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合物知识题

配位化合物知识题
配位化合物知识题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

1、举例说明什么叫配合物,什么叫中心离子(或原子)。

答:配合物的定义是:由一个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几个配位体(阴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一个复杂离子(或分子)通常称这种复杂离子为结构单元,凡是由结构单元组成的化合物叫配合物,例如中心离子Co3+和6个NH3分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形成

[Co(NH3)6]3+复杂离子,由[Co(NH3)6]3+配离子组成的相应化合物[Co(NH3)6]Cl3是配合物。同理,K2[HgI4]、[Cu(NH3)4]SO4等都是配合物。

每一个配位离子或配位分子中都有一个处于中心位置的离子,这个离子称为中心离子或称配合物的形成体。

2、什么叫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它同哪些因素有关。

答: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影响中心离子配位数的因素比较复杂,但主要是由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的性质(半径、电荷)来决定。

(1)中心离子的电荷越高,吸引配位体的能力越强,因此配位数就越大,如Pt4+形成PtCl62-,而Pt2+易形成PtCl42-,是因为Pt4+电荷高于后者Pt2+。

(2)中心离子半径越大,其周围可容纳的配位体就越多,配位数就越大,例如Al3+的半径大于B3+的半径。它们的氟配合物分别是AlF63-和BF4-。但是中心离子半径太大又削弱了它对配位体的吸引力,反而配位数减少。

(3)配位体的负电荷增加时,配位体之间的斥力增大,使配位数降低。例如:[Co(H2O)6]2+和CoCl42-。

(4)配位体的半径越大,则中心离子周围容纳的配位体就越小,配位数也越小。例如

AlF63-和AlCl4-因为F-半径小于Cl-半径。

2、命名下述配合物,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和中心离子的氧化数?

根据配合物分子为电中性的原则,由配合物外界离子的电荷总数确定配离子的电荷数、

中心离子氧化数。

解:配合物命名配离子电荷数中心离子氧化数[Co(NH3)6]Cl3三氯化六氨合钴(Ⅲ)+3 +3

K2[Co(NCS)4] 四异硫氰合钴(Ⅱ)酸钾-2 +2

Na2[SiF6] 六氟合硅(Ⅳ)酸钠-2 +4 [Co(NH3)5Cl]Cl2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2 +3

K2[Zn(OH)4] 四羟基合锌(Ⅱ)酸钾-2 +2 [Co(N3)(NH3)5]SO4 硫酸一叠氮·五氨合钴(Ⅲ)+2 +3 [Co(ONO)(NH3)3(H2O)2]Cl2二氯化亚硝酸根·三氨·二水合钴(Ⅲ)+2 +3

3、指出下列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

配离子中心离子氧化数配位数

(1)[Zn(NH3)4]2++2 4

(2)[Cr(en)3]3+ +3 6

(3)[Fe(CN)6]3-+3 6

(4)[Pt(CN)4(NO2)I]2-+4 6

(5)[Fe(CN)5(CO)]3-+2 6

(6)[Pt(NH3)4(NO2)Cl]2+ +4 6

4、指出下列化合物中的配离子、中心离子及其配位数。

化合物配离子中心离子配位数(1)3KNO2·Co(NO2)3[Co(NO2)6]3-Co3+ 6 (2)Co(CN)3·3KCN [Co(CN)6]3-Co3+ 6

(3)2Ca(CN)2·Fe(CN)2[Fe(CN)6]4-Fe2+ 6

(4)2KCl·PtCl2[PtCl4]2-Pt2+ 4

(5)KCl·AuCl3[AuCl4]-Au3+ 4

(6)CrCl3·4H2O [Cr(H2O)4Cl2]+ Cr3+ 6

5、命名下列配合物和配离子。

(1)(NH4)3[SbCl6] 六氯合锑(Ⅲ)酸铵

(2)Li[AlH4] 四氢合铝(Ⅲ)酸锂

(3)[Co(en)3]Cl3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Ⅲ)

(4)[Co(H2O)4Cl2]Cl 氯化二氯四水合钴(Ⅲ)

(5)[Co(NO2)6]3-六硝基合钴(Ⅲ)配离子

(6)[Co(NH3)4(NO2)Cl]+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钴(Ⅲ)配离子

6、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Cu(NH3)4]SO4

(2)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Ⅲ)[Co(NH3)3(H2O)Cl2]Cl

(3)六氯合铂(Ⅳ)酸钾K2[PtCl6]

(4)二氯·四硫氰合铬(Ⅱ)酸铵(NH4)3[Cr(SCN)4·Cl2]

7、有两种配合物A和B,她们的组成为21.95%Co,39.64%Cl,26.08%N,6.38%H,5.95%O,并根据下面的实验结果,确定它们的配离子,中心离子和配位数。

(1)A和B的水溶液却呈微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时,有氨放出,同时析出Co2O3

沉淀

(2) 向A 和B 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时却生成AgCl 的沉淀

(3) 过滤除去两种溶液的沉淀后,再加硝酸银均无变化,但加热至沸时,在B 的溶液中

又有AgCl 沉淀生成,其质量为原来析出沉淀的一半。

解:首先求化学式,根据各元素在配合物中所占的百分比来求原子个数比。

Co ∶Cl ∶N ∶H ∶O = 16

95.5138.61408.265.3564.395995.21∶∶∶∶ = 0.37∶1.12∶1.86∶6.38∶0.37 = 1∶3∶5∶17∶1

化学式为CoCl 3N 5H 17O 或CoCl 3(NH 3)5·H 2O

(1)水溶液呈酸性,说明NH 3在内界,均与Co 3+配位,当加入碱并加热至沸时,配离子

被破坏而放出氨气,同时析出Co 2O 3沉淀。

(2)说明在外界含有Cl -,所以加入AgNO 3都生成AgCl 沉淀。

(3)说明B 配合物中内界的Cl -仅为外界的一半,即两个Cl -在外界,一个Cl -在内界。 ∴ 中心离子 配位数

A :[Co(NH 3)5·(H 2O)]3+ Co 3+ 6

B :[Co(NH 3)5·Cl]2+ Co 3+ 6

10 根据价键理论,指出下列配离子的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

解: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

(1) 要点: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与配位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相结合:①配位体必须具有孤对电 子,而中心离子(或原子)必须具有空的能量相近的价电子轨道。以容纳配位体的孤电子对。这是形成配合物的必要条件。②在配位体的作用下,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空轨道首先进行 杂化,形成数目相同的,能量相等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接受配位原子 上的孤对电子形成σ配键。③杂化轨道的类型不同,其配离子的空间构型

也不同,可以根据中心离子(或原子)提供的杂化轨道中d轨道能量不同,分为低自旋(内轨型)配合物和高自旋(外轨型)配合物。低自旋配合物比高自旋配合物稳定。(2)配离子的空间构型,配位数等,主要决定于中心离子(或原子)杂化轨道的数目和类型。如sp3d2或d2sp3杂化,为八面体。

(3)价键理论在解释配离子空间构型,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磁性、稳定性等问题上取得一定成就。但存在着局限性。

①[Fe(CN)6]3-:Fe3+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5

3d 4s 4p

Fe3+

在配位体CN-的作用下,Fe3+的5个3d电子发生了重排,重配对,腾出2个空的3d 轨道,此时Fe3+形成了d2sp3杂化轨道,6个CN-中配位原子碳的孤对电子对填入到杂化轨道成键,形成正八面体配离子

[Fe(CN)6]3-

d2sp3杂化

③[Cr(H2O)5Cl]2+:Cr3+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3:

3d 4s 4p

Cr3+

Cr3+的3d中有两个空轨道,Cr3+采取了d2sp3杂化,形成了6个能量相等的d2sp3杂化轨道。5个H2O分子氧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和Cl-上的孤电子对分别填入杂化轨道中,形成八面体配离子。

[Cr(H2O)5Cl]2+

d2sp3杂化

⑤Ag+的价电子层结构为4d10:

4d 5s 5p

Ag+

[Ag(CN)2]-

sp杂化

由于Ag+的4d价轨道已全充满,所以只采取sp杂化与2个CN-形成直线型配离。

⑥Fe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64s2

3d 4s 4p

Fe

[Fe(CO)5]

dsp3杂化(三角双锥)Fe原子在CO的影响下,4s的2个电子合并到3d轨道中,而3d轨道中另二个单电子合并到一个轨道里,此时3d腾出一个空轨道,形成dsp3杂化轨道与5个CO的分子形成了三角双锥的配合物,而且Fe原子的3d轨道中有4对孤电子对,CO分子中C 有空轨道,又形成了反馈键,使它们键间结合力更强些。

11、写出下列八面体构型或平面正方形构型的配合物的可能几何异构体。

(1)[Cr(H2O)4Br2]Br·2H2O 二水合一溴化二溴四水合铬(Ⅲ)

顺式反式

(2)[Co(NH 3)3(NO 2)3] 三硝基三氨合钴(Ⅲ)

(3)[PtPyNH 3ClBr] 一溴一氯一氨吡啶合铂(Ⅱ)

补充题:根据实验测得的磁矩数据判断下列各配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成键轨道,哪些属于

内轨型,哪些属于外轨型。

(1)[Fe(H 2O)6]2+ μ= 5.3 B ·M

(2)[Fe(CN)6]4- μ= 0 B ·M

(3)[Ni(NH 3)4]2+ μ= 3.2 B ·M

(4)[Co(NH 3)6]2+ μ= 4.26 B ·M

(5)[CuCl 4]2- μ= 2.0 B ·M

解:配合物中含有由(n -1)d ns np 组成的杂化轨道,这种配合物称为低自旋配合物或称内

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仍保持其自由离子状态的电子结构。配位体的孤电子对仅进入外层空轨道而形成sp 、sp 3或sp 3d 2等外层杂化轨道的配合物,称为高自旋配合物或称外轨型配合物,用磁矩的降低来判断内轨型配合物的生成。

配合物磁性的大小以磁矩μ来表示,μ与成单电子数n 的关系:μ=

)2(+n n (1)[Fe(H 2O)6]2+ μ= 5.3 B ·M μ= 3.5)2(=+n n n = 4

有4个未成成对电子,可见Fe 2+3d 轨道没有参加杂化,它的杂化轨道是sp 3d 2,是外轨

型。 (2)[Fe(CN)6]4- μ= 0 B ·M n = 0 可见Fe 2+以d 2sp 3杂化,为内轨型

(3)[Ni(NH 3)4]2+ μ= 3.2 B ·M μ=

2.3)2(=+n n n = 2 Ni 2+杂化轨道是sp 3,是外轨型

(4)[Co(NH 3)6]2+ μ= 4.26 B ·M μ=

26.4)2(=+n n n = 3 Co 2+杂化轨道是sp 3d 2,是外轨型

3d 4s 4p 4d

Co 2+

[Co(NH 3)6] 2+

sp 3d 2杂化

如[Co(NH 3)6] 3+ u = 0 n = 0 Co 2+以d 2sp 3杂化,为内轨型

(5)[CuCl 4]2- u = 2.0 B ·M n = 1 Cu 2+以dsp 2杂化,为内轨型

12、试用配合物化学知识来解释下列事实

(1)为何大多数过渡元素的配离子是有色的,而大多数Zn(II)的配离子为无色的?

解:由于大多数过渡金属离子的d 轨道未充满,当吸收一定光能后,就可产生从低能级的d

轨道向高能级的电子跃迁,从而使配离子显颜色;而Zn(II)离子的d 轨道是全充满的,不能发生d-d 跃迁,因而无色。

(2)为什么多数的Cu (Ⅱ)的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答:大多数Cu (Ⅱ)的配离子为平面正方形是因为Cu 2+的价电子层结构是3d 9,在形成配

离子过程中,由于配位体的影响,使3d 轨道被激发到4p 轨道上,空出一个3d 轨道,形成dsp 2杂化,即:

3d 4s 4p

Cu2+

dsp2杂化

dsp2杂化轨道成键的配离子则为平面正方形。

(3)HgS为何能溶于Na2S和NaOH的混合溶液,而不溶于(NH4)2S和NH3·H2O中?答:因为在Na2S和NaOH混合溶液中,溶液为强碱性,S2—水解程度小,[S2—]大,加HgS 时,形成Na2[HgS2]配合物而溶解

HgS + Na2S == Na2[HgS2]

而在(NH4)2S和NH3·H2O中为弱碱性,由于NH4+与S2—的双水解S2—浓度小,加HgS 时,不能形成[HgS2]2—,则HgS不溶于(NH4)2S和NH3·H2O中,而溶于Na2S和NaOH 溶液中。

(4)何将Cu2O溶于浓氨水中,得到溶液为无色?

答:因为Cu2O溶于氨水中,形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Cu(NH3)2]+,

Cu2O + 4NH3·H2O == 2[Cu(NH3)2]+(无色) + 2OH-+ 3H2O 但[Cu(NH3)2]+ 很快在空气中氧化成兰色[Cu(NH3)4]2+

(5)为何AgI不能溶于过量氨水中,却能溶于KCN溶液中?

解:因为AgI的溶度积很小,NH3的配位能力不如CN—强,CN—能夺取AgI中的Ag+生成更稳定的[Ag(CN)2]—而使AgI溶解,而NH3却不能,因而AgI不能溶于过量氨水却能溶于KCN中。

(6)AgBr沉淀可溶于KCN溶液中,但Ag2S不溶。

解:因为Ag2S的K sp远小于AgBr的K sp,以至于CN—不能与之配位形成易溶的配合物,而AgBr却能与CN—作用,生成[Ag(CN)2]—,而使AgBr溶解。

(7)为何CdS 能溶于KI 溶液中?

解:CdS 能与I —生成十分稳定的[CdI 4]2—配离子,使CdS 溶解。

(9)为何用简单的锌盐和铜盐的混合溶液进行电镀,锌和铜不会同时析出。如果在此混合

溶液中加入NaCN 溶液就可以镀出黄铜(铜锌合金)?

答:因为V 7628.0,V 337.0Zn /Zn Cu /Cu 22-==++θθ??,θθ??Zn

/Zn Cu /Cu 22++>,Cu 2+的氧化性比Zn 2+的氧化性要强,所以用简单的锌盐和铜盐混合溶液电镀时,Cu 比Zn 先析出,所以不会同时析出,加入NaCN 后,Zn 2+ 和Cu 2+都形成配离子[Zn(CN)4]2

—,[Cu(CN)4]2—,电极电势值都降低。V 1.1,V 2.1Cu /])CN (Cu [Zn /])CN (Zn [2324-=-=θθ??——,

二者的电极电势几乎相等,得到电子的能力相同,因而同时析出锌、铜。

(10)化合物K 2SiF 6,K 2SnF 6和K 2SnCl 6都为已知的,但K 2SiCl 6却不存在,试加以解释 答:因为F —半径较小,在Si(Ⅳ)和Sn(Ⅳ)周围均可容纳下6个F —,因而K 2SiF 6,K 2SnF 6

存在;Cl —半径较大,同时Sn(IV)半径也较大,使得Sn(Ⅳ)周围也可容纳得下6个Cl —,因而K 2SnCl 6也存在。Si(IV)半径较小,而Cl —半径相比之下较大,因而Si(IV)周围不能容纳6个Cl —,而只能容纳4个Cl —,因而不存在K 2SiCl 6

14、0.1mol ·L —1AgNO 3溶液50mL ,加入密度为0.932g ·L —1含NH 318.24%的氨水30mL

后,加水冲稀到100mL ,求算这溶液中Ag +、[Ag(NH 3)2]2+和NH 3的浓度?已配位在

[Ag(NH 3)2]2+中的Ag +、占Ag +离子总浓度百分之几?

解:先求出混合后始态的Ag +和NH 3的浓度

[Ag +]=

100

501.0?=0.05 mol ·L —1 [NH 3]=1001730932.0%24.181000????=3 mol ·L —1 AgNO 3和NH 3水混合后发生了下面配位反应

Ag ++2NH 3 == [Ag(NH 3)2]+

NH 3的起始浓度较大,因此配位剂是过量的。又因[Ag(NH 3)2]+稳定常数较大,可以认为Ag +全部转化为[Ag(NH 3)2]+配离子,那么溶液中的[Ag(NH 3)2]+应为0.05 mol ·L —1,剩余氨的浓度为3-2×0.05=2.9 mol ·L —1。配离子在溶液中存在配位平衡,还会离解出部分Ag +和NH 3。设平衡时[Ag +]为x ,平衡时溶液中的[Ag +]、[NH 3]、[Ag(NH 3) 2 ]+由配位平衡计算:

Ag + + 2NH 3 == [Ag(NH 3)2]+

起始浓度 3-2×0.05=2.9 0.05

平衡浓度 x 2.9+2x 0.05- x

稳K =2323]NH ][Ag []

)NH (Ag [++=2)

29.2(05.0x x x +-=1.7×107 因x 值很小,可视为 0.05-x ≈0.05 2.9+2x ≈2.9

[Ag +]= x =279

.2107.105.0??=3.7×10-10 mol ·L —1 [NH 3]=2.9+2x(3.7×10-10) ≈2.9 mol ·L —1

[Ag(NH 3) 2 +]=0.05-3.7×10-10≈0.05 mol ·L —1

已配位在[Ag(NH 3)2]+中的Ag +占Ag +总浓度的百分数:05

.0107.305.010-?-×100%≈100%

可视为Ag +已经100%的配合。

P775,15、解:AgCl 溶解在KCN 中的反应如下:

AgCl+2CN -== [Ag(CN)2]-+Cl -

平衡常数表示为:K =22]CN []

Cl [])CN (Ag [---

上述平衡式的分子和分母各乘以[Ag +],得

K =22]CN ][Ag []

Cl ][Ag ][)CN (Ag [---

++=AgCl sp K ·K 稳

如AgCl 不生成沉淀,则Ag +应基本上全部转化为[Ag(CN)2]-,因此可以假定溶液中

[Ag(CN)2-]=2.5 mol ·L —1 [Cl -]=0.41 mol ·L —1 代入上式得 K =22]CN []

Cl [])CN (Ag [---=2]

[41.05.2-CN ?=1×1021×1.56×10-10 [CN -]=102110

56.110141.05.2-????=2.6×10-6 mol ·L —1 答:如果不使AgCl 沉淀生成,溶液中最低的自由CN -浓度是2.6×10-6 mol ·L —1

16、在1L 原始浓度为0.10mol ·L —1的[Ag(NO 2)2]—离子溶液中,加入0.20mol 的晶体KCN ,

求溶液中Ag(NO 2)2—,Ag(CN)2—,NO 2-和CN —等各种离子的平衡浓度(可忽略体积变化)。(()()2

NO Ag 21CN Ag 107.6K ,100.1K 222

?=?=--) 解:配位反应为 [Ag(NO 2)2]— + 2CN — == [Ag(CN)2]— + 2NO 2— ()()()()

18221]NO Ag []CN Ag [222222105.1107.6101K K ]CN ][NO Ag []NO ][CN Ag [K 222?=??===-----

-稳稳 K 很大,使配位反应向生成[Ag(CN)2]—方向进行趋势很大。因此:在[Ag(NO 2)2]—中加

足量KCN 时,[Ag(NO 2)2]—几乎完全生成[Ag(CN)2]—,则溶液中。

[Ag(CN)2]—= 0.1-x [NO 2—] = 0.2—2x

[Ag(NO 2)2]—= x [CN —] = 2x

代入上式:

()()()1822222222105.1x 2x 2.01.0]CN ][NO Ag []NO ][CN Ag [K ?=?==---

-

x=[Ag(NO 2)2]—= 8.7×10—8mol ·L —1

[NO 2—] = 0.2—8.7×10—8×2≈0.2 mol ·L —1

[Ag(CN)2]—=0.1—8.7×10—8≈0.1 mol ·L —1

[CN —] =2×8.7×10—8=1.7×10—7 mol ·L —1

17、阳离子M 2+可形成配离子[MCl 4]2—,其不稳定常数为1.0×10—21。MI 2的溶度积为1.5

×10—15。计算在1L 溶液中欲使0.010 mol MI 2溶解,所需Cl —的物质的量。 解:MI 2溶解在Cl —中的反应如下:

MI 2 + 4 Cl — = MCl 42— + 2I —

61521sp 42

24101101101K K ]Cl []I ][MCl [K ?=???=?==----稳

K 很大。如使0.010 mol MI 2溶解,M 2+几乎全部转化为[MCl 42—],因此假设溶液中

[MCl 4]2—=0.01 mol ·L —1,[I —]=2×0.01=0.02 mol ·L —1

6

101]Cl []

I ][MCl [K 422

4?==--- 12L m ol 101.4]Cl [---??= 18、解:首先根据配位平衡求出Ag +浓度,其次分别求出离子积来判断是否都能产生沉淀,

设[Ag +]为x

Ag + + 2CN - == [Ag(CN)2]-

起始浓度: 0 0 0.1

平衡浓度: x 2x 0.1-x

222)x 2(x x 1.0]CN ][Ag [])CN (Ag [K ---稳==+=1×1021

稳K 很大,x 值很小,可视0.1-x ≈0.1

21310141.0?=x

[Ag +]= x =2.92×10-8 mol ·L —1 [Ag +][Cl -]= 2.92×10-8×0.1=2.92×10-9>AgCl sp K ,所以有AgCl 沉淀产生

同理,[Ag +][I -]= 2.92×10-8×0.1=2.92×10-9>AgI sp K ,所以也有AgI 沉淀产生。

22、判断下列配位反应的方向

(2)[Cu(CN)2]— + 2NH 3 == [Cu(NH 3)2]+ + 2CN —

解: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可以根据配合物[Cu(NH 3)2]+和[Cu(CN)2]—的稳定常数,求出反

应的平衡常数来判断。

]

)CN (Cu []NH ][Cu []CN ][Cu ][)NH (Cu []NH ][)CN (Cu []

CN ][)NH (Cu [K 223223232223-+-++-

-+

== 283810]

)CN (Cu [])NH (Cu [107.3102104.7K K 223-?=??==-+稳稳 计算出K 值很小,配位反应向生成[Cu(CN)2]—的方向移动,因此,在[Cu(NH 3)2]+的溶液中,加入足够的CN —时,[Cu(NH 3)2]+被破坏而生成[Cu(CN)2]—。

(3) [Cu(NH 3)4]2+ + Zn 2+ == [Zn(NH 3)4]2+ + Cu 2+

]Zn ][)NH (Cu []Cu

][)NH (Zn [K 22432243++

++=,将等式右边分子和分母各乘以[NH 3]4

++==++

++243243])NH (Cu [])NH (Zn [432243243243K K ]NH ][Zn ][)NH (Cu []Cu

[]NH ][)NH (Zn [K 稳稳41281004.110

8.4105-?=??= K 值小,配位反应逆向进行,即向[Cu(NH 3)4]2+生成的方向进行。

23、计算反应CuS(s)+4NH 3==[Cu(NH 3)4]+S 2—的K 值,评述用氨水溶解CuS 的效果。 解: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2

4512spCuS ])NH (Cu [43243101.4105.8108.4K ·K ]NH []

S ][)NH (Cu [K 243---?=???===+稳 计算结果表明,CuS 在氨水中较难溶(溶解效果差)。

补充题:用NH 3·H 2O 处理含Ni 2+和Al 3+离子的溶液,起先得到有色沉淀,继续加氨,沉淀

部分溶解形成深兰色的溶液。剩下的沉淀是白色的,再用过量的碱溶液(如NaOH 溶液)处理,得到澄清的溶液。如果往澄清溶液中慢慢地加入酸,则又形成白色沉淀,继续加酸则沉淀又溶解,写出每一步反应的配平离子方程式。

解:用氨水处理含有Ni 2+和Al 3+溶液,起先得到有色沉淀,有色沉淀是含有Ni 2 (OH)2SO 4

和Al(OH)3, Ni 2 (OH)2SO 4为浅绿色沉淀,Al(OH)3为白色沉淀,白色和浅绿色混起来

就称为有色沉淀。

2NiSO 4 + 2NH 3·H 2O == Ni 2(OH)2SO 4↓+ (NH 4)2SO 4

Al 3+ + 3NH 3·H 2O == Al(OH)3↓+ 3NH 4+

继续加氨水,沉淀部分溶解形成深兰色溶液,兰色溶液是Ni(NH 3)6]2+。(兰色,兰紫色,各书不一致)

Ni 2(OH)2SO 4 + 12NH 3 == 2 Ni(NH 3)6]2+ + 2OH — + SO 42—

剩下的沉淀是白色的Al(OH)3,Al(OH)3不溶于过量氨水形成配合物。但溶于过量NaOH ,生成无色的Al(OH)42—溶液。

Al(OH)3 + OH — == [Al(OH)4]2—

如果在清液中慢慢加入酸,则生成Al(OH)3的 白色沉淀,继续加入酸又变成了Al 3+。

Al(OH)42— + H + == Al(OH)3↓+ H 2O

Al(OH)3 + 3H + == Al 3+ + 3H 2O

26、已知Au + + e == Au 的V 68.1=θ?,试计算下列电对的电势

(1)[Au(CN)2]— + e == Au + 2CN — (2)[Au(SCN)2]— + e == Au + 2SCN — 解:首先计算[Au(CN)2]—和[Au(SCN)2]—在平衡时离解出Au +的浓度,其次按奈斯特方程

分别求θ?值。

Au + + 2CN — == [Au(CN)2]— 22]CN ][Au [])CN (Au [K -+-=稳

按题意,配离子和配位体的浓度应为1 mol ·L —1,则 ==?==++稳稳或 K 1]Au [102]

Au [1K 3839381051021-?=? mol ·L —1 ]Au lg[0592.0Au

/Au Au /Au ++=++θ??()V 58.0105lg 0592.068.139-=?+=- 即 ()V 58.0Au /CN Au 2-=-θ

?

(2)同理:131********K 1

]Au [-+?=?==稳 mol ·L —1

()]Au lg[0592.0Au

/Au Au /SCN Au 2++=+-θ??V 910.010lg 0592.068.113=+=- 30、在水溶液中Co(III)离子能氧化水 Co 3++e -=Co 2+ V 84.1=θ? 已知[Co(NH 3)6]3+的稳定常数为1.4×1035,而[Co(NH 3)6]2+为2.4×104。试证

[Co(NH 3)6]3+配离子在1

1-?L mol 氨水溶液中不能氧化水。 解:在标准状态下Co 3+能氧化水,是因为:

θθθ??O H /O Co /Co 2223E -=++()0V 613.0229.1842.1>=-= 所以能氧化水。 但加入了配位剂NH 3以后Co 3+、Co 2+都能形成配合物

Co 3+ + 6NH 3 == [Co(NH 3)6]3+ 35104.1K ?=稳

Co 2+ + 6NH 3 == [Co(NH 3)6]2+ 4104.2K ?=稳

当 [Co(NH 3)6]3+ == [Co(NH 3)6]2+ = [NH 3] = 1 mol ·L —1时, ()++=3633]NH Co [K 1

]Co [稳 ()++=2632]NH Co [K 1]Co [稳

根据奈斯特方程式: ]Co []

Co [lg n 0592.023Co /Co Co /Co 2323+++=++++θ??V 027.0106.1104.2lg 0592.0842.1354=??+=

其次计算在1 mol ·L —1氨水中的[OH —]

NH 3·H 2O == NH 4+ + OH —

35b 1021.41077.11CK ]OH [---?=??== mol ·L —1

由于 O 2 + 2H 2O + 4e — == 4OH — V 401.0=θ?

4O OH /O OH /O ]OH [p lg n 0592.02

22-+=--θ??()V 540.01021.41

lg 40592.0401.043=?+=-

()()θθθ??-++-=OH /O ]NH Co /[]NH Co [2263363E 00540.027.0<-= 所以在1 mol ·L —1氨水中[Co(NH 3)6]3+不能氧化水.

第9章 配位化合物习题

第9章配位化合物习题 1.选择题 9-1下列不能做为配位体的物质是…………………………………………( ) (A) C6H5NH2(B)CH3NH2 (C)NH4+(D)NH3 9-2关于螯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螯合物的配位体是多齿配体,与中心原子形成环状结构 (B)螯合物中环愈多愈稳定 (C)螯合剂中有空间位阻时,螯合物稳定性减小 (D)螯合剂中配位原子相隔越远形成的环越大,螯合物稳定性越强 9-3 在配位化合物的内界,若有多种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其命名顺序为……( ) (A)阴离子—阳离子—中性分子—有机配体 (B)阳离子—中性分子—阴离子—有机配体 (C)中性分子—阳离子—阴离子—有机配体 (D)阴离子—中性分子—阳离子—有机配体 9-4 在下列正方形和八面体的几何构型中,CO32-作为螯合剂的是……………( ) (A)[Co(NH3)5CO3]+(B)[Pt(en)CO3] (C)[Pt(en)(NH3)CO3] (D)[Pt(NH3)4(NO2)Cl]CO3 9-5 配位酸或配位碱比相应的普通酸或普通碱的酸性或碱性强,其原因是…( ) (A)配位酸, 碱较稳定(B)配位酸, 碱较不稳定 (C)H+或OH-为配位酸或碱的外界,易解离(D)配位后极性增强 9-6在[AlCl4]-中,Al3+的杂化轨道是……………………………………………( ) (A)sp杂化(B)sp2杂化(C)sp3杂化(D)dsp2杂化 9-7M为中心原子,a, b, d 为单齿配体。下列各配合物中有顺反异构体的是()(A)Ma2bd(平面四方)(B)Ma3b (C)Ma2bd(四面体)(D)Ma2b(平面三角形) 9-8 当1mol CoCl3?4NH3与AgNO3(aq)反应,沉淀出1mol AgCl。请问与钴成键的氯原子数为…………………………………………………………………………………()(A)0 (B)1 (C) 2 (D) 3 9-9在[Ru(NH3)4Br2]+中,Ru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A)+2和4 (B)+2和6 (C)+3和6 (D)+3和4 9-10 下列配合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HgI4]2- > [HgCl4]2- > [Hg(CN)4]2-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选择题 1、约占细胞鲜重97%的化学元素的是() A.C、H、O、N、P、K B.C、H、O、N、S、Ca C.C、H、N、P、S、K D.C、H、O、N、P、S 2、下列都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Fe、Mn、K、B B.Fe、Mn、Cu、Mo C.Mn、Ca、Mg、Cu D.Cu、Ca、K、Zn 3、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 A、氢 B、氧 C、氮 D、碳 4、过度肥胖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水 5、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可以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也基本相同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D、组成玉米和兔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6、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A、碳 B、氧 C、氢 D、氮 7、沙漠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核酸 8、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环或链,从则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9、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C、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10、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可溶性还原糖,试回答有关鉴定实验的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择,下面哪一组较为适宜() A、西瓜和甜菜 B、甘蔗和甜橙 C、苹果和梨子 D、淀粉和蛋清 (2)下述糖类物质中,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A、葡萄糖 B、果糖 C、麦芽糖 D、蔗糖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A、浅绿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C、棕色→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D、棕色→浅绿色→砖红色(沉淀) 11、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A、消毒 B、作为染色的辅助剂 C、便于观察 D、洗去切片的浮色 12、蛋白质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A、与反应后物颜色做对比 B、失败后重做一遍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 D、留下次实验用 13、(多选)花生子叶薄片用苏丹III染色后,为观察更清楚,需用高倍镜换高倍镜并调好焦距后,发现视野太暗,此时应() A、将反光镜由平面换为凹面 B、将反光镜由凹面换为平面 C、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D、将大光圈换成小光圈 二、简答题: 1、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变而来的。从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分析。能支持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动物与植物在化学组成上十分相近。目前已知的109种化学元素中,动植物体内已发现60多种,这些元素中,以C、H、O、N含量最多,占总量95%以上,其中C的含量占干重的55.99%。矿质元素的含量较少,约占5%。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并非都游离存在,绝大部分构成复杂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C.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细胞中均起重要作用 D.不同生物中各种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同 2.构成月季和孔雀的主要化学元素有() A.C、H、O、N、P、Fe B.C、H、O、S、N、P C.H、O、K、S、P、Mg D.N、P、K、Ca、S、Zn 3.胡杨是西北干旱地区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一种树木,其发达的根系可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该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水B.蛋白质C.无机盐D.脂质4.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5.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所用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0.01 g/mL的CuSO4溶液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摇荡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为对照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前6位依次为() A.C、H、O、N、P、S B.C、O、N、H、P、S C.O、C、H、N、P、S D.C、O、N、H、S、P 7.国科温泉有远古“圣水”之誉,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水温高达56 ℃,水质淡黄清澈,享有“一盆玉汤”的美誉,对治疗皮肤病、色斑、关节炎及神经衰弱等有特殊的疗效。下列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A.Fe、Mn、Zn、Mg B.Zn、Cu、Mn、Ca C.Zn、Cu、B、Mn D.Mg、Mn、Cu、Mo 8.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宣布:在肯德基的一些调料中发现含有苏丹红成分。苏丹红对人体有害,但可制成苏丹染液,用来鉴定一些物质。下列关于苏丹染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2018全国卷Ⅰ-35] [化学——选修3] (15分) 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填标号)。A.B. C.D. (2)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Li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B.σ键C.π键D.氢键 (4)Li2O是离子晶体,其晶格能可通过图(a)的Born-Haber循环计算得到。 可知,Li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kJ·mol-1,O=O键键能为 kJ·mol-1,Li2O晶格能为kJ·mol-1。 (5)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b)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0.4665 nm,阿伏加德罗 常数的值为N A,则Li2O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答案】(1) D; C (2) Li+核电荷数较大(3)正四面体;sp3 ; AB (4)520 ;498 ; 7+4×16)/[NA(0.4665× 10-7)3] 2908 (5)(8× 【解析】(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Li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1,则D中能量最低;选项C中有2个电子处于2p能级上,能量最高; (2)由于Li+与H-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而Li+的核电荷数较大,其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 吸引力较大,因此Li+半径小于H-; (3)LiAlH4中的阴离子是AlH4-,中心原子铝原子含有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且不存在孤对电子,所以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杂化;阴阳离子间存

课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卷 一、阅读积累。(60分) 1.“天涯共此时”是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的一个特色栏目,这个栏目名称出处(张九龄)的诗句.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是(于谦)。 3.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仙”的是(李白),“诗豪”的是(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是(王维)。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唐代诗人(叶绍翁)的诗句。 6.《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7.“女娲炼石补天的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人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的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8、.《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作品。 9、“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这句话出自(贾宝玉)的口。 10、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是(金庸)。小说中你知道的人物有(郭靖、黄蓉)等。 1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曹雪芹)。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13、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韩愈)。 14、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入木三分(王羲之) 15、根据外号,写出《水浒传》中的人物姓名。 豹子头(林冲)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 16、《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怪小说,全书共(100)回。 17、根据成语填人物名:四面楚歌—(项羽);背水一战—(韩信)。 18、“杏林”指(名医),那么,“桃李”指(学生)。 19、《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是“(贾、王、史、薛)”。 20、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①(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②(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③(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④(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⑤(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⑥(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⑦(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⑧(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21、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成语: (1)、“瓜出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出自)(瓜田李下) (2)、传说水中有—种叫蜮(yù)的怪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喷沙子,被喷着的人就会得病。(含沙射影) (3)、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东山再起) (4)、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袄。(集腋成裘) (5)李白的《长干行》诗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马) (6).《论语》中有:“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不达) (7).《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中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口蜜腹剑)22、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1).谈到太平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会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诗)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

1 知识梳理: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应从四个方面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n 能层有___个能级,每能层有__个轨道, (2007海南·25)A 、B 、C 、D 、E 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 (2)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 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 的元素符号为 ,C 的元素符号为 ; (3)D 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 亚层为半充满,D 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4)E 元素基态原子的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 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09年福建理综·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Q 、R 、X 、Y 、Z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 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 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 ③R 原子核外L 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 、X 原子p 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回答下列问题: (1)Z 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在[Z(NH 3)4]2+ 离子中,Z 2+ 的空间轨道受NH 3分子 提供的 形成配位键。 (3)Q 与Y 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4)Q 、R 、Y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5)Q 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

三年级语文课外知识竞赛题

一、成语乐园。 1、填字成词。16’ 气象( )( ) 有( )可( ) 有( )( )成笔下( )( ) ( )( )可畏( )华( )茂( )妙( )伦( )( )无成2、按要求写成语。24’ (1)形容刻苦勤奋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带数字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表示颜色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不A不B”式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成语填入括号内。9’ 举世闻名伶牙俐齿熟能生巧

(1)王熙凤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她不但有心计,而且生就一幅( ),嘴上从不吃亏。 (2)中国的万里长城是( )的。 (3)学外语要多练、多听、多记,日子一长,( ),就能流利地用外语讲话了。 二、古诗天地。14’ 1、补充古诗句。6’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2)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2、请写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句告诉人们珍惜时间的古诗句。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2’ 1、《清明》一诗的作者是( )。 A.范成大B.杜牧C.李白 2、“宁”是哪座城市的简称( )。 A.南京B.江苏C.浙江 3、《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的名字叫( )。 A.齐天大圣B.孙悟空C.美猴王 4、“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中的“将军”指的是( )。 A.汉朝名将李广B.三国名将赵云C.赵国名将廉颇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必修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天津四中矫可庆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3小题,共39分。) 1.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2SO4、NaCl、(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A.AgNO3B.NaOH C.BaCl2D.Ba(OH)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溶于水且显酸性 B.CO2通入水玻璃可得硅酸 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D.SiO2晶体中存在单个SiO2分子4.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的最好的方法是()。 A.铜屑与浓硫酸混合加热B.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溶于稀H2SO4 C.铜屑与稀硫酸混合加热 D.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溶于浓H2SO4 5.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人造刚玉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C.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D.太阳能电池可用二氧化硅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时空气中能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 B.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C.铵盐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O2、NO、NO2都能用浓硫酸干燥,且通常情况下能共存

化学选修三高考题

【09高考山东】32.C 和Si 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 、Si 和O 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2)SiC 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 (3)氧化物MO 的电子总数与SiC 的相等,则M 为 (填元素符号)。MO 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 晶体相似。MO 的熔点比CaO 的高,其原因是 。 (4)C 、Si 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 2和SiO 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CO 2中C 与O 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 2中Si 与O 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健。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 、O 原子间能形成,而Si 、O 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 。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2 O >C >Si ;(2) sp 3 共价键;(3)Mg Mg 2+半径比Ca 2+小,MgO 晶格能大;(4)Si 的原子半径较大,Si 、O 原子间距离较大,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 【09高考上海】23.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反应过程如下: ①2C l C 1+C l →②2C l+H H C l+H → ③2H +C 1H C l+C l → …… 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 于 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2)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3)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卤化银的颜色按AgCl 、AgBr 、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 b .卤化氢的键长按H —F 、H —C1、H —Br 、H —I 的顺序依次减小

语文课外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

语文拓展知识竞赛100题 一、数字俗语11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一是一,二是二)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一不做,二不休)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二一添作五)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三下五除二) 表示差不多时,用(八九不离十) 表示某人在心里为自己打算时,用(小九九)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九九归一) 表示把握大时,用(十有八九) 表示很不容易时,用(九牛二虎之力)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十拿九稳) 表示距离远时,用(十万八千里) 二、看数字猜成语10 12345609(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1+2+3(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3.5(不三不四) 5 10(一五一十)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1×1 (一成不变) 3/4 (颠三倒四) 7/8 (七上八下) 三、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12 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精雕细刻——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伶牙利齿——笨嘴拙舌 神态自若——惊惶失措 得寸进尺——适可而止 平心静气——大发雷霆 理屈词穷——理直气壮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四、成语不离“舌”6 形容信口胡说(妄口八舌)形容说话轻薄(闲嘴淡舌) 形容能说会道(唇枪舌剑)形容惊诧无言(张口结舌) 形容不善辞令(笨嘴拙舌)形容随声附和(鹦鹉学舌)6——14 五、趣味成语5 最贵的字(一字千金)最大的嘴(信口开河)最贱的东西(九牛一毛)最高的人(顶天立地)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六、据所给词填客名12 远客、说客、游客、香客、顾客、刺客、贵客、茶客、政客、稀客、生客、异客 地位高贵的客人叫()素不相识的客人叫() 远道而来的客人叫()不经常来的客人叫() 游山玩水的客人叫()购买东西的客人叫() 搞政治投机的人叫()到外地游说的人叫() 流落他乡的客人叫()专门搞暗杀的人叫() 去茶馆喝茶的人叫()去寺院烧香的人叫() 七、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9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 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 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 八、有趣的歇后语11 八十岁学吹打——上气不接下气 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厨房里的垃圾——鸡毛蒜皮

选三配位键高考题汇编教程文件

配位键高考题汇编 1.(92全国)气态氯化铝(Al2Cl6)是具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成键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将图中,你认为是配位键的斜线上加上箭头。 【答案】 (2013宁德市质量检查)①AlCl3在NaCl、KCl融熔盐中能形成Al2Cl7-,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配位键数目为。 【答案】sp32 (2010福建卷)(3)在CrCl3的水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 n(H2O)6-n]x+(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CrCl n(H2O)6-n]x++xR-H→R x[CrCl n(H2O)6-n]+xH+ 交换出来的H+经中和滴定,即可求出x和n,确定配离子的组成。 将含0.0015 mol [CrCl 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 NaOH溶液25.00 ml,可知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答案】[CrCl(H2O)5]2+ 【解析】(3)根据提供数据,该配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后生成的n(H+)= 0.1200mol/L×0.025L=0.003mol,则1:x=0.0015:0.003,解得x=2。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CrCl(H2O)5]2+。 (2011江苏卷)(4)元素W(Cu)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 n W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CuCl CuCl+2HCl=H2CuCl3 (或CuCl+2HCl=H2[CuCl3])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知识竞赛试题一 编号:________ 分数: 一、填空。(10分) 1、“岁寒三友”是指( )、( )、( ) 2、“文房四宝”是指( )、( )、( )、( ) 3、“四大发明”是指( )、( )、( )、( ) 4、《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以下三个人:( )、( )、 ( ) 5、在我国古代被称作“诗佛”的是王维,“诗仙”的是( ),“诗 圣”的是( ),。 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里的小故事, 请分别写出一个:《》、《》、 《》、《》。 二、成语,歇后语大比拼(30分) 1、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10分) ( )出洞——东张西望 ( )王爷搬家——厉害 ( )屁股——摸不得 ( )拿耗子——多管闲事 ( )拉车——连蹦带跳 ( )吃辣椒——抓耳挠腮亡( )补牢——为时已晚洞里的( )——不知长短 盲人骑瞎( )——乱闯 ( )八戒戴花——臭美 2、在下面( )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10分) ( )枪( )剑袖( ) 旁观孤 ( ) 难鸣 屈( )可数 ( ) 有成竹得( )应( )

( )( )之言牵( )挂( ) 促( )谈( ) 一( )之力 3、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5分) 例: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①流芳百世( )A、遗臭万年 B、曾今沧海 C、千古绝唱 D、天经地义 ②指鹿为马( )A、千钧一发 B、点石成金 C、一诺千金 D、一字千金 ③精雕细刻( )A、粗制滥造 B、藏污纳垢 C、天昏地暗 D、绝处逢春 ④雪中送炭( )A、扶危济困 B、落井下石 C、锦上添花 D、绝处逢春 ⑤伶牙利齿( )A、能言善辩 B、能说会道 C、巧舌如簧 D、笨嘴拙舌 4、写出下列历史故事成语里的主要人物。(5分) 负荆请罪( ) 纸上谈兵( ) 背水一战( ) 一字千金( ) 破釜成舟( ) 三、选择题(20分) 1、下面故事出自《格林童话》的有( ),出自《安徒生童话》的有( )。 A、《皇帝的新装》 B、《阿凡提》 C、《白雪公主》 D、《牛郎织女》 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是( ),“醉打蒋门神”的人 是( )。 A、林冲 B、武松 C、鲁智深 D、李逵 3、下面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 A、王安石 B、苏辙 C、王维 D、曾巩 4、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的“河”最初指的是哪条河?(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鸭绿江 5、“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 ) A、席勒 B、雪莱 C、歌德 D、徐志摩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考点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1、化学键的分类,共价键的分类与比较 【2019新课标Ⅲ】(4)NH4H2PO4中,P的______杂化轨道与O的2p轨道形成_______键。【答案】sp3 σ 【解析】计算出P的杂化类型是sp3,与氧原子形成的是磷氧双键,其中p轨道是σ,与氢氧形成的是单键。 【2018新课标Ⅰ卷】(3)LiAl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Li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B.σ键C.π键D.氢键 【答案】AB 【解析】LiAlH4中的阴离子是AlH4-,阴阳离子间存在离子键,Al与H之间还有共价单键,不存在双键和氢键,答案选AB; 【2018新课标Ⅱ卷】(4)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形,其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种; 【答案】平面三角 2 【解析】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根据(2)中分析可知中心原子含有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且不存在孤对电子,所以其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分子中存在氧硫双键,因此其中共价键的类型有2种,即σ键、π键; 【2018海南】(3)CuFeS2与氧气反应生成SO2,SO2中共价键的类型有_________。 【答案】σ键和π键 【解析】SO2中硫、氧原子以双键结合,故共价键类型为σ键和π键。 【2017江苏】(2)丙酮()分子,1 mol 丙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答案】9 mol 【解析】丙酮()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甲基中的C形成3个C―H σ键,1个C―C σ键,为sp3杂化,羰基中的C形成3个C―C σ键,一个π键,故C的杂化方式为sp2;据以上分析1 mol 丙酮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9 mol。

元素化合物测试题(带答案)

元素化合物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性质、用途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A.水玻璃—混合物,氨水—弱碱 B.油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玻璃—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C.二氧化硅—半导体材料,硅单质—光纤材料 D.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性,碳酸钠溶液—碱性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用铜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当线路中通过N A个电子时,阳极产生11.2 L气体(标准状 况下) ②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16 g O3含氧原子数均为N A③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H2OH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④6.5 g锌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硫酸,生成SO2与H2的混合气体,气体分子总数为0.1N A⑤10.6 g Na2CO3粉末中含有CO2-3数为0.1N A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4、取少量MgO、Al2O3、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X和滤液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氧化物中,至少有三种是碱性氧化物 B.将固体X加入氢氟酸中,X会溶解 C.滤液Y中的阳离子只有Mg2+、Al3+、Fe3+三种 D.滤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3和Mg(OH)25、美日科学家因在研究“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有:CO、Pd、H2O、HCl、PdCl2和一种未知物质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l时,生成2 mol物质X B.未知物质X为CO2 C.反应中CO作还原剂 D.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Pd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H2SiO3↓+SO32—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4 NH3·H2O=[Al(OH)4]—+4NH4+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 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7、下列对有关物质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Na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最终生成NaHCO3 B.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MgCl2可制取金属镁 C.实验测得NH4HCO3溶液显碱性,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说明酸性:CH3COOH>H2CO3 D.N2的化学性质通常非常稳定,但在放电条件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NO2 8、某溶液中含有- 3 HCO、-2 3 CO、-2 3 SO、+ Na、- 3 NO五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A.-2 3 CO、- 3 NO B.- 3 NO C.-2 3 SO、- 3 NO D.-2 3 CO、- 3 NO、+ Na 9、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高温下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FeCl3与KI溶液混合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溶于水 D.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10、 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E中一定都含有甲元素 B.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 C.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 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 11、在100mL密度为1.2g/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 合物,充分反应后金属完全溶解(假设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3mol/L NaOH 溶液 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不正确 ...是() A.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 B.当生成沉淀的量最多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最小为100mL C.原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为4 mol/L D.参加反应金属总质量(m)为9.6g>m>3.6g

4-2:高考化学选修三简答题汇总2

1、氮原子间能形成氮氮叁键,而砷原子间不易形成叁键的原因是砷原子半径较大,原子间形成的σ键较长,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AsH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为91.80°,小于氨分子键角107°,AsH3分子键角较小的原因是砷原子电负性小于氮原子,其共用电子对离砷核距离较远,斥力较小,键角较小。 2、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 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H2O大于H2S水分子与乙醇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4、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5、SO3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如图1所示,此氧化物的分子式应为________,该结构中S—O键长有a、b两类,b的键长大于a的键长的原因: 形成b键的氧原子与两个S原子结合,作用力较小(相当于一心两用) 6、碳元素可形成多种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其中金刚石的熔点为3550 ℃,C60的熔点约为280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金刚石是原子晶体,C60是分子晶体,前者原子间是靠强烈的共价键结合的,后者分子间是靠微弱的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的 7、Mn2+的稳定性强于Mn3+,其原因是:Mn2+的3d能级为半充满状态而Mn3+不是 8、已知常温下,H2CrO4的K1=4.1、K2=1×10-5,从结构的角度上看,K2<

专题练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练习 元素及其化合物 1.[2019新课标Ⅰ] 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 题。下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 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 ++Cl ? 2.[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 .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 .Al 2O 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3.[2019江苏]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Fe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B .MnO 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 2 C .SO 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 4)2SO 3 D .室温下Na 与空气中O 2反应制取Na 2O 2 4.[2019江苏]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NaCl(aq)???→电解Cl 2(g)Fe(s) ???→△ FeCl 2(s) B .MgCl 2(aq)???→石灰乳Mg(OH)2(s)???→煅烧 MgO (s) C .S(s)2 O (g)???→点燃 SO 3(g)2H O(l) ???→H 2SO 4(aq)

D .N 2(g)2 H (g)??????→高温高压、催化剂 NH 3(g)2CO (g) aq)????→N aCl (Na 2CO 3(s) 5.[2019天津]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 .将废铁屑加入2FeCl 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2Cl B .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 .盐碱地(含较多23Na CO 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 .无水2CoCl 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6.[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 C .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 .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 7.[2019浙江4月选考]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纯碱和烧碱熔化时克服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 .加热蒸发氯化钾水溶液的过程中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C .CO 2溶于水和干冰升华都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改变 D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也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 8.[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取金属镁 B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取氯气 C .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晶体硅 D .接触法制硫酸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硫黄或含硫矿石 9.[2018海南卷]絮凝剂有助于去除工业和生活废水中的悬浮物。下列物质可作为絮凝剂的是 A .NaFe(SO 4)2·6H 2O B .CaSO 4·2H 2O C .Pb(CH 3COO)2·3H 2O D .KAl(SO 4)2·12H 2O 10.[2018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 B .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习题 1、就是非判断题 1-1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配合物的磁矩越大。 1-2配合物由内界与外界组成。 1-3配位数就是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1-4配位化合物K 3[Fe(CN)5CO]的名称就是五氰根·一氧化碳与铁(Ⅱ)酸钾。 1-5一般说来,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 1-6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位键,所以配合物都就是弱电解质。 1-7同一种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往往要比与无机配合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1-8配合物的配位体都就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以抵消中心离子的正电荷。 1-9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强。 1-10在螯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1-11配位物中心离子所提供杂化的轨道,其主量子数必须相同。 1-12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离子所采用的杂化类型。 1-13外轨型配离子磁矩大,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1-14配离子的配位键越稳定,其稳定常数越大。 1-15氨水溶液不能装在铜制容器中,其原因就是发生配位反应,生成[Cu(NH 3)4]2+,使铜溶解。 1-16在配离子[Cu(NH 3)4]2+解离平衡中,改变体系的酸度,不能使配离子平衡发生移动。 1-17已知[HgI 4]2-的4θβ=K 1,[HgCl 4]2-的4 θβ=K 2,,则反应[HgCl 4]2-+4I -=[HgI 4]2-+4Cl -的平衡常数为K 1/K 2。 1-18 [Cu(NH 3)3]2+ 的积累稳定常数β3就是反应[Cu(NH 3)2]2+ + NH 3?[Cu(NH 3)3]2+的平衡常数。 1-19已知θ?[Fe 3+/Fe 2+]=0、77V,电极反应[Fe(C 2O 4)3]3-+ e=[Fe(C 2O 4)2]2-+ C 2O 42-,在标准状态时,θ ?的计算式为:θθθθθ??c O C c c O C Fe c c O C Fe c Fe F /)(/])([/])([lg 0592.0)/e 24222423 34223---+?++(= 。 1-20已知Hg 2++2e=Hg,θ?=0、85V;[HgCl 4]2-+2e=Hg+4Cl -,θ ?=0、38V 电池反应 [HgCl 4]2-?Hg 2+ + 4Cl -的平衡常数计算式为()20.850.38lg 0.0592K θ?-= 。 1-21 EDTA 滴定法,目前之所以能够广泛被应用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它能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 1-22能形成无机配合物的反应虽然很多,但由于大多数无机配合物的稳定性不高,而且还存在分步配位的缺点,因此能用于配位滴定的并不多。 1-23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测定准确度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