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Xx大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课程名称:中西翻译史

专业:英语笔译

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号:

姓名:

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作为我国佛经翻译史上最重要的两位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和玄奘都具备极高的双语能力和佛学素养,但两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等有着极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从翻译开展方法、以及对佛典原文、可读性的处理等具体方法这几个方面对两位大师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鸠摩罗什;玄奘;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1.引言

谈及佛经的翻译,我们就不得不先提及鸠摩罗什和玄奘两位大师,他们两位都具备极高的双语能力和佛学素养,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鸠摩罗什在翻译上的造诣,《维摩诘经序》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他的译文既实现了表征上的可读性,又传递了佛经的教化内容,做到了二者的结合与统一。而玄奘法师对于佛教在中国的成形,可谓功勋卓著,影响深远,他也因此得到了“三藏”的美誉,著名汉学家阿瑟·韦利则称其是“真正的,划时代的‘三藏’。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中也曾提及玄奘的佛经翻译时说:“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这两位都是译经大师,玄奘被认为是“新译”的杰出代表,而鸠摩罗什则是“旧译”当中的佼佼者,显然,一“旧”一“新”,表明二人在佛经翻译中有相异之处,当然,也还是可以找到二人的共同之处,本文就将对两者翻译方法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比较。

2.翻译的开展方法

鸠摩罗什和玄奘开展佛经翻译的方法都是利用译场作为翻译场所,除了由他们在译场中担任翻译活动的主体之外,还有大批的高僧大德协助其进行翻译,这也保证了他们佛典译品的数量和质量。鸠摩罗什的长安译场,据《高僧传》卷二《晋长安鸠摩罗什传》记载,共有八百之众,实际上则远不止于此。鸠摩罗什自称“弟子三千”,他的弟子僧肇在《梵网经序》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此,翻译

的规模自不必说,目前现存的经卷就有三十九部,另外,质量显然也得到了保证。这些僧众当中可谓人才济济,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杂家,不仅懂得佛学,其他中国传统学问也有所涉猎,也这是这些高僧与罗什一起字斟句酌,探讨佛典本旨,探寻语言的最佳表达方式。这样规模的,这样人才济济的、高手如云的翻译主体采取这样的方式,想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译文的质量。

而玄奘在译文数量和质量方面甚至是鸠摩罗什也无法比拟的,他的翻译可以说达到了佛经翻译史的顶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译场。据《续高僧传》的记载,玄奘译场的翻译主体也是一个庞大的僧团,且各有分工。这些佛教精英,分工详细,各司其职,保证佛经翻译的质量: 主译人在翻译的过程中,旁边有证义,以对照主译人的译文与原文,如有出入,可与译主共同商定,另外还有证文,在译主朗诵梵文时,注意是否与原文存在出入,其后,还有人负责中文的润色,甚至还有人专门负责最后对译文进行反复诵读,确保所译佛经朗朗上口。

然而,其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同。鸠摩罗什的译经主要是将译经与讲经相结合。作为译主,鸠摩罗什通晓经典内容,所以既是翻译主持者,又担任了经典的讲解者和讨论的主持人,参与者不仅可以听讲,还能提出质疑并参与讨论。这种翻译形式使得罗什译著的经典中对于许多佛理的研究多融入了他自己的思想,而不再是对于原著完全呈现。此外,由于其在译经初期对汉语不够娴熟,所以在译经过程中还是会受到门人的协助,而这些参与译经的僧人熟知中国传统儒道文化,通过他们的笔受与润色,不免会加入个人对佛经先入为主的见解,这些都影响着罗什的译作。

玄奘作为中国本土人,谙熟佛教教义且精通梵汉两种文字,因此他不需要像鸠摩罗什那样依赖中国助手才能译得比较畅达。玄奘所主持的译场,与鸠摩罗什时期的译场相比,废除了既译经又讲经的形式,使“译场”成了名副其实的专事翻译的场所。此外,在组织方面也更为健全,单是翻译的职司多达十一种,译经组织分工明确,译经节奏更加紧凑,译经效率更加高效,译文就更加完善了。

3.具体的翻译方法

3.1 对佛典原文的处理方法

佛典原文与汉文的一大差异就是:汉语在表达上一般简单明了,而原典经文

则注重华丽的辞藻和反复吟唱,已经说过的事情,在说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却又被重复,而且不乏卷帙浩繁的作品,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在对待原典的这一个问题上,鸠摩罗什的观点是:“既览群经,义多纰缪,皆由先译失旨,不与梵文相应”,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删繁就简。罗什主张意译,用简洁的语言来传达经文内容,并适当简化译文以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使得其与旧本相较而言,简洁流畅。在译《大智度论》时,罗什甚至大刀阔斧,“三分除二”之后,仅得一百卷。而玄奘却是小心谨慎地对待这一问题,不愿删略梵本,主张直译,忠实原本,将梵本中反复吟唱的部分逐一翻译,不惜使文本显得繁冗。比如对《大般若经》的翻译, 该经梵本一共有二十万颂,可谓卷帙浩繁,玄奘却是严格按照原本的数量来翻译,译了六百卷,没有删略。又如,同为《金刚经》译本,罗什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5178 字,而玄奘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则有8208 字,同一部经典却有近三千余字的差别。除此之外,鸠摩罗什翻译出来的《心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等经书,每一本都比玄奘的相应译本要短。鸠摩罗什自己也说过他一生当中翻译的经论中只有《十诵律》没有经过删减,其它的都是经过删减了的。总结来说,鸠摩罗什的翻译风格就是删减压缩,而玄奘则比较忠实于原文,没有对经文做出太多的删减。

3.2 可读性的处理方法

鸠摩罗什和玄奘在翻译中都把很多精力放在译文的可读性上。鸠摩罗什生于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9岁时随其母去往天竺拜师学法,3年后返回龟兹,因此,印度和龟兹两种文化的熏陶对鸠摩罗什的译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印度文艺传统崇尚音律,佛学典籍也不例外,所以梵语佛经读起来余音绕梁,韵味十足。此外,的出生地古龟兹国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音乐领域的较发达,对汉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这种重视音律的环境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了鸠摩罗什,使得他在佛经翻译中极其重视译文的可读性,竭力确保译文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专集》中评论鸠摩罗什翻译文体对中国文学发展之影响时说道: “即宋元明以降,杂剧传奇弹词等长篇歌曲,亦间接汲佛本行赞等书之流焉。”注重译文音乐感的审美意识,不仅来源于鸠摩罗什的个人经历,同时他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佛学理论,因为,朗朗上口的佛经有利

于修行者识记与修持,同时,富于乐感的偈颂也是佛教仪式上的必需品。

与鸠摩罗什相似,玄奘同样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在玄奘指导的译场中,有若干分工,而其中有一道分工叫做“梵呗”,这一分工的职责就是负责将译文一唱三诵,翻来覆去,至朗朗上口为止。另外,玄奘本人由于梵、汉双语俱臻化境,所以在翻译梵文原本时,能够在尽量无损原文意义的情况下,将原文转化成他所擅长的六朝文体,这一点可以从他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所发现,例如其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每一句间钩锁连环,逻辑分明,这种紧密严谨的六朝文风,读起来,自然是节奏感强,富有音乐感。这样一来,自然也是利于僧众的诵读与修持。

4.总结

鸠摩罗什和玄奘虽然身处不同的时期,但他们分别将印度的中观学派和唯识学派的思想传播到中国,为后世中国佛教学派和各宗派的奠立与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所译的经典,对佛教文献的中国化添砖加瓦。他们弘扬大乘佛教,有计划、系统地翻译大乘典籍,奠定了汉文大藏经的体系结构,为中国佛教史与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他们不断总结前人及自己的译经经验,形成的译经方法及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我国译经事业的发展和当今翻译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Ander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 Literary Fame,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p16, p87.

2.Hung, E. 1999. The role of the foreign translator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radition, 2nd to 19th century[J].Target, 11(2).

3.曹树明,姜春兰. 从《妙法莲华经》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特征[J]. 广东海

洋大学学报. 2008(02)

4.李惠玲. 鸠摩罗什与中国早期佛经翻译[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02)

5.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6.盛文辉,王元建. 鸠摩罗什与玄奘的翻译——文学性与神学性[J]. 湖南税

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7.孙昌武. 中国文化史上的鸠摩罗什[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8.孙洋. 翻译主体与翻译成就——谈鸠摩罗什与玄奘的相似性[J]. 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2013(03)

9.魏玉凡. 《金刚经》译本比较研究——以鸠摩罗什本和玄奘本为例[J]. 宜

春学院学报.2015(11)

10.喻湘波,张瑛. 浅谈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J]. 科技经济市场. 2006(12)

11.赵卿. 《阿弥陀经》鸠摩罗什译本与玄奘译本之比较[J].科技视界.2015(23)

关于维摩诘的介绍

关于维摩诘的介绍 维摩诘(诘音乞,参见《乾隆大藏经》),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梵文Vimalakīrti,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1基本信息 字意 梵文里“维”是“没有”之意,“摩”是“脏”,而“诘”是“匀称”。即为无垢。 禅道场 天开神坛·三王山,是伏羲、女娲、神农的圣地,属于古徽州“三天子都”之一,傅大士游历到此,见千仞壁立,嵯峨怪石,36石门,环布铁围,东边金紫峰普贤菩萨,西边清凉峰文殊菩萨,北边龙塘峰观音菩萨,南边大太坪地藏菩萨,七峰三十六天门成园形环绕,道教与儒家已经在此根植,他看见整座山恰似一个天然的覆钵式白塔,佛法普照,为此改名覆船山,建立以紫薇宫,搁船尖为中心的东方金粟如来·光明白国,经过他的不懈努力,逐渐成为浙西文化的中心而成为中国维摩诘佛的道场。 历史记载 据《维摩诘经》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维摩诘为诸大菩萨之代表。直心正念真如,亲证平等实相;见得一切众生心源,具足恒沙烦恼,无量功德。故起方便教化,使一切众生,除心源上之烦恼,显心源上之功德。然其为模范与标准者,须依已除已显之佛。起广大心,证如实相,则能依佛功德为功德也。 有一次,他称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陀特派文殊师利菩萨等去探病。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菩萨也更加崇敬了。 相关介绍 维摩诘是音译,详称为维摩罗诘,或简称维摩,旧译净名,新译无垢称,则为意译。根据《维摩诘经》记载,维摩居士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家居士相,辅翼佛陀教化,为法身大士。 他是毘舍离城中的一名富商长者,不仅辩才无碍,慈悲方便,而且受到城市居民们的爱戴。他的妻子貌美,名叫无垢,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善思童子还在襁褓中时,即能与佛及诸大弟子问答妙义。 佛陀曾至毘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月上女出生时,不曾啼哭,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照耀家内。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居士、长者、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因而展开一场神通游戏的招亲活动,最后月上女度化了诸童子入佛道,发菩提心。月上女曾以她的辩才神通,与声闻、菩萨讨论佛法妙义,并蒙佛授记。所以经中描述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这种不可思议的宿世妙缘,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范,维摩居士则堪称是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他奉行菩萨道,为度化声闻二乘人,运用权巧方便,乃至示现生病,而由佛陀弟子、菩萨及文殊师利菩萨的探病过程,凸显维摩居士悲智双运的菩萨道精神。他往来于各阶层,经商讲信用,甚至出入各种声色场所,随缘度众,也都是为了要宣扬大乘佛教的教义。他教导娑婆众生,当下照见心灵净土,创造美好世界;阐说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强调“烦恼即菩提,不离生死而住涅盘”的不二法门,提供修行人治病的妙药良方。 《维摩诘经》,就是记载维摩诘居士所说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的经典。本经由三国吴支谦译出

翻译实践及贡献

三、翻译实践及贡献

概要 翻译实践 ?西行对外翻译实践 ?译场翻译实践 翻译贡献 ?译作统计 ?贡献概述

翻译实践 ?西行对外翻译实践 《玄奘年谱》中对贞观二年即玄奘二十九岁时的事迹有如下记述:“玄奘29岁,从南碛日暮抵白力城,连夕数换良马,夜半赶到高昌王城......停十余日,玄奘欲辞去,文泰誓不放行,玄奘坚决不易求法之志,绝食三日,气色渐微,文泰见不可强留,乃‘对母张太妃共法师约为兄弟,任师求法,还日请住此国三年受弟子供养。’玄奘允许停留一月开讲《仁王般若经》......杨廷福在此注译云: “《仁王般若经》有二译本:旧本为罗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密经》二卷;新本为不空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玄奘所讲当据罗什译本。”由此可见,玄奘逗留一月讲经所依本当为汉译本,乍看似乎是为西土之民译述宣讲佛经,是其翻译实践的开端。但玄奘宣讲对象究竟是谁此段记载实属含糊,虽大体可推断为“张太妃”,但无从确定。据慧立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叙“仍屈停一月,讲《仁王经》,中间为师营造行服。法师皆许。” 可知其实为对高昌王所讲。即是说,玄奘此时的佛经宣讲并不涉及翻译为他族和他国语言的翻译,并不属于其翻译实践的开端。

?《玄奘年谱》贞观六年即玄奘33岁时事迹有如下记载:“同时又学就婆罗门教经典以及梵书,对印度的语言学也下了一番功夫,为归国后翻译事业树立良好基础。”此段时间证书与玄奘在那烂陀寺的留学阶段,然未论其于西土留学之时唯一正式翻译的一部经典《大乘广百论释》,这不译本中提及“三藏法师与鹭岭北得闻此论,随听随翻,自庆成功而说偈曰:圣天护法依智悲,为挫群邪制斯论。四百句非皆殄灭,其尤劫火燎纤毫。故我殉名访真宗,欣遇随文随译讫。愿此速与诸含识,俱升无上佛菩提。”之句。由此,可将玄奘翻译《广百释论》作为其翻译实践的开端。 ?其后,于贞观十四年于那烂陀寺为众僧开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又与当时西域顺世论者辩难论义,其后更受戒日王相邀于贞观十五年在曲女城召开辩论大会,以玄奘为论主,登座称扬大乘,讲述《制恶见论》之要旨。 于归国途中在毗罗删拏国都宣讲《瑜伽抉择》及《对法论》等两月,又在于阗国为众僧开讲《瑜伽》、《对法》、《俱舍》、《摄论》,这虽非其正式和刻意之翻译,实已算是其翻译实践之发展过程。 ?然而,玄奘在西土的十数年岁月,除了正式翻译的《大乘广百论释》,其余都属于非正式的翻译实践。且就《广百释论》说来,其虽属于玄奘翻译实践的开端和正式作品,对其翻译实践的准备、过程、方法却没有详细的记述,因此,对于玄奘的翻译实践的考察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鸠摩罗什译经特点及影响

鸠摩罗什译经特点及影响 本文探讨了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的鸠摩罗什译经的特点和影响:鸠摩罗什译经的过程很严密;鸠摩罗什译经变直译为意译;鸠摩罗什的译著主要以大乘经典为主;鸠摩罗什译经与讲经结合。鸠摩罗什译经的影响:首先,其严密的译经方法开创了中国知识分子一种新的做学问的方式;其次,鸠摩罗什意译的翻译的方法,无论对于汉语的发展还是佛教的弘扬都意义匪浅;最后,鸠摩罗 什将译经和讲经结合,开创自由讲学之风。 标签:鸠摩罗什;译经;特点;影响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其传播过程中,翻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部经书翻译的“信、达、雅”与否直接影响了它的接受和传播程度。佛教于两汉之际渐入中国。传入之初,就有了第一部翻译的佛典。魏晋南北朝之际,国家四分五裂,人民命如蝼蚁,苟存于乱世,佛教借机在汉文化地区繁盛,各种佛典也都有相应译本流传于世。但随着佛教的发展,早期译经中的缺陷开始逐步暴露,佛教本身也对于内容和翻译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拓译经的新局面,鸠摩罗什 恰巧在这时来到长安,成为了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鸠摩罗什,龟兹国人。东晋十六国时代的著名佛经翻译家。七岁时,便随母出家,研习小乘佛教,12岁时,机缘巧合,转学大乘经典,成为其人生的重要 转折点。 “(鸠摩罗什)乃叹曰:‘我昔学小乘,如人不识金……’因广求义要,受诵中,百二论,及十二门等。”[1] 此后,鸠摩罗什皈依了大乘佛教,并且毕生致力于大乘佛教思想的研修。公 元401年,鸠摩罗什被迎入长安,开始了他的译经生涯。 据《出三藏记集》记载,罗什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间,译出经论35部,294卷, 但“据《开元释教录》刊定为74 部,384 卷,现存只有39 部,313 卷”。 [2] 其中《妙法莲华经》、《维摩经》、《金刚般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 《成实论》、《十诵律》等更是成为了中国佛教经典。 鸠摩罗什的翻译之所以可以盛行于中土,并最终成为一代经典,主要是因为 他所翻译的经文具备了以下特点: 第一,鸠摩罗什译经的过程很严密 “什持梵本,兴执旧经以相雠校。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惬伏,莫

浅谈玄奘

浅谈玄奘 【摘要】在课堂上观看了大型纪录片《玄奘西行》,发现玄奘这个形象和吴承恩笔下的唐三藏大大不同,历史中他不是金蝉子转世,没有三个本事了得的徒弟,也没有诸路神仙的帮衬,也不是小说里的优柔寡断,在纪录片里,我看到了一个有毅力,有勇气,有作为的凡人,他用了17年,走了5万里穿越了中亚,到达了南亚。于是我很好奇他究竟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关键词】玄奘;西行:佛经翻译;翻译观 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28岁时,抱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西行17载,其间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的二十年中,毕生从事佛经翻译,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1千多万字,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著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和新局面,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作“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把“新译”的名称给予玄奘。可见,玄奘践行的翻译观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对于玄奘的翻译,有人视为“唯一精确直译之文,忠实于印度原文”,也有人视其为“不忠实于原文的意译”(吕澂语,《覆熊十力書七》)。两种看法均有其客观分析的基础,从玄奘的译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不过,结合两种观点,更能通达玄奘翻译思想之核心——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玄奘既重“信”,又重文体风格,实为直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正如梁启超所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参见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玄奘所立“五不翻”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特别是译名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剖析玄奘译经的理论主张,结合当今翻译思想,将其置于现代视野下,诠释其理论意义。 2.理论主张的历史背景及其渊源 玄奘是伟大的翻译实践家,汉语功底深厚,西行17载,又造就了高超的梵语水平,精通语言又深通佛理,译文似天成之作,登峰至极,“览文如己,转音犹响”(《大唐西域记》)。玄奘译经的质量,达到了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实践成就一方面得益于理论指导,同时又提升理论认识。因此,尽管玄奘的译论留存极少,但其思想精华闪现出的光芒历经千年,依然眩目。从翻译历史看,玄奘并非实践第一人,亦非理论先行者,在其之前,译论已散见,各家观点也形成了争锋的局面。玄奘在译经繁荣、译家辈出的时代,超凡脱俗,毕其终生于佛经事业,剖析当时的背景及历史渊源,有助于了解其理论主张的基础和源头。 佛经翻译始于汉代,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时,安世高已经开始较大规模的译经活动了。然而,一般认为,佛经译论开篇当推三国时支谦的《法句经序》(参见陈福康2000:6)。支谦认识到翻译之难——“名物不同,传实不易”,进而审视时下之观点,起初责“质直”之言为“不雅”,后则附众随流,在“实宜径达”声中,也便“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了。可见,在佛经译论诞生初期,直译、意译之争便开始了,支谦在直译的洪声中,既有随附,也有阻抗,其译文“辞旨文雅,曲得圣义”(《高僧传》)。当时众译家还引用老子和孔子之言为其直译观辩护,

唐玄奘西天取经及其对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唐玄奘西天取经及其对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这个学期学习的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收获很大,对古代中外文化有了很系统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玄奘西天取经,下面我想就他取经的事迹以及他对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影响展开讨论。 玄奘,俗姓陈,名祎,世称唐三藏,洛州缑氏人。少年时代父母双亡,13岁那年出家当了和尚,20岁时在成都正式取得僧人资格。从这以后他到各地游历,拜访名师,在佛学方面的造诣越来越深。但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他感到他所学的各种佛教经论的说法不一,而且他的老师所教的观点也不一样。这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几百年来,佛经多由外来的人翻译成中文,翻译的习惯用语不同,语义差别很大,理解也有很多不同。因此他想去佛教的故乡天竺,即今印度一带,求取真经。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土就有很多高僧赴西天取经者。三国的时候有朱士行,东晋时有法显,唐代的僧人有慧超、悟空等人,但最著名的高僧还是玄奘。他去印度取经对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 这位大师为后人留下了瑰宝,但是他的西去取经之路却非常坎坷。当他想出境的时候正值唐朝建立初期,突厥威胁西北面,于是就规定处境要有通行证,而玄奘的申请又没能通过,所以就只能等待时机。到了公元627年秋,长安一带遭受自然灾害。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所有人可以出境去寻找食物。求法心切的玄奘,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混在灾民人群中出了长安城,开始了漫长而又艰险的西行求法之路。首先,玄奘与人搭伴到了河西走廊,因名声很大,被人请在凉州讲经。他混入商人队伍出关、被边境士兵发现,凉州都督李大亮听说玄奘要西行,强令他返回长安。幸好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的伟大愿望,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白天怕被官兵捕捉,就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死了了。而且这时李大亮捉拿玄奘的公文到达,州吏李昌认为玄奘的伟大愿望非常少见,不应扣留他,就把公文毁掉,催促玄奘赶快前行。玄奘到了瓜州,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只是堡垒旁有水源,但由兵士把守着。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便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如果玄奘经过堡垒,一定会被兵士捉住。玄奘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碰到了当地一个胡族人,名叫石盘陀,愿意替他带路。玄奘喜出望外,变卖了衣服,换了两匹马,连夜跟石盘陀一起出发,半夜他们成功偷渡出玉门关。在休息的时候,玄奘见石盘陀持刀向他走来,石盘陀说再走便是死路一条,他不愿同行了,玄奘只好任他离去。他出玉门关后独自在沙漠中摸索前进,饥渴难忍,冒险到烽燧下取水,差一点被守卒放箭射中。玄奘知道躲不过了,索性朝着堡垒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和尚,你们别射箭!”堡中的人停止射箭,打开堡门,把玄奘带进堡垒。幸亏守烽校尉王祥笃信佛教,不仅供给玄奘食物,还给他指点了捷径。玄奘离开第四堡,又走了一百多里,迷了路,没有找到野马泉。他正要拿起随带的水袋喝水时,哪知一失手,一皮袋的水都泼翻在沙土上了。没有水啦,怎么越过沙漠呢?玄奘想返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达到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现在怎么能遇到困难就后退呢?想到这里,他就拨转马头,继续朝西前进, 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有时一阵旋风,卷起满天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玄奘在沙漠里接连走了四夜五天,没有一点水喝,口渴得像火烧一样,终于支持不住、便昏倒在沙漠上。到了第五天下半夜,突然起了凉风,把玄奘吹得清醒过来。他站起来,牵着马又走了十几里,发现了一片草地和一个池塘。有了水草,人和马才摆脱绝境。又走了两天,终于走出大沙漠,经过伊吾到了高昌。 高昌王麴文泰笃信佛教,在深夜手持蜡烛亲自出宫相迎,给予最高礼遇,欲强留玄奘,长期供养。玄奘决意西行求法,并以绝食相拒。麴文泰只好作罢,与玄奘结为兄弟,请他取经后再回高昌。并赠送黄金百两及绫绢等物,组织护送队伍,作书二十四封给沿途国家,请求提供帮助。玄奘继续西行,经过焉耆到屈支,受到盛大欢迎,停留六十多天,翻越凌山到素叶城、赤建国、飒秣建国等地,到达睹货罗国,南下经缚喝国拜谒释迦牟尼遗迹,然后翻越兴都库什山,

玄奘的精神

玄奘的精神 ——纪录片《玄奘大师》观后感“十岁踏入佛门,十三岁正式剃度,二十七岁时为寻求佛法而西行。十九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十九年呕心沥血的翻译,回顾自己的一生,他问心无愧。”当你看见这样一段人生总结时,首先闯入你脑海的会是谁呢? 《西游记》在中国而言,无疑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幻小说。而书中唐僧这一人物形象或许远没有他的几个徒弟那么出彩,那么活灵活现。我们甚至会在潜意识里给他贴上“固执、软弱”的标签。但是,历史上却的确真实存在着那么一位高僧。他虽然没有神通广大的“四大护法”,没有沿途骚扰的妖魔鬼怪,但他的经历丝毫不逊色于唐僧,他的一生亦是传奇而又瑰丽的。在我看来,他比唐僧孤独,但比唐僧伟大。他更让人感动,更使人振奋。他就是玄奘。没错,我们是时候从神话回到真实,从唐僧回到玄奘了。 在我国佛教史上,玄奘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的一生里不仅翻译了规模庞大的经书,创立了著名的法相宗,还完成了大唐西域记,建造了大雁塔。他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最大利用化,他的每一口呼吸都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玄奘不仅仅是倔犟的求法者,更是伟大的冒险家。无际的黄绸沙漠,狂风肆虐,沙尘乱舞,手牵嬴弱瘦马的玄奘大师逆风而行,这样的画面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历经艰辛,在生死一线间反复锤炼后,玄奘终于到达传说中的那烂陀——最富盛名的学术之地。那一刻,“荒无人烟的大漠,冰峰林立的雪山,野兽出没的森林,一切已成往事”。然而,玄奘还想走得更远,看得更多,于是又在印度展开了长达五年的游历。而也正是这一系列看似痴狂的行为,铸就了这样一位旷世宗师。 玄奘在印度整整停留了十四年。在这十四年里,他从一个留学生到一位首屈一指的佛学大师,并且受到帝王史无前例的尊崇。一个中国人在异国的土地上取得如此成就,堪称空前绝后。可是,在取得极高的佛学造诣后,他毅然选择回到大唐。再次面对长安已是十九年后完全陌生的光景——不再是离开时饥荒的动荡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 十九年的西行结束,玄奘开始了他真正的事业——庞大的佛经翻译工程。精通梵语和汉文的他作为整项翻译工程的主持,白天翻译,晚上为唐太宗写书,每晚不足四小时的睡眠,只为匡正心中的佛法,呕心沥血。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十九年,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数量之大,质量之严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作家鲁迅写道的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玄奘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对理想永不放弃,对信念始终坚持。这就是玄奘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看见这段总结,我不禁被深深触动。曾经一位老师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翻译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熬得过孤独,忍得过辛苦。”玄奘大师或许现身说法地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有勇气,能坚持的人总是特别可爱。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总是特别有魅力。如今的我未必可爱,未必有足够的魅力,但我希望自己至少可以敢想敢做,争取能做并做好。翻译的路不可能是一条平坦大道,但我却想走出自己的沿途风景!

观世音菩萨的简介

观世音菩萨的简介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世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并不说有固定道场。佛典说观世音菩萨劫中久已成佛。虽安住常寂光土,而以大悲垂行实际报土和方便土;虽常侍阿弥陀佛,而在十方界普现色身广行救度。观世音菩萨为令众生投诚有地而示迹普陀,并非只在普陀不在他处,而是“无刹不现身”。?普门品?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随一切众生跟性施行解救,而不独一门。“普门”即普遍通达,法力广大无边。若菩萨只在南海,则不称为普门。印光

大师认为,观世音菩萨的普门救度,犹如一月投影万川,即使是一勺乃至一滴水,也皆现全月。但如果水昏暗波动,月影便不能分明。众生的心如水,如果心不志诚,便难蒙救护。 观世音菩萨能闻声救苦,到处行慈运悲,以此大悲愿而救度众生,广做佛事。观世音菩萨的大智大悲、大愿大力,即是他成就佛道之所,所以观世音菩萨乃是大悲为道场。太虚大师说:“清净为心皆补胆(即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哪里有虔诚的观世音信仰,哪里有菩萨的广大慈悲,哪里就是观音道场。佛法认为,以无住无为,方可建立一切法。法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以为无所住而行大悲救度众生。其大智大悲,并没有住普陀和不住普陀的区别,观世音菩萨是无所住且无所不在的。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脉络 关于理论 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传统观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是无用的。是理论就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申报基础理论项目一定要回答“该项目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 现代观点: 理论“虚用”说。 “理论实用”论使得许多有前途的基础理论研究搁浅。翻译界同行拿不出与国外同行挑战的实力的理论来,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论实用论禁锢,他们认为是理论就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目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大理论总是出不来。中的翻译理论从总体上看是注重“实用”的,是解决翻译具体问题的,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相比,在体系上相对较弱。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而理论当然应该受到鼓励,但对理论的要求不应该以是否有实用价值为前提。在科学史上,有些重大理论在一开始并不表现出实用性,后来才引起大规模的应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问世时人们看不到它的实用价值,在部分理论得到应用后,甚至在新的理论出现后(霍金),其余部分的实用价值还未显现,但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成熟的理论总是在等待着实用出现的契机,或者它引导出一种是用契机。我们不能因等不到这种契机就指责这种理论无用。 许多翻译工作者不愿阅读翻译理论文章,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理论不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当有外在要求时才勉强看一些理论,比如职称要求。 翻译工作者要有理论意识。人们主动认识规律的倾向就是理论意识。又有些理论可能永远找不到实用契机。这种空头理论具有不显形的性质,但能使我们学会思考,是我们的素质得到根本的提高。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理论也是理论。对理论的首要要求应是该理论能不能逻辑的认识和解释对象。能不能在别的方面派上用场,那不是它们的事。 “用”有“实用”也可有“虚用”。翻译理论既鼓励“实用”也鼓励“虚用”,实用理论的威力自不待言,虚用理论可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可以放飞我们的心智,使其抵达极限之极限。 关于翻译理论 翻译学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概念构成。我们在第一讲关于翻译学的框架中可以看到,翻译理论是构成翻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霍姆斯、图瑞将翻译研究分为纯理论和应用理论;杜建慧将翻译理论分为翻译理论的科学基础即外部结构(哲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化学、心理学)和翻译理论的本体系统即内部结构(原理、程序、技巧、风格、批评和美学);罗新璋用“案本----求信----神似----化境”来概括我译论及其发展历史;刘宓庆将翻译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跨学科理论;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3)将翻译理论分为内篇与外篇。内篇(内部研究)即本体研究,为翻译研究的核心内容,如翻译的基本理论模式,翻译的实质,翻译的思维方式,可译性问题,原理,标准,翻译的方法论(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程序论,翻译美学,翻译的艺术,风格,技巧,等等。外篇(外部研究)研究翻译与外界的关系。如翻译在横断学科网络中的位置,翻译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等的关系,还包括对翻译教学,翻译批评建设,

最新整理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来看佛经翻译与佛教中国化之间的关系.docx

最新整理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来看佛经翻译 与佛教中国化之间的关系 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来看佛经翻译与佛教中国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引言 1.1 背景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隋唐时期,衰于宋代。虽然佛教是外来传入的,但“儒释道”却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至今,而其中的“释”指的就是佛教。由此可见,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由一个外来文化变成了中国的核心文化之一。 说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不得不提的就是佛经翻译者。正因为有他们所译的佛经,佛教的教义及精神才能更为迅速、广泛地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从佛教传入初期到佛教兴盛,经过许多佛教传教僧侣以及佛经翻译者的努力,佛教文化由外来文化走到了中国传统核心文化之一的地位。这期间有许多的著名佛经翻译者,诸如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玄奘等。而其中鸠摩罗什与玄奘则可以被称为分水岭式的人物,因为在佛经翻译中,人们将鸠摩罗什之前的翻译称为“古译”,而自鸠摩罗什起至玄奘的佛经翻译称为“旧译”,自玄奘起的佛经翻译则被称为“新译”。因此,鸠摩罗什和玄奘在佛经翻译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1.2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关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译经以及译经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作用的研究已经很多,也有许多期刊、学术论文研究过这一问题 xxx 。早在1984年,苑艺就在《鸠摩罗什佛经“新译”初探》一文中提到过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在20xx和20xx年,赵文敏和杨小华也分别在她们的文章《鸠摩罗什译经特点及影响》和《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

思想、特点及其影响》中提到鸠摩罗什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的推动作用。而对于玄奘的佛经翻译,许多人对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价值作了研究,而在20xx年,陈洁在《玄奘佛经翻译观》一文中间接提到了玄奘的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的作用已经受到人们的xx,并有不少与之相关的研究,但是鲜少有研究将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放到一起研究这些翻译与佛教中国化的关系。而本论文运用分类描述法和分析综合法,将二人的佛经翻译放到一起,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两人的佛经翻译在佛教中国化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章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及其作用 2.1 背景及主要成就 鸠摩罗什所在的时代正是我国五胡十六国时期,这个时候佛教已经由印度传入中国,但在佛教传入伊始,中国的宗教信仰还是以道教为主,所以佛教并未一下子就成为人民大规模信奉的宗教。但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连年混战使得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宣扬因果报应以及轮回的佛教成为了人们精神的寄托之一。而佛教教义及精神的传播却离不开佛教僧侣们孜孜不倦地翻译佛经。这个时期最有名的佛经翻译者便是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与玄奘、义净、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父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xxxx库车)。博通大乘小乘。后秦弘始三年入长安,至十一年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译经总数《出三藏记集》作35部294卷,《开元释教录》作74部384卷。鸠摩罗什所译的经论影响很大,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

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Xx大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课程名称:中西翻译史 专业:英语笔译 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号: 姓名:

鸠摩罗什和玄奘的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作为我国佛经翻译史上最重要的两位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和玄奘都具备极高的双语能力和佛学素养,但两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等有着极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从翻译开展方法、以及对佛典原文、可读性的处理等具体方法这几个方面对两位大师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鸠摩罗什;玄奘;翻译方法比较研究 1.引言 谈及佛经的翻译,我们就不得不先提及鸠摩罗什和玄奘两位大师,他们两位都具备极高的双语能力和佛学素养,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鸠摩罗什在翻译上的造诣,《维摩诘经序》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文约而诣,其旨婉而彰”,他的译文既实现了表征上的可读性,又传递了佛经的教化内容,做到了二者的结合与统一。而玄奘法师对于佛教在中国的成形,可谓功勋卓著,影响深远,他也因此得到了“三藏”的美誉,著名汉学家阿瑟·韦利则称其是“真正的,划时代的‘三藏’。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中也曾提及玄奘的佛经翻译时说:“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这两位都是译经大师,玄奘被认为是“新译”的杰出代表,而鸠摩罗什则是“旧译”当中的佼佼者,显然,一“旧”一“新”,表明二人在佛经翻译中有相异之处,当然,也还是可以找到二人的共同之处,本文就将对两者翻译方法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比较。 2.翻译的开展方法 鸠摩罗什和玄奘开展佛经翻译的方法都是利用译场作为翻译场所,除了由他们在译场中担任翻译活动的主体之外,还有大批的高僧大德协助其进行翻译,这也保证了他们佛典译品的数量和质量。鸠摩罗什的长安译场,据《高僧传》卷二《晋长安鸠摩罗什传》记载,共有八百之众,实际上则远不止于此。鸠摩罗什自称“弟子三千”,他的弟子僧肇在《梵网经序》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因此,翻译

法国梧桐树介绍

法国梧桐树介绍 法国梧桐树介绍造型法桐

?法国梧桐树的简单介绍:中国的法国梧桐(二球悬铃木)即为英桐是美桐(一球悬铃木)和法桐(三球悬铃木)的杂交最早呈现英桐树种能够是在17世纪的西班牙当地其时将法桐和美桐栽培在一起经常呈现杂交种子落地后天然成长起来。后由西班牙传入英国在伦敦被作为园林景观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因而英语和一些其他西方言语 称之为“伦敦梧桐”(英语:London lane)。尔后英桐传播到其他城市并变成包含纽约、巴黎、郑州、上海、马德里等城市的标志之一。由所以孙中山封棺时法租界的人从云南把树移到南京栽在途两头所以在中国被俗称为法国梧桐。法国梧桐叶子有5个叶尖罕见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不必是二球能够2~4球。美桐叶子有3~5个叶尖叶子比较宽不必是一球能够1到2球。法桐叶子有5~7个叶尖叶子总是比较长不必是三球能够2~6球。?常见称号有: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净土树、鸠摩罗什树、祛汗树绿森法桐

法桐扦插后的种植管理方法?法桐扦插后的种植管理方法.法桐扦插后及时松土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早发芽,早生根,提高育苗成活率.要特别抓住提高法桐质量最科学、最经济、效果最显著的关键时期6—8月法桐旺盛期,在旺盛期到来之前5~7天,分次多追肥,多灌水.扦插结束后要及时浇水,经常保持苗床湿润,以利插穗生根.灌溉进力量避免大水漫灌,灌溉水要采用细水流的方式,这样做不仅节约用水,而且不会因为水流太急,将插穗冲倒.小苗生根后,适当控制水分,见干见湿.6-8月生长高峰期,应加强水分管理。及时进行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成树以后进行树形修整.

雨季法桐施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雨季法桐施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每年的雨季是法桐施肥的好时节,在这个季节施肥省去大家不少力气和时间,在以前每施肥一次就的浇水一次,每浇水一次就得松软土地一次,所以说在雨季施肥即省力有省事而且又不会影响法桐在这个季节生长速大家都知道无论是种植庄稼还是苗木在这阴雨连绵的季节生长的速度非常快,种植法桐也不例外每到阴雨连绵的季节是给法桐施肥的好时候,雨季节水分是跟上了,只有大家掌握好施肥的用量在不缺肥料的情况下生长速度非常快.苗农们应把握好时机不仅节省了时间和力气还能促进法桐的生长.

后世对玄奘的历史评价

后世对玄奘的历史评价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又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他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 苛求真理 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翻译家对于译经各有贡献,但从总体上说,玄奘的成就都在他们之上。印度佛学从弥勒、无著、世亲,次第相承,直到陈那、护法、戒贤等人,已定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五科。玄奘的翻译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无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作用。玄奘法师自出家以后,在各地参访学习佛教大小乘教典。由于当时传入中国的经典有限,很不完备,众师解说不同,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于是为了“一睹明法了义真文”,以求得佛教真理,决心西行求法,虽未得唐太宗批准,仍偷渡出境,冒险寻求真理。[33-34] 在西行路上,备经艰难险阻,走过八百里大沙漠的行程,情况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人马俱绝”。有时忍饥挨饿,有时盗贼威胁,Q345D无缝管https://www.360docs.net/doc/f411072411.html, 但法师志向坚定,誓言:“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这种为法忘我、不怕牺牲的精神,体现了大乘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行愿。[33] [35] 法师西行,历经50余国,向各国佛教学者学习大小乘经典,还有因明、声明乃至婆罗门教典籍。在那烂陀寺依止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中论》、《百论》等,被选为深通三藏的十德之一。法师通达内外、大小、空有教义,并能会通融合、登峰造极。[33] [5] [36] 建正法幢 法师为破斥外道邪说,捍卫真理,写出《制恶见论》;为融合般若瑜伽,建立中道观,息灭空有之诤,写出《会中论》。在戒日王召开的曲女城佛学辩论大会上,立“真唯识量”,无人能破,一时名震五印,万人景仰,被大乘人尊为“大乘天”、小乘人尊为“解脱天”;又应请参加无遮大会,受到帝王、宰官、僧俗群众的尊崇。[33] [36] 热爱故国 在西行的道路上,被高昌王阻留,毫不动摇,绝食三日,以死明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回国以后,撰成《大唐西域记》12卷,备载唐代西北边境至印度的疆域、山川、物产、风俗、政事和大量佛教故事和史迹,成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还把印度的天文、历算、医学、因明乃至制石蜜技术等介绍传入到中国,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7] [33] [37] 诲人不倦 唐代的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时曾受到了当时全印度举国上下的尊敬。法师返国时,唐朝太宗皇帝也亲自出迎,并希望法师出任大臣,但被玄奘法师婉言谢绝,后法师圆寂时,朝野送葬者竟达数万人。玄奘法师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实为罕见,所以鲁迅先生也赞叹玄奘法师为中国历史上堪称“民族脊梁”的优秀杰出人物。[37] 又如西安“玄奘三藏法师院”的建设也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支持,内设有玄奘纪念堂、

武威介绍

武威介绍 武威古称凉州,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和“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素有“银武威”之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2年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乡镇政府116个,其中镇政府41个,全市总土地面积3.3万平方公里,其中地面积382.32万亩。总人口186万人。聚居着汉、回、蒙、土等38个民族。 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十六国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民族融合的熔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名胜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是甘肃省的文物大市。现已普查清楚的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馆藏文物4.7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77件,二级文物346件,三级文758件,突出的特色是“一马”(铜奔马)、“一碑”(西夏 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罗什寺塔)、”一庙“(文庙)。铅奔马是中国旅游标志,被誉为”古典艺术品的最高峰“西夏碑是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是我国研究西夏历史少有的实物资料;白塔寺是元代阔端太子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之地,是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袓”,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罗什寺塔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之地,鸠摩罗什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被誉为译经泰斗;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其规模“壮伟宏耀”,为“陇右学宫之冠”。同是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雪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文化旅游价值。 布尔智风景旅游区 布尔智风景旅游区在神奇美丽的天祝高原西部。雪山、森林、草原、溪流,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构成了布尔智风景区独特的旅游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探险胜地。布尔智距离祁连乡政府5公里,距古凉州仅有35公里。 走进景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布尔智峡谷,其重峦叠嶂,造型诡异。进入峡谷,豁然中开,

玄奘对中国翻译的贡献

玄奘对我国翻译的历史贡献 江玉菡2008级2班20080510873 摘要:玄奘是我国杰出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佛经,是“新译”的创始人。他提 出的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及“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对我国翻译事业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玄奘,佛经,翻译,影响 Abstract:Xuanzang is an outstanding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or. He translated a number of Scriptures, and he is the “founder of the new translation”. His famous theory of “The Five Kinds of Terms Not Translated”and his standard that “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Key words: Xuanzang,Buddhist sutra,translation,influence 引言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分歧,决心西行求法以释疑惑,往返17年,行程5万里,携回梵文经典650余部,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回国后组织译经,译出经纶75部,1335卷,且译经质量,前所未有,所译之经被称为“新译”。 1.佛经“新译”的创世人 我国佛经汉译从东汉时期就开始了,而时至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而唐代的翻译事业之所以这么繁荣,又要归功于这位“新译”的创人玄奘。译经家把玄奘以前所译的经典称为“旧译”,自玄奘之后所译的经典称为“新译”。所谓“旧译”,即是指以鸠摩罗什法师为代表的一些翻译家,在翻译 的过程中,采用“意译”的办法,改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直接用汉字将佛经中的意思表达出来,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鸠摩罗什法师博览印度古典,对梵文极有根底,又因为来华时间长,对汉文也有相当的素养,所以用“意译”的方法创造出一种读起来使人觉得具有外来语与汉语调和之美的文体,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但这种“意译”难保不会有错误的地方,他的译本常删去原文的繁重地方,不拘原文的体制,而且有更改原文的地方。对于鸠摩罗什的“意译”的翻译手法,玄奘予以斥责,认为“意译”不能够完全尊重原本。玄奘开创了“新译”的里程碑,提倡忠于原本,逐字逐句信笔直译之译法,以求最大限度地将佛经准确地传译给中国读者。为了彻底摆脱“旧译”俗套的桎梏,玄奘采取“音、意合一”的 方法,将音译和意译有机地直接融会贯通于翻译之中。 2.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标准及“五不翻”原则

玄奘有何贡献

玄奘是举世公认的佛学家、宗教活动家、翻译家、旅行家,他对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交通史、中国佛教史、中国翻译史等多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发展佛学 玄奘对佛学的发展有杰出贡献。在印度时,玄奘把印度各个学派的主张总结起来,促进各派融合和发展,吸取各家精华,形成自己的思想。回国之前,他把在那烂陀寺中看到的《唯 识三十颂》,还有十个论师的批注总共有2500颂,全部收集一起,写成了《成唯识论》,提出“三境理论”,推动了印度正统佛学的最高学说唯识宗的发展,对中国佛学和中国哲学的发 展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回国后,在吸收、改造印度佛学的基础上,玄奘创立了中国的佛教宗派唯识法相宗,法相宗着眼于佛法,是研究佛法和实践佛法的佛学宗派。在唐朝法相宗盛极一时,还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地的佛教发展。 翻译经典 玄奘法师用了19年时间,翻译佛教经典作品75部,总计1335卷。在他翻译的所有作品中,最多是大乘经典中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大般若经》,总共有600卷,其中就有广为人知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次是瑜伽唯识经典中的作品21部,总共有201卷。小乘经典中的21部作品,总共有201卷,其中包括《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 基本经典。他重点翻译大乘和小乘佛教的作品,另外还译有密教经典。与此同时,他还将中国的《老子》译成梵文,传播中国文化。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全600卷是玄奘法师于公元660年正月至公元663年在玉华寺翻译完成。玄奘法师将带回来的三种梵本校对后,本着“不敢更删,一如梵本”的原则,一边翻译,一边更正旧的翻译版本,后人用“一语之安坚如磐石,一义之安灿若晨星”来形容玄奘法师译本的语言精炼、言简意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大般若经》或《般若经》。般若,是“智慧”的意思。《大般若经》总计600卷,梵本共有20万偈。总括了一切般若类经 典,是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这部佛经大约成书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在随后几个世纪中又不断丰富完善,成为佛典中篇幅最大的一部。由于梵文

玄奘的五不翻

一、秘密故不翻 “秘密故不翻”意思是说,具有神秘色彩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佛经中有大量的“秘密”,如“咒语”等。这些秘密咒语具有神秘莫测的特点,通过念诵的声音形式来体现其神秘之处,因此宜采用音译方式。“经中诸陀罗尼系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不以义译之”。1[④]如果保留这些咒语的梵文音译,朗读时就会产生一种神秘感应,获得字面意义之外的效果,深刻领会佛意,保持佛语的神秘、庄重和典雅;但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汉语,则会失去这种神秘感,失去原有的佛意。 例如,“阿弥陀佛”意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意为“哦!莲花里的珠宝!”;《大悲咒》共84句,全部采用音译,二、多义故不翻 “多含故不翻”意思是说,具有多种含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佛教经典中有些词语含义非常丰富,而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词语,如果使用其中一个含义的词语,则会造成信息与意义缺失。例如,梵语“bhagavat “一词有”具有六种意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汉语里不存在同时包含这六种意义的对应词汇,如果采取意译,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译出其中的一个意义,而其余五种意义都会缺失,因此只能音译为“薄伽梵。 当今的汉英/英汉翻译中,“多含故不翻”原则同样适用于那些具有多项含义的词语的翻译。例如,“阴阳”,被英译为“FEMININE AND MASCULINE”或“NEGATIVE AND POSITIVE”等。此外,英文词语“SHOW”,具有“表明、表现、表演、显示、演出、展示、展览”等多重含义。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包含上述所有含义的对应词。如果采用意译,只能表现其中的一层意思。而采用音译“秀”,则能完全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如当下流行的“时装秀”、“脱口秀”、“婚纱秀”、“发型秀”等 三、此无故不翻 “此无故不翻”意思是说,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的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采用音译。 例如,“阎浮树”又名“胜金树”,只产于印度等地,中国没有这种树,所以采用音译。同样,“槟榔”是印尼语的音译,等等 在当今的汉英/英汉/外汉翻译中,“此无故不翻”原则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 豆腐(TOU FU)、ASPIRIN(阿司匹林)、饺子(JIAO ZI)、COFFEE(咖啡)、CHOCOLATE(巧克力)、ADAM(亚当)、EVE(夏娃)、WISCKY(威士忌)等。 四、顺古故不翻 “顺古故不翻”意思是说,对以前已经存在并广泛使用的约定俗成的音译词语不用意译,而应遵循习惯沿袭其原有的音译。 例如,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在玄奘译经之前就已音译为“阿耨菩提”,所以玄奘认为不需采用意译,而应保持其约定俗成的音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