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2

合集下载

必修三 2.4-2免疫调节

必修三  2.4-2免疫调节

必修三 2.4-2免疫调节【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描述免疫功能的异常反应。

3.举例说明免疫学的应用。

【自主学习讨论】㈠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和的功能,其作用是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的细胞。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以上功能实现它在中的作用。

㈡免疫功能的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1.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病症称为。

例如、。

2.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的机体,在再次接受时所发生的反应。

反应的特点是;一般不会破坏,不会引起;有明显的和。

3.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是由引起的,该病毒简称。

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是。

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瘫痪。

4.免疫学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⑴的发明和应用;⑵用人工标记对组织内的进行检测;⑶。

【巩固检测】(1-6题为A级题,7-12题为B级题)1.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和识别清除体内癌细胞分别属于免疫系统的( ) A.免疫防卫功能、免疫稳定功能 B.免疫清除功能、免疫监控功能C.免疫监控功能、免疫稳定功能 D.免疫稳定功能、免疫防卫功能2.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损伤的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 ) A.病原体 B.抗原性物质 C.抗体 D.自身物质3.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B.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4.酿脓链球菌可以引发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但由于该菌表面的物质结构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因此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从而导致人患风湿性心脏病。

根据以上叙述,判断下列哪项结论是正确的( ) A.由酿脓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都是自身免疫病B.由酿脓链球菌感染而引发的咽炎、扁桃体炎都是遗传病C.由酿脓链球菌感染而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治疗由酿脓链球菌感染而引发的风湿性心脏病的方法是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5.预防接种能预防疾病的原理是( )A.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的细菌 B.预防接种能增强人的抵抗力C.预防接种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D.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6.关于免疫学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预防接种B.向人体注射甲肝疫苗可预防甲型肝炎C.器官移植中,只有当供体与受体HLA完全一致时,才能进行移植D.接种卡介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7.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2-4 免疫调节(Ⅱ)(同步习题)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2-4 免疫调节(Ⅱ)(同步习题)

第4节免疫调节(Ⅱ)A组基础对点练题组一细胞免疫1.下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B.T细胞C.浆细胞D.效应T细胞答案 D2.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产生淋巴因子增强B细胞的功能C.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答案 C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抗体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答案 D解析只有体液免疫能产生抗体,A项错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都能产生记忆细胞,B项错误、D项正确;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项错误。

4.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抗体与抗原、细胞d与靶细胞的结合都具有特异性C.过程Ⅰ和过程Ⅱ在人体免疫中独立地发挥作用D.细胞c是浆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答案 C解析过程Ⅰ表示体液免疫,过程Ⅱ表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人体免疫中密切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题组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5.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反应答案 C解析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强,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

6.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的是()A.发作迅速B.有明显的遗传倾向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D.消退较慢答案 D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消退较快,D项错误。

第二章 第4节 免疫调节2

第二章 第4节 免疫调节2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胸腺
特异抗原 识别受体 B细胞
T细胞
1、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胸腺内分化成T细胞 2、分化: 骨髓内分化成B细胞
3、分布:大部分很快死亡,小部分转移在周围免疫器官
效应T细胞与靶细 胞紧密接触后为什么会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 密接触后,能激活靶细 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 细胞破裂死亡。
B细胞或记忆细 分泌抗体 胞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 胞 死亡;分泌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 或效应T细胞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比
感应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抗体、效应 T细胞和淋 巴因子发挥 免疫效应 处理、呈递 增殖分化,形 和识别抗原 成效应细胞与 记忆细胞
若病原体进入细胞,体液免疫还能发挥作用吗? (二)细胞免疫 请阅读教材37页细胞免疫过程,讨论完成细胞免疫 过程的流程图
吞噬细胞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 组织细胞 T细胞 密切接触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吞噬细胞 抗原 T细胞 淋巴 因子 特异性结合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淋巴因子
3、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抗原的是( D ) A、牛痘病毒 B、细菌 C、癌细胞 D、自身正常细胞
4、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B ) A、多糖 B、球蛋白 C、核苷酸 D、胆固醇
5、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C)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浆细 胞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6、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 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的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 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 的是( B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课---免疫调节(二)特异性免疫知识讲解及巩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习目标】1、理解抗原、抗体的概念。

2、弄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本原理及相互关系(重点、难点)。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情况,注意如何有效预防该病。

【要点梳理】要点一:抗原与抗体要点诠释: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用细菌或其他外毒素给动物注射,过一段时间后,该动物的血清中出现一些有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

科学家们给这些血清成分起了不同的名称,如把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称为抗毒素,把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称为凝集素等。

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才把这些成分统一称为抗体。

后来,科学家们又通过实验证实,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

也就是说,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

注意:球蛋白是一类只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但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

要点二: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1)体液免疫过程的关键:①产生高效而寿命短的效应B 细胞。

有效应B 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②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的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免疫反应消灭之,即二次应答。

(2)体液免疫过程(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过程),如下图: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花粉、癌变的细胞等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特异性: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簇性质抗原概念: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化学本质:免疫球蛋白分布: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也存在抗体。

抗体要点诠释:体液免疫过程:一、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将抗原呈递给助T细胞,助T细胞在增殖的同时,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的作用于B细胞。

高中生物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2节 特异性免疫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新人教版高

高中生物 第4章 免疫调节 第2节 特异性免疫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新人教版高

特异性免疫(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体液免疫1.(多选)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C.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直接消灭入侵的抗原D.吞噬细胞可以摄取和处理抗原ABD[体液免疫中有的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有的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由吞噬细胞清除;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使靶细胞裂解,使抗原无藏身之地,所以ABD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 2.如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乙、丙都能增殖分化B.细胞乙、丙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细胞丙只能通过过程b产生D.细胞乙产生的抗体可以使抗原A失活D[细胞乙分泌了抗体,说明乙是浆细胞,而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增殖的能力,A错误;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错误;细胞丙是记忆B细胞,可以由B细胞通过b过程形成,也可以通过自身增殖形成,C错误;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得抗原失活,D正确。

]3.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快速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A.记忆细胞B.绵羊红细胞C.浆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A[第一次给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会使小鼠进行体液免疫,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从而迅速进行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大量的抗体,故答案选A。

]4.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启动分裂,需要接受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B.浆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裂解之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D.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被抗体分解掉A[B淋巴细胞启动分裂,需要接受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浆细胞无识别能力;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等,最终由巨噬细胞等吞噬;抗体不能分解毒素,只能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物或凝集团。

免疫调节(2)

免疫调节(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提纲(20)必修三:免疫调节(2)班级_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知识结构: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艾滋病自主预习:一、免疫失调1.免疫过强(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________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_______接受_____________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________、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____________(会破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____________(会引起、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1)举例:如艾滋病,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IDS)。

(2)致病机理:它是由于人体感染了引起的,它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细胞,使之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

(3)病毒分布: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4)传播途径:主要有:性行为传播;___________(在我国的重要传播途径);母婴传播。

二、免疫学的应用________的发明和应用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根据抗原能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得以解决,也涉及免疫学的应用。

答案:一、免疫失调 1.(1)外来异物系统性红斑狼疮(2)再次相同抗原迅速不会破坏不会引起遗传倾向 2.(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T淋巴血液传播二、免疫学的应用疫苗特异性抗体典型例题: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极为重要。

⑴免疫功能失调可引起过敏性疾病。

免疫调节教案 (2)

免疫调节教案 (2)

免疫调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3.掌握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免疫调节的定义–免疫调节的作用及重要性–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关系2.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免疫系统的正调节和负调节–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免疫调节的调控因子3.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调节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具体案例解释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引导学生分析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因子;–分析免疫调节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2.学生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促进学生对免疫调节的理解;–学生小组讨论,就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教师讲授;2.电子板书,用于记录重点内容和学生提问;3.相关课本和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

五、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介绍免疫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免疫调节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2.理论讲解(30分钟)–结合PowerPoint演示文稿,详细讲解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分析免疫调节的信号传导途径和调控因子,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关键概念。

3.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传染病三个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免疫调节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

4.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免疫调节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提问和提出自己的思考。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评估–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专注度和参与度;–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2-4_免疫调节2

2-4_免疫调节2

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随机点名 魏姚姚
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T细胞(迁移到胸腺成熟)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联系
【巩固训练】
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 的是( D )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 合,发挥免疫效应 •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 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 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 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特异性免疫整合
抗 体与抗原反 应发挥免 二次刺激 疫效应 记忆B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T细胞 杀死靶细胞并分 二次刺激 泌淋巴因子(白 效应T细胞 细胞介素、干扰 素等)
增殖 分化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后展示)
组号
• 1.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人体时,体液免疫如何 进行?有何特点? • 2.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与何种细胞器有关?
红丝带的含义 她象征着我们对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 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她象征着我们对 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 的渴望; 她象征着我们要 用“心”来参与预防 艾滋病的工作。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 起的,死亡率极高。 2010年,全球约有3400万人携带艾滋病毒,艾 滋病死亡人数达到18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在 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学科组高二生物主备人朱建国执教人朱建国课题免疫调节2课型新授时间
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设想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法学法指导::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化修改
过敏反应的机理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以爱滋病为例,进行分析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
四、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学的应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器官移植成败:___________是否一致或相近
减轻排斥反应的方法:长期使用_____________
在习惯上,人们把由细菌制成的称为菌苗,把由病毒制成的称为疫苗,也可将它们通称为疫苗。

〖讲述〗疫苗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疫苗是提高人体免疫力来达到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生物制品,它基本上是由微生物及其所含成分制成。

目前应用的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各有优缺点。

(1)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能感染人体而产生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效果。

如小儿麻痹糖丸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口服后可预防小儿脊髓灰质炎。

由于这类疫苗中的病毒仍有一定的活性,因此有些人接种后会发生副作用,不是很令人满意。

(2)灭活的死疫苗。

这类疫苗已将病毒杀死,安全性很好,但产生的免疫效果比减毒活疫苗要差,而且要多次强化免疫,如钩端螺旋体疫苗即属此类。

(3)新型疫苗。

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它是以现代基因工程的手段,由病毒DNA的一段无毒序列制成,如现在我国应用的新型乙肝疫苗。

这种疫苗安全性很好,预防效果与灭活疫苗相似,但要多次强化才行。

因而,可以说传统使用的疫苗尚不足以满足人们提出的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高要求。

为此,国内外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研制和开发出了新型疫苗,即基因疫苗。

基因疫苗不仅安全性高,而且从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和清除已被病毒感染细胞的两个方面产生防治效果。

基因疫苗不仅可用于防治病毒感染,还可用于防治肿瘤,其主要优点为可以诱导很有效的专一性T杀伤性细胞,后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基因疫苗的安全性极高,不存在对人体的毒性,机体耐受性好。

因此,基因疫苗是未来疫苗研发的重点。

将疫苗基因转移到植物,如香蕉、马铃薯等,已经成功地生产出狂犬病疫苗等可食用的疫苗。

〖资料分析2及讨论〗〖提示〗
1.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
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

2.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

〖旁栏思考题〗
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因为疫苗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有些传染病的病原体会发生变异,有些传染病的机理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或者是还没有研制出针对这些疾病的疫苗。

〖讲述〗骨髓移植需要骨髓提供者提供什么?为什么?
骨髓移植需要骨髓提供者提供造血干细胞。

骨髓移植,是指在大剂量化疗和全身照射大量破坏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后,把健康人或自身已缓解的骨髓移植给患者,使其中造血干细胞持久地在患者骨髓腔分化增殖,从而恢复其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的过程。

骨髓移植是目前根治白血病的最先进的方法。

骨髓移植可分为自体(身)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两大类,后者又分为同基因(同卵双胞胎)和同种异基因(同胞兄弟、姐妹或父母或子女等)两种。

骨髓移植的具体适用条件是:年龄为自体<55岁,异体<45岁;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无感染灶,无其他严重的疾病。

在做异体骨髓移植前,需做组织配型等有关实验,以选择供者。

不能。

例如,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科学、技术、社会及讨论〗
2.以下行为有可能传染艾滋病,因为这些行为中都可能接触到含有HIV的体液:(2)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5)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7)输入含有HIV的血液;(10)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以下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因为这些行为中都不接触含有HIV的体液:
(1)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3)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与艾滋病患者拥抱;(6)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8)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9)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