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境况;但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是压不倒、摧不垮的,人们依然心存希望,盼望着“天明”和“春风”,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为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这所有的希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歌词里所说的“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

舞蹈《映山红》喻指中国革命红色政权,以及虽然革命过程艰辛但却最终一定会迎来革命的胜利。映山红是火红的颜色,鲜红的颜色,是一种红色精神,是我们革命老前辈鲜红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坚定信念、不服输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它记载了那段悲壮的抗战岁月。《映山红》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被深深地烙上了红色的印记,广受世人喜爱,已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红色符号深深地印在了广大人民的心底,它的传承就是红色文化和爱国精神的传承。

5. 结语

胶州秧歌作为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民间艺术形式,拥有鲜活的生命力,人们通过对舞蹈和音乐的欣赏,感受到强烈的民间艺术的魅力。在《映山红》舞蹈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胶州秧歌在舞台形态下的表演已经显现出了自身的审美特点,并且有别于原生形态下的民间表现状态。“胶州秧歌”始于民间,也传播于民间,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人民需要它,人民喜爱它,主要原因是我们保持了“胶州秧歌”原有的质朴和独特的风格,并能使之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人民需要民间艺术,它是对历史的延续与发展,胶州秧歌就是其一,研究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及成因浅析

胶州秧歌风格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论文介绍了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极其鲜明的动作风格特征,如“拧、碾、抻、韧、扭”、“抬重落轻走飘”、“三道弯”,并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审美观念和不懈的艺术创造等方面分析了胶州秧歌动律文化成因。 关键词胶州秧歌教学方向即兴舞现代舞 1.引言 胶州秧歌流行于山东胶州一带,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有着浓郁的地方文 化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1-5]。胶州秧歌是我国舞蹈文化的宝贵财富,是胶州人引以自豪的艺术品牌。 胶州秧歌传承发展了多年,近年来对其起源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对于胶州秧 歌“乞讨卖唱”的起源,研究人员提出质疑,研究者认为,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看,不仅包括舞蹈和歌唱还包括戏剧,认为不可能靠不足百户的小村庄就形成一个如 此复杂的地方剧种[8]……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胶州秧歌的形成和发展综合了齐鲁文 化遗风、古胶州港口地位及海运文化、宋代舞蹈和元杂剧发展演化等胶州在我国 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方面的因素[4,5]。有关胶州秧歌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 究其原生态元素并进行科学地文化解读。胶州秧歌以舞蹈表演为主,而小戏表演 减少甚至消失,笔者认为尤其要整理探究过去脍炙人口而现在几乎失传的小戏剧目,更有着积极的传承和现实意义。 2.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动态风格特征 2.1 胶州秧歌的表演艺术形式 胶州秧歌有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舞蹈部分,小 戏秧歌原有72出剧本,但都是口头创作,目前已整理出10余出,大部分失传。 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都有“6个行当”的划分。胶州秧歌的“六个行当”包括: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 演员基本编制为24人,假如增加人数必须双数递增,秧歌队需有一至二人负责全队的事务组织领导,俗称“秧歌爷”。还有一名“伞头”,秧歌的角色分为“翠花”、“扇女”、“小嫚”、“鼓子”、“棒槌”5种,一般每种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 单数。 胶州秧歌有两种流派,“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细腻、柔美、舒展,又叫“东路秧歌”,以刘彩为代表;“武秧歌”粗犷、火爆、豪放,又叫“西路秧歌”, 以陈銮增为代表。文武两派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后来逐 渐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为“三弯九动十八态”;动态形式归纳为“扭腰、 脚拧、小臂划8字圆、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动律特点概括为“碾、拧、抻、韧、扭”;律动特点形容为“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表演过程中有 效地将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 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大摆队”、“四门斗”、“十字梅”、“绳子头”“两扇门”、“正反挖心”等。 胶州秧歌中的女性舞蹈颇具美感,“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 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三弯九动十八态”为其动 态特征,“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生动贴切地展现了胶州秧歌的独

浅谈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

学术探讨 引言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一、东北秧歌简介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秧歌,亦称“扭大秧歌”,是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它原为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妆表演。北方秧歌有两种,一种是绑着高木腿的表演,称为“踩高跷”;一种是在平地扭演的称为“地蹦子”。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着上盛装,摆动彩扇,几十人或数百人排成队列,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在大街小巷或广场尽情扭跳。其场面宏大,气氛热烈,花样翻新,观众陶醉。有些观众受其感染、忍俊不住,竟加入队伍扭跳起来,很有意思。 东北大秧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凭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二、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与风格特点 (一)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及泼辣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在这三种变化中,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泼辣、爽快、干脆的特点,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地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点,由此可见,踢步不仅表现了“艮”,同时也表现了“浪”。“浪”使人联想起弧线。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其实就是一个小弧线,做前踢步重心移动是下弧线;做后踢步与侧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就是“浪”的弧线型动感了。 (二)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东北大秧歌在风格上既有火爆、泼辣的特点,又有稳静、幽默的特点。动作既哏又俏,既稳又浪(浪,即欢快俊俏之意),而且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结合。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 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可概括为“艮劲儿”“浪劲儿”和“美劲儿”,而体现这几个“劲儿”的主要关键是脚下的踢步,由踢步带动上身的扭摆及腕部的绕花,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连锁反应,正是因为腿的屈伸引发了脚的踢步,腿的屈伸是所有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动作,同时也是民间舞蹈中具有典型性的动作。屈伸动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原地、有移动;幅度有大有小,节奏有快有慢;力度有强有弱等等。正是这些千变万化的屈伸动作,使民间舞的风格各异而同时有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动律。在教学中,为使学生既迅速又准确地掌握各民族舞蹈的风格和动律,将腿的屈伸动作作为主要动律进行教学,具有特殊的训练意义,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腿的屈伸在中国民间舞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体现秧歌“艮俏”劲儿的特点。 三、东北秧歌的基本韵律 东北秧歌舞蹈动作的基本动律 (一)压脚跟 不同脚位的压脚跟,如正步、小踏步、大八字步、弓箭步等。压脚跟时后半拍双脚跟提踵,前脚掌着地,双腿挺膝。前半拍迅速双脚落脚跟,提起脚跟的时间要短,落地的时间要相对的长一些。 (二)双膝屈伸 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硬屈伸时双膝快速屈伸并富有弹性;软屈伸时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感,音乐重拍的动作身体重心向下;挺膝时双膝挺直以示动作的哏、俏特点。 (三)上身动律 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身体左右两侧交替前后扭身,肩与上身扭动形成一体,胯不要扭动,如肩的交替前后划圆即右肩带动上身后走上弧线到前方,同时左肩走下弧线到后方。 结束语 看民间舞最过瘾之处莫过于其动作中所蕴藏的韵味,这个韵味包括了很浓郁的地域特色。当跳得非常娴熟时,风格韵味都是在不自觉中流露出来的,这是一种非常巧妙而又自然的流露。但在这之前,就要下一定的功夫去揣摩其中的奥妙,只有掌握了这微妙之处,呈现出来的舞蹈才不会流于一般,才不会成为一串不值一看的“动作”。同样的道理,如果要掌握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就得抓住其奥妙所在。这妙处所在便是脚下的重心移动。我认为,解决好“踢步”与重心的移动,是掌握东北秧歌动律风格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 [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编.论中国民间艺术.山东友谊出版社. [3]王宁宁.图说中国舞[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浅谈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 王丹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教案(一) 教学内容:介绍东北秧歌基本知识、学习基本动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东北秧歌的介绍,让学生熟悉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学 习东北秧歌的兴趣。 2.通过学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让学生能够较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和动律特点。 教学准备: 音乐;东北小曲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手巾花 教学重点、难点: 1.对东北秧歌基本体态的把握。 2.能较熟悉地掌握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一、检查作业(还课) 2. 1. 提问:东北秧歌的文化背景? 3. 2. 提问:东北秧歌所运用的道具? 4. 3. 提问:这个道具的作用和意义? 5. 4. 提问:东北秧歌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6.二、导入新授课 7. 1. 教师给予及时评价。 8. 2. 教师简述东北秧歌的基本知识。

其内容如下:东北秧歌市汉、满两个名族之间歌舞艺术的结晶,它源自中原,又深深印上了黑土地所滋养出的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感情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有北方特色的秧歌,由于特殊的地域与习俗,东北秧歌形成了稳中带浪,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 东北秧歌伴奏乐器不同的功能和声色赋予了舞蹈独有的韵味。唢呐的悠长旋律与小钵的急促节奏互相呼应,充满张力,相得益彰。音乐的特殊性使舞蹈动作突出三点,延伸“线”,动静相宜。而大钵和鼓则激发出热辣的情绪,使东北女性特有的“温中浪”得以更充分的表现。 丰富多变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富有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手巾花与舞姿,动态结合,细致的刻花出女性性格中的不同侧面。里外片花带着内在的秀美;“小燕子展翅”直接表现了小姑娘的俏丽活泼;出手花的抛接直观的体现出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 东北秧歌教材主要采用高跷秧歌的动作形态并结合当地秧歌发展而成。课堂中虽不踩跷,但依然遵循高跷秧歌的动律特征:以下肢带“艮劲儿”的步法带动腰部扭动,随即顺延至上肢及手腕(手巾花)由下至上的协调是体现“艮俏”劲儿的关键,是不可缺失的过程。而“扭”是东北秧歌韵律的核心,艺彦所说的“踩在板上,扭在腰眼上”,正是由下肢带动重心移动而产生的腰部动态。手巾花是“扭”的延伸与配合。在动律训练中,强调腰部的轴心作用和扭动状态,奠定韵律基础。 3.学习基本体态。 做法:正步,重心前倾;双膝略存,提跨,拔腰;含胸,垂肩;双眼平视。 过程:a.教师示范 b.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给予纠正) c.简单介绍双叉腰。 双叉腰:双手背分别插于腰际,双肘略向前,指尖对后斜下方。 d.双叉腰配基本体态完成。

群舞 民族民间舞

群舞民族民间舞 D1上 序号节目名称演出单位编导 1《孔雀部落》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蔡骞 2《犟姑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李磊、王晓婷、刘潇 3《俏丫戏春》江西中山舞蹈学校尹荧 4《跳弦》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付波 5《醉山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赵青 6《长白瀑布》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向开明、黄仙子、崔美善7《风酥雨忆》杭州艺术学校刘海燕、李香珍 8《毛南古歌》焦作艺术学校林辰、石明铁、皇甫宜攀 9《冲霄汉》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曹晨霄、杜鹏 10《盘羊》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玉荣、娜娜 11《律栋吟》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史军 12《羌》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李楠 序号节目名称演出单位编导 1《翻身农奴把歌唱》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徐小平 2《女儿花》深圳艺术学校童婷婷、胡刚、陈禹霏 3《西兰卡普情韵》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柳雅青 4《草原汉子》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赵帅、刘福洋 5《蝴蝶春情》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赵小刚 6《黑土地的妞》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何少伟 7《喊太阳》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黄薇、李岚、蒋晓梅 8《凤鸣九州》北京百汇演艺学校于雅男、杜佳 9《古扎丽古丽》杭州艺术学校刘海燕、李香珍 10《糯玉香》广西艺术学校唐镛、侯琛、唐勤琴 11《梦里寻她千百度》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高志毅 12《乐》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金英花、朴海英 序号节目名称演出单位 1《姥家门口唱大戏》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王海峰 2《阿婆的幸福生活》厦门艺术学校王舸、杨笑妹、黄新 3《草原英魂》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张晶 4《阳春面》扬州文化艺术学校颜荷 5《黑山银花》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覃福帮 6《花鼓敲天下》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王成、姜钢、董志强 7《芦花香香鼓儿响》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刘轰、李彬 8《骏马烈酒激情》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郭敏 9《赶海乐》大连艺术学院仪庚、钱莉娜

论胶州秧歌《扇妞》的风格特征开题报告

唐山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论胶州秧歌《扇妞》的风格特征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 专业 2017 年12 月日

说明 1. 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 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委托的课题;其他来源。 3.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题目来源 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 主要研究内容 胶州秧歌是我国传统民间舞蹈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山东地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支独秀。它承上启下,对我国胶州舞蹈和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的国家行列。而传统的民族艺术也正在被现代舞蹈和其它现代艺术所取代。胶州秧歌艺术正是逐渐消失中。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艺术形式,我个人认为有必要有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进行一番详细的分析,了解它的风格特征,艺术价值,特点和历史。这一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这些舞蹈艺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磨炼自身,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将宝贵的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承上启下,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提纲: 一、引论 二、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风格分析 (一)传承了我国古代和当代的民间歌舞艺术,具有浓厚的原始艺术特征 (二)浓缩了我国山东人民生活,是北方民族艺术中的精华 (三)集多种北方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身 (四)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浓烈的黄河流域文化氛围 三、胶州秧歌《扇妞》的艺术价值分析 (一)它的存在对于保护和传承发展我国黄河流域民间艺术具有非凡的价值和意义 (二)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自主创新的艺术价值 (三)是鲜活的古代传统艺术活化石,具有艺术研究价值 (四)舞蹈优美,旋律动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四、总结 参考文献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秧歌作为一种中国外乡舞蹈艺术形式,深受广年夜人民群众喜爱。而胶州秧歌以其更专业的舞蹈表示形式、更柔美流畅的身体语言、更内敛含蓄的扮演呈现,为人民群众带来与众不合地欣赏体验。本文主要通过胶州秧歌的起源成长、身体语言、舞蹈气概、扮演形式以及胶州秧歌的传承和成长对该舞蹈进行浅析。 关键字:胶州秧歌;舞蹈气概;表示形式;传承成长 一、胶州秧歌的起源成长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的秧歌小戏,又称“跑秧歌”、“地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据专业人士考证,胶州秧歌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据说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早期,胶州东小屯的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通过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将卖唱改进为边舞边唱,从而形成了一种简单的舞蹈程式,等他们回到家乡后,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胶州秧歌这种民间曲艺。现如今胶州秧歌如今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表示形式,深得山东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1996年胶州秧歌的起源地“小屯村”被中国文化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如今的胶州秧歌已经被、胶州市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的一员。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胶州秧歌,通过对其资料的收集整理,正式编入并许多舞蹈艺术、民间艺术的教材、书目中,称为舞蹈学院学习不成或缺的重要舞蹈题材。现在有超百数的胶州秧歌舞蹈队踊跃在全国,而胶州秧歌作为一种通俗异动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活跃于民间,从根基上来说,胶州秧歌是一种以广年夜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身体语言与表示形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精粹。它在一定水平上展现了带有浓郁地区特征的女性体态特征和文化思想,是一种地区性艺术文化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鉴赏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二、胶州秧歌的舞蹈气概 我国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年夜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因而被称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主要通过人体的头、腰、膝三个部位来形成曲线,充分展现了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之美。胶州秧歌的基本体态特征有三弯九动十八态。 “三道弯”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中都有展现,胶州不合于傣族舞蹈中流水似的“三道弯”,也不合于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胶州秧歌的舞蹈气概在于舒展同时又富有韧劲的舞姿,以细腻的情感为主线,“三道弯”的柔韧性三种特点。在进行胶州秧歌的舞蹈过程,舞者需要通过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也就是脚下的拧、碾,从而让自下而上的成长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当舞者的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后,她自然而然需要在肩部和航关

胶州秧歌3000字论文

胶州秧歌 摘要: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属于歌舞剧,其曲牌、行当齐全,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虽然业内尚无关于胶州秧歌起源的定论,但是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该门艺术是围绕胶州海运文化应运而生,至今仍保留着和胶州海运文化的种种联系. 关键字:胶州海运文化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起源于马店东小屯、南旺,它以“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抬重落轻走飘”的舞蹈风格,蜚声海内外,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胶州秧歌的历史起源及文化背景 胶州秧歌据记载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相传明末清初,该村的赵姓、马姓两户人家因生活困难,逃荒关东。他们两家人中有老头、老婆、儿子、儿媳、孙女三代人,在逃荒路上,开始沿途乞讨,后改为"唱门子",由老头背腰鼓、儿子舞打狗棍、老婆背翠花包,一面“舞之蹈之”,一面唱民歌小调,这便是胶州秧歌的雏形了。"一更里,遇撞着老天爷大雨直倾……,二更里,闯关东两泪潺潺……"传统秧歌段子《关东五更》真实地反映了他们闯关东的生活。返回故乡后,经过多年相传,不断改进,胶州秧歌演变为具有男刚女柔的鲜明特色和"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蹈风格。"绿杨城郭杏花村,迭肩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春。"这是清咸丰进士宋观炜观胶州秧歌后的作品,今人读之,犹觉如临"扇影"、"衣香"之境。其风格特点中蕴藏和体现了胶州特有的人文经济风貌和胶州人的独特性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胶州秧歌"安锅"之处达50多处,出现了村村都有秧歌队的盛景。 胶州秧歌原有秧歌小戏剧目72出,现存35出。建国后,有关方面对胶州秧歌进行了多次挖掘、整理,并组织了学术研讨。每年定期举办“新春胶州秧歌会”。近年来,胶州秧歌在全国、省、市文艺会演中屡获大奖,并列入北京舞蹈学院汉族民间舞蹈女性训练教材。 被誉为"中国秧歌之乡"的胶州市有着4500多年的历史,从唐朝起就成为古代重要的的通商口岸,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孕育了胶州秧歌剧。胶州与大江南北的通商,进一步丰富了秧歌剧的表演形式及内容,江南唱腔曲牌中的“南锣”均带有南方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保留有新石器时代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于一体的三里河文化遗址;文化名人众多,以"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就有100多位,民间艺术源远流长,2006年胶州秧歌和胶州茂腔同时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届中国秧歌节于2008年在该市成功举办,并确定每两年在我市举行一次。 二、胶州秧歌的艺术特色 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动作之间训练了身体上下的协调性和内在控制身体的能力,给人以不间断的里的延伸美感。“拧、碾、扭、韧、抻”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按一定次序,依次向上下同时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运动,它形成收与伸、强与弱极鲜明的对比动感特点,是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胶州秧歌调动全身各部位“拧、碾、扭、韧、抻”,使女性演员的舞蹈动作重抬(抬起来较快)、落轻(脚落地而轻)、走飘(扭动运行飘逸),活动起来扭断腰。

由地域文化看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由地域文化看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发表时间:2010-12-21T13:44:06.44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10月下全文供稿作者:张潇潇 [导读] 在祖国的北方,是一片辽阔的黑土地 张潇潇(常州市北郊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110-02 摘要:在祖国的北方,是一片辽阔的黑土地。在这肥沃的的黑土地上,有关东人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和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生命活力。东北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东北秧歌;风格特征;教学实践 汉族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主体民族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演变的过程,因地域和历史迁徙的原因使民间舞蹈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貌。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它源自田间劳动,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装表演。在南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与秧歌相类的民间舞蹈“村田乐”的记载,清代还有人说明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秧歌有不踩跷表演的“地秧歌”和踩跷表演的“高跷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作为北方地区极为普遍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秧歌通常是老百姓欢度传统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重要内容,南方地区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也非常丰富,但大都不同于秧歌,一般在各地小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形式,比如安徽的花鼓灯、云南花灯等,在这我主要介绍我们家乡的东北秧歌。 一、地域文化 历史上汉族人进入东北地区曾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在辽金时期,另一次是在清代。随着移民,他们也将自己的舞蹈带到了这片土地上,秧歌是最主要的汉族民间舞蹈。史书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参军、妇女等角色,边舞边歌、通宵达旦。到了清末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办秧歌”的发起组织者,或是商家富户,或是行政机构,或是民间组织,负责如集本地擅长于此道者,并置办服装道具、聘请鼓乐班子、组织排练、筹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项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秧歌头”负责张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假如哪个村没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东北秧歌主要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系从中原一带传播而来,在发展中吸收了当地满、汉两族人民的文化艺术成就。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东北秧歌有高跷秧歌、二人转和地秧歌三种形式,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东北秧歌以演唱秧歌小曲为主,一般为男女2-5人,1人领唱,众人相和。演唱的小调有五十余种,如《闹五更》《绣花灯》等。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带简单情节的小段有《王婆骂鸡》《锯大缸》《瞎子观灯》等。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蹈为主的民间艺术。关于吉林地秧歌的渊源,众说不一。据多数秧歌艺人讲,传说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之后,把百姓聚会每五十户编成一队,派一个元兵看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元兵怕百姓聚众谋反,就把各户男子集合起来,由他领队唱唱跳跳。后来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演变成秧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吉林传统地秧歌中有“老鞑儿”(指元兵)这个人物,并且是秧歌队的领头和指挥。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传说,不见文献记载。从吉林文化史和地秧歌的内容、形式、扭法、扮相等多方面分析考察,它是从关内传入的,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演变成具有地方风格和特点的民间艺术形式。吉林的秧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味,有淳朴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欢快、豪放矫健、质朴憨厚、幽默诙谐等艺术风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和逗狮子最为著名。 二、民俗风情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是一种具有自娱自乐群体性的表演形式 东北大秧歌是关东民间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民间称秧歌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跷棍长二至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纱帽翅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旱船”等加带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四师徒、过海的八仙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等等。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看秧歌最过瘾的是遇上“打对台”,即一个场子来了两支秧歌队。因为过年时的秧歌大都给赏钱,所以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一个演出场地只能留一支秧歌队。如果两伙秧歌队同时到,或是后到的秧歌队不愿退让,那就只能以演技分高低。扭得好,能吸引观从的留下,技不如人的自动退出。每逢这时,两支秧歌队都得拿出看家的本事,格外卖力,叫着劲儿地扭,观众们则渔翁得利,大饱眼福。在这种比赛中,吹唢呐的乐手(俗称喇叭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秧歌是随着唢呐声和锣鼓点儿走,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吹不出来的,没有扭不出来的,因此唢呐相当于秧歌队的灵魂。优秀的喇叭匠,不仅会的曲调多,演奏技巧高,而且还练就许多绝活,技艺高超者能在吹奏的同时,两个鼻孔里各插一只燃着的香烟,头顶和两臂各放一只盛水的碗,走着吹、转着吹、登上桌子吹,、喇叭不断、香烟不灭、水碗不洒。这类绝活平时用不着,遇到想多讨赏钱或打对台的时候才亮出来,出奇制胜。所以,办秧歌的都尽量请当地名气大的喇叭匠。有的

最新的描写映山红的句子大全

最新的描写映山红的句子大全 1、绿叶衬红花,映山红花被分为好几种颜色,我最喜欢的是红色了,那花儿在阳光的衫托下十分美丽、妩媚动人。远远看去那映山红花像一群彩蝶在空中翩翩飞舞。那花儿像人用一张张红色的纸做成的,看上去格外鲜艳,而当你摸上去就没有它那叶子那么光滑了,有点皱巴巴的。 2、每年春天,故乡的映山红花依然风风火火地开放,无拘无束。它们从不孤芳自赏,而是极尽生命的全部,向人们展示自己最纯朴自然的美。 3、我一直喜欢映山红温室花盆里娇媚的姿容,欣赏它以五彩艳丽优雅地点缀了人们平淡的生活,敬佩它能经历风雨,温暖着一座座高山一道道峡谷。它是柔弱的,也不乏顽强和勇气。但我更偏爱粉映山红,或许是因为那种纯净、温婉、柔和、淡雅、美好的韵味更称我意。做一个粉映山红一样的女人,淡然笃定,雍容大度,自信坚强,媚俗不染,多好。 4、美丽的映山红花开的红火,开的灿烂,满山满谷,红色,粉色此起彼伏,如海浪翻腾,铺铺展展,烂烂漫漫地绽放着,千枝万朵

在献媚,密密丛丛在舞蹈,在风中泼泼辣辣的摇曳着,浓浓烈烈的张扬着。我耳边响起一首歌:“若要盼的吆,春风来,满山开遍吆,映山红!”啊,春风来了,满山的映山红花,美丽的映山红花,大珠山的映山红花盛开了! 5、映山红又名映山红,泛指各种红色的映山红花。其实映山红花不是只有红色的。映山红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正如着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写得非常好:“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蓉芍药嫫母。”“回看桃季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映山红。” 6、同学家的映山红早已花谢叶凋零,每到我家,同学总抱怨买的不好,老人照料不周。我家的映山红依然那么袅然地立着,大概是我怜花,花知我。所以尽管它容颜已有点苍老,神色有点憔悴,依然如一团粉霞飘在小几的上空,柔柔静静、顽强执着地展示着生命的灿烂色彩。 7、登上那郁郁葱葱的岩头山,你会看到火红火红的映山红在青山绿树之间云蒸霞蔚,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么热烈,那么绚丽。朵朵花儿如红色的玛瑙,迎风玉立,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竟相辉映,引来无数的蜂碟飞舞。每一朵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胶州秧歌的舞蹈浅析 摘要:秧歌作为一种中国本土舞蹈艺术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而胶州秧歌以其更专业的舞蹈表现形式、更柔美流畅的身体语言、更内敛含蓄的表演呈现,为人民群众带来与众不同地欣赏体验。本文主要通过胶州秧歌的起源发展、身体语言、舞蹈风格、表演形式以及胶州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对该舞蹈进行浅析。 关键字:胶州秧歌;舞蹈风格;表现形式;传承发展 一、胶州秧歌的起源发展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的秧歌小戏,又称“跑秧歌”、“地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据专业人士考证,胶州秧歌已经有300多年历史,据说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初期,胶州东小屯的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通过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将卖唱改进为边舞边唱,从而形成了一种简单的舞蹈程式,等他们回到家乡后,经过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胶州秧歌这种民间曲艺。现如今胶州秧歌如今已经成为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表现形式,深得山东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群众的喜爱。1996年胶州秧歌的发源地“小屯村”被中国文化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如今的胶州秧歌已经被山东省、胶州市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的一员。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胶州秧歌,通过对其资料的采集整理,正式编入并许多舞蹈艺术、民间艺术的教材、书目中,称为舞蹈学院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舞蹈题材。现在有超百数的胶州秧歌舞蹈队踊跃在全国,而胶州秧歌作为一种通俗异动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活跃于民间,从根基上来说,胶州秧歌是一种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通过身体语言与表现形式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精粹。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带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女性体态特征和文化思想,是一种地域性艺术文化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鉴赏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二、胶州秧歌的舞蹈风格 我国秧歌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挠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是“扭”,因而被称为“扭秧歌”。“三道弯”是扭出来的,主要通过人体的头、腰、膝三个部位来形成曲线,充分展现了女性婀娜多姿的体态之美。胶州秧歌的基本体态特征有三弯九动十八态。 “三道弯”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舞蹈形式中都有展现,胶州不同于傣族舞蹈中流水似的“三道弯”,也不同于安徽花鼓灯的“三道弯”,胶州秧歌的舞蹈风格在于舒展同时又富有韧劲的舞姿,以细腻的情感为主线,“三道弯”的柔韧性三种特点。在进行胶州秧歌的舞蹈过程,舞者需要通过以动力脚掌或脚跟的碾动做运动的支点,也就是脚下的拧、碾,从而让自下而上的发展力延伸到腰部以及上身各部位,当舞者的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后,她自然而然需要在肩部和航关节处形成一种对抗力,在右肩往前拧的时候,左部航关节处也相应地往前,两者形成向心的扭动。因而胶州秧歌的“三道弯”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力度和质感。胶州秧

秧歌服装的特征

秧歌服装的特征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秧歌服装的特征 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秧歌的基本律动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属于“走相”的步伐有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颤步、顿步、自亾由步等,这些舞步的动律大多不太强烈,动作幅度不大,表现出稳重、健壮、大方、开朗、淳朴、豪爽之风。“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眼、俏等美的慰藉。“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除以上走相、稳相、鼓相外,东北秧歌的手绢花更是丰富多彩。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

巧。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③东北秧歌的节奏特点:其节奏特点在于体动节奏和音乐节奏通过错位形成一种节奏落差,它具体表现在东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脚踢出时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要短,收回时,双腿着地时间要长,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时“长”形成了东北秧歌的节奏差异,形成了该民间舞韵律特点—哏俏劲。④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因其多样的节奏变化和丰富的曲牌传送多样的感情,因而使得东北秧歌舞蹈感情丰富、性格多样。⑤东北秧歌中曲直交错、点线分明的各种场图是东北秧歌舞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就形态而言,有一队舞者舞成的“龙摆尾”,有两队舞者舞成的“二龙吐须”、“剪子鼓”,有四队舞者舞成的“双蒜瓣”、“四角花”等。东北秧歌的场图讲究对称、对比、均匀、统一,并且注重从生活原型中捕捉形象,“盘肠场”、“葫芦场”、“编蒜瓣”、“卷白菜”等等都是如此。丰富的场图变化使舞步显得更为变化多端。正是这些蕴藏着无穷意趣和宏大气势的流动线,使得东北秧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真正体现了中国艺术特有的艺术线条美。秧歌舞蹈的特色,秧歌服装秧歌是我国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舫抉和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区别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区别 专业:姓名:指导教师: 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历史的文明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通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在无数优秀的文化中,舞蹈就是一颗璀璨的奇葩。值得一说的就是中国的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在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当代舞等各种组成形式当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又是最具典型的一个,他以生动形象的艺术形式,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活跃在人们的生产当中,是人民大众非常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俗话说:“北方有秧歌,南方花鼓灯”两者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但同属于秧歌类。 关键词:胶州秧歌、东北秧歌、三道弯 山东秧歌与东北秧歌的历史背景: 胶州大秧歌发源于胶州市马店东小屯、南旺村,与海阳秧歌、商河鼓子并称山东三大秧歌,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清朝初期,马姓、赵姓二人由外地逃荒来胶州东小屯定居,依靠卖一种自制加工的土烟为生。之后,马、赵二人起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卖唱乞讨,后改为边舞边唱,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程式。他们重返家乡后,经过代代相传,至清朝中期,形成了胶州舞蹈秧歌这种民间曲艺。 胶州秧歌开场时先跑秧歌大场,并作翻扑技巧,然后再演农村小戏,扮演人物中领头的是“膏药客”,在演唱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形式而形成为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其行当分为翠花、扇女、小嫚;表演程式分为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这三个角色的年龄差异、性格不同等在其各自的舞蹈动态中得到体现:翠花身体活动自如,两臂摆动幅度较大,动作舒展、泼辣,显得开朗大方;扇女手中的扇子上下翻飞,体态轻盈如春风拂柳,阿娜多姿;小两臂架肘,如彩蝶飞舞,给人活泼俏丽的动感。 东北大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是劳动人民庆丰收的一种自我欢乐的舞蹈形式。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东北大秧歌,以东北的粗犷豪爽、热情奔放、人多场面大、舞蹈形式灵活多变、热闹喜庆而著称。这种广场歌舞活动,包含着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在不断的变迁中映照着中华时代的足音。清朝康熙年间,由流放到塞北的囚徒中艺人文士,将内地戏曲歌舞带到东北,有了正月十五办秧歌习俗。边舞边歌、通宵达旦。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浪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特别是渐渐成型的秧歌音乐,用锣、鼓、镲、唢呐等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令人过耳不忘。到清末民初年间,大都是富家大户自己组织起来,在春节的时候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加人员广泛,不分男女老幼,都可跳跃舞动;人多场面大,气势恢宏,震慑人心。三五十人,百八号人,甚至几百人一起可随着鼓点、锣声、镲儿、唢呐声翩翩起舞。动作协调,整齐划一,十分好看。 两者的动律特征: 胶州秧歌以前表现时踩矮跷,后弃之。舞蹈中女性的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性大气爽朗的气质,又热情泼辣而不失北方女性的妩媚。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动作强调个性强,讲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三道弯”。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

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

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 全套16张DVD包括:完整版视频15张+1张第七届小荷风采全部舞蹈的MP3格式音乐(每一首舞蹈都编好了曲名,方便您的使用)。 全套完整目录: 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金帆舞蹈团专场精选版(DVD1)节目名称学校指导教师 01《闪亮青春》北京市第二中学孟艳、王小桐、解轶雯 02《向着梦想奔跑》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韩洁、孔志超、杨海林 03《出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珊珊、叶娜、梁小薇 04《麦田童话》北京市少年宫孙晓哲 05《孔雀飞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刘佳06《太平声声》北京市第九中学赵霞 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万卫红

07《校园之花》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冯琳、陈娇 08《成长》北京市第二中学孟艳、王小桐、解轶雯 09《一行白鹭上青天》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小学胡泊、任飘飘 10《红》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肖燕、韩旭、王鹤 11《田埂上》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肖颖 12《有朋自远方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罗莉、高莉13《鄂伦春童话》北京小学范斯迪、檀元格、柳木圻 14《向天歌》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谷莉、刁雯、宋婷 15《童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马媛媛、张晓梅、彭娇 16《十五岁》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孙玥 17《我的舞台我的梦》北京光明小学李桦、侯辛睿、林清 18《飞翔》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齐

峰、平 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少儿组少年宫专场精选版(DVD2) 节目名称编导指导教师表演单位 01《灵动的生命》蔡馥蔡馥沈阳市沈河区少年宫 02《搓莜面》丁玮利丁玮利包钢少年宫 03《舂米飘香》牛小艾顾海华陶丽常熟市少年之家 04《红领巾创领未来》刘芳杨希刘芳杨希浙江省宁波市青少年宫 05《家有儿女》周一楠周佳怡周一楠周佳怡张家港市少年宫 06《嘎跷蹦嘎》岑捷冯晨岑捷冯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07《绿池·清波》郭丽花王蘋郭丽花王蘋沈苏骄福建省莆田市青少年宫 08《荷趣》董亮董亮关键怡全媛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

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

浅谈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

————————————————————————————————作者:————————————————————————————————日期:

浅谈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的“三 道弯”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审美特征,但在动作形态上有些相似之处的就数“三道弯”了。由于各民族民间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高低、劲力的运用、动律与风格上,均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同样是“三道弯”却各有不同。现在我就以云南的傣族舞蹈和山东的胶州秧歌为例子,对“三道弯”做一个浅谈。 关键词:傣族舞蹈、胶州秧歌、三道弯 一、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1、云南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傣族舞蹈是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傣族舞蹈优美、朴实,舞姿有很大的雕塑性,幽静的气质凝聚着东方艺术的线条美,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孔雀舞“就成为了他们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他们除了模仿孔雀的动态,还常常在舞蹈姿势上面模仿孔雀的形态,就是运用了腰部和胸部的前后三道弯和胯部的左右三道弯来表现高枝孔雀垂尾而立的自然形态。因此,“三道弯”便成为了傣族舞蹈最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物资造型。 傣族妇女的短衣,简单的长包裙紧紧的裹贴于身,显出窈窕婀娜的体态,紧身的服装限制着步伐,有胯部提携动作,亭亭玉立小步行路以及高位挑担的生活身影转化到艺术上就是舞蹈中的“三道弯”姿态。除此之外,傣族舞蹈受服装限制下脚步为保持半蹲状态,在身体

以及手臂每个关节都有弯曲,着也是形成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的原因之一。 2、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来源 胶州秧歌是流传于胶州湾一带农村的秧歌小戏,与“谷子秧歌”、“海洋秧歌”一起,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它蕴含了极其丰富的齐鲁文化,是农民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自娱自乐的大型广场舞蹈形式。 山东齐鲁大地滋生出来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儒教为核心的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残酷的肉体上的束缚是缠足,用这种方式来束缚妇女们精神。由于妇女们缠足之后,走路起来脚步不是很稳,人体移动时发生了偏差而直接影响了步态,于是就出现了“扭”、“闪腰”、“三道弯”这些舞蹈动态。民国以后,禁止了缠足的做法,表演者们便踩着跷板来模拟缠足以后的形态。所谓的跷板,就是特别制成带有假小鞋型的鞋,穿上以后只用前脚掌着地,裤子中只漏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妇女的步态。今天的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就是舞蹈专业工作者从中提炼出来的。 二、云南傣族舞蹈和山东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1、云南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动态特征 云南傣族舞蹈中舞者下体多半保持半蹲的状态,身体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造型,并且在舞蹈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这种造型,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这种特点的产生与其信仰的佛教和生活环境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