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固定在新鲜闭合性锤状指的应用

合集下载

闭合性锤状指损伤的诊疗要点

闭合性锤状指损伤的诊疗要点

闭合性锤状指损伤的诊疗要点
陈焱;邢丹谋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
【年(卷),期】2022(24)8
【摘要】锤状指损伤是指由于终末伸肌装置连续性中断而形成以远指间关节(DIP)屈曲为特征的畸形,关节丧失主动背伸功能。

一般是由创伤造成的手指伸肌腱I区断裂或远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所致。

目前锤状指的治疗选择存在争议,治疗方式选择不当不仅不能纠正指体的畸形,改善患指功能,甚至会引起一些难以弥补的并发症。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文献讨论锤状指的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指征、固定方式等诊疗要点,以期提高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总页数】4页(P561-564)
【作者】陈焱;邢丹谋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暨武汉市骨科医院手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1
【相关文献】
1.带线锚钉加肌腱延长治疗陈旧性闭合性锤状指畸形16例临床分析
2.单纯克氏针固定治疗急性闭合性无撕脱骨折锤状指疗效分析
3.简易指背支具治疗闭合性腱性锤状指的疗效观察
4.对83例闭合止点撕脱性锤状指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治疗
5.闭合性腱性锤状指保守治疗的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锤状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锤状指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常州实用医学 2O O9年第 2 5卷第 1 期
锤 状指 手 术治 疗 的 临床 分 析
黄 兵
( 阴 市 临 港新 城 医院 , 苏 244 ) 江 江 14 3
锤 状指 是 由于指 伸肌 腱在 远节 指骨基 底部 背侧 至 中央 腱束 止点 间断 裂或 撕脱部 分 指骨所 致 。 由于 损 伤类 型及 程度 不 同 , 治疗 和手 术 的方法 也不 同 , 选
有关 锤 状 指 的治 疗 目前 有 多种 方 法 , 守 治 疗 保 如石 膏管 型 固定 , 条 支具 固定 等 ; 术 治疗 如克 氏 铝 手 针 固定 , 钢丝抽 出法 , 肌腱 缝合 法 等 。但何 种情 况 采 用手 术 治疗 , 考 手 外 科 手术 学 J其 手 术 适 应 证 参 , 为 :1有撕脱 性 骨折 复位后 对 位不 良者 ;2 开 放性 () () 损伤患 者需 进行 清 创 手 术 , 清 创 的 同 时 进行 撕 脱 在 断裂 肌腱 的修 复 ;3 闭合性 损 伤远侧 指 间关 节 屈 曲 () 畸形 明显者 。以上 3种情况 应 首选 手术 治疗 。 目前 临床上 常 用 的锤 状 指 分 型分 4型 [_如 何 3, 选 择正确 的手术 方 法 , 临 床 手外 科 工作 者 需 要 讨 是 论 的 1 问题 。本 组 4 个 6例 , 据不 同 的损 伤 情况 分 根 成 3种类 型 , 用 3种不 同 的手术 方法 , 得 了优 良 采 取 率 为 9 %的疗 效 。因此 , l 笔者 认 为 根 据 手术 中所 见 损 伤类 型 以及 损伤 程度 , 用不 同的手术 方 法 , 取 采 是 得 满意疗 效 的关键 。 本组 l 例 , 用 3—0尼 龙 线 K se 法 缝 合 撕 8 采 es r l 脱性 断裂肌 腱 近端 , 克 氏针 过 伸 位 固定 远 节 指 间 用 关节 , —0尼龙线 再通 过 末 节 指 骨斜 向指 腹 的穿 孔 3

可吸收线捆扎法与克氏针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的疗效比较

可吸收线捆扎法与克氏针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的疗效比较

可吸收线捆扎法与克氏针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的疗效比较目的:探讨利用可吸收线捆扎法治疗锤状指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我科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锤状指患者分为A组和B组,A 组采用可吸收线捆扎法修复,B组采用传统的克氏针固定法修复观察术后各手指的功能恢复情况,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标准,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检测伤手功能以评估疗效结果B组患者22例(22条肌腱),随访6-14个月,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4条,良11条,可4条,差3条;优良率68.2%,A组患者24例(24条肌腱),随访6-14个月,按TAM 系统评定方法:优10条,良13 条,可1条,差0条;优良率为95.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336,P=0.037),A组明显优于B组。

结论:可吸收线捆扎法治疗锤状指方法简单,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标签:锤状指;伸肌腱;肌腱修复锤状指畸形临床常见,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常不能达到理想效果(1),应用可吸收线捆扎法治疗锤状指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3月至2014 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外科锤状指患者A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 例;年龄14-59 岁;损伤指别:示指3指,中指3指,環指10指,小指8指,其中18例伴有撕脱骨折,6例不伴有撕脱骨折,17例闭合伤,7例开放伤;B组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损伤指别:示指4例,中指4例,环指9例,小指5例,22例均伴有撕脱骨折,均为闭合伤。

两组受伤时间均在两周以内。

1.2 手术方法A组:平卧位,患肢外展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闭合伤患指取远指间关节背侧行“u”形切口,形成舌形皮瓣,开放伤患指适当将原切口延长,显露肌腱近端和附着部,可见是否伴有止点撕脱骨折。

清理断端间的血肿和肉芽组织。

将远指间关节伸直至0度,伴有撕脱骨折的行骨折复位,自末节指骨斜行穿入l枚1.0mm的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于伸直0度位。

微型锚钉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锤状指的疗效分析

微型锚钉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锤状指的疗效分析

t h e i n j u r y ) .N o e x t e na r l i f x a t i o n w a s u s e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y .T h e K i r s c h n e r w i r e w a s r e mo v e d 6 w e e k s a t f e r o p e r a t i o n ,
s e n t a t i o n we r e( 1 3 . 5± 6 . 4 )d a y s .Amo n g t h e m,4 p a t i e n t s we r e c h r o n i c ma l l e t i f n g e r d e or f mi t y ( > 1 mo n t h s a t f e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a l l e t i f n g e r s .Me t h o d s F r o m J u n e 2 0 1 0 t o Ma r c h 2 0 1 1 ,1 6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a l l e t i f n g e r s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mi c r o - a n c h o r r e p a i r c o mb i n e d wi t h Ki r s c h n e r wi r e i f x a t i o n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1 .T h e d u r a t i o n o f t h e d e f o r mi t y b e f o r e p r e —
后关 节 活动度 及疗 效 均 明显优 于 陈 旧性 损伤 组 患者 ,其差 异 具有 显著 性 ( < l 0 . 0 5 ) 。结 论 采用 微型 锚钉 结合 克 氏 针 固定 治疗 锤状 指是 一种 简便 、有 效 的方 法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引言掌指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疗效与治疗方法密切相关。

当前,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是两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但其疗效比较仍有争议。

本文旨在比较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基本原理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均是经皮内固定技术,其基本原理有所不同。

微型钢板固定微型钢板固定是通过使其成为成骨组织的一部分,来保持骨折片的位置和方向的。

在手术时,医生在骨折部位接近骨的表面切开缝隙,用一组可旋转、自稳定的微型钢板将骨筋膜切开,用过程中自带的螺丝将微型钢板固定在骨板上。

通过引力和压力的作用,在治疗期间微型钢板的初始位置唇向成骨组织移位,跟随组织生长发生固定,从而使骨折片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促进愈合。

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是将符合骨塑性形变的肌肉、骨、关节移位固定成血管成骨组织,使其达到骨髓壳的强度,并在松弛负荷的闭合红素中维持该状态的内固定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骨折片方向的控制和特异性的金属内固定以及居于骨擦伤面的压力治疗来促使组织生长、骨质恢复。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微型钢板固定微型钢板固定的优势在于其固定力和稳定性较强,不易受到外力干扰,对于髓内骨折和波及关节面时的手术效果较好。

微型钢板固定适用于幼骨、骨密度低、组织薄弱的患者,特别是在四支手上使用。

根据病情,可以选择单钢板或多钢板固定。

另外,微型钢板固定可以垂直于骨折面固定,并且微型钢板上带有锁螺丝,可以将骨折片牢固固定在一起。

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的优势在于使用方便,固定部位可选择多个部位。

克氏针治疗的疗效较好,尤其适合关节面骨折,能充分保留关节面的形态结构、及时纠正骨折强弱在半月板处的较小位置偏移和扭转。

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修补术后,能因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减少创伤性伤害,避免操作后的炎症;固定力强,和细针性钢针的具有相同的固定力。

锤状指应用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锤状指应用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锤状指应用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9-02T16:44:18.2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8期作者:刘文芳,曾爽,肖方生,时常春[导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锤状指是较为常见的一类损伤性疾病刘文芳,曾爽,肖方生,时常春赣州东方手足外科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摘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锤状指是较为常见的一类损伤性疾病,在发病早期若处理不当则可引发慢性炎症,导致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出现,并会影响美观。

其中手术治疗引起疗效佳,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等特点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对锤状指患者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案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效果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锤状指;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临床中,锤状指主要是指手指Ⅰ区指肌腱断裂、撕脱骨折或者止点撕脱导致的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是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损伤类型,其中伴有撕脱骨折的骨性锤状指在临床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1]。

远侧指间关节可完全被动伸直,因掌板松弛及中心束无拮抗牵拉等情况的影响,致使指间关节过伸并导致鹅颈畸形出现,若锤状指的发病时间在3周以内,则被称为新鲜锤状指;反之则成为陈旧性锤状指[2]。

若患者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极易引发各种慢性炎症,导致疼痛及功能障碍等情况,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锤状指的手术治疗方案进行综述,以探讨其效果。

1 钢丝张力固定法该方法主要为:在背侧作一Z形切口致使其关节能够充分显露,借助1.0mm的克氏针纵向穿过患者的远节指骨,复位其关节与骨折片;克氏针穿过关节后,在完全伸直位对关节进行有效固定[3]。

之后经X线片拍摄对两个平面的复位情况进行准确了解,若骨折块未与主要骨块密切对合,则需采用抽出缝合法将其在合适位置进行固定,将缝合线抽出并穿过骨折块和远节指骨,并在衬垫的纽扣上方打结[4]。

闭合切口后借助夹板进行固定,并对穿过关节的克氏针进行保护。

新鲜锤状指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改良固定20例分析

新鲜锤状指伸指肌腱止点重建改良固定20例分析
况见图 1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3 术 后处理 : 患 肢 无 需 支 具 或 石 膏 制 于末 节 指 骨 基 底 断裂 ,指 骨 基 底 无 可 供
伸 肌 腱 断裂 后 , 由 于屈 指 肌 1 . 1 一般资料 : 本组 2 0例 , 其中男性 1 3 动 。术 后 2 4 ~ 4 8小 时 使 用 抗 生 素 预 防感 缝 合 之 肌 腱 。
] 。 对 于新 鲜锤 状 指手 指 间关 节 背 侧 “ S ” 形 切 口, 显露 肌 腱 止 点 , 伸指0 。 , 屈指指端 过掌横纹 ; 良: 伸 指 受 术 治疗 效果 更 可 靠 1 5 o . 屈指指端 达掌横 纹 ; 可 : 伸 指 术 治 疗 比非 手 术 治 疗 更 有 利 于 手 的 功 能 避 免 损伤 甲床 生发 层 。 选 2号 不 吸收 缝线 限 ≤一 1 6 。 一 4 5 。 .屈 指 指 端 离 掌 横 恢 复 。 锤 状 指手 术 方法 很 多 ] 。 以往 采 用 行 肌 腱 断 端套 圈缝 合 。选 1 . 0 m m 克 氏 针 受 限 角 度 在 一 e m以 内; 差: 伸 指受 限> 一 4 5 。 , 屈 指 钢 丝 抽 出 法 , 固定 于指 腹 处 , 钢 丝 缝 合 肌 于 末 节 指 骨 基 底 背 侧 两 侧 打 孔 . 打孔 方 纹 在 2 向与 末 节 指 骨 呈 约 4 5 。 ,并 从 指 腹 穿 出 。 指 端离 掌 横 纹 在 2 c m 以上 。 腱不牢靠 . 抽 出钢 丝 松 紧度 难 以掌 握 , 往 往 存 在 纽 扣 压 迫 指 腹 软 组 织 导 致 皮 肤 坏 死 的 隐 患 。 微 型 骨 锚 钉 技 术 治 疗 锤 状 指 操作较复杂 , 锚钉缝线为不可吸收线 , 由

不经关节面的克氏针钩锁架治疗腱性锤状指

不经关节面的克氏针钩锁架治疗腱性锤状指

不经关节面的克氏针钩锁架治疗腱性锤状指王波;陆道军;赵国强;柯晓昊;张国良【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22(28)2【摘要】目的探讨不经关节面的克氏针钩锁架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采用不经过关节面的克氏针钩锁外固定架治疗32例腱性锤状指患者。

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8~62岁,平均(38.0±13.1)岁;拇指1例,示指8例,中指5例,环指7例,小指11例。

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2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h~1个月。

所有患者均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并按时随访,采用Crawford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6.0±5.2)个月。

按Crawford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8%。

术后无局部活动疼痛、切口及针道感染、克氏针松动、肌腱再断裂及甲床畸形等情况出现。

结论不经过关节面的克氏针钩锁外固定架在治疗腱性锤状指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费用较低,避免了关节面的损伤,临床疗效满意。

【总页数】3页(P163-165)【作者】王波;陆道军;赵国强;柯晓昊;张国良【作者单位】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手足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6.2【相关文献】1.克氏针悬吊牵引加瘢痕重叠缝合治疗陈旧性腱性锤状指2.不经过关节面的克氏针外架治疗腱性锤状指3.不经关节面的双克氏针法治疗骨性锤状指4.克氏针联合带线锚钉治疗腱性锤状指5.可吸收缝线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腱性锤状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氏针固定在新鲜闭合性锤状指的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对新鲜闭合性锤状指应用克氏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用2006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应用克氏针治疗新鲜闭合性锤状指病例36例,均采用闭合远指间关节略过伸位穿针固定的手术方法,男21例,女15例;年龄16—63岁,平均32岁。

均为单手指新鲜闭合性损伤。

术后无需外固定。

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9个月,效果良好,手指外形基本正常,无关节疼痛、僵硬和感觉异常。

按照Crawford评估标准,疗效优28例,良6例,尚可2例,优良率94.4%。

结论使用克氏针治疗新鲜闭合性锤状指的方法,疗效确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克氏针;锤状指;新鲜;闭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6—63岁,平均32岁。

均为单手指新鲜闭合性损伤。

左手15例,右手21例;中指18例,环指12例,小指6例。

其中打球时撞击伤8例,日常生活损伤7例,工作时挫伤9例,机器卷伤4例,其他伤3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h至7d,平均9 h。

1.2 手术方法常规络合碘消毒,铺无菌巾,均给予指神经阻滞麻醉。

据不同类型的锤状指,采用不同数量克氏针固定。

(1)对腱性锤状指,无移位或移位型累及关节面小于1/3的骨性锤状指,采用直径1mm粗克氏针自指尖钻入,直至中节指骨基底部,固定远指间关节5-10°过伸位,适当保留皮外克氏针长度,折弯后剪断,弯头朝向侧方。

(2)对移位性锤状指,骨折关节面受累超过1/3,伴有或不伴远端指骨掌侧半脱位,排除粉碎性骨折,使远侧和近侧指间关节最大限度地弯曲,用1根0.8mm粗的克氏针紧贴骨折片,顺中节指骨长轴呈35°-45°旋入中节指骨;与第1根克氏针相距2~3mm并与其平行旋入第2根克氏针,再将远节指骨伸直并向背侧推移,通过闭合方法完成复位;再用第3根1mm粗的克氏针从指尖钻入,直至中节指骨基底部,保持该关节伸直和复位;将外露克氏针折弯,剪短。

1.3 术后处理术后按常规行穿针部位护理,无需应用抗生素。

5-6周后当骨折愈合、局部无压痛,可在门诊拔除克氏针,开始主动训练远侧指间关节活动,不需要再行夹板保护。

术后常规X线片检查,并于术后2周、4周、6周、2个月及6个月各摄片复查一次。

1.4 疗效评定:采用Crawford[2]功能评定法来评估疗效,优:远指间关节可以完全伸直、完全屈曲、无痛;良:远指间关节伸直受限0°-10°、完全屈曲、无痛;可:远指间关节伸直受限l0°~25°、有屈曲受限、无痛;差:远指间关节伸直受限超过25°或者存在持续的疼痛。

2 结果
36例均得到良好的复位和固定。

单枚克氏针一次手术成功率高,多枚克氏针成功率偏低。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5—6周拔除克氏针,无一例发生克氏针断裂、滑出、针孔感染、皮肤坏死、骨外露等。

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9个月,手指外形基本正常,无关节疼痛、僵硬和感觉异常。

X线片显示32例手指骨折均在6周内愈合,并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关节间隙正常。

采用Crawford[2]功能评定法评估疗效:优28例,良6例,尚可2例,优良率94.4%。

3 讨论
锤状指是由于远节指骨基底背侧至中央腱束止点伸肌健断裂或撕脱部分指骨所致。

据有无骨折可以分为腱性锤状指和骨性锤状指。

根据有无撕脱骨折、伸肌腱断端距止点的远近,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锤状指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不管是石膏外固定还是铝板固定,均固定不确切,太松会造成固定不牢固导致固定物移位,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太紧会影响患指血运;甚至在固定过程中,由于患指的活动,会造成皮肤破损、感染,导致患指肌腱、骨质裸露等并发症。

患者不愿意坚持继续固定而使治疗中断或手术治疗。

本组采用闭合穿针克氏针固定法治疗新鲜锤状指,无论是一枚克氏针固定还是三枚克氏针固定,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其优点包括:(1) 闭合操作间接手法复位也降低了骨折碎片并发感染的风险。

(1)克氏针将末节固定于过伸位,可以使撕脱的骨片和伸肌腱止点达到解剖复位。

大部分患指靠近止点处仍留有残端,即使部分患指的残端非常少,但经确切复位、牢靠固定后,伤后一段时间内的瘢痕化,也可使两断端牢固愈合,保证了伸肌腱有足够的固定时间;(2) 操作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单枚克氏针固定手术时间平均需10分钟;(3) 术后无需住院治疗和抗感染治疗;(4) 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观点,不需要切开软组织和关节囊,减少术后肌腱粘连的机会;(5)内固定物取出方便,无需住院取内固定物。

(6)费用低,且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手术注意事项:(1)术前常规行X线片检查,了解有无撕脱骨折及骨片大小。

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2)手术操作要细心,防止复位不良和固定不牢固;(3)要把握克氏针的进针点及角度,克氏针穿人时尽量一次成功,以避免对指骨关节面造成过多的破坏。

克氏针的长度要保证,髓腔内长度要达中节指骨基底部但不能超过近指间关节;(4)手
术须在C型臂下操作。

(5)克氏针插入技术与Islliguro提出的方法类似,但所用针较细,插入角度较低与中指轴线为30。

)。

用2根伸直位阻挡克氏针固定容易达到骨折块解剖复位,这是因为当骨块承受复位力时,克氏针阻挡可形成防止骨块旋转的壁;针平行且进针角度小,可增加针与骨折片接触面积,末节指骨伸直时骨折片受到强有力挤压,因而可达到骨折片较好复位和维持对位;另外,应用细针创伤小,减少了与针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6)保持远指间关节5。

至100过伸位固定,过伸位过小去除克氏针后可能出现手指不能完全伸直,过大则影响远指间关节背侧血运,出现屈曲功能障碍;(2)术中穿针位置应紧贴复位后的骨折片边缘,穿针的角度要保持在35。

至45。

左右,角度过小会压伤皮肤及甲基质,过大则起不到固定骨块的目的
综上所述,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性闭合性锤状指,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同时因考虑到受伤时间较长后肌腱回缩及瘢痕形成等因素,故手术患者的选择多在伤后l周之内,且缺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疗效及优点有待进一步证实,如病程较长及开放性、陈旧性锤状指,仍以其他手术治疗为主。

[2]Crawford GP.The moldedpol汕ene splintfor malletfingerdeformities.J HandSurg Am,1984,9:231-237.
[3]陈履平,张诗兴,孙贤敏,等.陈旧性锤状指的显微解剖与治疗研究.中华手外科杂志,1994,10:34.36.
[4]张艳茂,李国华,曹磊,等.闭合穿针复位改良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77.281.
[5] 熊革,中村蓼吾.石黑法治疗伴撕脱骨折的锤状指.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4,18:138.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