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14《作文分论之话题作文审题》
合集下载
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05《作文分论之话题作文》

• 又如:手,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真正得力的助手,是我 们吃、住、穿、玩的主要工具。纤纤玉手,是女性美的 象征。请以“手”为话题为文。
• 我们可这样拟题:
• 《一双灵巧的手》《一次难忘的握手》
• 《对手》《精巧的手工艺品》
• 《从手指的长短说开去》
• 以“年轻”为话题:《为年轻起航》
• 《年轻就是财富》 《年轻成就未来》动积累,选用自己的“拿 手文体”写作是快速拟题的基本前提。因 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不讲文体,随 心所欲地写作,只会写出结构松散,不合 章法,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文章。况且, 话题作文也只是要求文体不限,并非不讲 文体。
例如:作梦,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 梦的内容却是异常丰富,形式是异常多样的。 请以“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例如:语文课不单是语言训练课,更是人生教育课。 它使我们明白许多人生的道理,懂得做人的修养。 但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很喜欢,有的同学不那么喜
欢。请以“语文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作文。 • 感受激情——《多味的语文课》 • 发挥想像——《虚构的语文课》 • 片断组合——《语文课剪影》 • 联系实际——《语文课之我见》
1.《怎一个“钱”字了得》2.《爱,是不能忘记的》 3.《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女》 4.《谁来为亲情“扶贫”》
㈣含蓄、深刻
【例】话题:“幸福”
1.《幸福的滋味 》
2.《我和幸福有个约定》
3.《别让幸福擦肩而过》4.《采撷幸福》
5.《幸福之吻 》
6.《缝在衣服上的爱》
好的标题往往通俗易懂而不晦涩难 解,简洁流畅而不繁冗板滞,新颖出奇 而不平庸俗套,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 耳。
1.《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如:中考满分作文 点滴真情令我感动
在现实生活中,使我感动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但我
不为一件漂亮的衣服所感动,不为能住上豪华的房子所 感动,不为金钱所感动,不为名利所感动……能感动我 的只有世间那点点滴滴的真情。
一缕白发使我感动。 某日,妈妈头疼,她让我按摩按摩。当我按摩时突
然发现妈妈头上已有一缕白发,顿时,我心里像打翻了 五味瓶,一股热流冲向眼眶,泪水一滴一滴掉在妈妈背 上。妈妈啊,你刚过不惑之年,怎么就有白发?是不是 因为我不听话让你费心?是不是因为我考得不太好让你 寒心?是不是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让你劳心?是不是…… 妈妈,为了我的成长、为了这个家庭、为了你的事业,
的赞美诗的音乐的感化,决心靠劳动过正常生活,而警察却无故 逮捕了他。
六次惹事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按说一个
人只要犯了罪就得进监狱,可苏比却欲进监狱而不能!这就是用 “曲”笔先让其“纵”。像苏比这样思想坏“投”了的人还可以 挽救吗?在赞美诗感化下,苏比决心靠劳动过正常的生活,可警 察却在这时无故逮捕了他。文章结尾终于让苏比“如愿以偿” 了——“布莱克威尔岛,个月”。
对话,可以是二者,也可以是三者,甚至更 多。关键是要做到:选准参与对话的对象;紧紧围 绕主旨;语言简洁而生动,有的地方应蕴含哲理。
、欲擒故纵式结构
平铺直叙,一眼望到底的文章,只能败坏读者的 兴致;只有波澜迭起,翻腾跌宕的文章,才能满足读 者的审美,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欲擒故纵式结构,是指文章按“纵”和“擒”两 方面来组织材料,“擒”是指“抓住”文章的主旨, “纵”是指暂时“放弃”文章的主旨。二者看似矛盾, 其目的只有一个:“纵”是为了“擒”,既抓住文章 的主题写活、写深。“纵”的越有度,“擒”就能越 到位。
几句关心的话语叫我感动。 “小枫,中央气象台说明天要下雨,别忘了带雨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90《作文分论之高分作文亮点五法》

90《作文分论之高分作文亮点五法》结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是对文章的一个整体构思。
好的结构是一个完整的、严谨的、自然而有特色的结构。
如何才能组织好文章的结构呢?四、结构严一点在近几年高考考生写的散文中,阅卷中,夹叙夹议的<a name=baidusnap0></a><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感悟类抒情散文更容易得高分。
下面谈谈这类抒情散文的结构。
散文在形式上比较散,但我们只要能用情这条线把它串起来,则形散神聚。
它的结构形式:情的缘起――情的蓄积――由情到人到事到理――情的归结。
如湖北高考优秀作文《钓罢归来不系船》,作者由钓鱼谈到<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谈到<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态度:居<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之海,则思“入”,倾心竭力、无怨无悔;波息湖平,则思“出”不犹不豫、不患不哀。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进则如勉退则也安。
再用李白、杜甫、苏东坡、余秋雨等人不同的出世、入世态度印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似钓,<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如渔。
议论文的展开分析论证

例文一: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1、“因果分析法” 2、“假设分析法” 3、 “意义分析法” 4. “论据引申法” 5. “例后解说法” 6. “正反对比法” 7、 “比较分析法” 8. “披文示意法” 9、 “点面分析法” 10、 “辩证分析法”
修改: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人贵有自知之明 邹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异口同声地肯定邹忌比美丽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邹忌没有被假象迷惑。
1
为什么邹忌能透过妻、妾和客的交口称赞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呢?因为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
2
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过被“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在一个小店铺里工作,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做好营业工作之后,分秒必争,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作文系列《作文分论材料作文审题三步骤》课件

第一步:从结果入手:马嘉鱼死了 第二步:找出原因(关键句):不爱转弯,不思改变 第三步:组成观点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①改变,为自己开一扇天窗(比喻手法好5分)②适时改变,人生大智慧③灵活变通,柳 暗花明④死于固执,生于变通⑤执而不化与灵活变通⑥拐个弯,天堑变通途⑦退一步, 海阔天空(引用好5分)⑧死板之路,死亡之路 ⑨墨守成规,自掘坟墓(4分)⑩有改变,才能生存(绝对了一点3分) ⑾冲动等于死亡(用词不准确0分)⑿错误越深,陷得越深(没有写出结果、原因013 分)
18
• 【精彩论据】 • 1.李丽——用轮椅画出爱心轨迹(2007年度感动中 国十大人物) •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 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 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 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 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 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 颁奖词: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 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 唱出强者的歌。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 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体魄 奇迹 人生
经验 奇迹大门的金钥匙
12
实用操作:请运用由果溯因法,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面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
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 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 简单:有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有两 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 即使闯入落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 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 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结果为渔 民所获。
18
• 【精彩论据】 • 1.李丽——用轮椅画出爱心轨迹(2007年度感动中 国十大人物) • 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 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 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 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 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 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 颁奖词: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 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 唱出强者的歌。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接 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体魄 奇迹 人生
经验 奇迹大门的金钥匙
12
实用操作:请运用由果溯因法,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面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
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 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 简单:有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有两 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 即使闯入落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 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收紧。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 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结果为渔 民所获。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24《作文分论之议论文谋篇布局》

二、并列式
•
先提出总论点, 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 点加以论述, 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 论述组成的。 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 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 头,以显示层次。运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对 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 一个总论点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加以认识,并能够 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1、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要养成多想的习惯(总论点) 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2、多思才能把知识学活(并列分论点一) 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3、多思才能有所发明创造(并列分论点二) 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4、多思脑子才越用越灵(并列分论点三)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 《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24《作文分论之议论 文谋篇布局》
常见的模式: 常见的模式:
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 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 对比式、归纳式等, 对比式、归纳式等, 下面以《 下面以《说“思” 》作文题目为 分别加以说明。 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总分式
•
专注方能见微。 纵观历史, 专注方能见微 。 纵观历史 , 有多少科学家们与 真理擦肩而过,难道他们都没有恒心吗? 真理擦肩而过,难道他们都没有恒心吗?他们并不缺 少对科学探索的执着与追求, 少对科学探索的执着与追求,他们的付出也许并不比 居里夫人、杨振宁少。有时候, 居里夫人、杨振宁少。有时候,真理与谬误的表象相 差无几,然而只有专注者才能见其微而知其著。 差无几,然而只有专注者才能见其微而知其著。 • 专注带来恒心。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专注的时候, 专注带来恒心。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专注的时候, 才能感觉事物的变化和多样, 才能感觉事物的变化和多样,从而引起探索和研究的 兴趣。而一时的兴趣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仅是昙花一现, 兴趣。而一时的兴趣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仅是昙花一现, 只有专注于兴趣, 只有专注于兴趣,才能激发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毅 力。专注使人在失败面前不仅不气馁,而且激发出再 专注使人在失败面前不仅不气馁, 次努力和创新的勇气和灵感,最终触到真理的橄榄枝。 次努力和创新的勇气和灵感,最终触到真理的橄榄枝。
2010届高三语文高考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07《作文分论之漫画作文》

析、提: 这幅漫画讽刺了不关心他人,不知 恩图报的人。
证、联:
关心别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 墨子就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而我们今天,却有不少人淡 漠了,忘记了,不要 说素不相识的人,就是自己的亲戚,甚 至父母他们也漠然视之,更有甚者,虐待、折磨年迈的父母 亲,这样的例子,时有所闻。漫画中那位让母亲吃鱼头的儿 子,相对来说,甚至可称“孝顺”了。
2011届高考语文复习 《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张锦山
07《作文分论之 漫画作文》
目录
一、观察漫画 二、确定立意 三、结构成篇
一、观察漫画
1、看图时切不可草率
草率常易看偏。
2、看பைடு நூலகம்贵在无所遗漏
画中无闲笔,一枝一叶总关情。
3、看图时要重视画题
题目往往是理解的钥匙,是点睛之笔。
示例: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弄清画面内容
理论照抄照搬、不知变通的人。
漫画《羡慕》由三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放着一个盛 满水的鱼缸,两个鱼缸里分别盛着两条 鱼和一条鱼。左边鱼缸中的两条鱼呆呆 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而右边鱼 缸中的那条鱼也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 面的鱼缸。 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里面 的鱼却在羡慕对方的条件、环境,各自 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奔向对方的鱼缸。 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两条 鱼已经跃入对方的鱼缸,环境如前,只 是互换了一下位置。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 只知羡慕,不能脚踏实地把握自己位置的人。
引:
这幅漫画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幅图的左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 ,右边是幼小的 有一幅漫画叫“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画 儿子,母子共同进餐 .在母子俩的面前分别放着一个饭碗. 的是吃鱼时,母亲总是自己仅吃鱼头,吮鱼刺,鱼肉全 年轻的母亲微笑着将鲜鱼的腹肉夹给儿子 ,而自己的碗 让儿子吃;等儿子长大后,吃鱼时,他就把鱼头和鱼刺夹 给母亲,自己则吃最好吃的部分。 里只剩下鱼头和鱼背骨 .儿子张着大嘴幸福无比. 第二幅图仍然是母子俩共同进餐,只是母亲已年迈, 儿子已成人.这回是儿子给母亲夹鱼,可他夹的却是鱼头 和鱼背骨,把鲜鱼的整个腹肉留在了自己的碗里.母亲的 脸上现出了惊愕的表情. 画的下面写着“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专题系列课件.ppt

——从“怎么办”的角度,运用探 寻方法来提炼分论点。
2019-11-21
谢谢阅读
14
示例④
赏识,其本质是爱。 赏识带来“发现”、“超越”、“成功”。 赏识是有原则的,学会赏识,理应包括学会 不赏识和学会面对不赏识。
——运用“追问法”来提炼分论点。
2019-11-21
谢谢阅读
15
示例⑤
赏识带来“发现”, 赏识带来“超越”, 赏识带来“成功”, 赏识带来“和谐”。
精神;
阐
释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
精神;
内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 涵 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
精神。
——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
炼分论点
2019-11-21
谢谢阅读
21
2019-11-21
谢谢阅读
22
2019-11-21
谢谢阅读
10
• 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 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
“大卫像”了。
•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
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其
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
•
赏识是什么:赏积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
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 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 炼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
以上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为 了方便起见,将它们分开讲述,其实, 在实际运用中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 合使用的。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 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 论点的原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19-11-21
谢谢阅读
14
示例④
赏识,其本质是爱。 赏识带来“发现”、“超越”、“成功”。 赏识是有原则的,学会赏识,理应包括学会 不赏识和学会面对不赏识。
——运用“追问法”来提炼分论点。
2019-11-21
谢谢阅读
15
示例⑤
赏识带来“发现”, 赏识带来“超越”, 赏识带来“成功”, 赏识带来“和谐”。
精神;
阐
释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
精神;
内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 涵 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
精神。
——从“是什么”的角度阐释内涵,提
炼分论点
2019-11-21
谢谢阅读
21
2019-11-21
谢谢阅读
22
2019-11-21
谢谢阅读
10
• 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 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
“大卫像”了。
•
周围一些不起眼的人、事、物,或许都隐藏
着不同凡响的智慧。让我们成为别人的米开朗其
罗,使一些平凡的事物,因我而截然不同。
•
赏识是什么:赏积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
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 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 炼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
以上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为 了方便起见,将它们分开讲述,其实, 在实际运用中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 合使用的。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 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 论点的原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思想感情格调低 话题作文虽不明确限制思想感 情的发挥,但低调的、 情的发挥,但低调的、颓废的思 想感情终是不好的。 想感情终是不好的。当然也不是 要求同学唱高调, 要求同学唱高调,这同样是不可 取的。 取的。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表达不 正确、不健康的思想感情。 正确、不健康的思想感情。
四、审题中怎样做到创新
如话题“ 如话题“美”
(1)美无处不在。联想一: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 )美无处不在。联想一: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联 想二:阿尔卑斯山有一块碑写着“慢慢走, 想二:阿尔卑斯山有一块碑写着“慢慢走,欣赏 人们总是行色匆匆,忘了欣赏美景, 啊!”人们总是行色匆匆,忘了欣赏美景,欣赏人 。(2)什么是真正的美:心灵与道德。联想一: 生。( )什么是真正的美:心灵与道德。联想一: 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是被赞赏肯定的,外表英俊 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是被赞赏肯定的, 的卫队长却被人们鄙弃。联想二:孔子云“ 的卫队长却被人们鄙弃。联想二:孔子云“以貌取 失之子羽”。(3)人追求美, 人,失之子羽”。( )人追求美,但不可过于追求 完美。联想一: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完美。联想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上无 完美之事。联想二:悲剧往往比喜剧更震撼人心, 完美之事。联想二:悲剧往往比喜剧更震撼人心, 因为悲剧是残缺的美, 红楼梦》就是如此。 因为悲剧是残缺的美,《红楼梦》就是如此。
1、对话题形象化、情节化,叙述话题能涵盖 对话题形象化、情节化, 对话题形象化 的一个故事, 的一个故事,或以一系列具体现象揭示阐释话 题的内涵。 题的内涵。
如“诚信”为话题:叙述一个诚信的人以诚信 诚信”为话题: 待人的故事, 待人的故事,或者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受到生活 惩罚的故事, 惩罚的故事,也可以以古今中外讲诚信和不守 诚信的经典语言、典型人物、 诚信的经典语言、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来阐释 诚信的内涵和意义。 诚信的内涵和意义。
复制话题( 克隆”原材料) 5、复制话题(“克隆”原材料) 在写作中不能引发新的议论, 在写作中不能引发新的议论, 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 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 发新的感情;而只是在原处饶圈, 发新的感情;而只是在原处饶圈, 列举与话题相同或十分相近的材料, 列举与话题相同或十分相近的材料, 没有什么新的论述,这样的“ 没有什么新的论述,这样的“原地 徘徊”也是写作的大忌了。 徘思:
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 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往往会别有洞天。 关心”为题。 如 “以‘关心”为题。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 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 “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 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 类窠臼,总是从正面落笔,给人千人一面之感。有 位考生别出心裁, 位考生别出心裁,由众人对一个百日小孩子起名的 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即小孩的 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 即小孩的 爷爷)的悲惨故事 的悲惨故事, 爷爷 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 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 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具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文 章的构思以“ 为主, 章的构思以“反”为主,以“正”衬“反”,以 以老人的不被“关心” “反”写“正”,以老人的不被“关心”呼唤全社 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 会对老人的关心,这种构思赋予了题目“关心”以 更深广的内容。 更深广的内容。
分析: 分析:
题目中说, 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 题目中说,“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 犹如一堵厚厚的墙” 犹如一堵厚厚的墙”,这里我们要特别注 人与人的心灵”这五个字, 意“人与人的心灵”这五个字,这里限制 了范围, 了范围,说明我们在选材时应着眼的是人 与人之间的隔膜, 与人之间的隔膜,而不是人与自然或人与 动物; 用真诚去推倒它, 动物;“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立一座 沟通的桥” 沟通的桥”,说明我们的立意应是用真诚 等美德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危机, 等美德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危机, 使人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使人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例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 例如: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 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 甚至赌与毒, 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 甚至赌与毒 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 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 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 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 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 目可以用话题,也可以自拟,文体不限, 目可以用话题,也可以自拟,文体不限,不少 于600字。 字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 《作文》专题系列课件
14《作文分论之 话题作文审题》
一、总纲
怎样审题 审题应注意的问题 审题中常见的错误 审题中怎样创新 示例 本次话题
二、如何审题
话题作文所给的内容一般分四部分: 1.背景材料 2.引导语 3.话题 4.注意事项
1.认真分析引导语及话题中限制性、 认真分析引导语及话题中限制性、 认真分析引导语及话题中限制性 启发性文字。 启发性文字。
2、给话题设置不同的时空背景
如“诚信”为话题:把“诚信”放在 诚信”为话题: 诚信” 商场、战场和谈判桌上,放在古代、 商场、战场和谈判桌上,放在古代、现代 和未来,演绎出蕴含深刻主题的情节; 和未来,演绎出蕴含深刻主题的情节;罗 列出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下的不同规则, 列出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下的不同规则,揭 示规则的本质属性 。
分析: 分析:
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 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 略了“战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 略了“战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 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 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 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 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 却肯定是偏出去了。因为根据这个话题, 却肯定是偏出去了。因为根据这个话题, 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二字上。 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二字上。
以小见大, 紧扣话题, 以小见大,深化主题。紧扣话题,联系作者自
己和身边的生活,或写人,或叙事;或写实,或虚构; 己和身边的生活,或写人,或叙事;或写实,或虚构; 或回忆,或前瞻。 或回忆,或前瞻 如以“包装”为话题让学生写作,有同学写一个关 如以“包装”为话题让学生写作, 于商品包装的故事,故事写得有波澜,颇能感人, 于商品包装的故事,故事写得有波澜,颇能感人,但缺 乏新意,流于一般。另有同学从身边生活写起, 乏新意,流于一般。另有同学从身边生活写起,构思学 生干部竞选的故事,着力于刻画自我形象的设计包装, 生干部竞选的故事,着力于刻画自我形象的设计包装, 并善于设置矛盾冲突,让情节跌宕起伏, 并善于设置矛盾冲突,让情节跌宕起伏,经历一波三折 之后,使只注重外表包装的某竞选者落败,而脱颖而出 之后,使只注重外表包装的某竞选者落败, 者是既注重外在形象包装, 者是既注重外在形象包装,又十分注重思想文化素质的 提高,是积极踏实能干之人, 提高,是积极踏实能干之人,表达了人既要注重包装外 在形象,又要注重包装的内涵,立意高人一等。 在形象,又要注重包装的内涵,立意高人一等。
3、利用提示语展开思路
话题作文题的提示引导语:“每个人都常常遇 话题作文题的提示引导语: 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 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 呢?” 根据提示,写出一段故事情节, 根据提示,写出一段故事情节,情节中需要我们 作出一种选择, 作出一种选择,这样的选择导致我们产生了道德情感 上的激烈斗争, 然后写出“怎样选择”即可, 上的激烈斗争, 然后写出“怎样选择”即可,这是 记叙文; 记叙文;或者概括写出一系列这样触动心灵需要作出 选择的事,论述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讲述理由, 选择的事,论述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讲述理由, 加以论证,即成议论文。 加以论证,即成议论文。
例释: 例释:
关于家长方面:“单亲”家庭给子女的心灵创伤, 关于家长方面: 单亲”家庭给子女的心灵创伤, 不检点言行造成的负面影响, 乱收费” 不检点言行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乱收费”的反感 与无奈,下岗后的复杂心态…… 与无奈,下岗后的复杂心态 关于学生方面:为获得高分的不当手段,“小心眼” 关于学生方面:为获得高分的不当手段, 小心眼” 造成的隔阂,青春期的躁动与苦恼, 造成的隔阂,青春期的躁动与苦恼,理想与现实的 巨大反差…… 巨大反差 关于教师方面:升学分数、名次的巨大压力,“惩 关于教师方面:升学分数、名次的巨大压力, 学生的表象与深层原因,请家长的无奈与无助, 罚”学生的表象与深层原因,请家长的无奈与无助, 心中的阴影与苦闷…… 心中的阴影与苦闷 这些可以说是较“新”的构思。 这些可以说是较“ 的构思。
3、转移话题
在行文当中逐渐偏离话题,横生枝杈, 在行文当中逐渐偏离话题,横生枝杈,然 后沿着枝杈斜着生长,最后反偏为主, 后沿着枝杈斜着生长,最后反偏为主,造成转 移话题甚至严重偏离题意。 移话题甚至严重偏离题意。
4、另起炉灶 写作时不是按试题规定的话题写, 写作时不是按试题规定的话题写, 而是把话题抛到一边,自己“ 而是把话题抛到一边,自己“自由式 作文” 在内容上和试题没有关系。 作文”,在内容上和试题没有关系。 原因之一是事先“死背” 原因之一是事先“死背”下了一篇文 章;原因之二是对试题没仔细看明白 或看不明白。 或看不明白。
3、化大为小,缩小范围 化大为小,
话题的范围大而泛,如不加以限制, 话题的范围大而泛,如不加以限制,便会 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使文章显得浮浅。 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使文章显得浮浅。因而 必须学会缩小话题的外延。 这话题, 必须学会缩小话题的外延。如"网"这话题,便 应限制其范围,缩小成渔网、罗网、河网、 应限制其范围,缩小成渔网、罗网、河网、蜘 蛛网、心网、人情网、关系网、法网、因特网、 蛛网、心网、人情网、关系网、法网、因特网、 知识网、教育网、生态网、通讯网等。 知识网、教育网、生态网、通讯网等。然后选 择其中一个作为写作对象, 择其中一个作为写作对象,这样会使文章的角 度小,可向纵深开掘。 度小,可向纵深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