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

2010-07-21

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1

文章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阐述在中职教育需求变化新情况下的应对策略.

作者:殷勤作者单位:湖南省工业贸易学校刊名:机械职业教育英文刊名:JIXIE ZHIYE JIAOYU 年,卷(期):20xx ""(3) 分类号:G71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有效需求供给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2

随着现代美容医学的兴起,在美容领域中,与普通生活美容中化学合成化妆品副作用及“治标不治本”的弊端,现代西医美容整形的局限性和后遗症等相比,中医药美容行业凭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源于自然、亦食亦药的中草药,安全有效的针灸推拿,越来越得到中国乃至世界爱美者的认可和应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中医药美容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的美容职业教育开始于二十世纪 80 年代末,随着美容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美容行业学校应运而生。但这些办学单位多缺乏资质,其学习形式以业余、短期培训为主,教学内容也仅限于讲授生活美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极少涉及专业的中医药美容知识。正是因为中国美容行业“短平快”的教育培训方式,使得中国美容职业教育的起点很低,从正规中医药院校毕业,拥有职业高中、大中专(本科)学历文凭系统学习的高级专业人员还比较缺少,造成大众对中医药美容的职业认可度不高,美容师一直处于低端职业的状态。形成了与中医药美容经济蓬勃发展的现状相对立的教育缺失现象。这都需要我们对美容职业教育领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思考。

(一)美容行业长期以来沿袭的传统师傅带学徒的行规已不

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师带徒教育模式主要是由老师进行个别指导,虽然能够达到学习实践操作经验的目的,但这种方式传承范围过窄,接受师承的人员有限,只有纵向的技术传授,缺乏横向的技术拓展,难以适应中医药美容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影响徒弟能力水准的提高。再者,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缺乏理论基础,对行业的.发展没有正确的认识。结果只造就了一批只会埋头苦干,不懂创新的技工而已。更有甚者,由于缺乏世界观等综合知识的积累,少数的从业人员没有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产生了许多不利于美容业健康发展的事故。

(二)部分中医药美容培训学校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不能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两者之间做到兼备。由于采取的是效益优先的原则,尽量压缩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以使得学生尽快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半成品。其次,在人才培养中,中医药基本理论、微生物学、美容咨询技巧、美容心理学、美容营养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授课明显不足,教学质量差。同时,师资配置薄弱,部分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授课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这些教育的缺失无法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能力的从业者。

(三)许多中医药美容从业人员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误区限制

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大部分人在刚从事美容师工作时,简单的认为只要自己拥有合格的操作技能,可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就行了。但是随着自身的成长,就越来越感觉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尤其是现在社会分工的趋于细化,从美容行业中不断衍生出如美容督导、形象顾问、心理美疗师、美容营养师等分支职业,对整个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有了很大的跨越。因此美容师需要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来充实自己。

二、中医药美容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一)适应发展,改变教育模式

中医药美容职业教育应形成学历培养、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并重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培养模式也应该由初期师带徒模式向职业教育的方式发展。首先通过学历培养,为中医药美容从业人员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并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然后依靠岗位培训,让从业人员拥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累积重要的工作经验;最后保持继续教育,不断引入新知识、新技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行业的激烈竞争。要突出“学中做、做中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药美容人才。

(二)迎合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中医药美容职业教育应定位在培养高等技能美容人才。中医药美容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除应具备美容医师的职业素质、中医美容的基础理论和诊疗知识外,还应当具备高级美容师的技能,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既要包括中、西医学的基本理论,中、西医临床各科,中、西医学美容,医学美学,美容心理学,还应在不同层次适当增设化妆品学,美容护肤,美容化妆,美容医院经营管理,医学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等相关课程。即以中医教育为主体,多学科为支撑,促进中医美容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校企联合,整合教育资源

要加强与一些本身就拥有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的大企业紧密联合,将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打造品牌。以订单式培养,顶岗培训等形式为企业量身打造实际所需的人才。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校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就业平台,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带动教学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培训市场。

(四)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各美容机构要通过与中医药院校共同开展创建中医药职业教育培训组织活动,增强广大中医药美容工作者的学习紧迫感。把学习变成生活习惯、工作状态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方式,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以用促学,促进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营造中医药美容行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结语

行业的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则在教育。中医药美容行业的激烈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医药美容职业培训机构出现,高学历、高素质的从业人才会越来越抢手。因此,我们要努力以整体提高中医药美容职业教育水平来推动中医药美容行业的健康发展,让从业人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带来社会地位的提高。

最新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中央教科所对我国的许多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后证实,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三大方面。即较高的职业素养,企业对这三大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企业希望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尤其希望学生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座落于“世界船王”包玉刚故乡(镇海庄市)的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的民营企业,与我校有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该公司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精心打造“人文华通”,“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业务素质,培养爱岗敬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公司开展了“四职”教育活动,即: 职业意识:你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上,都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企业职工爱岗敬业,保质保量,出色完成本职工作是每位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意识。只有具备职业意识,才会有工人阶级的产业意识。这是四个职业教育的核心。 职业技术:每个员工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技术,没有知识。 职业纪律:企业的纪律是员工凝聚力和企业正常运行的有利保证。 职业道德:道德是人品的体现,是做人的规范。职业道德是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相互制约,是把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崇高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事实上,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能否有生机活力,就在于我们是不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谋求职教的发展,是不是围绕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来确定职教的办学目标,这应该已成为我们广大职教工作者的一个明确的共识。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职业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应把培养中职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历经创业——辉煌——下滑——回升——又低落——再攀升这样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路程。它的起落直接与劳动就业市场变化,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几年,北京市的职业教育也处于“低谷”。在职教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使职业教育再次引起各界关注,搅动起思想的碰撞和实践的探新。本文是在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对现存主要问题进行诊断,并试图从创新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困惑——中等职教面临五大难题 一是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北京一个远郊区的某所职高去年只招了31个学生。数字表明:随着北京学龄人口的变化,初中毕业生将逐年减少,到2008年,将从2001年的14万人逐步下降到9.6万人左右;“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之势,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还会继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是学生状况处于弱势。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分数偏低,比如,为了“初中不落地”以及社会的稳定,使得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教人的又一悲叹! 问题二:体系割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型,在体系上应该说是不完善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是很清晰。 其一是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职是众多人所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有效机制。 其二是在类型上融通不够。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职普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取得经验形成特色。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浅尝实验阶段。 其三是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随着职教事业的变化,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 问题三:模式单一 尽管多年来职教取得很多经验,但用它本应有的“多样化”的内在特征来对照,依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的痕迹。 一是办学功能单一。几乎都办成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二是办学体制单一。在北京现有的约2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仅有20所是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其余均为公办学校。与国家积极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不相适应。 三是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今日头条作为互联网新媒体的代表,从2012年8月上线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的用户数已经高达1.2亿。今日头条的成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的成功,就像今日头条所宣称的那样,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然而,今日头条因为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深陷版权困境。 今日头条是否构成版权侵权 要判断今日头条是否构成版权侵权,就必须先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新闻作品的规定主要有两处: 一处是《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另一处是《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

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从以上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一方面规定了时事新闻不适用于《著作权法》;另一方面又规定了有关时事新闻、时事性文章和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的合理使用。但就这两条而言,先不说规定存在冲突的问题,仅如何界定时事新闻就让人大伤脑筋。 (一)时事新闻如何界定 我国2002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5条第(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从这一条的规定来看,只有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而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原因则是单纯事实消息不具有独创性,换句话说,时事新闻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此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笔者认为,这一款规定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缺乏独创性就不是作品,而不是作品也自然无法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实际上,真正不具有独创性仅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恐怕也只有一句话新闻,绝大多数新闻报道

观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观点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6年11月18-19日,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举办了全市教研和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班,来自各区县教研中心、市直中小学(中职学校)教科研及教学管理人员近20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班主要围绕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等内容展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付宜红博士作了题为《落实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的报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室主任夏雪梅博士作了题为《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的报告。听完两个高水平的专家报告,“核心素养”这几个字对大家的冲击力是最强的,笔者也感同身受。从事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工作多年,笔者比较关心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 之前,只是知道“核心素养”是热词,在普通中小学阶段反响很大,中职学校也应该考虑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没有花时间去认真思考,只知道素养跟素质差不多。经过培训后,有一些认识了,但只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完全搞懂。 听报告的时候就在思考,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于是在本子上就记下了这么一行字:素养——核心素养——中职生核心素养,我称之为认识中职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也就是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素养及核心素养,才能进一步研究什么是中职生的核心素养。 什么是素养?

查了一下,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研究学生核心素养中,采用第三个定义,即研究从事学术科研活动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础和能力。知道什么是素养,是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失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教育工作者比较关心学生的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初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也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因此中国中职教育现今的功能是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练就出一批又一批各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结合自己这两年来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及体会,对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严峻的挑战。90年代上职业中学是很荣耀的事,普通的初中学生望尘莫及,时过境迁,职业中学毕业生原有的特殊优势已不复存在。中等职业教育由热降冷,期间历经了社会经济、用人制度、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使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市场办学,优胜劣汰,它给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一)生源问题 在过去,家长送子女读职业学校是为了争取一个分配工作指标,让子女早日抱上个"铁饭碗",因此,历年来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十分充足。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原来的"铁饭碗"被打破,加上大学生毕业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普通追求使用高学历人才的"拔高"政策,使得处于较低学历的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职业教育学校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另外,社会力量办学的增多对职业教育冲击很大,这些原因都造成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是生源素质问题,今天的职业教育学校招收的都是普高的淘汰者,生源总体素质大大下降,这给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都增加了困难。 (二)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状态的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根据调查统计,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进取型,这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职业中学有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因此他们处处表现出主动和上进。 满足型,这类学生觉得考入职中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要求,他们在初中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德育量化一般为"良好"。因此,进入职业中学后,学习上可以应付,只要求顺利拿到毕业证。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迫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重要。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专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

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政策层面”逐渐好转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各行各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那种只看重学历不重视实际能力的落后观念必将被淘汰。我国未来的发展,定位是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其中最关键的是形成人才结构的全面规划,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只有职业教育才能担当这个重任。可见职业教育是科技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 2、中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地位将日趋凸现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入世的形势下,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配置将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跨国企业大量进入及其本土化经营,将大大增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同时,未来劳动就业的格局客观上的构成了庞大的就业培训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总规模还将继续扩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治理无序竞争 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相当激烈,一些职业学校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私立学校甚至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实行关、停、并、转,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

谈中职学生德育现状与对策

谈中职学生德育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2-08-27T11:45:21.67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王彦昌马明玉 [导读] 深入研究中职生的德育现状,寻求其矫正的方法和途径,成为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王彦昌马明玉(临朐县机械电子职业中专,山东潍坊262612) 摘要:近年来,报考中职的学生有减无增,初中毕业生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进入了普通高中,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群体则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致使中职学生文化水平明显下降,学生基本素质有明显滑坡的趋势。因此,深入研究中职生的德育现状,寻求其矫正的方法和途径,成为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育;现状;对策 一、当前中职学生德育现状及分析 中职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十九岁之间,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本来就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加上各种原因的影响,中职学生在基础教育中成为经常被忽视的弱视群体,思想道德方面问题颇多。突出表现在: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焦虑现象较普遍;行为习惯不良,懒惰、任性、不守纪律、不尊重他人、满口脏话等;自控能力弱,对社会表现冷漠,挫折忍受力弱,情绪消极,甚至部分学生是非不明、价值观念错位、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义务教育学习阶段的遗留问题。从学生自身来看,有的学生从接受教育开始,学习成绩就在班级中垫底,长期以来,这些学生对自己丧失信心,缺乏应有的学习动机,造成了对学习的厌倦。还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却又克制不了自己,总是违纪或犯错。再加上,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优秀学生,自卑感强烈,得过且过,其行为习惯不仅不能好转,反而越来越差。从学生家庭教育来看,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重知识掌握、轻品德习惯养成,甚至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教育的事情就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对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听之任之。从义务学校教育来看,学校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甚至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这些学生做出一些不该有的行为,如上课讲话、玩手机、有意扰乱课堂等,而学校在教育管理中没有有效管制,不良习惯便养成了。 其次,进入职业学校后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一是是非观念混淆,导致很多不良习惯。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等最基本的常识认识不清、甚至严重混淆。喜欢另类、盲目崇拜、行为偏激、不敬师长、出口成“脏”、抽烟、打架、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部分学生甚至把上述现象的存在看作是一种正常现象,把老师的教育管理看做是多管闲事。有部分学生,连最起码的课本都不愿意订,勉强订了课本,用不了几天,就丢弃了。二是进取精神的缺乏,致使懒惰现象尤其突出。部分中职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无所事事。有的学生的法宝就是“不会”“不知道”等,以此搪塞老师的对他的启发。三是团结协作意识差,个人主义突出。部分中职学生性格缺陷较为明显,表现为自利、任性、懒惰、固执、骄横等。经常会看到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吵大闹,甚至大动干戈。 二、中职德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随着形势的发展,老师靠单纯的理论说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生的现状。德育课的教学应突破课堂和课程的限制,构建起课堂、课间、家庭三位一体的“体验环境”,让“体验教育”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资源。通过具体的主题活动开展,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道德需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一,充分利用好课堂开展实践活动。要求老师挖掘各门学科中丰富的人文德育资源,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以人文价值和生命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感受良好的德育情感体验。定期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本剧,创设一种生活情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如可以利用德育课堂,定期举办“荣与辱”“美与丑”“爱自己、爱他人”等主题讲座。 第二,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各类德育教育活动。德育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必须开放办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校可以根据职业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有益于其健康成长的科技、文艺、体育以及技能展示等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可以结合各科知识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写作之旅”“书法学社”“爱心传递”等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和弘扬真善美的影视教育作品,参观法制教育基地等。 第三,充分利用好家庭资源,重视家庭德育教育软环境的建设。好学生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良好的教育环境熏陶出来的。要求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时刻教育孩子“何为何不为”,及时纠正孩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出现的偏差,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和价值观念,做孩子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标兵。学校德育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家庭资源,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如每年的感恩节,都要举办“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他人”等大型主题活动。 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一次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给学生上一堂堂生动的德育实践课,甚至能带来课堂德育教育无法实现的效果。因为对学生而言,亲身体验后获得的知识和道理,不但易于接受,而且记忆深刻,影响深远。

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给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等方面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最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还没有制度化的突破,另外在招生、教学、就业和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1、招生困难的原因 生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但是招生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被视为“一把手”工程,为什么仍然出现招生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有出路。伴随着前几年普通高校的盲目扩招,我市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条件,绝大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导致职业高中招生十分困难,“普职比”受到影响。 (2)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有的没有参加中考),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还带有不少不良习惯,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违纪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家长担心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3)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 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市各类民办职业学校迅速成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到春秋两季招生时节,所有的职业学校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的还发动部分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由于竞争为数不多的生源,进一步导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陷入困境。 (4)生源外流严重 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每年我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省直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造成有限的生源

出版社发展的困境论文:中小型出版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出版社发展的困境论文:中小型出版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央级中小型出版社,很多情形和我们科学普及出版社类似,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出路是不是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 长期按事业单位运作,突然转企改制,直面市场汹涌的大海,如同不会水的旱鸭子,很容易就会被淹死。出版社历史长、包袱重,离退休人员甚至比在职人员还多,历史遗留问题一大堆,短期内无法轻装上阵,搞不好就会被沉重的包袱拖死。干部职工留恋事业单位体制下的级别、编制、铁饭碗等,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意识僵化,改革阻力大,维稳形势重,领导班子为此要分散大量精力,劳神费力常常还不讨好,真能把人累死。 出版社底子薄,积累少,职工收入低,稳定队伍、提高待遇、发展生产乃当务之急,一时间难做大事、难成大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煞是愁死人。打造集团、强强联手、兼并重组,大局已定,大势所趋;中小型出版社自身若不快速发展、迅即强大,迟早会被别人兼并吞并,能不急死人吗?尝闻兄弟出版社转企改制上级主管部门如何大力支持,相比之下总觉得自己不招人待见,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人比人,气死人。 时转企改制之际,他人唯恐避之不急,有门路者纷纷“逃

亡雅典娜”,你一不留神却横趟了进来;前途不明,道路艰辛,心理素质不好,还不得吓你个半死!如今出版业发展格局已定,大社强社垄断市场、控制资源,中小型出版社遭围追堵截之势,陷虎狼合围之阵,如不能奋力突出重围,总有一天必定被困死。如此看来,是不是就死猪不怕开水烫,虱子多了不怕咬,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那也不行,你这不是在等死嘛? 横竖都是一个死,九死终有一次生。壮士断腕,削发明志,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借转企改制之良机,不如杀开一条生死血路,拼它一个鱼死网破,换来一片发展生机。九九归一,九死一生,生生不息。 那么,出版究竟意味着什么?能从这个问题中找到解答,中小型出版社就能找到生存发展甚至壮大的机会。 出版就是讲使命:你能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担当文化传承使命,你就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就能受到主管部门的青睐,就能可持续发展。 出版就是比眼光:你能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谋得更周全,你就能顺应潮流,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就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下一场战役中打他个漂亮的翻身仗。 出版就是考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浅谈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虽然在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只作了部分承诺,但教育系统同样要加速扩大开放的进程的趋势是必然的。它对职业教育既有直接的促进和冲击,也有通过经济领域产生的间接影响。面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后中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全面地、深层次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更强、更新、更活,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更强的实力,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面对世界各国教育力量的竞争,必须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否则,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鉴于市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从计划体制中沿袭下来的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学会深入地了解市场、灵活地适应市场、准确而果断地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国家对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以及现代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对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目前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以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创建一批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几年前,笔者在某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了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忧虑和担心。当时,由于受到普高热和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存举步维艰,笔者所在城市一半以上 的技校都关停并转,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甚至萎缩。众多有志之士为职业教育的前途深感忧虑。 其实,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等职业教育都出现过萎缩现象,而且也是在高等教育扩招的情况下发生的。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现有一支数量庞大的技 术工人队伍,但高级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偏小,这与发达国家一般达20%以上的比例相比,差距非常大。进入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确是重中之重。这是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的有效途径,是改变我国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落后、壮大经济实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一、职业教育迎来发展契机 2007年年初,一则消息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珠三角以及江浙一带的高级技术工人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现象,部分岗位 出现了空缺。一边是人才交流中心人山人海,一边是虚位以待,

求贤若渴。这便引发了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与前几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难、就业难这一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国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在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将拿出100个亿用于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广大职业教育者如浴春风,受到了很大鼓励。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四个方面 要求: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那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笔者认为,国家一直坚持这一方针,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方面的需要。经济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一些中初级的专门人才。这是发展的第一个理由,任何国家都是如此。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样化的。另外,从职业学校所接收的教育对象来看,绝大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 收入的家庭,他们来自于最广泛的老百姓的家庭。从社会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第三,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整个教育发展的布局当中,第一次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

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研究》结题报告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容乐观,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需要在学校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因此,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与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的探讨数不胜数,古人曾以“立业成家”作为人一生当中的两件大事,可以看到,职业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同时需要认识到,这种素养的具备绝不是朝夕可获的,因此,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系统的研究,促进大家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指导,以现代社会对劳动者职业素养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中职教育的实际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形式,优化教育实践,完善教育评价等活动,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构建一套切实可行,又高效能的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与管理模式。(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课题研究思路 通过开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等的调查研究,充分认识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校实际和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六项子课题分类研究,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形成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都较强的基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中职育人模式。 2.课题研究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3.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了解企业中人才素养的现状和对人才素养的期待,了解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培养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做到在行动中研究。 (3)个案研究法。以学校各专业为例,把研究点分解到相关班级、学生和相关企业。 (4)经验总结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成功实例进行系统分析,使研究成果上升为系统、科学的经验和理论。 二、研究内容 (一)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模式研究 该模式侧重于通过德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寓德育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寓德育于规范的常规训练之中,寓德育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通过课堂教学(职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等)、常规训练(3q7s管理活动、道德实践周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行为习惯。

中等职业教育近3—5年发展规划

中等职业教育近3—5年发 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造职教强县,推进科教兴县,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促进永昌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永昌职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XX—20XX年)》。 一、职教工作回顾 永昌职中自1985年建校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走了一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开

办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民用建筑、电子实用技术、电算化会计、文秘打字、英语培训、幼儿教育、财务会计、计算机等10个专业,进行了玉雕加工、电算化会计、工人岗前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学习四种培训,并相继建立了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玉雕加工和食用菌培植四种产业,为永昌经济发展培养了3000多名技术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中专人才1000多名。其中幼儿教育专业两届毕业生全部被市、县、乡各学校幼儿园聘用,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财会、计算机已成为稳定的、具有一定优势的拳手专业。还设有成人电大汉语言文学、财务与计算机、小学教育管理、英语等大专、本科层次专业,在金昌市职业学校中办学层次最全、规模最大、专业最齐。总体而言,我校职业教育一直走得是以升学为主的路子。 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前形势及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得到落实,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步履艰难,生源严重不足,办学专业单一,办学仍以升学为目的,没形成特色办学;三是职高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摘要:做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着职业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把我们的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既是教育范畴也是经济范畴,其经济地位将日益显现。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展对策,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面对的现状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也被认为是无奈之举。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也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上普高而不上职校,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所以说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经费投入不足必将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职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的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使中职教育能不断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表明,国家经济增长的快慢、社会和谐程度、劳动就业率高低不仅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而且大量实用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及提高也经由职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在我国科技步伐加快、产业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2010年中职招生规模713.1万人,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协调发展。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存在着很多招生困境,有些在招生过程中出现了为抢夺生源虚夸宣传、有偿招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个别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面临倒闭的边缘。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困境现状 1.1生源数量相对减少 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急需大量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和提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人才及熟练劳动者素质的基本途径。但是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出现连续减少的现象。2010年全国初中毕业生1763.3万,中职计划招生人数830万,实际招生713.1万,完成百分比85.9%。吉林、辽宁、湖北等11个省(市)招生任务的完成率还不到80%,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已严重滞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1.2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社会全方位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普通高中还将不断扩大招生。而中职招生实质上己没有了分数线的限制,只要读完了初中都可以上,甚至有的学校为了多招生,对正在上初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也照样招进来。按照目前这样的升学模式,中职学校的生源必然质量越来越差。但是中等职教还将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将一大批质量不高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继续发挥职教分流的功能。 1.3招生市场混乱 当前我国的中职招生无序竟争的状况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各职业学校在招生中不得不依赖各种招生中介进行招生;各中职学校为了抢夺生源都采取提前入学的办法,先下手为强将学生早早地招到学校中去;招生中介在招生中为了一己之利竞相采用“相互低毁,自相残杀以及企图垄断招生市场”等不正当竟争手段进行招生。这些无序竟争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办学的成本,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平等的招生市场秩序与社会道德规范,从根本上制约了中职招生的可持续发展。 1.4大多数地方政府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因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加之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纵深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教育及劳动主管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同时,大多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仍然十分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看做是弱势教育。其与普通教育相比,不仅生源的素质上有较大差距,而且在资金投入、设施设备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