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含答案)

最新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含答案)
最新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含答案)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

1、如图所示,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块,从光滑平台上的A 点以

v 0=3 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到达C 点时,恰好沿C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水平地 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最后小物块滑上紧靠轨道末端D 点的质量为M =3 kg 的长木板.已知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接触,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0.5 m ,C 点和圆弧的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

(1)A 、C 两点的高度差;

(2)小物块刚要到达圆弧轨道末端D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的最小长度.(sin 53°=0.8,cos 53°=0.6) 解析 (1)小物块在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C =v 0

cos 53°

=5 m/s ,竖直分量为v Cy =4 m/s

下落高度h = =0.8 m

(2)小物块由C 到D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 (1-cos 53°)=12m v 2

D -12m v 2C

22cy g v

解得v D =29 m/s

小球在D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D 2

R

代入数据解得F N =68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N ′=F N =68 N ,方向竖直向下

(3)设小物块刚好滑到木板右端时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大小为v ,小物块在木板上滑行 的过程中,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μg =3 m/s 2, a 2=μmg M

=1 m/s 2

速度分别为v =v D -a 1t ,v =a 2t 对物块和木板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μmgL =12m v 2

D -12

(m +M )v 2

解得L =3.625 m ,即木板的长度至少是3.625 m 答案 (1)0.8 m (2)68 N (3)3.625 m

方法点拨

程序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所谓“程序法”是指根据题意按先后顺序分析发生的运动过程,并明确每一过程的受力情况、运动性质、满足的规律等等,还要注意前后过程的衔接点是具有相同的速度. 2、在我国南方农村地区有一种简易水轮机,如图所示,从悬崖上流出的水可看做连续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流轨道与下边放置 的轮子边缘相切,水冲击轮子边缘上安装的挡水板,可使轮子连续转动,输出动力.当该系统工作稳定时,可近似认为水的末速度与轮子边缘的线速度相同.设水的流出点比轮轴高h =5.6 m ,轮子半径R =1 m .调整轮轴O 的位置,使水流与轮边缘切点对应的半径与水平线成θ=37°角.(已知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问:

(1)水流的初速度v 0大小为多少?

(2)若不计挡水板的大小,则轮子转动的角速度为多少? 答案 (1)7.5 m/s (2)12.5 rad/s

解析 (1)水流做平抛运动,有 h -R sin 37°=1

2gt 2

解得t =

2(h -R sin 37°)

g

=1 s

所以v y =gt =10 m/s ,由图可知: v 0=v y tan 37°=7.5 m/s.

(2)由图可知:v =v 0

sin 37°=12.5 m/s ,

根据ω=v

R 可得ω=12.5 rad/s.

3、

解析 (1)在C 点:mg =m R

v

C 2

(2分)

所以v C =5 m/s (1分) (2)由C 点到D 点过程:mg (2R -2r )=12m v 2D -12m v 2

C (2分)

在D 点:mg +F N =m v D 2

r (2分)

所以F N =333.3 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滑车对轨道的压力为333.3 N. (1分) (3)小滑车要能安全通过圆形轨道,在平台上速度至少为v 1,则

12m v 2C +mg (2R )=12m v 2

1 (2分) 小滑车要能落到气垫上,在平台上速度至少为v 2,则

h =1

2gt 2 (1分) x =v 2t (1分) 解得v 2>v 1,所以只要mgH =12

m v 2

2,即可满足题意.

解得H =7.2 m (3分) 答案 (1)5 m/s (2)333.3 N (3)7.2 m

技巧点拨

1.对于多过程问题首先要搞清各运动过程的特点,然后选用相应规律.

2.要特别注意运用有关规律建立两运动之间的联系,把转折点的速度作为分析重点. 4、水上滑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斜槽AB 和光滑

圆弧槽BC 平滑连接.斜槽AB 的竖直高度差H =6.0 m ,倾角 θ=37°;圆弧槽BC 的半径R =3.0 m ,末端C 点的切线水平;C 点与水面的距离h =0.80 m .人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 重力加速度g =10 m/s 2,cos 37°=0.8,sin 37°=0.6.一个质量m

=30 kg 的小朋友从滑梯顶端A 点无初速度地自由滑下,不计空 气阻力.求:

(1)小朋友沿斜槽AB 下滑时加速度a 的大小;

(2)小朋友滑到C 点时速度v 的大小及滑到C 点时受到槽面的支持力F C 的大小; (3)在从C 点滑出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小朋友在水平方向的位移x 的大小. 答案 (1)4.4 m/s 2 (2)10 m/s 1 300 N (3)4 m

解析 (1)小朋友沿AB 下滑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F f =ma ①

又F f =μF N ② F N =mg cos θ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a =4.4 m/s 2 ④ (2)小朋友从A 滑到C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 -F f ·

H sin θ+mgR (1-cos θ)=1

2

m v 2-0 ⑤ 联立②③⑤式解得:v =10 m/s ⑥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C -mg =m v 2

R ⑦

联立⑥⑦式解得:F C =1 300 N . ⑧

(3)在从C 点滑出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小朋友做平抛运动,设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 , 则:h =1

2gt 2 ⑨

x =v t ⑩ 联立⑥⑨⑩式解得:x =4 m.

5、(2012·福建理综·20)如图所示,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 =0.5 m ,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 =0.8 m ,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 =0.4 m .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

(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 0; (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1)1 m/s (2)0.2

解析 (1)物块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H =1

2gt 2 ①

在水平方向上有s =v 0t ② 由①②式解得v 0=s g 2H

代入数据得v 0=1 m/s

(2)物块离开转台时,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f m =m v 0 2

R ③

f m =μN =μm

g ④ 由③④式得μ=v 0 2

gR

代入数据得μ=0.2

6、 (2010·重庆理综·24)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

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 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 平距离d 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手与 球之间的绳长为3

4d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 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 2. (2)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3)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答案 (1)2gd 52gd (2)113

mg (3)d 2 2 33

d 解析 (1)设绳断后球飞行的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竖直方向:14d =12gt 2

水平方向:d =v 1t 解得v 1=2g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 v 32=12m v 2

1+mg (d -34d )

解得v 2= 52

gd

(2)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F max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的大小. 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3

4

d

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有F max -mg =m v 1 2

R

得F max =11

3

mg

(3)设绳长为l ,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 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有F max -mg =m v 3 2

l ,

解得v 3=

83

gl 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d -l ,水平位移为x ,时间为t 1.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d -l =12gt 2

1,x =v 3t 1

得x =4

l (d -l )3,当l =d 2时,x 有最大值x max =23

3

d .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m 的小球套在一“”

滑杆上,小球与滑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BC 段为半径为R 的半圆,静止于A 处的小球在大小为F =2mg ,方向与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杆运动,到达B 点时立刻撤去F ,小球沿圆弧向上冲并越过C 点后落在D 点(图中未画出),已知D 点到B 点的距离为R ,且AB 的距离为s =10R .试求:

(1)小球在C 点对滑杆的压力; (2)小球在B 点的速度大小;

(3)BC 过程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 (1)32mg ,方向竖直向下 (2)23gR (3)31mgR

4

解析 (1)小球越过C 点后做平抛运动,

有竖直方向:2R =1

2gt 2 ①

水平方向:R =v C t ② 解①②得 v C =

gR 2

在C 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mg -F N C =2m v C 2

R

解得F N C =3mg

2

由牛顿第三定律有,小球在C 点对滑杆的压力F N C ′=F N C =3mg

2,方向竖直向下

(2)在A 点对小球受力分析有:F N +F sin 37°=2mg ③ 小球从A 到B 由动能定理有:

F cos 37°·s -μF N ·s =12·2m v 2

B ④

解③④得v B =23gR

(3)BC 过程对小球由动能定理有: -2mg ·2R -W f =12×2m v 2C -12×2m v 2

B

解得W f =

31mgR 4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块由静止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从A 点随传送带运动到水平部分的最右端B 点,经半圆轨道C 点沿圆弧切线进入竖直光滑的半圆轨道,恰能做圆周运动.C 点在B 点的正上方,D 点为轨道的最低点.小物块离开D 点后,做平抛运动,恰好垂直于倾斜挡板打在挡板跟水平面相交的E 点.已知半圆轨道的半径R =0.9 m ,D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0.75 m ,取g =10 m/s 2,试求:

(1)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

(2)小物块经过D 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相结合的专题练习题(无答案)

1、质量为m的滑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的边缘滑向碗底,过碗底时速度为v,若滑块与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口,则在过碗底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 v2v2V2 A.(! mg B.(i m— C .口m(g+ ) D .口m(——g) R R R 2、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 临界速度为v ,当小球以2v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 A. 0 B . mg C . 3mg D . 5mg 3、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时恰好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为v o,则: (1)当小球以2v o的速度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 (2)当小球以后吩的速度经过轨道最低点时.轨道对小球的弾力为事少? 4、如图所示,长度为L=1.0m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 动, 小球半径不计,小球在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20m/s,试求: (1)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的拉力(2)小球在最低的向心加速度 小球的质量为M=5kg 1 5、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的丄圆弧轨道光滑,半径为R, OB沿竖直 4 方向,上端A距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 B点时的速度为,2gR,最后落在地面上C点处,不计空气阻力,求: (1) 小球刚运动到B点时的加速度为多大,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 小球落地点C与B点水平距离为多少。 6、质量为m的小球被一根细线系于O点,线长为L,悬点O距地面的高度为2L, 当小球被拉到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A点时由静止释放,球做圆周运动至最低 点B时,线恰好断裂,球落在地面上的C点,C点距悬点0的水平距离为S (不计 空气阻力).求: (1)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悬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7、如图,AB为竖直半圆轨道的竖直直径,轨道半径R=10m ,轨道A端与水平面 相切.光滑木块从水平面上以一定初速度滑上轨道,若木块经B点时,对轨道的 压力恰好为零,g取10m/s 2,求: (1)小球经B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 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 , b通过最高点A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 0.75mg ,求: (1) a球在最高点速度. (2) b球在最高点速度. (3) 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专题卷(全国通用)

物理二轮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专题卷(全国通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 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B) A.西偏北方向,1.9×103 m/s B.东偏南方向,1.9×103 m/s C.西偏北方向,2.7×103 m/s D.东偏南方向,2.7×103 m/s 解析:设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与同步轨道高度相同的某点时,速度为v1,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为v2,该点在同步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为v.三者关系如图,由图知附加速度方向为东偏南,由余弦定理知v22=v21+v2-2v1v cos30°,代入数据解得v2≈1.9×103 m/s.选项B正确. 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

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C)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解析:发球机从同一高度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根据 平抛运动规律,竖直方向上,h=1 2gt 2,可知两球下降相同距离h所 用的时间是相同的,选项A错误;由v2y=2gh可知,两球下降相同距离h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y相同,选项B错误;由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上,x=v t,可知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t较少,选项C正确;由于做平抛运动的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相同,选项D 错误. 3.(2018·山东潍坊统一考试)如图所示,河水由西向东流,河宽为800 m,河中各点的水流速度大小为v水,各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 为x,v水与x的关系为v水=3 400x(m/s)(x的单位为m),让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南向北渡河,小船划水速度大小恒为v船=4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小船渡河的轨迹为直线 B.小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 C.小船在距南岸200 m处的速度小于其在距北岸200 m处的速

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及圆周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二练习题 1.平抛运动是 ( ) A .匀速率曲线运动 B .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加速度不断变化的曲线运动 D .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曲线运动 2.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的(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瞬时速度为05v C.运动时间为g v 02 D .发生的位移为g v 2022 3、小球在离地面h 处以初速度v 水平抛出,球从抛出到着地,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为: A 、gh v 22+方向竖直向下 B 、gh 2方向竖直向下 C 、gh v 22+方向斜向下 D 、gh 2方向斜向下 4、质量为m 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拉物体,使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前进s ,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 A .mgs μ B .θμcos ?mgs C .)sin /(cos cos θμθθμ+mgs D .)sin /(cos θμθμ+mgs 5.美国的NBA 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0.1s 的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胜利.如果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 ,出手高度为h 1,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 2,球的质量为m ,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 ( ) A .W +21mgh mgh - B .W +12mgh mgh - C .21mgh mgh +-W D .12mgh mgh --W 6、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开始时细绳被拉直,并使小球处在与O 点等高的A 位置,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它由A 运动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的情况是( ) A .一直在增大 B .一直在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7. 关于地球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赤道上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在两极上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C.在地球上各处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D.随纬度的增加向心加速度逐渐增大。 8.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相结合的专题练习题(无答案)

1、质量为m 的滑块从半径为R 的半球形碗的边缘滑向碗底,过碗底时速度为v ,若滑块与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过碗底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μmg B .μm R v 2 C .μm(g +R v 2) D .μm(R v 2 -g) 2、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为v ,当小球以2v 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 ) A .0 B .mg C .3mg D .5mg 3、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时恰好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为v 0,则: (1)当小球以2v 0的速度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 4、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5kg ,小球半径不计,小球在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 =20m/s,试求: (1)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的拉力 (2)小球在最低的向心加速度 5、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的4 1圆弧轨道光滑,半径为R ,OB 沿竖直方向,上端A 距地面高度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到 达B 点时的速度为gR 2,最后落在地面上C 点处,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刚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为多大,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小球落地点C 与B 点水平距离为多少。 6、质量为m 的小球被一根细线系于O 点,线长为L ,悬点O 距地 面的高度为2L ,当小球被拉到与O 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A 点时由 静止释放,球做圆周运动至最低点B 时,线恰好断裂,球落在地 面上的C 点,C 点距悬点O 的水平距离为S (不计空气阻力).求:

主题三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

主题三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第1课时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Ⅰ.考点解读 [考纲要求] 1.认识认识曲线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理解和掌握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规律和方法。 [要点精析] 一、曲线运动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⑴物体具有初速度; ⑵一定受到合外力的作用; ⑶合外力的方向必需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⑴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方向沿着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⑵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3.曲线运动的运动性质: ⑴曲线运动所受合力不为零,故曲线运动是 变速 运动; ⑵曲线运动物体受的合力(或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运动轨迹曲线的内侧.当合力与速 度方向夹角小于900时,速度增加;当合力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0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减小。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在物理学上,如果一个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产生的效果跟另外两个运动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一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叫做这两个运动的合运动;这两个运动叫做这一实际运动的分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特性: ⑴分运动具有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任一个分运动的存在,对其它分运动的规律没有干扰和影响; ⑵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的,即经历时间相等; ⑶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效性:合运动跟几个分运动共同叠加的效果相同。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⑴求几个已知分运动的合运动的过程叫运动的合成 ;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的过程叫运动的分解; 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⑶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方法与思路 1.结合曲线运动的条件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⑴若0=合F (即0=a ),则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⑵若0≠合F (即0≠a ),且与0v 同一直线,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练习题

《曲线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运动的合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位移等于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 B.合运动的时间等于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C.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D.合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合运动的位移方向相同 2.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某一个力而其余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变,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静止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3.某质点做曲线运动时() A.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 B.在任意时间,位移的大小总是大于路程 C.在某段时间里质点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 D.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必不在同一直线上 5.一个质点在恒力F作用下,在xOy平面从O点运动到A点的轨迹如图所示,且在A点的速度方向与x轴平行,则恒力F的方向不可能() A.沿x轴正方向 B.沿x轴负方向 C.沿y轴正方向 D.沿y轴负方向 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2N力水平旋转90o,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 物体做加速度为在2m/s2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C. 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 D. 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 7.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度 B.加速度 C.速率 D.合外力 9 关于曲线运动,下面说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着,它一定做曲线运动 B. 物体做曲线运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在改变 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的方向一致 D.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10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对物体施加一个恒力,则物体可能做() A.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曲线运动 D. 匀变速曲线运动 14.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时刻改变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17.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 A.可能是直线运动B.可能是曲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D.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18.如图所示,蜡块可以在竖直玻璃管的水中匀速上升,若在蜡块从A点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从AB位置水 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三条轨迹都有可能

高三物理 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二轮专题复习: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Word版含解析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基础知识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F合与v不共线. 2.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4.合运动与分运动的三个特性: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 5.特别注意:合运动就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二、解决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一般思路 1.明确合运动或分运动的运动性质. 2.确定合运动是在哪两个方向上的合成或分解. 3.找出各个方向上已知的物理量(速度、位移、加速度等). 4.运用力与速度的关系或矢量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求解. 三、典型例题 考点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 [例1] 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钉子靠着线的左侧,沿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面向右上以速度v匀速运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橡皮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 A.若θ=0,则α随钉尖的速度v的增大而增大 B.若θ=0,则α随钉尖的速度v的增大而减小 C.若θ=45°,钉尖的速度为v,则橡皮速度为22v D.若θ=45°,钉尖的速度为v,则橡皮速度为2+2v 解析若θ=0,则橡皮的运动可视为水平方向随钉尖一起匀速,竖直方向细线的缩短长度等于水平方向细线增加的长度,即竖直方向也做与钉尖运动速率相同的匀速运动,所以橡皮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45°,与钉尖的速度v无关,选项A、B错;若θ=45°, 钉尖的速度为v,则橡皮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2 2 v,而在t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的距 离为y=vt+ 2 2 vt,即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 ? ? ? ? 1+ 2 2 v,所以橡皮速度为2+2v,C错、D

高考专题训练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

高考专题训练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1. (2013·陕西模拟)小船横渡一条河,小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小船速度方向垂直于河岸).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A.越接近B岸,河水的流速越小 B.越接近B岸,河水的流速越大 C.由A岸到B岸河水的流速先增大后减小 D.河水的流速恒定 解析小船在垂直于河岸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根据曲线的弯曲方向与水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知,由A岸到B岸河水的流速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答案 C 2. (2013·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如图所示,从水平地面上的A点,以速度v1在竖直平面内抛出一小球,v1与地面成θ角.小球恰好以v2的速度水平打在墙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点,仅改变θ角的大小,小球仍可能水平打在墙上的B点 B.在A点,以大小等于v2的速度朝墙抛出小球,它也可能水平打在墙上的B点

C.在B点以大小为v1的速度水平向左抛出小球,则它可能落在地面上的A点 D.在B点水平向左抛出小球,让它落回地面上的A点,则抛出的速度大小一定等于v2解析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在B点水平向左抛出小球,让它落回地面上的A点,则抛出的速度大小一定等于v2,选项D正确. 答案 D 3. (2013·上海市七校调研联考)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半球形容器,其球心为O点,最低点为B点,A点在左边的内壁上,C点在右边的内壁上,从容器的边缘向着球心以初速度v0平抛一个小球,抛出点及O、A、B、C点在同一个竖直面内,则( ) A.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A点 B.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B点 C.v0大小适当时可以垂直打在C点 D.一定不能垂直打在容器内任何一个位置 解析若垂直打在内壁上某点,圆心O一定为水平分位移的中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D正确. 答案 D 4.

平抛与圆周运动综合

平抛与圆周运动综合 【方法归纳】所谓平抛与圆周运动综合是指物体先做圆周运动后做平抛运动或先做平抛运动后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解答此类题的策略是:根据物体的运动过程,分别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列方程解得。 例34.(2010重庆理综)晓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 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离水平距离d 后 落地,如图9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 ,手与球 之间的绳长为3d/4,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 空气阻力。 (1) 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 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v 2。 (2) 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3) 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解析】(1)设绳断后球飞行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竖直方向 41d=2 1gt 2 水平方向d=v 1t , 联立解得v 1=gd 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1mv 22=2 1mv 12+mg (d -3d /4) 解得v 2=gd 25。 (2) 设绳能承受的拉力大小为T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 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3d/4 对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T-mg=m v 12/R , 联立解得T=3 11mg 。 (3) 设绳长为L ,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 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有 T-mg=m v 32/L

解得v 3=L g 3 8。 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d-L ,水平位移为x ,飞行时间为t 1,根据 平抛运动规律有d-L =2 1gt 12,x = v 3 t 1 联立解得x =4()3 L d L -. 当L=d /2时,x 有极大值,最大水平距离为x max = 332d . 【点评】此题将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有机结合,涉及的知识点由平抛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极值问题等,考查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衍生题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5.0kg 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平板车的上表面距离地面高h =0.8m ,其右侧足够远处有一固定障碍物A 。另一质量为m =2.0kg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 0=8m/s 的水平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同时对平板车施加一水平向右、大小为5N 的恒力F 。当滑块运动到平板车的最右端时,两者恰好相对静止。此时车去恒力F 。当平板车碰到障碍物A 时立即停止运动,滑块水平飞离平板车后,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B 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已知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弧半径为R =1.0m ,圆弧所对的圆心角∠BOD =θ=106°,取g =10m/s 2,sin53°=0.8,cos53°=0.6,求: (1)平板车的长度。 (2)障碍物A 与圆弧左端B 的水平距离。 (3)滑块运动圆弧轨道最低点C 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练习题

《曲线运动》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关于运动的合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合运动的位移等于分运动位移的矢量和 B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C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D .合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合运动的位移方向相同 2. 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撤去其中某一个力而其余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变,物 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静止 B .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速直线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 3.某质点做曲线运动时 ( ) A.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该点曲线的切线方向 B.在任意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总是大于路程 C.在某段时间里质点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 D.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必不在同一直线上 5.一个质点在恒力F 作用下,在xOy 平面内从O 点运动到A 点的轨迹如图所示,且在A 点的速度方向与x 轴平行, 则恒力F 的方向不可能( ) A.沿x 轴正方向 B.沿x 轴负方向 C.沿y 轴正方向 D.沿y 轴负方向 6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几个共点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2N 力水平旋转90o,则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 物体做加速度为在2m/s 2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C. 物体做速度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 D. 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 7.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B.加速度 C.速率 D.合外力 9 关于曲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着,它一定做曲线运动 B. 物体做曲线运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在改变 C.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速度的方向一致 D.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 10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若再对物体施加一个恒力,则物体可能做( ) A.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曲线运动 D. 匀变速曲线运动 14.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时刻改变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17.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 A .可能是直线运动 B .可能是曲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 D .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18.如图所示,蜡块可以在竖直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若在蜡块从A 点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从AB 位置 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蜡块的实际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A .直线P B .曲线Q C .曲线R D .三条轨迹都有可能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圆周运动问题学案

3.圆周运动问题 一、基础知识 1.解决圆周运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1)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向心力的来源,确定圆心以及半径. (2)列出正确的动力学方程F =m v 2r =mr ω2 =m ωv =mr 4π2 T 2.结合v =ωr 、T =2πω=2πr v 等 基本公式进行求解. 2.抓住“两类模型”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1)模型1——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由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2)模型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绳球模型和杆球模型),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常利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来建立联系,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力学分析求解. 3.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两种临界问题 (1)绳球模型: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 ≥gR . (2)杆球模型: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 ≥0. 二、典型例题 考点1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 [例1] (多选)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 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 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 B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C .ω= kg 2l 是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当ω= 2kg 3l 时,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解析 本题从向心力来源入手,分析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小木块a 、b 做圆周运动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f =m ω2 R .当角速度增加时,静摩擦力增大,当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发生相对滑动,对木块a :f a =m ω2 a l ,当f a =kmg 时,即kmg =m ω2 a l ,ωa

高中物理必修2曲线运动综合练习平抛运动圆周运动解析版

每日一练习题集合 1、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要使船匀速行进,则人拉的绳端将做( ) A. 减速运动 B. 匀加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匀速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人匀速拉船,根据运动的分解与合成,则有速度的分解,如图所示: v 1是人拉船的速度,v 2是船行驶的速度,设绳子与水平夹角为θ,则有:v 1=v 2cos θ,随着θ增大,由于v 2不变,所以v 1减小,且非均匀减小;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2、平抛时间由一下哪些物理量决定( ) A .水平速度 B .落地速度 C .高度 D .水平速度和高度 【答案】C 【详解】 根据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分运动可知,平抛运动时间2h t g = ,时间由高度决定。 A. 水平速度,与分析结论符,故A 错误。 B. 落地速度,与分析结论不符,故B 错误。 C. 高度,与分析结论相符,故C 正确。 D. 水平速度和高度,与分析结论不符,故D 错误。 3、把甲物体从2h 高处以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L ,把乙物体从h 高处以速度2v 0水平抛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s ,则L 与s 的关系为( ) A . 2s L = B .2L s = C . 22L s = D .2L s = 【答案】C 【详解】 根据2h =1 2gt 12,得

14h t g = 则 010 4h L v t v g == 同理由 2 2 1 2 h gt = ,得 2 2h t g = 则 020 2 22 h s v t v g == 所以 2 2 L s = . A. 2 s L=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2 L s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2 2 L s = ,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2 L s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4、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如图所示方向的力的作用时,小球可能运动的方向是() A. Oa B. Ob C. Oc D. Od 【答案】D 【解析】 曲线运动中合力总是指向曲线的凹侧,D对; 5、已知物体运动初速度v0方向及它受到恒定合外力F的方向,下图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第3讲 圆周运动

第3讲 圆周运动 知识要点 一、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 3.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二、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三、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作用效果: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大小:F n =ma n =m v 2r =mω2r =m 4π2T 2r =mωv =4π2mf 2r 。 3.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4.来源: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 四、离心现象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基础诊断 1.如图1所示,a、b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点,如果把地球看做是一个球体,a、b两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两个点具有大小相同的() 图1 A.线速度 B.加速度 C.角速度 D.轨道半径 【试题参考答案】: C 2.(多选)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4 m/s,转动周期为2 s,则() A.角速度为0.5 rad/s B.转速为0.5 r/s C.轨迹半径为4 πm D.加速度大小为4π m/s 2 【试题参考答案】: BCD 3.(多选)[教科版必修2·P23·T4拓展]如图2所示,自行车的小齿轮A、大齿轮B、后轮C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B=4R A、R C=8R A。当自行车正常骑行时,A、B、C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A∶a B∶a C等于() 图2 A.1∶1∶8 B.4∶1∶4 C.4∶1∶32 D.1∶2∶4

(完整版)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章节知识点总结 §1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分析学习曲线运动,应对比直线运动记忆,抓住受力这个本质。 2、分类: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3、曲线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1)轨迹是曲线 (2)速度特点:①方向: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②可能变化可能不变(与外力有关) 4、曲线运动的受力特征 ①F 合不等于零 ②条件:F 合与0v 不在同一直线上(曲线);F 合与0v 在同一直线上(直线) 例子----分析运动:水平抛出一个小球 对重力进行分解:x g 与A v 在同一直线上:改变A v 的大小 y g 与A v 为垂直关系:改变A v 的方向 ③F 合在曲线运动中的方向问题:F 合的方向指向轨迹的凹面 (请右图在箭头旁标出力和速度的符号) 5、曲线运动的加速减速判断(类比直线运动) F 合与V 的夹角是锐角-------加速 F 合与V 的夹角是钝角-------减速 F 合与V 的夹角是直线-------速度的大小不变 拓展:若F 合恒定--------匀变速曲线运动(典型例子:平抛运动) 若F 合变化--------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典型例子:圆周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基本概念:略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质:对s 、v 、a 进行分解与合成--------高中阶段仅就这三个物理量进行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合运动与分动的时间相等(解题的桥梁) 独立性---类比牛顿定律的独立性进行理解 等效性:效果相同所以可以合成与分解 4、几种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性质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分析: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一定要抓住本质-----受力!

考点03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2021年高考物理核心考点总动员(原卷版)【高考物理专题】

2021届高考复习之核心考点系列之物理考点总动员【名师精品】考点03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 【命题意图】 考查平抛运动规律,摩擦力、向心力的来源、圆周运动的规律以及离心运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圆周运动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专题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物体(或带电体)在力的作用下的曲线运动的问题.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运动的组合为线索,进而从力和能的角度进行命题,题目情景新,过程复杂,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②平抛运动规律;③圆周运动规律;④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多过程组合问题;⑤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问题;⑦带电粒子在磁场内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⑧带电粒子在简单组合场内的运动问题等.用到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想、应用临界条件处理临界问题的方法、建立类平抛运动模型方法、等效代替的思想方法等。 【考试方向】 高考对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知识的考查,命题多集中在考查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及与生活、生产相联系的命题,多涉及有关物理量的临界和极限状态求解或考查有关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自身固有的特征物理量。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结合能量知识命题,匀速圆周运动结合磁场相关知识命题是考试重点,历年均有相关选择题或计算题出现。 单独命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电磁学知识相综合常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近年考试的热点,且多数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结合制成综合类试题。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及加速度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且多数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结合制成综合类试题,这样的题目往往难度较大。 【应考策略】 熟练掌握平抛、圆周运动的规律,对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要善于由转折点的速度进行突破;熟悉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灵活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思想,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问题;对带电粒子在磁场内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掌握找圆心、求半径的方法。 【得分要点】 1.对于平抛运动,考生需要知道以下几点: (1)解决平抛运动问题一般方法 解答平抛运动问题时,一般的方法是将平抛运动沿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分解,这样分解的优点是不用分解初速度,也不用分解加速度,即先求分速度、分位移,再求合速度、合位移;特别提醒:分解平抛运动的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训练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合格演练测评(四)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篮球沿优美的弧线穿过篮筐,图中能正确表示篮球在相应点速度方向的是( ) A.v1B.v2 C.v3D.v4 答案:C  2.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轨迹上某点切线方向即为物体此时的速度方向 B.曲线运动可以是匀速运动 C.在曲线运动中,物体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是不相同的 D.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方向反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对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 答案:C 4.翻滚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的一种比较刺激的娱乐项目,翻滚过山车(可看作质点)从高处冲下,过M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在圆形轨道经过A、B、C三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A点的速度方向沿AB方向 B.过B点的速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左 C.过A、C两点的速度方向相同 D.圆形轨道上与M点速度方向相同的点在AB段上 答案:B 5.从同一高处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B.质量大的先落地 C.两个石子同时落地D.无法判断

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相结合

动能定理和圆周运动相结合临界 例题1如图所示,小球用不可伸长的长为L的轻绳悬于O点,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必需为多大时,才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个圆周运动(2)若所给的速度逐渐增大时,绳子在最高点时拉力变化(3)最低点和最高点的拉力变化多少 拓展:若绳子改为杆 变式训练1-1如图所示,小球自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在斜面底端B进入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小球刚好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已知A、B两点间高度差为3R,试求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例题2如图,光滑的水平面AB与光滑的半圆形轨道相接触,直径BC竖直,圆轨道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A处,AB=2R,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撤去水平外力之后,物体恰好从圆轨道的顶点C水平抛出,求水平力 变式训练2-1如果在上题中,物体不是恰好过C点,而是在C点平抛,落地点D点距B点的水平位移为 4R,求水平力。 变式训练2-2如图上题,滑块在恒定外力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出发到B点时撤去外力,又沿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通过轨道最高点C,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原出发点A,试求滑块在AB段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A H R O B D E 例题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 ⑴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⑵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 例题4如图上题图所示,四分之三周长圆管的半径R=,管口B和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D是圆管的最高点,其中半圆周BE段存在摩擦,BC和CE段动摩擦因数相同,ED段光滑;直径稍小于圆管内径、质量m=的小球从距B正上方高H=处的A处自由下落,到达圆管最低点C时的速率为6m/s,并继续运动直到圆管的最高点D飞出,恰能再次进入圆管,假定小球再次进入圆管时不计碰撞能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飞离D点时的速度 (2)小球从B点到D点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小球再次进入圆管后,能否越过C点请分析说明理由 变式训练4-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于O点,细线长为L,在O点正下方P处有一钉子,将小球拉至与悬点等高的位置无初速释放,小球刚好绕P处的钉子作圆周运动。那么钉子到悬点的距离OP等于多少若绳子最大拉力4mg时那么钉子到悬点的距离OP等于多少 变式训练4-2半径R=1m的1/4圆弧轨道下端与一水平轨道连接,水平轨道离地面高度h=1m,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的小滑块自圆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水平轨迹末端B时速度为4m/s,滑块最终落在地面上,试求: (1)不计空气阻力,滑块落在地面上时速度多大 (2)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少 A C D B O

高考物理专题 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及参考答案

高考专题四: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6分,共96分。第1—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6题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 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2.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 6π B. 4π C. 3 π D. 125π 3.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当小环滑到大 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 A.Mg-5mg B.Mg+mg C. Mg+5mg D. Mg+10mg 4.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A. mgR W 21 =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mgR W 21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mgR W 21 =,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mgR W 2 1 <,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5.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 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

重难点04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解析版)

重难点04 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理解 1.飞行时间:由g h t 2= 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 2.水平射程:x =v 0t =v 0 g h 2,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gh v v v v x y x 2222+=+=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 2tan v gh v v x y = = θ,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 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 ,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5.两个重要推论 (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中A 点和B 点所示.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 【重点归纳】 1.在研究平抛运动问题时,根据运动效果的等效性,利用运动分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再运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求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变曲线运动为直线运动,变复杂运动为简单运动,是处理曲线运动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2.常见平抛运动模型的运动时间的计算方法 (1)在水平地面上空h 处平抛: 由2 21gt h = 知g h t 2=,即t 由高度h 决定. (2)在半圆内的平抛运动(如图),由半径和几何关系制约时间t :

圆周运动与平抛运动相结合的专题练习题(无答案)

1、$ 2、质量为m的滑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的边缘滑向碗底,过碗底时速度为v,若滑块与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过碗底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A.μmg B.μm C.μm(g+) D.μm(-g) 2、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为,当小球以2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 ) A.0 B.mg C.3mg D.5mg 3、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时恰好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为v0,则: (1)当小球以2v0的速度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少 4、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绳,系一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的质量为M=5kg,小球半径不计,小球在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20m/s,试求: % (1)小球在最低点所受绳的拉力 (2)小球在最低的向心加速度 5、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的圆弧轨道光滑,半径为R,OB沿竖直 方向,上端A距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 B点时的速度为,最后落在地面上C点处,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刚运动到B点时的加速度为多大,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小球落地点C与B点水平距离为多少。 6、质量为m的小球被一根细线系于O点,线长为L,悬点O距地 面的高度为2L,当小球被拉到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A点时由 R v2 R v2 R v2 v v 4 1 gR 2

静止释放,球做圆周运动至最低点B 时,线恰好断裂,球落在地面上的C 点,C 点距悬点O 的水平距离为S (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悬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7、《 8、如图,AB 为竖直半圆轨道的竖直直径,轨道半径R=10m ,轨道 A 端与水平面相切.光滑木块从水平面上以一定初速度滑上轨道, 若木块经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g 取10m/s 2,求: 9、(1)小球经B 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落地点到A 点的距离. 10、如图所示,半径为R ,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 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以不同的速度进入管内,a 通过最高点 A 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 ,b 通过最高点A 时,对管壁下部 的压力为,求: 11、(1)a 球在最高点速度. (2)b 球在最高点速度. (3)a 、b 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10、我校某兴趣研究小组,为探究一个娱乐项目的安全性问题,提出如下力 学模型如图所示,在一个固定点O ,挂一根长L =m 的细绳,绳的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已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N 。小球在水平面内 做圆周运动,当速度逐渐增大到绳断裂后,小球以v =20m/s 的速度落在地 面。(整个过程可以忽略阻力作用,g 取10m/s 2 ) 求(1)这个固定悬点O 距离地面的高度H (2)小球落点到悬点在地面上投影间的距离R * 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