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及控制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是天然气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营关乎着整个天然气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也存在着诸多潜在风险,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可能会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
对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主要风险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主要风险1. 泄露事故: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发生泄露事故,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巨大伤害。
泄露可能由管道腐蚀、外力损伤、设备故障等多种原因引起。
2. 设备故障:长输管道站场涉及的设备众多,如管道阀门、泵站、压缩机等,设备故障可能导致天然气输送中断,甚至引发事故。
3. 火灾和爆炸: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存在着大量的天然气,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4.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操作疏忽、违章操作、设备维护不当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5.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造成严重影响,例如管道破裂、设备损坏等。
二、管理措施针对上述风险,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有效应对事故一旦发生时的应急处理:1. 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教育培训等,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2. 设备维护和检查:对管道、阀门、泵站、压缩机等关键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提前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现场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现场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报警装置等设备,对站场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实时反馈,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 安全防护设施:在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设备、安全防护柵栏等,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应对。
5. 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中的风险及控制

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中的风险及控制天然气长输管道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地貌风险。
天然气长输管道一般铺设在山区、高原、荒漠等地区,其地质、地貌极其复杂。
由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自然原因以及人类活动等原因,管道极易发生失稳、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灾害。
二、自然天气条件风险。
管道运输过程中的降雨、暴雨、雪上冻、台风、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常常给管道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在自然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这些风险可能导致管道损坏,影响管道的安全运行。
三、人为因素风险。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的架设、投产、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中,由于施工、检修、计划性维护不当等人为原因所造成的风险往往对管道运行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
针对上述风险,管道运营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一、地质地貌风险控制。
企业应当在管道铺设前进行地质地貌勘探,审查施工设计,选择合适的铺设土壤层位和管道材料,控制压力,并在设计中加入保护埋地支持工程、避让环境等风险控制措施。
二、自然天气条件风险控制。
在管道所在的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企业需要制定天气预测及应急响应预案,全面制定安全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的风险。
对于强降雨、暴雨、雪上冻、台风、暴风雪等天气条件,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查看、备勤工作以及管道应急处理等风险控制工作。
三、人为因素风险控制。
天然气长输管道的人为因素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规范管理及技术手段完成的。
例如: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职业技术沟通、管理中的责任,常规的机房巡查等巡视措施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方案设计、简化施工工序等手段,从源头上控制人为风险。
综上所述,天然气长输管道的风险虽然存在,但我们可以采用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和避免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
只有做好风险控制,才能够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为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建设和运行涉及到重要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为了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安全运行,必须对主要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本文将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主要风险及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介绍。
一、火灾爆炸风险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作为能源设施,常年存储、输送和处理大量的天然气,因此存在着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导致火灾爆炸的原因可能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外部破坏、自然灾害等。
为了降低火灾爆炸风险,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 设备维护:对管道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可靠。
2. 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火灾爆炸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3. 火灾防护设施:加装火灾防护设施,如消防设备、泄漏报警系统等,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火灾防范水平。
4. 火灾演练: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降低火灾对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损失。
二、环境污染风险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建设和运行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包括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泄漏、泄露、排放等方面。
为了降低环境污染风险,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 排污控制:建立严格的排污标准和控制措施,监测和管理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排放,减少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废水处理: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确保排放达标,不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3. 废气处理:采用先进的气体处理技术,减少废气排放,保障大气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4. 废弃物管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土壤污染的可能。
三、自然灾害风险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建设和运行地点可能处于地震、洪水、塌陷、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危险区域,存在着自然灾害风险。
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的风险,需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 自然灾害评估:对周边地质构造和自然灾害历史进行评估,确定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天然气长输管线安全隐患及对策

天然气长输管线安全隐患及对策天然气长输管线是连接天然气生产地和使用地的重要设施,但其安全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主要探讨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对策。
一、安全隐患1.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地震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可能导致管线破裂、漏气等意外情况。
2. 外部破坏:包括人为破坏、工地施工、挖掘机械等外部因素对管线的损害。
人为破坏可能是恶意的破坏行为,也可能是无意的施工误伤。
3. 内部腐蚀:管道内部长期运输天然气会导致内部腐蚀,管道壁厚度减小,降低了管道的承载能力,容易发生泄漏事故。
4. 泄漏和爆炸:管道泄漏风险较大,特别是当管道受到外部撞击或腐蚀加剧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对策1. 地质灾害防范:在天然气长输管线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选择较为稳定和安全的地质环境。
建设过程中,应进行地质勘探和地震安全评估,采取加固措施提高管线的抗震能力。
2. 保护管道安全:加强管道所在地的管控,设置专门的管道保护区域,严禁非法挖掘、破坏等行为。
对于工地施工等活动,需要事先进行管线勘测,确保不会损坏管道。
3. 定期维护和检测:定期对管道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理管道内的杂物和腐蚀物,修复管道的损坏和破裂。
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复。
4. 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安全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及时掌握管道运行的各项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管道的远程监控,提高安全性。
5. 应急预案和培训: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以及人员疏散计划等。
针对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技能。
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外部破坏、内部腐蚀、泄漏和爆炸等。
为保障管线的安全,需要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加强管控和维护、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同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长输管线第三方交叉施工风险管理范文

长输管线第三方交叉施工风险管理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能源需求增长和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长输管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运输方式,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长输管线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第三方交叉施工的情况,给长输管线的安全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长输管线第三方交叉施工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风险分析1.影响施工质量的风险第三方施工可能会影响到长输管线的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施工设备撞击管线的情况,对管线的完整性造成破坏,从而降低了管线的使用寿命。
另外,施工过程中的挖掘和填埋操作也可能会对管线造成影响,增加了管道运行风险。
2.影响安全运营的风险第三方施工可能会对管线的安全运营带来威胁。
例如,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对管线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安全隐患。
另外,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破坏管线周围的环境,造成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后果,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
3.管理和协调风险长输管线的建设和维护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第三方施工可能会导致各方的利益冲突和协调困难,从而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和风险。
三、风险管理措施1.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强对第三方施工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和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追究相关责任。
2.做好技术交流和协调与第三方施工方进行技术交流和协调,明确各自的施工责任和要求。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会议,提高施工方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3.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长输管线第三方施工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害情况进行预先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沟通与协调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
及时了解第三方施工的情况和计划,并与相关方面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分歧,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5.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法规和制度的建设和应用,明确各方的权责和义务。
论油气长输管道风险分析及对策

论油气长输管道风险分析及对策油气长输管道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重要输送通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输管道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长输管道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至关重要。
一、风险分析1. 自然灾害风险:长输管道通常穿越多样化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弱。
地震、泥石流、地质滑坡等自然灾害对长输管道的破坏性非常大。
2. 人为破坏风险:由于长输管道的穿越区域多种多样,可能存在恐怖袭击、盗窃、恶意破坏等人为破坏的风险。
3. 设备老化与维护不到位风险:长输管道运行时间长,部分管道可能存在老化问题,如果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等事故。
4. 隐患排查不到位风险:一些管道运营单位在日常管理中可能存在漏检、漏修等情况,导致隐患积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二、对策建议1. 强化风险评估和监测:对长输管道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隐患。
2. 加强通讯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的通讯网络,能够及时处置各类事故,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3. 技术升级和改造:对老化和不安全的管道进行改造和更新,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流程和标准,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5. 强化安全培训和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齐心协力维护长输管道的安全。
三、风险防范的相关技术手段1.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长输管道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智能监测设备:在管道上设置智能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管道运行异常,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对长输管道风险的深入分析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提高长输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安全运行,为能源资源的输送提供保障。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监管和管理,形成合力,共同维护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是天然气输送的重要节点,涉及到安全和环境风险的管理是非常
重要的。
主要风险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爆炸风险: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泄漏或混合着火源,就会引发爆炸。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存在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其周围环境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火源,
如电器设备、动火作业等,所以管理爆炸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管道站场需要建立严格的安
全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区域的隔离、易燃易爆物贮存和使用的管理、各类设备的维护和检
修等。
2. 漏气风险:长输管道站场存在管道泄漏的风险,可能是由于管道本身材料的老化、腐蚀、制造缺陷等原因导致。
漏气除可能引起爆炸外,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给人身
和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管道站场需要实施严格的巡检制度,对管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
发现并修复漏点。
还应建立漏气回报制度,鼓励员工积极上报漏点信息。
3. 火灾风险:天然气泄漏与火源相遇可能引起火灾,火灾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安全
带来严重威胁。
天然气管道站场应具备完善的火灾防护设施,包括消防器材的齐全、消防
通道和防火墙的设置等,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势。
4. 环境风险:天然气由于其特殊性质,一旦泄漏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
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影响较大。
管道站场需要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包括泄漏的应急处理程序、环境监测等,以减少环境风险。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天然气长输管道是指输送天然气的管道,通常被用于将天然气从生产地输送至终端用户。
这些管道由于跨越地域广阔、波折较多、遭受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在当前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1. 设备老化天然气长输管道通常经过漫长的使用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设备老化的问题。
管道设备老化可能导致设备强度减少、管道开裂、泄漏等安全问题,威胁着管道的安全性。
2. 天然气泄漏天然气长输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不仅损失巨大,还可能造成爆炸、污染环境、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严重后果。
天然气泄漏是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3. 管道地质灾害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建设往往需要经过一些地质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带,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环境。
这些地质灾害可能导致管道受损、泄漏等安全风险。
4. 管道破坏管道破坏主要包括第三方损坏和自然灾害损坏两类。
第三方损坏指由于施工作业、交通事故等活动导致的管道损坏;自然灾害损坏则是指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导致的管道损坏。
5.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营单位在安全管理体系上存在瑕疵,可能造成管理层层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影响管道的安全性。
二、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对策1. 加强设备维护设备老化是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加强设备维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建立健全的设备检测和维护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问题,可以有效降低设备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
2. 完善泄漏监测和应急预案对于天然气泄漏问题,需要加强泄漏监测技术和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在发生泄漏事故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降低泄漏事故的损失。
3. 采取防护措施应对地质灾害针对管道遭受地质灾害的情况,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如对易发生滑坡的地带进行加固处理、对地震带的管道进行抗震设计等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线安全隐患及对策
天然气长输管线安全隐患及对策天然气长输管线是连接天然气生产地和消费地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的安全隐患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从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方面探讨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一、设计阶段的安全隐患及对策1. 设计缺陷: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规划、布局、材料选择等方面的缺陷。
过于繁忙的管线交叉与居民区域的交叉、未考虑地质、地形和天然条件对管线安全的影响等。
对策:在设计阶段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和战略路径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安全要求。
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模拟软件和经验数据等,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线优化设计。
2. 管线压力设计:压力过高或者压力脉动过大可能导致管道破裂。
由于设计的压力超过管道材料和焊接工艺的承受范围,导致管道失效。
对策: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区段的特点,合理确定管线的运行压力和压力脉动范围,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焊接工艺,确保其承受能力与设计压力相适应。
1. 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不合规范、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焊接工艺不规范导致焊缝质量差,材料质量不良导致管道强度不足等。
对策: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和检查。
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对材料进行严格把关,抽样检测管道和焊缝质量,确保管道和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
2. 安全文化建设:缺乏安全意识和培训可能导致工人操作不规范,增加事故风险。
没有正确使用安全装备、处理事故场景不当等。
对策:建立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规程,明确安全要求,加强现场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
配备足够的安全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 泄漏和爆炸:管道腐蚀、机械破坏等因素可能导致泄漏和爆炸事故。
管道腐蚀导致管道壁厚减薄,机械破坏导致管道破裂等。
对策: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及时发现管道的异常情况。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主要风险及管理措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涉及到天然气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主要风险和管理措施的一些例子:1. 环境风险: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可能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和可能的火灾爆炸。
管理措施包括定期检查管道和设备,确保其运营状态良好;安装泄漏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建立紧急应对预案,包括及时疏散人员和控制泄漏。
2. 设备故障:长输管道站场中的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如阀门、泵站和压缩机等。
管理措施包括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建立设备故障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备用设备的设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更换故障设备。
3. 人员安全:天然气管道站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有资质的工作人员。
管理措施包括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制定安全操作手册,确保操作员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他们的工作符合安全要求。
4. 网络安全:长输管道站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面临网络攻击的风险,可能导致管道的瘫痪或数据泄露。
管理措施包括加密通信,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漏洞;制定紧急响应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攻击。
5. 自然灾害:天然气管道站场可能受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管理措施包括选择安全的建设地点,考虑地质条件和自然灾害风险;加强设备的抗震和防洪能力;建立灾害应对预案,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天然气长输管道站场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和管理措施的例子,具体的管理措施应根据具体的管道站场的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及控制措施周海艳(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长输管道施工作业经过山川、戈壁、沼泽、湖泊、沙漠、水网稻田等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千变万化,并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河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固体废弃物、噪声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对施工中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关键词:施工过程;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1 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重要的原料原油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长输管道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如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对环境的管控,使得噪声、固体废弃物、废水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环境势必会恶化。
因此,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制定控制措施,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及控制措施
2.1 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泥浆、生活垃圾、施工废料等。
2.1.1 废弃泥浆的环境影响及管控措施
由于长输管道在规划路由时,不可避免的要穿越环境敏感目标,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会采用定向钻的方式穿越。
废弃泥浆就来自于定向钻施工过程。
在定向钻穿越施工过程中所用泥浆有成孔和护孔壁性能,起清扫钻屑、传递动力、降低钻进及回拖阻力等作用。
由于废弃泥浆量干重很少,且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因此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对施工地点的局部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但为了使影响降到最低,进一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减轻固体废物的排放,施工过程中应对废弃泥浆的使用、处置处理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1)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配浆区,在专用的泥浆搅拌、配置槽内进行泥浆配制工作,配制好的泥浆储存在金属结构的泥浆槽内,不得向环境中溢流。
(2)施工前需在两岸出入土点附近分别挖好泥浆池。
泥浆池的位置应选择出入土点较近处,并且适合永久储存泥浆,尽量少占用养殖区、耕地等。
每个泥浆池的表层土单独堆放,用于恢复原有地貌。
(3)施工期间,从钻孔返回的泥浆过滤出钻屑和杂质后,尽可能重复利用,减少废弃泥浆的产生量。
(4)施工期间严格操作规程,合理制定操作参数,防止施工过程出现跑浆等事故。
2.1.2 生活垃圾和施工废料的环境影响及管控措施
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废焊条、防腐作业中产生的废防腐材料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混凝土等。
施工废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剩余废料依托当地职能部门有偿清运。
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依托当地职能部门处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声环境影响及管控措施
施工对噪声环境的影响中主要是由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造成。
长输管道施工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切割机和柴油发电机基本在定向钻穿越等情况时使用。
因此,一般施工噪声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
但在施工中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是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施工时间安排在日间,夜间减少施工量或不施工。
管线经过近距离居民区时,夜间禁止施工。
二是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
2.3 大气环境影响及管控措施
施工中的扬尘(粉尘)主要产生于三个部分:管沟及站场的地面开挖、填埋、土石方堆放;以及车辆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
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污染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以及风力等因素,其中受风力的影响因素最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施工扬尘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为减少施工工程中扬尘的产生量,宜采取如下措施:
(1)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采用洒水车定期对作业面和土堆洒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降低施工期的粉尘散发量。
(2)对定向钻穿越等集中施工作业场地,未铺装的施工便道在干燥天气及大风条件下极易起尘,因此要求及时洒水降尘,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起尘量;同时对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清扫,确保路况良好。
(3)施工现场设置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的扩散范围。
(4)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沙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5)保持运输车辆完好,不过满装载,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程抛洒,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3 结束语
总之,加强对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环境风险的分析及管控,对遏制环境恶化,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胡应成,朱冠友.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01):99-104.
[2]张旭.浅谈长输油气管道的施工安全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