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显微鉴定

中药显微鉴定
中药显微鉴定

中药显微鉴定

绪论部分&基础知识&各论部分

绪论部分

一、定义

中药显微鉴定学是应用显微鉴定的理论和实验技术,利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对中药的组织、粉末进行微观分析的一门学科。显微鉴定是一门专业技术,是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切片的组织构造或粉末的细胞及其后含物特征,描述显微鉴别点,制订显微鉴别依据。

制片:一般作横切面片或粉末片,必要时可作纵切面片或解离组织片等。植物的根、根茎、藤茎、皮、木类药材,以组织切片为主;叶、花、果实、种子等以表面制片或粉末片为主;全草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采用组织制片或粉末片时,可选择1~2个有明显鉴别作用的特征;全草的粉末应以混合粉末为主。为配合中成药的显微分析,动物类及矿物类药材均以粉末片为主。

显微鉴定各论

第一章根和根茎类药材

第一节根类药材

显微鉴定

(1) 组织构造

被子植物的根,根据其维管系统,可分为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或单子叶植物根。

1.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例:细辛):皮皮层内皮层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

特点:皮层宽,中柱小,木质部束及韧皮部束数目少,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呈星芒状,一般无髓。

2.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例:甘草):皮皮层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

特点:表层为木栓组织;皮层狭窄;韧皮部较发达或较狭窄;形成层环多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组成;中央大多无髓,少数有明显的髓部。

3.单子叶植物根(例:百部)

单子叶植物根类药材一般无木栓组织,其表皮细胞外壁有时增厚,也有表皮发育成数列根被细胞,壁木栓化或木化;皮层宽广,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凯氏(带)点通常明显;中柱小,木质部束及韧皮部束数目多,相间排列成一圈;中央髓部大多为薄壁细胞或细胞壁木化增厚。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主要区别点

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韧皮部束和木质部束数目多,相间排成一圈,无射线,有髓。

双子叶植物:多为次生构造(木栓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一、防己Radix Stephaniae Tetrandrae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干燥根。

【显微鉴别】横切面:落皮层、木栓层→皮层(窄,稀疏散有石细胞;布有短棒晶及小方晶)→韧皮部(半圆形)→形成层(束内明显)→木质部(深入中心,数束)→射线宽,无髓部。

【防己粉末】白色或黄白色。①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5~26μm ,脐点点状、裂缝状、三叉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6(~8)分粒组成。②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椭圆形,壁稍厚,纹孔及孔沟明显,有的可见层纹。③纤维细长梭形,长340μm以上,有单斜纹孔或交叉成十字形。④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34~236μm。另有木薄壁细胞及少数草酸钙小结晶及木栓组织。

【附注】商品防己的来源有多种,有的地方用马兜铃科异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的根入药,称“汉中防己”。在湖南等地曾用防己科称钩风Diploclisia affinis的根及老茎入药;称“湘防己”,多自产自销。称钩风的根横切面具异常构造,有2~7轮同心性维管束环层。河南、陕西、江西等地尚用防己科木防己Cocculus trilobus的根入药。呈圆柱形,屈曲不直,表面黑褐色。质较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无粉质。以上均非

正品。

二、广防己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Chou et S.M.Hwang的干燥根。

根横切面:落皮层厚,皮层狭窄,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韧皮部较宽,韧皮射线宽,向外渐扩大成喇叭状,有石细胞群和簇晶散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束向外呈二歧或多歧分叉,木纤维成束,木射线宽广,偶见簇晶和石细胞;髓部较小,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产生额外形成层,向内产生韧皮部,向外产生木质部,形成异型复合维管束。

【性状】注意粉防己与广防已在质地,粉性的强弱,易折断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粉防己和广防己性状鉴别要点是前者质重坚脆,粉性,易折断;后者质坚硬,略粉性,不易折断。

【组织构造及粉末】(1)横切面①落皮层及木栓层(细胞层次)。②皮层(宽窄,石细胞的多少及分布状况,草酸钙结晶的类型)。③韧皮部(形状)。④形成层(束内及束间形成层是否明显)。⑤木质部(是否分枝及深入中心)。⑥射线(宽窄)。⑦髓部(有无)。

※粉防己落皮层、木栓层→皮层(窄,稀疏散有石细胞;布有短棒晶及小方晶)→韧皮部(半圆形)→形成层(束内明显)→木质部(深入中心,数束)→射线宽,无髓部。

※广防己皮层石细胞断续成环,布有簇晶、短棒晶及小方晶;韧皮部狭长,向外侧渐尖;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2或多分枝;射线较窄及髓部有异形维管束等区别于粉防己。

(2)粉末

※粉防己可见小方晶和小棒晶。淡黄色石细胞,孔沟、层纹明显。单粒淀粉直径至26μm;复粒2~8分粒,分粒较小。木纤维为韧型纤维。另可见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木薄壁细胞,木栓细胞等。

※广防己可见簇晶。石细胞壁较厚,孔沟具分枝。单粒淀粉直径至30μm;复粒2~7分粒,分粒较大等区别于粉防己。

几种防己组织特征检索表

1、根或根茎有三生构造

2、髓部较大,三生构造额外形成层呈不规则多角形;皮层细胞偶见方晶

……………………………………………………宜宾防己A. austroszechuanica

2、髓部较小,三生构造额外形成层环形;皮层细胞不含方晶

……………………………………………………广防己A. fangchi

1、根或根茎无三生构造

3、根有髓

4、根不含簇晶…………………………………耳叶马兜铃A. tagala

4、根含大量簇晶

5、皮层有间断的石细胞群,偶见纤维群……汉中防己A.heterophylla

5、皮层石细胞偶见单个散在或几个成群,无皮层纤维

……………………………………………冕宁防己A. moupinensis

3、根无髓

6、皮层石细胞连成环带,方晶众多而大,长8~14μm

……………………………………………木防己C. orbiculatus

6、皮层石细胞稀疏,单个散在或几个成群,方晶少而小,长3~7μm

……………………………………………粉防己S. tetrandra

麦冬Radix Ophiopogonis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的干燥块根。

【显微特征】表皮细胞1列或有残存,有的细胞分化成根毛;根被细胞2~5列,类方形、类长方形或多角形,有的有纵长纹孔。皮层宽广,14~27列细胞;外皮层细胞类长方形,外壁及侧壁微木化,其间夹有分泌细胞,含黄色油状物;含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类圆形,含细柱状草酸钙针晶束的粘液细胞显著小于一般细胞;紧接内皮层为1(~2)列石细胞,长多角形或类多角形,内壁及侧壁增厚;内皮层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壁全面增厚,木化,胞腔类圆形,通道细胞壁薄,非木化。中柱约占根的1/5~1/8;中柱鞘1~2列薄壁细胞;韧皮部束15~24个,与木质部束交替排列;木质部内侧由木化细胞相连接;髓薄壁细胞壁非木化。

①麦冬根被(2~5列,外有表皮及根毛)→外皮层(外、侧壁微木化,夹有分泌细胞)→皮层(针晶束;含柱晶的细小细胞)→石细胞环带(1~2列,内及侧壁增厚)→内皮层(全面增厚的石细胞,有通道细胞)→中柱鞘(1~2列薄壁细胞)→韧皮部束及木质部束(15~28个,交替排列;木质部束与木化细胞相连)→髓。

②湖北麦冬有表皮无根被;有针晶无柱晶;内皮层细胞仅侧壁增厚;韧皮部束、木质部束为3~14个等区别于麦冬。

【粉末鉴定】

①麦冬根被及表皮碎片;分泌细胞与外皮层细胞相间排列;草酸钙针晶及柱晶;石细胞三面增厚、一面薄,孔沟密,纹孔扁圆形或狭缝状、排列整齐;内皮层细胞全面增厚,纹孔类圆形;韧型纤维。

②湖北麦冬粉末组成与麦冬的区别要点:无根被;有针晶无柱晶;内皮层细胞仅径向壁增厚。

③石细胞及内皮细胞常被作为麦冬类块根粉末的专属性鉴别特征。

根的异常构造举例

有一些植物的根,除了正常的次生构造外,还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维管束,称为异型维管束,形成根的异常构造。与初生构造、次生构造相对应,也称其为三生构造

髓维管束(髓束):木质部及韧皮部组成,如广防己,在根中央,初生木质部内方有一个方向和外面的正常维管束相反的异型维管束;也可能仅有韧皮部(桔梗科)。

木间韧皮部(内涵韧皮部):在正常维管束木质部的内方或外侧,有韧皮薄壁细胞群存在,这些薄壁细胞群完全被木质部分子所包围,故称为木间韧皮部。如华山参、矮莨菪等有明显的木间韧皮部;秦艽根的上部,中柱被异常木栓环分隔成4束,每束木质部中心有一个韧皮薄壁细胞群。

多环维管束:在中央维管束的外方,有多个同心性维管束环;这些三生维管束是在正常维管束停止活动后,由原中柱鞘细胞产生新的形成层,形成薄壁组织后再分化成的维管组织。以后又在外方的薄壁组织(中柱鞘衍生组织)中产生新的形成层。如牛膝的中心部位是两个扇形的外韧型维管束,其外方又有多数小型的无限外韧型维管束,连续排列成数环,俗称“筋脉点”,一般川牛膝有异型维管束环常有7~9轮,怀牛膝的异型维管束环则是3~4轮,这是它们的区别点之一。又如商陆在正常维管束外,先后形成数个同心性形成层环,每形成层环外侧是韧皮部,内侧是木质部,束间均为薄壁细胞。

复合维管束等:三生维管组织出现在正常构造的皮层,中柱鞘,韧皮部或髓部中,散在或呈环状排列,其三生形成层均呈小环状,对正常形成层而言是异心型的,如蓼科、何首乌、大黄等。

狼毒类的鉴别

狼毒来源于大戟科植物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及狼毒大戟E. fischeriana Steud.的根。

月腺大戟根横切面:木栓层为8~4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窄,乳汁管较多,大多轴向分布,近木栓层处常有切向横走的,管壁稍厚,内含鲜黄色颗粒状或团块状物。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射线宽,细胞径向延长;有乳汁管散在。

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4个相聚,径向稀疏排列;木内异常复合维管束多个,常排列成数个异心环,异常复合维管束的形成层环呈长圆形、条形、类纺锤形和不规则形,产生大量薄壁细胞,少数形成层向外分化导管束,向内分化筛管群;乳汁管较少。本品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

狼毒大戟根横切面木栓层为5~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窄,乳汁管较多,管壁稍厚,内含无色或乳白色物。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射线宽;有乳汁管。木质部导管多单个散在;内侧有1~5个同心排列的异常形成层环,各异常形成层所分化的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呈交替变化;中心有导管散在;乳汁管散在。本品薄璧细胞含众多淀粉粒。

两者在组织构造上的区别:

月腺大戟:异常构造异心型,木质部导管稀疏,乳管含鲜黄色分泌物。

狼毒大戟:异常构造同心环状,木质部与韧皮部内外排列各层交替变化;乳管含无色或淡黄色分泌物。

组织构造特征:

瑞香狼毒(瑞香科):皮层及韧皮部纤维极多,纵横分布。(大戟科无纤维或少量非横走)

黄花瑞香狼毒:皮层及韧皮部纤维极多,纵横分布,木质部有木间韧皮部。

海芋:天南星科,维管束星散状,有草酸钙针晶及簇晶,无乳汁管。

大狼毒:无异形构造,木纤维同心环状,有的末端分叉。

商陆:异常构造同心环状,无乳汁管,有的含草酸钙针晶。

鉴别要点

狼毒类的主流商品来源于大戟科月腺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ea)及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的根。商品药材尚有大戟科大狼毒(Euphorbia hematocypha)以及瑞香科、天南星科,商陆科等的植物出现,均应加以注意。

(1)性状鉴定注意月腺大戟饮片具大理石样纹理,是为异心型维管束;狼毒大戟为同心型维管束。

(2)横切面组织鉴定月腺和大狼大戟具双于叶植物根次生构造的共同特点(由外向内):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木内异形维管束。由于出现木内异形维管束,故形成了根类药材的异常构造。

两者横切面组织构造的区别点:

①月腺大戟异心型维管束(外方为木质部,内方为韧皮部,中间为额外形成层)。乳汁管直径23~58μm,含鲜黄色颗粒或团块状物。

②狼毒大戟同心型维管束(首轮维管束,外方为木质部,内方为韧皮部;次轮向外为韧皮部,向内为木质部,此后各轮交替变化)。乳汁管直径40~102μm,含无色或白色乳汁。

(南)沙参Radix Adenophorae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 或沙参(杏叶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 的干燥根。

【组织构造】落皮层厚68~358 m,由木栓石细胞及木栓细胞组成;木栓石细胞环带1~3,木栓细胞2~7环。皮层窄。

中柱三生构造明显。外侧为新分化的三生韧皮部。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呈断续的弧形。三生木质部束短宽,单束或分又。根内侧三生维管束与次生维管束相嵌排列。中央次生构造偏心,次生木质部束短而宽,次生射线窄,木质部占大部分。

乳汁管存在于韧皮部,常与筛管群伴生。菊糖结晶存在于少数导管或其附近的薄壁细胞中。

本品三生构造起源于次生或三生韧皮部外侧的薄壁细胞,或三生韧皮部外侧与栓内层内侧薄璧细胞同时参与三生构造的形成,如此周而复始,使根变粗。

由于在新的三生维管束形成同时,中央的次生维管组织及内侧的三生维管束仍在继续生长,导致相互间的拥挤及嵌列,形成沙参根紊乱的脑纹样结构。

第二节根茎类生药

1. 组织结构

首先根据中柱、维管束的类型,区别其为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蕨类植物:根茎的最外层,多为厚壁性的表皮及下皮细胞,基本薄壁组织较发达。中柱的类型,有的是原生中柱,木质部(只有管胞)位于中心,韧皮部位于四周,外有中柱鞘及内皮层;有的为网状中柱,在横切面可见数个分体中柱断续排列成环状,每一分体中柱为一原生中柱状。根茎表面鳞片的形状、边缘特征有一定鉴别意义。

1、蕨类植物的根茎

蕨类植物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在鉴别是可以观察根茎横切面或叶柄横切面。

根茎横切面:

表皮及下皮:细胞壁增厚,有特化的表皮毛(如骨碎补)或鳞片,下皮细胞数十列。

皮层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或生有间隙腺毛(如绵马贯众);

中柱:组成中柱的维管束散列于基本薄壁组织中;有原生中柱,木质部位于中心,韧皮部位于四周,外有中柱鞘及内皮层(如海金沙根茎);双韧中柱,木质部呈圆筒状,其内外侧各有韧皮部及内皮层(如金毛狗脊);网状中柱,根茎横切面上可见数个分体中柱断续排列成环(如绵马贯众);

蕨类植物根茎的韧皮部由筛管与薄壁细胞组成,木质部只有管胞;其薄壁细胞中的内含物主要是淀粉粒-蕨淀粉。

2、双子叶植物的根茎

根茎横切面:

木栓层:最外层多为木栓组织,木栓细胞数列至数十列,细胞壁栓质化或木质化;有的木栓层内有石细胞(如苍术、白术),少数无木栓层而保留着表皮层(如白前、白薇)。

皮层:可见根迹或叶迹维管束,皮层中还可见纤维或石细胞(如黄连)。

中柱: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有的维管束外方有纤维或石细胞,称中柱鞘纤维或石细胞(如北豆根、黄连等);韧皮部可见韧皮纤维(如升麻)。

髓部:中心有髓,主要是薄壁细胞,少数有石细胞(如三角叶黄连)。

根茎类药材常有分泌组织,如川芎、苍术、白术用油室,菖蒲、香附有油细胞,半夏、白芨、天麻有黏液细胞。少数有异常构造(如大黄)。

双子叶植物根茎大多有木栓组织;皮层中有时可见根迹维管束;中柱维管束无限外韧型,环列;中心有髓。少数种类有三生构造。

3、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单子叶植物根茎根据形状可分为根状茎类,如玉竹、石菖蒲、知母;块茎类,如天麻;鳞茎类,如贝母、百合等。

根状茎横切面:

表皮:最外层多为表皮,有的可局部形成木栓组织(如姜),或皮层细胞木栓化形成后生皮层(如藜芦)。

皮层:大多较宽,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另皮层可有纤维束或石细胞(石菖蒲)分布,而白茅根的内皮层切向壁上嵌有硅质块。

中柱:多散生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玉竹)或周木型维管束(金钱菖蒲);有的以上两种类型的维管束同时存在,在维管束的周围常有纤维束鞘(如石菖蒲、高良姜)。

单子叶植物根茎的韧皮部由筛管与薄壁细胞组成,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及木纤维组成。

根状茎与块茎横切面组织构造类似,鳞茎类药材是以鳞叶入药,组织特殊,有鳞叶表皮和薄壁组织组成,鳞叶表皮可见气孔,维管束不发达(如贝母)。

单子叶植物根茎的最外层多为表皮,皮层中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大多明显,中柱中散有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或周木型维管束。较粗的根茎、块茎等的内皮层不明显。鳞茎的鳞叶表皮可见气孔。

升麻Rhizoma Cimicifugae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

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茎。药材依次称关升麻、北升麻、西升麻。

【显微鉴别】西升麻横切面:①最外为1列棕色后生皮层,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壁增厚,有明显的纹理。②皮层外侧有1列石细胞,单个或成群,类方形,壁较厚,壁孔明显。③韧皮部外侧有木化纤维束。④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⑤髓部较宽广。本品薄壁组织中有大量树脂块。

?关升麻与西升麻相似,但后生皮层细胞类方形,壁薄,无纹理。皮层石细胞类方形或长圆形,壁较薄,纹孔少。薄壁组织中树脂块多见。

?北升麻与西升麻相似,但后生皮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增厚,无纹理。皮层石细胞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壁较薄,纹孔较少。薄壁组织中树脂块很少。

组织特征

①大三叶升麻根茎横切面:后生皮层细胞外壁木栓化增厚,有的外壁和垂周壁呈乳头状增厚,突入胞腔。皮层较宽。中柱鞘纤维束有(10~)35~100个纤维,纤维多角形,壁稍厚。维管束多达60个,环列;韧皮部细胞径向排列较整齐;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较多,单个散在或2~7个成群。射线宽2至多列细胞。髓部宽大。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②兴安升麻根茎横切面:皮层有纤维束;维管束约30个;木质部导管较少;射线宽约至10余列细胞。

③升麻根茎横切面:偶见中柱鞘纤维束;维管束约22个;韧皮部束狭长尖,偏斜,木质部束宽狭不一。呈连珠状;射线宽8~40列细胞。髓部较小,偏心性。

?三种升麻粉末特征异同点:

三种升麻粉末组成中都有:纤维管胞,后生皮层细胞,导管,木薄壁细胞,韧皮纤维及淀粉粒。

三者的纤维管胞有所不同(图略):

大三叶升麻:有的末端呈二叉状,胞腔内含棕色物

兴安升麻:末端多呈二叉或三叉状

升麻:长梭形,稍细,胞腔内不含棕色物

贝母类药材

?浙贝母来源于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

?川贝母来源于贝母属植物卷叶贝母F.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

F. przewalskii Maxim.及梭砂贝母F.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川贝类全国商品有20余种,以暗紫贝母和甘肃贝母为最常见。

?浙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Thunbergii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

【显微特征】鳞叶上表皮细胞表面观:表皮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垂周壁较平直;角质栓(横切面观角质层稍厚,在表皮细胞垂周壁部位,角质层向内凸出形成角质栓)表面观呈粗颗粒状,排列紧密。气孔类圆形或扁圆形,副卫细胞3~5个。

淀粉粒众多,单粒长卵形、广卵形,脐点点状、裂缝状、人字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明显;复粒与半复粒稀少,复粒由2~3分粒组成。

川贝母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来源】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前三者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药材习称“炉贝”。

暗紫贝母:

?鳞叶上表皮表面观: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垂周壁多波状弯曲;角质栓偶见,呈细小点状;气孔类圆形。

?淀粉粒单粒三角状卵形、贝壳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较平整;直径4~50μm,指状突起长至14μm;脐点明显,点状、人字状或短缝状;层纹较明显。复粒由2~8分粒组成。半复粒及多脐点单粒可见。

茎类药材的显微鉴定

一、有关的茎类生药

茎(caulis)类生药是以地上茎或茎的一部分入药,包括木本植物的枝条、木质藤本的茎、草本植物的茎及茎髓等。主要是双子叶植物的茎,由以木本植物的茎为多,少数是草本植物的茎。

二、茎类生药的显微鉴别:

1、显微鉴别的方法:据茎类药材的特点与鉴别的需要,可制成茎的横切面组织片、纵切片、解离组织片及粉末制片等,以观察所鉴别药材的组织、细胞特征。

2、茎类生药组织特征:首先根据维管束的类型及排列,以确定其为双子叶植物茎或单子叶植物茎。

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放射状排列,中央有髓。

单子叶植物茎的特点: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分散排列,中央无髓。

①双子叶植物草质茎

表皮:由一层表皮细胞组成,有时可见气孔及毛茸,注意其类型可作为鉴别依据;

皮层:为初生皮层,其外侧常分化为厚角组织(如紫苏梗,在四个棱角下有厚角组织);

中柱鞘:草质茎的韧皮部外方,常有柱鞘纤维(如紫苏梗、天仙藤);或夹杂有石细胞(如天仙藤);

维管柱: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束中形成层明显;次生韧皮部大多成束状或板状,少数成筒状;

髓:较大,且大多由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

②双子叶植物木质茎:

木栓组织:木栓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有的细胞壁加厚呈石细胞化(如络石藤),有时木栓细胞脱落;

皮层:多为次生皮层;

中柱鞘:常有纤维或石细胞存在(如关木通、桂枝);

韧皮部:由筛管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有的有纤维分布(鸡血藤),有的有分泌组织分布(如大血藤);

形成层:多成环,明显;

木质部:有大直径的导管,有的肉眼能见,习称“针孔”(如关木通、川木通);

射线:木质藤茎的射线较木质茎的射线要宽(如关木通),木质茎的射线较窄,细胞壁常木化(如桂枝);髓:较小呈圆形或方形,有的髓部有石细胞或厚壁细胞(如络石藤)。

③木质茎藤类的异常构造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藤,有的有异常构造,这种次生异常生长形态变化很大,虽然维管束形成层在正常的位臵,但是在次生生长中表现出不同的木质部与韧皮部的分布。如鸡血藤的韧皮部和木质部成层状排列数轮,正常的维管束圆柱形,偏于一方;由如海风藤的髓部具数个(多达7个)维管束;络石藤具内生韧皮部。

④草质茎、木质茎与木质藤茎的比较

草质茎木质茎木质藤茎

最外层表皮木栓层木栓层较厚

皮层为初生皮层多为次生皮层

形成层束中形成层明显形成层环明显

次生韧皮部呈束状或板状呈筒状结构呈放射状

次生木质部

射线髓射线宽射线较窄,1~2细胞;射线较宽,多列细胞

髓部较大较小

⑤单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茎的最外层为表皮,其内基本组织中散生许多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无髓,如石斛。

三、鸡血藤的显微鉴别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藤茎。

3、组织特征——茎横切面:

维管系统——结构异型,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个偏心性环;每轮韧皮部外侧为石细胞与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环带。这些异常构造的三生形成层发生于厚壁组织环带外侧的薄壁细胞,相当于中柱鞘部位,而由于这些形成层在各个方向分裂的速度不一致,是维管系统成为偏心性圆环。

【附注】鸡血藤以“藤汁红如鸡血”而得名,植物来源极其复杂,主要有15种(变种),分属于豆科和五味子科的6个属。全国药源调查结果表明,商品鸡血藤的植物来源有5种(变种),即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丰城崖豆藤M. nitida var. hirsutissima及红血藤Spatholobus sinensis。

皮类生药

皮(cortex)类生药包括植物的茎皮和根皮,主要指双子叶植物木本茎或根形成层以外的部分(极少数是裸子植物的茎皮),包括韧皮部、皮层、周皮。

2. 显微鉴定:皮类生药的组织构造一般包括周皮、皮层、中柱鞘及韧皮部。

?注意各层次的组织构造、细胞特征及后含物(石细胞、油细胞、草酸钙结晶的特点。

?组织构造通常包括木栓组织、皮层及韧皮部。

?木栓组织,注意木栓细胞的层数、颜色、细胞壁的增厚程度等。

?皮层狭窄,通常由栓内层形成的次生皮层。

?韧皮部占皮的绝大部分,注意韧皮射线的宽度(细胞列数)、射线细胞的形状、壁厚度、纹孔、内含物等。韧皮部及皮层往往有厚壁组织(纤维或石细胞)存在,是为鉴定特征;有的皮类药材的韧皮束中,纤维或石细胞切向集结成若干层带(硬韧部),与筛管群、薄壁组织(软韧部)相间排列。

皮类生药的组织特征

皮类药材的“皮”的概念与植物学上所讲的“皮”(专指木栓形成层活动后产生的组织)的概念是不同的,它包括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即韧皮部、皮层和周皮,有的还有落皮层。

皮类药材粉末鉴别注意点

除了木部组织、叶肉组织外,其他各种组织都可能存在。

①木栓组织:注意木栓细胞的颜色、表面观与断面观的形状、细胞壁的变化,有无内含物等,特别是木栓细胞壁的增厚情况变化较大;如杜仲的木栓细胞内壁增厚,细胞内含橙红色物;肉桂的最内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增厚,细胞内含棕色或红棕色物;五加皮较老根皮中的木栓细胞壁增厚,形似石细胞;川楝皮木栓细胞中含红棕色物等。

②筛管(筛胞):是韧皮部特有的组织,一般鉴别意义不大,在少数生药中作为鉴别特征,如核桃楸皮中筛管的端壁及侧壁上均有许多筛域;土荆皮有筛胞,筛域在侧壁上,是重要鉴别特征。

③韧皮纤维:注意纤维的形状、大小、壁的增厚情况、孔沟与纹孔的形态、有无晶鞘纤维或嵌晶纤维等。如肉桂的纤维多单个散在,壁厚且边缘凹凸不平,胞腔线形;黄柏的纤维呈鲜黄色,成束散在,有晶鞘纤维;紫荆皮(南五味子的根皮)有嵌晶纤维。

④石细胞:注意石细胞的形状、大小、壁的增厚情况、孔沟与纹孔的形态、胞腔内是否含结晶或内含物等。如合欢皮石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杜仲石细胞中含橡胶丝,土荆皮石细胞中含棕色物等。

⑤薄壁细胞:包括皮层薄壁细胞、韧皮薄壁细胞及射线细胞。注意细胞内有无后含物,如淀粉粒、草酸钙结晶等,如牡丹皮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肉桂射线细胞中草酸钙小针晶、秦皮射线细胞中含砂晶、阴香射线细胞中含方晶;注意结晶的形状、大小等。

杜仲的鉴别

【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树皮。

杜仲来源于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树皮。另有些地区使用的杜仲经鉴定其来源主要为夹竹桃科和卫矛科多种植物的树皮。常见有下列品种:夹竹桃科:①紫花络石藤(Trachelospermum axillare)(江西、湖南)②杜仲藤(Parabanum micrathum)(两广、四川)③毛杜仲藤(Parabanum huaitingii)(两广、湖南)以及卫矛科的白杜(Evonymus bungeana)等。

③树皮组织:老树皮横切面:

落皮层较厚;

韧皮部极厚,有断续的石细胞层约5~6条;

每一石细胞层厚约8列细胞,石细胞壁极厚;

橡胶质团块以近石细胞环层为多见。

③树皮组织:幼嫩树皮横切面:

无落皮层;

木栓细胞——内壁特厚;

皮层——约10余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

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常连续成环,并有少数纤维;

韧皮部——均是薄壁细胞;内侧多见不规则的橡胶质团块。

④粉末:石细胞:多成群,呈类长方形、类方形、类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2~80μm,长至180μm,壁厚薄不匀,厚至28μm,孔沟明显,有的分枝,有的胞腔内含橡胶质团块。

橡胶丝:细长条状,稍弯曲或扭曲成团,直径8~16μm,表面粗糙,显颗粒性。

木栓细胞:成群或单个散在,表面观呈多角形,壁不均匀增厚,纹孔细小而明显,胞腔内常含红棕色物;

此外,筛管分子的端壁具复筛板,侧壁上筛域较小。

牡丹皮的鉴定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

③组织

根皮横切面:

木栓层为4~8列木栓细胞,壁浅红色;

皮层为10余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靠近木栓层的3~5列细胞壁稍厚;

韧皮部占绝大部分,射线宽1~3列细胞;

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木类生药

木(lignum)类生药是指木本植物树干、根形成层以内的木质部部分(主要为次生木质部),通称木材。

木材又分心材和边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的物质,如树脂、树胶、油类等,颜色较深,质地较致密;边材位于木质部的外方,形成较晚,含水分较多;木类药材多采用心材部分,如沉香、降香、苏木等。

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生长轮:木材横切面上可见生长轮,生长轮温带树木明显(热带不明显),一般每年生长一轮,但是,某些无叶柽柳在一年里可生长两个生长轮。

生长轮:因为从形成层发育成的某些细胞在数量和形态上有季节性的差异,在生长季末期,形成层活动缓慢,产生的细胞较窄小,大多数细胞壁较厚,尤其是在径向方向。早材中的细胞相当宽大,胞腔也大。由于大细胞和年前生长终止所形成的厚壁的小细胞之间的差异,结果便显出了生长轮。肉眼即可见,因早材与晚材之间的颜色不同。

心材:大多树木的次生木质部的中心部分颜色较深,质地较坚固,称为心材。心材中常积累一些细胞代谢产物,如油类、树胶、树脂、鞣质、有色物质以及芳香化合物等,细胞是死的,不能运输水分,形成侵填体。

边材:次生木质部的外部颜色较浅,质地较疏松,称为边材。是活的细胞,至少部分细胞是活的,能运输水分。春材:春季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形成层活动强烈,所产生的细胞体极大、壁薄、导管直径大、数目多、纤维少,故材质疏松,颜色淡,称春材。

秋材:秋季

侵填体(tyloses):在许多植物中,轴向薄壁细胞和射线薄壁组织中形成突出物,通过纹孔穿入到停止活动的导管中,或进入受伤的木质部的导管中。此种突出物称为侵填体。

二、木类生药的显微鉴别

1、木类药材的组织特征

木材(次生木质部)的主要组成有轴向系统和径向系统两部分;

轴向系统包括导管、管胞、纤维和木薄壁细胞;径向系统有射线细胞;

在鉴别时主要观察木材的三个切面——横切面、径向纵切面及切向纵切面。

①横切面组织特征

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年轮、射线、导管、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及由它们之间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的各种纹理。

主要观察射线的宽度和密度;导管与薄壁细胞的比例及分布形式;导管和木纤维的形状、直径等。

A.射线

射线的宽度:指射线细胞的列数,松柏类植物多为单列细胞,双子叶植物为1~多列细胞;如沉香的射线宽1~2列细胞,降香的射线为1~3列细胞。

射线的密度:指两射线间的宽或每毫米间射线数。

此外,注意射线细胞的形状、细胞壁的增厚情况、有无内含物等。

B.导管

导管横切面呈小孔状,在木材解剖学上叫“孔”,并根据孔的大小与分布分为“散孔材”与“环孔材” 两大类;此外,还有半散孔材和半环孔材、辐射孔材、切线孔材等。

散孔材:孔的大小较接近,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生长轮;

环孔材:孔的大小较悬殊,春材孔较大,秋材孔较小。

主要注意导管的形态及直径。

C.木薄壁组织

重点观察木薄壁组织与导管的相对位臵,主要有两种类型:傍管薄壁组织、离管薄壁组织。

傍管薄壁组织:环管薄壁组织、翼状薄壁组织、聚翼薄壁组织

离管薄壁组织:星散薄壁组织、带状薄壁组织、界线薄壁组织

此外,注意纤维的分布、形状、大小及壁厚度,以及有无木内韧皮部(如沉香有内函韧皮部)、分泌组织(如樟木有油细胞)、结晶(苏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等。

②径向纵切面组织特征

主要观察木射线的高度及类型;导管类型、导管分子的长度、直径及有无侵填体;木纤维大小、壁厚度及纹孔等。

木射线在径向纵切面呈横带状,与轴向的导管、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相垂直;

射线的高度指射线细胞的列数;

射线细胞形状:横卧射线细胞、直立射线细胞

凡射线有同一种细胞组成称同型射线

凡射线有上述两种细胞组成称异型射线

③切向纵切面组织特征

木射线切向纵切面上呈梭形,主要观察射线的宽度、高度、类型及排列成叠生射线,还是交互排列的非叠生射线;导管、木纤维的观察同径向纵切面。

射线的高度指从上到下的细胞数;

射线的宽度指最宽处的细胞数;

横卧射线细胞;

木纤维:由管胞演化而来,分韧型纤维及纤维管胞两种。注意纤维的长度、直径、壁的厚度及纹孔的类型,纤维细胞外有无晶鞘等特征。

三、降香的鉴别

【来源】降香为豆科植物印度黄檀Dalbergia sissoo Roxb.的心材。

【显微特征】①横切面组织:

?木射线宽1~2列细胞,细胞径向延长。

?木纤维发达,呈类多角形,壁较厚;纤维束周围有时可见含草酸钙方晶的厚壁细胞,形成晶鞘纤维。

?导管多单个散在,呈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至300μm,常含红棕色物。

?木薄壁细胞位于导管四周或略成带状切向分布于纤维间,壁薄,少数含方晶。

②切向纵切面:

1~2列细胞,高大多7~8(~15)细胞,壁连珠状增厚。

?射线呈梭状,为同型射线,宽

?具缘纹孔导管分子较粗大,常含红棕色物。

8~25μm,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木纤维细长,直径

?木薄壁细胞壁稍厚,纹孔明显。

③径向纵切面:

7~8细胞,可达15个细胞。

?射线呈横带状,高大多

?余同切向纵切面。

叶类药材的显微鉴定

?显微鉴定:通常有两种切片。横切片:在距叶柄1/3~1/2处,通过主脉制横切片,观察表皮、叶肉与主脉三个部分的特征;表面制片:分上下两个表皮。

?分为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气孔指数是指同种植物叶的单位面积上气孔数与表皮细胞数的比例。

?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的栅栏细胞的平均数目。(通常比较恒定)

?脉岛数: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通常比较恒定)

?叶类药材的组织构造通常作横切片观察表皮、叶肉及叶脉的组织构造,要注意上、下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外壁、气孔、角质层厚度,以及有无内含物,特别是毛茸的类型及其特征。

?1. 表皮分上下表皮,多为1层排列整齐的细胞,外壁稍厚,上表皮外平周壁常具角质层,常显不同的纹理,有的呈波状、放射状、点状、条状等;垂周壁顶面观时可呈波状弯曲或平直或念珠状增厚。亦有表皮为多层细胞的,称复表皮,如夹竹桃叶。

?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有较大的运动细胞,如淡竹叶等;桑科植物如桑叶的表皮细胞较大,内含葡萄状钟乳体,而爵床科穿心莲叶的表皮细胞内含螺旋状的钟乳体;唇形科薄荷叶的表皮细胞内含簇状橙皮苷结晶体;豆科番泻叶表皮细胞内则含黏液质。均有一定的鉴定意义。

?气孔有各种类型,它和植物的科、属、种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植物的叶片亦可能有不只一种形式的气孔。气孔的数目在植物不同种间差别很大,同一植物的上、下表皮气孔数目亦可不同,通常以下表皮较多。一种植物叶的单位面积上气孔数与表皮细胞数的比例有一定的范围且较为恒定,这种比例关系称为气孔指数。气孔指数常可用来区别不同种植物的中药。

?2.叶肉通常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

?①栅栏组织:由一至数列长柱形细胞组成,一般分布在上表皮细胞下方,细胞内含多量叶绿体,形成异面叶,如薄荷叶;也有上下表皮内方均有栅栏细胞,形成等面叶,如番泻叶。栅栏细胞一般不通过主脉,有些叶类中药的栅栏组织通过主脉,如穿心莲叶等。

?栅栏细胞与表皮细胞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数目称为“栅表比”,“栅表比”在同属不同种的叶的鉴定上亦具有一定的意义。

?②海绵组织:常占叶肉组织的大部分,内有侧脉维管束分布,叶肉组织中是否有结晶体如钟乳体、草酸钙结晶,有无分泌组织,如油细胞、黏液细胞、油室、间隙腺毛(广藿香)以及异型细胞的存在,其形状及分布等都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3.中脉叶片中脉横切面上、下表皮的凹凸程度在叶类的鉴定上有其特殊性。一般叶的中脉上、下表皮内方大多有数层厚角组织,但亦有少数叶的中脉部分有栅栏组织通过,如番泻叶。中脉维管束通常为一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位于上方,排列呈槽状或新月形至半月形;韧皮部在木质部的下方。有的叶中脉维管束分裂成2~3个或更多个,维管束的外围有时有纤维等厚壁组织包围,如蓼大青叶、臭梧桐叶;有的为双韧维管束,如罗布麻叶。

显微常数的测定

?常见的显微常数是指栅表比、气孔数、气孔指数、脉岛数等。主要应用于叶类药材或带叶的草类药材的定性鉴别。尤其是一些同属不同种来源的药材,当各种间在结构、毛茸、气孔、结晶等方面均较相似时,则常用叶的显微常数测定法。

?由于同属各种间在显微常数方面存在稳定的差异性,故能起到有效地鉴别作用。

?应用测定脉岛数目来帮助鉴定。“脉岛数” 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指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为一个脉岛)的数目。同种植物的叶上单位面积的脉岛数目是固定不变的,且不受植物生长的年龄和叶片的大小而变化,因此,可作为叶类中药的鉴别特征之一。

番泻叶Folium Sennae

【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及尖叶番泻C. acutifolia Delile的干燥小叶。

【显微鉴别】尖叶番泻(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及单细胞非腺毛;有的表皮细胞含粘液质,积聚于内壁。叶肉为两面栅栏组织,均为1列细胞,上面的栅栏组织细胞较长(约150μm),下面的较短(50~80μm);海绵组织2~3列细胞,细胞类圆形,有的含草酸钙簇晶。主脉上方有栅栏组织通过;维管束的上下均有微木化的纤维束,并为晶纤维。

?狭叶番泻(叶)横切面:与上种近似,仅韧皮部外侧纤维层断续,有的纤维较少。

茶叶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Ktze.的嫩叶或叶芽。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1. 上下表皮细胞1列,均有较厚角质层;下表皮有气孔及毛茸。2. 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为2列细胞,海绵组织为6-7列细胞;叶肉中可见分枝状石细胞。3. 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半圆形,外侧有2-4列木化纤维,韧皮部外侧有1-2列纤维;主脉薄壁组织中有特异的分枝状石细胞,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

?分枝状石细胞:单个散在或存在于叶脉、叶肉薄壁组织中,与表皮相垂直,呈长条形,作不规则分枝,分枝长短不一,有的一端叉状,有的全形成三分叉状,也有成H字状,纹孔较稀疏,孔沟较短或不明显,有的孔沟极细密,少数壁较薄。

?非腺毛:单细胞,多碎断。

?草酸钙簇晶:单个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草酸钙簇晶:细小,散布于栅栏细胞中。

穿心莲Herba Andrographis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

【显微鉴别】叶横切面:①表皮为一层薄壁细胞。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上、下表皮均含有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有的可见非腺毛。②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海绵细胞4~5列,排列疏松。③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上方薄壁组织内亦有晶细胞。

?叶粉末:鲜绿色。①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形螺状钟乳体,直径32~67μ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②气孔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少数为不定式。③腺鳞头部扁球形,4、6或8细胞,直径27~33μm,柄仅3μm。④非腺毛圆锥形1~3细胞,长至144μm,先端钝圆,基部直径至40μm,具角质线纹。

花类药材的显微鉴定

花粉粒的鉴别

?成熟的花粉粒有两层壁,内层壁薄,主要由果胶质和纤维素组成,又称内壁(intrine);外层壁厚,含有脂肪类和色素,又称外壁(exine),花粉的外壁有各种形态,有的光滑如番红花、槐米等,有的有粗细不等的刺状突起,如红花、金银花等,有的具放射状雕纹如洋金花,有的具网状纹理如蒲黄,花粉的外壁上还有萌发孔(germ pore)或萌发沟(germ furrow),一般双子叶植物的花粉粒萌发孔为3个或3个以上,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花

粉粒萌发孔为1个。当花粉萌发时,花粉管由此处长出。

?花粉粒的大小和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为12~100μm。花粉粒的形状有圆形如金银花、洋金花、红花等;三角形如丁香、木棉花;椭圆形如槐米、油菜等;四分体如闹羊花等。花粉粒的形状、大小以及外壁上的萌发孔和雕纹的形态,常是科、属甚至种的特征,对鉴定花类中药有重要意义。但镜检时,常因观察面(极面观或赤道面观)的不同,花粉粒的形态和萌发孔数而有不同,应注意区别。雄蕊中有的药隔上端还有附属物,如除虫菊。

?类型——有单粒花粉、复合花粉或花粉块(花粉由花粉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而来,通常由4个单倍体的细胞连在一起,称四分体,成熟后彼此分离成为4个具核的花粉粒;或不分离为花粉块或复合花粉粒)。

?形状——有圆球形(金银花、洋金花、红花),椭圆形(百合、油菜),四角形(海葵、落葵),三角形(丁香、椴树),有的花粉粒具气囊(松花粉)。

还需观察花粉粒的极面观和赤道面观的轮廓。

?花粉粒的极性——花粉粒大多都有极性,它取决于花粉在四分体时所处的位臵。

?由四分体中心的接触点划一条假想线,通过花粉的中心向外引伸,而达到花粉的另一面,这条假想线叫极轴。将靠近四分体中心的一端称为近极,而另一端为远极。与极轴相垂直的一条假想的线叫赤道轴。(当西分体相互分离,形成单粒花粉粒,形态发生变化,一般不易辩别花粉的极性)

赤道面:经花粉的中心与极轴垂直的平面。

赤道:沿赤道面将花粉粒分成两个极面时,则其表面的分界线即赤道,(赤道面与花粉粒表面的交线)。

子午线:经两极在花粉粒表面的连线。

极面观:赤道的投影(经极观看花粉粒的轮廓

赤道面观:子午线的投影(视线对着赤道观看花粉粒的轮廓)。

?花粉粒的萌发孔——为花粉外壁上的开口或较薄的区域,是花粉萌发时花粉管伸出的地方。

?大多双子叶植物的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而且分布在赤道上;少数具较多的萌发孔,散布于花粉粒的整个表面(如石竹有9~18个);个别无萌发孔(如杨属植物)。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具一个萌发孔,分布在远极。

●各种植物花粉的萌发孔不同,有具孔、具沟、具孔及沟等形式。凡兼具孔及沟的叫复式萌发孔,孔一定是内孔,即在沟的中央有孔。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纵长或横长;孔的大小可以小于沟、等于沟或超过沟的边缘。

?花粉壁——分内壁和外壁。

内壁由果胶质和纤维组成,较薄,柔软而富弹性,易被酸碱溶解。

外壁由花粉素和角质组成,较厚,坚硬,具纹饰或雕纹,有的具刺状突起(菊花、红花、金银花、旋覆花)、具辐射状雕纹(洋金花)、具网状纹理(蒲黄),有的则光滑(番红花、槐米)。

?红花Flos Carthami -page 74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

【显微鉴别】粉末:红棕色。①分泌细胞呈长管道状,胞腔内充满黄色或红棕色分泌物。②花粉粒深黄色,类球形、椭圆形或橄榄形,具3个萌发孔,光切面观外壁齿状突起。③草酸钙方晶方形或长方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④花柱碎片深黄色,表皮细胞分化成单细胞毛,呈圆锥形,先端尖。此外,有花冠裂片表皮细胞、花粉囊内壁细胞、花药基部细胞及药隔网纹细胞等。

番红花Stigma Croci (Saffron) -page 76

【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显微鉴定】粉末:1. 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微弯曲,有的细胞外壁凸出呈乳头状或短绒毛状,表面隐约可见纤细纹理;断面观类方形、类圆形或类长方形,有的可见乳头状突起。 2. 草酸钙结晶呈细颗粒状、圆簇状、梭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块片。 3. 绒毛状细胞(柱头顶端)大多断离,表面有稀疏角质纹理。 4. 花粉粒偶有存在,圆球形,外壁两层近等厚,表面有稀疏的细小刺状雕纹,光切面观外壁边缘稍粗糙,有时在

外壁以内可见较厚的光亮环节。

果实类药材的显微鉴定

?果实(Fructus)及种子(Semen)类药材是指以果实或种子为药用部位的一类药材。在商品药材中二者并未严格区分,大多数是果实、种子一起入药,如马兜铃、乌梅、枸杞等;少数药材虽然使用种子,但以果实的形式贮存、销售,临用时再剥去果皮,如巴豆、砂仁等。

果实组织构造

?果实由果皮及种子组成,由子房壁分化和增大形成的真果的果皮,可分外果皮、中果皮及内果皮。

(1)外果皮:果皮最外层组织,相当于叶下表皮。

?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表皮细胞有时有附属物存在,如具有毛茸,多数为非腺毛,少数具腺毛,如吴茱萸;也有的具腺鳞,如蔓荆子偶有气孔存在。有时其表皮细胞中含有色物质或色素,如川花椒;有时在表皮细胞间嵌有油细胞,如五味子。

?一般为1列薄壁细胞(肉果-五味子)

?少数多层或为厚壁组织(豆荚)

?有气孔、毛茸(乌梅)、角质层(五味子)、内含物(吴茱萸、五味子)

(2)中果皮:内、外果皮之间,相当于叶肉,多为薄壁组织,其间有维管束(外韧、双韧、维管柱);分泌组织(小茴香);结晶等内含物。

陈皮-方晶,枸杞子-砂晶,乌梅-簇晶,山茱萸-菊糖五味子-淀粉粒

3)内果皮:相当于叶的上表皮,形态变化多。

a、一列薄壁细胞(浆果)五味子、枸杞子

b、多列石细胞:乌梅、牛蒡子

c、多列纤维,且上下层纤维相交错排列(连翘,覆盆子)

d、纤维+石细胞:蒺藜

e、镶嵌细胞层薄壁-小茴香(双悬果)、厚壁-花椒

由一个母细胞发育成5~8个细胞为一组(子细胞);各组细胞以其长轴作不规则方向嵌列。

?以5~8个狭长的薄壁细胞互相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为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共同特征)。

f、为几层紧密排列的薄壁细胞及其突出生长到囊腔的汁囊所组成。如枳实等柑果。

g、也有的内果皮细胞全为石细胞,如胡椒。

乌梅Fructus Mume page 80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显微鉴别】粉末:棕黑色。①非腺毛多为单细胞,极少数为2~5细胞,平直或弯曲,浅黄棕色,长32~400(~720)μm,直径16~49μm,表面具有螺纹交错的纹理,基部稍圆或略平直,胞腔常含棕色物。②纤维单个或数个成束,长梭形。③石细胞较少,胞腔含红棕色物。④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有毛茸脱落后的疤痕。⑤中果皮细胞皱缩,有时含草酸钙簇晶。

?主要显微区别:杏或山杏,非腺毛基部膨大成头状或三角形,可见壁孔和孔沟。苦李子,外果皮无非腺毛,表皮细胞中可见呈念珠状增厚的横隔,种皮石细胞淡黄色,孔沟深且明显。桃肉,非腺毛近基部为柄状,具孔沟,易脱落,柄脱落后,毛茸作纤维状。

山茱萸Fructus Corni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

【显微鉴别】横切面:①外果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较厚的角质层。②中果皮宽广,为大小不一的薄壁细胞,细胞内含深褐色色素块,内侧有维管束环列,近果柄处的横切面常见有石细胞和纤维束。

粉末:红褐色。①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长方形,直径16~32μ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胞腔含淡橙黄色物。②中果皮细胞橙棕色,多皱缩。草酸钙簇晶少数,直径12~32μm。③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纹孔明显,胞腔大。

种子类药材的显微鉴定

?以观察种皮的构造为重点,其次注意外胚乳、胚乳及子叶细胞的形态及贮藏物。

?种皮的结构取决于

①珠被的数目、厚度

②v.b的排列

③种子成熟过程中珠被在发育上的变化

(二)、种子类药材横切面观察注意点

种皮:表皮层(外表皮)、表皮以下、内表皮层

种子:胚乳、胚

1、种皮

大多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1)表皮层注意表皮细胞的形状、大小、排列情况、壁有无增厚或木化、有无内含物等。

?通常为1列薄壁性细胞(牵牛子、鸦胆子);

?有的有气孔(胡桃仁);

?有的部分细胞形成非腺毛(牵牛子)或全部分化为厚壁性的非腺毛(番木鳖);

?有的有腺毛(急性子);

?有的表皮由薄壁细胞与石细胞组成(杏仁、桃仁);

?有的全为石细胞(五味子、天仙子、枸杞子、桅子);

?有的表皮为粘液细胞组成的粘液层(芥子等十字花科种子、车前子);

?有的为栅状细胞(决明子等豆科种子、青葙子);

?有的胞腔内含色素(巴豆)或结晶(芝麻),

?有的表皮下还有下皮(芥子、车前子、牵牛子)。

(2)表皮以下的组织

表皮以下的组织可能有:

栅状细胞层:注意栅状细胞层数、大小、壁增厚情

况及有无光辉带。

油细胞层:注意油细胞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内含物颜色。

色素层:注意色素细胞层数及内含物颜色。

石细胞:注意分布、形状、大小及壁厚。

纤维:注意分布、形状、大小及壁厚。

支持细胞:注意分布、形状、大小及壁增厚情况。

(3)内表皮层

有的为厚壁细胞(五味子)

注意细胞形状、大小、壁厚及有无色素。

2、胚乳分为外胚乳及内胚乳。

外胚乳

?大多成颓废组织,少数种子有之。

?少数种类的外胚乳不规则地错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如槟榔是种皮和外胚乳错入内胚乳,肉豆寇是外胚乳错入内胚乳。

(三)种子类药材粉末鉴定

1、种皮表皮碎片的表面观及断面观均可见,注意其形态特征。

如决明子为表皮栅状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稍皱缩;断面观呈狭长方形,壁稍厚,有上下两条光辉带。

枸杞子为石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并增厚;断面观内壁及垂周壁呈谷形增厚。

2、胚及胚乳薄壁组织:注意其所含贮藏物的形状,大小。

糊粉粒一般细小,较大的可见拟球体或拟晶体,有的拟晶体较大(肉豆蔻)

也有糊粉粒中含细小簇晶(小茴香)。

淀粉粒较少见,一般细小,偶见较大的,如芡实的淀粉粒为球状复粒,由多至数百个分粒组成。

3、不同的种子粉末中可能出现:

?栅状细胞(豆科,牵牛子,菟丝子),

?杯状细胞(十字花科)

?支持细胞(豆科)

?石细胞(五味子、枸杞子、苦杏仁)

?纤维

?分泌组织(白豆蔻、砂仁有油细胞,牵牛子有分泌腔)

?结晶(决明子有簇晶、青葙子有方晶)、硅质块(槟榔、砂仁)、

?色素细胞(豆蔻、砂仁))、

?镶嵌状细胞(荔枝核)、

?网状细胞(使君子、诃子)、

?星状细胞(木鳖子)等,

阳春砂

【来源】为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的干燥成熟果实。

1、砂仁种子横切面

?ⅰ.假种皮为长形薄壁细胞,部分已脱落。ⅱ.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壁厚,外被厚角质层。ⅲ.下皮细胞1列,充满棕色物质。ⅳ.油细胞1列,切向延长,内含油滴。ⅴ.色素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种脊处有维管束。ⅵ.内种皮为1列径向延长的细胞,内壁及径向壁增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ⅶ.外胚乳细胞略成圆柱形;ⅷ.内胚乳细胞略小,多角形,均含淀粉粒。ⅸ.胚位于中央,细胞多角形而小,内含油状物与糊粉粒(砂仁种子种皮组织构造图,略)

2.砂仁粉末

?1. 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或鲜黄色,表面观呈长条形,末端渐尖或钝圆。

?2.下皮细胞类长方形,与种皮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充满棕色或红棕色物,易碎裂成色素块。

?3.内种皮厚壁细胞成片,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细胞1列,排成栅状,外壁薄,内壁及径向壁厚,上端胞腔内含硅质块。

?4.此外,还有油细胞、细小草酸钙簇晶、方晶,内、外胚乳细胞,假种皮细胞及色素层细胞。

藿香为常用中药,药用全草。

药材有两种:

广藿香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分为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

?广藿香(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细胞,排列不整齐,有非腺毛;表皮下有木栓化细胞3~5列。皮层外侧为4~10列厚角细胞,内侧薄壁细胞有大的细胞间隙,内有间隙腺毛,腺毛常纵向布列,在纵切面观较易察见全形,头部单细胞而大,内含黄色至黄绿色挥发油,柄短,1~2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中柱鞘纤维束环列;韧皮部狭窄;木质部于四角处较发达;髓部细胞微木化,含针晶及片状草酸钙结晶,稀有淀粉粒。

叶横切面

?1. 上下表皮凹陷处具腺毛;

?2. 海绵组织中有间隙腺毛,含草酸钙针晶;

?3.上下表皮内均有数列厚角组织。

?广藿香粉末:①非腺毛1~8细胞,长约至550μm,有疣状突起;②腺鳞头部扁球形,8细胞,直径54~72μm;柄极短;③小腺毛头部2(~1)细胞,柄甚短,1~3细胞;④柱鞘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淡黄色,呈长梭形,纹孔较稀,有的可见分隔;⑤草酸钙针晶呈细小针状、小棒状、细粒状或片状;⑥叶片碎片表面观,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此外,还有长梭形柱鞘纤维、木纤维、导管等。

相同点:均有中柱鞘纤维束环列;维管束以茎的四角处较发达,有明显的髓部。

非腺毛单列性不分枝,有唇形科型腺毛。气孔均为石竹科型。

藿香茎与广藿香茎的特征比较:

?广藿香:主脉维管束2个向上,合2为1。

?藿香:主脉维管束为1 。

广藿香与藿香粉末比较

动物类药材的显微鉴定

按药用部位分类:

1. 动物的干燥全体如水蛭、全蝎、蜈蚣、斑蝥、土鳖虫、虻虫、九香虫等。

2. 除去内脏的动物体如蚯蚓、蛤蚧、乌梢蛇、蕲蛇、金钱白花蛇等。

3. 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角类:鹿茸、鹿角、羚羊角、水牛角等;鳞、甲类:穿山甲、龟甲、鳖甲等;骨类:豹骨、狗骨、猴骨等;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等;脏器类:蛤蟆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海狗肾、桑螵蛸、水獭肝、刺猬皮等。

4. 动物的生理产物如分泌物:麝香、蟾酥、熊胆粉、虫白蜡、蜂蜡等;动物的排泄物:五灵脂、蚕沙、夜明沙等;以及其它生理产物如:蝉蜕、蛇蜕、蜂蜜、蜂房等。

5. 动物的病理产物如珍珠、僵蚕、牛黄、马宝、猴枣、狗宝等。

6. 动物体某一部分的加工品如阿胶、鹿角胶、鹿角霜、龟甲胶、血余炭、水牛角浓缩粉等。

※因药用部位不同,有动物体、分泌物、病理产物和角甲类之分。

※动物全体应注意皮肤碎片细胞的形状与色素颗粒的颜色,肌纤维的形态,刚毛的形态、大小及颜色,体壁碎片颜色、表面纹理及菌丝体,骨碎片、骨陷窝的形态等。带有鳞片的动物体还应注意鳞片角质增厚特征。

※分泌物和病理产物应注意团块的颜色及其包埋物的性质特征,表皮脱落组织,毛茸及其它细胞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角甲类药材应注意碎块的形状、颜色、横断面和纵断面观的形态特征及色素颗粒颜色等。

一、动物肌肉的构造及鉴别要点

肌肉可分为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重点介绍横纹肌。

肌肉(肌纤维束)

肌原纤维(明带、暗带)

肌丝(肌动蛋白、肌球蛋白)

※线纹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的全体

※蛤蚧(Gekko gecko)除去内脏的全体。

※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除去内脏的全体。

○分别取海马、蛤蚧和地龙的粉末少许,用水合氯醛液加热透化装臵制成粉末临时装片,臵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观察以上三种动物药材肌纤维和肌纤维束的横断面形状及大小;肌纤维形状、颜色和纵断面直径;肌原纤维明、暗带的宽度,排列方式(平整或波状;斜纹或横纹),疏密等。

海马:横纹肌纤维横断面类长方形或长卵圆形,表面平滑可见细点或裂缝状空隙。肌纤维纵断面直径45~144μm,有细密横纹、明暗相间,横纹平直或微波状。

蛤蚧:横纹肌纤维横断面类三角形,也有类圆形或类方形。肌纤维纵断面注意横纹呈波峰状(与其横断面呈三角形有关),也有平直或微波状的。

地龙:斜纹肌纤维无色,少数淡棕色。肌纤维易散离或相互绞结,大多弯曲或稍平直,直径4~36(~66)μm,边缘不平整,明、暗相间纹理不明显。

二、动物骨的组织构造及鉴别要点

哈佛氏系、骨陷窝、骨小管

?梅花鹿(Cervus nippon)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除去内脏的全体

?线纹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的全体

注意观察以上三种动物药材骨组织碎片中骨陷窝的多少、形状、大小及排列,骨小管的粗细及疏密。

鹿茸:骨碎片棕色、淡黄色或淡灰色。布有较多的骨陷窝,大多呈类圆形或类梭形,大小及排列方向不一,其边缘骨小管呈放射状,较疏。

乌蛇:骨碎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较粗

海马:骨碎片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形碎块,骨陷窝呈长条形、裂缝状或类长圆形,排列不规则,边缘骨小

管较疏。

三、动物皮肤及毛发的构造及鉴别要点

(一)皮

?表皮(角质层、透明层、粒层、棘状层、基底层)、真皮(乳头层、网状层等)

(二)毛

?毛小皮、皮质、髓质

动物皮肤及毛发的构造及鉴别要点

?梅花鹿(Cervus nippon)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蛤蚧(Gekko gecko)除去内脏的全体。

?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除去内脏的全体

鹿茸

①毛茸多碎断。毛干表面薄而透明的扁平细胞作复瓦状排列的毛小皮所包围,细胞游离缘短剌状,指向毛尖。皮质含棕色或灰棕色色素。髓质灰棕或灰黑色,断续或无。毛基部膨大作撕裂状。

②表皮角化梭形细胞少,多散在,无色或淡黄色,具折光性;呈类长圆形,略扁,侧面观梭形;直径9~10μm,长36~77μm 。

蛤蚧

皮肤碎片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观细胞界限不清楚,布有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聚集成星芒状

乌蛇

皮肤表面观密布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或聚集成团。

动物角的构造及鉴别要点

1.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的角。

2.水牛(Bubalus bubalis)的角。

3.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的角。

犀角

是由皮肤产生的角纤维(毛发)和间质(皮肤角质层)互相粘结在一起的构造①横切面片(磨片):为同心结构,中心腔隙是髓质,同心纹理为梭形褐色色素颗粒群排列而成,也有分散的颗粒。②粉末:不规则碎块灰白色,具梭形腔隙并充塞棕色或暗棕色颗粒(因是毛发结构,故皮质具有色素颗粒)。

节肢动物体壁的构造及鉴别要点

全蝎

①体壁碎片为几丁质外骨骼,棕黄、绿黄色或黄绿色,有光泽。外表皮表面观呈多角形网格样纹理,表面密布细小颗粒,可见毛窝、细小圆孔及淡棕色或近无色的瘤状突起。断面观外表皮绿黄色,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

②刚毛黄棕色,多碎断。先端锐尖或钝圆,基部稍窄、色淡,体部中段直径8~40μm,腔壁较平直,具纵直纹理,髓腔细窄。

③横纹肌纤维近无色或淡黄色,多碎断。明带较暗带宽,明带中有一暗线,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有的明带与暗带近等宽,排列细密,并有较长的纵条纹。

病理产物

昆虫家蚕(Bombyx mori)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致死的全体。

僵蚕

①菌丝体存在于体壁或淡棕色、半透明结晶块中。菌丝近无色,细长,直径1~5μm,相互盘缠交织。②气管碎片,具棕色、深棕色或无色的螺旋丝,宽1~5μm,螺旋丝间有1~3条极细的波状纹理。③横纹肌纤维近无色或

中药鉴定学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学实验报告 学号:20182632**** 姓名:*** 实习时间:2020.6.29-2020.7.26 实习地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指导老师:*** 实习科目:中药鉴定学 实验内容:芦荟、金银花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芦荟、金银花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 2.掌握芦荟、金银花的理化鉴别特征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显微镜、紫外光灯、量杯、滴管 2.试剂:三氯化铁、稀盐酸、四氯化碳、甲醇等 3.药材:芦荟、金银花 三、实验内容 (一)芦荟 1.性状鉴别:库拉索芦荟,呈不规则块状,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一。表面暗红褐色或深褐色,无光泽。体轻,质硬,不易破碎,断面粗糙或显麻纹,富吸湿性。有特殊臭气,味极苦,

好望角芦荟,表面呈暗褐色,略显绿色,有光泽。体轻,质松,易碎,断面玻璃样而有层纹。以色黑绿或棕黑、质脆、有光泽、气味浓者为佳。 2.显微鉴定:粉末,用乳酸酚装片,老芦荟团块表面有细小针状结晶聚集成团,放置24小时稍有溶解,团块上的结晶依然清晰。新芦荟团块棕色多角形,表面无结晶附着,放置24小时,全部溶解。 3.成分:老芦荟含芦荟总苷约25%,以芦荟苷为主;还含异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树脂约12%,为芦荟树脂鞣酚与桂皮酸结合的酯。另含多糖混合物以及芦荟多糖等。新芦荟含芦荟苷(约9%),异芦荟苷,好望角芦荟苷A、B,好望角芦荟苷元。尚含芦荟树脂A、B、C、D,其中B即芦荟苦素。 4.理化鉴别: ①取本品粉末0.5g,加水50ml,振摇,滤过,取滤液5ml,加硼砂0.2g,加热使溶解,取溶液数滴,加水30ml,摇匀,显绿色荧光,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再取滤液2ml,加硝酸2ml,摇匀,库拉索芦荟显棕红色,好望角芦荟显黄绿色;再取滤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生成黄色沉淀。 ②取本品粉末0.1g,加三氯化铁试液5ml与稀盐酸5ml,振摇,置水浴中加热5分钟,放冷,加四氢化碳10ml,缓缓振摇1分钟,分取四氯化碳层6ml,加氨试液3ml,振摇,氨液层显玫瑰红色至樱红色。 ③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至沸,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芦荟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

常用中药识别与鉴定

常用中药的识别与鉴定 一、填空题 1、常用中药识别的任务有本草考证、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中药的真伪、中药的优劣。 2、煎药是的器皿最佳是陶器、砂锅,忌用铝锅、铁锅、铜锅、带油垢的锅等器皿。 3、中医最常用也最古老的剂型是汤剂,它具有吸收快、易发挥疗效和便于加减应用等特点。 4、旋覆花、车前子等药入汤剂需要包煎,阿胶、鹿角胶等胶类中药多饭后服用,砂仁、佩兰等芳香药入煎时需烊化。 5、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它将药物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类。 6、我国最早的国家药典是唐代的《唐本草》或《新修本草》,我国在十六世纪以前的医药成就的大总结,也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传播到国外的一部本草是《本草纲目》。 7、东北特产的人参、鹿茸、甘肃的当归、云南的三七、四川的川贝、黄连、川芎,广东的砂仁、江苏的薄荷、安徽的茯苓、丹皮,贵州的杜仲、天麻,宁夏的枸杞。 8、性状特征:海马的特征马头蛇尾瓦楞身,防风的蚯蚓头,党参的狮子盘头,川贝药材中的松贝具有怀中抱月与观音坐莲。 9、正名与别名:何首乌—铁秤砣山茱萸—枣皮 淫羊藿—仙灵脾朱砂—辰砂 1、人参来自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常见的加工品种有全须生晒参、红参和白参,全须生晒参的主要性状特征有具有芦碗的芦头、外皮黄白色,具少量的珍珠点,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生精固脱,强心安神的功效。 2、三七根据其采收加工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头子、剪口、荆条和绒根几种商品。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显著疗效,临床多用于各种制剂,如云南白药、片仔癀。 3、天麻来自于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具有平肝、熄风、止痉的功效,其药材的性状特征主要有鹦哥嘴或红小辫、肚脐眼和点状环纹。以之为主药的中成药有天麻片、天麻胶囊、天麻杜仲胶囊等。 4、中药大黄来自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根与根茎,其炮制加工品有生大黄、熟大黄和酒大黄等,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蒽醌类。 5、常用的清热燥湿的中药黄连来自于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根茎,各自的药材商品名是味连、雅连和云连,三种药材的根茎上均具有过桥的特征。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6、川乌来自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因其具有大毒,故需要炮制加工后入药,主要产于四川,其毒性成分来自于其体内的生物碱类成分,临床主要用于风寒湿痹症,临床应用时注意其配伍与煎法,炮制品入汤剂时需要先煎至少30分钟。 7、甘草作为临床及其常用的一味中药,在采收加工时有皮草和粉草之分,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临床有十方九草和无草不成方之说,甘草不仅用于医药行业,还可以用于食品行业和美容行业。 8、常用的补气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黄芪等,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1、杜仲来自于(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皮,药材采收加工中需要进行(发汗)的处理,其药材特征是:(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 2、大青叶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3、艾叶来源于菊科植物艾的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功效,是一 个妇科良药,其药材性状特殊主要是(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 不规则的粗锯齿)。 4、金银花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别名(双花)、(二宝花),主要产 于(山东)(河南),性状特征主要有(花蕾呈细长棒状)、(表面黄白色或绿白 色)、(短柔毛),气(清香)、味(微苦),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具有(清 热解毒)的作用。 5、菊花来源于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滁菊)、(贡菊)、(杭菊)。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 用。 6、海马的来源有(克氏海马)、(刺海马)、(三斑海马)、(大海马)或(小 海马),其性状特征主要是(马头蛇尾瓦楞身),具有(温肾壮阳、散肿消结) 的功效。 7、全蝎来源于(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 止痛)的功效。 8、鹿茸来源于鹿科动物(梅花鹿)和(马鹿)的雄兽未骨化的角,具有(补 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的功效。 二、术语解释 中药:我国中医历来用以治病的药物,概称为“中药”。中药是指依据中医学 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材:既用于切制成中药饮片,供临床中医调配处方煎服,或磨成细粉服用 或调敷外用,又是供中药厂生产中成药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中草药:中药与草药统称为“中草药”。 中药饮片: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和炮制,制成一定规格的直接供配方、制 剂使用的加工后药材,又称为“咀片”。 狮子盘头:中药党参根头部密集的疣状突起,习称为之。 蚯蚓头:中药防风根头部密集的环纹形似蚯蚓的体节,习称之。 挂甲:取牛黄粉末少许以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黄色经久 不褪,且指甲油清凉感。 鸡爪连:黄连药材中的味连,多个根茎簇生在一起,形如鸡爪,故称之为“鸡 爪连”。 过桥:黄连药材的根茎上节间延长,光滑如茎干,称之为“过桥”。 鹦哥嘴:天麻药材一端的干枯红棕色芽苞,称之为“鹦哥嘴”。 筒朴:厚朴的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 靴筒朴:为厚朴的近根部的干皮,其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 鸡肠朴:为厚朴的根皮(根朴),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 习称“鸡肠朴”。 三、问答题 中药的真伪是指什么?答:是指中药的品种正确与否。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品种、产地、栽培条件、采收加工与贮藏运输等。需要加以说明。 常用中药识别的意义是什么? 答:“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质量好坏和品种的真伪,直 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中药的真伪鉴别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历史悠久,中药 资源极其丰富。中药不仅一直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随之品种也越来越多,给中药材的识别应用 效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常用中药的识别研究,以保证临床 用药的安全与有效。 性状鉴别的要素有哪些? 答: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特征与火试特征。 需要举例加以说明。 沉香与土沉香的比较: 共同点:均为含树脂的心材,火试冒浓烟及具强烈香气。具有行气止痛,调中 止呕,温肾纳气,壮阳除痹的功效。 区别点:沉香土沉香 (1)多为柱棒状,具结油多为不规则块片 (树脂) (2)表面稍平,斑纹多而表面凹凸不平,斑纹 色深少而色浅 (3)质坚实而重,能沉或质较坚而轻,多不沉 半沉于水于水 (4)香气浓香气淡 来自于五加科的常用中药有哪些?它们各自具有什么功效? 答:主要有人参、三七、西洋参。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生精固脱,强心安神的功效。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火 生津的功效。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红花与西红花的区别 (1)来源的不同 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头状花序,西红花——鸢尾科植物西红花的柱头。 (2)性状特征不同 红花:花冠红黄色或红色,简部细长,上部5裂,裂片狭条形,长5~8mm;雄 蕊5,花药聚合呈筒状;柱头顶端微分叉,微露出花药筒外。质柔软。气微香, 味微苦; 西红花:呈线形,三分枝,长2~3cm。暗红色,上部较宽而略扁平,顶端边缘 呈不整齐的细齿状,内方有一短裂缝。下端有时带有黄色花柱。体轻,质松软, 无油润光泽,干后质脆易断。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 (3)水试特征不同 红花: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西红花:入水则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可见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降,并逐渐 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 (4)功效不同 红花: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的作用;西红花:性凉,味甘、 微苦,具有调经止痛、活血祛瘀及解郁开结、凉血解毒等作用 (5)价格差异极大 3、举例说明动物类中药的应用方式有哪些? (1)全体入药:全蝎、蜈蚣、水蛭、斑蝥、土鳖虫、九香虫、青娘子、红娘 子等 (2)动物体的一部分入药: ①角类:鹿茸、鹿角、羚羊角。 ②鳞、甲类:穿山甲、龟甲、鳖甲、玳瑁等。 ③骨类:豹骨、狗骨、猴骨、猫骨等。 ④贝壳类:石决明、牡蛎、珍珠母、海螵蛸、蛤壳、瓦楞子、海月等。 ⑤脏器类:蛤膜油、鸡内金、紫河车、鹿鞭、水獭肝、刺猬皮等。 (3)生理产物:蝉蜕、蛇蜕、蜂蜜、蜂房、桑螵蛸等。 (4)动物的分泌物:麝香、蟾酥、龙涎香、虫白蜡、蜂蜡、熊胆粉等。 (5)病理产物:珍珠、牛黄、僵蚕、马宝、猴枣、狗宝等。 (6)排泄物:五灵脂、夜明砂、望月砂、蚕砂、白丁香(文鸟科动物麻雀及 山麻雀的干燥粪便) .

中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术语

中药材性状鉴别经验术语 中药材经验鉴别术语形象地概括了中药材性状鉴别特点。具有这些特征的药材,一般为正品、真品;而伪品或混淆品则不具备这些特征。 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3.马牙芦:野山参的芦头上部,芦碗渐疏而大,边缘齐楞,凹下较紧,形如马牙齿状。 4.马头蛇尾瓦楞身:海马头似马头,身体似瓦楞状,尾部似蛇尾。 5.马尾状:白薇根茎下部两侧簇生多数细长的根,形似马的尾巴。 6.马尿气:天麻经水蒸煮时散发的特异气味,味似马尿的臭气。 7.小算盘珠:平贝母的鳞茎呈扁平圆球形,顶平开口见心,底部内陷,形如小算盘珠子。 8.三节芦:野山参芦头的上部为“马牙芦”,中部为“堆花芦”,下部为“圆芦”。 9.车轮纹:药材横切面有较稀疏的放射状结构,呈车轮状纹理,相间排列,如防己。 10.无影纹:羚羊角尖部光润如玉,对光透视可见中心部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无裂。 11.云锦花纹:何首乌的横切面有云朵状花纹。 12.云头鹤茎:某些药材的根茎下部两侧膨大形似如意头,向上渐细如仙鹤的脖子,如白术。 13.凤眼:豹骨的肱骨下端内侧有一狭长形透孔。 14.水波纹:羚羊角外形有10~20个隆起的波状轮环纹。 15.方胜纹:蕲蛇的背部有纵向排列的24个呈“V”形灰白色的花纹。 16.乌鸦头:某些药材的根形似乌鸦的头部,习称“乌鸦头”,如川乌、草乌。 17.乌金衣:牛黄表皮附着的黑色光亮薄膜,形似乌金色。 18.乌云盖顶:羚羊角角尖部分多为黑棕色的盖顶。 19.长嘴:老鹳草的宿存花柱长2~4cm,由下往上卷,形似鹳喙。 20.石榴嘴:山楂的顶端有凸起的残留宿萼,中央凹陷,形似石榴宿萼。 21.皮松肉紧:黄芪的横切面皮部疏松,木部较结实。 22.玉带腰箍:毛慈菇的假球茎中部2~3个稍突起的节环,形似腰间玉带一样。 23.龙头凤尾:药材茎下部留有根须称龙头,茎上端留有半块叶片或叶柄,两者合称“龙头凤尾”,如霍山石斛。 24.白颈:广地龙腹部前端有一条浅色环带(生殖环带)。 25.合把:羚羊角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26.芝麻点:天麻表面的退化须根痕,呈断续排列成环的小点。 27.过桥:黄连根茎有一段较细长,其中部分节间光滑如杆。 28.当门子:指麝香香囊中心黑色,有光泽的豆状颗粒。 29.朱砂点: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芝麻点,色如朱砂,如苍术。 30.血丝:羚羊角角尖内部的红色斑纹。 31.同心环:某些药材横断面上的异形维管,排列成数层同心性圆形的环圈纹,如川牛膝。 32.观音坐莲:松贝平放时能端正稳坐,形似观音坐在莲花之上。 33.观音合掌:青贝外层的两瓣鳞叶,大小相近,相对抱合。 34.吐丝:菟丝子水煮后,种皮裂开,伸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似春蚕吐丝。 35.吐脂起霜:某些药材干燥后在表面析出的白色物,如苍术。 36.扫帚头:根类药材顶端纤维状毛,形似扫帚头状,如南柴胡等。 37.红小辫:天麻根茎上端的一段红棕色的干枯芽茎。 38.吸盘:动物类药材的吸附器官,多为中间凹陷的圆盘状,如水蛭、蛤蚧等。 39.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有盘节状短根茎,如桔梗。 40.芦碗:芦头上的半圆形或圆形的碗状茎痕,如人参。 41.连三朵:某些花类药材的花序常2~3朵连生,如款冬花。 42.纱纸皮:熊胆的胆囊皮用手撕之,可分层撕成细丝状,形如纱纸。 43.连珠状:某些根类药材形似串连起来的珠子样,如巴戟天。 44.连珠斑:蕲蛇腹部黑色类圆形斑纹,象连起来的珠子,亦称“念珠斑”。 45.肚脐眼:天麻根茎一端的圆形凹陷疤痕。

中药药剂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药药剂实习报告 篇一:中药药剂学毕业实习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 实习学生: 实习时间:至 实习地点: 实习课目:中药鉴定学 指导教师: 实习主要内容:益元散剂的制备、蕲蛇药酒的制备、益母草膏的制备 实验一益元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 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 湿或液化现象。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107个中药性状鉴定常用术语 中药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基原,品种繁杂、形态各异。历代广大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把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经验,概括成形象生动、易懂易记的专业术语,是值得珍惜的一份宝贵财富。 一、植物部分 1.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 2.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3.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 4.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5.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6.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党参等。 7.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如防风。 8.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 9.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10.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 11.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2.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 13.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14.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 15.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 16.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 17.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 18.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 19.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20.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 21.龙头风尾:指用幼嫩铁皮石斛做成的“枫斗”,呈扭曲螺旋状,通常有2~4个旋纹,茎基残留短须的称“龙头”,茎梢较细的部分称“凤尾”,故称之为“龙头凤尾”。

中药材半显微性状鉴定法.

中药材半显微性状鉴定法 中药材半显微性状鉴定法 【摘要】:目的:寻找出一种适合基层使用的简单?方便的鉴别药材的方法。方法:通过不同仪器下观察药物的实验,以对药材的分辨率,观察的清晰度为指标,以不同的仪器?底色的不同?光线的强度差别为主要考察因素,探索半显微性状鉴别最佳方法及条件。结果:体视显微镜观察最清楚,扫描仪也能比较清楚地观察,放大镜观察的结果就不太理想,且底色与药材的对比度不同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结论: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是一种很好的适用于基层的药材鉴别方法。 【关键词】:半显微性状鉴定放大镜扫描仪体视显微镜 传统中药作为中国宝贵资源,在临床治病及养生保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药物疗效与药材的质量关系密切,因此对药材进行鉴别而保证药物疗效就非常重要。现已被广泛应用的药材鉴定方法有显微鉴定,性状鉴定等。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技术对中药的细胞?组织?构造特征进行显微观察与分析,以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的一种鉴定方法;性状鉴定是一种传统的鉴别方法,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本文则建立了一种介于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之间的另一类鉴别方法,它是借助放大镜?扫描仪?体式显微镜等仪器观察中药材细微的外观性状,可称它为半显微性状鉴定。“半显微“是指它对中药表面特征的放大是界于肉眼和生物显微镜之间,例如它可以把一个苏子放大到一个乒乓球大小,非常清楚地显示其表面的纹理,但它还不能看清楚植物细胞的形态,所以它还是属于“性状鉴别”范畴。但由于它是借助仪器对药材表面的肉眼看不清的特征进行观察,这也与传统的性状鉴定有较大的区别。半显微性状鉴别法主要用于细小的果实种子类?扁平的中药饮片?叶类及花类药材的观察。对于形体大而厚的药材的整体观察则不适用,但亦可用于观察其表面细微处的特征。按照这种方法所用到的仪器不同,可分为放大镜半显微形状鉴定,扫描仪半显微形状鉴定,体视显微镜半显微性状鉴定。 1 放大镜半显微性状鉴定 放大镜法就是利用一般的放大镜来观察药材,此种方法简便易行,放大镜又方便携带,所以是鉴别药材形状的一种经常使用的基本方法。但缺点是放大镜的分辨率不是很高,对于一些药材的更为细微的特征,放大镜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而且利用放大镜所得的观察结果很难记录下来,除非亲自观察,否则很难从观察者的描述中得到很深的印象。 2 扫描仪半显微性状鉴定 扫描仪法是利用电脑扫描仪来鉴别药材的方法,扫描仪已是常用的办公用具。它除了有文件扫描功能,还有两个强大的功能——实物扫描功能和图像放大功能,后两个功能可被利用对中药材进行半显微性状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2.鉴别用仪器一台中等以上配置的电脑,像素为1200~2400的扫描仪。 2.软件在电脑中加装Photoshop6.0以上的图像处理软件。 2.2.软件介绍 Photoshop是一种现被广泛使用的图形处理和浏览软件,其功能之齐全是一般的其它图形处理软件所不能比的。包括了所有图形的基本

中药鉴定学实验部分教案

实验十五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下列药材的性状鉴定特征:水蛭、全蝎、蟾酥、石决明、海马、蛤蚧、蕲蛇、乌梢蛇、斑蝥、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穿山甲。 2、掌握蟾酥、麝香的显微鉴定特征。 3、掌握蟾酥、牛黄、鹿茸、麝香的理化鉴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及材料 1、仪器:显微镜、试管、小漏斗、烧杯、蒸发皿、水浴锅、回流装置、量瓶、电吹风、薄层色谱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光灯、酒精灯、吸管、电动离心机、超声波震荡器。 2、试剂:50%甘油水溶液、硫酸、碘试液、甲醇、乙醇、丙酮、氯仿、醋酐、环己烷、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硫酸乙醇溶液、脂蟾毒配基、华蟾蜍次素、甘油醋酸、水合氯醛、浓过氧化氢(30%)、盐酸、氢氧化钡、胆酸、去氧胆酸、异辛烷、醋酸乙酯、冰醋酸、茚三酮试液、10%氢氧化钠、0.5%硫酸铜溶液、70%乙醇、甘氨酸、正丁醇、2%茚三酮丙酮溶液、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 3、材料:实验目的项下列出的中药材;蟾酥粉末、麝香仁粉末、鹿茸粉末、牛黄粉末、鹿茸对照药材粉末。 三、实验内容 1、药材性状鉴定主要特征 (1)水蛭Hirudo:

蚂蝗: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10cm,宽0.5~2cm。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线;腹面棕黑色,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吸盘不显著,后端钝圆,吸盘较大。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 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多弯曲扭转,长2~5cm,宽0.2~0.3cm。 柳叶蚂蝗:狭长而扁,长5~2cm,宽0.1~0.5m。 (2)全蝎Scorpio:头胸部和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一对短小的螯肢及一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前腹部由7节组成,背面绿褐色,有5条隆脊线;后腹部6节,棕黄色,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3)蟾酥Venenum Bufonis: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棕褐色或红棕色。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粉末少许置于锡箔纸上,加热即熔成油状。 (4)石决明Concha Haliotidis: 杂色鲍:呈长卵圆形,内面观略呈耳形,长7~9cm,宽5~6cm,高约2cm。表面暗红色,有多数螺肋和细密生长线,螺旋部小,体螺部大,从螺旋部顶处开始向右排列有20余个疣状突起,末端6~9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内面光滑,具珍珠样彩色光泽。壳较厚。质坚硬,不易破碎。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中药鉴定学是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地、较全面地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备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立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 1.了解药用植物学有关基础知识; 2.熟悉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 3.掌握鉴定中药的依据和取样的方法。 4.掌握中药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方法。 5.掌握中药的各类主要成分的理化鉴定方法。 6.掌握大纲中规定要全面、重点讲授的中药,包括来源、植物(动物)形态、性状、显微、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理化鉴别特征,了解品质标志和类同品、掺杂品、伪品等情况。 7.熟悉一般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他有关内容。 8.熟悉有关定义、名词、术语(包括传统经验术语)和符号。 二、基本技能方面: 1.掌握中药的来源、性状及显微鉴定方法,了解理化鉴别方法,并能进行性状和显微特征的描述及熟悉有关绘图技能。 2.熟悉地掌握植物类中药的显微制片技术,包括徒手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制片等技术。 3.能进行中药的显微测量,微量升华,荧光观察的操作技能。 本门课程总学时数为18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90学时,实验90学时。 课程内容 总论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发掘整理祖国药学;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鉴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本草学中有关中药鉴定资料的简介;近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简介国外植物药在鉴定方面的发展。 第三章中药资源 我国中药的天然资源,中药的栽培、引种及驯养、饲养。

常用中药鉴定术语

中药鉴定常用术语 二划 二甲子指人参播种后分出二桠,每桠长出一枚掌状复叶,称二甲子。 二杠茸指具有一个侧枝的花鹿茸。 十大九糠指大黄因个块过大水分不易外泄,受冰冻而内心松散且体轻者,但外表不易看出,故有十大九糠之说。 丁拐指果实上的一种肉质突起呈芒刺状,如曼陀罗。 刀削痕指药材在产地采收时用刀除去无用部分或除去粗皮及边材后留下的痕迹。 九眼独活为五加科植物食用木根茎的别称,因其上有多数凹窝(茎痕)呈串珠状排列,故称九眼独活。 三划 三花指人参播种后第二年生出的二枚三出复叶,称三花。 三星指款冬的头状花序由三个花朵连在一起、称三星或连三朵。 三岔具有三个侧枝的马鹿茸,称三岔。四个侧枝的称四岔。 三叉茸指梅花鹿的角具二个侧枝者。 大贝指浙贝母鳞茎外层单瓣肥厚的鳞叶,因形大而称大贝。 大理石纹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入内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如肉豆蔻和槟榔的种仁的断面。 大挺指二杠茸茸体上部较粗壮的主干部分,习称大挺。 小子指小的花苞。 小托盘指掌叶覆盘子果实上的宿存萼,形如托盘而得称。 上与钩齐,下与底平,指以往采收钩藤时的茎枝留取部分上方与向下弯曲的变态枝剪齐,下方与变态枝底部平截。 马头指海马头部与体轴略呈直角,管状长嘴如马头外伸,上有冠状突起似马缨,故称马头。 马牙贝指川贝母中炉贝的鳞茎呈长圆锥形,状似马牙,故称马牙贝。 马牙窟窿指根茎类药材茎基脱落后留下的多数排列整齐的圆形空洞,状似马牙痕。如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的根茎(关升麻)。 马牙芦指山参根茎脱落后留下的茎痕边缘较平齐,中心凹陷,形如马牙,称马牙芦。 马牙边指罗角药材自底外边向上高约3cm处有环形的凹凸不平,排列较齐的收边带,称马牙边。 马牙柱指人工合成的块状朱砂断面呈纤维柱状,称马牙柱。 马尾指白薇等中药根茎下部的簇生细长须根,因弯曲紧抱状似尾形而称马尾。 马尾连指毛茛科唐松草属多种植物具黄连小檗碱成分,其带根茎的根因根丛生于根茎,形如马尾,俗称马尾黄连,为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马尿臭天麻块茎折断后发出的一种特殊气味,因略似马尿,故称为马尿臭。 子仁指种子药材中的种仁,包括子叶或胚乳和细小的胚。 子眼指动物角类药材锯口处呈现的蜂窝状小孔或指麝香仁呈现的颗粒状;又指植物性药材橘类的外果皮密布透明的油室,习称子眼。 子眼清楚指麝香仁油润、颗粒自然疏松均匀,习称子眼清楚。 千子连特称四川地区历史上习惯作药用的黄连叶柄。 四划 云头指白术根茎顶端下陷的圆盘状茎基或芽痕,与下端稍粗部分表面的较大瘤状突起形成的云朵状,称云头。或因形同如意,又称如意头。 云头鸡腿指云头状白术根茎上细下粗呈鸡腿状,俗称云头鸡腿。 云锦花纹又称云纹。指何首乌的块根横切面皮层中出多个异型维管束组成的云朵状花纹。

中药材性状鉴别

中药材性状鉴别 当归:1、用药部位:根。 2、性状: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分 归头、归身、归尾。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3、功能:补血活血。

黄芪:1、用药部位:根。 2、性状:呈圆柱形,有分枝,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或纵。质硬而韧, 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显“菊花心”。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3、功能:补气固表。

大枣: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类呈椭圆形或球形,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 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3、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麦芽:1、用药部位:果实。 2、性状:呈梭形,表面淡黄色,基部胚根处生出幼芽及须根。质硬,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微甘。 3、功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2、性状:温郁金呈长圆形或卵圆形,稍扁,有的微弯曲,两端渐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纵纹隆起处色较浅。质坚实,断面灰棕色,角质样;内皮层环明显。气微香,味微苦。 3、功能:行气化瘀,清心解郁。,

2、性状: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形似鸡头,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 3、功能:补气养阴。

中药药剂学毕业实习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 实习学生: 实习时间:至 实习地点: 实习课目:中药鉴定学 指导教师: 实习主要内容:益元散剂的制备、蕲蛇药酒的制备、益母草膏的制备 实验一益元散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方法。 (2)熟悉散剂等量递增的原则。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粉碎机、药筛(80目,100目)、瓷研钵、烧杯、天平 2.药材: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三、实验内容 制法:(1)水飞朱砂成极细粉。(2)滑石、甘草各粉碎成细粉。(3)将少量滑石粉放于研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研钵的表面能。再称取朱砂极细粉1.5g置研钵中,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倒出。取甘草置研钵中再加入上述混合物研匀。按每包3g分包。 四、思考题 1、等量递增法的原则是什么?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混匀,过筛。 2、何谓共熔?处方中常见的共熔组分有哪些? 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3、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应如何制备?散剂中如含有少量挥发性液体及含有酊剂、流浸膏时可视药物的性质、用量及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可利用其它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若液体组分含量较大而处方中固体组分不能完全吸收时,可加入适当的赋形剂吸收。若含挥发性物质,可加热蒸去大部分水分后并进一步在水浴上蒸发,加入固体药物或赋形剂后,低温,干燥即可。 五、讨论 甘草因含有纤维性物质在粉碎过程中较难成细粉,总有残渣,粉碎好多次,最后还是没把甘草的细度粉碎成标准要求。因而,后面的研磨,总有粗颗粒无法研碎,制出的益元散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甘草残渣。 实验二蕲蛇药酒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药酒、酊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技术

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技术 第一 取样、制片、染色 节 一、取样 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判断准确,因此必须重视取样的各个环节。 (一) 对照品 对照品粉末是检定供试品的参照物,其制备是显微鉴别的先决条件。有经验者,可自取标本,鉴定后制作,或购买药材经品种基原鉴定。还应注意有些药材的显微特征受生长年限及环境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所以对于供试品的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等也应当认真记录。 (二) 供试品 中药材 原药材应注意基原、产地、规格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其他物质污染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检定用样品。 (2)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一般药材100g-500g;粉末状药材25g;贵重药材5g-10g;个体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代表性的样品。 (3)将所取有代表性样品混合均匀,即为总样品量。 (4)前处理:将供试品捡净后,用量较小时,可以用乳体或小型电磨粉碎过《中国药典》6号筛(1.0μm-250μm)备用。 1、中成药 (1)取样:从各批号的箱、包、瓶中随机取样,记录好厂家、批号,从各包装盒中任意取1丸,每批号不得少于3次。各供试品留样保存,保存期限至少1年。 水丸无包衣时,可直接取2丸-3丸,乳钵中研成细粉后,取少量置裁玻片上,滴加规定的试液,搅拌均匀,使粘结的细胞、组织分离,再按粉末特征加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当试液处理后观察。 水蜜丸或大蜜丸;可直接用刀片横向切开取一薄片,或用小钢铲取一小块(约15mg)放置在载玻片上制片观察。 (1) 去包衣:中药片剂常见包衣为糖衣,隔离层常使用胶浆、糖浆和滑石

中药鉴定学——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常见中药饮片的混淆掺伪现象与鉴别方法 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一)基本概念 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2.中药材: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为“药材”,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据统计,迄今为止中药种类的总数量已近13000种。 3.中药饮片: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称之为饮片,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传统特色之一。 4.中成药:是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包括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 5.正品:凡是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来源的品种均为正品。 6.优质品:完全符合或超过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和质量各项指标的中药商品为优质品。 7.代用品:因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与正品相似而被代用的中药商品称为代用品。 8.伪品:凡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9.劣品:虽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所规定的中药来源品种,但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的中药均为劣品。 10.混淆品:因中药品种的混乱、名称相同或形状相似等原因引起混淆现象的中药商品,称为混淆品。 (二)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 中药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及其饮片在临床上应用,绝大多数是以复方和中成药的形式入药,其中中成药所需的原料药占全部中药饮片的70%以上。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品种繁多。如半夏,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 对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就是保证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两条原则是中药研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准绳。中药饮片鉴定的意义就是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的生产和使用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由此可见,中药饮片在中医药研究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中药的鉴定,只有把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鉴定方法与特征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鉴定的目的。 (三)中药饮片鉴别的常用方法 中药饮片鉴别常用的方法以中药的性状鉴别和传统的经验鉴别为主。主要应用人的感官,采用手摸、眼看、鼻嗅、口尝、辅以耳听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紫外光灯、酒精灯、

中药显微鉴定

庄博:1145608 显微鉴定是一门专业技术,是用显微镜观察药材切片的组织构造或粉末的细胞及其后含物特征,描述显微鉴别点,制订显微鉴别依据。制片:一般作横切面片或粉末片,必要时可作纵切面片或解离组织片等。植物的根、根茎、藤茎、皮、木类药材,以组织切片为主;叶、花、果实、种子等以表面制片或粉末片为主;全草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采用组织制片或粉末片时,可选择1~2个有明显鉴别作用的特征;全草的粉末应以混合粉末为主。为配合中成药的显微分析,动物类及矿物类药材均以粉末片为主。 第一节:根类药材 被子植物的根,根据其维管系统,可分为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或单子叶植物根。 1.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例:细辛) 表皮皮层皮层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 特点:皮层宽,中柱小,木质部束及韧皮部束数目少,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呈星芒状,一般无髓。 2.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例:甘草) 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 特点:表层为木栓组织;皮层狭窄;韧皮部较发达或较狭窄;形成层环多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组成;中央大多无髓,少数有明显的髓部。 性状:粉防己质重坚脆,粉性,易折断;粉防己质坚硬,略粉性,不易折断 横切面:防己科粉防己落皮层、木栓层→皮层(窄,稀疏散有石细胞;布有短棒晶及小方晶)→韧皮部(半圆形)→ 形成层(束明显)→木质部(深入中心,数束)→射线宽,无髓部。 马兜铃科广防己皮层石细胞断续成环,布有簇晶、短棒晶及小方晶;韧皮部狭长,向外侧渐尖;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2或多分枝;射线较窄及髓部有异型维管束等区别于粉防己。 粉末:粉防己可见小方晶和小棒晶。淡黄色石细胞,孔沟、层纹明显。单粒淀粉直径至26μm;复粒2~8分粒,分粒较小。木纤维为韧型纤维。另可见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木薄壁细胞,木栓细胞等。 广防己可见簇晶。石细胞壁较厚,孔沟具分枝。单粒淀粉直径至30μm;复粒2~7分粒,分粒较大等区别于粉防己。 湘防己:称钩风的根横切面具异常构造,有2~7轮同心性维管束环层。 木防己:呈圆柱形,屈曲不直,表面黑褐色。质较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无粉质。皮层石细胞连成环带,方晶众多而大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老师: 实习课目: 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 黄连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 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 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为栽培品。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 3、显微鉴定 (1)组织切片 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维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 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 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粉末 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②中柱鞘纤维纺锤形或成梭形,135-185μm,直径27-37μm,壁较厚,有孔沟;③木纤维较细长,直径10-13μm,壁较厚,有点状纹孔; ④鳞叶表皮细胞淡黄绿色,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 ⑤导管直径较小,具孔纹或网纹; ⑥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有壁孔。 4.理化鉴定

中药鉴定学常用中药粉末鉴定表

十四种中药粉末特征要素表

葛根晶鞘纤维方晶 3-37μm 单、复具缘纹 孔排列 紧密, 孔较大 少,类圆 形、多角形 黄芪纤维无 3-13μm具缘纹 孔,短少,类三角 形 人参无 簇晶棱 角锐尖单、复 网纹、 梯纹 树脂道 三七无 簇晶棱 角较钝单、复3-13 μm 网纹、 梯纹 树脂道 当归无无单、复 梯纹、 网纹纺锤形薄壁细胞斜格状纹理 防风纤维束壁厚无无网纹 油管碎 片石细胞黄 绿色 柴胡木纤维长梭形无 网纹、 双螺纹油管碎 片 黄芩梭形韧皮纤维无单、复2-10 μm 网纹 石细胞较 多 薄壁细胞纺锤 形 地黄无方晶 网纹、 聚缘分泌细 胞内含 橙黄色 油滴状 物 薄壁细胞圆形 核 木香木纤维长梭状 方晶, 菊糖网纹 油室碎 片,内 含黄色

或棕色分泌物 山药纤维针晶 8-35μm, 单,复聚缘,网纹,螺纹,环纹 纤维晶体淀粉导管非腺毛腺毛气孔油室花粉石细胞表皮细胞菌丝胶丝果皮细胞花柱碎片 白术木纤维长梭形 针晶, 菊糖网纹、 聚缘 淡黄色,类 圆形、多角 形、长方 形、少数纺 锤形 泽泻壁较厚,木化 3-14μm, 单,复螺纹, 网纹、 聚缘 油室, 分泌细 胞含油 滴 川贝母5-64μm, 单、复,半 复 螺纹、 网纹 (炉) 不定式类长方形 浙贝母方晶6-56μm, 单,复,半 复 螺纹, 环纹 扁圆形 类多角形,长 方形 天麻针晶 鸡血藤晶鞘纤维方晶 分泌细 胞甚 石细胞

多,含 棕红色 物 牡丹皮簇晶 3-16μm, 单,复 含晶薄壁细胞 厚朴韧皮纤维方晶油细胞 椭圆 形,含 黄棕色 油状物 椭圆形,卵 圆形、类方 形、不规则 分支状 肉桂纤维长梭形针晶、 柱晶、 片状 10-20μm, 油细胞 类圆 形、长 圆形, 含黄色 油滴状 物 类圆形、类 方形,三面 厚,一面薄 大青叶橙皮苷 样结 晶,靛 蓝结晶 网纹, 螺纹 不定式连珠状增厚 洋金花簇晶, 砂晶, 方晶 非腺毛2种 类球 形、长 圆形 苦杏仁簇晶糊粉粒油滴 橙黄色,侧 面:贝壳薄壁细胞黄棕 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