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法国社会学派

第三章法国社会学派
第三章法国社会学派

第三章法国社会学派

一.【教学要点】

一、杜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二、社会学年刊派其他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二、【基本内容】

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产生在19世纪末,比进化学派稍晚,大体与传播学派同时.法国社会学派由于创办《社会学年刊》,也被称为“社会学年刊派”。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信奉实证主义哲学,用民族学资料研究社会问题。

前言:社会学派的思想溯源:孔德及其实证哲学

孔德(1798-1857),是法国社会学派民族学的先驱。是社会学的开创者,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1830-1842年发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

1、理论思想。

认为实证的知识需依据确实的事实,其基本点是从感觉经验或现象才是确实可靠的、实证的。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从横的方面研究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社会动力学从纵的方面研究社会的变迁和进化,认为进步意味着沿上升路线发展。

2、研究方法

孔德提倡用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来研究社会学。观察法是主要的。

第一节杜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一、生平及著述简介

又名迪尔凯姆-涂尔干。犹太人,哲学家,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宗教学、人类学、政治学都有精心的研究。他利用民族学的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社会学,同时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民族学资料。

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自杀论:社会现象的研究》(1897)《乱伦禁忌及其起源》(1898)、《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杜尔干在社会学界影响很大。他的理论观点播下了英国社会人类学功能-结构论的种子。

二、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杜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集中表现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他的社会学观念建立在社会现象的理论上,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

1、社会现象的特征。社会现象有两个特征:一是客观性。二是社会性。

2、“集体表象”和“集体意识”概念。

3、提出社会类型概念

4、社会现象解释与分析

1)原因分析及功能分析。

2)解释社会现象的准则。

3)如何通过社会去解释社会现象?

4)、强调要正确运用比较法。

三、杜尔干的宗教理论。

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从图腾制出发讨论宗教生活构成的基本原理,提出宗教生活构成的基本原理,提出宗教起源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他的普遍宗教理论。从澳大利亚土著等简单社会的事实提出图腾制是宗教的最原始形式。

他认为世界可分为两个领域:凡俗和神圣。宗教现象可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宗教发端于信仰。真正的宗教信仰总是某个特定集体的共同信仰,这个集体不仅宣称效忠于这些信仰,而且还要奉行与这些信仰有关的各种仪式。

三、类别观念理论。

杜尔干认为分类是“一种划分的概念”,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

杜尔干研究人类古老的分类体系,认为分类所依赖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的,人们之所以将事物这样分类,正是因为他们是依据氏族划分的,最初的分类就是人的分类,因为人们被分为各个群体,同时也用群体的形式来思考自身,他们在观念中也要对其他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人的分类起源于社会。类别观念是人构想出来的思维工具。

四、对杜尔干理论的评价

(一)、杨堃的评价

我国留学法国的著名民族学家杨堃曾发表了大量介绍和评论法国社会学派理论方法的译述和论著。他概括了法国社会学派的传统和特点:

1)、法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至为密切;

2)、偏重理论研究

3)、以社会进化学说进行民族学研究,是民族学中进化学派的一支。

(二)杜尔干理论的重要价值及缺陷。

第二节社会学年刊派其他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一、莫斯的理论与思想

(一)简介

(二)莫斯的交换理论与方法

1、礼物馈赠模式与社会整体性。

2、互惠原则。

3、社会形态学理论

(三)莫斯对民族学的贡献。

二、列维-布留尔的学术思想

(一)生平简介

(二)、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理论。

三、【课外阅读书目】

1、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

2、涂尔甘:《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6

台大社会学(孙中兴)讲义--单元-1.课程及参考书籍简介复习过程

国立台湾大学 开放式课程 《社会学》 第一讲课程及参考书籍简介 授课教师: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孙中兴教授 教室:博雅教学馆201室 时间:2012年09月10日(一) 上午9点10分~12点10分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因版权缘故,此开放式课程讲义经过页码重新编码及内容删减, 与上课影片所讲述的页码和内容不尽相同,恳请了解。 社会学(丁) 孙中兴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 授课老师:孙中兴教授 授课时间:周一上午09:10~12:10 授课地点:台大校总区博雅馆201教室 会谈时间:周一下午或另约﹝请务必事先约定﹞ 会谈地点:台大校总区社会学系系馆417室 联络电话:(02)33661251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联络地址: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传真机:(02)2368-3531 电子邮件信箱:catsun@https://www.360docs.net/doc/f82806458.html,.tw 个人网页:如果有,您就找得到 课程简介 这门课是社会学的导论课程,虽然是以社会工作学系、物理治疗学系,以及公共卫生学院三个单位的学生为主要考量对象,但是内容设计并不排斥其他科系的学生。任何有兴趣了解社会学入门课程而且愿意配合本人教学的人都适合修习本课程。前提当然是要教室可以容纳得下修课人数。 本人对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总目标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 ,并可以区分如下: 一、要让同学了解国内外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训练同学发问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养成学生摆脱教科书的束缚,进而可以批判教科书的基本学术能力 四、让同学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培养同学能反省并关怀学校、当地社会以及全球人类状况

年鉴学派的产生

年鉴学派的产生、发展及其理论对历史学的影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1001 于慧超 摘要:年鉴学派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历史学派之一,它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年鉴学派自产生至今的70年中自身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突破政治的局限实现史学界的革命,对全世界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鉴学派也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年鉴学派 一:年鉴学派的产生的背景和基础 所谓“年鉴学派”,是1929年由法国的布洛赫和费弗尔所创立,因为《经济和社会史年鉴》杂志为阵地而得名。年鉴学派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20世纪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科学的进步,观念的变革,都为年鉴学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0世纪初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西方国家愈演愈烈的矛盾冲突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场战争摧毁了人们固有的传统的观念。对于人生价值的怀疑,人生信念的丧失,导致了对人生哲学的改变和世界的重新认识。此时传统史学的弊端越发的显现出来:在史学本体上,以偏概全;在史学认识论上,以客代主;在史学方法论上,以史料学代替历史科学。传统史学在思想上的弊端给历史学造成严重的后果。表现是:史学研究对象和题材变得陈旧而且狭窄,作为历史运动基础层次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心态等领域和作为历史主要创造者的的普通群众得不到表现;在历史认识来源上,无法历史与现实、主题与客体相互的辩证关系;在历史学的功能性上,描绘性故事的历史除供消遣解闷外,既不能提供直正的历史知识,也无助于人们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在历史著作专题上,描述性、叙述性的历史取代分析性的历史,时间是取代结构的历史,从而使历史学局限于对具体和个别问题的探讨上。在这个西方史学被一种理论上无所适从的悲观气氛所笼罩的社科,年鉴学派却异军突起。年鉴学派的创始人费弗尔和布洛克等人综合各家学说,为自己提出了新的历史研究任务:以往的历史学依赖于对史料的评论,注重于个别事实和显示的描述而现今史学的任务是揭示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实质和本质的联系。1929年,《经济和社会十年鉴》的创立,标志着年鉴学派在西方史学界上独树一帜的开始,年鉴学派便由此产生。 二:年鉴学派发展阶段的划分 史学界一般将年鉴学派划分为三代:第一代从1929到1945年,以吕西安·费弗尔、马克·布洛赫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从“文献历史”和“事件历史”向“问题历史”的转变,提倡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把社会科学各领域纳入历史科学的范畴,倡导“总体历史”思想原则,并运用总体研究手段,对经济、社会和大众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第二代从1945年到1968年,以费尔南·布罗代尔为代表,其特征是布鲁戴尔在理论上阐释了“总体历史”的原则。他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长时段——地理历史、局势——社会经济史和段时间——历史事件。他认为地理历史在人类社会法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局势说明人类活动的不同层次,时间紧是人类历史的表层漩涡。第三代从1968年到1989年以至更远,以雅克·乐高夫和埃玛纽埃尔·勒华拉杜里、乔治·杜比等为代表,年鉴史学向局部历史、微观历史转变,注重数量分析方法,开辟了以精神状态史为主的深层次历史学。也有的把1980年以后以弗雷为代表的历史学家划分为第四代。 年鉴学派在第一代、第二代与第三代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综合方法上,费弗尔和布洛克注重经济学、社会学方法;布鲁戴尔阶段注重地理学、人口学、数量经济学;第三代则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途径,综合了结构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精神状态学等等,虽然三代史学家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体现出了不同的风貌但他们始终贯彻着费

(财务知识)第三章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章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首先了解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解和熟悉魁奈的经济学说。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1学时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3学时 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课下阅读)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魁奈的经济学说。难点是对魁奈的《经济表》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了解魁奈成为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懂得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品质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兴趣。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决定了其封建主义外观的特征。联系中国经济学在转轨时期出现的不同派别,认清不同派别的外表和实质。了解重农学派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课外阅读《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译本)。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思考题】 1、名词简释:重农学派;《经济表》;纯产品;原预付和年预付。 2、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3、《经济表》述评。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作了哪些发展。 【课时单元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已有的相当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剥削(主 要对农民)更加残酷。 2、政治方面:正处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的矛盾) 3、思想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自然秩序思想对重农学派产

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哲学基础。 4、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方面:当时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仍统治着法国。 布法王路易二四死后,法国财政经济濒临危机的情况下。法王路易十五接受毛遂自荐的英国经济学家、银行家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的建议:即通过信用扩张,发行纸币来挽救法国政经济危机。并任命罗为财政大臣。1715年,约翰·罗就任法国财政大臣,并开办银行,发行纸币代替硬币,用纸币涛偿债务。结果导致通货膨胀、财政崩溃。财政经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约翰·罗也被解职逃出法国)。这时,经济问题成了法国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也是思想界讨论的中心。正如伏尔泰所说:“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而终于谈论面包问题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包括60岁的宫廷御医魁奈在内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法国的经济问题,以魁奈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重视对农业问题的研究,并组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和学术团体。重农学派就是这样诞生的。 二、重农学派的主要成员: 除首领魁奈(F·Quesnay,1694-1774)外,还有 维多·米拉波即老米拉波(V·R·Mirabeau 1715-1789),(从1767-1776年,重农学派成员每周在他家里集会讨论学术问题。) 利维埃(Riviere,1720-1793) 奈穆尔(D·Nemours,1739-1817)“重农主义”一词(Physiocracy)就是他在编辑出版魁奈的著作时以此作为书名的。 波多僧正(Baudeau,1730-1792) 小米拉波(H·G·Mirabeau,1749-1791) 杜尔哥(Turgot,1727-1781)。虽不承认自己是重农学派成员,且从来没参加他们活动,但他的观点和魁奈一脉相通,并进一步发展了魁奈的经济学说。马克思说,重农主义在杜尔哥发展到了顶峰。 在经济学说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学派象重农学派那样,其观点较为一致,他们不仅在学说上而且在私人关系上结成一体,共同拥戴一个学术领袖,许多文章都经学派成员传阅和讨论后发表,并办有学术刊物《公民评论》。 由于重农学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把重学派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主义主生于法国,但是它的影响则不仅仅限于法国。它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1、“自然秩序”观 在重农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自然秩序”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基础。当时,重农学派的成员对于自己所主张的经济理论就是以“自然秩序”来标榜的。利维埃所以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政治社会天然固有的秩序》。奈穆尔在整理编辑魁奈的著作,将其编成《重农主义,即人类最好统治的自然构成》一书。“重农主义(physiocracy)”一词被首次提出。这里必须指出,重农主义的法语原文为“physiocratc”英文单词为physiocracy,系由希腊文的“自然”和“统治”、“支配”两词合成,意指自然的统治。后来亚当·斯密把魁奈的理论体系视为不同于重商主义的“重农体系”或“重农”主义。因此,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就将physiocrate一词直接译成“重农学派”或“重农主义”。由此可见,尽管以魁奈为首的学术团体非常重视农业,但是,重农主义体系的精髓是“自然秩序”思想而非重农思想,它贯穿于重农主义的全部理论之中。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对封建专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

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福建自考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47)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二种冲突类型。科塞注意到:“关系越紧密,感情越投入,就越倾向于压抑敌对的情感。而不是把这种敌对的情感表达出来。 在次级关系中,比如企业合伙人的关系,敌对情感往往能相对自由地表达出来;相反,在初级关系中,参与者全部投入使得这种情感的发泄对他们的关系形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感趋于积累起来,并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就是说,在初级关系中,冲突不易爆发,但是不等于没有矛盾。如果不注意敌对情感的释放,让敌对情绪积累起来,一旦冲突爆发,就可能非常激烈。例如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冲突就是这样。 同时,科塞也注意到紧密关系中,当不牵涉到参与者的整个个性,也就是说,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时,冲突并不一定带有敌意和攻击性。例如老同学关系、老同志关系、朋友关系便是如此。 (三)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这是科塞重点分析的第三类社会冲突类型。它是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而划分的。内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外群体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之间酌冲突。科塞分析了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酌一些重要特征。 在分析内群体冲突时科塞指出,R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人程度相关。“在只是涉及其成员人格表面部分的群体中,或用帕森斯的术语来说,在其关系是专门性的和非情感性的群体中。其冲突的程度要比在其关系是扩展性的、情感性的,其成员用整个人格从事其活动的群体中的冲突程度低,也较少是最烈的。” 因为,前者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度远低于后者。前者的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群体,那么情感性因素进入现实性冲突的可能性也就较小,所以冲突的程度便相对的低些。 此外,在内群体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因为那些积极的成员是与群体的生存联系在一起的,而叛徒即便不是在实际上也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威胁到群体的生存。再加上叛徒离开群体后往往对原来群体的精神进行一系列的清算,这就更使得原来的群体把其视为危险的象征而激烈地反对。 再有,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对变革者更充满敌意。因为叛徒离开这个群体只是到敌人那里去。而异端分子虽然拥护群体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但是主张达到同一目标的不同手段。从而使群体分裂成不同的派别,严重威胁了群体内现存领导人的政治地位。

影响研究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朗松(法国著名文学史家):“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中的突变,无法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情状。” 朗松:“究其实质,真正的影响,较之于题材选择而言,更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影响,与其是靠具体的有形之物的借取,不如是凭借某些国家文学精髓的渗透。” 约瑟夫·T·肖(美国学者): “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结论:影响具有外来性和隐含性 影响的外来性——这种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而它是外来的 影响的隐含性——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以鲁迅《狂人日记》所受果戈理《狂人日记》之影响为例 日记体小说——一种中国传统文学中所没有的小说样式。 鲁迅对果戈理现实批判精神的吸收与创新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14) 机械团结是指彼此间无差异的个体或群体的结合形式,它以一种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类型。阿隆认为,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和。”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以及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体现在古代社会以及不发达社会,也就是原始的或乡村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体淹没在集体意识中,维系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基础是惩罚性法律。他认为,当这种团结类型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由于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仿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领带程度低。 迪尔凯姆认为,在现代发达社会,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个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社会也由原来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所以,他认为,如果说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型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分工则是现代高度发达社会的重要特征与标志,也就成了有机团结社会的物质基础。迪尔凯姆还认为,在传统社会里也有社会分工形式,只不过那时候的分工还很不发达,集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只有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我是人”、“我就是我自己”、“我是凡人,我应当追求凡人的生活”、人们甚至喊出“上帝已经死了”这个口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了物质生产力的解放与提高,也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也就进入了如迪尔凯姆所认为的有机团结型社会之中。 在迪尔凯姆看来,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整合方式,其标志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合作性法律的出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迪尔凯姆认为,有机团结型社会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而出现的,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以及标准化,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独特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无法代替其他人的经济社会行动。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分工也就产生了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究竟是什么力量的存在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迪尔凯姆认为,造成社会分工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加,这是产生社会分工的最根本因素。他认为,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存危机,为此,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分工,把每个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二是科学的普世化,使得普通的群体都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为自己的生活所服务;三是老年人的权威开始下降,掌握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知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年轻人的权威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转型与变迁。所以,他说,社会分工不是个人寻找乐趣、追求幸福、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反过来,分工又能促进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三、社会分工与集体意识 1、动态密度的改变

探讨法国学派及奥德学派

探讨法国学派及奥德学派 发表时间:2009-06-26T14:12:49.857Z 来源:《戏剧之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王金花王蒙蒙[导读] 当意大利学派日趋衰落之时,法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生活的活跃时代。 当意大利学派日趋衰落之时,法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生活的活跃时代。法国大革命后,世界上第一所音乐学院在巴黎成立,标志着音乐艺术和演奏技术的教学开始进入正轨。列克莱尔和维奥蒡把意大利学派的优秀传统带到了法国,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小提琴艺术传统相结合,形成并发展了法国学派。 帕布洛·德·萨拉萨特是西班牙人,他的演奏既有法国学派典雅、优美的风格,又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民间色彩。萨拉萨特也创作了很多精致优雅的小提琴作品,包括《引子与塔兰台拉舞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等。这些作品既表现了高难度的技巧,又具有西班牙民族的浪漫情调,至今仍然是小提琴音乐舞台上的保留曲目。萨拉萨特还是第一个把演奏录成唱片的小提琴家,他留下的录音有J.S.巴赫的《无伴奏E大调组曲》中的前奏曲和他自己创作的《引子与塔兰台拉舞曲》和《流浪者之歌》。弗里茨·克莱斯勒是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法国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素有“近代小提琴之王”的美誉。他的演奏风格是在维也纳学派的基础上融入了法国学派的精华,加上自己的大胆创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他的演奏音色甜美丰润,声音饱满结实,表情丰富细腻,处处体现了他唯美主义的思想。克莱斯勒的运弓和发音方法与所有的小提琴家都不同。他拉起琴来弓子远离琴码,靠近指板;大量运用的表情滑指使旋律既有歌唱性又有顿挫感。他还是一个富有独创精神的作曲家,创作了不少迷人的小提琴作品,最著名的有《维也纳随想曲》、《美丽的罗丝玛琳》、《中国花鼓》等。耶胡迪·梅纽因是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琴家,其风格也属于法国学派。他吸收了艾涅斯库和克莱斯勒的风格,又加入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演奏高尚、热情、富有哲理性,着重于揭示音乐的意境,致力于挖掘音乐的内涵。他对巴赫的演绎,被公认为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梅纽因还致力于小提琴的教育事业,1963年在伦敦创建梅纽因音乐学校,专门培养各国青少年音乐人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法国学派感情细腻,音色妩媚,典雅轻巧,富有情趣。它主张内容与形式并重,在追求完美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致力于表现蕴藏于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使小提琴艺术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也正因此,后来居上的法国学派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渐取代了意大利学派。 德奥学派是在意大利学派风格基础上,吸收了法国古典学派的因素,并结合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而形成的。约瑟夫·约阿希姆是匈牙利籍的小提琴家,他是德奥学派19世纪后半叶的领袖人物。他的演奏严谨、端庄、典雅、淳朴,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善于揭示作品的内在精神,表达心灵深处的感受,既有壮丽、辽阔的构成,又有浪漫主义的诗意。他一向认为,一个真正的小提琴家,只有广泛涉猎艺术的各个领域,才能提高演奏的品位。在他心目中,最崇高、最美妙的是古典作品,而对于浪漫主义的炫技性作品则不以为然。他是杰出的古典音乐的诠释者,以演奏巴赫、贝多芬的作品著称于世。他的主要作品是三首协奏曲,其中《匈牙利协奏曲》最负盛名。他也是杰出的小提琴教育家,莱奥波尔德·奥尔、耶纳·胡鲍伊、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等都出自他的门下。约瑟夫·席盖蒂是美籍匈牙利小提琴家,他是德奥学派20世纪中叶的代表人物。虽然他被认为是非学院派的音乐大师,但由于他十分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终于使自己磨练成为一个有“清醒的头脑”的演奏大师。他的演奏富有灵气,既严谨庄重,又深刻细腻;既能充分体现贝多芬与勃拉姆斯作品中光辉、热情的气质,也能准确地把握贝尔格、米约、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他在曲目选择上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而与众不同。他在音乐处理上不墨守成规,也不拘泥于原作的意图,而是将原作的时代精神、风格特点与自己的气质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处处体现出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艺术修养,从而被认为是一个有个性、能跟上时代步伐的艺术家。德国学派在总体风格上讲究严谨、端庄,追求音色优美,强调作品内涵,注重艺术表现。但由于过分严肃保守,趋于刻板、教条,因此,其影响不及法国学派。责任编辑王春来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答案)复习过程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 答案)

社会学课后练习 第一章 一、填空 1、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在其代表作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2、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运行论)。 3、社会运行基本上可以分为(理论社会学)、(经验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三类。 4、斯宾塞是(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提出了(社会进化论)的思想 5、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塞)、(达伦多夫)。 6、最早把西方社会学引入我国的人是(康有为),他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译作(群学) 7、英克尔斯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是(历史)、(经验主义)、(分析)。 8、韦伯的社会学又称之为(理解社会学)。 9、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定量)和(定性)。 二、名词 1、社会学 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三、简述 1、列举20世纪40—80年代西方社会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

社会冲突理论:科塞,达伦多夫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 符号互动理论:布鲁默,戈夫曼 发展理论:列维,斯梅尔塞,艾森斯塔德 2、社会学的特征 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3、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互生互动,相互影响) 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1,社会的运动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程 2,从经济条件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关系 2,重视社会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提出政治社会具体对象 四、论述 1、论社会学的功能 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2021年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

厦门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讲义(9) 小结: (1)静力学相称于解剖学; (2)社会是由人构成,人是社会基本。孔德以为人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她心。社会之因此动乱,就在于利己心不不大于利她心。因此,只有随着社会发展,利己心等于利她心社会才可以稳定; (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她心相结合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伙。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 (4)家庭分工与合伙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因此必要要进行社会控制,才干保证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变迁论 孔德不但对社会有静态描述,并且也对社会动态发展有着比较系统研究。她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纵方面,动态地研究社会变迁与进化。‘动力学从属静力学“。静力学和动力学提出”进步就是秩序发展“。 孔德依照“人类智力发展主线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军事阶段、过泼阶段、工业阶段。 1、军事阶段——神学阶段,它从远古至中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政治制度是“君主专政”。城邦建立和土地制度确立,就是这—征服制度产物。人们在征服制度统治下,为着共同好恶利益,对神灵和军事长官无限崇拜。军事阶段是军事、战争为主古代社会。

2、过渡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孔德以为,这一阶段重要特性是用防御性军事组织代替攻打性组织,用抽象概念及原则取代神学,由对神灵与军事崇拜转向对自然与科学崇拜。总之,在这一时期,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社会由神学阶段到形而上学阶段逐渐地向实证社会过汉。这一时期,是以自然法学理论为依照注重人权和法制社会。 3、工业阶段(实证社会)——实证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顶峰。工业发达,“把注意力从剥削其她社会转到开发自然上来了”。追求实证知识,即既用实证办法研究数学,天文、物理、化学 和生物,又延伸到思想其她方面。在她看来、工业社会这些特点阐明,资本主义社会法则就是发展财富,谋求最后利益。她构想将来社会(实证社会)是劳动至上、劳动价值至上社会。社会将会由牧师、银行家和公司家共同管理。 孔德除了把以上所分析理性因素当作是社会发展动力之外,还特别注意到影响社会进步与变迁其她某些因素。她以为,死亡、人口、种族、气候、道德价值精神和政治活动等,对社会进化均有影响作用。 小结: 孔德以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是有规律,与人类思想发展三个阶段相对立,社会变迁也应当有三个阶段: (1)军事阶段(中世纪之前):强调君权神授,以城邦制为基本,人们对神、君主无限崇拜; (2)过度阶段(中世纪至工业革命):由君主制逐渐走向共和制;人与自然矛盾逐渐成为社会重要矛盾,人类开始设法征服、掠夺自然;到了过渡阶段晚期,实业家逐渐成为社会精英;

年鉴学派的演进

年鉴学派的演进 张广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国年鉴学派在20世纪的崛起与发展是现代国际史学的重要篇章。如果我们把19世纪的兰克史学称作为上一世纪史学发展主流的话,那么由年鉴派所奠立的史学新范型,无疑应是本世纪西方史学乃至世界史学发展的一种主流。 一 年鉴学派是由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克于1929年创立的,它得名于是年发刊的《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简称年鉴)。在它创业的初期,年鉴学派还只是孤零零的几个人,在传统史学的汪洋大海中,就像人们所形容的那样,只不过是“一只小小的玩具船,然而它却使世界历史学改变了方向”。年鉴学派真正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当代法国史学的主流,应当是二战以后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暂时中断了年鉴派史学的发展,在纳粹德国的统治下,法国史学的研究处于低潮。尤使法国史学界蒙受重大损失的是年鉴派的第一代领导人布洛克惨遭德国法西斯的杀害。二战结束,大地重光,法国历史学重新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也迎来了年鉴学派的辉煌时期。 1946年《年鉴》杂志易名为《经济·社会·文明年鉴》,编者为刊物名称增加了“文明”这一复数名词,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而且着意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反映了编者认为历史和各门社会科学不能分隔而必须融合成为“人的科学”的信念,显示出史学力图成为综合学科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年鉴史学派的总体史的研究精神。改名后,杂志篇幅不断增加,1968年起达到1300—1700页。杂志内容更加丰富,作者队伍也越出了法国。《年鉴》杂志在变动的世界、变动的世界历史学面前,以一种更新的面貌向学术界辐射出它的影响。 1947年,费弗尔等人提请法国政府创建了同巴黎大学相抗衡的“高等研究

浅说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

浅说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两大支柱,在现代理论的激发下,呈现出新的形态。 影响研究的代表学派是法国学派,他们的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考据而否定美学评论。“影响研究”,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这一类研究,一百年前兴起并盛行于法国、德国,并一度还曾主宰了比较文学的全部领域,因此“影响研究”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有关“影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较成熟完备。凡着重这方面的研究,因其主张研究各民族文学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影响事实联系,因此对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及其方法,大家习惯称之为“影响研究”学派。 《惠特曼〈草叶集〉与郭沫若〈女神〉比较研究》用的就是影响研究的方法。惠特曼的《草叶集》对郭沫若的《女神》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 一、内容上,崇尚自我、赞美自然的泛神论精神在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身处19世纪中叶的惠特曼自称《草叶集》是“人自身的伟大骄傲”之歌。惠特曼笔下的自我不仅是有着作为生物肉体与精神的纯粹的自我,同时这种自我又具有一种泛化精神,能够涵括一切自我、一切人。这种泛化的自我其实正是那具有无穷智慧和力量,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普通美国民众。郭沫若在《女神》集中的《梅花树下的醉歌》里由对梅花的赞美转向对自我的赞美并进而上升到对整个宇宙本体的赞美。与惠特曼的充满民主思想和人道理想的“自我”形象相比较而言,郭沫若的“自我”更具有一种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二、在诗歌形式上,惠特曼的摧枯拉朽、大河奔流似的诗风和自由活泼的诗体给郭沫若以深刻的影响。 平行研究,是指关于那些不存在事实联系,也即不存在先后的因果关系,而只存在平行的互置关系的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中的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这种平行关系,是出自文学的审美特征或形式才呈现的,例如,文学都关怀人性的善与美,都同情弱者,都赞美生命,都富于想象力和情感性,都要借助于文字语言的表现力,等等。由于不再拘泥于事实上的联系,平行研究关注的是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审美过程与手段、方式及结晶物的遥相呼应与和谐共振。这些遥相呼应与和谐共振的文学现象可能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也由于文化发达的程度有差异有先后,会有年代上的距离,但最终仍表明了"天下文心之攸同"(钱锺书语)。 巴金的《家》与岛崎藤村的《家》比较研究用的是平行研究的方法。中国作家巴金和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同名小说《家》在选材上都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对封建家族制的揭露和批判上,在对女性命运的描绘上,在现实主义原则的恪守上,均有惊人的相似:都以封建家族为背景,勾勒了封建家庭的腐败、封建宗法的反动、封建制度的糜烂,彰显了封建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两部作品对封建思想的颠覆、对现代家族小说的建构,均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法国学派

【法国学派】:法国一些比较文学学者以马力·伽列、梵·第根为代表,强调比较文学所研究的应该是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的“实际联系”,其根本特点是一切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证主义信念,强调“事实”和“实证”。 【美国学派】:以学者亨利·雷马克为代表,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认为比较文学不仅是国与国之间文学的研究,也是文学与人类一切知识领域、学科领域的比较研究,即所谓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 【微观比较文学】:指的是对各种微观的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研究,研究范围绝大多数是双边关系,即在范围上只涉及两个国家。其作为具体文学现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具体的作家作品、局部的或某一侧面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具体的局部的个案的问题。但具有一定局限性,其研究结论多为具体个案的,难以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高度。 【宏观比较文学】: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的比较研究。它以平行比较的方法总结概括个各族文学的特性,用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的方法揭示多民族文学之间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文学区域性,探讨由世界各国的广泛联系而产生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文学现象及发展趋势。 三个层次:1、“民族文学”或“国民文学”(平行比较法) 2、区域文学研究(传播研究法——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影响研究法——以 文本的审美分析为特征) 3、世界文学研究 【传播研究】:是建立在外在事实和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文学关系研究,像法国学派所做的那样本质上是文学交流史的研究。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涉及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判断,只关注其传播与交流情况。适用对象:国际文学交流史或国际文学关系史。 从纵的历时角度看,主要研究范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从横向共时角度看,有很大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主动分析接受传播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条件,从而成为文学传播的先导。以当代世界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传播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当代文学消费,文学接受的研究。 影响研究的方法: 1、判断与假设,依据直觉和推理,提出影响关系存在的假说,指出某一作品受到 了某一外来文学的影响 2、较深入的研究,即作家和作品的影响分析。对题材,人物,情节结构的剖析, 形象和意象对比,主要是对具体作品的审美的批评。 3、研究接受影响者如何超越影响的问题,“超影像研究法”,进一步研究影像与独 创的辩证关系。 【平行贯通法】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现代西方社会学讲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讲义 邓力铭(lmdeng7979@https://www.360docs.net/doc/f82806458.html,) 课程概述:《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遵循西方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的主题,即一是社会秩序或社会稳定,二是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介绍了西方社会流行的社会学理论,即秩序论、功能论、交换论、互动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等。内容包括上述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对社会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是社会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课程的性质:现代西方社会学主要介绍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思想,是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紧密联系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现实,阐述和介绍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来源、基本内容、各种表现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我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西方社会的实际状况,分析西方社会的现实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取其精华,用这些理论中合理的、适应我国具体形势的部分来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待我国社会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适用于社会学专业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总学时:54学时;总学分:3学分。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现代西方社会学,是一门介绍社会学从产生以来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课程。该课程所涉及的理论几乎是所有社会学分支学科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理论基础。学生如果不了解社会学发展历程中所出现的那些杰出思想家和流派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在进行实际的社会学研究时,就会出现缺乏理论支持和理论深度的困惑。这门课程与社会学概论或者社会学原理不同,以上两课程只是粗略的介绍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和观点,本门课程以人物为线索,分门别类的介绍了经典大师的思想体系和观点,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学理论的精深和博大,对于学生树立学习社会学的信心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材情况:由于现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各种版本教材书籍阐述的不一致性,因而未专门指定教材,而由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撰写详细讲义给学生。课程依据的相关专业书籍和教材有:《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出版社,1999);《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资料:1、《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古典社会学理论(第4版)》(乔治·瑞泽尔、古德曼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社会理论的开端和终结》(苏国勋,刘小枫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乔纳森·特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社会学原理》(青井和夫著,华夏出版社, 2002) 6、《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社会学》(罗伯逊著,商务印书馆, 1990 8、《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著,译林出版社,2003)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及其新发展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及其新发展 李新德 (温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15) 摘要作为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比较文学在法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将实证主义和影响研究等同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研究。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在法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伊维·谢弗雷尔的《比较文学》1989年法文版的问世以及1995英语版的出版,还有阿兰·布瓦耶的《文学的疆域》1999年的出版,很具代表意义。法国比较学者在兼容并蓄取他者之所长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固守自己的传统。除在形象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外,法国学者在翻译文学、神话研究、副文学、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以及比较诗学等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 关键词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形象学;副文学 French schoo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its New Achievements LI Xin-d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Wenzhou Normal College,Wenzhou,Zhejiang,325015) Abstract As a methodological discipline,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s been evolving over a century in France. Nevertheless,many scholars still identify positivism & influence approaches with French school’s met hodology. As a matter of fact,since 1970-80s,comparative literature has made a rapid progress in France; particularly,the publication of Yves Chevrel’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oday: Methods & Perspectives (1989,1995) and Alain-Michel Boyer’s Frontieres du Litteraire (1999)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rench comparatists learn from others with open-mindedness,and hold their good tradition at the same time. Apart from the achievements in imagology,they have made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ed text,literary myths,paraliterature,comparatist poetics,etc during last two decades. Key word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rench school; influence approaches; imagology; paraliterature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及评价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对比 较文学的定义及评价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及其评价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文学毫无疑问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定义,但是与其他众多学科一样,比较文学的发展也一直伴随着定义之争,国际学术界始终未能给出一个为世人所公认的定义。比较文学的定义之争一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比较文学的发展,一次次给比较文学带来危机;然而,也正是这种危机一次次地推动了比较文学相关学派的形成,以及学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学术界认为,迄今为止,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由于比较文学的定义之争已形成了三大学科理论发展阶段,即欧洲以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一阶段,美洲以美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二阶段,和亚洲以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学派学科理论为核心的第三阶段。本文仅对前两个阶段进行相关论述。 法国学派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提倡一种以某种联系为基础的影响研究,也被称为“影响研究学派”。这种方法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法国学派认为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其研究对象与范围是不同民族文学和各国作家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是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法国学派形成时期的领袖人物巴当斯佩哲在研究过程中重视查阅大量报刊和原始文献,崇尚严密的考证方法。 其后的梵·弟根是法国学派的理论代表之一,他以实证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法国比较文学研究成果的总结,第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了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理论,为比较文学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学科体系。 他提出“三种文学”的概念,将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使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为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之后又为比较文学研究建立了以媒介学、流传学、渊源学三大理论支柱共同构筑的影响研究的理论大厦。具体而言,他对比较文学的界定是:“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而那对于用不相同的语言文字写的两种或许多种书籍、场面、主题或文章等所有的同点和异点的考察,只是那使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影响,一种假借,以及其它等等,并因而使我们可以局部地用一个作品解释另一个作品的必然的出发点而已。”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梵·弟根的比较文学理论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他将“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进行严格的区分,背离了比较文学诞生的初衷;而且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仅仅局限于实证,使比较文学的研究过分注重文学关系的实证性考察,而抛弃了对“文学性”的分析;此外,他的比较文学观还带有明显的文学沙文主义特征,不仅局限于欧洲中心主义,而且在后来逐步沦为“法国中心”的文化扩张主义,使比较文学的概念不断狭窄化、“精确化”,给比较文学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法国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卡雷在给他的学生基亚的《比较文学》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提出了他对法国学派的定义:“我们不应无论什么东西、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乱比一通……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取材料的演变。”他的定义仅仅强调实证主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