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内小儿禁用或慎用药
医学资料系列之儿童用药指南

医学资料系列之儿童用药指南儿童使用磺胺药要慎重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等作用较强。
为此许多医生或家长喜欢使用该类药物进行治病,但是小儿时期各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药物解毒、排泄及耐受能力差,使用不当易引起许多严重的不良后果。
临床上观察到小儿大剂量用药易致中毒或消化道出血。
即使严格掌握剂量也可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眩晕。
较为敏感的小儿还会诱发药物疹、药物热及腹痛。
严重者可出现磺胺药过敏及呼吸困难。
同时磺胺药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低,特别是在酸性尿液中能生成一种溶解度更低的物质结晶析出,而出现尿液有结晶、排尿困难以及血尿。
研究还表明:该药还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B族。
使小儿出现食欲不振、口角炎、神经炎等。
因此,患儿应用磺胺类药物治疗疾病时应需慎重;新生儿、早产儿绝对禁用,有药物过敏、呼吸困难、腹痛症状时要立即停药,同时在服药过程中可让孩子多饮白开水,必要时加服碳酸氢钠,而对需用药时间长的患儿,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类药物,肝肾功能不良的小儿也应禁用。
婴幼儿应该慎用紫药水紫药水是临床常用的皮肤粘膜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及收敛作用,但使用不当时也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对婴幼儿而言更是如此。
紫药水的毒副作用通常表现为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两种。
前者可使婴幼儿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怒、哭闹、夜寐不宁、严重的可有流涎、音哑、吞咽困难、气促甚至呼吸困难;后者则表现为涂药周围皮肤潮红、搔痒或皮疹,若涂于口腔可见牙龈、舌头、口腔粘膜潮红溃疡,或出现灰白色斑块样病变,擦去斑块后局部有渗血创面,有的甚至出现舌体肿大、增厚等。
造成上述反应的原因是:1.紫药水使用浓度过高;2.用量过大,如涂抹面积过大、涂抹次数过多;3.婴幼儿皮肤娇嫩,对外界刺激适应能力差;4.过敏体质,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婴幼儿最好不用或少用紫药水。
必须要用时,则应注意紫药水的浓度不可过高,应限于0.5%-1%,用药次数为每天1次-3次,涂抹范围局限于病灶周围,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
儿童用药有哪些禁忌

儿童用药有哪些禁忌?慎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小孩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
但是,对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
因其服阿司匹林容易患瑞氏综合症。
开始时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害,且容易被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
儿童患流感、水痘时,服用阿司匹林导致瑞氏综合症的机会,比其它情况要高25倍。
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最常用APC,即“复方阿司匹林”,常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和头痛。
另外APC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
而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能本来就较差,高热时很易引起惊厥,如果当婴幼儿发热时,使用APC来退热,就等于“火上浇油”,致使因发汗过多而引起虚脱。
因此应慎用。
服用APC时应多喝开水,促使发汗散热,达到退热解痛目的。
忌服维生素A——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它可以使软骨成熟、退变。
维生素A不足时,可减慢骺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
但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骨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矮子。
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鳝鱼、猪、牛、鸡等动物内脏,蛋黄、波菜、青菜、青椒、蜜桔、胡萝卜。
忌服速效感冒胶囊——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
故婴幼儿感冒时,要忌服速效感冒胶囊。
忌滥服补药——给小孩服用中药滋补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冬虫草精、北芪精等)的现象,近十年来可说是司空见惯。
因为相关部门在近十年中对于该方面管理不力,曾出现过不少问题。
其中最常见也比较糟糕的是,不少中药补品中含有激素或具激素样作用的物质,儿童服药,可能出现性早熟:男孩口唇边汗毛变粗、变长,阴茎变粗、易勃起;女孩子乳房提早发育、阴蒂增大、初潮提前等现象。
在此说一句有效期为二十年(1999-2019)的话:中国大陆的儿童迫切需要的是自由的空间和运动。
新生儿忌用退烧药——新生婴儿比较容易发烧,因其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
常用药物的年龄限制

常用药物的年龄限制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用对了可以治病,用得不对就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还有可能致病。
我院的常规药品有800多种,许多药品及其品规是有年龄使用限制的,不适宜的年龄用药可能是禁忌症,或者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一、抗生素类药1、喹诺酮类药(包括诺氟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等):18岁以下患者禁用2、克拉霉素0.5g:12岁以下儿童请使用其它适宜剂型的品种3、SMZ: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4、头孢西丁:3个月以内婴儿不宜使用5、克林霉素:1个月的小儿不宜使用,4岁以内儿童慎用6、头孢唑林:早产儿及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不推荐应用本品二、抗病毒药7、金刚烷胺:新生儿和1岁以下患者禁用三、抗寄生虫病药8、肠虫清:2岁以下小儿禁用四、呼吸系统用药9、孟鲁司特钠4mg:2-5岁儿童患者使用10、孟鲁司特钠5mg:6岁-14岁儿童患者使用11、孟鲁司特钠10mg:15岁及15岁以上成人使用12、奥亭:2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本品13、新康太克:不推荐用于12岁以下儿童五、耳鼻喉科用药14、爱赛平:5岁及5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15、诺通: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请使用0.05%浓度的盐酸赛洛唑林鼻用喷雾剂16、辅舒良:12岁以下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需长期使用应规律监测身高六、消化系统用药17、洛哌丁胺:禁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18、雷尼替丁:8岁以下儿童禁用19、美沙拉嗪: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七、解热镇痛抗炎药20、巴米尔: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16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宜服用本品八、抗抑郁药21、帕罗西汀:不可用于年龄小于18岁的儿童或青少年九、皮肤科外用药22、千白: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

儿童禁用慎用药物为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就我院现使用药品对特殊人群禁、忌使用及须谨慎使用的药品进行归纳,给予特别提示。
未提示到的药品可能是在整理时疏漏,医师在首次使用每一种药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如何理解“慎用”、“忌用”和“禁用”“慎用”是指可以使用,但需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一般药物慎用的对象多见于老人、小儿、孕妇及心脏、肝、肾等功能低下者,这些人由于机体生理或病理特点,可在使用某种药物是加重该药的不良反应。
此时应及时停药。
“忌用”是指不宜使用。
提醒某些用药者此药的不良反应产生的不良后果,如心得安对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阻断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及鼻黏膜毛细血管收缩,故忌用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病人,凡属忌用某药,应尽量避免使用。
“禁用”是禁止使用。
如对青霉素过敏者,应禁用青霉素。
凡属禁用的药品,绝对不能使用。
因此,患者应遵医嘱或使用说明书上说明的“慎用”、“忌用”和“禁用”来用药。
儿童用药在许多方面与成人不同,主要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比较快。
因此不能在生理上、医学上或药学等方面认为儿童是“小尺寸的成人”。
根据成人的剂量按比例确定儿童剂量,尽管这是不合适的,但是过去长期使用这种说法。
临床使用治疗范围比较大而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时,即使剂量不精确,也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然而某些治疗与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微量差异即可引起毒性,、。
如地高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细胞毒性类药物,这些药物需根据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疾病状态、个体反应状况加以调整。
就是说儿童用药需医、护、成等密切注意用药后的生理反应。
1972年FDA规定:药厂必须提供充分的临床研究报告,才可以在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中附儿童使用说明。
目前,在美国80%的用于儿童的药物并未得到FDA批准正式用于儿童治疗。
由于许多药厂不愿意花费大量金钱用于儿童的临床药物研究,因此医生无法得到关于儿童用药的指导。
ADRs分A型和B型两大类。
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主要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过强所致。
儿童年龄与用药禁忌汇总

抗过敏药
苯海拉敏:新生儿、早产儿忌用
茶苯海敏:新生儿、早产儿忌用
异丙嗪:2岁以下小儿慎用,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或早产儿不宜使用,婴幼儿慎用
富马酸酮替芬:小于6月儿童禁用
盐酸羟嗪:婴幼儿禁用,6岁以下慎用
赛庚啶:小于6岁一次剂量不超过1mg,2岁以下不宜使用
氯雷他定:2岁以下儿童用药的安全性不清楚
阿奇霉素:6月以下小儿口服用药安全性及小于16岁儿童静脉注射安全性均不清楚(新增加)
氨基糖苷类:药典小于6岁慎用,浙江省版抗生素应用指导为禁用
多粘菌素B:不推荐小于2岁小儿使用
克林霉素:小于1月新生儿不宜应用,(某些药品说明书中为4岁以下慎用)
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禁用
磺胺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甲氧嘧啶:小于2月婴儿禁用
消旋卡多曲:不推荐1月以下儿童使用
东莨菪碱:乳幼儿、婴儿慎用
多潘立酮:1岁以内应特别慎用
西沙比利:早产新生儿不建议使用
磷脂酰胆碱: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注射液
柳氮磺吡啶:2岁以下小儿禁用
Ⅴ
泌尿系统
螺内酯:小于2岁应用应遵医嘱
Ⅵ
内分泌系统二甲双胍Fra bibliotek不推荐10岁以下儿童使用
Ⅶ
抗微生物药物
头孢呋辛酯:药品不可嚼碎服用,5岁以下不宜用
头孢孟多:早产儿、新生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丙烯:小于6月婴儿不推荐使用
头孢哌酮: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
头孢克肟:小于6月婴儿慎用
头孢泊肟酯: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未确立
头孢吡肟:小于2月小儿安全性及疗效未确定
美罗培南:小于3月暂不推荐使用
氯霉素: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
乙酰螺旋霉素:小于6月安全性尚不清楚
中药特殊药量总结

中药特殊药量总结1. 引言中药特殊药量指的是某些中药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剂量的调整。
这些中药可能因为药效较强,或者容易引起副作用而被归为特殊药量范畴。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中药特殊药量进行总结,以便医务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参考。
2. 黄连(Coptidis Rhizoma)通用药名:黄连中药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特殊药量:•小儿禁用: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黄连具有较强的毒性,容易导致中毒反应,因此不宜使用。
•孕妇慎用:孕妇避免使用黄连,因为其中的黄连素具有刺激子宫的作用,可能导致流产。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由于黄连中的活性成分对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黄连。
3. 人参(Panax ginseng)通用药名:人参中药功能:补气养血,益气补心特殊药量:•高血压患者慎用:人参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该慎用或避免使用人参。
•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者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在同时使用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高血糖患者慎用:人参可能会增加血糖水平,对于已经患有高血糖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人参。
4. 甘草(Glycyrrhizae Radix)通用药名:甘草中药功能:解毒,补中益气特殊药量:•低钾血症患者慎用:甘草中的甘草酸盐可能导致血钾水平下降,对于已经患有低钾血症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甘草。
•高血压患者慎用:甘草中的甘草酸盐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甘草。
•孕妇慎用:甘草可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甘草。
5. 石菖蒲(Acori tatarinowii Rhizoma)通用药名:石菖蒲中药功能:开窍除痰,止咳化痰特殊药量:•小儿禁用:石菖蒲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香油,容易刺激呼吸道引起不适,因此不宜用于儿童。
常用药物年龄限制表

常用药物年龄限制表1、复方氨酚烷胺片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仅用于成人。
2、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1岁以下儿童禁用,5岁以下儿童慎用。
3、氨金黄敏颗粒本品含盐酸金刚烷胺,1岁以下儿童禁用,5岁以下儿童慎用。
4、加替沙星片 18岁以下儿童禁用、糖尿病禁用。
5、诺氟沙星胶囊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6、 6、盐酸左氧氟沙星片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7、7、氧氟沙星片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8、8、盐酸莫西沙星片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9、 9、司帕沙星片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10、甲磺酸培氟沙星胶囊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11、11、盐酸环丙沙星片 18岁以下儿童禁用。
12、 12、依诺沙星胶囊18岁以下儿童禁用。
13、尼美舒利分散片(大众须凭处方购买)12岁以下儿童禁用。
14、 14、盐酸雷尼替丁胶囊 8岁以下儿童禁用。
15、联磺甲氧苄啶片(增效联磺片)小于2个月的婴儿禁用本品。
16、16、复方磺胺咪片早产儿,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17、 17、颠茄磺苄啶片(泻痢停)新生儿及2个月的婴儿禁用。
18、18、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绿药膏)1个月以内婴儿禁用。
19、美沙拉嗪肠溶片对水杨酸类有过敏使者禁用;2岁以下儿童禁用。
20、20、复方水杨酸甲酯巴布膏(冷巴)30月龄以下婴儿禁用。
21、21、复方樟脑乳膏 2岁以下儿童禁用。
22、 22、强力枇杷露儿童禁用。
23、23、克咳片儿童禁用。
24、复方新诺明片 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25、 25、佐匹克隆片 15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本品。
26、史克肠虫清2岁以下儿童禁用。
27、27、消炎止咳片儿童禁用。
28、28、土霉素片8岁以下儿童禁用。
29、盐酸多西环素胶丸 8岁以下儿童禁用。
30、美满霉素胶囊(盐酸米诺环素)8岁以下儿童禁用。
31、盐酸美他环素片 8岁以下儿童禁用。
32、替硝唑 12岁以下患者禁用。
33、达芬霖(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二岁以下小儿、孕妇禁用。
小儿的常见病的用药及慎用药

小儿的常见病的用药及慎用药小儿7种慎用药1、对神经系统有损害的药:氨基糖甙类、抗结核药、氨茶碱等。
用药期间注意孩子听力、皮肤、动作协调等,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2、损伤骨、牙齿的药:激素类、喹喏酮类等。
3、可致过敏反应的药:青霉素类、链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
4、对血液系统有损害的药:解热镇痛药、镇静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等。
用药期间观察孩子脸色、精神状态,必要时做血常规化验。
5、对消化道有损害的药:解热镇痛药、补铁生血剂、激素类、口服抗生素等。
用药期间观察大便,必要时做大便化验。
6、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磺胺类、红霉素、四环素类(对骨、牙齿也有损害)、抗结核药、止吐药等。
7、对肾脏有损害的药:氨基糖甙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类等。
用药期间观察小便,必要时做尿常规检查。
因此,儿童在服药治病时要小心以上7种危险药物,当心,7种药儿童服用最危险。
小儿常见疾病的用药1)轻微感冒(喷嚏、流涕):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金丹2)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新)、3)感冒、咳嗽:、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儿止咳糖浆(露)、4)咳嗽、多痰: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5)严重鼻塞、脓涕:、滴宁、6)退烧:美林、小儿退热贴7)发热、扁桃体炎(咽炎):小儿咽扁冲剂8)食欲不振、脾胃虚弱:脾可欣、9)积食(乳食疳积)、厌食、消化不良:四磨汤、小儿化食丸、婴儿健脾散10)腹泻:妈咪爱、金双歧、思密达、乳酸菌素、11)非感染性腹泻:脾可欣、醒脾养儿、婴儿健脾散、思密达、12)受惊、夜啼:珠珀猴枣散、珍珠粉、保婴丹、婴儿素、13)睡眠不宁:婴儿素、醒脾养儿14)湿疹:肤乐霜、舒肤特、紫草油15)磕碰擦外伤:万花油、16)烫伤:京万红17)常用抗病毒药:板蓝根(中)、新博林(西)常用消炎药(抗生素):希刻劳、阿奇霉素、阿莫仙等。
幼儿常用药及用法1.小儿速效感冒冲剂(该药特常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岁内小儿禁用或慎用药
婴儿期包括早产儿和新生儿,其特点是药物较易进入脑组织,即使在皮肤局部应用(洗剂和软膏剂),也会迅速吸收,有时在体内产生全身的作用。
婴儿在使用任何药物时,都应密切注意,以免可能影响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下列两类药物应禁用或慎用,家庭用药者更须注意。
(1)尽可能完全避免使用的药物:氯霉素、苯乙哌啶、无味红霉素、异烟肼、萘啶酸(3个月以内)、呋喃妥因、磺胺类(2个月以内)、四环素类。
(2)慎用或在医生密切监视下使用的药物:雄激素、含哌嗪的驱虫药、阿司匹林、多粘菌素E、可的松样药物、萘啶酸(3个月以上)、吩噻嗪类、磺胺类(2个月以上)、维生素A(大剂量)。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大观霉素、新霉素等
6岁以下儿童禁用,6岁以上慎用,使用过量会导致听力下降,严重者可使听神经发生变性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可逆性的耳聋、耳鸣。
禁止与速尿合用,可加强耳毒性;禁止与头孢菌素合用,可致肾功能衰竭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无味红霉素
2个月以内尽可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严重者导致儿童肝脏损伤、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林可霉素1月龄以下的新生儿禁用
氯霉素
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儿童慎用,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症,肝功能衰竭
喹诺酮类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禁用于幼儿,未成年儿童慎用,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
8岁以下小儿禁用,引起呕吐、腹泻、牙釉质发育不全及黄染,并有终身不退的可能,骨骼生长迟缓,小婴儿还会产生脑水肿
磺胺类:复方新诺明(SMZ-TMP)
新生儿忌用,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为缺氧性全身发紫;新生儿黄疸,2岁以上医生指导下使用
甲氧苄啶(TMP)
早产儿、新生儿避免使用
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痢特灵)
婴儿忌用,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表现为手、足、皮肤麻、胀、痛感或蚁行感,并逐渐向躯
干伸延,严重时手拿不住东西,足背抬不起来,感觉全部消失,皮肤粗糙、冰凉、不出汗;新生儿溶血性贫血
咪康唑1岁以下儿童禁用
哌嗪类驱虫药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阿苯达唑(肠虫清)2岁以下小儿禁用
呋塞米(速尿)儿童慎用,用药量宜少,间隔适当延长,忌与氨基糖类合用
肼苯哒嗪婴儿、新生儿忌用,可致红斑性狼疮综合征
氯丙嗪新生儿忌用,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新生儿黄疸
氯雷他定儿童慎用,2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西替利嗪儿童慎用,12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布地奈德儿童慎用,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羟氯喹新生儿禁用,儿童慎用
奎宁新生儿忌用,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皮肤稍挤压即出现局部青紫
伯氨喹新生儿忌用,易引起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呼吸急促、全身青紫,有血样尿,新生儿黄疸
维生素A 儿童慎用,过量可引发毛发枯干、皮疹、瘙痒、厌食、骨痛、头痛、呕吐等中毒症状,影响骨的发育,长不高
维生素C 儿童慎用,服用过量可引起腹痛、腹泻等症;服用时忌吃猪肝
维生素D 儿童慎用,过量可引起低热、呕吐、腹泻、厌食、甚至软组织异位骨化、蛋白尿、肾脏损害等症,婴儿服过多,则引起婴儿高血压
氨茶碱
儿童慎用,超量会导致氨茶碱急性中毒,出现烦躁不安、出虚汗、心动过速甚至休克死亡,应严格按医生指导掌握用量
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糖浆等)
忌空服服用,否则刺激胃肠道;也忌与牛奶、豆浆、苏打饼干、菠菜汁、茶水等同服
阿司匹林
新生儿禁用,对12岁以下的儿童患流感或水痘后要忌用,易患雷耶氏综合征,开始时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很容易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
小儿退热片、APC 新生儿禁用,需医生指导使用
扑热息痛需医生指导使用,儿童若每日用量超过3 g时,便可能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可以引起致死性肝损伤
吲哚美辛(消炎痛)儿童对本品敏感,有用本品后因激发潜在性感染而死亡的报道,儿童慎用
奥沙普秦(诺松)
吡罗昔康儿童禁用
美罗昔康15岁以下儿童禁用
塞来昔布(西乐葆)18岁以下禁用
奋乃静新生儿忌用,可致麻痹性肠梗阻;新生儿黄疸
地西泮(安定)儿童慎用,可致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新生儿、6个月以儿童忌用
阿普唑仑18岁以下慎用
利眠宁6岁以下不宜使用
维生素K1 儿童慎用,可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维生素K3 儿童慎用,较大剂量可产生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
雷尼替丁8岁以下小儿禁用
法莫替丁儿童慎用,对小儿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雷贝拉唑对小儿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儿童不推荐使用
丁溴东莨菪碱(解痉灵)乳幼儿、小儿慎用
莫沙必利儿童及青少年慎用
奥氮平18岁以下不宜使用
利培酮(维思通)禁用于15岁以下儿童
丙米嗪5岁以下儿童慎用
培他啶小儿禁用
哌甲酯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
对氨基水杨酸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苯乙哌啶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异烟肼2个月以内尽可能避免使用,2个月以上慎用或医生密切监护使用
吗啡新生儿和婴儿禁用,儿童、老人慎用
哌替啶(度冷丁)婴幼儿慎用,1岁以内小儿一般不应静脉注射本品或行人工冬眠,儿童慎用
芬太尼儿童或18岁以下慎用
安素4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环孢素1岁以下婴儿禁用
钙剂忌食菠菜及其菜汤,易形成草酸钙而影响吸收
微量元素锌浓度大于15mg/L时损害巨噬细胞,减弱杀灭真菌的能力,增加脓疮病的发病率
中药滋补剂: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等儿童及青少年慎用,可致性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