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老舍

合集下载

走近老舍教学设计

走近老舍教学设计

走近老舍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进老舍》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单元以老舍先生为主题,精选了五篇文章《我的母亲》、《济南的冬天》、《祥子买车》、《养花》、《母鸡》和一篇有关老舍先生的文章《我了解的老舍先生》。

学生对老舍先生及其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更多有关老舍的知识,教材中对老舍先生只言片语的介绍并不能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为此在学生的需求下,我以《我了解的老舍先生》为切入点,生成了以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综合实践课《走近老舍》——了解文本中的老舍,生活中的老舍和工作中的老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归类整理本单元字词,并进行深入挖掘,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2. 结合优美句段,运用各种方法体会老舍先生遣词造句的精妙,感悟其作品语言的无穷魅力。

激发学生对老舍先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欣赏他的作品,感悟他的人生。

结合课内外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老舍其人和其创作风格。

3.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

进而培养学生善于研究、善于总结的能力及学习语文、历史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浏览、阅读书籍等活动,收集、查找、选择、组合老舍资料,结合课本对整个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对老舍先生的评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引导学生通过扩写文章来加深课文内容的记忆,从中表达自己的收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2. 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分类整理信息的能力。

并形成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内外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老舍其人和其创作风格,并形成初步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通过网上资料的搜索与整理,深入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作品等。

“走近老舍”发言稿

“走近老舍”发言稿

发言稿大家好!今天我来为大家讲一讲老舍。

人物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另有笔名絜(xié)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北京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人民艺术家”这一称号是在老舍发表(话剧)《龙须沟》时得到的。

人生经历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于1918年毕业。

笔名来历“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

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

主要作品《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印书馆《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印书馆《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29,人间《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当代《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出版社《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月牙集》(短篇小说集)1948,晨光《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茶馆》(话剧)1958,戏剧《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正红旗下》(长篇小说),人文《母鸡》《我的母亲》《养花》《我们家的猫》《济南的冬天》《林海》《草原》《四世同堂——开学的日子》《断魂枪》《茶馆》一共六十多本小说。

走近老舍内容

走近老舍内容

小坡在课堂上先生正教算术,一手提着教鞭,一手捏着粉笔,很快的在黑板上画了两个“7”,然后嗽了一声,用教鞭连敲黑板,大声喊道:“小英!七七是多少?说!”小英立起来,两腿似乎要打嘀溜转,低头看桌上放着的小纸船,半天没言语。

“说!”先生又打了个霹雳。

小英眼睛慢慢往左右了,希望同学们给她打个手势;大家全低着头似乎想什么重大的问题。

“说!”先生的教鞭在桌上拍拍连敲。

张秃子在背后低声的说:“七七是两个七。

”小英还是低着头,说:“七七是两个七。

”“什么?”先生好似没有听见。

“七七是两个七。

”小英说,说完,腿一软,便坐下了。

坐下又补了一句:“张秃子说的!”“啊?张秃子?”先生正想不起怎么办好,听说张秃子,也就登时想起张秃子来了,于是:“张秃子!七七是多少!说!快说!”“不用问我,最讨厌‘7’的模样,一横一拐的不象个东西!”张秃子理直气壮的说。

先生看了看黑板上的“7”,果然是不十分体面。

小坡给张秃子拍掌,拍得很响。

“谁拍掌呢?谁?”先生瞪着眼,教鞭连敲桌子。

大家都爱小坡,没有人给他泄漏。

可是小坡自己站起来了:“我鼓掌来着。

先——!”他向来不叫“先生”,只是把“先”字拉长一点。

“你?为什么?”先生喊。

“‘7’是真不好看吗!‘8’字有多么美:又象一对小环,又象一个小葫芦,又象两个小糖球黏到了一块儿。

”小坡还没说完,大家齐喊:“我们爱吃糖球!”“七七是多少,我问你!”先生用力过猛,把教鞭敲断了一节儿。

“没告诉你吗,先——!‘7’字不顺眼,说不上来。

二八一十六,四八四十八,五八——”“我问你七七是多少,谁叫你说八!”先生一着急,捏起个粉笔头儿,扔在嘴里,咬了咬,吃下去了。

吃完粉笔头,赌气子坐在讲桌上,不住的叨唠:“不教了!不教了!气死!气死!”“二八一十六,四八四十八,五八——”小坡继续着念。

大家唏里哗啦,一齐在石板上画“8”。

小坡画了个大“8”,然后把石板横过来,给大家看:“对了,‘8’字横着看,还可以当眼镜儿。

”大家忙着全把石板横过来,举在面前,“真象眼镜!”“戴上眼镜更看不真了!”张秃子把画着“8”的石板放在鼻子前面。

“走进故居,走近老舍“教学设计

“走进故居,走近老舍“教学设计

“走进故居,走近老舍“教学设计作者:王振刚来源:《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第5期导入1.故居是指曾经居住过的房子。

一位作家的故居,足可以称为他的一本自传了。

走近作家故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作家及他的作品。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故居,走近老舍。

(板书:走近故居,走近老舍)2.我想请两位小导游和我一起,发给每人一册作家故居旅游手册。

3.认真阅读旅游手册,是旅游中最特别、最有意义的事情。

请你静心阅读这份旅游手册,看看全国有几处老舍故居,分别在哪里。

(板书:济南青岛北京)走进作家济南故居1.(出示照片)1930年7月,老舍受齐鲁大学之邀来到济南,开始了他与济南四载有余的不解之缘。

1930年夏至1934年秋,老舍与夫人在南新街54号院(现为58号)租住。

在这座小院里,白天抬头可以望见千佛山,夜晚可以听到趵突泉传来的涛声。

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

(板书:1930年夏-1934年秋)2.(出示济南三大名胜照片)济南的生活在老舍心中留下了深刻记忆。

在《吊济南》中,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名胜,闭了眼也曾想出来……每一角落,似乎都存着一些生命的痕迹;每一小小的变迁,都引起一些感触;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

3.在济南的日子,老舍先生陶醉于秀美安适的泉城山水,也倾情于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

他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来写济南独一无二的山水。

翻开旅游手册,用心读一读作家描写济南的山、大明湖、趵突泉的片段,哪些语句让你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痕迹?拿笔轻轻地画上线。

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

(生阅读导游手册)老舍先生在《更大一些的想象》中,这样描写济南的山:你看到这几乎形成一个圆圈的小山,你开始,无疑的,爱济南了。

这群小山不像南京的山那样可怕,不像北平的西山北山那样荒伟的在远处默立,这些小山“就”在济南围墙的外边,它们对济南有种亲切的感情,可以使你想到它们也许愿到城里来看看朋友们。

走近老舍(李艳俊)

走近老舍(李艳俊)

走近老舍先生——由衷敬佩前些日子,我上校图书馆给女儿找《骆驼祥子》一书,穿梭于昏暗且夹带着霉味的书架间许久,却遗憾没有得偿。

但我在名人传记的格格中抽出一本发黄的《老舍自传》。

就这样,我走近了闻名世界的现代大文豪老舍先生。

兴许是被老舍的曲折艰辛的人生经历所吸引,兴许是被老舍乐观坚强,谦逊坦荡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于是乎,我有点当年读琼瑶爱情小说的劲头——爱不释手了。

老舍笔名的由来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是父母所起。

因为他出生在1899年阴历腊月二十三那天,离春节只差七天,图吉利,取名“庆春”,是庆贺春天到来的意思。

在他上北京初级师范的时候,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

这个“字”取得很巧妙,他是把自己的姓拆成两半,成为“舍予”二字。

这两字又有讲,是“舍我”——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自己的含义。

以后他取“舍予”中的头一字,前面加一个“老”字,成为“老舍”,当作自己的笔名。

老舍的感情生活在自传中,并没有具体涉及老舍的情感生活,偶尔有只字片语提及孩子他妈,貌似平淡和谐。

早年的时候,有一个《没有故事》的章节,有些相当唯美朦胧的文字。

譬如:“春在燕的翅上,把春光颤得更明了一些,同样,我的青春在她的眼里,永远使我的血温暖,像土中的一颗子粒,永远想发出一个小小的绿芽。

一粒小豆那么小的一点爱情,眼珠一移,嘴唇一动,日月都没有了作用,到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总是一对刚开开的春花。

”想必这就是老舍先生初恋时美妙动人的感觉!(据说是当年资助他上学的刘大叔,后来出家为僧的宗月大师的女儿。

)但我对如此厚道,如此温情的大师的婚姻生活饶有兴趣,就上网查阅了以下情感资料。

(但具体的时间有些矛盾,传记中写到“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1930年,北师大音乐老师带胡絜青到白涤洲家中,请老舍到北师大讲演,老舍欣然应允,这是胡絜青与老舍的第一次见面。

尔后,朋友们便极力撮合这门婚事。

后来,老舍回济南教书。

放寒假时,他给胡絜青寄来一封长信,介绍了自己的身世。

一生追求为艺术 舍予精袖启人深——“走进老舍”主题美文阅读赏析

一生追求为艺术 舍予精袖启人深——“走进老舍”主题美文阅读赏析
1960年 临近 春 节 的 下 午 .吴 祖 光 和新 凤 霞正 走过 王府 井 大街 ,迎 面 遇见拄着手杖的老舍。他一把抓牢了吴祖光,说“我知道你回来 了,正要找 你,我有一样 东西拿给你看 ,现在你就到我家去吧!”他们一起来到了老舍 的家,只见老舍拿 出一幅画来。吴祖光一看就愣住 了,这是一幅白石老人
一 差
在 地 上戳 了戳 说 :“可惜 我 三条腿 。不 能跟 你们 去 了!”就 笑呵 呵地 摆 手告 别 了 。
现 在依 笔 者看 来 ,那次批 判 实在 荒唐 ,获诺 91.尔奖的《静 静 的 顿 河》里 的 葛里 高利 ,不就是 世界 文 学 史上 中间人 物 的典 型吗 ?虎妞 、张 大哥 、王利 发 … …哪 个不是 中不溜 儿 的芸芸 众 生? 王 掌柜一 辈子 “多说 好 话 .多请 安 … … 没做过缺德事儿。可那些狗 男女活得有滋有味 的.单不许我吃窝窝 头? ”老舍 就是 平 民百姓 的代 言人 1
老舍人 品如 此 ,作 品 中塑造 的人物 也 是如 此充 满侠 气的 !《茶馆 》里 的 常四 爷好 打抱 不 平 ,他 的经 典语 言是 “我 爱 咱们 这 个 国啊 .可谁 爱我 呀 !” 《离婚 》里 的丁 二 爷把 恶贯 满盈 的 小赵 约到 苇塘 ,双 手对 准他 的 脖子 一锁 , 把 他骗 取 的房 契拿到 手后 ,其余 的钱 包、手表 都 不要 !《四世 同堂》中的 瑞 全 ,回到北 京 的第 一件 事 ,是 杀死 日本 特务 招 弟 。年 迈 的李 四 ,则 以死拼 。 此 所谓 “野 夫怒 见 不平 处 ,磨 损胸 中万古 刀!’'(选自2017年3月8日《黄石日报》)
吴祖 光在 1958年初 被发 配到 北 大荒劳 改 时 ,与 外界 亲朋 几乎 断 绝 了 来往 ,只 有新凤 霞的信 带 来一点 温 暖 。新 凤 霞在信 中告诉 吴祖 光 :老舍 先 生经 常 问起 吴祖 光 ,并 叫她 多给 吴祖 光 写信 。老舍 说 写信 也是 学文化 ,像 作 文 一样 ,多写 ,一 天 写一篇 ,让 祖光 看 了高兴 。这使 吴祖 光 在北 大荒 成 了 收到 家信 最 多的人 。

语文第三单元《走进老舍》复习课教案

语文第三单元《走进老舍》复习课教案

第三单元《走近老舍》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深入品读经典名著,学会从不同的作品理解老舍的写作特点和为人。

2、赏析作品中的精彩片断,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3、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阅读兴趣,逐步养成科学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阅读本书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指导活动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老舍师:在我们的记忆中,你了解了哪些作家?(生说自己了解到的作家。

鲁迅、老舍、巴金、冰心、毛泽东、高尔基……)师:我们说了这么多大作家,那你知道作家的最高荣誉是什么吗?(诺贝尔文学奖。

)师:你知道咱们中国的作家有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呢?(莫言)。

师:其实,我们中国在莫言之前,有一位作家曾经和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196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曾派人来找他,可是他却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

他有一本书,被称作世界名著。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骆驼祥子》,这位伟大的作家就是——老舍。

没错,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老舍。

(出示老舍图片)二、老舍简介师:说到老舍,我们并不陌生。

这学期我们就学了好几篇老舍的文章。

谁来说说?(《祥子买车》《我的母亲》《济南的冬天》《母鸡》《养花》……)师:看来同学们对老舍的文章如数家珍,非常熟悉。

你对老舍还有那些了解?(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喜欢带小字的东西。

老舍的第二故乡是济南。

师:确切地说应该是山东。

)师:老师这里还有老舍的简介,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老舍简介。

)学生读。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老舍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为什么说老舍是伟大的平民作家呢?伟大和平民不冲突吗?(老舍是平民出身。

他的作品贴近平民,贴近生活。

伟大源自他的文学成就。

)三、作品推介师:所以说老舍是伟大的平民作家。

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老舍作品的独特魅力。

师:阅读一段文字,阅读一份心情。

阅读不是简单的用眼睛接受文字,而是应该走进文本,与作者,与书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走近老舍先生作文

走近老舍先生作文

走近老舍先生作文
哎呀呀,老舍先生呀,那可是一位超级厉害的大作家呢!
我以前就听说过老舍先生的名字,嘿呀,老师也经常给我们讲他的作品。

我一直特别好奇,老舍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呀?
后来呀,我读了老舍先生写的《骆驼祥子》,哎呀,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里面的祥子可真让我心疼呀,他的遭遇让我心里好难过。

我就在想,老舍先生怎么能把故事写得这么生动呢,哈哈。

我还知道了老舍先生写了好多好多其他的作品,每一部都好像有魔力一样,让我特别想去读一读。

我好想能走近老舍先生呀,去看看他是怎么写出这些精彩故事的。

嘿呀,我觉得他一定特别聪明,特别有才华。

哎呀,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像老舍先生那么厉害就好啦,能写出让大家都喜欢的故事。

嘿嘿,我可得好好努力啦!
我会一直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去更深入地了解他,嘿嘿,我相信我一定会越来越喜欢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老舍
教学目标:
通过对《我了解的老舍先生》的阅读指导,以点带面,使学生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老舍作品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具体指导阅读《我了解的老舍先生》这篇文章,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并使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内含老舍头像,老舍作品片段,阅读方法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出示课件1(老舍正在写作的图片)
师: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过著名作家老舍的许多文章,你们记得有哪些吗?
预设:
生1:我们学过老舍的《我们家的猫》。

生2:我补充,我们还学过老舍的《草原》。

课件出示2(第三单元目录)
师:在我们本册书第三单元选入了老舍的五篇作品,我们有幸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的人生经历和作品。

国外有位诗人说:“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必须走进他的生活。

”今天
就让我们跟随著名文学家汪曾祺先生写的这篇文章《我了解的老舍先生》,走近老舍的生活,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老舍先生的情趣及为人。

二、课内得法
1、出示课件3(阅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查一查,边读边梳理课文从中你了解了老舍先生的哪些事?理清课文条理后同桌之间交流交流。

2、学生自读课文
3、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我了解到老舍先生爱养花。

师:那你是从哪看出老舍爱养花的呢?
生1:我是从这里知道的。

(读第一自然段的有关语句)
师:哪个词语最能体会出老舍爱养花?
生2:痴迷成性
师:真不错,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语来了解老舍的性格特点,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边说边出示课件4阅读方法)
(1)诵读查字典理解词语
(2)感悟抓重点段落、句子、词语
4、学生运用总结的阅读方法,来说说通过读文还了解到老舍先生的哪些小事。

(全班学生交流生活中老舍的一些小事,让学生充分体会好的阅读方法会让我们更好地去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5、小结生活中的老舍有着淳朴的“平民”气息,所以汪曾祺评价老舍是“平民写家”,也让我们感到大作家是这么可亲。

(边说边出示课件5)
6、交流工作中的老舍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来谈,巩固阅读方法。


师:通过交流,老舍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更加鲜活。

读到这里,不禁让我们感叹老舍先生的为人是多么可敬,难怪汪曾祺称他为“北京人的老舍”。

这位可爱的老者真是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边说边出示课件5)
7、出示课件6《戒烟》、《趵突泉》片段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抓重点句子、词语来体会老舍文章语言的幽默诙谐,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运用巧妙。

出示课件4 阅读方法(3)课外阅读人物形象更丰满
师总结:通过课外作品的阅读,来了解老舍,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总结收获
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出色,知道思考、总结,相信你的收获一定不少。

全班交流收获
四、课外活用
出示课件8(推荐书目)
《老舍幽默散文集》中:《小麻雀》、《林海》、《济南的秋天》、《齐大的校园》、《落花生》、《母鸡》、《养花》、《我的母亲》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短篇小说集《赶集》、《月牙集》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老舍的文章像一块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就让我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更多地去阅读老舍的作品,让我们心目中大作家老舍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加丰满。

记住把你的读书感受写在你的小本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