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602—664),俗姓陈,名袆,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玄奘生长于隋唐时代。他的父亲陈惠,平时潜心学问,一生不做官,很为当时人所景仰。玄奘法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幼聪明绝顶,悟性特高,深得父亲的钟爱。八九岁就开始攻读古代的经典。

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佛教大为流行,当时,出家做和尚的人很多,他的二哥陈素,法名长捷,就是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当时洛阳有四个道场,其中有不少佛学名家。他这位哥哥对弟弟的学业极为关切,常约他到道场学习佛经。

隋炀帝大业十年,朝廷决定要度27个和尚,举行公开考试。那时玄奘法师才十多岁,又因读经时间太短,没有被录取。他惆怅徘徊在公门旁边,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说:“我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听到他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弘扬世尊的遗教,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把他录取。并向同僚表示:“我这次要度这个孩子成和尚,是因为想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的人才。”就这样,玄奘法师在净土寺出家了。

玄奘法师在净土寺跟严法师学《摄大乘唯识论》(是综合大乘要义的典型著作),兴趣极为浓厚。由于他一听就懂,再看一遍就全部

记得,很使大家惊奇,于是就请他担任复述。这时他虽然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四年后,他同哥哥离开洛阳到四川,玄奘法师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他精通佛教经典,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因而又想东归访求高人,不料哥哥坚决拦阻,不肯放行。他不得已,只好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路过荆州天皇寺,讲学半年;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向休法师质疑问难;到赵州,跟深法师学《成实论》(佛教小乘“经部”的要典)。然后才入长安大觉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小乘“一切有部”的要典)。这些佛教经典的学习,他不但耳听一遍就能完全懂得其中旨趣,目过一次就能记在心,并且还能深入钻研,领会到大家所见不到的道理。当时长安有常、辩两大德,号为佛学权威,声驰海外,从学如云,都对他特加称赏,赞为佛门“千里驹”。

玄奘法师在国内遍向佛学名家学习,已精通了不少重要的经典。但他觉得这些人各擅宗派,义旨有殊,考验经典,亦不尽同。使他意识到过去翻译上,词不达意处一定很多。他认为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要解决这些疑问,求得正确理解,不到印度研究,便难达到目的。

这年秋天,陕甘一带发生霜灾,灾民四出逃荒,他就乘机夹在灾民群里向西出发,决定由现在的甘肃,经新疆至印度求学。他由秦州(天水县)过兰州,到了中外通商要地的凉州(武威县)。在这里他曾接受邀请,讲经月余,西域各国的商人来参加听讲的很多。商人归国后多向国王称赞,所以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在西域早已到处流传了。

玄奘法师进入北印度后,到处观礼圣迹,学习经典。曾在迦湿弥罗国,跟七十余岁的著名的法称法师学《俱会论》《正理论》(都是小乘重要著作)及《因明》(印度的逻辑学)《声明》(印度的文字文典学)。那里延续着重视学术的传统,有96万字的佛教经典论文刻在赤铜上保存下来,玄奘法师为学这些经论,在那里停留了两年。

中印度是释迦牟尼佛出生的地方,佛教学术最盛,玄奘法师在这里前后游历了三十余国、停留时间也最长。

中印度的恒河两岸,有个摩揭提国,原为古代佛教有名的地方,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所在。还有弥勒、迦叶波等许多菩萨的遗迹。那里有个那烂陀寺,是全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全印度最高的学府。内有许多精通各项学术的学者,经常住有一万左右的人。主持人是个年已一百多岁的戒贤法师,他的道德学问,为众景仰,大家不呼其名,称他为“正法藏”。寺内学者听说玄奘法师求法而来,极为感动,当即派人迎入,引见戒贤法师。

那烂陀寺内讲座每天有百余所,学习风气浓厚。国王为了表示钦重,拨出百余城邑负担供养,学人得无忧衣食,安心向学。玄奘法师先到南部游学了一个时期,然后回寺。听戒贤法师谈《瑜伽论》三遍、《正理论》一遍、《显扬》及《对法》(即《俱舍论》)各一遍。并随时提出对其他经典的疑问,请为解释。同时他也学习婆罗门书及印度各派学说。在此一共钻研五年,结果都能洞达词意。

但是,玄奘法师并不以此为止,五年以后又向南行,到处寻师;他在伊烂等国,从但他揭多和羼底僧诃二大德学《毗婆沙》《顺正理》

等论一年。在南萨罗国跟一个婆罗门读《集量论》(印度因明大师陈那的代表作)月余。在驮那羯磔迦国,跟苏部底,苏利耶学小乘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等论。并游了南印度许多国家,才重回那烂陀寺。当他参见戒贤法师后,又听说寺西有个出家大德名般若跋陀罗的,学问很好,乃又从学两月,咨询所疑。又特赴杖林山胜军居士处,学《唯识决择论》《成无畏论》《庄严经论》以及问瑜伽、因明等疑问二年,才再度回到那烂陀寺。

玄奘法师久游思归,寺内诸大德苦留不许,经向戒贤法师说明归国译经,宏扬佛学的志愿后,得到戒贤法师允许。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法师经过长途跋涉,回到长安。从他出发到归来,已整整十八年了。带回来的东西计有:如来肉舍利(就是佛骨)一百五十粒;金佛像二:一高三尺三寸,一高三寸;檀佛像四:各高二三寸不等;银佛像一,高四尺;佛教经典,共计520夹657部。由二十匹马驮来。这时,唐太宗李世民将要用兵辽东,他赶到洛阳相见,太宗亲自出迎,赐坐畅谈,殷勤慰劳。并一再劝他还俗做官,他都坚决地拒绝,表示决心从事翻译事业。

玄奘法师西行目的,本在搞通佛教教义。回来后,除奉命口述,由辩机笔录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本书已成研究古代西域及印度唯一重要著作),详细叙述西域和印度各国的政治、社会、风土、人情等,便摆脱了一切俗务,专心于翻译事业。他先后住在长安弘福寺和大慈恩寺从事翻译工作。唐朝为提倡这件大事,曾命各地举荐通达经典的人,做他的助手。当时被荐译经的大德,有沙门灵涧、道深、道

因等12人;长于文辞的大德,有沙门道宣、慧立等9人;长于字学的大德有沙门玄应;精通梵语梵文的大德,有沙门玄谟。此外还有担任抄写事务等,共计50余人。后来唐太宗又曾派于志宁、许敬宗、薛元超等润色译文,范义硕、郭瑜、高若思等帮助翻译,由玄奘法师主持这一个规模宏大的翻译机构。

玄奘法师在先后十九年间(645~664),一直在努力作翻译的工作,直到死前不久才停止。共译出菩萨藏经及《瑜伽师地论》等经典75部,计1330卷。

玄奘法师精通梵文和中文,直接从事翻译工作,做事态度又极为认真负责,遂创造了他的翻译事业上空前伟大的成就。在他以前,中国对于佛经的翻译,最初是“口授”而非“笔授”;后来是“笔授”不附原文,或懂得原文而译得不成熟,玄奘法师翻译佛经,才是中国人对翻译事业真正的开始。

他的翻译态度极为谨严,当翻译《大般若经》时,梵文有二十万颂,文字过于冗长,同事屡请删略,他本有接受之意,后因想到像鸠摩罗什法师那样的除繁去重,总不妥帖,还是一字不遗地把它译出来了。还有,当时本流行着晦涩难懂的骈文体,他毅然采用了朴素的通俗文体,因此他的翻译,不仅真实传达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影响到唐代文体的改革。

玄奘法师不仅把佛经译成中文,据说还曾把中国老子的著作,部分译成了梵文。所以他不仅是古代中国最优秀的翻译家,更是古代中国第一个把中文著作介绍到外国去的文学家。

唐高宗麟德元年,玄奘法师圆寂于长安的西明寺,享年69岁。本来最后几年,他因劳苦过甚,身体已很衰弱,但他不肯休息,仍然努力译经,终致积劳不起。

他的一生,恭谨好学,专心学术,不骄不谄,行藏合时,深受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崇敬。

玄奘不仅是我国佛教学界负有崇高声望的大家,而且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翻译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冒险的、勇于克服困难的、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602—664),俗姓陈,名袆,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玄奘生长于隋唐时代。他的父亲陈惠,平时潜心学问,一生不做官,很为当时人所景仰。玄奘法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幼聪明绝顶,悟性特高,深得父亲的钟爱。八九岁就开始攻读古代的经典。 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佛教大为流行,当时,出家做和尚的人很多,他的二哥陈素,法名长捷,就是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当时洛阳有四个道场,其中有不少佛学名家。他这位哥哥对弟弟的学业极为关切,常约他到道场学习佛经。 隋炀帝大业十年,朝廷决定要度27个和尚,举行公开考试。那时玄奘法师才十多岁,又因读经时间太短,没有被录取。他惆怅徘徊在公门旁边,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说:“我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听到他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弘扬世尊的遗教,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把他录取。并向同僚表示:“我这次要度这个孩子成和尚,是因为想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的人才。”就这样,玄奘法师在净土寺出家了。 玄奘法师在净土寺跟严法师学《摄大乘唯识论》(是综合大乘要义的典型著作),兴趣极为浓厚。由于他一听就懂,再看一遍就全部

记得,很使大家惊奇,于是就请他担任复述。这时他虽然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四年后,他同哥哥离开洛阳到四川,玄奘法师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他精通佛教经典,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因而又想东归访求高人,不料哥哥坚决拦阻,不肯放行。他不得已,只好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路过荆州天皇寺,讲学半年;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向休法师质疑问难;到赵州,跟深法师学《成实论》(佛教小乘“经部”的要典)。然后才入长安大觉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小乘“一切有部”的要典)。这些佛教经典的学习,他不但耳听一遍就能完全懂得其中旨趣,目过一次就能记在心,并且还能深入钻研,领会到大家所见不到的道理。当时长安有常、辩两大德,号为佛学权威,声驰海外,从学如云,都对他特加称赏,赞为佛门“千里驹”。 玄奘法师在国内遍向佛学名家学习,已精通了不少重要的经典。但他觉得这些人各擅宗派,义旨有殊,考验经典,亦不尽同。使他意识到过去翻译上,词不达意处一定很多。他认为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要解决这些疑问,求得正确理解,不到印度研究,便难达到目的。 这年秋天,陕甘一带发生霜灾,灾民四出逃荒,他就乘机夹在灾民群里向西出发,决定由现在的甘肃,经新疆至印度求学。他由秦州(天水县)过兰州,到了中外通商要地的凉州(武威县)。在这里他曾接受邀请,讲经月余,西域各国的商人来参加听讲的很多。商人归国后多向国王称赞,所以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在西域早已到处流传了。

四大翻译家

玄奘(公元602---664年) 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本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他在国内遍访名师,感到所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学习,求得解决。唐太宗贞观三年,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五竺。经历了17年,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译经籍,对丰富祖国文化有一定贡献,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世称“新译”。他是中国佛教法相宗创始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鸠摩罗什(343—413年) 后秦时龟兹人。其父原为印度婆罗门,世袭高位,后出家,远投龟兹。在龟兹与王妹成婚。鸠摩罗什七岁随母出家,往来西域各国,拜问名师,研习佛典。他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并精通汉语,名闻西域各国。苻秦建元十五年(379年),高僧释道安在长安,极力奖励译经事业,闻听游学龟兹归国的僧人介绍罗什在西域的崇高威望,就劝苻坚迎他来华。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坚遣吕光等出兵西域,嘱吕光攻下龟兹时,从速送罗什入关。建元二十年(384年),吕光攻陷龟兹,得罗什,但因吕光不奉佛,又见罗什未达高年,便以常人对待,还时常使他乘牛和劣马来戏弄他。次年(385年),苻坚被杀,吕光割据凉州,自立为凉主,罗什随至凉州。姚兴嗣位,于弘始三年(401年)出兵凉州,凉主吕隆兵败投降,罗什终于得以东入长安,时年五十八岁。姚兴对罗什十分敬重,待以国师之礼。弘始四年(402年),罗什住逍遥园西明阁,率弟子僧肇等八百余人开始译经。据《出三藏记集》,他先后译经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罗什的翻译事业,成就空前。在内容上,他第一次系统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在翻译文体上,一变过去朴拙古风,开始运用意译之法,使中土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开辟了广阔园地。 真谛(499—569年) 西印度优禅尼婆罗门族,原名拘那罗陀。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八月来华。太清二年(548年)八月到建业,受梁武帝礼敬,使住宝云殿。正欲从事译经时,发生侯景之乱,离开建业。太清四年(550年)到富春(今浙江富阳),县令陆元哲迎住私宅,为招集沙门宝琼等二十余人,布置译场,请他翻译。是年十月起,始译《十七地论》《中论》等,不久因世乱中止。此后,他因战乱避居各地,先后流寓豫章(今江西南昌)、新吴(今江西奉新)、始兴(今广东曲江)、南康(今江西赣县)、晋安(今福建晋江)、梁安(今广东惠阳一带)、广州等地,生活极不安定,一度欲自尽解脱。真谛在华期间,虽因世乱,不遑宁处,但他译出的经典部卷之多,仍为同时诸译师所不及。据《历代三宝记》所载,他翻译的作品有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内有重出和他家混入的),《开元录》刊定其译籍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玄奘唐朝的佛教高僧和翻译家

玄奘唐朝的佛教高僧和翻译家玄奘,全名玄奘三藏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崇高的人物。他生 于河南洛阳,在唐朝时期成为一位杰出的佛教高僧和翻译家。他的贡 献不仅体现在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上,还在于他的翻译工作,将印度佛 经带回中国,为广大信众提供了珍贵的学习资料。 一、玄奘的佛教修行和求法之路 玄奘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家庭,从小就显示出对佛教的浓厚兴趣。年少时,他师从名僧道场开始学习佛法,以求解脱人生苦难。然而, 他深感中国佛教学术研究的不足,决定亲赴印度,寻求更深层次的佛 法教诲。 二、玄奘求法之旅与在印度的学习生涯 玄奘于629年离开中国,踏上了穿越中亚至印度的求法之旅。他历 尽艰辛,跋山涉水,耗时多年才到达达摩纳国(现在的印度)。在印度,他刻苦钻研佛法经典,广泛交流和讨论,深入了解南北方佛教的 差异及其思想纲要。同时,他结识了许多印度佛教学者和高僧,与他 们共同探讨佛教教义。 三、玄奘的翻译工作与佛经传播 玄奘既是一位佛教修行者,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在印度学习 期间,深入研究了梵文,掌握了翻译佛经所需的语言技能。他以卓越 的翻译能力,将大量印度佛教经典翻译成中文,为中国的佛教教义传

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经典包括《大毗婆沙论》、《法华经》等,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玄奘的回国与佛教事业的推广 玄奘于645年返回中国,带回了大量佛经和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源。 回国后,他受到唐太宗和太宗皇后的赞赏和支持,被授予官职,并在 长安建立了大雁塔等建筑物,作为佛教学习和修行的场所。此外,玄 奘还亲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使佛法更加广泛地传播到社会各个 角落。 五、玄奘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玄奘的辛勤努力和献身精神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将佛教的学习和实践方法带回中国,使得中国佛教能够融合中 印两国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特色。他的翻译工作使得佛教经典能够 为广大民众所阅读和理解,使中国佛教得以扎根并传承至今。 结语 玄奘是唐代佛教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佛教修行和翻译工作为 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仅通过亲身求法之旅 的经历汲取了印度佛教学问的精髓,还将印度佛经翻译成中文,使得 佛教经典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学习。他的付出和奉献精神为后世留 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为佛教在中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9468794.html, 浅析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佛经翻译 作者:包布赫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第12期 1.玄奘的翻译观 玄奘主张应该注意原文风格,认为原文如果简单平实,译文就不应该做文字修饰。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是对佛经中一些内容音译制定的规则,这表明玄奘不完全同意意译。所以他属于“厥中”派,对于直译和意译是根据文本内容和风格而寻求方法,其方法则不拘泥于直译和意译。“五不翻”音译原则分别是:第一个是“为秘密故”,原文中一些词语,如果难揣测出其义,则不能意译;第二个是“含多义故”,原文中有些词汇意思多,不能选择其中哪个具体的意义来 翻译;第三个是“此无故”,原文词语中土没有;第四个是“顺古故”,有些专有名词前代翻译已经为大家广泛使用,只需沿用无需另译;第五个是“生善故”,原文有些词汇能够唤起人的尊重之心,而一旦翻译过来反而会使人轻贱它们。 2.从翻译因素论角度分析玄奘的佛经翻译 许钧在《翻译论》(2014)一书中提出翻译因素论,他提出影响译者“译什么”和“怎么译”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 社会因素对翻译的选择、翻译的接受和传播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唐朝时期,唐朝帝王认为自己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后代,所以在唐朝道教除武后时期,大部分都是在佛教之上的。社会对佛教的需求,迫使帝王重新重视佛教的地位。也正因为社会对佛教的需求,也促使佛经翻译的兴盛和发展。 “就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而言,翻译界真正对此问题予以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钧,2014:150)在玄奘的佛经翻译中,确实受到了当权者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玄奘在佛经翻译的十一个译场司职中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职位,那就是监护大使。之所以会有帝王派官员参与译场翻译,正是因为帝王需要对佛经整个翻译流程及翻译内容进行监督和审查,以免不利于朝廷的内容流传到民众中。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里必然涉及“为什么翻译”的根本问题。对怀有历史使命感的翻译家来说,只有明确了“为什么翻译”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翻译什么”的选择。翻译家的翻译动机对他们选择什么文本来译,采取怎样的策略来进行翻译,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许钧,2014:156)从这个角度看,玄奘作为翻译主体,有选择翻译文本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翻译什么”的问题。从玄奘翻译佛经前的人生经历就可以看出,翻译动机对玄奘的影响。玄奘对求得佛法的虔诚之心,和玄奘对佛法的热爱,促使他不辞辛苦,历时20余年,潜心翻译佛经。“所谓翻译观念,即译者对翻译的认识,它直接体现了译

古代翻译史中的玄奘

古代翻译史中的玄奘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古代,语言和文字的 不同限制了文化交流的范围。然而,一些突出的人物通过翻译使 得东西方文化得以交流。其中玄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翻译家,他 们在古代翻译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玄奘的生平 玄奘是一个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人物。他的原名叫陈玄靓,生于 6世纪中国陕西省渭南市。他从小就表现出对佛教的浓厚兴趣,后来成为了一个僧人。他认为如果要真正理解佛教的精神,那么必 须熟悉原始的佛经,他因此努力学习梵文,希望了解原汁原味的 佛教经典。然而,那个时代的中国并没有人可以为他翻译佛经, 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于是他决定亲自动身前往印度寻 找这些古老的经典。 公元629年,玄奘离开了家乡,踏上了长达17年的求经之旅。他来到印度,不断寻找佛教经典,并将这些经典翻译为汉语。他 在印度学习了梵文,也学习了佛教的其他方面,并结交了很多来 自印度、伊朗、中亚等地的学者。

公元645年,玄奘抵达中国的西安,带回了华严经等三百多万 字的佛教经典,他的学问和勇气受到了很多人的钦佩。他后来还 创办了大雁塔,将出版物和图书投入其中,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和 文化传承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基矗。 二、玄奘的意义 玄奘的旅程和成就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他的旅程通过 翻译佛教经典,将印度佛教文化引入中国,起到了连接这两个文 化圈之间的桥梁作用。他的译文使得中国人能够领悟佛教的精神,并将佛教文化融入到了中国的思想和信仰体系学中,也促进了汉 传佛教学说的发展; 其次,玄奘的成就通过翻译文化交流,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上 扩大了影响力。他的翻译让印度书面语言的最纯粹的东西被传到 了中国——这也是让中国的学者有机会了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文化内容,为中国的文化发展留下了重要的痕迹; 最后,作为一位求经远行者,玄奘还拓展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他经历了长年的行走,跨足了不同的国度和文化,所以他的

中外著名哲学家:玄奘

中外著名哲学家:玄奘 602-664〖唐〗 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本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说贞观元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 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

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除玄奘大师外中国的三藏法师有很多,例如比较熟的就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是对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称,而当今佛教界为了尊重古德先贤,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师通达三藏也不用这个名号,21世纪的现在没有三藏法师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师之实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云集在台湾,及中国大陆,新加坡,日本等地。 大雁塔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古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亲自督造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 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个有多重贡献的高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遍学了传入中国的各家经论,但也看到其间所隐含的相异之处,特别是在同一个瑜伽行派的体系里,在中国佛教中又形成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的重

玄奘法师的佛教传播与翻译事业

玄奘法师的佛教传播与翻译事业玄奘法师,又称玄奘三藏,是唐代著名的学者、翻译家和佛教大师。他的佛教传播与翻译事业对于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玄奘法师的佛教传播与翻译事业,以及其对中国佛教文化 的贡献。 一、玄奘法师的背景与早年经历 玄奘法师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出生在今天的陕西省 耀州府。自幼慧黠聪明的他,早年即展现出对佛教的浓厚兴趣。在家 乡耀州,他尽力学习佛法,但很快发现自己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领悟。因此,玄奘决定去大唐的都城长安进一步深造。 二、前往印度求法的决定 在长安,玄奘遇到了当时备受推崇的菩提达摩纳陀斯陀罗。通过与 他的交流,玄奘对印度佛教充满了向往,并决定亲自前往印度求法。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玄奘踏上了前往印度的旅程。 三、佛教经典的翻译事业 在印度,玄奘学习了梵文,并亲自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他的翻 译事业严谨精细,注重对原著的准确理解和精确表达。其中最有名的 作品就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翻译。这部经典被誉为佛教智慧的 总结,对后世的佛教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回国后的佛教传播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在取得大量佛经回国后,玄奘法师开始了他的佛教传播事业。他创办了大慈恩寺,这座寺庙成为了佛教学习和传播的重要场所。玄奘法师亲自讲授佛经,吸引了大批学生前来学习。 五、佛教传播的影响与贡献 玄奘法师的佛教传播事业对于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以其博学多才以及对佛教的专注与热爱,重新点燃了佛教在当时社会的熊熊烈火。他的翻译工作使得中国的僧侣和信徒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教教义,加深自己的修行。同时,玄奘的经典翻译成为了中国佛教研究的重要文献,为后世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六、玄奘法师的影响与教诲 玄奘法师的传世著作没有多少,但他的智慧和对佛教的理解一直被后世所推崇。他的佛教思想充满了智慧和深意,对人们的修行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他透过教育和翻译工作,传承了佛教的精神和价值观,对后世的佛教传承与发扬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总结: 玄奘法师的佛教传播与翻译事业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学术成就和智慧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同时也为后世的佛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他的事迹不仅仅是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辉煌篇章,更是对人们的教诲和启示。通过他的努力,佛教的智慧和精神在中国扎根生长,并不断发扬光大。

玄奘简介及主要事迹

玄奘简介及主要事迹 玄奘(602-664年),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玄奘原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统一诸说不一的矛盾。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自长安出发,经秦州、兰州、凉州,到达瓜州。在瓜州,通过胡人向导,得谒敦煌太守,并从他那里得悉伊吾(今哈密)通往西域的捷径。从此改变了原来取道兰州出玉门关的打算,决定从瓜州出发,入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过焉耆、龟兹,再西行翻越葱岭,赴印度取经。生平事迹如下: (一)西行取经: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向朝廷申请由丝绸之路去西天取经,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他决心已定,“乃私往西域”。这一去,就是17年。 (二)潜心译经:公元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长安。唐太宗对玄奘的壮举感到十分赞赏,接见并劝慰他:“闻师言,大乘佛法,诸国此土均有传授,师何独舍近求远,更临荒野?”玄奘答道:“大乘教法甚转衰毁,兼赍此经为欲镇护国家,令其国界永无灾患。”唐太宗觉得有理,对玄奘愈加敬重。玄奘进入长安的第二年(公元646年),就在慈恩寺开始译经工作。 (三)创立慈恩寺:公元648年五月,西域于阗(今新疆和田)

30位君王在于阗总督霍迦·索俱摩的陪同下,同玄奘相见。于阗国王及诸位君王向玄奘致以崇高的敬意,远近的僧尼和当地名士向玄奘献上鲜花、水果,表达他们对这位大唐高僧的敬仰。随后,于阗等地的30多位君王敦促玄奘在当地建寺造塔。 (四)晚年生活:公元651年四月,在唐高宗的支持下,大慈恩寺造塔落成,取名“慈恩寺塔”。这座塔用砖砌成,初建时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塔平面为方形,略显锥形,其顶旧损后不复见。今高约60米,占地81亩。此后不久,玄奘在慈恩寺专心致力于译经、讲经活动。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

玄奘的贡献和影响 引言 玄奘(602年-664年),俗姓陈,名善奘,唐代著名高僧、翻译家和学者,被誉为佛教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众多贡献和深远影响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人物之一。本文将探讨玄奘的贡献和影响,以展示他在中国文化和佛教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一、玄奘的生平 玄奘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冒险和远行。他于602年在隋朝江苏镇江出生,出家后游历了中国的佛教名山,并对佛经的奥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中国文化对佛教的重要性,玄奘决定前往印度寻找更多的佛经,并将其翻译成汉语。他经历了多次危险的旅程,最终在629年抵达印度,并在那里学习了佛教经典和语言。 二、玄奘的主要贡献 1. 佛经翻译 玄奘以其卓越的语言能力、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学识广博的背景,将大量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他将佛法带回中国,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玄奘的翻译工作不仅使更多的中国人接触到佛教教义,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源。 2. 学术研究 玄奘在印度期间通过与当地学者和僧人的交流,学习了佛教教义以及语言和文化。他将这些学术知识带回中国,并与其他学者一起进行研究和讨论。玄奘的学术研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学院建设 玄奘返回中国后,他在长安(今天的西安)建立了大慈恩寺,并创办了校舍旧持、沙门院等佛教学院,以培养新一代的佛教徒和翻译家。这些学院拥有齐全的教育设

施和优秀的教师团队,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学习。通过这些学院,玄奘培养了许多佛教人才,为佛教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佛教文化的传播 玄奘不仅致力于佛经翻译和学术研究,也积极传播佛教文化。他通过讲授佛经、在寺院举办佛教法会、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等方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佛教。他的传教活动深入人心,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玄奘的贡献不仅停留在佛教领域,他还积极促进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他将印度佛教传统与中国的儒家思想、道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传统。这种融合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三、玄奘的深远影响 1.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玄奘的翻译工作和学术研究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大量佛经翻译成汉语,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这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玄奘的印度之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佛经,他还通过与印度学者和僧人的交流,了解了印度的语言、文化和学术研究。他将这些印度学问带回中国,促进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玄奘的印度之行对于中印文化交流和互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弘扬人文精神 玄奘注重人文关怀,他致力于佛教教义的普及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推进。他的传教活动和学院建设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思想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并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介绍

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介绍 玄奘是我国最伟大的佛家翻译家之一,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西行取经和他的翻译事业。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玄奘是唐朝有名的高僧,他在佛经上翻译的功绩让他成为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的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这样高的评价,是对玄奘西行取经和翻译事业的肯定。 由于佛教思想上的种种分歧,在贞观元年,玄奘有了西行的想法。在贞观二年,玄奘开始了自己的西行之路。他在途中经过了凉州、玉门关、五烽等地,最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伊吾。在高昌国,玄奘受到了当地国王的礼遇。过了高昌国治国,玄奘继续一路西行,先后经过了屈支、碎叶城、赤建国、葱岭等地,玄奘停留在加湿弥罗国。 在那里,玄奘学习了许多梵文经典,之后他又在附近游历了四国,并且分别学习了当地的佛法知识。在玄奘31岁那年,他终于进入了印度。在印度他不仅仅是学习佛教经论,还寻访了那里的佛教遗迹,更是先后游历附近的数十个国家。在印度之后,玄奘再一次启程,西行到了萨罗国、达罗毗茶国、钵伐多国等地。 直到公元643,玄奘终于开始启程归国,并且还为中国带来了超过600部的佛教经典。玄奘西行取经时总共游历了110个国家,他的经历和际遇是我们难以企及的。

玄奘西行时间玄奘出生于公元602年,死于公元664年,在这62年的时间里,他将一生都倾注在佛教上。在13岁时,当时还是在隋朝,他受到了隋朝大理寺卿的赏识,在东都的净土寺出家,从此以后他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研究佛经上去。 在公元622年,他受戒,拜访名僧,开始讲经说法。在之后四五年的时间里,他得到了众多高僧的指点,在这些人的基础上,他有着自己的见解,名气逐渐开始在蜀中等地传播。并且意识到唐朝的佛学有很大的隐患存在。 在公元626年,由于天竺僧人的佛学知识的散播,玄奘首次有了西行的想法。在贞观二年的时候,29岁的玄奘正式踏上了西行的路途。此去之后,直到公元645年,他才重回长安,期间历经了将近19年的时间。 在玄奘西行时间里,他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途经了唐朝西部地区,并且离开了唐朝的疆域,途经高昌国、迦毕试国等,最终达到了印度。他用十九年的时间游历了将近110个国家,在这些国家中学习当地的佛学知识,最后终于学有所成,将这些佛教的理论思想带回了唐朝,并且传扬开来。 玄奘西行意义玄奘之所以会西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唐朝许多佛经的释义有许多,并且不同的释义所表达的意思相差极大,这一点对于佛教思想的弘扬是十分不利的。醉心于佛学知识的玄奘不愿看到将来佛学的没落,所以就下定决心要西去学习佛经的准确含义,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能够得到更多的汉文佛经。他正是在这样的

玄奘简介

玄奘简介 篇一:玄奘简介 玄奘,唐代高僧,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袆,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将当时佛教世界的最高水平的学说带回了中国,创立了宗派。他对中亚的佛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宗派代表了当时佛教世界最高水平的学说。而佛教的学说是一种非常精微的分析,说明非常精神的道理,但中国人比较讲究综合,所以他在中国确实没有能够像禅宗,净土宗这样的传播状况。但在在玄奘圆寂以后的一千三百年之后,当中华民族走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西方民族侵犯的时候,似乎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法相唯识宗,曾经在辛亥革命以前出巨大的影响力。从这样的一个学说里边,引发出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这样烈士的形象,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形象。 玄奘对印度的佛学也有很多的贡献.这么说是有根据的,玄奘长时间留学印度,在印度广泛游历,他接触的都是当时佛教世界最具声望的学者,他掌握的是当时佛教世界最高水平的佛学理论。印度的很多印度佛教学说,甚至包括某些非佛教的学说,在印度本土已经失传。我们知道印度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佛教国家,在印度几乎没有佛教的踪迹,而靠着玄奘的翻译工作,才得以在人类知识宝库中保存至今。当

然很可惜的是,他有好几种用梵文写成的学说都没能留存下来。玄奘法师对印度的贡献我们就可以看得更加的直接。玄奘在佛经翻译过程中的贡献。翻译技巧的高超、数量巨大,可以说全面超越了在他以前的译经大师,后来者难以匹敌,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他的佛学翻译史、世界翻译史上的地位应该是毫不过分的。玄奘是世界佛经翻译史上的新译旧译的分水岭。从翻译理论上看,玄奘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而这些理论实际上在今天潜移默化或影响着我们的翻译工作。他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也就是说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这五种情况,就不要翻译了。第一里边有好多非常神秘的含义,非常神圣的含义,当我们没有把握把它完整的意思用汉语转达出来的时候,我们还是不要去翻译了.第二个叫“含多义不翻”。当一个词出现了好多个意思的时候,我们就不翻译。第三,由于我们中国没有的东西我们也不翻。第四叫“顺古故”。就是已经有约定俗成的翻法了,所以我们也不再去翻译了。第五还有一种“生善不翻”。比如“般若”两个字,它不翻。就是说叫你引发善心,就不翻。玄奘翻译理论依然是今天翻译界里面的瑰宝,同时由于在中国的翻译史上,玄奘是罕见的以一人之力,就精通梵文,精通汉文,并且还在佛教理论上有极其深厚的榜样。所以他可以自己一个人来组织或者完成非常重大的佛经翻译工作,而不必依靠外来的人员。 玄奘提出了亲身翻译理论,还对译场的组织和翻译的程序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玄奘怎样来规定这种集体翻译的模式的呢?这里面分工非常明确,有一个人叫“译主”,它是译场的负责人,必须梵汉精通,

唐僧研究报告

唐僧研究报告 《唐僧研究报告》 一、引言 唐僧,本名玄奘,又称三藏法师,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僧人、翻译家、文学家。他生于公元602年,死于公元664年,其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和翻译经典。唐僧以其弘扬佛法、文化修养和艰苦的求取真理的精神,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伟大人物之一。 二、生平和成就 1. 出生和家庭背景:唐僧出生在中原平原,早年即显露出对佛法的浓厚兴趣。他出身于一个世家子弟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使他具备了卓越的才智和博览群书的能力。 2. 法师之路:唐僧在20岁时出家,开始了他的法师之路。他秉持着严谨的修行态度,进行苦行和禅修,逐渐获得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 3. 寻取真经之旅:为了寻求更多的佛经以弘扬佛法,唐僧决定前往印度取得真经。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一路上克服了各种困难和考验,最终成功取得了真经,并带回了中国。 4. 文化翻译成就:作为一名杰出的翻译家,唐僧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和佛教文献,为中原地区的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翻译工作不仅使佛法得以广泛流传,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教育事业:唐僧返回中国后,他致力于宣传佛法和佛学教育。他建立了著名的大唐西域取经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弟子,同时也为后来的佛教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1. 佛教文化的传播:唐僧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大量的佛教文化和教义传播到中国,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佛教事业的兴盛。 2. 文化交流与翻译:唐僧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了中国与印度、西域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对中国的文化翻译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3. 修行精神与道德观念:唐僧一生坚守佛教戒律和修行精神,他的行为和品质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修身养性、尊德重义的传统观念,对后人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结论 唐僧作为一位伟大的佛教法师和翻译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一生是对佛法的追求、对文化翻译的贡献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的集中体现。唐僧的精神和成就为我们树立了追求真理、崇尚艺术和追求文化交流的伟大榜样。

中国神话人物及佛教神话人物之唐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阳偃师市,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玄奘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例如《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为原型。 人物简介 玄奘(公元602~664),名陈祎, 大慈恩寺南门外玄奘法师雕像 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僧人,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作贞观元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经过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筐.657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