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估上的应用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食品安全和质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既可以对食品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因此,充分了解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对于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和食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1. 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与控制食品中可能存在许多致病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这些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与控制。
通过微生物学的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2. 发酵食品的制备微生物在发酵食品的制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酵母菌在酿造白酒、啤酒等酒类产品时会进行糖的发酵,产生酒精和香味物质,丰富了食品口感。
另外,乳酸菌在乳制品的发酵中起到了促进乳糖分解和产生乳酸的作用,使得乳制品更易于消化吸收。
3. 食品保鲜与防腐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导致食品变质和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科学地利用微生物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和防腐期。
例如,利用乳酸菌和酸性条件可以制作出酸奶等发酵乳制品,其酸度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此外,利用乳酸菌和辅酶Q10等微生物和添加剂,也可以制作出具有抗氧化性能的食品,延缓食品的氧化变质。
二、微生物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1. 营养品质的提高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某些代谢产物和酶的作用,增强食品的营养品质。
例如,大米经过微生物发酵后,作为稻米提供给人们食用,其维生素B的含量明显增加。
又如,发酵豆制品中的发酵物质能够分解豆蛋白,使蛋白质变得更易消化吸收。
2. 食品口感与质地的改善微生物在食品加工和发酵过程中,能够分解食材中的某些成分,使得食品的口感更加丰富。
例如,发酵面团中的酵母菌分解面团中的淀粉,产生气泡使得面团膨胀发酵,使得面包更松软可口。
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体,对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微生物对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控制、食品的保鲜以及发酵食品的制备等方面阐述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一、微生物对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对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来实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微生物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现在已经能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合适的微生物来控制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例如在酸奶的制备过程中,添加酸奶乳杆菌可以有效地抑制其他大肠杆菌,从而避免食品中的病菌污染,保证了酸奶的安全性。
二、食品的保鲜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还可以用于食品的保鲜。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利用微生物进行食品保鲜的产品,例如在面包中添加酵母菌,可以使面包的储存期延长,并且保持其柔软的口感。
在肉类加工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抑制肉类中的细菌滋生,避免肉类变质。
通过微生物的应用,食品处理企业不仅能够降低食品储存的成本,也能够有效地减少浪费。
三、发酵食品的制备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还能用于发酵食品的制备。
发酵食品是通过将食品中的成分在微生物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而制成的食品。
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知名的发酵食品,例如豆浆、酱油等。
其中豆浆是用豆类和水混合而成,通过添加微生物发酵而成的。
酱油则是通过将大麦、黄豆等混合进糯米中,再用酱菌发酵而制成的。
这些发酵食品不仅胃口好,而且营养丰富,对于人体健康有很好的影响。
总之,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微生物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食品加工的成本,提高食品质量,还能够发挥微生物的优势,制成各种健康美味的发酵食品。
未来,微生物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一定更加广阔。
食品微生物学及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微生物学及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产生、生长、变化及其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的科学。
食品工程原理是应用工程学原理来解决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优化食品生产的过程。
本文将结合食品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探讨食品微生物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以及食品工程在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应用。
一、食品微生物学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1. 微生物对食品的降解作用食品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解食品的成分,引起食品质量的降低。
例如,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胺类物质会使食品产生异味;脂肪分解会导致食品变质。
因此,食品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微生物对食品的变质作用食品微生物会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产生异味、异色等变质现象。
例如,霉菌会分解食品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产生黏液和胶质,导致食品变质。
因此,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 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某些微生物会产生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例如,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微生物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二、食品工程在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应用1. 温度控制食品工程中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加热可以杀死微生物,冷却可以延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通过控制温度,可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高压处理高压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工程技术,可以杀灭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高压处理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使其失去活性。
通过高压处理,可以有效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食品包装食品工程中的包装技术可以有效保护食品免受微生物的污染。
适当的包装可以阻隔空气、水分和微生物的侵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因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微生物学研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微生物学研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的生产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为了更好的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等方面来探讨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一、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1. 发酵食品制造微生物在发酵食品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酸奶、腌菜、面包、啤酒等。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可以产生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降血压、降胆固醇、增加钙质等物质。
2. 食品保鲜微生物可以参与食品的腐败,但同时又有保鲜的作用。
例如,乳酸菌不仅能够延长牛奶的保质期,还可以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繁殖,起到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
3. 调味品制造在调味品制造过程中,微生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味精、酱油、醋等。
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氨基酸、核酸等物质能够调节食品的味道和口感。
二、微生物检测与控制除了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会导致食品质量下降、食品安全问题等,因此微生物检测和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1. 微生物检测目前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检测主要有传统的培养、荧光PCR、基因芯片等方法。
其中传统的培养方法仍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无论使用何种检测方法,最终目的都是针对微生物污染问题进行快速、准确、敏感的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微生物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需要采取相应的微生物控制措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控制措施的方法一般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高温、低温、紫外线辐射等。
化学方法包括消毒剂等。
相比较而言,物理方法更具优势,因为化学方法可能会在食品中留下残留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微生物学研究的前景与展望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的应用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微生物学的研究将逐渐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1. 微生物基因工程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应用也将不断扩大。
生物学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联

生物学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联食品质量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而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起源、结构、功能和演化的学科,与食品质量安全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生物学在食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一、微生物学与食品质量安全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小生物。
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微生物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会导致食品腐败和变质。
例如,细菌可以分解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产生恶臭和有害物质,影响食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因此,通过研究微生物的生长机制,可以制定科学的食品储存和保鲜方法,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其次,某些微生物还可以引起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有害微生物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疾病。
在微生物学的研究中,可以确定导致食物中毒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其毒力等因素。
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二、基因工程与食品质量安全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对生物进行人工改造的技术。
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基因工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提高其抗虫害和抗逆性能。
传统的农作物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大量农药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
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抗虫害或耐逆基因导入农作物中,提高其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此外,基因工程还可以用于改良畜禽品种,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选择和导入一些具有生长快、肉质好或者抗病能力强的基因,进而培育出更适合人类需求的畜禽品种。
这些改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
三、生物技术与食品质量安全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生物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生物技术可以用于食品成分的鉴定和检测。
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食品工业是一个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领域。
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微小生物的科学,为食品工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食品发酵、食品保质期控制和鉴定食品质量等方面的应用。
一、食品发酵的微生物学应用食品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转化食物成分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还可以改善其质地和口感。
常见的食品发酵过程包括面包、酸奶、酱油等的制作。
在这些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酵母菌是面包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微生物。
面团中添加酵母菌后,酵母菌会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醇,使面团膨胀发酵。
这样就能让面包变得更加松软可口。
此外,酵母菌还能产生酶,促进面团中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面包的食欲。
乳酸菌是制作酸奶的关键微生物。
在酸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以分解乳糖,产生乳酸。
乳酸的产生酸化了牛奶,使其pH值降低,从而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
同时,乳酸菌还可以合成一些保健物质,如益生元和维生素等,对人体的健康有益处。
二、食品保质期控制的微生物学应用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营养价值和食用特性的时间。
微生物学在食品保质期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质期的控制主要涉及到控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一种常见的控制食品保质期的方法是通过杀菌处理。
杀菌可以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高温杀菌、辐射杀菌和化学杀菌等。
例如,在乳制品工业中,常用高温处理方法对牛奶进行杀菌,以杀灭其中的细菌和酵母菌,保证牛奶的品质。
此外,食品工业还广泛应用了发酵食品保质期控制的方法。
通过调节食品中的盐分、酸度和水分等因素,可以有效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例如,发酵豆腐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和酸度,能够有效阻止有害菌的繁殖,延长豆腐的保质期。
三、鉴定食品质量的微生物学应用微生物学在鉴定食品质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微生物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食品质量与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生物因子,在食品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微生物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1. 嗜热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嗜热菌是一类能够在高温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其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嗜热菌可以用于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如巧克力制造中的液态巧克力的保温。
此外,嗜热菌还可以用于食品的灭菌和无菌处理,有效地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目标菌的检测与控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是导致食品变质和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目标菌的检测与控制是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等。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微生物,从而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3. 微生物发酵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酸和其他代谢产物,实现食品的发酵和改良。
例如,乳酸菌发酵可以用于制作酸奶和乳酸菌饮料,而酵母菌发酵可以用于制作面包和酒类等食品。
微生物发酵不仅能够改善食品口感和营养价值,还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质量。
二、微生物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1. 目标菌的控制与杀灭某些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
因此,在食品安全控制中,必须对这些目标菌进行控制和杀灭。
除了常见的热处理和化学处理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相关代谢产物的产生等方式,来控制和杀灭这些目标菌,保障食品安全。
2. 食品保鲜与贮藏食品在生产、加工和贮藏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和变质。
因此,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和扩散,对于食品保鲜和贮藏至关重要。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条件,通过控制这些条件,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越发深入,为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从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检测、控制和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1. 微生物指标检测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通过检测微生物指标来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
例如,通过检测大肠菌群的存在可以判断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通过检测致病菌的存在可以判断食品是否存在潜在的危害。
这些微生物指标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对食品进行定性分析,还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2. 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微生物学研究者不断开发和应用新的快速检测技术。
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从而帮助食品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1. 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是发酵技术。
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改造食品制造过程的一种技术。
通过发酵,可以增加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并且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常见的发酵食品包括酸奶、豆豉和酱油等。
发酵技术不仅有助于保障食品的安全性,还可以丰富人们的饮食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 抗菌物质的应用微生物学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天然的抗菌物质,如抗菌肽、抗菌酶和抗菌多糖等。
这些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用于食品加工中的防腐剂和抑菌剂。
与传统的化学防腐剂相比,天然的抗菌物质更加安全可靠,并且不会导致食品质量的下降。
因此,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四、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处理中的应用1. 高温处理的应用高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处理方法,可以通过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结构来杀灭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估上的应用[摘要]预测微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学科。
通过这门学科,人们可以对食品贮藏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作出合理判断,确定加工、贮存、流通过程中可能导致食品腐败的关键点的缺陷,有利于在产品开发及改良中对工艺参数、产品配方的制定和微生物学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预测微生物;食品质量;安全评估;应用石毓梅(广西钦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广西钦州535000)质量论坛食品质量和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猜测,全世界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数十亿人。
发达国家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概率也相当高,平均每年有1/3的人群感染食源性疾病。
一、预测微生物学20世纪80年代初,R oss 等最先提出“微生物预报技术”这一概念,从此预测微生物学便应运而生。
预测微生物学就是通过对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受各种因子影响程度的研究,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微生物数据库,将这些特征输入计算机,编制各种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繁殖、残存、死亡的数学模型,从而使我们在食品的不同加工、贮藏和流通条件下不通过实验室检测即可运用模型预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并对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快速判断的学科研究。
简单来说,预测微生物学的特点就是:在没有进行微生物检测的前提下,预测微生物的生长和死亡。
它是为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设立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是食品中损害其质量或安全性的微生物,即腐败菌和病原菌。
近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致力于微生物预报软件的开发,能够对食品货架期进行有效预测、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二、预测微生物学的核心———数学模型若要预知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情况(数量),必须具备微生物动态数据库和相应的数学模型。
1990年,欧盟等15国和冰岛、挪威、瑞士组成FL A IR -FL O WEU R O PE 研究机构,开始对微生物预报技术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微生物的特征数据库,储存了不同微生物与不同的生长介质中PH 值、A W 值(水分活度)、培养温度及有氧、无氧条件的关系数据。
基础数据库是预测微生物学发展进化的第一平台,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处理数据库的工具,专家模型则是第三平台的综合处理系统,智能预警系统将是预测微生物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这4个层次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最为重要,它是微生物预报技术的核心内容。
根据W hit ing 和B uchanan 的分类方法一般将模型分为两大类,即生长模型和失活/存活模型,每个模型又具有3种不同层次的模型水平,即初级模型、二级模型和三级模型,各种模型都有不同的参数,用以表达微生物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质量论坛三、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一)食品货架期的设定食品货架期,可以称为食品的安全期限,即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期限。
食品货架期的设定,不仅取决于腐败菌还取决于其中病原菌的生长。
在一定温度下,若腐败菌比病原菌生长得快,食品可能在病原菌未产生毒素之前已腐败变质,这时病原菌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
但若病原菌比腐败菌生长得快,就会在食品腐败前已产生毒素,使食品变得不安全。
所以确定食品的货架期要综合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情况,通过时间与微生物成长、残存、死亡的关系模型,估计特定食品经过一定的温度、时间贮存后是否存在风险。
即使不对最终产品进行麻烦、费时的检验,也能保证食品在货架期间的安全和保持较高的品质。
另外,利用数据库中不同微生物与不同的生长介质之间的关系,例如水分、PH 值、温度及有氧等,通过预报模型,还可以适当地设定特定食品的流通条件,以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也能有效地保证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评估食品安全评估,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
我国也在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了《食品安全法》,其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评估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便是食品卫生质量管理,即微生物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例如人食用了带有病原菌的食品后,生病的概率有多大?这就要对3个阶段进行定量评估:1.确认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微物体和微生物毒素的出现概率和数量。
2.评估食品被病原菌或其毒素污染的程度。
3.食用带有病原菌的食品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严重性和持续时间。
通过生长模型中的概率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分析食品中各种致病菌出现的概率,在食品安全性评估上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四、国内外已开发的微生物预报软件及其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开发有十几种微生物预报软件,主要有PM P (Pat hogen M odeling Program )、M K ES(M icrobial K inet ics Expert Syst em )、FM M (Food M icrom ode )。
PM P 是指美国农业部开发的病原菌模型程序,其应用最多的是病原菌生长模型。
使用者只要输入温度、PH 、A W 、添加剂等微生物生长影响因子和初始菌数,就可以得到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参数延滞期和代时以及生长曲线和生长数据。
M K ES 是指加拿大开发的微生物动态专家系统,主要是开发产品系统和评估产品安全的微生物动力学专家系统。
这套系统要求输入产品系统流程图、各环境因素参数和参数的变动范围,而输出的预测结果则评估了各环节参数的显著性,但有一个缺点就是该系统并未考虑化学危害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FM M 是指英国农粮渔部开发的食品微型模型系统软件,其特点是数据库信息量大、数学模型成熟完善以及预测结果误差小等。
这个软件含有的二十几种数学模型对12种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死亡和残存进行了数学的表达,可以应用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配送等各种领域,是目前世界上开发的最为成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软件。
五、结束语预测微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货架期和安全评估上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它可以依据几个变量参数,快速对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存活和死亡进行预测,从而确保食品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各种食品组分复杂,各种细菌的特性千差万别,许多相辅变量尚未列入预报系统,预报结果要更为谨慎,在具体运用上还有待改进。
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预测微生物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转向开发具有人工智能的综合判断预警系统,它的功能将不仅仅是设定货架期和安全评估,还可以在产品开发及改良中对工艺参数、产品配方的制定,提高产品质量。
预测微生物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其特征的学科,必将在提高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性评估上发挥其重要作用。
(下转44页)广西质量监督导报[参考文献][1]刘伟,刘卫东,应华清.预测微生物学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2]潘宏.预测微生物学在食品控制中的应用.食品科学.2004,(25)11.[3]滕建华.《食品安全研究进展》课件[Z ].广西大学,2008.[作者简介]石毓梅(1976-),女,广西浦北县人,研究生,现任广西钦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副所长。
(上接32页)下一次全面检验日期为2012年8月。
四、裂纹成因分析从裂纹产生的位置、大小、硬度测试值以及聚丙烯储罐使用情况分析看,导致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应力腐蚀。
(一)应力腐蚀三要素应力腐蚀裂纹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产生。
它包含三个要素:1.敏感的金属。
金属的成分、组织、和处理状态决定了应力腐蚀敏感性。
2.特定的介质环境。
对于一定的金属来说,只有在特定的介质环境中才发生应力腐蚀破裂。
3.处于拉应力状态下。
拉应力越大,则材料断裂所需要的时间越短,断裂所需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一般约为屈服强度的70%。
(二)裂纹产生的原因宏观检查中发现的错边量和棱角度超标部位,由于结构不连续,在此会产生很大的集中应力。
制造时热处理效果不好,焊接残余应力没有彻底消除。
实际测得裂纹处的硬度值比远离裂纹处高40H B ,H 2S 造成应力腐蚀与钢材的硬度有密切关系。
该罐中的丙烯主要来源于上一个工段,其纯度随着生产温度的波动而变化,主要杂质有水分和少量H 2S ,所以很难保证水分和H 2S 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根据使用单位提供的资料发现,该罐中H 2S 的含量有一段时间高达720m g/L ,远远高于设计资料中的规定。
据有关资料证明[4],一般来说,H 2S 的浓度必须控制在464m g/L 以下。
介质中H 2S 的含量严重超标,使大量的H 2S 吸附于储罐的表面。
16M nR 低合金高强度钢、H 2S 含量严重超标的介质和高硬度、高应力的环境足以引起H 2S 的应力腐蚀裂纹。
因此,导致储罐产生裂纹的原因是应力腐蚀。
五、评定结论(一)通过对该丙烯储罐缺陷的全面检验和缺陷处理,安全状况等级定为三级;该储罐在正常工况下运行是安全的,不会失效。
(二)尽管经过缺陷处理丙烯储罐是安全的,但是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建议该石化公司在丙烯储罐的继续使用过程中,尽量降低丙烯储罐的操作压力,减少压力波动,加强在线检验,缩短检验周期。
(三)采取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和焊缝硬度、内表面加涂层(采用热喷涂铝和环氧树脂)、严格控制水分和H 2S 的含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应力腐蚀破裂。
[参考文献][1]李景辰,冯铗中,沈行道,等.压力容器基础知识[M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04)[S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GB/T19624-2004)[S ].[4]刘巍.对在役球罐的全面检验及其有关问题的处理[J ].化工建设工程,2001,(2).[作者简介]梁栋(1982-),男,广西南宁市人,广西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钦州分院承压室副主任,助理工程师。
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