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陕北话

戏说陕北话
戏说陕北话

戏说陕北话

陕北话,滋生在厚厚的黄土地上,散布在巍巍的长城南北,回荡在滚滚的黄河岸边。陕北话,象黄土地,象长城,象黄河,雄浑有力,沉稳凝重,“字正腔圆,掷地有声,说话最

算话”。

中央电视台97春节联欢晚会上,西安演播室“一个钱包”中的王老五,说的不是外

省人以为代表陕西话的“秦腔”;而是诱人醉人的陕北话。“是你的钱包,你拿克(走)”,比起上海人核对5分钱,北京人检查身份证来,更感人、诱人。体现出了陕北汉子的豪爽、憨厚、写实、正直的品格。“出租车——等一等!”余音绕全国,三年还醉人。

陕北人厚道,算帐常常是“象莫答耶”(约莫、大概),绝不斤斤计较。即便是这样算出来的帐,陕北人还会“碰头打圪结”。 陕北话源渊流长,内涵丰富。我认为“碰头打圪结”就是上古结绳时期流传下来的口语:在绳子上结圪塔记数,大的打个大圪结,小的打个小圪结,多半个在绳头上打个圪结。陕

北人只凭口语就完整的保留了上古结绳时期的语言,足以使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

家惊叹!“尔格”(现在)这个卷舌音词,我虽然不知道是汉匈奴流下的,还是铁弗匈奴赫连氏在陕北建都时传下的,抑或是隋炀帝将西突厥处罗可汗安置在陕北时流传下的,但我敢断定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词语。

陕北话干脆利落,贴切生动。“盘拉”就是盘问拉话的意思,可还没有盘查访问之嫌。“拜识”是结拜相识的朋友,有礼有情。“织络”是组织联络。快人快语,语如其人。 陕北话富有形象感人的感情色彩。“冷子”反映了“冰雹”的寒性。“舔皮子”是溜

须拍马的生动写照。“交零”就是把事情办完了。还有“特哩磨拉”(行动拖拉不迅速)、“圪咛嚷脏”(说话罗嗦不干脆)、“乱麻古董”(乱七八糟不整齐)、“阴麻扫道”(天空阴霾不晴朗)、“辱眉现眼”(众人面前丢人现眼)、“糊儿八塌”(迷迷糊糊不清醒)等,可以

与成语媲美。

陕北话集比、赋、兴之大成,述景景迷人,言情情感人。“一棵桃树两条根,两条身

子一条心”,“想哥哥容易见哥哥难,满头上的头发全脱完”,“发一回山水冲一层泥,

看一回哥哥退一层皮”,“烟锅锅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也不嫌哥哥穷”,“想你

想你实想你,三天没吃一颗米”。“三天没见哥哥面,大路行人都问遍”。这些陕北话,

一唱三叹,荡气回肠,情感炽热,感天动地。文豪大师们在这些语言面前,亦将无以复加。

陕北话,是一壶浓浓的奶、酽酽的茶、醇醇的酒,甜嘴、沁心、醉人。不信,请你到

我们陕北尝一尝。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检测 七年级地理试题(卷)(湘教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家住西安的小涛假期想乘火车去北京自驾游,并顺利返回。在整个过程中,小涛用到了五种地图:①中国铁路分布图,②中国地形图,③北京市交通图,④长城景区导游图,⑤电子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表示“长城”的图例是() A. B. C. D. 2. 如果上述①至④图图幅大小一样,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C 2. D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图例是地图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如图中四个图例中,A表示的是运河,B表示的是公路,C表示的是长城,D表示的是铁路,故选C。 【2题详解】 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相同图幅的情况下,范围越小的地图比例尺越大,以上四个地图中,④的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地图图例与比例尺的判断。 3.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 A.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

D. 流星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详解】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4. 家住北京的小英和住在美国纽约的姨妈通电话互致问候时,小英间姨妈“晚上好”,而姨妈却问小英“早上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地理原因是() A. 地球的自转运动 B. 地球的公转运动 C. 气温降水的差异 D. 海陆位置的差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北京与美国纽约的地方时不同,这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导致因经度位置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先看到日出,故选A。 【点睛】 下面是“世界海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上图中,0°经线指的是() A. 东西半球分界线 B. 本初子午线

湘艺版初中音乐 《信天游》教案

《信天游》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一组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的魅力,了解陕北艺术的苍凉与悲壮。 2、通过欣赏歌曲,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教学准备: 信天游的有关资料;反映黄土高原的绘画、摄影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播放歌曲《蓝花花》。 问题:你听过这首歌曲吗?你知道它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 (歌曲的名字叫《蓝花花》,是陕北民歌。) 2、陕北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源于陕西延安地区、榆林地区、山西西北部,宁夏及甘肃等省、区,这些地区民歌种类繁多,且极富感染力,音乐形式异彩纷呈,堪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其中最富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陕北信天游。 三、新课教学 1、播放《信天游》。 2、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刚才我们欣赏的一首歌曲是陕北信天游,信天游又叫顺天游,是流传在黄土高原陕北一带的山歌。请你根据刚才对两首歌曲的分析,总结出信天游的特点。 (1)口语化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2)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 (3)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 学生分组讨论: 为什么信天游会节奏比较自由、曲调高亢、悠扬? (这与陕北地貌有很大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

为此,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信天游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3、学生随录音哼唱《信天游》。 4、欣赏黄土派的绘画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陕北高原的人们的生活特点是什么样的? (陕北一带的人们生活在沟沟川川里,以自然耕作为主,到处都是黄土。也形成了陕北人质朴的性格、质朴的生活态度。) 五、小结。

合肥土话大全

合肥土话大全 0、妈妈:妈姨 1、捞头八基:很笨,脑子不好。 2、一逼吊糟:一塌糊涂,乱七八糟。 3、猪头八基:鲁莽。 4、歇屁黄良:不正经。 5、韶不拉几:没有实力却爱表现。 6,搞不车你:不明白你的意思。 7、外龙你妈:表示惊讶,并不是骂人。 8、七屁八磨:经常骗人。 9、孩子:呀来! 10、吃:七,扫,干,肿。 11、抽烟:拔烟! 12、敲门:靠门! 13、床单:窝单! 14、拖鞋:腮鞋! 15、聊天:郭旦! 16、小孩:侠们! 17、郁闷:搞伤的了! 18、恶心:吐的了! 19、可爱:得味!很可爱就真得味! 20、漂亮:化的了!

21、爸爸:达答! 22、外公:屋爹 23、外婆:屋奶 24、打架:披架! 25、砸:定! 26、我一脚把你揣死叫:我一板觉给你耸屁的了! 27、我拿个石头砸死你叫:一渣巴订屁你! 28、洗衣服:死嚷 29、厉害:过劲 30、不明事理:不愣 31、换鸡蛋:哄子蛋 32、上下左右:高豆,底下,第崩,耐崩 33、昨天:搓个今天:街个明天:麻个 34、太阳:日豆(头) 35、不明事理:不顶龙 36、漂亮:排场 37、干什么:搞红个 38、怎么搞的:讲搞的 39、长一点的:长豪的 40、大哥:大锅 41、大姐:大纪 45、捎道:绍到,故意表现自己!

46、有点意思:有好赞! 47、没时间:不得手! 48、场面大:排场! 49、脑子不清楚:拨弄 50、现在:张个 51、钥匙:约赤 52、勺子:唰子,挑子 53、簸箕:戳布 54、鼻涕:龙鼻 55、这里:料块 56、那里:啦块 57、一天的时间:天把 58、谁:哈个? 59、什么:横个、轰个 60、傻,蠢,笨:孬头巴子、孬头巴鸡 61、够狠的意思:猪(野)头巴子 62、喜欢:泗洪斯烘 63、按不住:然不住 64、知道了:晓得了 65、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好大四、轰要经的? 66、拖鞋:色鞋、撒鞋 67、不睬你:不优你

陕北地区煤炭产业成..

陕北地区煤炭产业成长与资源诅咒的规避策略探析 李刚1,侯凤娟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E-mail: fengjuan75031@https://www.360docs.net/doc/f63420473.html, 摘要:论文以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占主导地位的煤炭为基础,分析陕北地区煤炭产业中资源诅咒的病态机理,即利益主体目标不协调、市场化机制未建立、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和缺乏适宜的考评机制,之后本文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承压和社会进步的系统性考评模型,并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陕北地区10个区县煤炭业发展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和谐性。此后,提出陕北地区煤炭产业资源诅咒的应对策略,即:协调利益主体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和建立市场考评模型。 关键词:煤炭产业资源诅咒规避策略 1.引言 自然资源作为经济的物质资源禀赋本应作为一个地区产业成长的基础,对经济起到正向的作用。但是,一个时期以来,许多资源贫乏的国家经济都实现了“起飞”,而那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往往不如资源贫乏的国家,因此出现了一种现象——资源诅咒[1]。国外众多学者对资源诅咒作出研究,并从多个角度对引起该现象的原因给予解释。在规避资源诅咒的策略上,学者提出将自然资源留在地下、鼓励私人部门投资、建立资源基金等多种途径[2]。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入研究,并对中国的一些实证问题进行了解释并给出政策建议,但却未对资源诅咒效应的病态机理作出详尽描述,也未提出规避资源诅咒的具体策略。 在中国资源赋存丰裕的地区,也同样存在资源诅咒的现象,并且,不同产业资源诅咒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以陕北地区煤炭产业资源诅咒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态机理,以期得出煤炭富集区资源诅咒的规避策略。 2.陕北地区煤炭产业资源诅咒病态机理分析 陕西是全国第三大产煤大省,陕北地区作为陕西重要的煤炭产地,其在省内以及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3]。在采掘业的带动下,陕北地区的GDP逐年提高。2005年,陕北地区GDP增速已位居省内第一,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超过20%。煤炭开采业也成为当地居民高额收入的来源,神木县因此跻身于西部百强县的行列[4]。但是,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譬如,不合理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现象凸显,经济发展速度与居民生 1李刚,男,出生于197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现为在读博士,任陕西开源证券董事会秘书,主要从事和能源经济相关的研究工作。 2侯凤娟,女,出生于1986年6月,现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产资源经济。

东北话大全

【巴巴儿的】bā bā r di说话娓娓动听。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 【白呲拉骨】bái cī lāɡǔ物体发白而难看。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 【半潮乱架】bàn cháo làn jià发傻而鲁莽。 【半拉不落】bàn lǎ bù lu?未全部完成的状态。房子盖的半拉不落,哪有时间出去玩呀。【半拉囫片】bàn lǎ hú piàn ①物体破碎不整或未完全弄碎的状态。②(言语、文章等)不系统、不完整。 【半拉架儿】bàn lǎ jià r 粗通某种技艺;不熟练。车修不太好,我是半拉儿架。 【暴土狼烟】bào tǔ lánɡ yān 尘土飞扬的样子。土道不好,汽车一过暴土狼烟。 【彪楞】biāo lenɡ缺心眼而莽撞。 【破头齿烂】p? tou chǐ làn 破烂不堪,乱七八槽。 【飘轻儿】piāo qīnɡ r (重量)很轻。 【瓢】piáo 平或圆的物体弯曲变形。 【麻爪儿】má zhuǎ r 形容因害怕、惊慌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忙颠儿的】mánɡ diān r di 非常匆忙的。老贱骨头,孙子一要啥,忙颠儿的就买去。【抹不丢儿的】mǒ bu diū r di 害羞,不好意思的样子。 【磨唧】m? ji ①说话啰嗦;②办事不利索,拖泥带水。他那人磨唧,什么干不了。 【没冒儿】m?i mào r 表示有把握;没问题。瞧好吧,没冒儿了,这场球我们准赢。 【蒙登】mēnɡ dēnɡ头脑错乱,不知所措。接到电话我就蒙登了,急忙就往医院跑。 【明睁眼露】mínɡ zhēnɡ yǎn l?u 易见;非常明显。 【木个张的】mùɡe zhānɡ di 形容麻酥酥的感觉。手砸疼了吧?没大事,就是木个张的。【费劲巴力】fai jìn bā lì很费力的;非常不容易。托人费劲巴力给你找份工作,你还不去。 【浮溜浮溜儿的】fū liū fū liū r di 非常满的。他把缸的水挑的浮溜浮溜儿的。 【达称】dá chan 相称(多指人体的各部位之间,人的长相、身份与穿着相适合的情况)。【大头小尾儿】dà t?u xiǎo yǐ r 物体一头儿大,一头儿小。 【胆儿憷的】dǎn r chū di 胆怯;害怕。我不知咋回事,一瞅着官就胆儿憷的。 【得】děi 悠闲自在。干这活可真得,一点都不累。 【掉腰子】diào yāo zi 调皮捣蛋;品行不端;缺德。你这人真掉腰子,是他妈的差劲。【顶壳儿】dǐnɡ k? r 因质量好,能力强而顶用。买南孚电池好,顶壳儿。 【对撇子】duì piě zi 适合心意。我俩对撇子,我俩一组。 【态和】tāi he 态度温和慈祥。 【嘡啷】tānɡ lɑnɡ脏乱;不整洁(多指穿的)。也说“啷嘡”。我单位“春阳”特别嘡啷,但文章写的好。【脦肋】tē le 不修边幅,衣冠不整。 【舔嘴巴舌儿】tiǎn zuǐ bā sh? r 馋诞欲滴,想吃好东西的样子。也说“馋嘴巴舌 儿”。我带着儿了去市场买菜,我发现他看着香肠舔嘴巴舌儿的,但他还不要,虽然我没钱可我一定给他买。 【懊糟】nāo zɑo 懊丧;愁闷;不痛快。真懊糟,看场戏丢400元钱。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已知,则() A. 1 B. 2 C. 4 D. 8 2.如图是一根空心方管,则它的主视图是() A. B. C. D. 3.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与行驶速度v(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A. B. C. D. 4.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不能确定 5.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延长BC到E,使,连接AE交CD于点F,则() A. 67.5° B. 65° C. 55° D. 45° 6.关于反比例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经过原点 C.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 它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

7.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长为8,连接矩形ABCD各边中点E,F,G,H得到四边形EFGH,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 A. 12 B. 16 C. 24 D. 32 8.一个袋内装有标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袋内随机摸出一个球,让其标号为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放回摇匀后,再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让其标号为这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则这个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为() A. B. C. D. 9.一件产品原来每件的成本是1000元,在市场售价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连续两次降低成本,现在利润每件增加了190元,则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 A. B. C. D. 10.如图,AD是的一条角平分线,点E在AD上.若,,则 与的面积比为() A. 1:5 B. 5:1 C. 3:20 D. 20:3 二、填空题(共4题;共4分) 11.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一个根是1,则k的值为________. 12.如图,在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则 ________.

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民歌民谣

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民歌民谣 陕西,简称秦,分为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部分,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黄土地上,由于气候、地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陕西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特别是陕西的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古老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以领略今人溢于言表的真实情感。而陕西的民歌和民谣长久以来广泛地流传于老百姓中间,有诙谐幽默的、有劝人为善的、有针贬时弊的,有传情达意的,这些民歌民谣以陕西方言为载体,是陕西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 关中地区位于平原地带,物宝风华,人杰地灵。民歌民谣也异彩纷呈,摇曳多姿。在内容上,主要有稚趣盎然的歌、反映时代特色和人物的民谣、反映现实生活、针贬时弊的民谣、反映婆媳关系的民谣、反映婚姻爱情的民谣、反映地方风光和物产的民谣等等,在形式上,有的简明扼要、诙谐幽默,有的针贬时弊,语言辛辣,有的充满感念,热情讴歌,有的娓娓道来,荡气回肠,有的一问一答,有的低声倾诉。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身边的人或事、动物或植物来深刻的时代

变迁的内容。 (一)稚趣盎然的儿歌 这些儿歌主要以自然景物或者动物为主体,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含义简明,便于传颂。例如,以动物为主体的: 猴娃搬砖头 猴娃猴娃搬砖头,砸了猴娃脚趾头。猴娃猴娃你不哭,给你娶个花媳妇。娶下媳妇阿达睡?牛槽里睡。铺啥呀?铺簸箕。盖啥呀?盖筛子。枕啥呀?枕棒槌。棒槌滚得骨碌碌,猴娃媳妇睡得呼噜噜。 屎巴牛点灯 屎巴牛点灯,点出先生。先生算卦,算出黑娃。黑娃敲锣,敲出她婆。她婆碾米,碾出她女。她女刮锅,刮出她哥。她哥上柜,上出他伯。他伯碾场,碾出黄狼。黄狼挖枣刺,挖出他嫂子。 “阿达”在陕西话中意思为:哪里。“屎巴牛”即屎克郎。上一首以广大儿童喜欢的猴子为主人公,在一问一答中憨态可掬。第二首中利用一连串的劳动动作,利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引出一大串人物。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原文地址: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作者:反腐风暴 转载"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f63420473.html,/s/blog_678a57370100n4f7.html" target=_blank>转载作者:了无牵挂 陕北民谣云:“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吾虽熟知但不祥知其意。今偶见一文,转录如下,一起来了解一下俺们陕北吧。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这是赞美陕北人杰地灵的。 先来看看这前两句: (一)米脂婆姨 开口赞颂的是“米脂婆姨”。我小时候最先听到这话的时候也是说因为中国的四大美人貂蝉是米脂人而致使‘米脂的婆姨’这话享誉天下。米脂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同绥德接壤,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人。根据

记载,米脂县城建于宋代,以前称银州。根据县志记载:“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析之如脂而故名。”据说当地的小米用水一洗就能出油脂,至今小米仍是当地的特产之一。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和三国时有着羞花闭月之貌的貂蝉,就是米脂人。米脂县城西12公里处的杜家石沟乡艾好湾村北山上有貂蝉出生地艾好湾“貂蝉洞。由于米脂婆姨远近有名,历来外嫁的多,因而米脂素有“丈人县”(岳丈县)之称。在陕北有民歌赞美的米脂婆姨:“奔月的嫦娥出水的莲,米脂的婆姨赛天仙,端格正正的身材俊格蛋蛋的脸, 白格生生的皮肤毛格闪闪的眼,走路好似风摆柳,唱歌就像泉水流。” 米脂婆姨,不仅外貌美,品德心灵更美。米脂是陕北有名的“文化县”,早在1920年,从北师大毕业的米脂女学生高佩兰就在米脂创办了陕北第一所女子学饺,培养了一代有觉悟、有知识的优秀妇女。不少米脂女学生像《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一样。投身革命。在米脂女学生中也流传“脚不缠,发不盘,剪个短帽盖搞宣传:当上女兵翻大山,跟上队伍上延安。”据统计,后来当上省部级和厅局级干部的米脂婆姨,少说也有近百人,而县团级以上的如今也有580多人。在米脂李自成行宫风景区中有一个米脂妇女革命史迹展览馆。在展览馆中就有,1944年入党的米脂婆姨汪润生,一生中收养了不同姓氏的18个孤儿,把他们抚养人,帮他们成

新农村建设与特色农业定位以陕北地区为例

陕西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李胜利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 摘要:特色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日益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我国农 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陕北土地资源丰富、潜力大,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发展特 色农业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本文在分析陕北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该区特色农业发 展方向与区域布局,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对策,试图探讨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特色农业;比较优势;区域布局;陕北 中文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特色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日益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特色农业进行合理定位,着力发展具有优势的特色农牧业,促使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是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和市场依托,尤其对于优化西部产业结构、开拓城市乡协调发展的新空间与新途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包括渭北高原区、陕北丘陵沟壑区、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延安市和榆林市2个行政区25个县(区),迄今仍然是中国和陕西省最不发达的区域之一。本文在充分分析陕北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该区特色农业发展方向与区域布局,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对策,试图探讨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1 陕北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特色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的,主要是指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制品,包括特色种植业、饲养业、林果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特色农业的“特色”基本含义是能够适应当地农业立地条件的土特农产品,其农产品以独特的优秀品质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优先选择。特色农业可以认为是在特定区域资源优势条件下,通过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色农产品,并形成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体系。 表1 陕北地区农业基地分布情况 注:根据2005年《陕西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表1 2003年陕北地区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量 Tab.3 Outpu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in Northern Shaanxi 项目羊(存栏只数)果园(公顷)红枣(吨)杏(吨)苹果(吨)全省8771758 750506 75252 44600 4617921 延安市1075926 210771 1528 7516 554109 榆林市3256790 128362 16901 2784 34036 占全省比例49% 45% 24% 23% 13% 资料来源:《陕西省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表3 陕北主要特色农业区及布局 Tab.3 Distribution and layou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特色农业区范围特色主 导产业 其他特色农产品

陕北信天游 不羁的黄土地山歌

陕北信天游不羁的黄土地山歌

————————————————————————————————作者:————————————————————————————————日期:

陕北信天游不羁的黄土地山歌-音乐论文 陕北信天游不羁的黄土地山歌 “信天游”就像哪没梁子的斗,啥时候想啥时候有。女人难活哭鼻子,男人难活唱曲子。三十三道圪梁九十九道沟,受苦人不唱怕干毬……”提起陕北,就会想到历史悠久、祖辈相传、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陕北民歌———信天游。千百年来,黄土高原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壯而沉郁的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是对爱情的赞歌,是对生活的颂歌。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仇与恨,它凝结了世代与自然和生命抗衡的陕北民众对自我的倾诉。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协,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 信天游的歌腔还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其句式结构非常特别,一般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艺术手法上多用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曲调优美,琅琅上口。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 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

清涧县城区水源地划分技术报告

清涧县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 (讨论稿) 清涧县环境保护局 二00七年三月

目录 一、概况 二、水源地现状及发展概况 三、水源保护区划分依据 四、水源保护区背景分析 五、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 六、水源保护区的监督与管理措施 七、水源保护区图件及有关说明

一、概况 1.1 清涧县城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清涧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城规模的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清涧城供水与用水的矛盾日趋突出。因此,加强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控制水源污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开展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水源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地划定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制定保护区管理办法,为水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本次区划的主要目的。 1.2 清涧县城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指导思想 本次区划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十一五”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现和反映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保护的新要求,为我县宏观决策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 清涧县的基本概况 清涧县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延安、榆林交界及无定河与黄河汇流处。地处东径109°55′27"-110°38′50",北纬36°57′30"-37°25′00,东西长95 Km,南北宽55 Km。全县总面积为1881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0.91%,占榆林市

总面积的4.31%。神延铁路、210国道穿境西而过,渭清公路、210国道交汇于县城。 全县下辖7乡8镇1个街道办事处,涉640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2004年底,全县有59133户,224315人,农业人口有19.8万人,非农业人口3.33万人,人口密度为119人/ Km2。 县境内梁峁蜿延起伏,沟壑纵横交错,地表支离破碎,河谷深切,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属典型黄土丘陵沟壑第一副区。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900m,最高点1282.2m(乐堂堡乡董家沟),最低点559m(双庙河乡贺家畔村黄河河道)。 年平均气温9.6℃,一月均温-7.1℃,七月均温24.1℃,累年(≥10℃)积温3400.2℃。年日照2720.7小时。无霜期156天。年降水量500mm。 以小麦、谷子、高梁、玉米、大豆等为主。经济作物有烟、果、枣、桑、薯、洋芋,被誉为“红枣之乡”。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100 Km,其中210国道52Km,205省道15Km,县乡公路1033Km(其中三级柏油路34Km,四级柏油路56Km,通车村数达627个);神延铁路过境30.5Km,设有车站。 县境内无任何矿产资源。红枣为唯一的地表资源,全县有红枣35万亩,正常年景产枣3000万公斤,产值达6000万元。

陕北信天游审美特征及人文色彩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艺术形式得到重视与保护,因而信天游作为陕北民间最受欢迎的民歌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针对信天游的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进行剖析继而探讨陕北信天游的艺术性及价值性,本文首先对陕北民歌信天游进行概念性阐述,其次,本文依次从传统信天游时期、新民歌时期、“西北风”时期,到现今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对信天游进行深入分析,再次,通过针对信天游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最后本文深入探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传承与保护,为我国研究陕北民歌信天游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提供理论性依据。 关键词:信天游,审美特征,人文色彩 陕北信天游审美特征及人文色彩 引言 陕北的民歌独具风韵,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民间艺术母体,其音乐历史悠久,音乐风格高昂悲壮、慷慨激越、杀伐婉转。在宋代以前,陕北这种西部的音乐占据了我国音乐界的半壁江山。陕北民歌在我国的民歌史上跌跌撞撞历经上百个春秋,是我国华夏文明史诗的真实见证。“信天游”作为我国陕北民歌的代表作,所表现的是生存母题,将“吃”的艰难和“爱”的痛苦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其名字给人的感觉自由洒脱,旋律引人入胜,将人的灵魂带入凄美的境界。 信天游广泛流传于陕西的北部、宁夏和甘肃的东部,是我国民歌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黄土高原最具文化价值的代表作之一。信天游中包含许多独特的文化特征,蕴含着陕北农耕与牧游的生活方式、战乱之苦的历史背景、中原欲草原两种文化的结合、宗教信仰等地方特色。在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现代,信天游以别具特色的发展轨迹,演绎着其发展历程,从传统的信天游到新民歌再到现在的流行“西北风”。 一、浅析陕北民歌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独特形式,信天游又称“顺天游”,曲调悠扬、语言淳朴、情感真挚,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陕北作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文化格局中陕北的“黄土高原”文化占据重要位置,而“信天游”作为“黄土高原”土生土长的艺术文化形式,凝聚了陕北文化独特品味与审美情趣。“信天游”展现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的原创性、多元性、“厚土性”都是不可替代。 二、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审美特征与人文色彩

陕北榆林地区专题

陕北榆林地区小专题 1.(24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无定河发源于陕西白于山区,经毛乌素沙漠及黄土沟壑区注入黄河,因“深浅无定、水量无定、河道无定”而得名。甲图是黄河及其支流无定河流域局部图。 材料二近年来,陕西省遵循“蓄水、保水、节水”的原则发展旱作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材料三榆林位于陕西省北部,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一、二、三产业比重为6:66:28,该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乙图为榆林某小型太阳能、风能互补型发电站日供应发电示意图。 (1) 分析无定河“深浅无定、水量无定、河道无定”的自然原因。(4分) 答案:流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深浅无定,流量无定;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河道常淤积改道,所以“河道无定”。 (2) 从“蓄水、保水、节水”三方面列举陕西省发展旱作农业可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蓄水:修建水库,水坝、水窖等水利设施; 保水:推广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节水: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指出榆林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限制性因素。(6分) 答案:生态环境脆弱,矿产资源日趋减少,水源不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等。 (4) 说出该地区A能源最丰富的季节及原因。(4分) 答案:冬季。 原因:①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②距冬季风源地近。 (5) 从长远看,若调整榆林的三大产业,你有何建议?(4分) 答案:①大力发展轻工业,新能源工业以及第三产业。②发展现代农业。

有感于陕北信天游

陕北信天游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失的岁月……”,这首歌的名字叫《信天游》,哼起这首歌时,人们自然会想到几年前曾经风靡中国歌坛的“西北风”系列通俗歌曲。当时,《信天游》、《黄土高坡》等几首歌在全国各地唱响。其实,这些歌曲都是以陕北民歌“信天游”为基调的。去年,到古城西安出差时,我到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真正了解了这种发源于陕北的民歌形式。 “信天游”,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过去多由熬活的长工、赶牲口的脚夫、作苦活的穷汉们为消除繁重生活的痛苦,排解长途跋涉的寂寞孤独,独自喊唱几句以宣泄内心的烦闷、思虑、愁苦、积怨,表达对未来幸福的渴求、向往。正像当地百姓说的“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 昔日陕北,孤悬塞外。从榆林到西安要经过十八个马站,而仅有的交通工具,就是骆驼和驴、马,路途极为艰辛。大山沟深,人烟稀少,文化生活贫乏、闭塞,则应运产生了信天游。即兴而编、随天漫传、短小精悍、灵活多样。信天游过去只在陕北的榆林地区,延安地区北部,山西的晋中、晋北,内蒙古的西部,宁夏和甘肃的北部流行,如今则流行于全国。 陕北信天游的特点是明快、清秀、朴实、易懂。信天游一般为上下句结构形式,多为七字句,也有五六字和十几字的,上下句字数也不完全相等,差缺处往往用“呀”、“啦”、“哟”、“嗨”、“那个”等语气词填补。常为两句一韵,也有数句一韵,并且有几句唱几句,不必拼句凑段。如:“天上乌云搅黑云,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前沟里糜子后沟里谷,哪哒想起你哪哒哭。想你想你真想你,三天没吃下半碗米”;“风尘不动树梢摆,梦里也不见你回来”;“说下日子你没来,硷畔上跑烂了我几双鞋”;“白脖子鸦儿朝南飞,你是哥哥的勾命鬼”;“哥哥走了妹妹眩,泪花花不转脸蛋蛋掉。数九寒天下大雪;瞭哥哥冻坏了妹妹的脚,早上瞭到半后晌,直独独眩到落太阳”。字字句句,朴实生动,情真意切。“你没老婆我没汉,咱二人好比那一骨朵蒜,一搭里生来一搭里烂,一搭里死来一搭里埋,一搭里上那望乡台”;“拉住胳膊拖住手,说不下日子不叫你走”;“你也不害臊来我也不害羞,拉拉手来亲亲口,亲亲口来拉拉手,咱俩往那旮旯里走”;“隔沟听见哥哥声,手软得打了绣花针”。开门见山,平铺直叙。 信天游的旋律大致有两种:一种节奏自由,音域宽大,旋律起伏大,跳跃多,可任意延长,尽情发挥,酣畅奔放,便于抒情。另一种节奏匀称,旋律平稳,结构相对整齐严谨,适宜叙述。信天游的曲调可塑性很大,常因语音、语势、节奏以及心情、环境等不同而变化不定,在这个地方这样唱,在那个地方那样唱,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唱同一首曲调,因各人心情不同,唱出的效果也不同,有的低沉忧伤,有的高亢奔放,有的悠扬婉转,有的刚健明快。同时演唱的形式也极为活泼自由,或独唱,或对唱,全无定格;无论男女老少,想唱就唱,想哼就哼。“……白格生生脸脸太阳晒,巧格溜溜手手拔苦菜,清水水玻璃对着镜子照,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灯碗碗点灯半炕明,烧酒盅盅淘米不嫌哥哥穷。”火辣辣的爱情,通过一曲曲朴实直拙的信天游,表现得有声有色,有韵有味!记得前段时间,收音机中经常唱起一首爱情歌曲,歌中唱道“我的爱赤裸裸”,我总觉得这是现代人的一种无病呻吟,而信天游中唱出的情歌,怎是一个“爽”字了得。 过去的信天游段子大多没有名字,后来人根据歌词的内容给起了一些名字。如《脚夫调》、《兰花花》、《赶牲灵》等。四十年代,新创作的信天游歌曲《三十里铺》、《我的哥哥当上了红军》等曾风靡全国。七十年代后期,由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改编的《山丹丹花开红

陕北油气资源

第三章“绿色高原”—陕北地区 第一节陕北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导语】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见到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都是从什么中提炼出来的吗?日常所用的天然气(液化气)又是从哪里产出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绿色高原--陕北地区”来探寻这一神秘的资源! 【正文】 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它——一种叫做油气的资源。可见,它的用途非常的广泛。最早提出“石油”一词的是公元977年中国北宋编著的《太平广记》。正式命名为石油是根据中国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1031一1095)在所著《梦溪笔谈》中提到这种油“生于水际砂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在“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等,中国称“石脂水”、“猛火油”、“石漆”等。 油气资源是指已经发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和未发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总称,即通常所说的总资源量。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陕北油气资源概述 在陕北这片古老而苍茫的大地上,世世代代的陕北人为了生活而努力辛苦地劳作着。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在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社会,这里的日子持续贫苦,乃至有旧时文人写下了充满悲悯情怀的《七笔勾》。不过,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的地下几乎全是宝藏!丰厚的煤、油、气、盐资源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眼光,甚至有媒体对这一区域冠以“中国科威特”的美称! 陕北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是中国开发的第一块油田。据国土资源部2003年宣布,鄂尔多斯盆地资源丰富,储量基础雄厚,石油总资源量85.88亿吨t ,天然气总资源量10.7万亿立方米,是我国石油产品增储的主力油气区和

信天游的简介

信天游的简介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天游的相关内容吧! 信天游的特点 形式自由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押韵;有的一节表达一个意思,有的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 信天游的比兴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都可以起兴作比。按刘勰的说法,兴,既有比喻的意思,也有兴托、发端的作用,通过依微拟议而达到兴托起情,即用微妙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渲染气氛等。既然是微妙的事物,那么就会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信天游的起兴里就有很多这样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比如:羊肚子手巾(那)三道道蓝,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哟)回来了。又如:羊肚子手巾(那个)三道道蓝,你说(那个)难呀难也不难。起是一样的,但是兴起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陕北民歌是历代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

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 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谐,不加修饰地透着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信天游的地区争议 信天游因其流传区域在行政区划上被分在不同的省和自治区,许多歌曲而常被打上山西民歌或陕北民歌,内蒙古民歌的标记,许多流

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农业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农业银行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公文标题要求能够显示文件的()。 A、性质和特点 B、内容和形式 C、目的和要求 D、特色和风格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标题。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要素组成。“事由”前面一般加“关于”二字,表示涉及的范围或事务。标题的文字应当高度浓缩,准确表达公文的内容,同时公文标题的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者亦构成了一个基本的标题形式,所以公文标题要求能够显示文件的内容和形式。故本题选择B选项。 2、基层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是()。 A、职能制 B、直线职能制 C、直线制 D、矩阵制 【答案】C 【解析】基层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是直线型。故选C。 3、“交通在手”是某市推出的一款移动APP,在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服务方面受到市民好评。这一创新属 于()。 A、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B、社会管理职能的创新 C、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D、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 【答案】D 【解析】“交通在手”系统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使传统交通出行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进化”。它属 于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故选D。 4、以下属于公文版头的是()。 A、发文机关标志

B、标题 C、主送机关 D、抄送机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格式。发文机关标志处于公文版头的位置;标题和主送机关处于公文主体的位置;抄送机关属于公文版记的部分。故本题选A。 5、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答案】A 【解析】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故选A。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答案】C 【解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故选C。 7、下列哪项诗句描写的不是嘉峪关()。 A、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 B、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C、防边自古建雄关,圣代于今卧鼓闲 D、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燕迹入尧天 【答案】B 【解析】A、C、D三项描述的均是嘉峪关。B项出自唐代高适的《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描述的是玉门 关,并非嘉峪关。故选B。

陕北方言钩沉

陕北方言钩沉 陕北方言丰富而复杂,地方色彩十分鲜明。若从语言学的角度划分,延安南部地区属渭北关中方言区,延安以北内蒙河套和榆林地区属晋北方言区。古时候,陕北地处边荒,文化传播和变迁的速度较之中原发达地区慢了许多,方言中沉淀了一部分古汉语和古代俗语残余。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晋西北、内蒙河套、陕北这片晋北方言区的广大区域内,一直是周边少数民族内迁安置的聚居中心,五方杂处,各种外来文化与各民族风俗习惯和语言交流十分频繁,互相影响,陕北方言中的外来文化和异族语言残余,至今仍随处可闻。大(da) 在中国的广大地区,人们多管父亲叫爸、叫爹。但在陕北以及甘、宁、青部分地区,人们则呼父亲为“大”(音达)。佳县、安塞、宜川、富县、洛川、黄陵等大部分地区“呼父曰大”。甘肃的秦安、渭源等地“呼父曰达达”,政和等县则“呼父曰阿达”。关中和渭北的大部地区也“呼父曰大”。追溯这一称谓的来源,当与羌、鲜卑、契丹等民族称其部落首领为“大人”、“部大”、“酋大”有关。 羌族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秦汉之际,主要分布青海南部与甘肃南部交界的地区,东汉时陆续内迁,至魏晋南北朝时,已聚居于关中渭北、陕北大部分地区,“关中之人,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晋书·江充传》)前秦建元三年(367)的《邓太尉祠碑》有“统和宁戎,鄜城、洛川、定阳五部屠各,上郡夫施黑羌、

白羌、高凉西羌………”的记载。 在羌族部落中,称呼其首领为“大”“大人”“部大”“酋大”。《北史》〈〈宋史〉中都说:“羌之酋豪曰大”。《邓太尉祠碑》中有“治下部大钳铒丁比”,是说丁比是羌族部落的“部大”。前秦建元四年(368)的《广武将军Δ产碑》中,也有不少在题名之前冠以“大人”、“部大”、“酋大”的羌人姓名,如“大人白平君”“酋大夫蒙木犁”“部大张广平”等(详见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羌族入居陕甘边和关中渭北地区数百年之久,对这里的文化和民族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村落流传至今,如蒲城的钳铒、罕井、富县的钳铒(今讹为钳二)、曲南、杜甫居住过并留下《羌村三首》《北征》等不朽诗篇的羌村等。正是因为羌人称呼其主持部族事务的首领为“大”“大人”“部大”,渐渐地居住在陕甘边、关中、渭北的百姓和后来徙居这里的鲜卑、契丹等族也将主持部族、家族和家庭事务的男性称为“大”或“阿达”,取代了父亲这一称谓。 也有的研究者从音韵训诂的角度,考证了“大”“阿达”称谓演变的情况。据有关文献记载,称父亲为“多多”(即达达,详后),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而这些佛经的传译者,又多为西域僧人,他们最先接触的便是羌氏文化。南齐·枷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娑·六》中有“阿摩多多者”句。他注曰:“阿摩是母,多多者言父也”。这一称谓习惯延用到随代。隋·阇那崛多译的《佛本行集经》四五:“到已长跪,白父母言:奄婆、多多,我实不用行世五欲,愿修梵行”。音韵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中古时代,“阿摩”、“奄婆”的读音与阿妈相近,“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