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痛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颈部淋巴结结核40例临床分析

颈部淋巴结结核40例临床分析

[] C E 6 H N H,B AH R J R ME .Maae e t fm l nn l r f — ngm n o ai atpe a 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 ul u
s n J . u n o R p 20 , 0 4 2 7 2 3 i [ ] C r O el e , 0 8 1 ( ) 8 — 9 . o r
2 0 8 ( ) 2 5—2 0 0 8, 3 2 : 3 5.
adter r itevle J .R siMe , 04, 8 1 ) 16 n ipe ci a [ ] epr d 2 0 9 (2 : 1 6 h d v u

[] T 8 AN C,S D AK A E R Y N A,B WN ,e a.T eeiec n RO E J t 1 h vdneo
者的 临床 资料 , 1 , 2 男 3例 女 7例 , 年龄 8— 2岁( 6 中位年龄 3 2岁 ) 所有患者均行胸 部 x线检 查 , 中4例做 了细 , 其 针 穿刺病理检 查 ,0例 ( 3 包括 3例 穿刺 阴性) 了病理 活检 。确诊 后均接 受 1 以上全 身抗 结核 治疗, 中3 做 年 其 2例
[3 1 ]章巍 ,王广发 ,张红 , 等.用内科胸腔镜进行滑石粉胸膜固定 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2 7例临床 分析 [ ] J .北京大学 学报 :医 学 版 , 0 8 4 ( : 0 6 2 2 0 , 0 6) 60— 0 . ( 收稿 日期 :0 0—0 2 编辑 : 21 2— 4 张素文 )

14 8 6.
广东医学
21 00年 7月 第 3 卷第 1 1 4期 Gu n d n dc l o ra J1 0 0 o.3 ,N .1 a g o gMe ia J u n l u.2 1 ,V 1 1 o 4

颈部淋巴结炎病历

颈部淋巴结炎病历

颈部淋巴结炎病历:一个病人的抗争之路在这个充满着疾病和医疗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而颈部淋巴结炎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病人,他的颈部淋巴结炎病历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了解这种疾病。

这位病人名叫李先生,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

他的颈部淋巴结炎病历始于一次普通的感冒。

感冒过后,他发现自己的喉咙一直疼痛,并且颈部淋巴结肿大。

他以为这只是感冒后的一些不适,于是没有在意。

这些症状并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

他开始感到喉咙疼痛难忍,颈部淋巴结肿大也越来越明显。

他去了医院,医生给他开了些消炎药,但是效果不佳。

他又去了几家医院,但是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

这时,他的颈部淋巴结炎病历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身体也开始出现其他的症状,比如发热、乏力等。

他开始感到害怕,担心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

于是,他决定去一家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颈部淋巴结炎已经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他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他的颈部淋巴结炎病历让他失去了很多东西,比如时间、金钱和身体健康。

他并没有放弃,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最终战胜了疾病,恢复了健康。

这个颈部淋巴结炎病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疾病的态度。

当我们遇到健康问题时,我们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拖延。

我们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颈部淋巴结炎病历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但是它也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疾病。

当我们遇到这种疾病时,我们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1.急性淋巴结炎:肿块有红、肿、热、痛。

2.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约0.5一1.0cm,质软。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

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3.淋巴结结核:多低热,肿大淋巴结质较硬(纤维化或钙化)、表面不光滑,质地不均匀(干酪样变),或因干酪样坏死而呈囊性,或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 ,可破溃。

常伴发肺结核。

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

4.结节病 :多见于青少年及中年人,淋巴结多在2cm直径以内 ,质地一般较硬 ,不融合,不与皮肤粘连。

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伴有长期低热。

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

可有乏力、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可有肝和(或)脾肿大,纵隔及浅表淋巴结常受侵犯而肿大。

活动进展期可有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沉增快。

约有1/2左右的患者血清球蛋白部分增高,以IgG增高者多见,血浆白蛋白减少。

血钙增高,血清尿酸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活性在急性期增加(正常值为17.6-34u/ml),对诊断有参考意义,血清中白介素-2受体(IL-2R)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升高,对结节病的诊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5.坏死性淋巴结炎:多为青壮年,骤起高烧持续不退,或持续低烧,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似流感样。

肿大的淋巴结常有压痛,相互之间不融合。

病理检查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周围有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本病可在1—2个月内自然缓解(自愈),预后良好 。

6.巨大淋巴结增生: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侵犯胸腔、纵隔及肺门与肺内。

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分析

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分析

审稿 : 仝连 信
责任 编 辑 : 士信 杨
颈部 淋 巴结 肿大 病 理分 析
宋印利
哈 尔滨 医科 大学 分校
180 5 10
在病 理活 检 的送检 组 织 中 , 大 淋 巴结很 常 见 , 肿
部 病 例 4 .7 , 龄 最 大 者 5 34 % 年 6岁 , 最小 2岁 , 均 平 2. 7岁 ; 巴 结 内 转 移 癌 10例 , 73 淋 0 占全 部 病 例 的 3. 8 ( 中腺 癌 7 25 % 其 6例 , 癌 1 鳞 6例 , 分 化 癌 8 未 例 ) 年龄 最 大 者 7 , 8岁 , 小 l 最 7岁 , 均 5 .4岁 ; 平 65 淋 巴结 原 发瘤 2 6例 , 占全 部 病例 的 84 % , 龄最 .9 年
症4 7例 , 占全 部 病 例 的 1.6 。 年 龄 最 大 者 7 53% l 岁, 最小 者 1岁 , 平均 3. 9岁 ; 核 占 13例 , 23 结 3 占全
表 1 36例 各 种病 变 分布 比例 0
维普资讯
牡丹 江医学院学报
的 8 % ) 但恶 性 病 变 淋 巴结 原 发性 肿 瘤 有 7 % 分 0 , 0 布在 4 0岁 以下 年 龄 组 , 中 年龄 最 小 者 为 6岁 , 其 平 均 年龄 为 3.5岁 , 28 因此 对 颈部 淋 巴结 长 期 肿 大 的 年 青人 也应 有 必要 的警惕 性 。 23 本组 材料 中 , 症 病 例 的 平 均 年 龄 3 .9岁 , . 炎 23 男/ 为 2 8 1结 核 病 例 的平 均 年 龄 为 2 . 7岁 , 女 ./ ; 73 男/ 为 1 19 ; 巴结 内转移 癌病 例 平均 年 龄 5 . 女 / .5 淋 6 5 4岁 , 女 为 25 1 其 中腺 癌 转 移 病 例平 均 年 龄 男/ ./ ( 5 .4岁 , 女 为 2 11 鳞 癌 转 移 病 例 平 均 年 龄 54 男/ ./ ; 5. 9 8岁 , 女 为 6 1 未 分 化 癌 转 移 病 例 平 均 年 龄 男/ /;

淋巴结检查实验实训报告

淋巴结检查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结构;2. 掌握淋巴结的触诊方法,学会判断淋巴结是否肿大;3. 学会观察淋巴结的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特征;4. 熟悉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和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过滤血液、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等功能。

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常见症状,可由感染、肿瘤、炎症等多种原因引起。

通过对淋巴结的检查,有助于发现疾病、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人体模型、解剖图谱、解剖学教学用具等;2. 实验仪器:听诊器、叩诊锤、压舌板、皮肤消毒液等。

四、实验方法1. 观察淋巴结的位置和形态:根据解剖图谱,了解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位置和形态;2. 触诊淋巴结:以手指或压舌板轻轻触摸淋巴结,注意其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特征;3. 观察淋巴结的质地:分为软、中等、硬三种,软者多见于炎症,中等者多见于肿瘤,硬者多见于肿瘤;4. 观察淋巴结的活动度:活动度良好者多见于炎症,活动度差者多见于肿瘤;5. 观察淋巴结的压痛:有压痛者多见于炎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颈部淋巴结:位于颈部两侧,甲状腺两侧和颌下。

触诊时,注意观察甲状腺两侧的淋巴结大小、质地、活动度和压痛情况;2. 腋窝淋巴结:位于腋窝顶部、中央和底部。

触诊时,注意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活动度和压痛情况;3. 腹股沟淋巴结:位于腹股沟区。

触诊时,注意观察腹股沟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活动度和压痛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均存在,大小、质地、活动度和压痛情况符合正常范围。

六、实验讨论1.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肿瘤、炎症等。

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淋巴结肿大的原因;2. 触诊淋巴结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检查方法,掌握正确的触诊技巧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3. 本实验通过观察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大小、质地、活动度和压痛等特征,使学生熟悉淋巴结的解剖结构和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_颈部淋巴结肿大90例临床分析

_颈部淋巴结肿大90例临床分析

29
12
41
慢性淋巴结炎 11
8
19
淋巴结结核
5
8
13
结节病
1
3
4
恶性淋巴瘤
5
4
9
转移癌
4
0
4
合计
55
35
90
!!!!!!!!!!!!!!!!!!!!!!!!!!!!!!!!!!!!!!!!!!!!!!!!!!!!!!!!!!!!!!!!!!!!!!!!
[6] [7]
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5):345-347. Ney T,Goz G. Force-moment measurements on the passive palatal arc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ongue [J]. Forfschr Kieferorthop, 1993,54(6):249-253. 谈 龙,叶湘玉,周 洪,等. 横腭弓增强支抗的研究[J]. 实用口腔
·102·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 年 2 月第 26 卷第 2 期 J Clin Stomatol, Feb,2010,Vol.26.No.2
颈部淋巴结肿大 90 例临床分析
于鸿滨,李永生 * (昆明医学院附属昆华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 90 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进行淋巴结切
[中图分类号] R783.2 R73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34(2010)02-0102-02
Clinical analysis of cervical lymphadenectasis:a report of 90 cases. YU Hong-bin,LI Yong-sheng.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Affiliated Kunhua Hospital,Kunming Medical College,First People's Hospital,Yunnan Province,Yunnan Kunming 650032,China

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淋巴结转移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在患者身体中的扩散对其临床病情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一位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病例背景该患者,男性,58岁,主要就诊原因为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约3个月。

患者没有特殊的疾病史,但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

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分析,最终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瘤。

病情发展和诊断就诊初期,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CT扫描及淋巴结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显示多个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存在增大,并且边界模糊,同时伴有增强。

CT扫描进一步显示多个淋巴结在不同区域存在异常增大,且伴有中央坏死。

淋巴结穿刺活检结果显示典型的恶性细胞,具有典型的淋巴结转移瘤的特征。

治疗方案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疗团队制定了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由于淋巴结转移瘤是恶性肿瘤的一种,需要综合考虑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案。

对于本例患者,鉴于病灶比较广泛且深度侵袭,初步决定采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和减轻症状。

同时,考虑到患者的身体条件以及手术风险,暂时排除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治疗效果评估治疗开始后,患者每个周期进行一次化疗。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体格检查显示淋巴结肿大有所缓解,并且症状明显减轻。

进一步的CT扫描显示病灶体积较治疗前有所缩小。

同时,患者的化验结果也显示部分相关指标恢复正常。

后续处理和预后评估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继续接受定期的化验和影像学检查,以动态监测疗效和评估预后。

此外,患者的配偶也参与了家庭护理和心理支持,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结论淋巴结转移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通过本文所陈述的病例,可以看出化疗在淋巴结转移瘤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淋巴结转移瘤的预后仍然较为不确定,需要继续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和治疗评估。

以上就是对淋巴结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报告

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报告

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报告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源于淋巴组织,常见于淋巴结、脾脏和骨髓等部位。

本报告旨在对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李某性别:男年龄:61岁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已合并多年),淋巴瘤(2019年确诊)【2. 主诉】李某主诉体重下降、乏力、盗汗、发热等症状已持续数月,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3. 临床表现】李某的体格检查显示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淋巴结明显肿大,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光滑。

患者无肝大、脾大等其他器官异常。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CRP)水平轻度升高。

淋巴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滤泡性淋巴瘤。

【4. 辅助检查】4.1 定位检查:颈部、胸部、腹部和盆腔CT示多处淋巴结明显异常肿大。

4.2 骨髓活检:示骨髓组织浸润。

【5. 诊断】李某被确诊为滤泡性淋巴瘤(FL),并分期为Ⅱ期B期,同时伴有骨髓浸润。

【6. 治疗方案】李某接受了以下治疗方案:6.1 化学治疗:标准化R-CHOP方案,包括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鲁培新和泼尼松。

6.2 放射治疗:针对颈部、胸部等主要病灶进行了放疗。

【7. 治疗效果】李某在接受化疗和放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全身淋巴结肿大明显减轻。

血常规和CRP水平恢复正常。

随访期间,患者情况稳定,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现象。

【8. 随访建议】8.1 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疗效和病情进展情况。

8.2 关注可能出现的治疗并发症,例如感染、心脏毒性等。

8.3 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提高生活质量。

【9. 结论】本报告对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李某的临床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

综合医学干预包括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的综合方案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深入了解患者的特定情况,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

【参考文献】暂无(以上为模拟报告,无真实患者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颈部淋巴痛的临床分析
导语:我们知道淋巴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其中以颈部的淋巴比较集中,相对也容易由于某些疾病引起感染、炎症,正常的淋巴存在,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我们知道淋巴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其中以颈部的淋巴比较集中,相对也容易由于某些疾病引起感染、炎症,正常的淋巴存在,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比如肿大,或疼痛,我们是不需要太在意,但如果出现疼痛则要注意,一般认为是颈淋巴结炎造成,以下我们就淋巴炎的临床表现进行说明。

颈淋巴结炎分为急性颈淋巴结炎和慢性颈淋巴结炎。

颈部急性淋巴结炎常见于儿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龋齿、咽炎、口腔炎、外耳道炎等炎症引起,通过淋巴引流途径引起颈部淋巴结感染。

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主。

慢性淋巴结炎常因急性淋巴结炎治疗不彻底,原发灶未解除或机体抵抗力差演变而来。

颈部淋巴炎症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急性淋巴结炎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及食欲减退等。

2.原发感染病灶症状:可有咽痛、吞咽疼痛、喉痛、咳嗽、牙痛等。

3.局部症状: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可有压痛,质中,表面光滑,可活动。

肿大淋巴结数目及大小不一,多为蚕豆到拇指大小。

急性淋巴结炎局部常有红肿、发热、疼痛。

慢性淋巴结炎急性发作时症状同急性淋巴结炎。

经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缩小,但仍可摸到,可活动,无压痛。

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淋巴引流区内的器官有急性炎症,全身可有畏寒、发热等症状。

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进行诊断。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