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微型机语音识别接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合集下载

江苏大学校友

江苏大学校友

交通部部长李盛霖系江苏南通人,毕业于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农业机械系,先后在天津拖拉机厂、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天津市纺织工业局等机构工作,一九八八年任天津市计委主任,一九九一年开始担任天津市副市长,一九九八年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

在天津工作三十二年后,二00二年,李盛霖上调北京,出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至今。

海南省副省长江泽林,男,1959年10月生,汉族,安徽安庆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四届海南省委委员,副省长。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汉族,出生于江苏常州。

1977年考入江苏理工大学汽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3月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84年10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3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1年6月至1993年1月被选派到香港理工大学制造工程系任访问学者。

1993年11月至1994年8月,再次应邀任香港理工大学制造工程系讲师。

1994年10月回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任机械工程系主任、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兼校长。

2001年4月被任命为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副部级),并兼任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他抓住机遇,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定位,并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使西工大争取到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四方重点共建,获准设立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示范软件学院等,学校科研总经费逐年攀升。

姜澄宇是江苏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曾先后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亚太生产力创新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金属切削与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

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项、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国家专利1项。

2002年获香港理工大学颁发的“大学院士”荣誉学衔。

语音识别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五)

语音识别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五)

语音识别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军事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

语音识别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技术,在军事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语音识别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语音识别技术是一种能够将语音信息转换成文字或命令的技术。

在军事领域中,语音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指挥控制系统、智能武器系统、情报收集与分析等方面。

首先,语音识别技术在指挥控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战场指挥过程中,指挥官需要迅速准确地发布命令,并及时了解战场情况。

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指挥官的口头命令快速转化为文字信息,传输给相关部门,实现迅速的指挥调度。

而且,指挥官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时获取战场情报,提高指挥效率和战场决策能力。

其次,语音识别技术在智能武器系统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现代军事装备中普遍配备了各种智能武器系统,这些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智能控制。

战士可以通过语音命令快速准确地操作无人机、导弹等武器系统,提高作战效率。

同时,语音识别技术还可以为智能武器系统提供语音反馈功能,实现人机对话,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语音识别技术在军事情报收集与分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军事情报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而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帮助情报人员快速准确地转录和分析战场上的语音信息。

这不仅提高了情报工作的效率,还为军事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语音识别技术在军事领域中还有许多其他应用。

例如,语音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士兵身份识别和个人装备管理,提高军队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还可以用于军事训练中的语音交互系统,提高训练效果和效率。

总的来说,语音识别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军事需求的不断变化,语音识别技术将会在军事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语音识别技术在军事安全领域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加强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确保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导论 (2)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导论 (2)
惠普创业的车库,如今已经被美国政府命名为硅谷 的诞生地。
17
北邮--历史沿革
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邮电学院,是以天津大学电讯系、 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 讯专业为基础组建的,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隶属原邮电部。
1959年和1960年北京电信学院及其附属中技部、邮电科技大学先后并入 北京邮电学院。1960年北京邮电学院被确定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
• 2000年3月23日,贝尔实验室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新的 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由李大 维博士出任研究院院长。该机构先后与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建立了 6 个联合 实验室。
13
贝尔实验室
下一步发展目标 • 下一代光网络和数据网络 • 新一代通信软件 • 纳米技术 • 网络技术节能模式,网络能效
北邮—辉煌成就
2006年 宽带无线移动TDD-OFDM-MIMO技术
•概述:目前中国第1个实现峰值速率高达100 Mbit/s传输速率的宽带 TDD技术;第1个采用宽带TDD-OFDM-MIMO技术的E3G技术;同时, 基于该技术的硬件演示平台是国内首次研制完成的宽带TDDOFDM-MIMO技术演示平台。
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 现代密码学基础理论研究 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 彩色图像编码设备 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 电信管理网基础软件测试系统 信产部科技奖一等奖 1999年 2.5G全光通信系统 信产部科技奖一等奖 1999年 VPN业务管理的研究 信产部科技奖一等奖
27
14
贝尔实验室
成功之道
•自主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 •团队精神 •宽松的研究环境 •技术商业化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历年名单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历年名单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历年名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之一,每年评选出的特等奖名单备受瞩目。

本文将为您梳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历年名单,展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就。

1956年,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评选揭晓,共有5个项目获得该殊荣。

这些项目分别为: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DSAC、反应堆一次制容器毛坯锻件、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化学药品吡呋喃及2-吡嗪酮的研究和生产、国产五彩色拍立得相机。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评选标准也逐渐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自1978年以来,该奖项每五年评选一次,同时将首次获奖者与其他重要突破进行鉴定和对比。

以下是自1978年至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一些重要项目:1978年: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重要专用处理器项目这一项目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代多用途超级计算机,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3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及其工程化与工业化研究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并进行进一步研究与工程化,标志着我国核武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1988年:我国第一台微重力国产化长周期航天悬浮实验台项目该项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微重力国产化长周期航天悬浮实验台,对于空间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992年:高强度炼铁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推动了我国炼铁工艺的革新和进步,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7年:新一代客机C919重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C919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民用飞机,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填补了我国在商用飞机领域的空白。

2005年:高效多分散剂磺化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提高了我国磺化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中星9号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研制中星9号是我国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的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提升了我国的卫星通信能力。

2016年: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墨子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量子通信卫星,实现了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等重要量子通信任务。

北理工机械副教授简介

北理工机械副教授简介

肖定国 男,1959年3月出生,硕士,副教授
专业特长: 机电系统测试与控制,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开发与工程项目管理
任职: 北京理工大学数控与检测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成就: 毕业后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一直从事“工程测试技术”,和“微机与数控技术”课教学工作和工业测控技术方面的科研工作,形成了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技术的业务专长。近5年中,每年为3~5个班的本科生主讲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指导了22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和6名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13个纵、横向科研项目,本人工作量经费达260万元,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本人曾两次赴美进修近5年,长期学习和使用英语,具有较好的读,写,听,说能力。本人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团结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做到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历年的工作考核均为优良,获校科技工作先进个人一次、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希望您可以帮助我.谢谢您,余老师!
另外,我想向您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科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在大学四年间,拿过两次奖学金,成绩在我们专业应该是中等偏上( 大学期间修过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系统,半导体物理,通信原理,C语言,微机原理,单片机等课程).不过四级至今还没过(个人认为是大学期间最失败的事情),挂过一次科(激光原理).
专业方向:数控机床研发、机床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精度强化技术、数控加工精密测量技术、精密数控微细加工技术。
主讲课程:专业外语、现代数控编程技术及应用、数控加工综合实践、Cad/应用(硕士)
学术成就:主要从事过的研究项目9项,以第一作者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论文被EI检索6篇以上。
周世园:机械制造系,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生导师,数控与检测技术研究室,2003年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制造系机电系统控制与检测研究室教师,主要从事无损检测与计量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承担的科研项目涉及超声探伤测量与校准、光学轮廓测量等,承担的教学任务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课“微机与数控”、“无损检测”等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导师介绍

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导师介绍
E-mail: jxliao@
黄子强
教授
10280
080300光学工程
1992年获得意大利政府奖学金赴Calabria大学化学系从事研究工作,其间获得欧洲专利。2000年作为人才引进回到电子科技大学从事液晶电子学的研究与教学至今。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中国激光等刊物发表文章80余篇,参编《液晶显示技术》,编著的《液晶显示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于2006年1月出版,2008年再版。多次在物理学会作特邀报告和邀请报告。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面上项目等多个重要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其中“液晶变光玻璃”成果曾在中央10套《科技之光》栏目报道播出。在双稳态液晶显示器、3D显示、激光相控阵列、空间光调制器、机载液晶显示器等方面有突破性的成果。中国物理学会会员,《液晶与显示》与《现代显示》编委,《中国物理快报》、《中国物理》、《光学学报》、《中国激光》等期刊的审稿人。
E-mail:ylluo@
于鸿洋
副教授
10111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91年以来从事与数字电视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95年在电子科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数字视频传输与信源编码,之前曾短暂从事雷达成像信号处理研究,再之前在四川大学从事语音信号处理研究,获计算机软件方向的工学硕士学位。
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的在研项目包括:“十一五”国防预研“××匹配制导技术”、“十一五”国防预研“××探测与目标识别仿真与突防验证”和横向合作项目“××距离像识别研究”等。以第一作者在一级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2篇,其中EI和ISTP检索4篇。
E-mail: Wzhang@
廖家轩
E-mail:hyyu@
刘丹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智慧冰壶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智慧冰壶

随机介质中成像模型和图像恢复方法研究
对抗学习中的博弈模型研究 球形视觉模型及全动态场景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繁体手写汉字识别 中英文混合手写识别 连续手写识别 金融系统手写票据识别
多光谱纸币图像分析技术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光谱纸币图像分析技术 电力系统场景重建与仪表识别巡检机器人
师资队伍
唐降龙 黄剑华 刘 鹏 刘家锋 黄庆成 赵 巍 程丹松 吴 锐 刘松波 金 野 教 授 研究中心主任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教 授 图像处理与摄影测量 副教授 研究中心副主任 图像处理与分析 副教授 弱监督学习方法 副教授 多智能体与智能控制 副教授 图像处理与视觉计算 副教授 图像特征检测与机器学习 副教授 视觉与控制 助理研究员 电路系统集成 讲 师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1996年, 我国第一台手写输入电脑,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我国第一个人脸识别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展历史
徐近霈教授
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展语音识别研究。 1983年,微型机语音识别接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LS-83语音\图像混合输入接口,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汉语文本读入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高噪声背景下命令语音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电话语音识别和自动会话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机载语音识别及合成技术,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航天科技集团
嫦娥五号返回器惯性导航单元 短道速滑多目标滑行数据视觉测量与动作分析 武器管理和身份认证系统
国家体育总局
哈医大附属医院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1《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案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1《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案

统编版(2024新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2.1《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案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第一框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材分析本节课从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带来的不同影响入手,引导学生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接着教材从“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三个方面阐释了我们应如何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大都学习积极,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他们大都没吃过苦,在困难挫折面前容易消极懈怠,依赖心理较强,需要加以正确引导,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健全人格拥有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

责任意识学会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做到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对自己负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如何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如何将积极的人生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实践。

教学建议1.利用情景剧展示、故事分享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具体表现。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保持积极态度。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积极心态带来的正面影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材P90“生活观察”。

思考问题:(1)你赞同哪种态度?(2)他们不同的态度会对各自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提示:赞同女同学。

女同学的态度说明她看到了事情好的一面,她会更加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男同学则只看到了事情坏的一面,这会使他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教师导入:人生的旅途,鲜花与荆棘同在,坦途与坎坷交替。

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复杂的人生境遇,关系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人生态度的分类1.活动环节一:认识人生态度展示情景剧——“不同的态度”。

剧情:一位老太太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卖雨伞的和卖草帽的。

一到晴天,老太太就唉声叹气,担心大女婿雨伞卖不出去;一到雨天,她又为忧虑二女婿草帽卖不出去而愁眉苦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 我国第一台手写输入电脑,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我国第一个人脸识别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展历史
徐近霈教授
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展语音识别研究。 1983年,微型机语音识别接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LS-83语音\图像混合输入接口,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汉语文本读入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高噪声背景下命令语音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电话语音识别和自动会话系统: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机载语音识别及合成技术,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航天科技集团
嫦娥五号返回器惯性导航单元 短道速滑多目标滑行数据视觉测量与动作分析 武器管理和身份认证系统
国家体育总局
哈医大附属医院
多模态医学影像癌症辅助诊断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移动拍摄大场景复原与运动跟踪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图像分析技术在纸币清分系统中的应用
高速图像采集系统与预处理 变速率同步图像信号采样 多通道图像信号采样
陈超英 何亚琼 王毓敏 孙宏伟 朱 彤 李明锁 卢汉青 吴 枫 黄哲学 赵春霞 吕 岩 刘明宝 彭笑玫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 信息产业部规划司副司长 航天科工集团一院副院长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8所所长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公司总经理,研究员 中航工业613所所长,研究员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 香港大学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微软亚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Linux新华富才软件首席执行官 去哪儿网首席运营官
发展历史—培养杰出人才
徐雷,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IEEE Fellow 国际模式识别学会Fellow 欧洲科学院院士 模式识别研究中心合作教授 “贝叶斯阴阳学习的系统理论”创始人
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网络软件运行、软件设计与开发、通 信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
发展历史—培养杰出人才
随机介质中成像模型和图像恢复方法研究
对抗学习中的博弈模型研究 球形视觉模型及全动态场景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繁体手写汉字识别 中英文混合手写识别 连续手写识别 金融系统手写票据识别
多光谱纸币图像分析技术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多光谱纸币图像分析技术 电力系统场景重建与仪表识别巡检机器人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介绍
2017年8月
师资队伍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未来研究规划 课程建设Biblioteka 发展历史舒文豪教授
1980年,赴普度大学师从模式识别创始人K.S.FU; 1982年,率先在国内开展汉字识别研究; 1986年,“印刷体字符图像识别”,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联机手写体汉字识别”,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手写文本图像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软件著作权 79项 1项 2项 2项


52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6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5项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移动拍摄下基于MCMC粒子滤波器的人体运动跟踪算法研究 弱监督在线学习方法及其在视觉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主动视觉中的对抗问题研究 基于Constellation模型的自然场景文本检索方法研究 监控视频中大规模群体系统模型及其演进-预报方法研究
师资队伍
唐降龙 黄剑华 刘 鹏 刘家锋 黄庆成 赵 巍 程丹松 吴 锐 刘松波 金 野 教 授 研究中心主任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教 授 图像处理与摄影测量 副教授 研究中心副主任 图像处理与分析 副教授 弱监督学习方法 副教授 多智能体与智能控制 副教授 图像处理与视觉计算 副教授 图像特征检测与机器学习 副教授 视觉与控制 助理研究员 电路系统集成 讲 师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论文
1. 2. 3. 4. 5. 6. 7. 8. Yuru Wang, Xianglong Tang, Qing Cui, Dynamic Appearance Model for Particle Filter Based Visual Tracking. Pattern Recognition, 2012, 45(12): 4510-4523. Liu GuoJun, Tang XiangLong, Cheng H. D., Huang JianHua, Liu JiaFeng, A Novel Approach for Tracking High Speed Skaters in Sports Using a Panning Camera, Pattern Recognition, 2009, 42(11): 2922-2935. Jie Li, Xianglong Tang, Jiafeng Liu, Jianhua Huang, Yadong Wang, A Novel Approach to Feature Extraction from Classification Models Based on Information Gene Pairs, Pattern Recognition, 2008, 41(3). Jie Li, Xianglong Tang, Wei Zhao, Jianhua Huang, A new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Pattern Recognition, 2007, 40(11). Xifeng Tong, Jianhua Huang, Xianglong Tang, Daming Shi, Fingerprint Minutiae Matching Using the Adjacent Feature Vector,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05, 25(9). Hui Zhu, Xianglong Tang, Classifier geometrical characteristic comparis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lassifier selec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2005, 26:829-842. Ye Zhipeng, Liu Peng, Zhao Wei, Tang Xianglong, Practice makes perfect: An adaptive activ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NEUROCOMPUTING, 2016, Vol.196(5):95-106, SCI IF 2.392 Jiangchuan Huang, Jianghui Ji, Peijian Ye, Xiaolei Wang, Jun Yan, Linzhi Meng, Su Wang, Chunlai Li, Yuan Li, Dong Qiao, Wei Zhao, et al., The Ginger-shaped Asteroid 4179 Toutatis: New Insights from a Successful Flyby of Chang’e-2, Nature - Scientific Report, 2013.12.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移动(飞行)环境中的运动目标锁定与识别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智慧冰壶
• • 人工智能与科技奥运项目 契合2022年北京冬奥会需求和冰壶项目的竞技需求
– 运动成绩的竞争是体能、智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 采用人工智能手段提高训练水平、提高比赛成绩
重要科研项目及成果——智慧冰壶 • 智慧冰壶仿真计算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