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精品课件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课件:选修三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共60张PPT)

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究其原因发现,是一种
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
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
持了下列哪一观B点 (
)
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B.导人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 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 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求实的态度。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
任培勇 20318.3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 获得成功.
4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 微生物方面
把某些重组DNA转移到细菌中表达获得成功,随后,使 出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可以清 除石油污染的一种假单孢杆菌即“超级细菌”等.
B. 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构列建,基直因接表注达射载到体棉
受精卵中
这一步。
C.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 导入农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 进行组织培养
D.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
组,注射到棉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CD
36
4.19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 候,都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 “负 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
5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2.基因工程制药:
基因工程制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已有不少
药物应用于临床。例如:
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
乙肝疫苗、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GM-集落刺激因子(GM-CSF)、
高中生物专题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 新人教选修3

●新课导入建议 2012 年我国媒体多次报道过“转基因大米”事件,教师 可提前搜集相关的新闻报道,从新闻报道中让学生明确转基 因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进而引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重 点 难 点
1.结合转基因技术在现代生 产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 明转基因生物取得的重要 成果。 2.根据转基因生物对食物、 生物、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讨论转基因生物对食物、 生物与环境有哪些有利和 不利的影响。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两种观点
观 引起环境安全问题 点 ①将打破自然物种 的原有界限,改变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动和物质循环 ②重组的微生物在 降解某些化合物的 过程中所产生的中 间产物,可能会对 论 人类生活环境造成 据 二次污染
不引起环境安全问 题 ①不会改变生物原 有的分类地位,不 会破坏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②种植具有抗虫等 功能的转基因农作 物,可以减少农药 的使用量,有利于 环境保护
【提示】 转基因微生物、动物、植物都可以生产特定 的药物。
2.生物反应器是能生产人类所需的特定蛋白质的动物, 包括乳腺生物反应器和膀胱生物反应器。(√) 3.转基因生物引发了人们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 安全等方面的激烈争论。(√) 4.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就是听之任之, 不管不问。 (×)
2.为什么转基因食物可能会出现滞后效应?
【提示】 转基因食物的 DNA 经过重组, 有可能合成出 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转基因农作物所表 达的某些蛋白质,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免疫系统,而对 人体健康造成隐性伤害, 食用者在过了若干年或一两代之后, 问题才显现出来。
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2013· 广州高二检测)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 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 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 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 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 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 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 1998 年推广 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 题。
高中生物 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4)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
(6)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 性
展
(5)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第二十三页,共42页。
1.下列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基因生物可能合成对人体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蛋白质 B.抗虫转基因植物的使用能够减少农药的用量 C.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使得人们(rén men)可以无限制地使用除草剂 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D.基因污染只能发生一次
第二十四页,共42页。
【解题关键(guānjiàn)】解答本题需明确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理解基因污染的含义。 【解析】选D。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通过某种途径转入并整合 到其他生物的基因组中,使得其他生物或其产品中混杂有转基因 成分,造成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和污染。特别是那些反应性较强 的物质,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污染物, 进而出现二次污染。
第九页,共42页。
3.针对媒体对转基因食品所报道的某些负面效应,你认为吃转基 因食品会担心什么问题? 提示:担心安全性检测不全面;担心出现滞后效应,转基因植物 会合成出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 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 4.什么是基因污染? 提示:外源基因通过转基因作物或家养动物扩散到其他栽培作物 或自然野生物种,并成为(chéngwéi)后者基因的一部分,可以 通过繁殖而传递下去。
他们认
过度(guòdù)反应
为公众不必对此做出_________,转基因生物是有利于环境
(huánjìng)
保护的。
第七页,共42页。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趋利避害(qū lì
1.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zuòbfìǎ)h是ài):_________,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课件: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7-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二 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评述
【例2】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5-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 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 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 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 3.完善相应的法规,利用法规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增强科学家的法规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特别提醒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人们对待转基因产品的态 度,其中包含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基因多
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解析:为了防止在杂交过程中转基因农作物将某些基因传递到近
缘物种,应将其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动物食入转基因植物后,其
消化系统能将植物基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细胞中;转基因生物的花粉可能将某些基因传递到一些亲缘关系
-4-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二 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评述
【例2】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5-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 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 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 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 3.完善相应的法规,利用法规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增强科学家的法规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特别提醒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去理解人们对待转基因产品的态 度,其中包含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基因多
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解析:为了防止在杂交过程中转基因农作物将某些基因传递到近
缘物种,应将其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动物食入转基因植物后,其
消化系统能将植物基因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目的基因不会转入动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细胞中;转基因生物的花粉可能将某些基因传递到一些亲缘关系
-4-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二三
目标导航
Z D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ppt精讲课件

的假单胞杆菌等。
重组微生物
石油污染
2.基因制药方面:生物制药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3.转基因动物方面:
(1)受到转基因巨型小鼠获得成功的鼓舞,科学家又培育_生__长__ _______________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 迅速、营养品质 (2)把转基因动物变成___________。
4.转基因植物方面:培育生出物具反有应_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粉
传播距离 存活
时间
关注 焦点
反方观点
正方观点
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人类 稳定性
的_________造成破坏:
(1)生打活破环自境然物种的_________,改变
环境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原__有_和界_限________
安全
(对 (2)重组的微生能物量在流降动解某些物化质合循物环
【典例训练1】(2013·合肥高二检测题)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 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 因抗除草剂玉米,这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 草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省了很大的人力 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 加工成食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优点
缺点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少环境 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 发展
(1)可能产生新病毒和新的过敏原 (2)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3)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 碍 (4)可能会损害农作物的生物多样 性 (5)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4同步教学课件: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共16张PPT)

3.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会
议题:近来,一些市民和媒体纷纷向市政府反 映了他们对转基因农产品或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 担忧,呼吁市政府制定条例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 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加以控制。请你作为A-F中 的任一角色参加听证会,就是否应当对转基因生 物与转基因食品加以限制发表你的看法。
角色扮演包括: • A.基因工程研发人员 • B.转基因生物农场主、转基因食品生产商 • C.环保志愿者 • D.消费者代表 • E.食品与药品检测监督部门的代表 • F.决策部门主管 • G.法律专家 要求:进入角色,提出本社会角色的观点和理由, 并对其他社会角色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观点正 确,论据充分,注意科学性,客观性和逻辑性。
正在分解石油的超级石油菌
(2)转基因动物方面:
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转基因猪
(3)转基因植物方面
转入荧光素酶蛋白基因的 发荧光烟草
富含胡萝卜素的转基 因金大米
抗虫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生物安全吗?
辩论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辩题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辩题二: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辩题三: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如果这些水果被贴上“转基因”的标签,你还敢 吃吗?
为什么强调这些呢?
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知识回顾
1.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2.转基因技术的操作流程? 3.身边有哪些转基因产品,这些产品又为我们解决了 哪些问题?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微生物方面:
辩题一:转基因食物安全吗? 正方观点:转基因食物安全, 可以放心食用 反方观点:转基因食物不安全, 食用必须小心
辩题二:转基因生物会影响 环境安全吗? 正方观点: 转基因生物会影响环境安全 反方观点: 转基因生物不会影响环境安全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课件 人教版选修三

问题 ⑤无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存在安全问题,
即不能举证排除。
3、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问题的争论
一方认为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①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成为杂草;
②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其他生物生存; ③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 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4、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问题的争论
一方认为可能带来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
(1)可能会打破自然物种原有界限,改变生态 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 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重组的DNA可能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对动植物 或人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通 过蜜蜂采集,再经食物链传递到其他动物或人体 内。
2、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的争论
一方认为存在食物安全的理由:
①反对“实质性等同”
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
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
④担心营养成分被改变
一方认为不存在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①认同“实质性等同” 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保证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 ③科学家的认真负责会及时销毁出现新的过敏源
等不利因素的转基因生物 ④多年来大量人口食用转基因食物并未出现健康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课 件 人教版选修三
专题4 生物技术 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 基因的调控机制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转移来的基因多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 的。
④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 花粉传播进入杂草,而成为“超级杂草”。
即不能举证排除。
3、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问题的争论
一方认为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①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成为杂草;
②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威胁其他生物生存; ③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 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4、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问题的争论
一方认为可能带来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
(1)可能会打破自然物种原有界限,改变生态 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 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重组的DNA可能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对动植物 或人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通 过蜜蜂采集,再经食物链传递到其他动物或人体 内。
2、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的争论
一方认为存在食物安全的理由:
①反对“实质性等同”
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
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
④担心营养成分被改变
一方认为不存在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①认同“实质性等同” 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保证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 ③科学家的认真负责会及时销毁出现新的过敏源
等不利因素的转基因生物 ④多年来大量人口食用转基因食物并未出现健康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课 件 人教版选修三
专题4 生物技术 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 基因的调控机制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转移来的基因多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 的。
④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 花粉传播进入杂草,而成为“超级杂草”。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三课件:4.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当首例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诞生时,就曾有人惊呼: “人类开始有了一双创造新生物的“上帝之手”。然而, 1998年,英国某研究所报道了关于实验老鼠食用转基 因土豆后出现生长异常的消息,虽然英国皇家学会对此 组织评议的结论是 “研究缺乏科学性”,但这却给当 时的转基因热潮泼了冷水。人们开始担心,如果人食用 了转基因食品会怎样呢?转基因技术究竟是造福人类还 是危害人类?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2)基因制药方面:生物制药已经成为21世 纪的朝阳产业.
美国近几年基因制药发展情况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3)转基因动物方面: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
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同时,科学家还 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
有“6块腹肌” 转基因鳟鱼
转基因的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
膀胱生物反应器, 雌雄个体都 能生产药物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4)转基因植物方面:
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 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 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中国
转基因农作物中,以种植转基因大豆 和玉米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
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 为了争夺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 这些伦理争论,绝不能回避。当然,在这些争论中, 科学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除了要对自己的 科学研究行为负责之外,还应该对社会负责,即利 用他们特殊的知识背景和权威性,向公众传播科学 知识,以引导公众理性地、负责任地参加讨论。 大多数公众的认识一旦取得共识。便有了立法的基 础。而法律和法规又是规范生物技术研究、防止生 物技术滥用的有力武器。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宗 教信仰和传统伦理道德等都有别于西方,因此,我 国对生物技术所制定的法律和法规,必须在国际社 会法规的框架之下,符合自己的国情。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讨论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二 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1)“实质性等同”原则 “实质性等同”是指转基因生物与自然存在 的传统生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性状表现的比 较,比较的内容包括生理性状、分子特征、 营养成分、毒素含量和过敏原等是否具有等 同性。“实质性等同”是一种动态比较过程,
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采用了二步评价法: 第一步,对目的基因及其相应产物作出评价, 它是反映外源基因及产物的安全性;第二步, 对接受外源基因的植物所出现的意外性状进 行评价,它是反映该植物的属性。
【解析】 考查对抗逆转基因作物的理解。 抗逆转基因作物体内含有抵抗不良环境条件 的基因,如抗病毒、抗虫、抗病菌、抗盐碱、 抗除草剂、抗低温等基因,但抗逆转基因作 物的生长仍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必需的无机 盐成分,缺少了必需的无机盐成分,任何作 物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答案】 B
变式训练 (2012·青岛高二质检)下列不属于转基因食品优 点的是( ) A.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B.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污染环境 C.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D.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 解析:选D。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 性物质属于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要点一 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 1.优点 (1)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2)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3)节省生产成本,降低粮食售价。 (4)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5)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 (6)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缺点 (1)可能产生新病毒和新的过敏原。 (2)可能产生抗除草剂的杂草。 (3)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障碍。 (4)可能会损害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 (5)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不同观点 (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一方观点认为绝 不能对转基因食物__安__全__性__掉以轻心;另一 方观点认为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的__安__全__性__, 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在__技__术__上__是 可以克服的。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一方观点认为各 类活的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 对生物__多__样__性__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另 一方观点认为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农 作物,不大可能对生物__多__样__性__构成威胁。
(2)保证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①立法是监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有力的措 施。 ②多环节监控: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从实 验室走向大田试验及产品商品化都有相应法 规或规定进行严格监控,只有每一阶段获得 认可证书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 ③安全性评价内容具体而严格。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1)转基因生物会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由: ①可能变成野生种类或杂草。 ②可能重组出新的有害病原体。 ③有可能形成用除草剂除不去的“超级杂草”。 ④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2)滞后效应: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 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 毒性的蛋白质;转基因农作物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的伤害,食用 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 现出来。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__趋__利__避__害__ 而不能因噎废食。 2.建立相应的法规,如1993年制定的《 _基__因__工__程__安__全__管__理__办__法__》和2002年颁布的 《_农__业__转__基__因__生__物__标__识__管__理__办__法___》。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一方观点认为转 基因生物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__稳__定__性__和 人类_生__活__环__境___造成破坏;另一方观点也同 意对环境安全的问题要提高警惕,但他们认 为公众不必对此做出过度反应。
想一想 什么是“实质性等同”和“滞后反应”? 【提示】 (1)实质性等同:是指在转基因农 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 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2)转基因生物不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由: ①进入非种植区后生命力很差。 ②存在生殖隔离,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③花粉的传播距离和存活时间有限。 ④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 件和配套的种植技术。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1)潜在的不安全问题: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影 响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动态平衡,加剧环境污 染,危害其他动、植物生存和人体健康。
(2)安全依据 ①科学家转入的仅是有限的一种或几种基因, 而转入的基因是否会对其他生物或环境造成 危害,都是经过认真分析、实践的,一旦发 现有害后果,科学家就会停止实验。 ②转基因生物从实验室到自然界释放,都要 经过一系列安全评价、审批。 ③制定相关法规监控。
例2 (2012·陕西汉中高二检测)一个学习小 组的同学在对当地栽培作物种类进行调查时, 发现有的地方种植了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这 种玉米在喷洒除草剂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杂草 被除草剂杀死,玉米还能正常生长,给农民节 省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跟踪调查还发现,这 种转基因玉米除直接食用外,还被加工成食品 摆在超市的货架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3.转基因植物方面 (1)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 __抗__虫__、__抗__病__、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 的农作物。
(2)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 的国家已经达到20多个,种植面积较大的国 家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印度和 中国。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科学家对基__因__的__结__构__、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 少是__异__种__生__物___的基因。 (3)_外__源__基__因___ 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 随机的,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
例1 (2012·北京东城区高二检测)抗逆转
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效
益是( )
①在一定程度上使作物摆脱了土壤和气候条
件的限制 ②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
人畜的危害 ③减少了化肥的制造和使用量,
有利于环境保护 ④使得作物在不良环境下
更好地生长,提高产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