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第五节血型和输血

注:①四种血型都有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其抗原性较弱,故血清中一般不含抗H抗体。②A1型RBC 可与A2型血中的抗A1发生凝集反应。③A2型和A2B型的抗原性比A1型和AB型的弱,血型鉴定时易使A2型和A2B型误判定为O型或B型。(二)Rh 血型系统

1. 发现和分布白种人:85%凝集(Rh+) 15%不凝(Rh-)汉人:Rh+占99% 1%不凝(Rh-) 1) 给患者再次输入同一供血者血液三、输血的原则 1. 输同型血: ABO相合 Rh血型相合(育龄妇女与反复输血者)万能输血者(O型)与万能受血者(AB 型) 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 自身输血交叉配血试验 * 第五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概述:血型的发现: 最初试用输血疗法时,有些人输血后效果良好,但有些人则引起大量溶血和血管堵塞,造成严重的后果。提示:不同人的血液有某些类型差别。后经深入研究,1901年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的ABO血型系统。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此后他又发现了MN、P、Rh等血型,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 • 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RBC 除ABO血型外,还有Rh、Kell、MNSS、P等15个血型系统,还发现一些亚型。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LA)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一、红细胞血型共有23个RBC血型系统、193种抗原

(一)、ABO血型系统分型原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

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凝集素:指能与凝集

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 血

型鉴定 ABO血型检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与叠连 Rhesus

monkey RBC Rabbit Rabbit血清+人RBC 1) 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

E六种抗原, • 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 分型:Rh+:有D抗原为Rh

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苗族12%,

塔塔尔族16%) 2) 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

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 2.抗原与分型: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

义 A.无天然抗D抗体 B.抗D抗体为不完全抗体IgG 可通过胎盘

临床第一次输Rh+血 Rh- Rh- ,产生抗D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溶解Rh+血细胞

第二次输Rh+血 Rh-母亲再次怀孕Rh+胎儿 2) 新生儿溶血 Rh-母亲怀孕Rh+

胎儿胎儿D抗原(分娩时) Rh-母亲血液产生抗D 抗体抗原通过胎盘溶解胎儿

红细胞,流产抗体通过胎盘临床意义: 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 •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 2.妊娠:Rh-的母亲①若输过血,怀孕后

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②第一次

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

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 • 第二次妊娠时,

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常规及时输注特异性抗D

免疫球蛋白 *

第三章血液

1. 50Kg的成年男性其血液总量和血浆量分别约为: A.2500ml和1000 ml B.5000ml和2500ml C.3500ml和2000 ml D.4500ml和2000ml E.60000ml和3500ml 2.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E.与血浆中无机物的容积之比 3. 有关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占血浆渗透压的小部分B.主要由白蛋白组成 C.与血浆容量有关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红细胞膨胀 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血量增加 4.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白蛋白B.葡萄糖C.球蛋白D.NaCl E.KCl 5. 下列溶液中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0.1%NaCl B.5%葡萄糖 C.2%尿素D.5%葡萄糖盐水 E.9%NaCl 6.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 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 E.NaCl的浓度 7. 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的重要因素是: 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晶体渗透压D.血浆白蛋白浓度 E.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 8.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 A.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B.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C.维持血管内外电解质的含量D.使水分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E.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容量 9. 影响血管内外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E.血浆的粘滞性 10. 血浆蛋白量显著减少时,可引起: A.血浆渗透压显著降低B.组织液生成增多 C.淋巴回流量减少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E.有效滤过压下降 11. 血浆中何种物质浓度改变时,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A.血浆NaCl 浓度升高B.血浆球蛋白浓度下降 C.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D.血浆A/G比值增大 E.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 12. 与红细胞的许多生理特征有密切关系的是: A.红细胞的数量B.血红蛋白的含量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组成。稳态:机体细胞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状态。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 跨膜物质转运: 组织:是由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骨细胞: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受体:位于细胞膜或细胞质中蛋白质分子,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发生生理效应。 第二信使: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第二信使将获得的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器。包括cAMP、cGMP、IP3、DG及Ca2+。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肌细胞和感受器的化学突触中充当信使作用的特殊物质。 锥体系:锥体系主要由中央前回的锥体细胞的轴突所组成,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层延髓束两部分。 神经胶质细胞:不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但对神经细胞起营养、支持作用和参与髓鞘的形成。 肌细胞的种类: 横桥周期 牵张反射:指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能通过反射性活动,使受牵拉的肌肉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自主神经系统: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植物性神经系统。 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的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其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 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固有的反射,其反射通路是固定的,不易因外界条件改变而改变。 引起非条件反应的刺激称非条件刺激。 学习:是获得外界信息的神经过程,学习本身也包括了记忆。 眼的结构:眼由眼球和眼附属结构构成。眼球呈球形位于眶腔内,由眼球壁及其内容物组成。眼的附属结构包括:眼脸、结膜、泪器和眼球外肌,它们起支持保护眼球, 使眼球运动的作用。 视野:指单眼固定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螺旋器:(柯蒂氏器)听觉感受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 前庭器官:前庭(椭圆囊、球囊) +半规管(上半规管、水平半规管、下半规管) 功能:前庭(椭圆囊及球囊):感受包括重力(地心吸引力)的 直线加速运动。电梯上、下,汽车启动、停车。 半规管基部膨大成壶腹,壶腹内感受细胞半规管:由上(前)半规管、下(后) 半规管、水平(外)半规管组成。聚集构成壶腹嵴,嵴顶有帽状壶腹帽。 功能:半规管:感受旋转加速运动。原地旋转,眼震颤。 血液:血液 成分:血浆、血细胞。

发给学生:人体解剖生理学讲义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概述 1.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组织: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器官: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系统: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 2.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3.人体解剖生理学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组成。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 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叫做生理功能的调节。有三种调节形式。 (一)神经调节 指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特点:快速而精确。 (二)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如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经体液(血液、组织液)运输到达,调节特定组织细胞的功能。 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三)自身调节 一些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调节形式所起的作用有限。 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人体的解剖方位 标准姿势;常用方位术语: 1.上和下部位高低关系,头上足下,近头侧为上。 2.前和后或腹侧和背侧近腹面为前,近背面为后。 3.内侧和外侧距人体正中近为内侧,远离为外。 4.内和外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近内腔为内,远内腔为外。 5.浅和深与皮肤表面相距关系,近皮肤表面为浅,远为深。 6.近侧和远侧距四肢根部近为近,远离为远。 (二)人体的解剖面 1.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的切面称之。 2.冠(额)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 3.水平或横切面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四、人体的基本组成 (一)细胞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组织 组织: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1.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覆盖在人体外表及衬贴于体内腔面,以保护功能为主。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 2.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通常所说的结缔组织一般指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3.软骨与骨 软骨能承受压力、耐摩擦,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骨组织是坚硬的结缔组织,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骨基质构成。 4.肌组织 (1)骨骼肌又称横纹肌,一般借肌腱附着于骨骼,属随意肌。 (2)心肌分布于心和大血管根部,其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属不随意肌。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血浆(blood plasma ):血液除血细胞外的液体成分。 2、血清(serum):血液凝固后,血凝块会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3、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用离心的方法所测得的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成年男性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 4、胶体/晶体渗透压(colloid/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由血浆中胶体可溶颗粒形 成的渗透压。 5、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 ):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Osm/L 6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红细胞在抗凝血液中的沉降速 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个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可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高低。 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of erythrocyte ):红细胞膜对低 渗溶液的抵抗能力。渗透脆性大,抵抗能力小。 8、溶血(hemolysis):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9、血型(blood group ):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 是ABC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0、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 hemostasis):小血管破损,血液从血管中流出,数分 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 11、红细胞叠连(rouleaux formation of erythrocyte ):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 一起的现象。 12、血小板(platelet ):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代谢能 力的小块细胞质。 13、血小板粘附(platelet adhesion ):血小板黏着于非血小板表面的过程。 14、血小板凝集(platelet aggregation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黏着。依赖 于纤维蛋白原、钙离子等的参与。 15、造血微环境(hemopoietic mocroenvironment ):造血干细胞定居、存活、增 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调节因子,以及造血器官的神经和血管,在血细胞生成的全过程中起调控、诱导和支持作用。 16、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 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17、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 ):是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各种物质的总 称。 18、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 pathway):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 因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接触而启动。 19、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pathway):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与血液接触 而启动的凝血过程。 20、纤维蛋白溶解(纤溶)(fibrinolysis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正常情 况下纤溶和凝血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维持血管的通畅状态。 21、凝集原(agglutinogen ):红细胞膜上含有的特异性抗原性物质。

血液、血型和输血教案

第四节血量、输血与血型 一、设计思想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对《输血和血型》的要求是理解血型与输血关系,说出ABO 血型的分型依据及各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熟悉输血的原则及其了解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以及珍爱生命,提倡义务献血的情感目标。基于此,通过模拟实验、献爱心游戏和相关视频,使学生能有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帮助学生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知道血型鉴定的基本过程,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技能;学习模拟实验等间接实验的方法。 二、教学分析 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基本稳定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需要注意什么?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这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本章前四节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血浆、血细胞、血液凝固有了一个较为完善、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成为一节,是对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少,但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我把教学重点定在输血与血型的关系以及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但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学生难于理解,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激发学生从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仅凭教材内容很难落实,所以我把它们列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 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 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血浆)胶体渗透压:指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 2、(血浆)晶体渗透压:指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形成的渗透压。 3、血细胞比容: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占血液中的容积百分比。 4、(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具有能持续漂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5、生理性止血:指小血管损伤后会引起破裂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的现象。 6、血浆:即血液中的液体成分,由水和溶解于水中的溶质组成。 7、血清:血液自然凝固后由于血凝块收缩而释放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 8、红细胞沉降率:将血液加抗凝剂混匀,静置于分血计中,将红细胞在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mm),称为血沉。 9、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二、填空题 10、体液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血浆约占体重的(5)%。 11、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它取决与血浆中主要缓冲对(NaHCO3/H2CO3)的比值,正常值为(20)。 12、造血过程可分为(造血干细胞)阶段、(定向组细胞)阶段和(前体细胞)阶段等三个阶段。 13、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五类。 14、正常人血小板数量是(100~300×109),当血小板数减少到(50×109)以下时,可出现紫癜。 15、血液和组织中参与凝血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按其发现的先后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统一命名。 16、血液凝固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都需要(Ca2+)的参与。按始动因子的来源的不同,凝血过程(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17、体内的抗凝系统可分为(细胞)抗凝系统和(体液)抗凝系统两类。 18、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 19、ABO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A)、(B)、(AB)、(O)四种血型;Rh血型系统将人类的血型分成(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血型。 20、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大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白蛋白),它是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部分;(球蛋白)是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纤维蛋白原)则参与血液凝固。 21、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即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22、抗凝血酶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它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凝血酶丧失活性。 三、选择题 A型题 23、下述哪种因子不存在于血浆中?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第五节血型和输血

注:①四种血型都有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其抗原性较弱,故血清中一般不含抗H抗体。②A1型RBC 可与A2型血中的抗A1发生凝集反应。③A2型和A2B型的抗原性比A1型和AB型的弱,血型鉴定时易使A2型和A2B型误判定为O型或B型。(二)Rh 血型系统 1. 发现和分布白种人:85%凝集(Rh+) 15%不凝(Rh-)汉人:Rh+占99% 1%不凝(Rh-) 1) 给患者再次输入同一供血者血液三、输血的原则 1. 输同型血: ABO相合 Rh血型相合(育龄妇女与反复输血者)万能输血者(O型)与万能受血者(AB 型) 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components) 自身输血交叉配血试验 * 第五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概述:血型的发现: 最初试用输血疗法时,有些人输血后效果良好,但有些人则引起大量溶血和血管堵塞,造成严重的后果。提示:不同人的血液有某些类型差别。后经深入研究,1901年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的ABO血型系统。获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此后他又发现了MN、P、Rh等血型,赢得了“血型之父”的誉称 • 血型的分类:目前已知人类的RBC 除ABO血型外,还有Rh、Kell、MNSS、P等15个血型系统,还发现一些亚型。也发现了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LA)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一、红细胞血型共有23个RBC血型系统、193种抗原

(一)、ABO血型系统分型原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定型。• 凝集原: 指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寡糖链)。凝集素:指能与凝集 原结合的特异抗体(由?-球蛋白构成――IgM)。• 血 型鉴定 ABO血型检测:红细胞的凝集反应与叠连 Rhesus monkey RBC Rabbit Rabbit血清+人RBC 1) Rh血型抗原:人类RBC膜上有C、D、 E六种抗原, • 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 分型:Rh+:有D抗原为Rh 阳性(汉族99%) Rh-:无D抗原为Rh阴性 (苗族12%, 塔塔尔族16%) 2) 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 故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 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 2.抗原与分型: 3.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 义 A.无天然抗D抗体 B.抗D抗体为不完全抗体IgG 可通过胎盘 临床第一次输Rh+血 Rh- Rh- ,产生抗D抗体抗原抗体反应,溶解Rh+血细胞 第二次输Rh+血 Rh-母亲再次怀孕Rh+胎儿 2) 新生儿溶血 Rh-母亲怀孕Rh+ 胎儿胎儿D抗原(分娩时) Rh-母亲血液产生抗D 抗体抗原通过胎盘溶解胎儿 红细胞,流产抗体通过胎盘临床意义: 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 • 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 2.妊娠:Rh-的母亲①若输过血,怀孕后 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②第一次 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 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 • 第二次妊娠时, 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常规及时输注特异性抗D 免疫球蛋白 *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1.人体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体液:(1)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2)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血浆和组织间液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也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 3.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O2分压,CO2分压、渗透压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刺激:内、外环境的所有变化,其性质有物理,化学,生物的和关于人的社会、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 5.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某种功能状态的变化。 表现形式: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和抑制。 6.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a.基本方式:反射——即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b.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特点:迅速、准确、短暂、局限 (2)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广泛、持久(3)自身调节的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7.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分类:负反馈、正反馈(例:血液凝固、分娩、排尿反应) 第三章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方式: (1)被动转运:指物质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分类:①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O2、N2、CO2、乙醇、尿素以及甾体类激素或某些药物能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转运。②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分类: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饱和现象、立体构象特异性、竞争性抑制);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特点:离子的选择性、转运速度快、门控特性) (2)主动转运:钠-钾泵,简称钠泵,又称Na+ -K+依赖式ATP酶 特点: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2个K+移入胞内。 意义:①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Na+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是继发主动转运的动力⑤生电作用 (3)入胞和出胞 2.细胞内的多种第二信使:cAMP、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G、cGMP、Ca2+ 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 RP: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特点:外正内负,以膜内的负电位值来代表膜电位 产生机制:大部分是K+外流,少量Na+内流 (2)动作电位 AP: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 特点:全或无;可传播性产生机制:①锋电位:上升支—﹥Na+内流;下降支—﹥K+外流②后电位:钠泵 传导机制:形成局部电流 P43 (3)局部电位的特征: ①不表现“全或无”的特征②衰减性传播 4.名词了解:极化、超极化、去极化、超射、反极化、复极化、锋电位、后电位、 5.阈电位: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 阈强度(阈值):能使组织或细胞发生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6.动作电位是兴奋性的标志。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两者之间呈反比,即阈值越大,兴奋性越低,反之,兴奋性越高。 7.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实际上是“电-化学-电”的过程。(乙酰胆碱---Ach)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 8.横桥的作用: ①具有ATP酶的活性,能结合并水解ATP,供给横桥周期所需的能量。②可以与细肌丝中的肌动蛋白结合。 9.细肌丝的组成: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10.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属于收缩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属于调节蛋白。 11.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 12.从刺激神经开始到骨骼肌出现收缩,其间包括哪些过程? (1)刺激产生动作电位(2)动作电位沿神经传导(3)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4)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5)骨骼肌收缩。 第五章 1.白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CT)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血浆中溶质颗粒的数目 3.晶体渗透压是由电解质,尿素以及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 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由白蛋白等大分子胶体物质形成的 4.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保持细胞政策形态和体积具有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对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5.等张必定等渗,等渗不一定等张(P75) 6.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实质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的过程 7.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8.凝血过程分为:a.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b.凝血酶的生成 c.纤维蛋白的生成 9.血型测定的本质:抗原抗体反应 血清中不含有与自身RBC抗原相对应的抗体 第六章 1.心室肌细胞、浦肯野细胞、窦房结细胞 2,有效不应期P107 3,心肌不会向骨骼肌那样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4,代偿性间歇不是一定会出现 5,P波:反应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化过程

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重点知识总结

第三章血液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男性约为40%到50%,女性约为37%到48%o 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在血液中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红细胞是否发生叠连现象。 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红细胞膜对低渗溶液抵抗力越大,渗透脆性越小。 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在第一小时,为下降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ESR越大,则悬浮稳定性越小。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血液凝固:指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本质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的过程。 红细胞凝集:指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与血液中对应的凝集素结合使红细胞粘附成团的过程,红细胞凝集是抗原一抗体反应。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在数分钟后自然停止的现象。临床上用小针刺破消失,或耳垂使血液自然流出。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称出血时间。正常约为1~3分钟。出血时间的长短,可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 凝血因子:血浆和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 纤维蛋白溶解: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防止血栓形成,保证血流通畅,参与组织修复和血管再生过程。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或二氧化碳增多,是在肾脏产生的一种促进骨骼生成红细胞的糖蛋白称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加速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入血。 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的氯化钠溶液,5%的葡萄糖溶液和1.9%的尿素溶液。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1、子宫、甲状腺、肺等手术后易渗血的原因是: A、组织激活物 B、纤溶抑制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2、某人红细胞膜上有A凝集原,血清中无抗B凝集素,此人血型是: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3、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是促进: A、红骨髓造血 B、睾丸分泌雄激素 C、血库释放红细胞 D、小肠吸收维生素B12 4、体重50公斤的成年男性,其血液总量大约为: A、3.0KG B、4.0KG C、5.0KG D、6.0KG 5、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葡萄糖 B、清蛋白 C、氯化钠 D、氟化钾 6、下列溶液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0.9%氯化钠 B、10%葡萄糖 C、9%氯化钠 D、10%氯化钾溶液 7、血液凝固的本质变化是: A、血小板聚集 B、红细胞凝集 C、纤维蛋白形成 D、血细胞聚集 8、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B、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C、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D、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9、ABO血型的分型是依据: A、血清中的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凝集原 C、血浆中的凝集原 D、红细胞膜上凝集素 10、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含: A、白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球蛋白 D、纤溶酶原 11、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A、5% B、8% C、10% D、12% 12、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浆的重量百分比 C、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13、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14、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于 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白蛋白 D、钠离子和氯离子 15、血浆渗透压主要来自于 A、无机盐 B、葡萄糖 C、白蛋白 D、纤维蛋白原 16、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B、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C、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D、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 17、静脉快速输入1000ml生理盐水,血浆渗透压将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血型教案

课程教学设计 ( 20 ~20 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生理学任课教师: 教学内容(章/节):第三章血液第5 节 班级:护理中专班课型:理论√实验见习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节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 1.掌握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其基本类型; 2.熟悉输血的原则; 3.熟悉Rh血型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 重点: 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其基本类型 输血的原则; Rh血型的特点 难点: 凝集反应 ABO血型的基本类型中凝集原和相应凝集素的分布 输血的原则 进展: 教学方法: 1.讲授 2.课件演示 教学资源(课件√挂图模型标本录象幻灯投影√) 教材: 《生理学》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第六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胡崎主编)。参考资料:《生理学》全国医学高等学校专科、本科教材……等。

教学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 一.认定课堂目标 (2) 二.讲授新课 第5节血型 (3) 血型的概念、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 一.ABO血型系统 1. 血液的基本类型(四种) (5) A型、B型、AB型、O型 2. 抗原、抗体分布 (10) 凝集原和怎样的凝集素可以共存在同一人体 3. 凝集反应 (10) 凝集原和相应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 4. 临床上输血的原则 (20)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输血护理事项 二.Rh血型系统 1.Rh血型的概念 (5) 红细胞含有抗D抗原的是阳性血液 2.Rh血型基本特征 (10) 在不同民族人群的分布情况、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Rh阴性的女性输血注意事项 三.小结 5 四.评估与反馈 20 (穿插在讲授过程中提问) 课后思考题: 1.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及Rh血型系统的特点。 2.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课后小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 本次课教学程序比较合理,基本完成当堂课堂目标;主要问题:1)24 %同学只大致知道输血原则,但原理不清2)对交叉配血图、输血关系图能画出,但不太理解;3)课堂上实验场面有些乱,为维持秩序花了3分钟时间,造成提问时间不足,不能提问到8-10个同学;4)板书布局不太合理,有些重点词不醒目 下次授课大体可以遵循本次设计。可以再改进一些:①针对疑难点仔细解析,纠正易错点;分析讲解课后习题;②课堂紧凑,全部内容讲完之后预留1-2分钟时间进行整体小结,留思考题;③在黑板上板书时,注意布局,并且集中写下关键词,利于整体小结回顾;

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同化作用:同化需消耗,通过消耗合成自身的能量。异化作用:提供能量. 同化和异化的关系:同化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 异化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 2. 兴奋性:兴奋;抑制。 3.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转运功能,维持细胞内稳态。 1)被动转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a. 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膜的扩散成为通透或渗透。 b. 协助扩散:“通道” 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2)主动转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细胞扩散过程(消耗细胞代谢产生能量)。 特点: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消耗能量;依靠“泵” 。 4. 方位:1)轴:冠状轴(左T右);矢状轴(前T后);垂直轴(上T下)。 2)面:冠状面(纵切面左T右);矢状面(纵切面前T后);垂直面(横切面)。 5. 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 )上皮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有极性;分布体表或官腔内表面。 a. 单层上皮:i •单层扁平上皮:减少摩擦,分布在血管内表面。 分布:内皮:被覆盖于心血管腔面的扁平上皮。外皮:腹膜,胸膜,心包膜处的浆 膜表面的偏平上皮。 ii .单层立方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肾小管。iii.单层柱状上皮:分泌吸收作用;胃,肠, 子宫表面。 b.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复层移行上皮。 2)结缔组织:特点:细胞上皮组织少,细胞间质较多,细胞不分层,组织类型多。 a. 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白细胞; 未分化间充细胞。 细胞间质: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基质 b. 致密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 d.网状结缔组织、 6. 运动系统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作用:支持,保护,运动。 骨骼的作用:维持体型,支撑体重,保护内脏器官。 1)骨 a骨的形态:长骨,断骨,扁骨,不规则骨。 b . 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P33 c. 骨的功能:支架,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骨髓造血;钙库。 2 )关节的基本构造 a.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b. 关节囊:囊壁外层纤维层:加强骨与骨连接。 内层滑膜层:分泌滑液,增加润滑。 c. 关节腔:滑液,关节负压。 d. 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增加关节稳固性,限制过度运动。 关节内软骨(关节盘):半月板。 关节盂(关节唇)

生理学讲稿:第三章 血液讲稿

第三章血液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生成的调节,输血的原则。 掌握血细胞的特性和功能,生理止血机制,抗凝和纤溶,血型。 概述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满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流动循环如果流经体内任何器官的血流量不足,均可以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人体大量失血或血液循环严重障碍,将危及生命血液在医学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因为很多疾病可导致血液组成成分或性质发生特征性变化。 一、体液: 1、细胞内液:40% 2、细胞外液:内环境20%:血浆(5%)组织液(15%) 二:血液功能: 1、运输功能:氧和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2、缓冲功能:CO2/HCO3- 3、调节体温:由血液的固性决定,血液中的水份比热度大 4、生理性性止血:血小板 5、防御功能:免疫物质,单核细胞,巨嗜细胞等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外来物质伤害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及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液体部分:血浆(50-60%) 有形成分:血细胞(40-50%)RBC、WBC、Rt (一)血浆(含有多种溶质的水溶液) 1、定义:指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在自然沉淀或离心后释出来的淡黄色上清液。 相关概念血清:指在自然凝固后所释出来的淡黄色澄清液。 与血浆区别: 一无:无纤维蛋白原(最主要)狭义血清指无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一多:血小板释放出的物质(ADP) 一少:凝血因子 2、成份:

1)水份:91-92% 2)溶质: ◆血浆蛋白质(65-85g/L):区别于组织液不能透过Cap壁 电泳法测量:白蛋白(A):肝脏合成(40-48g/L)、 球蛋白(G):肝脏和浆细胞(15-30g/L) 纤维蛋白原: A/G=1.5-2.5,当肝功能受到损害时则A↓↓,G↓则A/G<1 ◆晶体物质:Na+ K+ Cl- HCO3-等 ◆气体分子:O2、CO2 ◆其它有机物质:非蛋白氧化物,尿酸,尿素。(升高:肾功能下降、高代谢疾 病时) (二)血细胞 1、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值:男性40-50%;女性37-48% ◆红细胞比容升高:如:烧伤→组织液流失→血浆下降。 ◆红细胞比容下降:如:贫血→组织缺血缺氧。 2、白细胞: 3、血小板: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颜色: 全血:与Hb有关: A血:深红(氧合Hb多); V血:暗红(还原Hb多) Hb-CO:玫瑰红(桃红色) 血浆:空腹:透明淡黄色 进食:浑浊(脂蛋白微粒增加) 检测肝功能时应空腹 (二)比重: 全血:1.050-1.060g/L(取决于红细胞数量) 血浆:1.025-1.030 g/L(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红细胞:1.090-1.092 g/L(取决于血红蛋白的含量)

血型说课教案.doc

血型课后说案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本次课后说课的内容是血型,选自《生理学》第三章血液的第五节,面向护理专业中专层次的学生。 本次说课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选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胡崎主编的中等卫生学校教材第六版《生理学》教材;本次课内容虽然不多但对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根据往届同学们反馈情况看,该节内容理解难度大;熟练掌握这些内容能为今后临床输血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关于凝集反应(如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和ABO血型中凝集原凝集素存在情况(如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存在于同一人体内)常常容易混淆。因此,总结以往教学经验,我将本节血型内容由原来的一节课授课拓展至两节课授课。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护理相关资格考试的需求,我们明确了以下教学目标: 其中重点包括:1) 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基本类型;2)输血的原则;3) Rh 血 型的特点;难点包括:1)凝集反应;刀ABO血型的基本类型中凝集原和相应凝集素的分布;9输血的原则。 三、职业特色与信息化手段 采用情景模拟的形式,假定病人大失血需要紧急输血处理,作为护士该如何处理呢?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同学们思考,得出处理流程:血型鉴定咙择合适血型的血液胸血;并引出输血护理注意事项等。

四、教学步骤 1.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血型的认识引入课程,讲授血型、凝集原、凝集素的概念,凝集反应的发生、ABD血型的分型依据;明白A0O血型的四种分型; 2.接下来运用实验演示法,随机找两名同学,现场扎手指取血演示凝集反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讲解,从而推导出不同血型的人血液互输的要求。 3・然后通过案例引出需要紧急输血的情况,让同学们思考如何鉴定血型、配血、 选择适宜类型的血液。 4最后利用电视报道“熊猫血”相关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分析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上运用的情况。 五、教学反思 (-)说教学达标情况 1.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为:掌握血型的概念;掌握ABO血型的分型依据及其基本类型;熟悉输血的原则;熟悉Rh血型的特点 2课后我根据课堂学生问题的回答、作业以及后续的血型鉴定实验情况反馈, 对本次课做了效果评价(见下表) 序号评价方法正确人数回答人数正确率% 1提问/背诵基本概念4580 2画图(输血关系图、交叉配血图)455090 3判断自己的血型(实验课)5050100 4判断可以献血给何种血型?485096 5判断输血可接受的血型435086 6输血的原则一原理(作业)385076 从上表可以看到学生对各知识点基本达到目标要求,并且会进行血型鉴定的实验操作,能够独立判断血型鉴定结果,熟悉基本的输血原则。 (-)说教法运用情况 在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分析教学内容特点的前提下,本次课主要采用了讲授演

《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方案.doc

《血型与输血》教学设计方案

(二)、布置学习任务下发《课堂学习任务 表》, 接受任务组长 带领本组同学 自主学习与合 作学习结合, 完成学习任 务,争创最佳团 队 《课堂学习任务表》,设 置了两个阶段的学习任务, 构成问题系统,作为学习线 索,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提 供了保障 (三)、在课前预习基础 上,利用教材、视频(学习资料包)、网上资源自主学习基本知识点,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表》中第一阶段学习任务中的达标检测题,及思考题教师布置任务 巡视引导 学生先独立完 成任务,然后 小组内交流, 提出问题记录 在任务纸上 学生个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 作学习结合,教师恰当引 导,做好知识铺垫,培养学 生自学、沟通、协作能力, 检测每位同学预习及对新知 的掌握情况,完成知识学习 的内容,为重点操作内容的 学习做铺垫。 (四)、完成《课堂学习任 务表》中第一阶段学习任务中的第四题,共同探究,拟定方案深入小组、了解情 况。表扬、鼓励 1、组长指 定各人分工, 如查阅相关资 料,分析与总 结问题,记 录、确定发言 人等, 2、小组将 讨论方案记录 在任务纸上, 使每个学生在其中都能 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和被尊 重的感觉,并使学生按照一 定的思路去主动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集集 体智慧为难点内容的突破做 准备。并横向联系临床学 科,拓展知识 (五)、讨论结果展不,师生交流互动1、组织讨论结果展 示,引导评价、 交流与对话,鼓 励表扬,适当点 评、总结 2、组织抢答各小组 提出的问题。给 予鼓励 (发红色的五角星以 资鼓励) 1小组代表发言 与补充,交流、 对话、答问; 2..各组有序参 观、对比、互 评,思考其他 组提出的问 题,准备抢 答,争取为本 组积星,争创最 佳团队 在各组交流对比中、在师生 互动过程中,构建新知,强 化重点难点。延伸知识,提 咼学习兴趣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 一、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 2.血浆渗透压 3.血沉 4.血液凝固 5.血型 6.交叉配血试验 二、填空题 1.血浆pH值的正常值范围是____,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___ _。 2.血浆中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____,具有免疫功能的是____。 3.血浆渗透压包括__ __和_ ___两部分。调节红细胞内外水平衡的是___ _渗透压,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的是__ __渗透压。 4.红细胞主要的生理功能是__ __和_ ___,这些功能都是靠__ _实现的。 5.在临床上,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常用_ ___来表示,影响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__ __和__ __。 6.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为__ __和_ ___,成熟因子主要是__ __和__ __,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__ _和__ __的调节 7.在红细胞生成的过程中,铁缺乏可引发__ __贫血;叶酸和维生素缺乏,会引发___ _贫血。 B 12 8.青春期后,男性的红细胞数比女性____,主要是由于__ __水平较高。 9.高原居民红细胞数较多,是由于缺氧而导致肾脏产生_ ___增多所致。

10.化脓性细菌急性感染的病人血中_ __细胞增多;在某些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时,血中的__ __细胞数目增多。 11.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_ ___和__ __。 12.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__ __、__ __和__ __ 三个步骤。 ___。 14.人体内的抗凝物质主要有_ ___和__ __。 15.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__ __,即每千克体重有___ _,包括__ __血量和__ __血量两。 16. ABO血型系统凝集原有__ __和__ __两种,存在于红细胞膜上;凝集素有__ __和__ __两种,存在于血清当中。 17.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_ ___不被受血者的__ __所凝集。 18. Rh血型系统的凝集原中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是五种,其中以凝集原的抗原性最强。 19. ABO血型的鉴定是用已知的__ __,检测未知的红细胞表面的__ __。 三、选择题 A1题型 1.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血细胞与血浆容积之比 B.血细胞与血管容积之比 C.血细胞与血清容积之比 D.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血浆的pH值主要取决于下列各缓冲对中的: A.碳酸氢钾/碳酸 B.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 C.碳酸氢钠/碳酸 D.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E.蛋白质-钠/蛋白质 3.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是: A.纤维蛋白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