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最烂论文”里的诺贝尔奖

藏在“最烂论文”里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最高的学术荣誉,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有个令人

惊讶的事实是,有些诺贝尔奖得主的论文曾经被评为“最烂论文”。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

科学研究认知的思考——评论与评价是否准确,以及如何评判一个论文的价值。

我们来看看那些被评为“最烂论文”的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亨利·哈克利(Thomas Henry Huxley)是达尔文的盟友和坚定的进化论支持者,他曾经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他在1857年发表的“我們的黑猩猩亲戚”一文,被认为是学术界最糟糕的论文之一。他自己也公开承认这是“极端无聊”和“废话连篇”。

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里尼亚尔(Victor Grignard),他因发现了格里尼亚尔试剂而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的论文却被评为枯燥乏味和晦涩难懂。

这些例子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论文会被评为“最烂

论文”?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虽然论文本身不够出色,但其中的观点或发现却具有重

要的意义和影响力。亨利·哈克利的论文虽然质量不高,但却为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而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里尼亚尔的论文尽管难以理解,但他的格里尼亚尔试

剂的发现在化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尽管论文本身可能不够出色,但其中的观点或

发现却被认为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这种评价也进一步提醒我们,在评判一篇论文的价值时,不能仅仅看重其语言表达和

论证的逻辑性,更要考虑其科学发现的重要性和对学科的贡献。一篇论文的连接与连贯性

或者逻辑是否严密并不一定能够客观反映其科学价值。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论文的

文字表达方式,更在于其中的科学发现和观点的贡献。

我们需要意识到评判一篇论文的价值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评判一个论文的科研价值不

仅需要对该领域的科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对科学历史和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的了解。在评价一篇论文时,我们应该保持审慎和客观的态度,不仅仅看重文章本身的优劣,更要

考虑其中的发现和贡献对于科学研究的影响。

尽管有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论文曾经被评为“最烂论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

们的科研成果没有价值。科学研究的评价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思考过程,既要考虑论文本

身的质量,又要考虑其中的观点和发现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种评价是新时代科学研究推

动力的积极因素,也是我们对科学研究方法和价值的深入思考的努力。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六)】1969年文学奖得主1

文学奖 法国作家贝克特因在荒诞派戏剧中的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拒绝了该奖。 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1906年——1989年),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他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他之所以成名或许主要在于剧本,特别是《等待戈多》(1952年)。 履历 贝克特 贝克特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测量员,母亲是虔诚的教徒。 贝克特1927年毕业 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法文和意大利文硕士学位。 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 1931年,他返回都柏林,在三一学院教法语,同时研究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获哲学硕士学位。 1932年漫游欧洲,1938年定居巴黎。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他曾因参加抵抗运动,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短朗回爱尔兰为红十字会工作,不久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 生平 贝克特 1906年4月13日(或者是3月13日),萨缪尔·巴克利·贝克特出生 贝克特于爱尔兰都柏林郊区 福克斯洛柯的斯底劳根,确切的地点是一座名叫库尔俊纳的都铎王室建筑。在孩提时代和中小学期间,他发现自己喜爱体育活动,而丝毫没显露出日后博学和善于驾驭语言的迹象。后来他就读于三一学院,师从拉德莫斯-布朗攻读现代语言。在这里所受的教育使他的才智得到了表现。1928年至1930年,贝克特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语言讲师,并经常光顾咖啡厅,从而使自己步入30年代令人振奋的巴黎文坛——他在这里为自己定下基调和主题,并和詹姆斯·乔伊斯、托玛斯·麦格里韦等人交往。回到都柏林后,他先在三一学院教授法语,以后有一段时间照料父亲,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定居巴黎。他与后来成为妻子的苏姗·德克沃-迪梅斯尼尔一起参加法国地下抵抗组织,躲在鲁西荣生活了一段时间。战后(即1950年他母亲去世后),随着编辑和剧院老板开始发现他作品中的双语天才,贝克特的经济逐渐宽裕起来,但名声也出乎意料地跌落。随着他的作品日渐出名,他却越来越退缩到自己的隐居状态之中。贝克特只是偶尔鼓起勇气迈出国门,主要是1956年因参加《等待戈多》的首演式而去过美国的迈阿密,1975年因导演该剧去过德国。此后他便隐居巴黎,只是通过他的出版商和外界联系。 文学历程 最早创作的小说 贝克特的文学生涯始于两部非小说作品和几首诗歌,而最终则以小说和戏剧创作著称。1928年至1930年在巴黎逗留期间,贝克特为乔伊斯尚未定名的作品《为芬尼根守灵》的系列评论撰写了一篇论文。文章标题相当古怪:《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其中的圆点代表作家之间间隔的世纪数)。人们研究这篇文章常常是为了寻找贝克特日后成为天才的线索,而不是考虑它对乔伊斯作品的阐述。《普鲁斯特》(1931年)是一篇篇幅更长的专题论文,对马塞尔·普鲁斯特小说语言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详尽的探讨,同时也表现出贝克特对语言的交际作用和不确定性的复杂感受。诗歌《婊子镜》(1930年)和《回声的结构及其他急就之篇》(1935年)典故迭出,晦涩难解,除了最勤勉的学者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读懂。

一页纸多一的博士论文拿了诺贝尔奖0904

读研究生的八种目的解析 近一段时间各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硕士研究生复试。从去、今两年参加复试的情况,加上本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本人所在实验室研究生的了解,对目前国内本科毕业生读研究生的目的进行一下解析,不妥之处,砖头不限! 1. 热爱科学型(30%):虽然我国目前研究生的数量正在日益增加,我国的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目前在读研究生和正想攻读硕、博学位的学生中,真正热爱科研事业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估计这样的学生只有30%。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科学研究真正的脊梁,他们对自己要将来要从事学科的专业、研究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对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规划,也准备将来一直从事科研事业,至少一开始是这样,也可能有一小部分经不住诱惑的逃逸分子。 2. 延缓就业型(20%):随着我国十多年来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本科生就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之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显而易见。所以很多学生就想,那就考研吧,过几年是不是情况会好一些呢?就纷纷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去了,这部分学生估计占到20%的比例。他们并不是对科研本身感兴趣,只是为了缓解暂时的就业压力。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其中不乏优秀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对科研感兴趣了,慢慢转变为热爱科学型。 3. 改善生活型(20%):现在很多普通本科生,特别是来自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等等往往是不令人满意的。就拿我所在的武汉市来说,一般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水1500元左右。这样的待遇确实不高,有时候甚至与连生活都有点困难。有的学生就想是不是等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的待遇要好一些,就报考了研究生。其实他们对科研基本没有什么兴趣,只不过是迫于生活压力才选择读研究生的。这样的学生比例不会低于20%。 4. 冷转热门型(10%):也有的学生自己认为所学专业比较偏,甚至于比较冷门,很难就业,或者即使就业了,也觉得前途不是那么光明,就选择读报考比较热门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读研究生来改变自己的专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应该不会少于10%的比例。 5. 出国过渡型(5%):还有的学生是因为一心想出国,但是由于GRE、托福、雅思之

屠呦呦获诺奖议论文

屠呦呦获诺奖议论文 屠呦呦获诺奖议论文是作者根据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的实际情况,而发出的一系列的感想,并且以议论文的形式书写下来的文章。以下小编准备了两篇文章,可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下面屠呦呦获诺奖议论文由资料站提供。屠呦呦获诺奖议论文一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两人一同获得一半奖金,而另一半奖金将颁给屠呦呦。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打破了几个记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国际期刊)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无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最高年龄当选博导的科学家,工作发表到获奖间隔最长的科学家。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而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可以做院士,好多政府高官也当上了院士。不过,屠呦呦今天却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且是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奖。可见在中国做院士可能与你的科研能力无关。在当今的中国,杰青、长江、院士、这个计划那个计划获得者、这个级别那个级别的各类奖励获得者,其中有多少是有良心的真才实学者?一旦上靠旁门左道上了某一个台阶,成为所谓的“没有良心的专家(砖家)”就开始为“钱”(经费、灰色收入)而奋斗,利益交换、权钱交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而且这些学术败类一旦上台就会肆无忌惮地提拔徒子徒孙和与之臭味相投的人,生生不息……成的真了学霸甚至学匪了!当然在这样的群体中还是有一些有良知的真正专家,但他们对力量甚微,伪币驱逐良币,但愿良币能幸存一二,这才是中国学术界未来的希望。估计屠呦呦教授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后,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估计现在忙于增补她为院士了,这真是自打嘴巴。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追求权利、鄙视知识!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

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 开放分类:奖项恶搞文化社会科学科学奖项 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其名称来自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的结合。主办方为科学幽默杂志(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评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在1991年举办。颁奖仪式每年十月,在诺贝尔奖颁奖前一至两周举行,地点为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场(Sanders Theater)。 编辑摘要 百科帮你涨姿势 搞笑诺贝尔奖 奖品是由廉价材料制成手工艺品但颁奖者却是往届诺贝尔奖得主 获奖者也曾获现金奖励为10万亿津巴布韦元只约合人民币24.5元 诺贝尔奖颁奖礼开始时向王室致敬但该奖向瑞典传统食品肉丸致敬 科学+ 2015-09-22 搞笑诺贝尔奖:看到哪条的时候你笑了? 来源:网易科技 搞笑诺贝尔奖 你计算过自己小便的时间吗?人身上被蜜蜂蛰得最疼的地方是哪里?开车经过减速带就能诊断是否患阑尾炎?[详细] 2015-09-18 搞笑诺贝尔奖:日本医生证实“接吻改善皮肤过敏”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09-18 搞笑诺贝尔奖:鸡屁股插棍子走路像恐龙?像吗?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03-26 搞笑诺贝尔奖:绝非只是搞笑获奖研究发人深省!来源:新浪科技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称:搞笑诺贝尔奖英文名称:Ig Nobel Prizes 主办单位:《不可思议研究年报》设奖时间:1991年 表彰对象:那些“不能也不应被重复的科学研究”. 奖励:4美元(约24.5人民币)。菠菜菠菜中国语言文学讲师2012年9月21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揭晓。俄罗斯一家公司因将老旧武器制成钻石获和平奖;荷兰和美国科学家因发现黑猩猩通过屁股辨认个体获解剖学奖;文学奖授予了美国政府责任署,以表彰他们发表的有关如何准备一份报告的报告的报告的报告。 目录 1简介 2历史 3颁奖典礼 颁奖时间 举办地 协办者 重要仪式 支持团体 奖杯 4争议 5双料获奖者 6获奖名单

诺贝尔论文

诺贝尔奖与当代中国 大连海事大学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0级测控2班胡浩鹏2220101464 摘要 当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教育的死板教条,不合理的科研体制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主要原因。本文对以上几点稍加评述,意在阐明作者的观点以及提出警示。 关键词:教育创造性体制传统文化 引言: 诺贝尔奖设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多年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了在自己国土上做出成绩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却有一个特别的个例——中国,至今未在自己的国土上产生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什么让占据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一个大国与诺贝尔奖无缘?就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正文 首先,说说教育问题。 龙应台先生在《机器人中学》一文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在知识上能够活泼地思考,大胆地创新、勇敢地质疑的学生可不可能同时在行为上是个中规中矩、言听计从、温驯畏缩的所谓“好”学生?该文中写到一个事实,在台湾的学生,到了美国就大放异彩,得西屋科学奖,成为少年大学生。对此,龙应台先生又问道:“同样的种,为什么一移植就大放异彩?是我们的教育土壤有问题吗?” 问题症结所在是我们所实行的高压性教育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翻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 3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

嘲笑中诞生的诺贝尔奖_名人故事

嘲笑中诞生的诺贝尔奖 1941年他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一个乡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他似乎基因变异,打小就让大家觉得脑袋有毛病,他总喜欢胡思乱想,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他却总要刨根究底,就是老师也很多时候难以作答,而老师就格外刁难他,故意出他的洋相,他就成了大家嘲弄的对象。幸好他智力超群,一路过关斩将,求学路上倒是顺畅,1972年就从以色列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他特立独行,总是带着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这世界,希望在正常中找出不正常来,生活也就磕磕碰碰,不那么得志。 1982年,41岁的他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但依然不改曾经的偏执,敢于坚持和主流迥异的观点。这年4月8日,他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

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把这种固体物质命名为“准晶体”。他发现“准晶体”后,耗时几个月,千方百计试图说服他的同事,但一切皆是徒劳,不仅没人听他的解释,反而都以为他是疯子。他还被要求离开当时所在的研究小组。 百般无奈,他只有返回以色列,可照样受到无数的嘲弄,甚至有人指着他的鼻子说:本想疯子去了美国,他们可以安静;没想到疯子还是被遣回,他们的生活又会发疯。他近乎麻木地接受嘲笑,始终不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去寻求支持,终于得到一个叫亚瑟的朋友的帮助,准备将“准晶体”的有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起初,这篇论文频频遭到拒绝,一些编辑甚至说他们不要如此无聊,连起码的“科学常识”都不懂得,却做所谓的研究,耽误编辑的宝贵时间,真是疯子。但在他和亚瑟历尽千辛万苦,直到1984年,论文

藏在“最烂论文”里的诺贝尔奖

藏在“最烂论文”里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最高的学术荣誉,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有个令人 惊讶的事实是,有些诺贝尔奖得主的论文曾经被评为“最烂论文”。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 科学研究认知的思考——评论与评价是否准确,以及如何评判一个论文的价值。 我们来看看那些被评为“最烂论文”的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亨利·哈克利(Thomas Henry Huxley)是达尔文的盟友和坚定的进化论支持者,他曾经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他在1857年发表的“我們的黑猩猩亲戚”一文,被认为是学术界最糟糕的论文之一。他自己也公开承认这是“极端无聊”和“废话连篇”。 另一个例子是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里尼亚尔(Victor Grignard),他因发现了格里尼亚尔试剂而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的论文却被评为枯燥乏味和晦涩难懂。 这些例子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论文会被评为“最烂 论文”?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虽然论文本身不够出色,但其中的观点或发现却具有重 要的意义和影响力。亨利·哈克利的论文虽然质量不高,但却为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而对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里尼亚尔的论文尽管难以理解,但他的格里尼亚尔试 剂的发现在化学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尽管论文本身可能不够出色,但其中的观点或 发现却被认为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 这种评价也进一步提醒我们,在评判一篇论文的价值时,不能仅仅看重其语言表达和 论证的逻辑性,更要考虑其科学发现的重要性和对学科的贡献。一篇论文的连接与连贯性 或者逻辑是否严密并不一定能够客观反映其科学价值。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论文的 文字表达方式,更在于其中的科学发现和观点的贡献。 我们需要意识到评判一篇论文的价值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评判一个论文的科研价值不 仅需要对该领域的科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对科学历史和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的了解。在评价一篇论文时,我们应该保持审慎和客观的态度,不仅仅看重文章本身的优劣,更要 考虑其中的发现和贡献对于科学研究的影响。 尽管有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论文曾经被评为“最烂论文”,但这并不意味着他 们的科研成果没有价值。科学研究的评价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思考过程,既要考虑论文本 身的质量,又要考虑其中的观点和发现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这种评价是新时代科学研究推 动力的积极因素,也是我们对科学研究方法和价值的深入思考的努力。

【名人故事】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名人故事】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大卫·切尔霍夫是一位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因为一种重大的科学发现而被人们 所知,并且也因此受到了很多的嘲讽和质疑。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坚持自己的研究,并 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科学界的传奇人物。 切尔霍夫生于1927年,他在斯托克斯利的一个小镇上长大。他的家庭非常贫困,因此他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对科学的兴趣驱使他不断学习和探索。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但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注意。 切尔霍夫的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他相信这个病毒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于是,他开始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并希望能够向其他科学家展示他的发现。他却被人们嘲 笑和质疑,许多人认为他的发现是一种假象,根本没有任何科学价值。 尽管如此,切尔霍夫并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的研究是正确的,并且坚定地认为这个 病毒有着重要的医学价值。他开始写论文,发表研究成果,并坚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 讨会。他想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不容易。每次他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总会有人嘲笑和质 疑他的发现。 切尔霍夫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相反,他变得更加坚定和自信。他开始主动与其他科学 家沟通,寻求他们的建议和支持。他参加了许多国际性的会议和研讨会,并积极与其他科 学家交流。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科学证据,证明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最终,在他62岁的时候,切尔霍夫终于得到了他一直期待的认可。他的论文被一家重要的学术期刊接受了,并成为了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他的发现不仅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切尔霍夫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被嘲笑或质疑,要坚信自己的努力和研究是有价 值的。无论在什么领域,只要我们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并为之努力奋斗,最终都能够 取得成功。正如切尔霍夫一样,我们应该向困难挑战发起冲击,勇敢地面对嘲笑和质疑, 相信自己的努力和决心一定会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酶学研究中的诺贝尔奖

酶学研究中的诺贝尔奖 标签:教育酶学研究诺贝尔奖分类:生物学史与学家 酶学研究中的诺贝尔奖 学习感悟:科学家对酶的研究也经历了很长时间,教材中也有简单的酶的发现过程,学习过程中也涉及到很多酶,今天看到生物学通报中完整的诺贝尔奖中对酶的研究达到了10次,现摘录如下以供学习。 酶在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酶的参与。19世纪30年代德国化学家Liebig和他的同事Wohler从苦杏仁汁中发现了一种催化物质,后被命名为苦杏仁酶(emulsion),这是最早发现的酶之一。随后又有许多酶被相继发现,酶学研究也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从1907年比希纳获得酶学研究史上的首个诺贝尔奖开始,在酶学领域中先后有多次诺贝尔奖获奖记录。 1.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爱德华·比希纳(德国)获奖理由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德华·比希纳利用细沙和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混合并加以研磨,随后加上矽藻土,用水力压榨机制备酵母榨出液,利用这种液体为浓蔗糖溶液防腐,经过反复实验发现酵母榨出液引起了蔗糖的发酵。但此榨出液中没有活的酵母细胞。随后,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他又利用乙醇和丙酮杀死活的酵母细胞,仍然引起了蔗糖的发酵。1897年他发表题为《无细胞的发酵》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论文否定了发酵作用是“生命现象”的概念,建立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酶化学之间的联系。 爱德华·比希纳的研究推动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生理学和酶化学的发展,并获得了19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在酶学研究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开创了微生物生化研究的新篇章。 2.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亚瑟·哈登(英国)和汉斯.冯·奥伊勒-凯尔平(瑞典)获奖理由阐述了糖发酵过程中酶的作用 亚瑟·哈登(Harden Sir Arthur)是英国生物化学家。1904年他将酵母提取物放入半渗透薄膜袋内进行渗析时发现,酵母酶的活性消失,它不再使糖发酵。然而,如果将渗析至袋外的水加入袋内的物料中,则酵母酶活性又会恢复。同时观察到渗析开始时,酵母提取物迅速将葡萄糖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活性逐渐降低。他推测酵母酶是由2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小分子,另一部分则是大分子。两者单独作用都不会使糖发酵。只有共同作用才有发酵的效果。如果将袋内的物料煮沸,则活性消失,即使袋内加入了袋外的水也是如此。实验证明大分子是蛋白质,小分子经受住了煮沸,因而多半不是蛋白质。这种小分子是“辅酶”发现的首个实例,它是一种非蛋白质结构的小分子,这种小分子对于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汉斯.冯·奥伊勒一凯尔平是杰出的瑞典生物化学家。他在访问比希纳的实验室后对发酵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哈登发现了发酵过程需要酶和辅酶共同发挥作用,因此经过10年潜心

【名人故事】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名人故事】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艾尔曼·彼得尔·内尔斯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被 嘲讽的故事也是一段传奇。 内尔斯于1922年生于瑞典,他在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他擅长物理学,尤其是对核物理的研究有着特别的热情。年轻时,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物理学硕士学位,并在那里发表了一篇令人瞩目的学术论文,为他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基础。 内尔斯在科学界的声誉并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获得的,而是因为他在1956年被授予了诺贝尔奖。当时,他正与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一起研究中微子的性质。他们发现, 中微子在与其他粒子反应时会减少能量和动量,这一发现引发了轰动。他们的研究对于粒 子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内尔斯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他时,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与内尔斯不同,巴丁是 研究的主要贡献者,他应该独自获得诺贝尔奖。内尔斯的分析和计算只是巴丁理论中的一 个方面,而且还有其他科学家的贡献没有被充分考虑。对内尔斯的颁奖有了质疑之声。 内尔斯成为了当时学术界的笑柄。嘲笑者称他是“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被人认为是名声不受尊重的人,甚至有人怀疑他是否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内尔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继续进行他的研究,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做出了更加 重要的贡献。他与其他科学家一起提出了标准模型理论,该理论是粒子物理学的基础,对 于我们理解宇宙的组成和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内尔斯的研究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重 的科学家,并赢得了无数的奖项和荣誉。他对粒子物理学的贡献被视为里程碑式的,为他 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地位。 内尔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被嘲讽和质疑的,也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坚持自己的研究,努力克服困难和挫折,最终会有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内尔斯通过自己 的努力,不仅消除了嘲笑和质疑,还在科学界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艾尔曼·彼得尔·内尔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的道路上,必然 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成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 内尔斯一样,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持不懈。

给费米发错的诺贝尔奖

给费米发错的诺贝尔奖 本世纪30年代初,中子被发现以后,科学家就利用它去轰击各种元素,研究核反应。以意大利皇家科学院院士费米为首的一批青年人,干得最起劲。他们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从头到尾地轰击已知的各种元素,看看都会发生什么情况。 1934年,元素周期表上最后一个是92号元素铀。当用中子轰击时,他们发现铀被强烈地激活了,并产生出好些种元素。他们认为,在这些铀的衰变产物中,有一种是原子序数为93的新元素。这是因为中子打进铀原子核里,使铀的原子量增加而转变成的新元素。 费米等人关于93号新元素的实验报告发表后,世界各国的报纸立即实行了轰动性的报道。 关于93号元素问题,在各国科学家中引起一场激烈而持续的争论。有很多人肯定,也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这场争论迟迟没有定论的原因是当时缺乏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够对铀元素受到中子轰击后的产物实行精确的分离和分析。 1934年10月,费米研究小组未解决这个谜团,却意外地取得另一项重大发现:中子在到达被辐射物质之前,和含氢物质中的氢原子核碰撞,速度大大降低;这种降低了速度的“慢中子”,更容易引起被辐射物质的核反应。这正如速度太快的篮球容易从框上弹出去,速度慢的较容易进篮一样,使用慢中子轰击原子核很快被各国科学家采用。 1938年11月10日,也就是“93号元素”发现4年多以后,费米接到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科学院宣布费米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状:“奖金授予罗马大学恩里科·费米教授,以表彰他认证了由中子轰击所产生的新的放射性元素,以及他在这个研究中发现由慢中子引起的反应。” 费米带着全家去斯德哥尔摩领奖后,没有返回意大利,而是乘上了去美国的轮船。 就在这个年,德国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的两位化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与女物理学家梅特涅合作,试验用慢中子轰击铀元素,而且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检验核反应的产物,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铀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分裂成大致相等的两半,它们不是93号新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原子核的这个种变化现象过去还从未发现过。 1938年11月22日,也就是在诺贝尔奖颁发后的12天,哈恩把分裂原子的报告寄往柏林《自然科学》杂志,该杂志1939年1月便登出了哈恩的论文,推翻了费米的实验结果。显而易见,诺贝尔奖搞错了! 听到这惊人的消息,费米的第一个反应是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利用那里较好的设备,重复了哈恩的试验,结果和哈恩的试验一样。 这个事实,对费米来说无疑是难堪的。不过和人们的想象相反,费米坦率地检讨和总结了自己的错误判断,表现了一个科学家服从真费米理的高尚品质。 此时此刻,费米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声誉得失,他在别人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 在裂变理论的基础上,费米很快提出一种假说:当铀核裂变时,会放射出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击中其它铀核,于是就会发生一连串的反应,直到全部原子被

【名人故事】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名人故事】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有一位名叫亨利·达雷尔的科学家,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同时也是被嘲讽出来的。 亨利·达雷尔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小时候他就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他经常观察鸟类、昆虫和植物,并试图了解它们的生态和行为规律。亨利的父母虽然生活拮据,但他们总是鼓励亨利追求自己的兴趣,并且尽力提供他所需要的书籍和工具。 亨利上小学时,他的老师曾经嘲笑他对自然科学的痴迷,并告诉他:“你能从这些虫子、鸟和花草身上得到什么?”亨利并没有因此气馁,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亨利上了中学后,他开始进行更为系统的科学研究,并在一次学校的科技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次成绩让亨利的老师和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他们开始认可他的才华,并对他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支持。 亨利进入大学后,他努力攻读生物学专业,并在大学里展示了卓越的才华。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赞赏,他的论文也开始被国际学术界所关注。 即使在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之后,亨利依然遭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有些人认为,他所进行的研究是没有用的,不值得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人甚至认为,亨利是个怪人,他的兴趣和追求与常人格格不入。 尽管如此,亨利并没有因此放弃。他越来越坚信自己所从事的科学研究,能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改变。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证明自己是对的。 终于,在他四十岁的时候,亨利发现了一种新的植物根系结构,这项发现成为了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这一次,亨利不仅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也赢得了国内科学界的尊重。 亨利·达雷尔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梦想和信念是无法被嘲笑和质疑所打垮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当你对自己的追求充满信心,并坚持努力,你就有能力改变世界。” 现在,亨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学界名人,他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帮助。他开创了许多项目和理论,使人们对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在植物栽培和农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亨利·达雷尔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和嘲笑,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可能成为名人,同样也能改变世界。

诺贝尔奖读后感

诺贝尔奖读后感 读完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后,我对获奖者的创新、努力和奉献精神深感敬佩。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旨在表彰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以及经济学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通过阅读他们的论文和研究成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科研的艰辛和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 在物理学与化学领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对于解开自然界的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实验,在原子结构、粒子行为、化学反应等方面探索了许多新的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领域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前沿技术和应用。我对于这些科学家们的智慧和毅力深感敬佩。 生理学或医学方面的诺贝尔奖,是为了表彰那些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这些获奖者通过对人体机制的了解和疾病治疗的探索,使得人类的医疗水平显著提高。他们提出了许多治疗方法和药物,帮助了无数患者重获健康。我为这些科学家们的医学突破和对人类生命的关怀深感敬佩。 文学方面的诺贝尔奖,是为了表彰那些为人类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作家。获奖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艺术性和文学价值。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被作者们深邃的思考和对人性、社会等主题的独到见解所吸引。他们的作品不仅带给读者思考的启示,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平奖的获奖者们为促进世界和平、消除战争和冲突作出了非

凡贡献。他们致力于通过外交、调解、人权保护等方式推动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他们的努力带来了重要的转变和和解,为我们树立了和平、公正与包容的榜样。 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们通过研究经济学原理和政策,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和获奖者的事迹,我深受启发和鼓舞。他们的奉献精神、创新思维和执着追求让我深信科学与学问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我渴望能够像他们一样,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06年搞笑诺贝尔奖_2018年搞笑诺贝尔奖

2006年搞笑诺贝尔奖_2018年搞笑诺贝尔奖 由科学幽默杂志《未必确实的研究年鉴》与哈佛瑞德克利夫科幻小说协会、哈佛大学瑞德克利夫物理系学生社团共同主办的搞笑诺贝尔奖至今已走过了16个年头。“年鉴”总编辑亚伯拉汉说“颁发这一奖项是为了奖励奇特的想像力,以激发人类对科学、医学和科技的兴趣,让人看了先是一笑,然后再认真思考,搞笑的背后有着严肃的科学精神。” 所有“搞笑”的研究都真有其事,并都曾经在权威的科学和医学专刊上发表过论文,与诺贝尔奖得主获得丰厚的奖金不同,搞笑诺贝尔奖得主不但不得分文,还要倒贴“车马费”出席。但多数人都认同它是一种荣誉,科学界也越来越认真地看待这个奖项。 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同样“搞笑”,当局会邀请正宗的诺贝尔奖得主颁奖,台下的学者也会不断向舞台丢纸飞机,获奖人只有一分钟发表感言,如果一分钟后还在絮絮叨叨,就有一位由主办单位安排的8岁小女孩大喊:“快闭嘴,吵死人了!”在2006年的10位获奖者当中有8人出席了这次典礼,本年鸟类学奖得主施瓦布说:“这个奖项真的很有趣,我感到非常荣幸。” 2006年搞笑诺贝尔奖于10月5日在哈佛大学颁奖。获奖者如下。 营养学奖:科威特大学的瓦斯米亚・阿勒胡提和科威特公共环境部学者法坦・阿勒穆萨拉姆研究发现,蜣螂(一种甲虫,俗称“屎壳郎”)虽以粪、尿或动物的尸体为生,但它们其实是一种对吃很“挑剔”的昆虫――喜欢马粪或狗屎远多于骆驼和狐狸粪。 和平奖:英国威尔士从事保安设备业的霍华德・斯特普尔顿凭借其发明的“青少年音波阻吓器”(概念类似“驱蚊器”)而获奖。 “蚊子”会发出有如蚊子式的叫声或是拉得很难听的小提琴声音,

但这种噪音成年人却听不见,只有约20岁以下的年轻人才能听到,且不会伤害听力。原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到高频声音的能力也会不断下降;10多岁时,可以听到20Hz(赫兹)至20kHz(千赫兹)的频率,但长大后最多只能听到18kHZ或以下的频率。斯特普尔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用“蚊子”成功赶尽那些聚集在商店门口大吵大闹的年轻人,还商家应有的宁静。这项技术后来还被用来制作手机铃声,令青少年听得见,但他们的老师听不到。 声学奖:为什么用手指甲刮黑板的声音总是那么难听,甚至令人发狂?美国西北大学林恩・哈尔彭、兰德尔・布拉克和詹姆士・希伦布兰德博士,在1986年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发现:这种声音的高频即使经过数位化消音处理,听起来还是让人很不舒服,但是到底为什么会这么难听?实验报告说:“还是没有答案。”两人的猜测是,这种声音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群殴中所发出的尖叫声相似。 医学奖: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院的弗朗西斯・M・费斯米尔和以色列海法医学中心一个研究小组,都发表了题为“以手指按摩直肠制止不受控打嗝”的研究报告,并以此赢得此项殊荣。 20年前,费斯米尔首次(也是惟一一次)亲试过此法。当时一名病人找到他,表示已经连续三天打嗝,费斯米尔尝试了各种“止嗝”的标准方法,包括拉病人的舌头、令病人感到作呕窒息等,但都失败。他最后使出此手法,因为他知道:通过这种按摩方法刺激迷走神经,可以减慢快速心跳,而刺激同一迷走神经同样能令人停止打嗝,“我把手指插进他的肛门,轻轻地按摩,30秒后恼人的打嗝立即停止了。” 但是,在获悉自己的论文得到搞笑诺贝尔医学奖时,费斯米尔直言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感到光荣还是尴尬。他说:“我是个严肃的人,想不到一篇我在1987年写的论文,今天忽然又重新来缠住我,我宁可人们日后因为我的心脏研究成果而记住我。” 生物奖:荷兰瓦赫宁恩农业大学的巴尔特・克诺尔斯和鲁尔德・德容发现,人类的“臭脚丫”和气味浓郁的林堡干酪(比利时一种奶酪)的气味一样,都能吸引雌性疟蚊。“我们发现三种疟蚊会倾向于叮不

爱因斯坦的诺贝尔奖

1次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20世纪700人(次)的诺贝尔奖颁奖历史当中,恐怕爱因斯坦获奖时引起的麻烦最多,而获奖原因更是奇怪得独此一家。很早就不断有人提名他为侯选人,但由于种种几乎无法置信的理由却一直没有成功。1922年,他才终于获得了补发的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9年10月,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推荐理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伟大贡献。以后他又于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爱因斯坦。那时反对相对论的势力很强,评奖委员会没有把奖给爱因斯坦情有可原。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林斯海姆推荐爱因斯坦(推荐理由还是他在相对论方面的成就)为获奖候选人时,写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我相信诺贝尔奖委员会很少有机会为一件具有类似意义的工作而颁奖。” 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来看,普林斯海姆的话非常准确。但令人遗憾和惊讶的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却千真万确地没有因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之一——相对论而颁奖给爱因斯坦。恐怕无论怎么说,这也是诺贝尔奖颁奖史上的极大缺憾。 1919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J. J.汤姆逊(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郑重宣称:“(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是牛顿时代以来最重要的进展,是人类思想上最高的成就之一。”当时科学界最有权威的人士之一的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19年9月22日写信给埃伦菲斯特说:“(日食观测的结果)是所曾得到过的对一种理论的最光辉的证实之一,而且也很适于铺设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甚至连一开始劝爱因斯坦“不要搞什么广义相对论,即使搞出来了也没有人信”的普朗克,也在1919年1月19日因广义相对论的成就提名爱因斯坦为获奖侯选人,理由是他迈出了超越牛顿的第一步。1921年有更多的人因广义相对论而提名爱因斯坦,但诺贝尔奖委员会因为还有不少人(但都不是一流科学家)反对相对论而犹豫不决,导致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空缺。那么多最有权威的科学家的意见,委员会都能置之不顾,由此可以想见诺贝尔委员会里的保守势力多么强大。 在1919年以前,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相对论,每年都会突然冒出一些反对意见或证实其有误的实验,而提出这些反对意见和实验结果的人,又多不是等闲之辈,有的还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因而引起诺贝尔奖委员会有些犹豫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事情。但是到了1919年英国日食远征考察队以确凿的观测证明了爱因斯坦的新引力定律后,委员会的犹豫就颇让人费解了。1919年,许多以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继续提名爱因斯坦,其中包括瓦尔堡、劳厄、普朗克等人,原因是广义相对论;瑞典的物理化学家阿列纽斯(S. A. Arrhenius)因布朗运动提名爱因斯坦为获奖后选人。但委员会最后提出的报告中却认为,“如果爱因斯坦因为统计物理学……而不是因为他的其他主要论文而获奖,那是会使学术界感到奇怪的”。意思是说爱因斯坦的统计力学论文的质量没有他的相对论

【名人故事】名人故事: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

【名人故事】名人故事: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 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 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10年后,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 提纯实验。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 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虽然这离生产青霉素还差得很远,但弗洛里还是非常高兴。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实 验室大门外的街上散步,见路边水果店里摆满了西瓜,“这段时间工作进展不错,买几只 西瓜慰劳一下同事们吧!”想着,他走进了水果店。 这家店里的西瓜看样子都很好,弗洛里弯下腰,伸出食指敲敲这只,敲敲那只,然后 随手抱起几只,交了钱后刚要走,忽然瞥见柜台上放着一只被挤破了的西瓜。这只西瓜虽 然比别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几处瓜皮已经溃烂了,上面长了一层绿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着这只烂瓜看了好久,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忽然对老板说:“我要这一只。” “先生,那是我们刚选出的坏瓜,正准备扔掉呢?吃了要坏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这一只。”说着,弗洛里已放下怀里的西瓜,捧着那只烂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几只好瓜也抱走吧,这只烂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说,要是把这只打烂了怎么办?” “那、那我把刚才的瓜钱退给您吧!”老板举着钱追了几步,但弗洛里己走远了。老 板摇了摇头,有些不解地望着这个奇怪的顾客远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着这只烂西瓜回到实验室后,立即从瓜上取下一点绿霉,开始培养菌种。不久,实验结果出来了,让弗洛里兴奋的是,从烂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从每立方厘米40单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单位。

世界欠她一个诺贝尔奖_名人故事

世界欠她一个诺贝尔奖 兴趣的开始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美国卡耐基科学研究所的薇拉·;鲁宾和肯特·;福特正在反复检查宇宙中仙女座星系的观测结果。 但是很奇怪,这个巨大的螺旋状星系似乎出错了:星系边缘区上的物质和中心区的物质的旋转速度竟然一样快!按理说,位于中心区的物质的速度应该是最快的,就像我们的太阳系那样。显然,仙女座星系违反了这个规则。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直到两年后,鲁宾才明白那“奇怪现象”背后的原因———原来是暗物质在搞鬼,而之前得到的观测结果是宇宙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科学家现在知道,84%的宇宙物质由暗物质组成。它们是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分布在整个宇宙中。它们对星系内恒星的移动、星系之间的互相拉扯以及所有物质聚集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暗物质与宇宙的关系,类似空气和人类的关系一样:它们是物质的,且无处不在,人们却看不见它们。暗物质的存在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科学家们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发明了高亮度更节能环保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还发现了宇宙中的暗能量。所有这些重大实验和思想值得被表彰,研究者也纷纷拿到诺贝尔奖。 相比之下,鲁宾对暗物质的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几乎整个天体物理都能感觉她的影响,但40多年来,诺贝尔委员们似乎一直对她“视而不见”。

1928年,薇拉·;鲁宾在美国费城出生。在她10岁的时候,鲁宾的家搬到美国华盛顿特区。当时她房间的床是紧挨着窗户的,晚上她常会躺在床上观察星星。她还发现如果在深夜张开眼睛,所有的星星都绕着一个点进行旋转,她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她开始观看流星雨,并在纸片上画出那些在天空中一闪而过、显现美丽光芒的流星。她还在爸爸的帮助下架起了一台望远镜,时常观察星星,还将星星作为课堂论文的主题。鲁宾利用生活和学习上的每个机会,深入了解神秘的宇宙。 从瓦萨学院毕业后,鲁宾试着申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文系,却因女性身份被拒绝(该系一直到1975年才对女性开放)。不过她还申请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研究生学院,并被录取。入学后,鲁宾与天文学家玛莎·;斯塔尔·;卡彭特一起做研究。卡彭特当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