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县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与风险评估方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与风险评估方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与风险评估方案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也愈发凸显。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学校需要制定科学的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方案。

本文将就此展开阐述。

一、学校卫生事件处置预案是什么学校卫生事件处置预案是学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要求,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定的应急管理方案。

该预案包括人员调配、资源调配、传染病防控措施等多方面的内容,旨在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疫情蔓延。

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是针对学校可能面临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评估,包括疫情传播风险、人员接触风险、资源调配风险等。

通过对各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制定处置预案,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

三、风险评估的相关指标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以考虑以下指标:学校所在地的疫情防控措施、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感染概率、学校内各类公共活动的风险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可以更好地把握风险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

四、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的制定与修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的制定与修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制定预案之初,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预案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应对新的挑战。

五、关键措施:人员调配和资源调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校需要合理调配人员和资源。

首先,应该及时组建应急小组,明确各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学校需要对人员和物资进行调度,确保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设备、卫生用品和防护物资等得到充分保障。

六、加强传染病防控意识传染病防控意识的加强是学校处置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加强师生的防控知识普及,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大家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培养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背景介绍近期,本校出现了一起传染病疫情,引起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关注和担忧。

为了及时、准确地向大家通报疫情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控疫情的蔓延,我们特编写了这份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

疫情概况目前,学校共有XX名师生被确诊为传染病病例,其中包括XX名教职工和XX名学生。

传染病主要集中在学校的X个年级,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X年级,共有XX名师生感染。

我们向所有病例的家庭表示深切的关怀和慰问,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传染病解读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一类主要通过空气、食物、水、接触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它们的传播方式往往与具体的病原体相关,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传染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速度取决于病原体的性质和宿主的免疫状态。

目前疫情所涉及的传染病是什么?根据初步的检测结果,目前学校疫情所涉及的传染病是X病毒。

X病毒被认为是一种高传染性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但也可能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初步病例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等,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学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加强疫情监测:学校联合卫生部门建立了疫情监测系统,定期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和疫情填报,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观察。

2.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宣传海报、班会讲座等形式,提醒师生注意个人卫生和疫情防控知识。

3.强制佩戴口罩:学校要求师生在校园内强制佩戴口罩,以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4.加强清洁消毒:学校加大了对校园环境、教室、公共场所等的清洁消毒力度,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5.推迟开学时间:为了避免疫情的扩散,学校决定推迟开学时间,给予师生更多的时间休养和康复。

紧急联系信息为了师生和家长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疫情通报和咨询,在此提供学校紧急联系信息如下:•学校办公室电话:XXX-XXXXXXX•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XXXXX•学校紧急疫情咨询电话:XXX-XXXXXXX请大家保持冷静,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我们一定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某某县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某某县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某某县学校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某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月**日一、背景学校是人群较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将迅速流行蔓延,造成严重后果,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疫情严重时,需采取休学或听课措施,严重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某某县是一个大县,辖**个乡镇、***个行政村,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由于地理、经济条件的制约,各乡镇学校卫生条件相对较薄弱,饮用水容易受到污染,且农村均有饮用生水的习惯,导致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的风险加大。

二、今年我县疫情情况(一)暴发疫情****年**月**日,我县报告长冈乡列宁小学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首例病例出现在**月**日,至**月**日结案共报告**例病例。

经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加之**月**日该地区出现暴雨,确认该起事件是由于暴雨导致水源污染,且学校未采取有效的过滤消毒措施,学生饮用生水和/或生水洗手洗脸后导致的宋内志贺氏菌痢疾暴发流行。

**月**日,我县**村**小学也报告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据调查此次事件也因学生饮用污染水源导致的宋内志贺氏菌痢疾暴发流行。

在此次事件中选取7例所有病例以及30例疑似病例(留观病例)作为病例组、34例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喝生水是致病的危险因素(x2=28.52,p<0.01),暴露比值比OR为20(95%CI:5.99~66.80),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喝生水情况组别人数生水OR 95%区间喝没喝病例37 30 720 5.99-66.80对照34 6 28(二)我县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显示,****年1~9月,我县报告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为:细菌性痢疾(69例,占全县总报告的71.87%)、伤寒副伤寒(1例,占50%)、流行性腮腺炎(9例,占64.2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例,占22.22%)流感(12例,占12.90%)、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7例,占5.38%),提示细菌性痢疾、伤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学校发病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标题: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摘要:本文对2023年上半年可能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风险评估,并重点关注了传染病的风险。

通过综合分析全球卫生形势和疫情趋势,我们得出结论:新的冠状病毒变种、气候变化引发的疾病爆发以及全球健康不平等等因素将对2023年上半年的公共卫生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1. 引言公共卫生事件对世界各国的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2023年上半年有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得到高度关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传染病的风险。

2. 新冠病毒变种的威胁尽管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控制,但新的变种仍然可能带来新一轮疫情。

我们需要加强病毒基因测序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新变种的传播。

3. 气候变化引发的疾病爆发气候变化将对病原体传播和疾病扩散产生重要影响。

预计2023年上半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发生由气候变化导致的疾病暴发。

重大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等会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4. 全球健康不平等的挑战全球范围内存在明显的健康不平等现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卫生系统面临巨大挑战。

2023年上半年,新冠病毒疫苗的分配和接种速度可能加剧国际间的健康不平等。

这种不平等现象可能导致疫情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得以持续传播。

5. 风险评估和建议综上所述,我们建议以下措施来应对2023年上半年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风险:(1)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疫情监测和预测的能力;(2)加快新冠病毒变种的基因测序和疫苗研发进程,及时对变种进行监测和防控;(3)加大对气候变化对疾病传播的研究和应对力度,提前部署防控措施;(4)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减少健康不平等现象,确保全球人民的卫生安全。

结论:2023年上半年将面临多重公共卫生风险,包括新冠病毒变种、气候变化引发的疾病爆发以及全球健康不平等。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和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保障全球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模版

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模版

金堂县又新学校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为加强我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管理工作,及时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执行校长负责制和报告人员责任追究制。

二、学校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对校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三、加强健康教育,建立学生晨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发现健康问题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造成传染病进一步扩散。

四、学校师生发现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应立即向学校指定的专人报告信息,接报人及时进行排查,并做好排查登记,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应当按程序立即向县疾控中心(84939129)和县教育局(84982321)报告,并按照其要求展开应急处置工作。

同时应加强晨午检。

并按规定填写报告卡和登记簿,记录患者相关信息,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院或县疾控中心。

涉及伤病人员急救直接拨打120。

六、所有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xx小学风险评估报告疫情风险评估报告

xx小学风险评估报告疫情风险评估报告

xx小学风险评估报告疫情风险评估报告标题:xx小学疫情风险评估报告引言概述: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风险。

作为一个教育机构,xx小学也需要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以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xx小学的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疫情传播途径评估1.1 学生间传播:学生在校内接触频繁,容易传播病毒。

1.2 教师间传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多个班级,传播风险较高。

1.3 家长带病访校:家长带病访校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二、疫情防控设施评估2.1 洗手设施:校内是否有足够的洗手设施,是否能保障师生及时洗手。

2.2 体温检测点:是否设置了体温检测点,对进出校园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2.3 通风设施:校内教室是否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病毒在空气中滞留的可能。

三、师生健康状况评估3.1 学生健康监测:是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3.2 教师健康管理:教师是否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状态,减少传播风险。

3.3 家长配合情况:家长是否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健康。

四、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评估4.1 疫情防控组织架构:学校是否建立了疫情防控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

4.2 应急处置流程:学校是否建立了疫情应急处置流程,一旦发现疫情能够迅速响应。

4.3 疫情信息发布:学校是否及时向师生家长发布疫情信息,保持透明沟通。

五、疫情风险评估总结与建议5.1 风险评估总结:根据以上评估,总结xx小学疫情风险的主要问题和隐患。

5.2 防控建议: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建议,包括设施改善、健康监测、应急预案等方面。

5.3 持续跟进:建议学校持续跟进疫情防控工作,及时调整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结语:通过对xx小学疫情风险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校园内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学校能够认真对待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标题: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摘要:本报告对2023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风险评估,并重点关注了传染病的发展趋势和防控措施。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全球卫生形势以及各国卫生管理措施,得出下述结论:1. 2023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在2023年上半年,预计全球范围内可能发生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可能由新型病毒、细菌感染或疫苗研发失效等原因引起。

2. 传染病风险评估:预计2023年上半年全球面临的传染病风险较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a.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尽管疫苗的普及和控制措施的加强,但新型冠状病毒仍有可能突变并引发新的感染浪潮。

b. 预防接种程序:某些地区的疫苗接种率较低,可能导致以往已基本消除的疾病如麻疹、百日咳等再次出现。

c. 耐药性细菌的传播:多种耐药性细菌仍在全球传播,随着抗生素滥用和盲目使用的增加,对公共卫生形成威胁。

3. 传染病防控措施:为了有效应对传染病的风险,各国应采取以下措施:a.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加强对公众有关传染病的宣传和教育,包括正确的手卫生、接种疫苗等。

b. 加强疫苗接种:各国应制定并执行全面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和普及率。

c. 强化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努力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结论:正确认识2023年上半年可能面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关键。

通过巩固卫生制度、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有效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危害。

政府、卫生机构和公众应共同努力,为2023年上半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充分准备,最大限度地保护全球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防控是全球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上半年预计将面临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传染病的传播速度更快,防控的挑战也更加严峻。

2024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

2024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

2024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概述在2024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人们对传染病风险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这些事件进行梳理和评估,以提供对未来风险的洞察和建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1. COVID-23疫情2024年上半年,COVID-23疫情在亚洲多个国家迅速蔓延,出现了多起聚集性疫情。

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措施、口罩强制佩戴和疫苗接种等。

2. 登革热疫情登革热在南美洲多个国家暴发,造成大量感染和死亡病例。

该疾病由蚊虫传播,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健康。

政府加强了蚊虫防控和公众宣传工作,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3. 霍乱爆发非洲部分地区发生霍乱疫情,对当地民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组织了抢救和疫苗接种等救援措施,积极阻断疫情传播链。

传染病风险评估COVID-23风险评估COVID-23病毒传播速度快、致病性强,与COVID-19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在未来,如果病毒变异或扩散到其他地区,可能会引发新的疫情。

因此,各国应加强监测和早期警报系统,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登革热风险评估登革热由蚊虫传播,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预计随着气温升高,登革热疫情可能在更多地区暴发。

应加强蚊虫防控和公众教育,降低疫情的发生风险。

霍乱风险评估霍乱疫情主要受到卫生设施和饮用水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应提升卫生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水质安全,减少霍乱的发生率。

结论与建议2024年上半年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醒全球各国需要保持警惕,增强卫生系统的弹性和救援能力。

建议各国加强卫生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抵御传染病风险。

本报告仅对2024年上半年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评估,未来仍需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和传染病风险的变化,以保障全球公众健康。

以上是对2024年上半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某某县学校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风险评估报告
某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月**日
一、背景
学校是人群较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将迅速流行蔓延,造成严重后果,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疫情严重时,需采取休学或听课措施,严重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某某县是一个大县,辖**个乡镇、***个行政村,中小学数量多,分布广,由于地理、经济条件的制约,各乡镇学校卫生条件相对较薄弱,饮用水容易受到污染,且农村均有饮用生水的习惯,导致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的风险加大。

二、今年我县疫情情况
(一)暴发疫情
****年**月**日,我县报告长冈乡列宁小学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首例病例出现在**月**日,至**月**日结案共报告**例病例。

经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加之**月**日该地区出现暴雨,确认该起事件是由于暴雨导致水源污染,且学校未采取有效的过滤消毒措施,学生
饮用生水和/或生水洗手洗脸后导致的宋内志贺氏菌痢疾暴发流行。

**月**日,我县**村**小学也报告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据调查此次事件也因学生饮用污染水源导致的宋内志贺氏菌痢疾暴发流行。

在此次事件中选取7例所有病例以及30例疑似病例(留观病例)作为病例组、34例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喝生水是致病的危险因素(x2=28.52,p<0.01),暴露比值比OR为20(95%CI:5.99~66.80),详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喝生水情况
组别人数
生水
OR 95%区间喝没喝
病例37 30 7
20 5.99-66.80
对照34 6 28
(二)我县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显示,****年1~9月,我县报告学生传染病发病情况为:细菌性痢疾(69例,占全县总报告的71.87%)、伤寒副伤寒(1例,占50%)、流行性腮腺炎(9例,占64.2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例,占22.22%)流感(12例,占12.90%)、及其它感染性腹泻病(27例,占5.38%),提示细菌性痢疾、伤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学校发病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报告病例数较上去年同期(1~9月)有明显增多的病种均为介水传染病:细菌性痢疾(69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350%,其它感染性腹泻(27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07.6%,提示我县中小学介水传染病疫情的风险较高。

详见表2。

表2 ****与****年1-9月某某县中小学生发病情况
年份月份细菌性
痢疾
伤寒
副伤寒
其它感染
性腹泻病
流行性
腮腺炎
流行性
感冒
急性出血
性结膜炎
****年1-9月69 1 27 9 12 2 ****年1-9月 2 0 13 15 13 2
三、我县学校饮用水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县各乡镇中小学、教学点共421所,共有水源432处,其中水源周围30米内有污染源的192处(44%),水源类型主要为浅井水250处(58%),其次为深井水66处(15%)山泉水56处(13%)以及地表水60处(14%);学校的主要供水方式为分散式供水,共306所(73%),其中未消毒的达249所(59%)。

101所(24%)采取了二次供水方式供水,其中未消毒的达70所(70%)。

(二)学校水质情况
****年分别对全县25个乡镇364家农村学校的水源设置水质监测点进行水质卫生监测,监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

393份水样中,不合格水样达260份,水质监测结果合格率较低(33.84%),见表3。

表3 ****年某某县学校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
年份监测乡镇数学校数样本份数合格数
合格率
**** 25 364 393 133
33.84%
所检测的各类指标中,不合格指标有8项,总大肠菌群指标超标率达61.1%,为高风险指标,不合格指标超标率详见表4。

表4****年某某县学校饮用水质不合格指标超标率(%)
年份检测
份数
硝酸盐肉眼可见物PH值铁超标

超标率
(%)
超标

超标率
(%)
超标

超标率
(%)
超标

超标率
(%)
**** 393 4 1.02 21 5.34 2 0.51 6 1.53
年份检测
份数
锰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

超标率
(%)
超标

超标率
(%)
超标

超标率
(%)
超标

超标率
(%)
**** 393 10 2.54 2 0.51 240 61.1 4 1.02
四、相关风险分析
(一)今年我县报告一起细菌性痢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一起暴发疫情。

(二)今年我县介水传染病疫情严重,细菌性痢疾(69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350%,其它感染性腹泻(27例),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07.6%。

(三)在全县学校432处水源中,有44%的水源周围30米内有污染源,学校供水未消毒的占78.38%。

(四)全县各学校水质差,合格率仅33.84%。

在所检测的各类指标中,不合格指标有8项,总大肠菌群指标超标率达61.1%。

综合以上情况,我县继续发生学校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概率为非常可能,风险后果为严重,评价分值8分,为高风险等级,应引起高度关注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见表5)。

表5 某某县学校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风险分析矩阵表
五、建议
(一)建议政府加强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乡镇集中式供水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水处理工艺的比例,改善我县乡镇学校饮用水处理的落后面貌。

(二)建议教育部门狠抓饮用水卫生安全,加强水源管理和保护,坚持定期开展水质消毒和检测,有条件的纳入自来水直接供水范围,为学生提供合格安全的饮用水。

(三)建议教育部门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学校管水人员等教职员工进行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培训学习,提高卫生及法律意识;对学生开设健康教育课,向他们传授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四)建议卫生监督部门严格监督管理,加强执法检查,督促各单位完善水质处理工艺,严格水质处理和消毒操作规程,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应加大处罚力度,限期整改,同时做好学校水质消毒处理的技术指导,切实提高水质合格率。

(五)我县疾控部门会加强做好传染病的预警监测,在做好自身检测能力建设的同时,应定期开展学校和乡镇水质的检测检验,及时进行检测结果的分析和预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