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_3_IAA和C_N对马铃薯试管匍匐茎及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不同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养诱导的试管薯大薯个数为平均每瓶 93 ,远高 _个 于固体培养 的每瓶 51 。从 几组数据均可看 出 , .个
液体培养诱导产生的试管薯总体质量明显优于固体 培养诱导产生的试管薯 ,这可能是液体培养基 比固 体培养基更有利于营养物质 的扩散 ,便于试管薯生 长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最终使得液体培养产生 的 试管薯质量较好。
能获得数量较 多的试管薯,且试 管薯的质量也较高。
关键 词:马铃薯 ;试管薯;培养基 ;接种密度
马铃薯试管薯是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将脱毒 试管苗置于容 器中通过一定的培养方式形成直径
段 ,每处 理接 种 3 0瓶 。
() 1 液体培养体系 :将带一叶单茎的试管苗置
于 光 周 期 1 ・~ 6h d 、光 强 2 0 x 0 0l、温 度 (4±1℃ 2 )
2 1 l ~ 0i Y m的小薯 。试管 薯具 有种性 高 、繁殖快 、 体积小 、便 于贮藏和运输 以及可 以周年生 产等优
点。试管薯与试管苗一样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薯生 产的基础【 ] 1 。试管薯是在一定 的培养条件下形成 - 2 的 ,不同的培养条件对试管薯的形成影响很大,不 少学者对影 响试管薯形成的诸多方 面做过 研究报 道, 但从影响试管薯形成的培养基类型 、培养容器
管薯的形成基本条件进行研究 ,以便为下一步的研 究提供合理依据。
强 2 0 、温度(4- ) 条件下培养 4 之后 , 0 0l x 2 -1o 4 C 8h 置于温度为(0 1℃的全黑暗条件下诱导结薯。 2± )
1 . 培 养容 器 .2 2
1 材料 与方法
11 试 验材料 .
的液体 M 培养基 中浅层静置培养 2 之后 ,加 S 1d

马铃薯组织培养

马铃薯组织培养

马铃薯组织培养前言:马铃薯组织培养的意义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茄属植物! 常见的育种途径有: 常规二倍体杂交法,四倍体水平的品种间杂交法,远缘种间杂交法 ,2n配子利用法。

这些途径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马铃薯变异体,通过系谱,回交,轮回选择的方法,需经过6-8代选出附合目标性状的新个体。

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对植物细胞遗传行为,基因表达传递行为达到分子水平深入了解,作物育种工作者开始引入了除单纯户外有性杂交育种之外,又一育种方法室内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法,其中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诱导再生植株的突变就是最常用的一种。

当马铃薯外植体(茎尖脱毒分生组织)培养时,由于组培环境引发了细胞异染色质 DNA延迟复制, 产生了较田间自然突变率高出500倍的大量变异。

这一现象已越来越被马铃薯育种工作者所认可,并成为一条马铃薯育种的有效途径。

现从组织培养及组织培养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发展历史,研究意义,研究方式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逐一论述。

马铃薯的市场效益(为什么选马铃薯作试验材料)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农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2.02,1.33和1.20倍。

目前我国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为467万公顷左右,鲜薯年总产量5 5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广大地区。

但是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基本上以鲜食为主,少部分用于传统食品加工和制取粗淀粉,深加工产品很少,而且加工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

20世纪90年代国内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产品与外同类产品相比,无论是在色泽、口味、品质,还是在包装上均存在一定差距。

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压食物膳食中某种营养多了或缺了可致病。

不同封口材料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不同封口材料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E fe c t o f Bo t t l e Se a l i n g o n I n d u c t i o n o f Mi c r o t u b e r
C HE N Gu a n g x i a , M A L e i , WAN G P e i l u n , D ONG D a fe o n g , Y A N G Y u a n j u n , L I U F a n g , MA We i q i n g
mi c r o t u b e r s ; f o r’ K e x i n 1 ’ d o u b l e . 1 a y e r p er f o at r e d f i l m wa s t h e b e s t .Us e o f p l a s t i c c o v e r p od r u c e d t h e I e a s t n u mb e r f o
mi c ot r u b er sf o r a l l t h eec r u l t i v a r so f p o t a t o e s , b u t t h eh i g h e s t l a r g e — s i z e dm i c r o t u b e r p e r c e n t a g e .
陈广侠 ,马 蕾 ,王培伦 ,董道 峰 ,杨元军 ,刘 芳 ,马伟清
(山东省农点试验室,国家蔬菜 改良中心山东分 中心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0)

要:本试验采 用单层 无孔膜 、双层 带孔膜 、塑料 盖三种不 同封 口材料 ,调查不 同处理 形成的试管薯个数
A b { 出翟 d: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t e s t e d t h r e e d i f e r e n t s e a l i n g ma t e r i a l s( t h e s i n g l e - l a y e r n o n - p o r o u s me mb r a n e , d o u b l e - l a y e r p e r f o at r e d f i I m, a n d p l a s t i c c o v e r )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e f e c t s o f d i f e en r t s e a l i n g ma t e r i a l s o n t h e n u mb e r s a n d s i z e s f o mi c r o t u b e r

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与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不同培养方式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与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维普资讯
第 1 0卷 第 2期
20 0 2 年 6 月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Chn s r a fEc — r ut r ie eJ u n l oAg i l e o o c u
V O .1 N O. 1 0 2
W ANG ig ENG eZ n ( hj z u n n t ueo r utrlMo enz t n,C ieeAcd myo ce c s hj— Jn ,F Xu — a S ia h a g I si t f i t Ag i l a c u d r iai o h n s a e f in e ,S i S i ah a g0 0 21 ,C E ,2 0 z u n 5 0 ) J A 0 2,1 ( :0~ 4 0 2) 4 1
关 键 词 马 铃 薯 试 管 苗 试 管薯 培 养 方 式
Efe t fdif r ntm e h dson g owt a l s a i r u e n c i n i ot t r cs o f e e t o r h ofplnt nd m c ot b r i du to n p a o.BA ISh — a。A N on — i et u Xi Zh g M n,
Ab t a t Efe t ou u t r lm e h son gr w t nd dif r nta in o l tesa ir u r i uci e es u s r c fc soff rc lu a t od o h a fe e ito fpan lt nd m cot be nd ton w r t d— id u e fe e ts a e ,v l m e n dd n i eo ulur e a.Ther s lss o e h tt i ui e i e nd rdif r n t t s o u sa d a i g tm fc t em di e ut h w d t a helq d m da whih w e e c r us d w o tm e d o h c o u e wa e uc d w e e m uc te h n t e , i e a.T he sgniia e o fe e c e t i san fw ih v l m s r d e r h be t r t a h s d m di ol i fc nc fdif r n e a o a iu o t n xe a lt sno a ee r m ey. The o d bes e anl r m he e a p cs:t tm m ng v ro sgr w h i de sofplnte swa t bl xte l y c ul e n m i y fo t s s e t hes e dim e e nc e s d 0 a tr i r a e 89c , t um b rofa ai b e n de i r a e m he n e v l l o nc e s d 2,t r s im a s a d d y m a s we e i pr ve y a he fe h bo s n r s r m o d b 4. 5 n 2 1 g a d 0. 7g,r s e tv l e p c ie y,m e ntm e, t e i or a i he a albl l n l t a e c d by 5. d. The a i he p rod off m ton oft v i e p a tes w s r du e 5 a m ir u rz in tm e c u d bead a e y 2~ 3 d,t cot be iato i o l v nc d b he No.o u rpe h otwa nd t i tpe u r wa 00 ft be rs o s2 a he wegh rt be s 1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8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生版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高三大题优练8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生版

例1.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类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

以下为研究人员利用水稻进行有关生长素的实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水稻植物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合成的原料是________。

(2)图1表示水稻幼苗生长素浓度与其作用的关系。

研究人员测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的水稻幼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______。

(3)图2表示将水稻的胚芽鞘切除尖端后,在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并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加,α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4)用单侧光照射水稻根,可引起水稻根出现背光生长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1)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2)f<y<2f(3)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4)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使得背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向光侧生长受促进,因此出现根的背光生长现象【解析】(3)据题图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

(4)在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使得背光侧生长受到优选例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大题优练8抑制,而向光侧生长受促进,因此出现根的背光生长现象。

例2.植物的生长不仅受到激素调控,还受到光的调控。

科研人员对光和脱落酸(ABA)如何影响某植物生长进行了研究。

(1)光作为能源驱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既为植物自身生长发育,也为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_________。

近年来研究发现,光还作为_________在植物体中被光敏色素(一种蛋白)捕捉,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马铃薯试管薯综合诱导技术的研究

马铃薯试管薯综合诱导技术的研究
表 3 不 同温 度 培 养 对 试 管 薯诱 导 的 影 响
温 度应 掌握 在 1 ℃~ 9 7 1 ℃。早 熟 品种 的结薯 时 间平 均 茎 段 , 根 前 叶片 无 黄化 现 象 , 扎 其培 养 的 脱 毒 马铃 薯
叶色浓 绿 , 苗健 壮 。由测 定 可知 , 因 为 3 5d 同 时 结 薯 数 多 ,诱 导 2 ~ , 5 d鲜 薯 重 增 加 较 对 照 叶片增 大 ,
产量 有 所提 高 , 但结 薯 数有 所 下 降 , 添 加矮 壮 素 的 科 薯 6号 为 材 料进 行 诱 导 试 验 .0 9年 1 不 2O 2月 3 1日 培养基 结薯数 量 和鲜薯 产量均 有所 下 降 : 同时我们 还 倒 入诱 导液 ,设 弱光 、全黑 暗和 8h光 照 3个处 理 , 0 0年 1 2 月 8日和 2月 2 日分 别 调 查 结 薯 情 况 , 5 发现液 体培养 基优 于 固体培养 基 , 液体培 养基 试管 薯 2 1 形 成早 , 间短 , 时 效率 高 。考虑 到成 本 因素 , 活性炭 以 3月 1 2日收获称 量薯 重 , 果如 表 2所示 。 结 05 蔗糖 以 8 . %, %为宜 。同时还应 注意 , 暗培养 需要 在 由表 2可 以看 出来 。科 薯 6号在 弱光 条 件下 培 无菌 室 内更 换 培养 基 . 以防污 染 , 把原 液 体 培养 基 倒 养 4周 , 薯率 为 4 %, 黑 暗条 件 的结薯 率 为5 %, 结 8 全 0 2 这 掉, 加入 诱导 培养基 . 口后放 人 暗培养 室 中培养 , 封 暗 而 8h光 照 的结薯率 为 2 %, 说 明黑 暗是诱 导试 管 培养 的温度保 持在 l℃~ 0 ,5 7 8 2 ℃ 5 ~ 0d即可 收获 。 22 光 照对 试 管薯结 薯状 况的 影响 . 薯 和增 加 结 薯 率 的必 要 条 件 .但 在 2月 2 日调 查 5 时 , 处理 的结 薯 率分 别达 到 9 % 、 1 3个 2 9 %和 9 %, 0 在

马铃薯试管苗培养及试管薯诱导研究进展

马铃薯试管苗培养及试管薯诱导研究进展
壮 ,并提 高增殖系数。高军 现2 , 4 - D O . 5 n 1 g/ L + 6 一B A 1 . 0 mg / L + KT 0 . 9 mg / L + GA 6 . 5 mg / L 适合 青薯2 号 试
1 . 1 培养基类型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 的影响
液体 培养更 有利于试 管苗 吸收营 养 ,使试 管苗 叶色浓 绿 、茎 杆粗壮 、植株 生长健壮 整齐 、是短期 内快繁 及壮 苗
管 苗的生 长 ,而 2 , 4 - D 2 . 5 mg / L + 6 一 B A 2 . 0 m g / L + K T
光 照条件 也是影 响试管 苗生长 的重要 因素 。通常在 初
代培 养和 增殖培养阶段 , 需要弱光 照 , 而在 生根 壮苗阶段 , 则
产脱毒 马铃薯 试管薯 以及微 型薯 ,并进一 步繁殖原 种和 合 格种 薯 ,既能 有效地 防止 种薯退化 ,又能 提高种 薯的生 产 效率 。这种 低成本 的生产规 模化 ,是一项 繁殖速 度快 、科
基进 行 了试 管苗 壮苗 试验 , 发现 MS 液 体培 养基 优于 固体 ,
并且 培养 液用量以1 0 0 ml 三 角瓶 中放 1 0 m l 为最佳 ,与齐恩
存在的问题 , 严 重限制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 1 ] 。
植物快速繁殖技 术始于2 0 世纪6 0 年 代 ,法 国的Mo r e l 用茎 尖 培养 的方法大量 繁殖 兰花并获 得成 功 ,从此 揭开 了植物快 速繁殖技术研 究和应用的序幕【 2 】 。利用 以组 织培养为基础 的 马铃 薯脱毒快 繁技 术 ,能快 速获得 脱毒 马铃薯试 管苗 ,生
要作用 。 因此 ,可以在 马铃薯 茎尖培 养 中加入 适 当浓度 的 生长调节物质 ,促进茎尖的生长发育 。赵文魁t , 2 1  ̄人对试管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组培苗的影响


要 :以马铃薯品种 大西洋的脱毒组培苗为材料 ,以 M 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研 究在 M S 培养
基 中添加甘露醇 8 g / L 、B 9 2 5 m g / L 、P P 3 3 3 0 . 2 m g / L和 C C C 0 . 5 m g / L对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 明,在培养基 中添加 P P 3 3 3 0 . 2 m g / L时,其 茎最粗 ,节 间距最短 ,株高相对降低 ,长势比较健壮 ,
一 +
一 +
一 +
” +
” + - +
一 +
年 人 均 收 入 总增 加 量 为 1 5 3 5元 ,新 增 就 业 人 数 为 4 2 8人 ; 水 土 流 失 治 理 率 为 8 2 . 6 7 % , 土 地 垦 殖 率
参考文献 :
6 2 . 5 8 %,土地退化指数下 降 3 3 . 4 9 %;项 目年总产值
有利 于培 养壮 苗 。 关键 词 :马铃 薯 ;植 物 生长调 节剂 ;组培 苗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蔬菜兼用作物 ,除含 丰富的淀粉 、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外 ,还含有维生素 B 、 维生素 c 、c a 、M F e 、N a 、I 等人体必需 的矿质元 素 。马铃薯 因适应 能力 强 、生育期短 、光能利用率 高 、单 位 面积 产 量 高 而被 广 泛 种植 l 1 l 。 马铃 薯 是 无性
价 结 果 与 实 际项 目实施 后 所 产 生 的实 际效 益 指 标 基 本吻合。
3 结论
本 文采用多层 次模 糊综合 效益评价方 法对土地
整 理 项 目实 施 整 理 前 后 的社 会 效 益 、生 态 效 益 、经
【 6 ] 许璐璐. 基 于能值分析方法的土地整理生态效 益研 究 [ D ] . 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园地GA3、I AA和C N对马铃薯试管 匍匐茎及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连 勇 刘 蕾3 屈冬玉 金黎平 纪颖彪 卞春松 杨 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北京 100081)摘 要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中薯3号、大西洋、米拉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着重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外源激素、培养基C N对匍匐茎发生及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GA3、I AA对诱导匍匐茎发生有明显的作用,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不同,对试管薯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以GA3015m g L+I AA1m g L诱导匍匐茎发生6~9d,再转入结薯培养基培养,单株结薯量最大。

②不同C N处理匍匐茎发生数量不同,C N值与成薯指数呈三次抛物线形式变化,C N=171669时,成薯指数最大。

关键词 马铃薯,匍匐茎,试管薯,GA3,I AA,C N1 前 言自从80年代初k i m(1980)等首先报道了诱导马铃薯试管薯获得成功以来,试管薯被广泛应用于种植资源保存、交换,脱毒种薯的生产、运输以及在马铃薯基因工程研究中用作遗传转化的受体等。

离体条件下诱导马铃薯试管薯可以分两个阶段:①试管苗培养;②试管薯诱导。

块茎的发育由匍匐茎发生、块茎膨大和淀粉积累三个重要过程组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匍匐茎形成是块茎发育的最初阶段,匍匐茎发生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块茎形成的数量。

因此,寻找一种最适合的诱导条件,促使容器内试管苗分化出大量匍匐茎,并诱导其膨大,将大大提高试管薯产量。

本文主要针对影响试管内匍匐茎发 3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实习生 收稿日期:1998-07-17生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对诱导后匍匐茎上块茎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力求找到一种提高试管薯产量的最佳培养条件。

2 材料与方法211 试验材料早熟品种中薯3号、中熟品种大西洋、晚熟品种米拉继代半年的脱毒试管苗。

212 试验方法21211 试管苗培养将带有一个叶芽的试管苗茎段,接种于装有20m l液体培养基的250m l三角瓶中,每瓶10个茎段。

培养基为M S+食用白糖3%,pH=518,培养室温度22±1℃,光强2000lx,光照16h d。

21212 外源激素处理试管苗培养20d后,将培养瓶内培养基弃去,按处理换入表1设计的培养基,处理后换入结薯培养基诱导结薯,每个处理6瓶。

结薯培养基为M S+62BA5m g L+食用白糖8%,pH=516,培养温度22±1℃,暗培养40d收获。

21213 碳2氮比(C N)处理将带有一个叶芽的试管苗茎段,接种于不同C N处理培养基(见表2),每瓶10个茎段,每个处理7瓶,培养20d后转入暗培养10d,诱导匍匐茎发生,然后转入诱导结薯培养基:M S+BA5m g L+白糖8%,pH= 518。

培养温度22±1℃,暗培养40d收获。

表1 激素处理及作用天数处理代号3d9d12d 培养基成分1A1B1C M S+011mg L GA3+015mg L I A A+4%白糖2A2B2C M S+015mg L GA3+1mg L I A A+4%白糖3A3B3C M S+1mg L GA3+2mg L I A A+4%白糖对照 M S+4%白糖表2 C N比处理成 分处 理m g L123345N H2NO316001600165016001650KNO320001000190010001900 C12H22O11(g)2020303040 C∶N1010612105151021810820102 3M S基本含量21214 数据处理对各处理调查测定匍匐茎发生数量、结薯时间、每瓶块茎重、单薯直径、单瓶块茎重等指标,处理数据用计算机生物统计软件,比较分析。

3 结果与分析311 GA3、I AA对诱导匍匐茎发生的影响在加入含有GA3与I AA的培养基后第2天,就有匍匐茎发生,且发生情况持续整个结薯期。

在诱导匍匐茎时,其产生的数量只占最后收获时总茎数的1 3左右,换入结薯培养基后匍匐茎仍有大量发生,说明前期激素处理有很强的后效应。

由表3可以看出, GA3+I AA在促进匍匐茎发生上作用是积极的,这与Booch等试验结果一致。

从浓度角度考虑,处理1<2<3。

即高浓度激素处理在茎的发生上较低浓度效果好,产生的茎粗壮,次级三级分枝茎发生很多,主茎长度均在10c m以上,弯曲盘绕生长成为一大团分枝束,分枝为顶端钩状匍匐茎。

从处理时间上看C>B>A,GA3促进茎的发生作用明显,处理时间越长茎发生越多。

表3 GA3、I AA对诱导匍匐茎发生的影响品 种1C1B1A2C2B2A3C3B3A对照米拉6132616861626132614361736150618571074119大西洋5184612261375181612061646127617971623187中薯3号6110610061376187711571006131713581105130312 GA3、I AA对结薯时间的影响由表4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3个品表4 GA3、I AA对结薯时间的影响品 种1C1B1A2C2B2A3C3B3A对照米拉10712101110157107大西洋1310111513141312135中薯3号13167136121212133种受诱导因子的影响均很明显。

各处理在结薯时间上均较对照推迟,且激素浓度越高结薯越迟,激素作用时间越长,结薯越迟。

3个品种以中薯3号受到的影响较强烈,其中处理1A结薯时间推迟了10d。

313 GA3、I AA 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由图1可见,在单株结薯数上高浓度系列(3)处理较对照减少,可是低浓度(1)系图1 GA3、I AA对单株结薯数的影响列处理却高于对照的单株结薯数,即1>2> 3。

时间作用各处理效果为:B>C>A,激素作用时间长产块茎少,因为植株吸收GA3量增大,诱导形成的匍匐茎虽多但对块茎形成的抑制作用也显著,激素作用时间短,GA3、I AA发挥作用不明显,诱导匍匐茎量较少。

GA3+I AA处理6~9d,再转入试管薯诱导环境条件可以促使薯块数增加。

314 C N比对试管薯的影响由表5看出,在C元素与N元素比值不同的培养基上,匍匐茎发生数量随C N值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处理4效果最好。

单株薯数、匍匐茎结薯率及薯均重以处理3为最好。

应用软件在计算机上运算得出,成薯指数(IP)随C N的变化为三次抛物线:Y= 7516108-1711406x+1310543x2-010308x3。

决定系数(R2square)=019971。

理论值与实际值作方差分析得F=1151664<F(0105)= 2151707,差异不显著。

说明方程有实用价值。

计算机求出随机最优模式为:C N=171669,即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浓度比在171669时,成薯指数有较大值。

表5 不同C N处理对米拉结薯情况的影响处理代号单株匍匐茎数单株薯数匍匐茎结薯率薯均重(g)D(mm)IP3 131050169012260104101431122 231581101012820103401481165 331871112012890107301524125 441701100012120111501515187 541620161011320110201553142 3成薯指数IP=块 株×薯均重g×直径D〔1〕4 讨 论马铃薯试管薯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匍匐茎的发生是马铃薯块茎发育的第一阶段,只有在极少数特殊条件下不经过匍匐茎形成块茎。

离体培养的健壮马铃薯试管苗主茎上任何一个侧芽都具有发育成匍匐茎的潜在可能。

从匍匐茎的形成能力和部分单株结薯数来看,试管薯的诱导潜力极大。

如何使产生的匍匐茎膨大结薯,是提高块茎产量的关键。

I AA的功能主要是在转录与翻译水平上抑制了碳水化合物以及淀粉的形成,因而匍匐茎异常健壮却没有块茎膨大,I AA 对块茎发生的影响,至今说法不一,究竟对块茎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植株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及调控机理。

GA3的加入使结薯期延长,不利于缩短生产周期,低浓度与高浓度均能促进匍匐茎的生长,随浓度的提高作用增强,在对块茎的影响上起主导作用。

诱导块茎形成时,换入诱导培养基,使GA3浓度减少,破除了细胞分裂素向茎尖运输,从而促进各腋芽处细胞分裂,产生大量次级、三级匍匐茎,如果这时植物内源GA3浓度不是很高时,就可以在诱导出的匍匐茎上结薯。

研究者认为块茎形成受碳元素与氮元素浓度的不同比值影响〔2〕,C N值越高,越容易产生,而离体条件下,单用激素诱导块茎形成效果,不如激素和糖类配合使用好,因此有理由认为块茎形成受C N与激素共同作用。

本试验结果表明,C N值的不同在试管薯的发生上差异也十分明显,在结薯指数上以处理3结薯量最大,这可能是由于在C N最优组合促进根的发生,使根对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吸收量增大,因而有利于薯块快速增重,而对结薯数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不同C N处理匍匐茎发生数量不同,C N 值与成薯指数呈三次抛物线形式变化,C N =171669时,成薯指数最大。

参 考 文 献1 胡云海,蒋先明.植物激素对微型薯形成的影响.马铃薯杂志,1992,6(1):14~222 Ew ing E E.In D avies P J(Ed).P lant ho r mone and their ro le in p lant grow th and developm ent.M artinus N ijhoff Publishers,N etherlands,1987,5153 徐欣,连勇.马铃薯块茎发育机理研究.马铃薯杂志, 1997,11(2):115~1194 H ussey G和N J Stacey.影响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因素(译文).马铃薯杂志,1990,4(2):117~124THE EFFECT OF GA3,I AA AND C N ON THE FOR M AT I ON OF ST OLONS AND M I CROTUBERS OF POTAT O(SOLAN UM TUB EROSUM L.)IN V ITROL ian Y ong,L iu L ei,Q u D ongy u,J in L ip ing,J i Y ing biao,B ian Chunsong and Y ang L in(Institute of V egetables and F low ers,CAA S,Beijing100081)ABSTRACT:V iru s2free p lan tlets of cvs.Zhongshu N o3,A tlan tic and M ira of po tatoes (S olanum tubersum L.)in v itro w ere u sed in the experi m en ts.T he effects of GA3、I AA and the rati o of carbon to n itrogen in cu ltu re m edium on the fo r m ati on of in v itro sto lon and tu2 berzati on w ere studied.GA3and I AA had sign ifican t influence on the sto lon fo r m ati on.T reat2 ing w ith GA3015m g L+I AA1m g L fo r6~9day befo re m oving on to inducing cu ltu ral m edium p roduced the h ighest num ber of m icro tubers p er p lan tlet.W hen C N=171669,the index of p roducti on(IP)had a h ighest value.KEY WOR D S:po tato,sto lon,m icro tuber,GA3,I AA,C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