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课后题答案[1]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3.白杨-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3.白杨松树的风格(节选)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在文中空格内填上适当的词语2.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
微笑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肃时,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展开想象,补充下面的句子。
爸爸妈妈他们这样的祖国建设者,也像白杨树一样,遥远的边疆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__来工作;________________需要他们,就到_______________来工作。
松树的风格(节选)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从不自今日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你看,松树的叶子可以榨油;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与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课后作业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课后作业及答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ge bi jie xian qīng xī jie shao ( ) ( ) ( ) ( )xīn jiāng fǔ mōxian ru biǎo bai ( ) ( ) ( ) ( )二、组词疆( ) 析( ) 浑( ) 介( ) 辩( )僵( ) 晰( ) 挥( ) 阶( ) 辨( )三、先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再写出反义词清晰( )( ) 坚强( )( )四、缩写句子1、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
2、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五、读句子,给画线部分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1、狂风卷着沙土袭来时,天和地都呈黄色,好像一个整体。
2、你不用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大家也会理解你。
3、老师在我的头上用手轻轻地按着并来回移动时,我总觉得那是妈妈的手。
4、戈壁滩上的一行白杨树高耸直立,清秀美丽,非常引人注意。
六、阅读答题傍晚,小珍在后院瓜棚下做功课.凉风送爽,飘来一阵阵袭人的茉莉花香。
小玲起身到花坛边,见到满枝洁白的茉莉花儿.有的张着花瓣,有的打着苞蕾。
她不由得凑近花儿闻了闻,可是不小心作业本被茉莉花枝戳破了。
小珍忽然想起教语文的张老师:他身体不好,但经常废寝忘食地备课,批改作业。
一次,他牙疼,连续三个晚上彻夜未眠,但每天还照常给学生上课,同学们真是又心疼又感激。
想到这些,小珍不由自主地摘起茉莉花来。
不一会儿,就摘了许多,她用心爱的花手帕,小心翼翼地把茉莉花包好,决定送给张老师。
到了学校,办公室亮着灯。
张老师正在批改作业。
小珍怕打搅老师,就轻手轻脚地走近窗台,踮起脚把茉莉花放在窗台上,让茉莉花香解除老师的疲劳。
小珍退到一棵树底下。
张老师似乎闻到花香,发现窗台上放着的茉莉花,便捧在手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珍看到这情景,。
心里十分高兴。
回到家,小珍浮想联翩:老师不正是辛勤的园丁吗?他们用汗水培育了祖国的花朵,一旦鲜花开放,造福人民,老师将感到多么欣慰啊!她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要做一个对建设祖国有用的人才。
2019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3 白杨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三十五篇

2019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组3 白杨人教版课后练习第三十五篇➢第1题【多选题】选择正确的句子( )A、只有好好学习,才会有好的成绩。
B、各种颜色的红旗迎风飘扬。
C、架子上挂满了红的、紫的、淡绿的,色彩鲜艳的葡萄。
D、小交通员海娃出色地完成任务。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改错别字。
①白杨树长出粗状的支干。
______②从那儿看出烈车在前进呢?______③我们趴在井圈上,一棵一棵地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
______④妈妈浇菜的时后,常常代着我们。
______⑤爸爸只是在象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______【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选词填空。
分辨分辩到处浑黄一体,很难______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从不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选词填空。
清晰清楚①这件事我跟你说不______。
②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______,都是浑黄一体。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按课文《白杨》内容填空。
爸爸的微笑______,脸色变得______。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______。
哪儿______,它就在哪儿很快地______,长出______。
______遇到风沙还是雨雪,______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______,那么______,不______,也不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拼音,写词语。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戈壁______的界限______的身影______的白杨树______地抚摸______地闪过【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按课文内容填空。
爸爸的微笑______,脸色变得______,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______就______,哪儿______,它就在哪儿很快地______,长出______。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练习-3白杨(1)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课时同步练习-3白杨(1)附答案—、根据拼音写一写。
1 •在救灾前线,救援人员在废墟中穿行,他们的身影永远是那么q in g x I有力....来源学科网2•万里碧空,太阳那柔和的光芒f^m o 着大地,空中的鸟儿自由地舞蹈, 还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望着这鸟语花香的春天,我不禁xi a n r u cSni e n 。
二、形近字组词晰()浑()辩()戈()疆()淅()挥()辨()我()僵()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戈壁()的界限()的身影()的白杨树()地抚摸()地闪过~浮起()想起()欢迎()四、按要求写句子(1)旅客正望着白杨树出神。
(改成拟人句)(2)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
(改成设问句)(3)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缩句)五、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来源:]现在呢,孩子们听了爸爸的(-),多了一点();在通向()的路上,有许许多多(来源:Z_xx_]这儿()它们,它们就在这儿()了。
而它们()在哪里,总是(),()六、小学语文小练笔:写一段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七、摘抄卡。
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写《白杨》参考答案:一、清晰抚摸陷入沉思…二、清晰淅沥浑身挥发辨别分辩戈壁我们新疆僵硬三、茫茫清晰高大挺秀高大慢慢飞快微笑往事客人四、1 •旅客正望着站得笔挺的白杨树出神。
2难道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3.小树成长。
五、叙说知识新疆白杨树需要生根不管那么直那么高大六、略七、略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练习题 1zh a n m a o xi e m e i j u sh u h u n hu g nyt i ( ) ( ) ( ) ( ) gu i j u zh a o d a i g o u l e sh i b u k e d a n g ( ) ( ) ( ) ( )二、普通话展示台 (用 划去括 号里的错误读音)(4分)、看拼音写词语或给词语注音。
《白杨》课后题解答

《白杨》课后题答案2、默读课文,讨论:(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答:白杨树的特点:1、适应性强。
2、不怕困难。
3、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②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到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当听到兄妹谈论白杨树时,爸爸微笑地听他们争论;当回答儿子的问题时,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当他看到“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答:课文在表达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白杨在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戈壁生长,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比喻建设者们在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文化落后的西部地区,代代扎根、奉献青春,成为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
他们同样的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儿需要就在哪儿安家。
3、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答:这是文中的最后一句,“高大的白杨树”象征爸爸;“小树”象征孩子;“迎着风沙成长”指在恶劣环境中生长。
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答:这是一个设问句。
表白,解释说明。
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
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2)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精选2019-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3 白杨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3 白杨人教版课后练习第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支援( )A、撑B、支持C、调度,指挥D、付出或领取有求必应( )A、回答B、满足要求C、顺应;适应D、应付引人入胜( )A、胜利B、比另一个优越C、优美的(景物、境界)D、能够承担或承受。
相持不下( )A、拿着;握着B、支持;保持C、主管;料理D、对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选项。
《白杨》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
这类文章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 )A、借物喻人、托物言志B、列数据、打比方C、夹叙夹议“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像白杨那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成为栋梁之材B、小白杨长大了C、风沙摧不垮白杨【答案】:无【解析】:第3题【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xī xīn jiāng fǔ mō____________ ______jiè shào lǚ kè lǐ jiě______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按课文《白杨》内容填空。
爸爸的微笑______,脸色变得______。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______。
哪儿______,它就在哪儿很快地______,长出______。
______遇到风沙还是雨雪,______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______,那么______,不______,也不______。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我会排序。
______不一会,雨水倾盆般地泼洒下来。
______“嚓!”闪电似乎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用闪亮的宝剑挑破了黑幕布。
______天色骤然暗下来,半空中墨灰色的云像块大墨布似的遮着天空,并且一点一点地压下来,压下来……______“轰隆隆!”雷公似乎也看不惯这闷人的天地,它发怒了,用震耳欲聋的吼声震倒了黑云山。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3 白杨课后练习第十四篇

精选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3 白杨课后练习第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支援( )A、撑B、支持C、调度,指挥D、付出或领取有求必应( )A、回答B、满足要求C、顺应;适应D、应付引人入胜( )A、胜利B、比另一个优越C、优美的(景物、境界)D、能够承担或承受。
相持不下( )A、拿着;握着B、支持;保持C、主管;料理D、对抗【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戈壁______的界限______的身影______的白杨树______地抚摸______地闪过【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写出近义词。
清晰—______ 抚摸—______ 沉思—______ 严肃—______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写出反义词。
软弱—______ 表白—______ 严肃—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顽强坚强①遇到困难要______,不要被困难吓倒。
②在激烈的比赛中,他______拼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分辩分辨③到处浑黄一体,很难______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④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从不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我能组词语。
疆______ 析______ 浑______ 辩______僵______ 晰______ 挥______ 辨______【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根据所给的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
xiàn ______入______饼贡______ ______法jiè ______绍国______ ______心______书【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晰______ 滩______ 辩______ 绍______ 陷______ 析______ 摊______ 辨______ 招______ 焰______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选字填空。
五下语文作业本3白杨答案

大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成长
严肃 沉思
争论
借白杨表明自己 扎根边疆的志向
大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成长
严肃 沉思 微笑
风沙 直
生根发芽 雨雪
坚强
干旱 软弱
洪水 动摇
风 直
生根发芽 雨雪
坚强
干旱 软弱
洪水 动摇
适应性强、生命力强、不怕灾害
风沙 直
生根发芽 雨雪
坚强
干旱 软弱
洪水 动摇
适应性强、生命力强、不怕灾害
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
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 祖国的建设者
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
祖国的建设者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
祖国的建设者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孩子们
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语文作业本
3、白 杨
界限 陷入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抚摸 介绍 新疆
清晰
清晰 坚强
清晰 坚强
表白
争论
争论
借白杨表明自己 扎根边疆的志向
争论
借白杨表明自己 扎根边疆的志向
大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成长
争论
借白杨表明自己 扎根边疆的志向
大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成长
严肃
争论
借白杨表明自己 扎根边疆的志向
祖国的建设者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孩子们 希望孩子能像小白杨一样经受磨炼,成为建 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哪儿有人受到了伤害,哪儿发生
了灾难,我们的消防队员就会出现 在哪儿,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 管有多大的危险,他们总能解决一 切困难,给社会带来和平和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
2、默读课文,讨论:
(1)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答:
①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
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
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②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到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当听到兄妹谈论白杨树时,爸爸微笑地听他们争论;当回答儿子的问题时,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当他看到“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时,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2)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课文在表达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白杨在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戈壁生长,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比喻建设者们在生活条件艰苦,经济、文化落后的西部地区,代代扎根、奉献青春,成为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
他们同样的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儿需要就在哪儿安家。
3、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把它们找出来,仔细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答:这是文中的最后一句,“高大的白杨树”象征爸爸;“小树”象征孩子;“迎着风沙成长”指在恶劣环境中生长。
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
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答:这是一个设问句。
表白,解释说明。
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
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
(2)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答: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
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
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
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小练笔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答:服从祖国、服务人民、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祖国建设者的高贵品质。
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到哪儿去。
不管自然环境多么恶劣,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坚强地工作,顽强地战斗。
不逃避、不妥协,直至奉献出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草原》
课后题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答:“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答: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
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答:“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3、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涯,边际。
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