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

教学

要求1理解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的快乐。

2学会本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自然段。

重点

难点1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的快乐。

2感受“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是作者童年的快乐。

教学

时两时绿叶的梦

𙦷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高粱(liánɡ)秆儿剥开,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niǎn)磨[ò]、盆碗;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piá)做船,荷叶当伞……[句导读:排比句及省略号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令人神往。]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句导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①中为什么提到这些儿时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zhá]迷的还是绿叶。[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绿叶是“我”童年时最着迷的玩具。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③“永远”用得好不好?为什么?]除了教我们读书以外,老师还教我们搜(sōu)集标本,采各种绿叶汇(huì)

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④第一、二句话有什么关系?]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⑤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ɡǎnɡ)。[句导读:这句话不但列举了“我们”活动的范围,还呈现给读者一片广阔的天地,令人心驰神往。][⑥从“跑遍”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爬大树,钻丛林,嬉(xī)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ì)食的小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⑦这两句话点明了什么?]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tù)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zhuó),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 [⑧这句话又点明了什么?]在旷(uànɡ)野的堂里,绿叶和野花谱(pǔ)写成我们生活的乐(uè zhānɡ)。[⑨怎样理解“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

段导读:绿叶编织着“我们”快乐、悠闲、美好,甚至疯狂的梦。

𙦺我们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我们常常有意外的发现,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毛栗子、酸枣树的尖刺儿几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⑩为什么常常受伤,孩子们还要去探险呢?]

段导读: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们背着筐,扛着筢(pá),奔跑着,欢呼着,搂[lōu]树叶,堆成垛(duò),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从这一系列准确贴切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

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 [句导读:由于这些标本凝结着“我们”的汗水和辛劳,它给“我们”带了欢乐,是“我们”的骄傲,所以“我们”视为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rónɡ)毛的……一一陈列❶开。[ 为什么要列举出各种形状的树叶?]

段导读:秋天的树叶更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和收获。

𙦼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 老师为什么这样做?]羽状的扁豆叶子可当茶,祛(qū)痰(tán)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 治皮癣(xuǎn)❷;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bò]荷叶医感冒头疼……祖辈传下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ì)里。[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段导读:老师让“我们”了解有关叶子的知识与药用价值。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我”对绿叶“着迷”的原因,搜集绿叶标本,讲述它的知识和趣闻是令人非常愉快的活动。

1学会本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

3初读,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许可爱的洋娃娃会陪你度过每一个夜晚;也许威武的机器人会给你带快乐;也许四驱车会使你着迷……这节,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的欢乐。二初读

1自读,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

3反馈学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汇岗戒枣刺陈毒忆

(2)多种形式认读: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

汇拢——汇结合具体的事物说说“汇拢”是什么意思。

土岗——岗查词典,说说什么是“土岗”。

乐——“”还能组成哪些词语?和同学交流。

陈旧——陈你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词?

毒药——毒结合生活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再用“毒”组词。

记忆——忆“忆”还能组成哪些词语?

(3)书写指导。

①戒:注意不要丢掉第三笔“竖撇”。②陈:注意与“阵”的区别。③忆:注意“忄”的笔顺。

(4)分段指读,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找出中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

比如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等。

在理解生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联系上下,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可以查词典,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等。

三自读,整体感知

1读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了很多快乐。)

2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小结

1请学生说说自己童年的趣事。

2生活中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于大自然,下节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感受作者的绿色童年。1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去美美地阅读,细细地品味,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的欢乐,感受作者的情感,抒发对大自然的情怀。

2首先,教师给学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如:“童年时,我和我的伙伴们去爬,我们在树林里捡树叶、摘果子、捉迷藏……玩儿得特别开心。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怀念大自然给我带的乐趣。”接着,教师让学生默读,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朗读。然后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通过读,觉得作者的生活生动有趣,和自己的生活一比较,学生对作者的生活产生了羡慕之情。为了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教师朗读语段:“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有关绿叶的知识。

3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搜集树叶,充分地给学生们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他们一定会搜集到很多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树叶,他们也一定会对自己的收获喜形于色、津津乐道。这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本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一次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学习的机

会,而且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1抓住的重点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带的快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怀。写有第3、、6自然段重点句子的投影片。一导入

这节,我们继续随着作者葛翠琳的描绘,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二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1作者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作者的童年生活非常有意思。

学生乙:童年时的作者把高粱秆儿剥开做马车、灯笼;捏河泥;用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这些一听就觉得很好玩儿,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丙:作者童年最着迷的还是绿叶。

出示句子:

然而,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换一个词,不改变句子原意。学生可能会换“可是”“但是”等词。2作者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呢?围绕着自己的童年生活,她选择了很多丰富的内容。上节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请你默读,回顾找到的句子,告诉大家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部分。

3品析朗读。

根据学生说到的句子,随机出示幻灯片。

(1)第3自然段。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在旷野的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②老师要适时引导。

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如果此刻你也在广阔的田野上奔跑着,和小伙伴嬉笑、打闹,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

(2)第自然段。

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一一陈列开。

①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②老师要适时引导。

你和小伙伴搜集过树叶吗?你见过这么多形状的树叶吗?

“丰收的欢乐”指的是什么?中的“我们”为什么把叶子当成“珍宝”?小伙伴们在一起时会说些什么?

③作者对绿叶着迷,为什么还要写落叶呢?

④想象树叶在风中飘落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

(3)第6自然段。

羽状的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

①学生谈到这部分内容时,要鼓励学生去探索、搜集,从自然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②叶子不仅可以观赏,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这么大的益处,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生活知识呢?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三整体感悟

1题目是“绿叶的梦”,可是读了全好像跟“梦”并没有关系。把题目改成“我爱绿叶”是不是更好呢?

学生甲:改的题目不好。“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代表快乐和幸福。

学生乙:“绿叶的梦”这个题目一读就会使人产生美好的遐想。

学生丙:“绿叶的梦”这个题目让人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中。

2生活中的很多快乐自大自然,自我们熟悉的生活,愿每一位同学都能

细细品味童年生活的幸福与快乐。1城市中的孩子接触到的都是公园、游乐园等一些地方,接触大自然的机会特别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更多地了解大自然。读了《绿叶的梦》,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好的向往之中。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生活体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体会绿叶给作者童年带的欢乐,感受作者的情感,抒发自己对自然的情怀,乐于像作者一样关爱生活,关爱大自然。

2导入新时,教师可准备一张照片,给学生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随着作者葛翠琳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3教师可安排学生在双休日搜集各种各样、不同颜色的树叶,制作精美的标本并在每一片叶子下面写上详细的介绍。然后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一次“树叶展示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的有关知识,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认真读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ò②ó

磨(①)面磨(②)刀消磨(②)石磨(①)磨(②)难

①lōu②lǒu

搂(②)抱搂(①)树叶搂(②)住搂(①)柴火

2读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例: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

(1)深秋,柿子挂满枝头,像。

(2)像。

3童年的“我”为什么会对绿叶那么着迷?

因为“我们”在采集绿叶时能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我们”还能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等;为了找到新奇少见的叶子,“我们”少不了争强和探险,虽有刺伤,但常有意外的发现。秋天一到,“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欢呼,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装饰教室;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丰富“我们”的生活知识。绿叶给童年的“我”带了很多快乐。

4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作者简介

葛翠琳,中国儿童学女作家。1930年生,河北乐亭人。现任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49年开始儿童学创作,半个世纪以坚持写童话,力求在童话创作中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形成自己独具的风格。主要作品有《野葡萄》《会唱歌的画像》《翻跟头的小木偶》《春天在哪里》等,曾获国内外多种奖项,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字出版。丹麦、瑞士、日本、泰国等报刊对其作品都有过介绍和评论,港台地区出版过她的繁体字中版童话图书。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

【教育资料】颐和园》教学设计之四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1绿叶的梦教案 教学 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重点 难点1.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感受“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是作者童年的快乐。 教学 课时两课时 绿叶的梦 􀀋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高粱秆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磨[q、盆碗;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做船,荷叶当伞……[句导读: 排比句及省略号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令人神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句导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①课文中为什么提到这些儿时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zh d o]迷的还是绿叶。[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部分:绿叶是“我”童年时最着迷的玩具。 􀀌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③“永远”用得好不好?为什么?]除了教我们读书以外,老师还教我们搜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④、二句话有什么关系?]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⑤ 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句导读:这句话不但列举了“我们”活动的范围,还呈现给读者一片广阔的天地,令人心驰神往。][⑥从“跑遍” 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爬大树, 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⑦这两句话点明了什么?]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⑧这句话又点明了什么?]在旷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⑨怎样理解“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段导读:绿叶编织着“我们”快乐、悠闲、美好,甚至疯狂的梦。 􀀎我们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 因 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我们常常有意外的发现,但也少不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 观潮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一.谈话引入 1.今年农历八月十八,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联合现场直播钱塘江大潮,同学们看了吗?你看到什么潮?感受如何? 2.对于钱塘潮,你还了解些什么? 3.生自由畅说。 4.小结:……那情景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板书) 二.理解课题 1.―观潮‖(看潮) 2.―天下奇观‖(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三.播放录象。(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话中看出,大潮汹涌的情景,大家记忆犹新,钱塘江大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想不想再看一次?让我们再次听听声音,看看画面,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四.教学―潮来之时‖ 1.录象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也有,在哪呀?(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觉得喜欢的,就多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好,待会读给同学们听。 3.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 4.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 ▲那声音……颤动起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潮远,声大而闷,潮近,声巨而烈。指导朗读)▲过了一会儿……沸腾起来。(模拟―沸腾‖。―人声鼎沸‖。读出―沸腾‖感觉) ▲那条白线……横贯江面。(课件演示理解―横贯‖―横卧‖。指导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飞奔而来。(课件演示,比较句子ABC。老师A句,小组读B句,全班读C 句。自由读、个别赛读、齐读) ▲小组赛读。(小组选一精彩片段,自己安排,开展比赛) 5.小结: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啊!正如课文预习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板书) 五.理清写作顺序。(课件演示) 1.填空理解: (1)自己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语句连起来。 (2)指名填空。(课件演示:由远及近)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2、课前学生实行调查:现在的学生都玩些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 2、浏览“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升什么水平? 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 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有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 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个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 [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能够做什么用?等 ②梦:能够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上册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2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3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观潮》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 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 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 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或谁的不 好在哪里,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 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 也喜欢上它吗?b ?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 学懂了些什么? 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 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 引导小组感悟。 a .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 .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 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 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教案设计: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优质的教案能事教学活动更加系统、周密、细致, 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 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 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 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 在霞光的照耀下, 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 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 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 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 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 变化快, 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 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一切生机勃勃。身处于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负于这大好的春色?诗歌《走,我们去植树》以明快清新的节奏、具有行动号召力的语言向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绿叶的梦》教案

文本细读: 这篇散文,作者用诗意的题目、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美好的童年生活。读着它,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淡淡的回忆与美好的向往之中。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在第一自然段里,作者起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卷大自然的美丽童话,并开门见山地直点主旨:“我”对绿叶最着迷。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简要介绍了老师教我们搜集绿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对作者来说,那是一种愉快的感受。 课文的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则具体描写了孩子们快乐的“绿叶之梦”。这三段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教学中,要赋予学生想像的空间,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感受。可结合课后的习题“绿叶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来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此外,本课在如何生动、具体、形象地进行场面描写上也体现的比较突出。如: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写绿叶使我们增长了许多生活知识。笔锋至此,使得全文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孩子们从这些绿叶中不仅收获了知识、快乐,更收获了美丽的“梦”……童心就从那里一天天走向成熟: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清热明目、除痰止渴”等词语的意思。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了解顿号的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五自然段,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孩子们在大自然里和绿叶快乐嬉戏的场面展开想象,体会绿叶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和作家所要传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https://www.360docs.net/doc/fc15335218.html,]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家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课前去搜集树叶,去制作树叶作品。2、带来自己童年生活的照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展示童年生活的照片,谈自己照片的来历。 2、教师展示童年生活照片。 3、师:其实,生活中很多人童年时的快乐,都来源于身边的大自然。今天,我们就追随着作家葛翠林的足迹,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绿色童年。 揭题:绿叶的梦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初读时,学生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鼓励学生自己解决。要做到读准字音,了解生词意思。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采用多种方式去理解词语。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彩色的梦》教学设计

彩色的梦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盒、聊”等9个汉字,会写“彩、梦”等9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汉字,会认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文导入: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花儿爱做梦,梦是红红的;云儿爱做梦,梦是白白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五颜六色的。这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一首儿童诗——《彩色的梦》 2.板书课题,生书空。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顺势指导“彩和梦”的书写。 3.齐读课题《彩色的梦》。 4.你们想不想知道彩色的梦境是什么样的? 二、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1. 检查巩固生字。 师:孩子们,课文的生字你们还认识吗? 带拼音读, 去拼音读 游戏——“放飞气球” 指导书写投影展示精,发现写字的注意事项,重点提醒“精”的书写。 师过渡:孩子们对生字新词掌握得不错,相信课文读得更棒。 2.整体感知内容。 ⑴师过渡:孩子们读得真棒!那么我的彩色的梦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⑵指名汇报。 3.我们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彩色的梦是什么样子的? 三、品词析句,朗读感悟 孩子们,彩色的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梦里吧! (一)(出示课件) 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他们躺在铅笔盒(hé)里聊(liáo)天, 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1.彩色铅笔躺在铅笔盒里会聊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通过“聊天、蹦跳”等词语感受彩色铅笔的调皮可爱,快乐。轻读“聊天”重读“蹦跳”师生合作读(老师读一三句,生读二四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 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 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 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 (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1.绿叶的梦 教学设计

1.绿叶的梦 执教者:周娜 教材分析: 《绿叶的梦》中作者通过会议儿时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等童年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文章重点部分,将儿童的天性表露无遗,画面感比较强烈,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词语,积累多音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第五自然段。(重点)(突破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图文结合,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 3.抓住重点语句,感受作者童年时的快乐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难点) (突破方法:针对课文第3至5自然段,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联想,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作者的快乐。) 教具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展示: 1、主持人上台,学生展示。 2、2分钟限时记忆,出示“描写春天的诗句”。 3、主持人总结,正式上课。 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进行交流。 2.教师归纳导入: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来自大自然,作者的童年也是如此。今天我们走进作者葛翠林的童年,走进她魂牵梦萦的童年里那绿色的梦。(板书课题:绿叶的梦) 活动一积累 1.认字识词

高粱葫芦瓢启蒙搜集汇拢土岗戒指旷野乐章 刺伤酸枣洋溢陈列酒毒记忆祛痰止咳 2.字形:汇戒章枣陈刺 3.多音字:着磨薄搂 4.词语搭配:()的玩具()的活动()的密林()的河边()的快乐()的笑声()的课堂()的发现()的叶子 5.解词:旷野乐章洋溢启蒙标本觅食 活动二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作者回忆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列举了几种玩具,指出绿叶最令“我”着迷。 第2自然段:启蒙老师教“我们”搜集标本,讲述相关知识和趣闻。第3自然段:采集绿叶的乐趣。 第4自然段:“我们”为了寻找新奇的绿叶,争强和探险。 第5自然段:采集秋叶的快乐。 第6自然段:讲述关于叶子的知识。 小结: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生活的趣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中童年的与众不同和乐趣,而这些都是绿叶带来的。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充满希望和欢乐的梦一般的童年。 第二课时 活动一绿叶之乐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我”的童年是怎样的。 (1)“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 (2)小时候的玩具很多,来自大自然,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做出来的。(3)“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最令“我”着迷的是绿叶。 2.思考:绿叶为什么使“我”着迷?它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1)学生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品读指导。 ①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爬大树,钻丛林,嬉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食的小鸟。(孩子们玩耍的场所无处不在,回归大自然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无忧无虑。)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绿叶的梦》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绿叶的梦》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 逐步读懂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 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图片、视频、文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形,激发兴趣 出示绿叶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在图片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看 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指明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述:是的,绿色给一种舒服和清新的感觉,绿色还代表着环 保,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积极向上,代表着童年的梦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 (板书课题) ,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这些美好的回忆跟绿叶有什么联系? 二、初读课文,学习识字 1.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把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词标出来。 (出示 课件,学习生词) 2.提出问题:你对课文的哪部分内容感兴趣?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内容呢?(出示课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 3.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喜欢课文的哪部分,并说明理由。 三、重点朗读,部分感 1.

分自然段出示课件或播放动画重点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小组的 回答先后出示第一、三、五自然段的课件和动画) 2 .从第一自然段我们能够看出作者童年做的事情很多,剥高粱 秆做马车,抓泥做碾磨、盆碗,做笛子、做船。但这些事情还不是作者最着迷的,那最使作者着迷的是什么呢?(板书:着迷) 3 .绿叶都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呢?(重点分析 三、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感受童年的快乐 师述:作者葛翠琳用她的爱之心、美之眼,为我们体现了她的童 年生活, 她那绿色的梦, 那魂牵梦绕我们的又是什么呢?就让音乐唤 醒我们童年的梦吧! (播放动画: 《童年》 ) 五、作业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1 《观潮》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 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绿叶的梦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抓住课文的主要部分,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3.熟练掌握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乐于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关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2.教学难点: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以读代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设疑、激趣。 我们大家每个人都做过梦,谁来说一说你都梦到过些什么内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葛翠琳的 文章《绿叶的梦》(教师板书课题:绿叶的梦),看一看作者的梦里都有些什么?跟我们的梦有什么异同? 那么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呢?(悬疑) 二、教师指导自渎课文,自学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勾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勾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 2.学生利用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正音。 4.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生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字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 字形,练习生字的结构和书写。 5.教师提示生字、新词中易错的笔画,指导学生书写。 6.多音字的教学。 7.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作者什么时候的事?(童年的记忆) 8.指明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我”对绿叶最着迷的重点句子。 9、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自身生活经验,体会“着迷”一词。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特别着迷的东西或者事情吗?当你对它入迷、入神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作者重点回忆了童年的哪些事?哪些段落写了这个重点内容?(默 读时要结合提示来思考。) 2.把课文中没有读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其余同学边听边作补充。 4.在课文中找出“我”对绿叶着迷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样着迷。 (1)从哪些地方看出“我”对绿叶非常着迷? (2)为什么“我”那么着迷? 根据学生反馈,指导朗读。 (1)指导朗读第四段,感受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忘记了伤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