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课件

合集下载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PPT教学课件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PPT教学课件

英国率先完成 工业革命,成 为当时世界上 唯一工业国。
电动机(格拉姆)1870年 比利时;电磁感应原理(法 美国、德国后
拉第)1831年英国;发电机 来居上,率先 (西门子)1866年德国;电 实现了电气 灯(爱迪生)1879年美国; 化,工业发展 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美 势头超过英 国;电话(贝尔)1876年美 国。 国;汽车(卡尔本茨)德国
8、武昌起义的时间1911年10月,1912 年元旦,中国第一 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在南京成立;辛亥革 命的意义 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9、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把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北洋 政府统治时期。军阀连年混
战,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3、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厂的管理制度也逐步改善: 19世纪后半期,美国人尝试了一种标准化的生产方法; 20世纪初,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1、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① 铁路、 远洋轮船、电话、电报等新兴的 交通 工具和通讯 工具的
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② 19实际 晚期,整个世界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 巨大的市场中流通。③ 工业革命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
返回
返回
9、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强盛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A、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日趋完善
B、奴隶们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C、奴隶的劳动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部门
D、周武王的杰出领导
10、我国历史上俗称的“五谷丰登”中的“五谷”都已经种植最早可追溯到
A、夏朝
B、商周
C、春秋 D、战国
11、商朝奴隶主常常驱使奴隶在田野上进行集体耕作,其根本原因是

《明治维新》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

《明治维新》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
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 崎出岛。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将军
结论: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商大品名经济的有些发从事展工和商业资本主义
府 已 成
萌本芽社的会产阶武士生 级,结构从和根经 不济 满封本状 情况 绪建上恶 增等引化 强 级起秩了序日
为 众
和 发
三、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
千百年来的封建割据局面被彻
底打破,开始建立起统一的中
1适、应政资治本主领义域经:核心词-立宪央政集体权国家,为国内市场的的
济发展的新的社
形成创造了条件
会内体容制核开心始建立, 具体内容
具体历史作用
破 旧
为展动加央资力提强集本供中权主了义自的由发劳 废藩置县
废除等 级制度
“四民平等”,取消等 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
四、明治维新的评价
局限性
经济方面:地主土地所有制保留了地主对农民的沉重剥 削,造成农民的日渐贫困,制约和阻碍了国内市场的进 一步发展 政治方面: 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 没有民主权利.
思想文化:推行思想专制,实行愚民政策,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
对外政策: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 要,推动日本加入欧美国家瓜分和和争夺殖民地的行 列,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
1881年在自由 民权运动的冲击 推动下,政府被 迫宣布制定宪法, 10年内召开国

1872年的《立国宪议》
《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仪式(1889年2月11日)
1、政治领域:核心词-立宪政体
内容核心
具体内容

平湖市曹桥中学《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课件

平湖市曹桥中学《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课件

课标要求(同第一课)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 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科技发明,了解它 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 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 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通过收集资料,并以各种形式展示,如时 事报道、诗词朗诵、影视片断、故事精彩片断 对白等。
4、关于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国战 败的原因
阅读课文,查找资料,分析中国战 败的原因。
(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 片战争中国有无取胜可能?读中日两国 海军实力对比的数据资料,分析中国战 败的原因。)
5、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如:
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达 尔文创立进化论、莱特兄弟制造飞机、贝尔 试通电话等。
3、创设情景进行教学,通过角色(小品) 扮演,引导学生在相关的历史情景中进 行体验,并引发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如:
课本56页,为了体现手工工场与现代工 厂的不同,我们可组织学生根据提示扮演两 种场景下的女工截然不同的一天生活。
4、通过日本明治维新的例子,认识面对整体世界的 形成,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顺应工 业革命的发展潮流,实现民族振兴,从而培养国际 意识和竞争意识。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1、分组讨论,列表归纳。针对教材涉及内 容宽泛的特点,可利用图、表使教材内容结 构化。
如:课本58-59页,整体世界形成的具体 表现,可按不同领域分类归纳。
汇入工业文明 大潮的中国
工业时代的 社会变迁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悲壮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课件 人教版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悲壮的抗争、师夷长技以制夷课件 人教版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颁布《天朝田 亩制度》,是 反帝反封建的 农民运动,是 中国农民战争 的最高峰。
清 军 使 用 的 鸟 铳来自 清八 旗兵英 军三、探究应用 1、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又是谁?他编著的著作 是什么?他们俩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吗?
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安庆军械所) 自强 军事 (前期)训练新式军队(湘军、淮军、北洋海军) 求富 创办新式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 经济 (后期) 京师同文馆(最早的新式学堂) 通外
文化
总理事务衙门(最早的外交机构)
——1888年,李鸿章创立了一支新式军队
旅顺军港内的北洋战舰
国防力量加强
为民族企业奠定基础
学科王答案
• P64课后作业 • 1-5 DBDBA • 6-7 CB
学科王答案
• 8、(1)日本改革指明治维新;中国自强指洋务运
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被迫签 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 (3)特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 业。作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 为经济强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走上 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 (4)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朝 的统治。结果:最终破产(或未能实现“自强” 的目的。)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使其成为亚洲第一个走 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6、洋务运动宣告破产的事件是什么?洋务运动给 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失败的原因 改革并没有触动腐朽的
制度,加之外国侵略者 甲午战争,北洋海军惨败。 的阻挠

《明治维新》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课件

《明治维新》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课件
议会权力大于君主
内阁对议会负责
资产阶级
日本
至高无上
天皇解散议会
内阁对天皇负责
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
如何认识评价明治维新?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积极:
(1)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成为民族独立国家。
消极:
㈠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
第四步:征服全中国
第五步:侵占亚洲,征服全世界
大陆政策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与殖民掠夺,中日两国都进行了回击,但最终日本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中国仍旧没有摆脱危机,这说明了什么?
建立军队,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读图,从图中找出哪些是新事物,哪些是旧事物?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读图,从图中找出哪些是新事物,哪些是旧事物?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主动向西方学习,在多个领域吸收工业文明成果。
新事物:蒸汽火车、铁路、电线、西服等;旧事物:帆船、人力车、马车、日本和服。
日本第一列火车机车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1872年,日本第一条铁路通车
3.文教:
(1)教育:确定“国民皆学”方针
(2)思想:传播启蒙思想 ( 福泽渝吉、新闻出版 )
(3)社会生活各方面:西化
A.改革教育内容:
儒学
自然科学
B.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打破了等级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5-3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5-3

连通过降低对某人、某事的评价,借以突出另外的人或事物:这么难的题~小学生不会做,就是中学生也不一定会做。也说别说是。 【别提】动表示程度之 深不必细说:他那个高兴劲儿啊,就~了。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长,旧读)。 【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没有区别:这两个人的 思想~。 【别绪】名离别时的情绪:离愁~。 【别样】形属; https:///lidaxiao/ 李大霄;性词。另外的;其他的;不同一般的:~风情。 【别有洞天】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 【别有风味】另有一种趣味或特色:围着篝火吃烤肉,~。 【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 人入胜。 【别有用心】ī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别针】(~儿)名①一种弯曲而有弹性的针,尖端可以打开,也可以扣住,用来把布片、纸 片等固定在一起或固定在衣物上。②别在胸前或领口的装饰品,多用金银、玉石等制成。 【别致】形新奇,跟寻常不同:这座楼房式样很~。 【别传】名记 载某人逸事的传记。 【别子】名古代指天子、诸侯的嫡长子以外的儿子。 【别子】?名①线装书的套子上或字画手卷上用来别住开口的东西,多用骨头制成。 ②烟袋荷包的坠饰。 【别字】名①写错或读错的字,比如把“包子”写成“饱子”,是写别字;把“破绽”的“绽”()读成“定”,是读别字。也说白字。 ②别号。 【蹩】〈方〉动脚腕子或手腕子扭伤:走路不小心,~痛了脚。 【蹩脚】〈方〉形质量不好;本领不强:~货。 【瘪】(癟)形物体表面凹下去; 不饱满:干~|~谷|没牙~嘴儿|车带~了|乒乓球~了。 【别】(彆)〈方〉动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多用于“别不过”):我想不依他,可是 又~不过他。 【别扭】?形①不顺心;难对付:这个天气真~,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他的脾气挺~,说话要注意。②意见不相投:闹~|两个人有些别别 扭扭的,说不到一块儿。③(说话、作文)不通顺;不流畅:这个句子有点儿~,得改一改。 【别嘴】〈方〉形绕嘴:这段文字半文不白,读起来~。 【邠】 ī①邠县,地名,在陕西。今作彬县。②同“豳”。③名姓。 【玢】ī〈书〉玉名。 【宾】(賓、賔)ī①客人(跟“主”相对):外~|~至如归。②(ī)名 姓。 【宾白】ī名戏曲中的说白。中国戏曲艺术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 【宾词】ī名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等,如在“金属 是导体”这个命题中,“导体”是宾词。 【宾东】ī名古代主人的座位在东,客人的座位在西,因此称宾与主为宾东(多用于幕僚和官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屈辱的岁月课件 人教版

鲁迅先生曾经痛心地说过,中国人发明了 火药,拿来造炮仗驱鬼。洋人学了去,拿它开矿 山、造枪炮。中国人并不笨,可是却捧着“四大 发明”不知道当何用,最终被洋枪洋炮打垮成了 半殖民地。
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学习目标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影响。
一、课前检测 1、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明治维新改革?
美国和其他国家先后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面对民族危机,1868年自上而下进行明治维新。
2、明治维新后,对日本有何影响?
使日本逐渐改变落后面貌,成为亚洲第一个走 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二、自主学习 1、工业革命;1840;虎门;鸦片战争;1842; 中国;《南京条约》 2、香港岛;广州、厦门、上海;半殖民半封建 3、明治;1895年;台湾;澎湖列岛; 《南京条约》;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半殖民地化
大大加深…… 完全……
四、课堂测评
P59 B当堂反馈
1-8 DCDBDCCC
C 课后作业
1-5 BACAA 6-10 BBACD 11-15 CBCAA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在中西方发生商业往来以后,英国人在一百多年里,从 中国进口的最大宗商品确实就是茶叶。因为英国当时最发 达,茶叶在英国从最早的高档消费品逐渐普及到劳苦大众, 最后全民都要喝下午茶,甚至必须喝下午茶,一到下午茶 时间,全英国人都会停止工作去喝茶。而茶叶的最主要的 来源就是中国。……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从中国进口茶 叶已经是以千万镑计,但是通常的地方只有广州。……而 中国人对英国人的商品也的确没什么需求,唯一比较好出 售的是钟表这一类,但在当时的中国,这些制成品毕竟属 于只有上层人物才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此时中国出 超,英国入超,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作为一个以商立 国的国家,英国人明确表示,他们政府的目的就是促进贸 易,保护经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节选

《德国统一》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品质课件】


资料1: 1835-1845年,普鲁士大多数铁轨 是进口的,到19世纪50年代,大多数铁轨 都是德意志制造的
资料2: 1839年德意志制造了第一台机车, 到19世纪中叶,德意志大多数邦国都发展 了机车制造业
资料3: 铁路建设的发展也加速了炼铁工业 的技术进步,普鲁士生铁产量1851年为 14.8万吨,1860年为39.5万吨,1866年为 80.4万吨
统一的经过(三次王朝战争)
普鲁士
1864 丹 麦 1866 奥地利
1870 法 国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 因参与者是王国 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 凡尔赛)
德国统一的影响:
积极:
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结束分裂、 割据的局面,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 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 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
德 国 统 一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我们没有一座城市, 甚至没有一块地方可以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 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 这就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样的问 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 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德意志人的 心灵。
歌德所要表达的信息是什么?
当代重大问题不是 用说空话和多数人 的决议所能解决
的……而是要用铁 和血来解决。
“铁和血”政策, 即凭借武力、 战争。俾斯麦历史上称他为“铁 血宰相”, 他所奉行的政策, 被称 为“铁血政策”, 后来发展为“专 制和战争”的代名词。 但铁血政 策不自觉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俾。斯麦(1815-1898年)
资料二: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复习要点.ppt



,地方 李鸿章;口号自强、求富。目的富国强兵。
5、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 加考试的举人们十分愤慨,在康有为 的带领下,给光绪皇
帝上了一封奏疏,要求拒和、变法等,这次上书被成为 “ 公车上书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6、1898年,光绪皇帝采纳维新派的建议开始变法,被 称为“戊戌变法 ”。 7、1905年,孙中山先生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革命纲 领:驱除鞑虏 、 恢复中华 、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 孙中山先生将之概括为民族民生民权 ,成为革命的指导 思想。意义: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
版权所有 禁止翻录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含义: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 一系列重要发明,机器生产 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后来 又扩展到其他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 工业革命 。 2.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1)前提:
17世纪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 了基础。 (2)条件: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1、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 在虎门销烟,打击了英
国鸦片贩子的利益。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气壮山河的英勇 抵抗:鸦片战争中,老将关天培在虎门炮台壮烈殉国;
甲午战争中,致远舰管带 邓与世2昌00多名官兵与军舰 共存亡。洪秀全领导的 太平天国农民,运既动沉重打击
西门子 发明了可实用的发电机。⑤1879年,美国科 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⑥19世纪80年代,巴黎出现了
电力铁路 。
3、应用产业:电力工业出现的同时,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及
汽车工业 等新的工业部门纷纷兴起。美国德国领先。
四、人在工厂: 1、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 生产为主的工厂基 本上取代了 手工工场 。 2、在工厂中,有严格的 劳动纪律 ,工人完全割断了 与农 业的联系。

八年级历史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PPT)4-4


(音较短):~,好吧。②表示明白过来(音较长):~,原来是你,怪不得看着面熟哇!③表示赞叹或惊异(音较长):~,伟大的祖国!|~,真没想 到他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啊】(阿、呵)?ɑ助①用在感叹句末,表示增强语气:多好的天儿~!|他的行为多么高尚~!②用在陈述句末,使句子带上 一层感情色彩:这话说得是~!|我也;郑州活动策划公司 郑州活动策划 郑州活动策划公司 郑州活动策划 ;没说你全错了~!③用在 祈使句末,使句子带有敦促或提醒意味:慢慢儿说,说清楚点儿~|你可别告诉小邓~!④用在疑问句末,使疑问语气舒缓些:他什么时候来~?|你吃不
吃~?⑤用在句中稍作停顿,让人注意下面的话:这些年~,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啦。⑥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书~,报~,杂志~,摆满了一书架。⑦用 在重复的动词后面,表示过程长:乡亲们盼~,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注意?“啊”用在句末或句中,常受到前一字韵母或韵尾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变 音,也可以写成不同的字。 【哎】āi叹①表示惊讶或不满意:~!真是想不到的事|~!你怎么能这么说呢!②表示提醒:~,我倒有个办法,你们大家看 行不行? 【哎呀】āiyā叹①表示惊讶:~!这瓜长得这么大呀!②表示埋怨、不耐烦、惋惜、为难等:~,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你就少说两句 吧!|~,时间都白白浪费了|~,这事不好办哪! 【哎哟】āiyō叹表示惊讶、痛苦、惋惜等:~!都十二点了!|~!我肚子好疼!|~,咱们怎么没有 想到他呀! 【哀】āi①悲伤;悲痛:悲~|~鸣。②悼念:~悼|默~。③怜悯:~怜|~矜|~其不幸。④(āi)名姓。 【哀兵必胜】āibīnɡbìshènɡ《老 子》六十九章:“故抗兵相若,则哀者胜矣。”对抗的两军力量相当,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指受压抑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然能打胜仗。 【哀愁】āichóu 形悲哀忧愁:~的目光。 【哀辞】āicí〈书〉名哀悼死者的文章,多用韵文。 【哀悼】āidào动悲痛地悼念(死者):~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 【哀的 美敦书】āidìměidūnshū名最后通牒。[哀的美敦,英ultimatum] 【哀告】āiɡào动苦苦央告:四处~。 【哀歌】āiɡē①动悲哀地歌唱:俯首~。②名哀伤的 歌曲:一曲~。 【哀号】āiháo动悲哀地号哭。也作哀嚎。 【哀嚎】āiháo①动悲哀地嚎叫:饿狼~。②同“哀号”。 【哀鸿遍野】āihónɡbiànyě比喻到处都 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哀矜】āijīn〈书〉动哀怜。 【哀苦后的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厂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 出现流水生产线(福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文明与野蛮相交织
1. 整体世界形成过程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整体世界形成过程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瓜 瓜 分世界,进行殖民掠夺, 分世界,进行殖民掠夺,控制和奴役着世界上绝 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对亚非拉国家影响----沦 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对亚非拉国家影响 沦 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 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 2. 文明 文明----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地区, 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地区, 工业文明传播到亚非拉地区 促进社会生活的变化
悲壮的抗争
元里人民抗英(鸦片战争);关天 元里人民抗英(鸦片战争);关天 ); 鸦片战争),邓世昌( ),邓世昌 培(鸦片战争),邓世昌(甲午战 ),徐骧 台湾军民抗日“ 徐骧( 争),徐骧(台湾军民抗日“大丈 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领导人、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领导人、性质、意 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义(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清 政府的统治, 政府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入侵 )、失败原因 中外联合镇压) 失败原因( 者)、失败原因(中外联合镇压)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 改变世纪60 1. 工业革命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2.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见作业本33页) 见作业本 页 首先发生在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3. 首先发生在纺织业(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4. 主要发明 (瓦特-蒸汽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瓦特-蒸汽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 5. 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40年代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世纪40年代, 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四、人在工厂
1840年前后的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年前后的英国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厂有严格的劳动纪律和管理制度
出现流水生产线(福特) 出现流水生产线(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一、地球变小了 1.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 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 整体世界形成的必要条件 2. 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20世纪初 3. 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的时间 世纪初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工业化和城市化
三大产业的出现(怎么划分) 三大产业的出现 怎么划分) 怎么划分 什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什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什么是“城市病” 什么是“城市病”
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工业化奠定现代文明生活基础的表现: 工业化奠定现代文明生活基础的表现: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追求合理饮食;医学进步人均寿命延长; 追求合理饮食;医学进步人均寿命延长; 生活质量提高(洗衣机); 生活质量提高(洗衣机); 妇女地位提高(三八妇女节); 妇女地位提高(三八妇女节); 义务教育普及;大众传媒发展,; 义务教育普及;大众传媒发展,; 服装休闲大众化;交通方式革新; 服装休闲大众化;交通方式革新; 居房建筑钢筋水泥化等
从维新到革命
年公车上书拉开戊戌变法序幕( 1.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戊戌变法序幕(康有为、 年公车上书拉开戊戌变法序幕 康有为、 梁启超) 梁启超) 2.维新派观点与洋务派观点的不同( P7I页) 维新派观点与洋务派观点的不同( 维新派观点与洋务派观点的不同 页 3.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⑴变法不通依靠没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有实权的皇帝,而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⑵ 有实权的皇帝,而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⑵资本 主义改良的道路要中国行不通,只有推翻清政府, 主义改良的道路要中国行不通,只有推翻清政府,才 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 孙中山(革命派)1905年建立同盟会(纲 孙中山(革命派) 年建立同盟会( 年建立同盟会 ),1911年发动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 年发动武昌起义, 领), 年发动武昌起义 史称辛亥革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年中华民国成立 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 分析。 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的两大主要阶级 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的两大主要阶级----资 资 产阶级、 产阶级、无产阶级 2. 工人争取权利的斗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工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政治) 英国宪章运动(普选权 政治) 3. 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 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 和谐公社) 文(和谐公社) 4.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1848年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年 共产党宣言》 标志) 《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 (德意志)
三、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9世纪后半期 世纪 世纪后半期20世纪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世纪后半期 世纪) 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几乎同时发生 2. 特点 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几乎同时发生 规模更广泛;人类进 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广泛 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更广泛;人类进 入电气时代) 入电气时代) 主要发明(电机 电灯、电话;汽车、飞机) 电机、 3. 主要发明 电机、电灯、电话;汽车、飞机) 4. 应用产业和影响
二、科学的世纪----19世纪 科学的世纪----19世纪 ----19
1. 各国重视科学研究 我不愿意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 (我不愿意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 2. 大学成为科研重地 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3. 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群体。 达尔文《物种起源》 内燃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达尔文《物种起源》;内燃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3. 野蛮 野蛮----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野 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野 蛮的殖民侵略和掠夺
三、挑战与回应
反抗斗争获得独立------海地(拉丁美洲第 海地( 反抗斗争获得独立 海地 一个独立国家
适应工业化改革-----日本(亚洲第一个走 日本( 适应工业化改革 日本 上工业化道路) 上工业化道路)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屈辱的岁月1840 1901 屈辱的岁月1840—1901年 1840 1901年 1. 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及评价;英国发动战争 年林则徐虎门硝烟及评价; 年林则徐虎门硝烟及评价 的真正目的-- --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的真正目的--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 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及影响 年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年鸦片战争
(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1894-1895年甲戊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内容 年甲戊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年甲戊中日战争 及影响( 及影响(大大加重的中国的民族灾难 掀起了瓜分 中国的狂潮) 中国的狂潮) 4. 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划分势力范 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 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它们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哪里) 围(它们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哪里) 5.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同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同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师夷长技以制夷
1.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代表对待西方的态度 发生变化及原因(69页 发生变化及原因(69页) 2. 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 师夷长技以制《海国图志》 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 3. 学习西方 学习西方---洋务运动(时间、代表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 时间、 学习内容\军工业\民用工业\ 人、学习内容\军工业\民用工业\新式 学堂\ 学堂\、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