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卡四环节《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导学案

《丝绸之路》导学案

《丝绸之路》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过程、路线及重要意义。

2、分析丝绸之路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全球视野。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丝绸之路的开辟背景和主要路线。

(2)丝绸之路对古代中外交流的重要影响。

2、难点(1)理解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2)正确评价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知识梳理(一)丝绸之路的开辟1、背景(1)汉朝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汉武帝时期,为了对抗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试图联合大月氏等西域国家共同抗击匈奴。

2、张骞出使西域(1)第一次出使:公元前 138 年,张骞率领一百多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

虽然此次出使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了解了西域的地理、物产和风俗等情况。

(2)第二次出使:公元前 119 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访问了乌孙等国,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丝绸之路的形成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逐渐形成了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西域,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的路线1、东段从长安出发,经咸阳、宝鸡,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

2、中段从敦煌出发,分为南北两条支线。

南线沿昆仑山北麓,经鄯善、于阗等地;北线沿天山南麓,经车师前国、龟兹等地,最终汇合于疏勒。

3、西段从疏勒出发,越过葱岭,经大宛、康居,抵达安息,再往西可到达大秦(罗马帝国)。

(三)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1、输出商品主要有丝绸、茶叶、瓷器、铁器等。

其中,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因此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输入商品包括香料、珠宝、玻璃、马匹等。

(四)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1、宗教传播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哲学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中国的儒家思想、道教等也传播到了西域及更远的地区。

2、艺术交流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艺术宝库。

历史导学案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

历史导学案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

历史导学案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古代贸易路线,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的开通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使团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贸易往来。

这标志着丝绸之路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扩展到中亚、南亚和东欧等地区。

二、丝绸之路的发展(一)贸易的繁荣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

在丝绸之路上,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东方商品与中亚和西亚的丝绸、香料、宝石等西方商品进行交换。

这种贸易往来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二)文化与技术的传播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流的通道,也是文化和技术交流的桥梁。

东方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同时,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使东西方文明得以深入交融。

中亚和西亚的希腊、罗马文化对中国的思想、艺术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中国的丝绸、汉字、佛教等则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吸引力。

这种文明的交融为今后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丝绸之路的衰落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达到了巅峰,但随着欧洲航海时代的到来,新的贸易路线逐渐形成,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另外,蒙古帝国的崛起以及中亚和西亚地区政治、经济的动荡也对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丝绸之路的意义(一)促进国际贸易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为东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提供了便利,推动了世界贸易的繁荣,并对各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商品交流,也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各国之间的知识、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地缘政治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对地缘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导学卡四环节《丝绸之路》

导学卡四环节《丝绸之路》

“导学卡四环节”教学模式操作卡
学科:语文五年级主备人:吕福文协助教师
课题:《丝绸之路》
定向自学: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自学提示:
1、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

2、讨论文章的叙述顺序。

3、画出难理解的句子,小组内讨论。

合作探究:
1、依据资料袋,小组讨论“丝绸之路”的作用。

2、读课文,讨论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法。

3、小组讨论:文中哪一句能概括全文的中心。

展示反馈:
1、“丝绸之路”的作用有哪些?
2、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法是什么?
3、难理解的句子有哪些?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扩展提升:
基础练习:
1、按拼音填空:
chù róng mào huàn
( )立()装()易美轮美()
2、按课文填空:
(1)“丝绸之路”上出现的著名人物,出使西域的(),投笔从戎的(),西天取经的()。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
ù。

丝绸之路导学案

丝绸之路导学案

丝绸之路导学案年级五年级课题2*丝绸之路授课日期2017年3月日课型阅读主备教师骆姣辅备老师雷勇芳、郑智忠授课人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学法指导1、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并认真做好批注,完成自主练习。

2、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知识链接】1、“丝绸之路”的由来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 (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从中国运的。

贯通亚欧大陆的古代“丝绸之路”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条交通要道这条道路是两千多年前西汉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开辟的。

2、丝绸之路与中西贸易中国除出口大量丝绸之外,还输出铁器、镍、贵重金属、铜器、漆器、杏桃和甘蔗等到中亚、西亚直到罗马。

中国从中亚以西输入毛织品、玻璃、宝石、玛瑙、香料和化妆品,特别重要的是从大宛输入汗血马、天马;中亚各国的葡萄、苜蓿、蚕豆、石榴、番红花、芝麻、胡萝卜和黄瓜等植物,都传到中国。

从西域和伊朗传入中国的,还有箜篌、琵琶、筚篥等乐器及绘画、雕刻、图案设计等技艺。

问题三:你觉得课文在结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吗?【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合作探究”中的问题。

【课堂测试】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绫.罗绸缎(línɡlín)凹.眼(āo wā)匕.首(bǐbì)作揖.(jīyī)矗.立(chùcù)缫.丝(sāo cáo)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生字词语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了解古代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 你知道什么是“丝绸之路”吗?它起源于何时?有何特点?2. “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交流有何重要意义?3. 你认为“丝绸之路”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是什么?二、进修过程:分步进行知识进修1. “丝绸之路”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于汉代,是一条毗连中国和欧亚地区的重要贸易路线。

- 主要贸易品有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也传播了宗教、科技和文化。

2. “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影响- 增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进步。

- 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流格局。

- 增进了科技和艺术的传播,开创了古代世界的繁荣时期。

3. “丝绸之路”对当今世界的启迪- 增进了举世化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 倡导了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了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 激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珍爱,传承了“丝绸之路”的精神。

三、拓展延伸:启发学生思考问题1. 你认为“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有哪些?2. 你觉得“一带一路”倡议与“丝绸之路”有何异同的地方?3. 你如何看待跨文化交流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四、总结归纳:概括进修效果通过进修“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我们深刻认识到古代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文明交融和发展进步。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重视跨文化交流,传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的精神,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共赢。

五、课后作业:稳固进修效果1. 就“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交流的影响,写一篇文章进行总结。

2. 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丝绸之路”的联系和差别,进行深入思考。

3. 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进行展示和分享。

通过本次进修,“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毗连中外文明的桥梁,让我们共同探访古代文明的璀璨,共同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多彩。

传统文化教案《丝绸之路》

传统文化教案《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起点、终点及其历史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主要经过地区和国家。

3. 帮助学生理解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起点、终点。

2. 丝绸之路的主要经过地区和国家。

3. 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难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起点、终点。

2. 丝绸之路的主要经过地区和国家。

3. 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图片等资料。

2. 采用案例教学,分析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内容1. 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汉武帝时期和张骞出使西域。

2. 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长安和罗马。

3. 丝绸之路的主要经过地区和国家:中亚、西亚、南亚等。

4. 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货物贸易、科技传播、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等。

5. 丝绸之路在现代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和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古代丝绸之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汉武帝时期和张骞出使西域。

3. 课程讲解:详细讲解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以及主要经过地区和国家。

4. 案例分析:分析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玄奘西行取经、马可·波罗来华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3. 思考能力: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表现出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爱国情怀: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丝绸之路的态度,评估其爱国情怀。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一幅丝绸之路的地图,标明起点、终点和主要经过地区和国家。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了解中外文明交流互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历史认识。

一、导入引导1.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什么是“丝绸之路”吗?它起源于何时?对中外文明交流有何重要意义?2. 播放一段与“丝绸之路”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 “丝绸之路”的起源:介绍“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是古代中国与西方亚欧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 “丝绸之路”的发展:讲述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介绍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交流的增进作用。

3. “丝绸之路”的影响:分析“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影响,探讨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 请学生分组讨论“丝绸之路”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影响,列举具体的例子并进行展示。

2. 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如何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思维拓展1. 讨论“丝绸之路”在当今世界的意义,如何借鉴古代丝绸之路的经验,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2.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献或资料,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拓展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五、教室总结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国际间的友好合作。

六、作业安置1. 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丝绸之路”的钻研报告,包括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撰写一篇游记或体验报告。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展视野,增强历史认识和综合素养。

愿学生在进修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收获,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包容力的综合型人才。

《丝绸之路》导学案

《丝绸之路》导学案
时间预设: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领略了祖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让我 们走进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丝绸之路。
2•读读课后的资料袋,说说你对“丝绸之路”有哪些了解?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读着课题,你觉得文章会介绍什么?而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的?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哪 些内容?
2和同学交流搜集的丝绸之路的故事。
板书:丝绸之路
迎候一一会面一一赠礼
友好 热情
2.在这些片段描写中,你觉得哪些句子很生动,读一读。
3.如果你是播音员,会怎样来介绍这生动的一幕?可选择1-2片段介绍。(自 由练同桌练)
4.指名串联片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5.在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两国人民怎样的交往态度?(友好 热情) 四•深化感悟
过渡:其实,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在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 故事。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了
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读一读13自然段,感受丝绸之路的伟大意义。
2•点击资料袋:丝绸之路意义深远,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 的友谊之路。
3•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课题。
五、领悟写法
1•过渡: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文明联系在 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绵 延的丝绸之路上,遗留下了大量的文明古迹,人们为了纪念这条路,在西 安的玉祥门外雕刻了一座巨型石雕(出示课件)。
2•指名分节朗读,重点正音:矗立 高鼻凹眼戎装缫丝冶铁灌溉
3.指名回答文章是怎样来介绍丝绸之路的, 写了哪些内容?(先写看到雕 塑引起遐想;再具体描写了一个故事;最后总的阐述了丝绸之路的深远意 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卡四环节”教学模式操作卡
学科:语文五年级主备人:吕福文协助教师
课题:《丝绸之路》
定向自学: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自学提示:
1、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作用。

2、讨论文章的叙述顺序。

3、画出难理解的句子,小组内讨论。

合作探究:
1、依据资料袋,小组讨论“丝绸之路”的作用。

2、读课文,讨论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法。

3、小组讨论:文中哪一句能概括全文的中心。

展示反馈:
1、“丝绸之路”的作用有哪些?
2、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法是什么?
3、难理解的句子有哪些?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扩展提升:
基础练习:
1、按拼音填空:
chù róng mào huàn
( )立()装()易美轮美()
2、按课文填空:
(1)“丝绸之路”上出现的著名人物,出使西域的(),投笔从戎的(),西天取经的()。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
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