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知能提升演练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讲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二、力学中常见的三种性质的力 1.重力 (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小: G=mg. ①重力和质量的关系______ 水平支持面 的 ②重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静止时对______________ 悬绳 的拉力. 压力或者对______ (3)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____________,但不一定指向地心.
例 题 示 范 例 1 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 直杆间的夹角为 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 m 的小 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ma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 a 运动时,一定有 F= sinθ 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 a 运动时,F= ma2+mg2, a 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α=arctang
力的效果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使受力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 ,或者使物体 发生形变 __________
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 ①按性质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力、磁场力、核力等七种性质力;简记: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4 物体的受力分析 考 点 归 纳 1.受力分析时要按照先重力,再弹力、摩擦力,后其 他力的顺序进行. 2.判断某个力存在与否的方法: (1)从力的概念出发寻找施力物体; (2)从力的性质角度寻找产生的原因; (3)根据力的效果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例 题 示 范 例 4 L 型木板 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 轻 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 滑块 Q 相连, 如图所示. 若 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 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 P 的受力个数为( ) A.3 B.4 C.5 D.6
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课件

填准记牢
NO.2 题组训练 提升能力
考点一
NO.1 梳理主干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NO.2 题组训练 提升能力
考点一
NO.1 梳理主干
填准记牢
4.胡克定律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 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
缩短 )的长度 x 成正比.
NO.2 题组训练 提升能力
(2)表达式:F= kx . ①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 N/m ;k 的大小由弹簧自身 的性质决定. ②x 是弹簧长度的 变化量 ,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NO.1 梳理主干
填准记牢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 体积的变化. 2.弹性 (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
NO.2 题组训练 提升能力
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 后,物体不能 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
考点一
NO.1 梳理主干
填准记牢
3.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原状 ,会对与它 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 弹性形变.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 形变的方向相反.
第二章 | 相互作用
考点内容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 数、静摩擦力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 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 四边形定则
高三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一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思考感悟 重心的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与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三、弹力
恢复原状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_________,对 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的条件 相互接触 弹性形变 (1)两物体_________;(2)发生_________.
3.方向 相反 (1) 与物体形变方向_____. (2)几种常见模型的弹力方向 ①轻绳的拉力沿绳指向_________的方向. 绳收缩 垂直 ②点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接触处的弹力_____于接 触面(若是曲面则垂直于接触处的_____)指向被压或 切面 被支持的物体. 弹簧轴线 ③弹簧的弹力方向:总是沿_________指向变回原 长的方向. ④杆的弹力方向要依照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定.
二、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 3.方向:总是_________. 竖直向下 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 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 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特别提示:(1)重力的方向总是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 不同地方水平面不同,其垂直水平面向下的方向也 就不同.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3)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_____. 形变 两个效果 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________.
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包含力的_____、_____、 大小 方向 ______三个要素. 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时,作出的表示物 体受到某一力的有向线段. 特别提示:同一性质的力可以产生不同的效 果;不同性质的力可以产生相同的效果.
2.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
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错误!力和重力1.力(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
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沿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注意:①物体的质量不会变;②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错误!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体积的变化.2.弹性形变:撤去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3.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正比。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错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名称项目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0〈F f≤F fm F f=μF N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
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力 重力 弹力课件(必修1)

(1)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位置在
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跟物体形状有
关,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3)用悬挂法测重心(只适合薄片状物体).
5.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作用在
4.在两极点重力等于物体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在
地球上其他位置时,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
变式1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同一物体,它的重力的大小与他所处的纬度及
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C.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
重合 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Hale Waihona Puke 4.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 形变 大 小( 伸长 或 缩短 的量)成正比,即F=_k_x__,k叫弹簧的 __劲度系数 ,单位是 N/m ,它取决于弹簧本身的结构(材
料、匝数、直径等).
5.几种常见模型中弹力方向的确定
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簧的弹力
轻绳的弹力 面与面接触
的弹力 点与面接触
(3)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运算法则为 __平行四边形定则_.
(4)独立性: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
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无关 .
(5)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 同时 产生,
__同时 变化, 同时 消失.
3.力的效果
使物体发生 形变 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即产生 加速度 ).
的弹力
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 恢复原状的方向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1单元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大小
方向
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 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
练练基础
┃题组一┃ 重力、弹力、胡克定律
1.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弹性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
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
2.五种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 常见的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簧两端的弹力
轻绳的弹力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Ⅰ
Ⅰ
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 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 边形定则
Ⅱ
Ⅱ
第1单元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理清教材
网控基础点 提炼命题源
读读教材
一、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________. (3)g的特点: ①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②g值随着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③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4)方向:________向下. (1)吸引 (2)mg (3)②纬度 (4)竖直
2.胡克定律 (1) 内容:弹簧发生 ________ 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 ( 或缩 短)的长度x成________. (2) 表达式: F = ________.k 是弹簧的 ________ ,由弹簧自身的 性质决定,单位是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x是弹簧长度的 ________,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1)弹性形变 量 正比 (2)kx 劲度系数 牛顿每米 N/m 变化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弹力课件

[典例] 如图 2-1-7 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
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 θ,在斜杆的
下端固定有质量为 m 的小球。下列关于斜杆对小球的作
用力 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 2-1-7
A.小车静止时,F=mgsin 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 F=mg,方向竖直 向上 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 F>mg,方向一 定沿杆向上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小球的运 小球所受 牛顿第二定律 确定弹力的 动状态 ―→ 的合力 ―或―者―平――衡―条―件→ 大小和方向
连接,在小木块匀速滑上斜面和匀速滑下
斜面过程中,杆对小球作用力 ( ) 图 2-1-5
A.上滑时大
B.下滑时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解析
2.(多选)(2016·济宁模拟)如图 2-1-6 所示,小球 A 的重力为 G,上端被竖直悬线挂于 O 点,下端与水平桌面相接触, 悬线对球 A、水平桌面对球 A 的弹力大小可能为( )
第 1 节 重力、弹力
(1)自由下落的物体所受重力为零。
(×)
(2)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
(3)弹力一定产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
(4)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
(5)F=kx 中“x”表示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
(6)弹簧的形变量越大,劲度系数越大。
(×)
(7)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
图 2-1-4
A.无论盒子沿斜面上滑还是下滑,球都仅对盒子的下底面 有压力
B.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右侧面有压力 C.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D.盒子沿斜面上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审题指导] (1)小球与盒子的加速度相同。 (2)不计一切摩擦,盒子的加速度 a=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 (3)垂直斜面方向小球的加速度为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力重力弹力课件

第1讲 力、重力、弹力
一、力
作用效果 三要素 基本特征
知识梳理
改变物体的① 运动状态 或使物体发生② 形变 ③ 大小 、④ 方向 、⑤ 作用点 (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2)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⑥ 相互 的,只要有作用力,就一定有 对应的⑦ 反作用力 (3)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受 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4)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 角形定则
图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 sin θ=ma,FN' cos θ=mg
解得FN'=m g 2 a2
tan θ= ga
可见,弹力FN'的大小为m g
2
a2
,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rctan
a 且斜
g
向右上方。
栏目索引
二、胡克定律的应用
(1)在弹性限度内有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长度。 (2)当弹簧是处于伸长状态还是压缩状态不能确定时,要分别讨论研 究。 【情景素材·教师备用】
2.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1)轻绳的拉力沿绳指向③ 绳收缩 的方向。 (2)点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接触处的弹力④ 垂直 于平面指向被压或 被支持的物体。 (3)弹簧弹力的方向:总是沿⑤ 弹簧轴线 指向变回原长的方向。 (4)杆的弹力方向要依照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定。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其公式为⑥ F=kx 。 (2)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⑦ 平衡条件 或动力学规律求得。
答案 D 甲对乙施力的同时,乙对甲也在施力,只不过甲的“拳头”比 乙“被打的部位”——如肚子、脸部等更能承受击打罢了,所以乙感到 痛而甲未感到痛,A错;“风吹草动”的施力物体是空气,B错;力不可以 离开物体,磁铁对铁钉的作用是通过磁铁产生的磁场发生的,磁场离不 开磁铁,故C错;网球飞出后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和空 气,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弹力摩擦力[随堂反馈]1.(2014·高考广东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解析: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所以M处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N 处支持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即垂直MN向上,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平行,与支持力垂直,故选项C、D错误.答案:A2.如图甲、乙所示,乙图中斜面体固定不动,物体P、Q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 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B.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物体P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P受摩擦力,方向和F方向相同解析:用假设法分析:甲图中,假设P受摩擦力,与P做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合力为零不符,所以P不受摩擦力;乙图中,假设P不受摩擦力,P将相对Q沿斜面向下运动,因此P受沿F方向的摩擦力.故正确选项是D.答案:D3.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B .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C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D .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解析:由于两侧细绳中拉力不变,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不变,选项D 正确,A 、B 、C 错误.答案:D4.如图所示,一直杆倾斜固定并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0.5 kg 的圆环,圆环与轻弹簧相连,在轻弹簧上端施加一竖直向上、大小F =10 N 的力,圆环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直杆与圆环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环受到直杆的弹力,方向垂直直杆向上B .圆环受到直杆的弹力大小等于2.5 NC .圆环受到直杆的摩擦力,方向沿直杆向上D .圆环受到直杆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5 N解析:因弹簧的拉力F =10 N >mg =5 N ,所以圆环受到垂直直杆向下的支持力F N .同理,拉力沿直杆向上的分力F 1=F sin 30°=5 N ,也大于重力沿直杆向下的分力G 1,所以圆环受到沿直杆向下的摩擦力F f ,如图所示.垂直直杆方向:F N +mg cos 30°=F cos 30°沿直杆方向:F f +mg sin 30°=F sin 30°解得F N =532N ,F f =2.5 N ,D 正确. 答案:D5.(2016·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大小恒定的拉力F 作用于小木块上,拉力在以斜面所在的平面内绕小木块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斜面体和小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2+ mg sin θ 2B .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mg sin θC .斜面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D .斜面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cos θ解析:对小木块分析可知,当力F绕小木块旋转一周的过程中,F沿斜面向下时小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小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mg sin θ+F,故A、B均错误.对M、m 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与F的水平分力大小相等,所以最大静摩擦力为F,此时F与斜面底边平行,所以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小车的表面由一光滑水平面和光滑斜面连接而成,其上放一球,球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为a,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当小车和球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球在a、b两点处一定都受到支持力B.球在a点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点处一定不受支持力C.球在a点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点处不一定受到支持力D.球在a点处不一定受到支持力,在b点处也不一定受到支持力解析:若球与车一起水平匀速运动,则球在b处不受支持力作用;若球与车一起水平向左匀加速运动,则球在a处受到的支持力可能为零,选项D正确.答案:D2.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F f使整体产生加速度a,a等于μg且大小不变,对B受力分析知,B所受静摩擦力F f′=m B a=μm B g,大小不变,方向向左,A 正确,B、C、D错误.答案:A3.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下面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 1g k 1 B.m 2g k 2 C.m 1g k 2 D.m 2g k 1解析:在没有施加外力向上提时,弹簧k 2被压缩,压缩的长度为Δx = m 1+m 2 g k 2.在用力缓慢向上提m 1直至m 1刚离开上面的弹簧时,弹簧k 2仍被压缩,压缩量为Δx ′=m 2g k 2.所以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Δx -Δx ′=m 1g k 2,故选C. 答案:C4.如图所示,某粮库使用电动传输机向粮垛上输送麻袋包,现将一麻袋包放置在倾斜的传送带上,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其间突遇故障,传送带减速直至停止.若上述匀速和减速过程中,麻袋包与传送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只受重力与支持力作用B .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C .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下D .减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传送带向上解析:传送带匀速运动时,麻袋包受力平衡,麻袋包除受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外,还要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A 错误,B 正确.传送带向上减速运动时,麻袋包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受到的摩擦力可能沿传送带向上、沿传送带向下或为零,C 、D 错误. 答案:B5.如图所示,杆BC 的B 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C 为一滑轮.重物G 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A 点处,杆恰好平衡.若将绳的A 端沿墙缓慢向下移(BC 杆、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 )A .绳的拉力增大,BC 杆受绳的压力增大B .绳的拉力不变,BC 杆受绳的压力增大C .绳的拉力不变,BC 杆受绳的压力减小D .绳的拉力不变,BC 杆受绳的压力不变解析:选取绳子与滑轮的接触点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中的弹力大小相等,即F T1=F T2=G ,C 点处于三力平衡状态,将三个力的示意图平移可以组成闭合三角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AC 段绳子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为θ,则根据几何知识可知F =2G sin θ2,当绳的A 端沿墙缓慢向下移时,绳的拉力不变,θ增大,F 也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BC 杆受绳的压力增大,B 正确.答案:B6.如图所示,把一重为G 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 =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t 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 )解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G 和摩擦力F f 的作用.由于F f 从零开始均匀增大,开始一段时间F f <G ,物体加速下滑;当F f =G 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F f >G ,物体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减速为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 f =μF N =μF =μkt ,即F f 与t 成正比,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当物体速度减为零后,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其大小为F f =G ,所以物体静止后的图线为平行于t 轴的线段,故选项B 正确.答案:B7.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面上,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 相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与B、C的总重力大小相等解析:以B物体为研究对象,沿斜面方向受到重力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绳的拉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与拉力的合力,所以可能为零,可能沿斜面向上或向下,A项错误;利用整体法可知不论B、C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与拉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平衡,方向一定向左,B项错误,C项正确;同理,在竖直方向利用整体法判断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B、C的总重力减去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D项错误.答案:C8.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解析: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均要发生形变,故A错;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错误;在最低点,运动员虽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但接着运动员要加速上升,故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C错误,D正确.答案:D9.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在大小相等、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 )A.在F1的反方向上受到F f1=μmg的摩擦力B.在F2的反方向上受到F f2=μmg的摩擦力C.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f=2μmgD.在F1、F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f=μmg解析:运动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f =μmg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与F 1、F 2的合力方向相反,故D 正确.答案:D10.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 ,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 (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图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小车沿光滑的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a =g sin θ,即小球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mg sin θ,杆只对小球施加了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故C 正确.答案:C11.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12B.32C.22D.52解析:木板的倾角α为30°时物块静止,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沿斜面方向二力平衡可知其大小为mg sin 30°;木板的倾角α为45°时物块滑动,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 cos 45°,由二者相等可得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 答案:C12.(2016·铜陵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 、B 置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物体A 、B 用一跨过动滑轮的细绳相连.现用逐渐增大的力向上提升滑轮,某时刻拉A 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53°角,拉B 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37°角,此时A 、B 两物体刚好处于平衡状态,则A 、B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 m B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cos 37°=0.8)( )A.4μ+33μ+4B.3μ+44μ+3C.4μ-33μ-4D.3μ-44μ-3解析:设绳中张力为F ,对A 应用平衡条件可得F cos 53°=μ(m A g -F sin 53°),对B 应用平衡条件可得F cos 37°=μ(m B g -F sin 37°),以上两式联立可解得m A m B =4μ+33μ+4,A 正确. 答案:A1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 的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均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 sin α+μcos α mg kB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μmg cos αk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D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解析:分析木块3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可得F 23=mg sin α+μmg cos α,又F 23=kx 23,可求出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x 23=L +mg sin α+μcos α k,A 正确,B 错误;分析木块2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可得F 12=mg sin α+μmg cos α+F 23,故F 12>F 23,1、2两木板之间的距离大于2、3两木块间的距离,C 错误;传送带突然加速时,并不会使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增大,因此不会影响两相邻木块间的距离,D 错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 .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 .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解析:滑动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如把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加速,A 错误,C 正确.静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汽车启动过程中,车厢里的货物跟汽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使货物加速,汽车车厢里的货物跟汽车一起停下来的过程中,静摩擦力使货物减速,B 错误,D 正确.答案:CD15.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 0,人的质量为m ,人用恒力F 拉绳,若人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及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小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A .0 B.m -m 0m +m 0F ,方向向右 C.m -m 0m +m 0F ,方向向左 D.m 0-m m +m 0F ,方向向右 解析:假设小车对人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先对整体分析受力有2F =(m 0+m )a ,再隔离出人,对人分析受力有F -F f =ma ,解得F f =m 0-m m 0+m F ,若m 0>m ,则和假设的情况相同,D 正确;若m 0=m ,则静摩擦力为零,A 正确;若m 0<m ,则静摩擦力方向向左,C 正确. 答案: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