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不等式说课稿
2024绝对值说课稿范文

2024绝对值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绝对值》,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绝对值》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绝对值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绝对值的含义和性质,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计算方法。
②能力目标: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绝对值解决计算和判断问题。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绝对值这个知识点的特点,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和巩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法上,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引发他们对绝对值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些练习题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和演示文稿,以图表、实例等直观呈现教学素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绝对值的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在课堂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环节的设计:1. 导入引入:通过举例子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绝对值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简单明了地解释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让他们掌握绝对值的基本概念。
3. 计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计算方法,包括正数、负数和零的情况。
4. 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答,让学生运用绝对值解决计算和判断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5.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练习,在实践中提高他们对绝对值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
6.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总结和讨论,概括绝对值的规律和重要知识点,加深他们对绝对值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重点和帮助学生记忆,我会将以下内容写在黑板上:- 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有理数绝对值的计算方法- 绝对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以上的说课,我相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绝对值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说课稿

∴ 1 x ∴ 1 x ≤5;
3
3
⑶当 x ≤ 3 时,原不等式可变形为5 x (2x∴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7) ( 1 , ) 3
5、课时小结
|x-a|+|x-b|≥c和|x-a|+|x-b|≤c型不等式的解法 (1)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 (2)以绝对值的零点为分界点,将数轴分为几个区间,利用 “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确定各个绝对值符 号内多项式的正、负性进而去掉绝对值符号是解题关键. (3)构造函数,结合函数的图象求解.
-2x-6 (x<-2) 由图象知不等式的解集为
x x≥2或x ≤3
-2 1
-3
2 -2
x
方法小结
方法小结: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思路是去绝对值符号 转化为一般不等式来处理。
主要方法有:
⑴ 运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数形结合;
⑵ 零点分段法:分类讨论去绝对值符号;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符号)
①
②
③
x1
ax+b>c 或 ax+b<-c
思考:如何求不等式|x-1|+|x+2|≥5 的解集?
2.探究:怎么解不等式|x-1|+|x+2|≥5
呢? 解绝对值不等式关键是去绝对值符号,
你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方法一: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体现了数形结 合的思想).
解:|x-1|+|x+2|=5的解为x=-3或x=2
结合近三年来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加以巩固提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能力, 对培育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使学 生养成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通过不等式变换的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教案)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教案)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能够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掌握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并掌握等价形式:| x|≤a-a≤x≤a;| x|≥a x≤-a或x≥a(a>)。
教学重点】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数形结合法与讲练结合法。
首先复绝对值的概念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与学生一起在数轴上将几个不同的数的绝对值表示出来。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满足|x|>3的x,从而逐步引导学生研究简单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用课件展示问题,提问学生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并与学生一起回答。
以提问形式复旧知识,引出新问题。
新课一、|a|的几何意义:数a的绝对值|a|在数轴上等于对应实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例如,|-5|=5,|5|=5.学生结合数轴,理解|a|的几何意义。
新课二、|x|>a与|x|<a的几何意义: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方程|x|=5,并说明|x|=5的几何意义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叙述|x|>5,|x|<5的几何意义,并写出其解集。
通过练,使学生归纳出解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方法,锻炼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掌握了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和等价形式,并理解了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通过数形结合法和讲练结合法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深入。
绝对值不等式说课稿

绝对值不等式说课稿
绝对值不等式说课稿
课题:绝对值不等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绝对值不等式”是“不等式的解法”中的一种类型,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不等式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不等式的概念和若干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等式的解法又一常见的不等式形式。
它既是不等式的具体化,又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因此掌握好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非常重要,同时,这节课也是进一步培养高一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2、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归纳出解绝对值不等式时去绝对值符号的方法以及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通过绝对值的代数和几何意义引出绝对值不等式;通过观察具体绝对值不等式的模型推出去绝对值的相应方法;通过对具体绝对值不等式的研究,逐步探索和发现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从而找到解决绝对值不等式问题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这样做,学生会感到自然,好接受。
对教材的内容则有所增减,处理方式也有适当改变。
3、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通过探索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数学表达能力;。
绝对值与不等式教案

绝对值与不等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绝对值与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应用;2. 能够熟练解决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2. 掌握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3. 理解绝对值与不等式的联系,能够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2. 通过实例梳理不等式解题的思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道练习题引入绝对值和不等式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本质是一个数与零点的距离,即“|x|”表示x与0之间的距离。
(2)绝对值的运算性质:①|a|≥0;②|-a|=|a|;③|ab|=|a||b|;④|a+b|≤|a|+|b|。
(3)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① x > a 或 x < -a 时的情况,需要分情况讨论,将不等式转化为简单的形式;② |x| > a 时,需要将其拆分成 x > a 或 x < -a 两种情况分别讨论。
(4)解决示例问题三、教学方法1. 复述讲解:通过对绝对值和不等式概念的深入解释,让学生可以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
2. 案例解析:通过算例的解析让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逐渐熟悉,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工具1. 演示板2. 教学PPT3. 小黑板五、教学反馈简要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清晰掌握所学知识点,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评估1. 给学生以身边的实例,让他们尝试应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实战的解题能力训练。
2. 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反馈出自己学习的效果。
七、拓展阅读1. 不等式研究的历史;2. 绝对值在物理学等实际领域的应用。
【笔者话】通过本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可以掌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实例演练,将来能够解决不少非一次线性不等式方程的问题。
含绝对值不等式教案

含绝对值不等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2. 学会解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方法。
3. 能够应用绝对值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2.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3. 绝对值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 难点: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2. 用实例解释绝对值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绝对值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绝对值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讲解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会解这类不等式。
4. 利用实例讲解绝对值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5.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解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八、拓展与提高1. 引导学生思考绝对值不等式与其他类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讲解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更高级解法,如使用不等式组、函数等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绝对值不等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适应性。
试讲教案模板(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

试讲教案模板(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第一章:绝对值概念介绍1.1 绝对值的定义与性质引入绝对值的概念,解释绝对值表示一个数与零点的距离。
探讨绝对值的性质,如非负性、奇偶性等。
1.2 绝对值不等式介绍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即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
举例说明绝对值不等式的形式,如|x| > 2 或|x 3| ≤1。
第二章: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1 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讲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a| ≤b 可以转化为-b ≤a ≤b。
引导学生理解绝对值不等式与普通不等式的区别与联系。
2.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步骤介绍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步骤,包括正确理解不等式、画出数轴、分类讨论等。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解绝对值不等式的过程,如解|x 2| ≤3。
第三章: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3.1 绝对值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如距离问题、温度问题等。
引导学生运用绝对值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2 绝对值不等式的综合应用提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绝对值不等式。
引导学生运用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技巧,求解综合应用问题。
第四章: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组4.1 不等式组的定义与性质引入不等式组的概念,即由多个不等式组成的集合。
探讨不等式组的性质,如解的交集、解的传递性等。
4.2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讲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组的解法,如先解每个绝对值不等式,再求交集。
提供例子,演示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组的过程。
第五章: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的应用5.1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应用,如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
引导学生运用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2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综合应用提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引导学生运用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技巧,求解综合应用问题。
第六章:绝对值不等式的图形解法6.1 绝对值不等式与数轴介绍如何利用数轴来解绝对值不等式。
试讲教案模板(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

试讲教案模板(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第一章:绝对值的概念1.1 绝对值的定义介绍绝对值的概念,强调绝对值表示一个数的非负值。
通过实际例子解释绝对值的意义。
1.2 绝对值的性质介绍绝对值的性质,包括:绝对值的正值性质:绝对值总是非负的。
绝对值的相等性质: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第二章:绝对值的不等式2.1 绝对值不等式的形式介绍绝对值不等式的标准形式,例如|x| > a 或|x| ≤b。
2.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介绍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包括:将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两个不等式。
分别解这两个不等式。
根据原绝对值不等式的形式,确定解集的范围。
第三章: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3.1 绝对值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例如距离问题、温度问题等。
3.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题策略介绍解决绝对值不等式应用题的策略,包括:确定变量所在的区间。
根据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确定解集的范围。
第四章:含绝对值的不等式4.1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形式介绍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标准形式,例如|x| + |y| > a 或|x| ≤y ≤|z|。
4.2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介绍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包括:分析绝对值符号内的表达式。
根据绝对值符号内的表达式的正负情况,确定解集的范围。
第五章: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应用5.1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应用,例如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
5.2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题策略介绍解决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应用题的策略,包括:分析绝对值符号内的表达式。
根据绝对值符号内的表达式的正负情况,确定解集的范围。
第六章: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图像解法6.1 不等式与绝对值的关系解释不等式与绝对值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图像来表示不等式。
强调图像解法在理解和解题中的辅助作用。
6.2 绘制绝对值不等式的图像展示如何绘制绝对值不等式的图像,例如|x| > a 或|x|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教学设计
根据本章节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 根据本章节的知识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分为以 下程序: 下程序: 一、激情引入 二、新课授予 三、例题讲解 四、练习巩固 五、课时小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对本节课板书如下: 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对本节课板书如下:
四、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 根据教学内容的情况,既是根据初中所学习 过的绝对值与一次不等式的联系, 过的绝对值与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同时考虑到教 学大纲的要求,教学中多引用学习过的知识, 学大纲的要求,教学中多引用学习过的知识,以 复习引入新知识;从学习过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 复习引入新知识;从学习过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 既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旧到新; 既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旧到新;在遇到较为复杂 的题目时,把它还原成简单的不等式型; 的题目时,把它还原成简单的不等式型;本章节 的知识以这样的教法容易让学生更好的接受, 的知识以这样的教法容易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使 课堂有很好的气氛。 课堂有很好的气氛。
复习引入
练习
新课授予
例题
五、说学法 作为教学以学生学为主, 作为教学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如何更好 的学习到知识是重点。 的学习到知识是重点。本节课在由复习 初中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初中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得到两种 简单不等式型, 简单不等式型,再来分析多项式不等式 与单项式不等式的联系学生在教学中要 在我的带动下,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 在我的带动下,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 回答。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回答。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家好!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教科书第一册( ),第一章第四节含绝 教科书第一册(上),第一章第四节含绝 对值的不等式解法第一课时; 对值的不等式解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 教学目标、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说明、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说明、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 设计七个方面对此说课。 设计七个方面对此说课。
长江师范学院数学系04级 班 长江师范学院数学系 级1班 200406011102 谭族
1.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 说课稿) ( 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节是高中集合后的又一重、难 本章节是高中集合后的又一重、 点知识,主要是把初中绝对值与一次不 点知识, 等式联系一起来研究学习的; 等式联系一起来研究学习的;对后面学 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具有引导的作 用;本章节在高中数学中 具有很重要 的位置。 的位置。
二、根据教学的大纲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能力, 根据教学的大纲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能力, 本章节分为两课时完成, 本章节分为两课时完成,作为第一课时有以下教 学目标: 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三、重难点说明: 重难点说明: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 根据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学生目前的认知 能力, 能力,我将对绝对值的意义理解和对两种基础 型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的掌握列为本节课的重 型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的掌握列为本节课的重 点;对一些对应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求解集是本 节课的难点 难点。 节课的难点。 对此,我将以数形结合, 对此,我将以数形结合,在数轴上帮助学生 理解绝对值的意义, 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进而对简单的不等式求解 在后面给出多项式不等式时, 集,在后面给出多项式不等式时,把多项式看 成一个单项式,再还原; 成一个单项式,再还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 掌握;以此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解、掌握;以此掌握重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