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3)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 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 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曹子建之于子桓, 有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 大抵如此。
(一)诗歌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第一章 建安与正始文学
一、建安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
建安文学的时间段限,上起汉献帝元年(公 元196)下到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3)指 汉末魏初的文学,共27年。 其主要作家大 都生活在汉献帝建安时期。
(一)儒学失去统治地位,思想意识的解 放。
谢灵运:“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 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明代张戎《岁寒堂诗话》“韩退之之文,曹子建 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二、创作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曹丕称帝为界,划 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抒写自己政治上的雄心 壮志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代表作他的 《白马篇》。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学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 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 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 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 辨析的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3)《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讲1.概述先秦文学的进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进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进展的历史时期。
第二章神话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要紧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事情怎么?2.《诗经》是怎么分类与编排的?3.汉代的传《诗》的事情怎么?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讲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挑选两篇举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妨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要紧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挑选《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举行分析。
7.《国语》的要紧艺术特点有哪些?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挑选《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举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明白。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啥是“三表法”?5.《老子》散文的艺术特点要紧有哪些?6.谈谈你对老庄思想基本精神的明白。
7.以《逍遥游》为例,谈谈《庄子》散文的要紧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先秦散文简答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先秦散文简答题汇总1、谈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2、简述《春秋》的写作特点。
3、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1、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
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2、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为“至圣”,《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3、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合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后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庄子》是他与其后学的著作的合辑。
4、《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存55篇,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
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
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比,归纳总结,善于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墨子》中的《兼爱》、《孟子》中的《天时不如地利》、《齐人有一妻一妾》、《民为贵》、《庄子》中的《秋水》、《荀子》中的《天论》。
1、谈谈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2、简述《论语》的文学价值.3、谈谈《孟子》的文学价值。
4、《庄子》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什么地方?5、简述《荀子》散文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荀子》文章主要是长篇专题性论说文,全书体例完整,表现出较高的组织和分析能力,其写作特点主要有三点:(1)善于围绕题目或一定的中心,反复说理,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绵密严谨,说理透辟,发挥尽致。
(2)比喻繁富精当,既能生动形象地阐明道理,又朴素简赅,富于启发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3正始文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姓名:李培志授课时间: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授课专业和班级授课内容正始诗歌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掌握正始文学的时代特征教学重点了解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教学难点掌握正始文学的时代特征教具和媒体使用板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教学过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时间分配(100分钟)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复习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一、时代背景二、阮籍三、嵇康小结思考题参考书目归纳总结及思考题及参考书目5520302055板书设计正始诗歌一、时代背景二、阮籍三、嵇康讲授新拓展内容课后总结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讲稿讲授内容备注正始诗歌一、时代背景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废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
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
拥曹的何晏、夏侯玄等人被杀。
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
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故以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
山涛本来与阮籍、嵇康等人为友。
同在“竹林七贤”之列,后来投靠司马氏。
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
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
”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二、阮籍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3)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3)魏晋南北朝文学1、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魏晋风骨”,是建安文学的总体特征。
所谓“风”是指文章的生命力;“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使文章表现有力。
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表现上的上述特征。
2、邺下文人集团:指曹氏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
3、《燕歌行》:曹丕代表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
4、“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5、《悲愤诗》:蔡琰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自传体的叙事诗。
真实再现了汉末动荡的社会面貌和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具备诗史的规模和悲剧气氛,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时代色彩。
是对汉乐府叙事诗的发展6、名教: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教即通过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7、魏晋风度:此词出自鲁迅。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风流自赏。
清谈、吃药喝酒。
8、正始之音:正始时期的诗歌与建安时期风貌迥异。
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再加上玄风的影响,诗歌又逐渐和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期的慷慨悲壮变为辞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这就是“正始之音”。
9、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10、二十四友:晋惠帝时,贾谧专权,当时文人多投其门下。
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等人皆在其中,有“二十四友”之称。
11、左思风力: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左思志高才雄,胸怀豪迈,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情调高亢,辞采壮丽,笔力矫健,气势昂扬,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钟嵘《诗品》称之为“左思风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士刲羊,无血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2.《诗经·七月》是( )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D.怨刺诗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A.佶屈聱牙B.情韵并美C.辩丽恣肆D.质朴平实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A.处女遇盗B.郢书燕读C.刻舟求剑D.狡兔三窟A.《鼓吹曲辞》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D.《杂歌谣辞》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 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 B.幽愤诗 C.拟古诗 D.悼亡诗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C2、C3、C4、B5、D6、C7、A8、A9、D 10、C 11、C 12、B 13、B14、A 15、D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A.咏史诗B.游仙诗C.玄言诗D.田园诗18.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 )A.田园诗人B.玄言诗人C.边塞诗人D.山水诗人19.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A.李益的边塞诗B.岑参的边塞诗C.高适的边塞诗D.陶翰的边塞诗20.初唐时期创作水平最高的宫廷诗人是( )A.早有诗名的杨师道、李百药、虞世南等前朝耆老B.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的“初唐四杰”C.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坛新秀D.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21.李贺诗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是( )A.咏仙讽鬼之作B.感愤不遇之作C.揭露时弊之作D.气势高扬之作22.“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出处是( )A.白居易的《长恨歌》B.李商隐的《无题》C.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D.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23.词之起源的传统说法是( )A.词起源于诗B.词起源于“曲子词”C.词起源于民间D.词起源于酒令艺术24.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 )A.崔颢B.高适C.岑参D.李白2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 ) 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 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 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26.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是( ) A.讲究声律辞藻B.抒写慷慨情杯C.诗情画意结合D.声律风骨兼备27.唐传奇繁盛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 ) A.《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 B.《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 C.《玄怪录》、《博异志》、《虬髯客传》 D.《游仙窟》、《枕中记》、《虬髯客传》28.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个性风采的是( )A.声情并茂,意在言外B.声律调谐,辞采华美C.评说古今,抒发感慨D.壮伟之情,豪侠之气29.韩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文类是( )A.碑志B.书信C.序文D.杂著30.中晚唐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诗作是( )A.贾岛的作品B.姚合的作品C.孟郊的作品D.许浑的作品16、B 17、B 18、D 19、C 20、C 21、A 22、C 23、A 24、B 25、B 26、B 27、D 28、B 29、A 30、B三、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国语》(1)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3-唐宋文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古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唐宋文学)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要求:字迹工整;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题一、基础知识填空题:(21分)1、《修竹篇序》是作的。
2、在诗歌中还残留有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痕迹的著名诗人有、。
3、盛唐边塞诗人有、、、。
4、王维的边塞诗有《》、《》、《》。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的《》诗中名句。
6、对白居易诗歌创作有明显影响的是。
7、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是、。
8、“天若有情天亦老”是的《》中的名句。
9、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唐传奇有《》、《》、《》、《》、《》。
10、《阳春集》的作者是。
11、最早从理论上反对宋初浮靡文风的是、。
12、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写出后,当时唱和的诗人有、、。
13、宋代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作家是。
14、北宋时在诗、文、词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有、。
15、北宋后期著名词人有、、。
16、张孝祥的词学苏东坡,其《》词俨然是一篇小型的《赤壁赋》。
17、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指、、、。
18、南宋时江湖派代表性诗人是、。
19、萧观音是的一位女诗人。
二、名词解释(16分)1、初唐四杰;2、新乐府运动;3、一祖三宗;4、辛派词人;三、简答题(28分)1.高适与岑参诗歌的异同。
2.何谓花间词派。
3.欧阳修提倡的诗文革新运动胜利的原因。
4.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45分)1、分析杜甫《春望》。
2、唐诗繁荣的原因。
3、柳永对词的贡献。
4、分析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填空题:1、陈子昂。
2、王维;孟浩然。
3、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4、《从军行》、《老将行》、《使至塞上》。
5、王之涣;《登鹳雀楼》。
6、儒家思想。
7、韩愈;柳宗元。
8、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9、《任氏传》、《霍小玉传》、《柳毅传》、《李娃传》、《莺莺传》。
10、冯延已。
11、柳开、穆修。
12、欧阳修;梅尧臣;刘敞。
13、柳永。
14、欧阳修;苏轼。
15、秦观;贺铸;周邦彦。
16、《念奴娇过洞庭》。
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士刲羊,无血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2.《诗经·七月》是( )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D.怨刺诗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A.佶屈聱牙B.情韵并美C.辩丽恣肆D.质朴平实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A.处女遇盗B.郢书燕读C.刻舟求剑D.狡兔三窟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7.晁错主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A.《论贵粟疏》B.《论积贮疏》C.《至言》D.《政事疏》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A.《高唐赋》B.《吊屈原赋》C.《柳赋》D.《赋篇》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A.《鼓吹曲辞》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D.《杂歌谣辞》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13.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 C.拟古诗 D.悼亡诗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C2、C3、C4、B5、D6、C7、A8、A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16.琨诗歌的风格是(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A.咏史诗B.游仙诗C.玄言诗D.田园诗18.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 )A.田园诗人B.玄言诗人C.边塞诗人D.山水诗人19.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A.益的边塞诗B.岑参的边塞诗C.高适的边塞诗D.翰的边塞诗20.初唐时期创作水平最高的宫廷诗人是( )A.早有诗名的师道、百药、虞世南等前朝耆老B.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的“初唐四杰”C.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坛新秀D.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21.贺诗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是( )A.咏仙讽鬼之作B.感愤不遇之作C.揭露时弊之作D.气势高扬之作22.“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出处是( )A.白居易的《长恨歌》B.商隐的《无题》C.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D.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23.词之起源的传统说法是( )A.词起源于诗B.词起源于“曲子词”C.词起源于民间D.词起源于酒令艺术24.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 )A.颢B.高适C.岑参D.白2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 ) 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 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26.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是( ) A.讲究声律辞藻B.抒写慷慨情杯C.诗情画意结合D.声律风骨兼备27.唐传奇繁盛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 ) A.《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B.《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C.《玄怪录》、《博异志》、《虬髯客传》D.《游仙窟》、《枕中记》、《虬髯客传》28.最能体现子昂诗歌创作个性风采的是( )A.声情并茂,意在言外B.声律调谐,辞采华美C.评说古今,抒发感慨D.壮伟之情,豪侠之气29.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文类是( )A.碑志B.书信C.序文D.杂著30.中晚唐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诗作是( )A.贾岛的作品B.合的作品C.孟郊的作品D.许浑的作品16、B 17、B 18、D 19、C 20、C 21、A 22、C 23、A 24、B 25、B 26、B 27、D28、B 29、A 30、B三、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国语》(1)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
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第三阶段。
中国古代文学(3)具体地说是宋元文学。
宋元是两个不同的朝代,依据朝代,本课程分为宋代文学与元代文学两部分,并按不同的文体划分成不同的讲授章节。
共十二章。
1.全面了解宋元文学的基本面貌与主要成就,掌握宋元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重点流
派、作家作品。
2.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宋词、元曲的形式特点与内容特征,能够背诵课文中代表作家
的诗歌、词、曲、散文作品。
3、能够对不同文体的重点作品进行分析。
能够对不同文体的重点作品进行分析。
了解
宋元文学研究的基本情况。
4、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不同文体的文学风格、不同的作家进行论述。
●学习方法指导
熟悉具体文本,在此基础上,通过重点作家的贯串,掌握宋元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本课程的重、难点
宋代文学与元代文学在内容上是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彼此有迥然不同的体裁和风貌。
宋代文学的特点是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重点需掌握的是江西诗派和苏轼、陆游诗,宋词重点在词的发展历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词人及其词的风格,如:晏殊、张先、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并且应注意到他们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宋文需要掌握的重点作家是欧阳修于苏轼,应注意他们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元代文学充满“自然”之趣,杂剧和散曲都是新的文艺样式,要注意把握其体制形式上的特点,注意戏曲作品的综合性特征,应适当辅以视频或音频资料教学,散曲注意突出其与词的不同之处。
元代文学重点要掌握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高明的《琵琶记》。
散曲部分重点讲解的是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睢景臣、刘时中、乔吉、张可久等作家的作品。
1.本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宋代文学概说(1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杯酒释兵权”的文化影响
“靖康之难”后的文学变迁
宋代理学与科举之下的文学
宋诗的流派,苏轼和陆游。
宋词的演变
宋文的北宋“六大家”
【重、难点提示】宋代文学中诗歌、词和散文发展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北宋诗(3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宋初“三体”
梅尧臣、苏舜钦
欧阳修、王安石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重、难点提示】江西诗派的理论与创作
第一节宋初“三体”
第二节梅尧臣、苏舜钦
第三节欧阳修、王安石
第四节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二章唐五代词(2课时补充讲授)
【知识点提示】
词的基本知识
温庭筠、韦庄和花间词人
李煜和南唐词人
【重、难点提示】李煜词
第一节词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敦煌曲子词
第三节温庭筠、韦庄和花间词人
1.李煜和南唐词
第三章北宋词(4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晏殊、欧阳修
柳永
秦观、贺铸、周邦彦
【重、难点提示】柳永词的风格特色
第一节北宋词的发展
第二节北宋前期小令作家
第三节柳永
第四节秦观、贺铸、周邦彦
第四章苏轼(3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苏轼诗
苏轼词
苏轼文
【重、难点提示】苏轼诗歌题材的开拓苏轼的“以诗为词”
第一节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苏轼诗
第三节苏轼词
第四节苏轼文
第五节苏轼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南宋诗(2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
陈与义、杨万里、范成大
永嘉四灵
【重、难点提示】杨万里“诚斋体”第一节南宋诗的发展
第二节陈与义、杨万里、范成大
第三节永嘉四灵和江湖诗人
第六章陆游(2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
陆游诗歌内容、艺术成就
【重、难点提示】陆游诗歌爱国特色
第一节陆游的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陆游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陆游的词和散文
1.南宋词(4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李清照
张元干、张孝祥
姜夔
【重、难点提示】李清照女性词人特色姜夔词特色第一节南宋词的发展
第二节李清照
第三节张元干、张孝祥
第四节姜夔、吴文英与宋末格律派词人
1.辛弃疾(3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辛弃疾词
【重、难点提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辛派词人
1.宋代散文(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欧阳修、苏轼文
【重、难点提示】苏轼文的特色
第一节宋文概述
第二节欧阳修、苏轼文
元代文学概述(1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元代政治、文化特点
元杂剧繁荣状况
散曲概貌
【重、难点提示】元杂剧体制
第一节元杂剧的形成和繁荣
第二节元杂剧的体制
第一章关汉卿及其作品(2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
窦娥冤
单刀会
本色风格
【重、难点提示】关汉卿杂剧“本色”风格第一节关汉卿生平及创作
第二节《单刀会》等历史剧
第三节《窦娥冤》等社会公案剧
第四节《救风尘》等爱情风情剧
1.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第二章王实甫与《西厢记》(2课时讲授)
【知识点提示】
崔莺莺、张生、红娘形象
《西厢记》艺术特色
【重、难点提示】崔莺莺性格
第一节故事的流变及主题
第二节人物形象塑造
第三节艺术特色
第四节地位及影响
第二章元代其它作家戏曲作品及创作(3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
李逵负荆
陈州粜米
琵琶记
【重、难点提示】琵琶记结构
第一节水浒剧、公案剧
第二节历史剧、爱情剧、神话剧
第三节宋元南戏
第三章元人散曲(2课时讲授)【知识点提示】
散曲体制
风格
【重、难点提示】散曲与词的区别第一节散曲的产生、体裁、概貌
第二节作家及作品
第三节表现手法、风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