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两种不同股静脉采血方法对新生儿的影响

两种不同股静脉采血方法对新生儿的影响

两种不同股静脉采血方法对新生儿的影响发表时间:2012-12-25T11:20:16.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7期供稿作者:卢杰云李艳霞[导读] 新生儿住院期间,经常要采集血液标本进行临床化验,在实际护理操作中,护士主要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

卢杰云李艳霞(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妇幼保健院 065000)【中图分类号】R32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048-02【摘要】目的比较股静脉斜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

方法将580例需取血进行化验的刚出生患儿和1个月以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和直穿刺术采血,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时患儿面部表情,哭声,口周、鼻根皮肤颜色,采血侧下肢皮肤颜色与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97%,穿刺操作时间5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8%,标本溶血率4%。

直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为77.7%,穿刺操作时间为10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0%,标本溶血率11%。

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患儿痛苦轻,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易发生意外,应积极推广。

【关键词】股静脉斜穿刺采血股静脉直穿刺采血新生儿生命体征新生儿住院期间,经常要采集血液标本进行临床化验,在实际护理操作中,护士主要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

我科以前用股静脉直穿刺法,但有时操作完毕后患儿采血侧肢体皮肤发花、发白,我们经过给予局部按摩,持续数秒钟甚至几分钟后即可缓解,但有一名早产儿在行股静脉直穿刺采血时发生意外,后来改股静脉斜穿刺采血。

笔者用这两种采血方法对患儿的反应、颜面皮肤及下肢皮肤的颜色、局部血肿、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7年4月~2008年4月住院新生儿580例,其中早产儿、低体重儿228例,巨大儿55例,足月儿297例,男338例,女242例,年龄最小的出生后30分钟,最大的28天,随机分为观察组312例、对照组268例。

应用两种静脉采血法的效果对照比较

应用两种静脉采血法的效果对照比较

应用两种静脉采血法的效果对照比较孙素娟【摘要】@@ 在小儿科临床工作中,静脉采血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目前,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在临床采集血样标本中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同并广泛应用.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采血,可大大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我医院小儿科应用真空采血装置采血,收到了好的效果,报告如下.【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12【总页数】1页(P119)【关键词】患儿;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护理【作者】孙素娟【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在小儿科临床工作中,静脉采血是必须熟练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

目前,一次性采血针配套真空采血管在临床采集血样标本中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同并广泛应用。

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采血,可大大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我医院小儿科应用真空采血装置采血,收到了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2月我医院儿科住院患者300例次,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岁。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次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采血,对照组150例次例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采血。

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常规血液化验。

即血常规、血凝四项、肝功能、空腹血糖、HIV、TP、乙肝五项和丙肝抗体.共需血标本餐15 ml。

两组患儿均选择上肢贵要静脉采血,固定护士操作。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150例患儿使用真空采血系统采血,静脉采血时消毒皮肤,头皮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用穿刺针刺穿采血管胶塞,负压吸引,血液自动流入试管。

血量足够时,头皮针管反折控制吸入血量,拔出针头后,如为多管采血按采血管要求的先后顺序采血。

对照组150例患者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10 ml规格)。

静脉采血拔针后两种按压法的止血效果比较

静脉采血拔针后两种按压法的止血效果比较
3 讨 论
① 增 加 按 压 部 位 的 面 积 ,可 有 效 降 低 拔 针 后 的瘀 血 率 。 在 临 床 上 ,由 于进 针 角 度 、皮 肤 脂 肪 厚 度 及 护 士 个 人 操 作 习惯 的 不 同 ,不 是 所 有 的穿 刺 在 进 入 皮 肤 的 同 时 也 进 入 血 管 ,有 的 是 先 进 入 皮 肤 后 ,在 血 管 上 方 平 移 一 段 距 离 后 再 进 入 血 管 ,这 使得皮肤针 眼和血管针眼往往不在同一点(如肥胖者 )。传统 的 屈肘 棉 签 横 压 法 ,因 棉 签 直 径 小 (约 为 6 him),按 压 面 积 较 小 ,只 压 住 皮 肤 针 眼 而 血管 针 眼 未 得 到按 压 ,血 液 从 血 管 针 眼 外 流 时 ,便 形 成 局 部 血 肿 或 瘀 血 。 而 实 验 组 的伸 肘 棉 签 两 指 直压法 ,由于按压 时棉 签与 血管 平行 ,棉 签 长度 约为 1.8 cm 左 右 ,食 指 和 中 指 两 指 总 宽 度 3 cn'l左 右 ,而 针 头 进 入 皮 肤 最 长 为 2.0 cm 左 右 。食 指 和 中指 并 排 横 向 按 压 时 ,皮 肤 针 眼 与 血 管 针 眼 被 同时 按 压 ,因 此 减 少 了 皮 肤 针 眼 出血 和 皮 下 瘀 血
6 参 考 文 献 [1] 李 如 竹 .护理 沟 通 [M].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2006:1
— 66.
[收稿 日期 :2010—06—04 编校 :王丽娜 ]
静脉 采血 拔 针后 两种按 压 法 的止 血效 果 比较
何 丽 琴 (福建 省邵 武 市 立 医 院 体 检 中心 ,福 建 邵武 354000)
程 。一 个 月后 与 对 照组 相 比有 了 明 显 的差 异 。 如表 1结 果 。 表 1 输尿 管 支 架置 入 术 后 患者 两 组 比较 不 适 因 素分 析 表 (例 )

婴幼儿两种静脉采血方法效果的对比研究

婴幼儿两种静脉采血方法效果的对比研究

静脉采血的 36例婴 幼儿 , 1 1例 , 15例 ; 1 男 8 女 3 年龄 2月 ~6
岁 。随 机 分 为对 照 组 18例 , 用 一 次 性 1 l 射 器 斜 刺 进 5 采 Om 注 针 行 股静 脉穿 刺 抽 血 ; 验 组 18例 , 用 一 次性 静 脉 采 血 针 试 5 采
管 采 集 血标 本 。完 毕 用棉 球 按 压 针 眼 上 方 拔 出 针 头 , 家属 继 嘱
续 按 压 1 n 保 证部 位 准 确 , 防血 肿 形 成 。 0mi, 以
合婴幼儿的采血方法, 提高满意度 。现报道如下。
l 资 料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20 0 8年 l 至 2 1 0月 00年 l 我 院 门诊 接 受 O月
13 方 法 . 对 照 组 采 用 一 次 性 1 l 射器 4 。 斜 刺 进 针 行 Om 注 5角 股静 脉 穿 刺 抽 血法 : 儿取 仰 卧位 , 掉 预 穿 刺 侧 裤 腿 , 露 腹 患 脱 暴
股沟 , 其他处用衣物覆 盖遮挡 。穿刺侧 大腿 外旋 , 小腿 向内侧
屈 曲 , 属 帮 助 固 定 。 执 行 护 士 触 摸 股 动 脉 搏 动 最 强 点 , 手 家 用 指 轻 做标 记 。用 安 尔 碘 棉 棒 消毒 2次 穿 刺 部 位 , 消 毒 操 作 者 并
e u ao 2 0 1 6 8 6 8 d c i n, 0 0, 6: 2 - 2 .
给予正确 的健康教育 , 由护士和家属共 同监督 患者对健康教 并 育内容给予执行 。
我 科 患 者 多 为老 年 人 , 医从 性 差 。健 康 教 育 是 整 体 护 理 的
重要环节 , 我们设计的健康 教育执行 单 , 旨在将之应 用于 全髋

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分析

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分析

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7-01T11:14:37.2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作者:高雅琴[导读] 比分析应用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

高雅琴(景泰县中医院检验科;甘肃景泰7304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

方法:为80例在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受试者应用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中8项检验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与采用末梢采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相比,为本组受试者采用静脉采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获得的WBC指标较低,RBC、 PLT、 MCV、Hb、MCHC 指标较高,差异显著(P < 0.05)。

结论:与采用末梢采血法相比,采用静脉采血法为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获得的结果更准确,在诊断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更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血常规检验;应用效果血常规检验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检查项目,其可以为医生提供多种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并对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鉴别。

从血液标本的采集方式上来说,其可分为静脉采血、末梢采血、动脉采血等不同的方式,最常用的时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两种,这两种方式获取血液标本的时候也会因环境、操作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的检测结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80名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自愿参与试验研究,并能配合后续可能的其他研究工作;经试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被证实身体健康。

排除标准:合并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的志愿者;合并营养不良的志愿者;合并器质性功能损害症状的志愿者;参与研究期间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的志愿者;将志愿者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40名。

A 组志愿者中,男24例,女 16例,年龄18~60 岁,平均 (32.1±3.5) 岁。

两种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的对比研究

两种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的对比研究
药 ,0 1 6 2 ):1 一 1 . 2 1 , ( 9 1 3 l 4
[ ] 王 丽凤 , 学 伟 . 液 分 析 仪 潜 血 反 应 与 显 微 镜 检 查 红 细 6 黄 尿
胞 的对 比分 析 [] 临床 医药 实 践 ,0 1 2 ( 1 666 7 J. 2 1 ,0 9 :7 —7 .
2 1 年 本 院 2 0例 门诊 患 者 的 随 机 尿 样 。 01 0 血 反 应假 阳性 。
1 1 标本 来 源 .
1 2 尿 液 分 析 仪 检 测 在 混 匀 的 1 . 0mL新 鲜 尿 液 中浸 人 尿 试 纸 条 1S 取 出 , 仪 器 进 行 测 定 , 后 上 自动 打 印 尿 潜 血 结 果 , 结 果报告分为 : 、 一、 、 +、 ++、 +++。 一 +/ + + + + 13 显微 镜检查 . 取 尿 液 1 于 试 管 中 , l5 0rmi 0mI 以 0 / n 离 心 5mi, 去 上 清 液 , n弃 留沉 淀 0 2mL。充 分 混 匀 后 , 出约 . 取 2 L 于 载 玻 片 上 , 上 盖 玻 片 , 后 用 较 弱 的光 线 以低 倍 镜 o 加 然 观察全貌 , 再用 高倍 镜 辨 认 细 胞 。结 果 报 告 为 ×个 / 高倍 视 野 。
( 收稿 I期 :0 20—2 t 2 1-30 )
骨 骼 肌 发 生 严 重 损 伤 时 , 浆 中 肌 红蛋 白 ( / 高 , 肾 脏 排 血 Mb 增 经 泄 , 尿 液 中 Mb增 高 。故 潜 血 反 应 阳 性 , 检 RB 阴 性 。 使 镜 C ( ) 些 患 者 尿 中含 有 对 热 不 稳 定 酶 , 使 尿 潜 血 反 应 出 现 假 3某 可
阳性 。 (1 些 氧 化 性 污 染 物 也 可 使 尿 潜 血 反 应 假 阳 性 。 ( 1 4某 5

新生儿疾病筛查两种采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新生儿疾病筛查两种采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 切勿触及足跟皮肤 ) , 采集 3个直径 > 8 m m 的血 斑; 将血片置于清洁空气 中避免阳光直射 , 自 然晾干
呈深 褐色 并登 记造 册 , 将检 查 合 格 的滤纸 干 血 片置 于 塑料袋 内 , 保 存 在 2~ 8℃ 冰箱 中 , 3 d内进行 筛查 检测 。 ( 2 ) 改进 组 : 新 生 儿 手背 静 脉 充盈 者 , 让婴 儿 吸吮奶 , 扎 上压 脉带 , 用7 5 %酒 精 消 毒皮 肤 后 , 选 择 5号 头皮 针 , 采血 者 左 手 以握 手 式将 采 血 部 位皮 肤 绷 紧进 行 穿刺 , 成 功后将 血 滴至 滤纸上 , 后 面 的操 作 同传 统法 ; 对新 生 儿 手 背静 脉 不 充盈 者 选 择 足跟 定 位斜刺采血法 J , 让婴儿吸吮奶 , 于足外踝约 0 . 3 c m 与足外 缘脚 底上 缘 约 0 . 5 o n处 两线 相交点 穿刺 , 采
2 0 1 2 0 - 7的新生儿 2 8 1 例 为改进组 ( 手背静脉穿 刺
法或 足跟 定位斜 刺 法 采 血 ) 。所 有 人 选 的新 生 儿 出
血者左手将采血部位皮肤绷 紧, 用新生儿采血针 以 4 0 ̄ 4 5 o C 角斜刺进针 1 ~ 1 . 5 m i l l , 松开左手等待 5— 8 s , 单手向针刺处挤压使血液流出 , 弃去第一滴血, 右手用滤纸片接触血滴 , 其他操作同传统法。 1 . 3 观 察 指 标 采 血 完 成 时 间 、 一 针 采 血 成 功 率、 血 标本 合格 率 、 新 生 儿哭 闹时 间等 。
此, 提高产科采血人员的采血质量 和采血成功率显 得 尤为重 要 。我 院采用 改进 后 的采 血方 法 收到满 意
效果 , 报 告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

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

血常规检测在医疗疹治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医生来说,血常规是提高临床诊疗准确性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验非常有必要。

在我国,血液采样方法有三类:静脉采血、动脉采血和末稍采血。

当中,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

本文将静脉采血与末梢采血在血液常规检测中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指导。

"血常规"是一项最基本的血液检验,它能够协助医师确认早期病变,并且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病变、是否贫血和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经过血常规检测后,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并由电脑自动生成检测报告。

相比其他采血方式,末梢采血的疼痛感更低,标本的采集更加方便,采血速度更快,更加安全可靠,患者接受度高,临床上应用广泛。

静脉采血更符合患者实际情况,血常规检测结果更客观准确。

静脉采血是一种常用的血液采集方法,通常从体表浅静脉,如肘部和手背等处。

临床多采用EDTA-K2带负压的真空采血管,并配置一次性针头抽血检测。

在采血之前,让患者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检测人员向患者耐心解释,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譬如晕血、低血糖,应让患者平卧休息,必要时可注射葡萄糖。

抽血前应对抽血部位进行消毒,对一次性针头、采样管进行检查,以确保质量可靠,在有效期内使用。

病人坐在实验台前,伸出手臂放在台面上,用棉签蘸取爱尔碘,顺时针擦拭,等待爱尔碘挥发,然后用酒精棉签重复此过程。

对患者部位进行穿刺治疗时,应将针头斜行30°,以迅速刺入肌肤,而后以5°角穿刺静脉壁,进入静脉腔。

一旦出现回血,应立即将针头轻轻探入少许,以免针头滑出,但切勿过度深刺,以免形成血肿,并且应立即去除压脉带。

静脉血是临床常用的血液样本,采集量为2毫升,做血常规检测时使用EDTA-K2抗凝管,将血液标本轻柔颠倒混匀,防止标本发生溶血或凝集现象。

研究发现,静脉采血能够显著提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的数量,而且能够反复检测,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因此静脉采血在血液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年第13卷第22期•5•两种静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张慧雷佳陈蓉袁军张文进张广华韩福英王冬菊石清青代永花摘要目的:研究手背静脉采血法与股静脉采血法对临床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比较。

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研究设计。

在新生儿科定点连续采 样获得300例新生儿,最后将符合纳人标准的131例新生儿随机分配到手背静脉采血组65例和股静脉采血组66例。

主要临床结局为早产儿疼 痛评分,次要临床结局为血液标本检测值,穿刺成功率,家长接受度。

建立回归方程模型探讨疼痛与新生儿诊断、Apgar评分、胎龄、性别、不同采 血法的关系。

结果:手背静脉采血组新生儿疼痛评分低于股静脉采血组(P<〇.〇5),家长接受度高于股静脉采血组(P<0.05),而穿刺成功率两 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〇.05),各血液检测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〇. 05)。

回归分析发现随着Apgar 10分钟的评分增加,采血的疼痛 会增加;股静脉采血组疼痛评分高于手背静脉采血组;诊断为早产儿的疼痛评分减少3.466;新生儿性别为女性的疼痛评分高于男性;随着胎龄 增加,疼痛评分增加。

结论: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法在降低新生儿疼痛方面优于股静脉采血法,且不会改变血液检测值,家长接受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疼痛;手背静脉采血法;股静脉采血法d〇i:10.3%9/j.iSSn.l672 -9676.2016.22.002Study of clinical effect of two venous blood sampling methodsZHANG Hui,CHEN Rong,YUAN Jun( Guizhou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Guiyang 550002)LEI Jia, ZHANG Wen - jin, ZHANG Guang - hua, et al ( Changshun Country People' s Hospital, Qiannan 550700)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random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venepuncture of the dorsum of hand and femoral venous blood sampling on clinical outcomes. Methods:A random controlled study was designed. Continuous blood samplings were conducted in the neonatology department to get 300 neonates cases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 131 qualified cases to the dorsal vein blood collection group with 65 cases and the femoral vein blood sampling group with 66 cases. The main clinical outcomes were pain scores in preterm infants and the secondary clinical outcomes were blood specimen detection, puncture success rate and parental accept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in and neonatal diagnosis, Apgar score, gestational age, sex and blood collection method was established by regression equation model. Results :The score of neonatal pain in the dorsal vein blood sampl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femoral vein blood sampling group (P < 0. 05). The parental accepta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femoral vein blood collection group (P < 0. 05). However the puncture success rat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 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lood test values of the two groups (P > 0. 05).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ai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pgar score in 10 minutes. Pain score in femoral venous bloo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dorsal hand vein group. The pain score in diagnosed preterm infants decreased by 3.466, and pain scores in newborn girl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oys. With gestational age increased, the pain score increased. Conclusion:Neonatal dorsal vein sampling is superior to femoral ve­nous blood sampling in reducing neonatal pain and it does not change the blood test value. Meanwhile, the parents’ acceptance is higher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Neonate;Pain;Dorsum of hand venous blood sampling;Femoral venous blood sampling新生儿病情变化迅速,需进行采血检测为临床诊断、抢 救、用药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以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策 略。

而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疼痛,短期来说会引起新生儿的 生理紊乱,如低氧血症;长期来说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和发育,情感和行为的异常[1]。

有研究报道[2],静脉采血与足跟部采 血相比,静脉采血对于新生儿来说带来的疼痛更小。

且国外 研究倾向于从新生儿手背静脉取血[3]。

但是通过文献检索 发现国内大部分医务人员在临床上对新生儿采血仍然采用桡 动脉、股静脉和足背动脉采血等方法[4<,国内文献最早在 2000年报道了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法在临床上的运用[6],然 后陆续有学者对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法运用进行了研究,但 是此方法还未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推广,现在还未见有随机对 照研究对手背静脉采血法进行深人探讨。

本研究目的为将股 静脉采血方法与手背静脉采血法对临床结局的影响进行随机作者单位:550002贵阳市贵州省人民医院(张慧,陈蓉,袁军),贵 州省长顺县人民医院(雷佳,张文进,张广华,韩福英,王冬菊,石清青,代永花)张慧:女,硕士,主管护师,护士长通信作者:雷佳基金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kj2013 - 1 - 057),贵 州省人民医院青年基金GZSYQN[2015]08号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11月~2015年2月在某院新生儿 科进行定点连续采样300例新生儿。

纳人标准:28周以上的 新生儿,诊断为围生期窒息、黄疸、早产儿,获得每例新生儿父 母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新生儿24 h内用过镇 静及镇痛药物;新生儿肝肾功能不全;新生儿母亲患有糖尿 病,孕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及其他精神类药物;新生儿神经系统 疾病;新生儿感知障碍;从外院转人。

最终符合纳人标准131 例。

所有实验对象在人院后24 h内接受采血,均记录第一次 采血的数据,每例新生儿人组后进行Apgai■评分。

通过电脑 进行随机数字的抽取,由研究中心将随机分组的数字使用密 封、不透光的信封装好送到每日进行抽血的护士手中,对参与 研究进行抽血的护士进行统一手背静脉采血法和股静脉采血 法培训。

手背静脉采血组纳人65例新生儿,其中男40例,女 25例;顺产38例,剖宫产27例;诊断:黄疸24例,早产儿17 例,轻度窒息18例,重度窒息6例;平均出生体重(2835. 25 ± 663.08)g;平均胎龄(37.93 ±2. 97)周;Apgar评分(1分钟)为 (7.21 ±2. 18)分,Apgar评分(5 分钟)为(9.16 ±1.09)分,• 6•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年第13卷第22期Apgar评分(10分钟)为(9. 74 ±0.92)分。

股静脉采血组纳 人66例新生儿,其中男40例,女26例;顺产41例,剖宫产25例;诊断:黄疸23例,早产儿14例,轻度窒息19例,重度窒息10例;平均出生体重(2872. 88 ± 602. 04)g;平均胎龄(38. 23 ±2.6)周;Apgai■评分(1 分钟)为(6. 19 ± 2.91 )分,Apgai■评分(5分钟)为(8.52 ±2. 01)分,Apgar评分(10分钟)为(9. 15 ±1.32)分。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采血操作方法手背静脉采血组的操作方法:消毒完新生儿手背处皮肤后,使用7号针头穿刺手背静脉,确认进人静 脉血管后,固定好针头,轻按摩挤压手指,使得血管内血液滴人采血管。

股静脉采血组的操作方法:消毒完新生儿腹股沟后,使用采血空针垂直刺人股静脉,确认进人股静脉后立即抽取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