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球上热量变化及其影响
了解大自然中的能量变化

了解大自然中的能量变化大自然是一个充满生机和能量的世界。
在这个广袤的自然界中,能量以各种形式流动和转化,驱动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迸发出绚丽多彩的活力。
而我们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深入了解大自然中的能量变化对于我们的生活和进步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大自然中的能量变化。
一、太阳能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种能源形式。
太阳能在大自然中的变化以及如何被利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向地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能量主要通过太阳辐射传递到地球上。
光照射到地表后,太阳能会转化为热能或者光能。
热能被用于加热和供能,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等。
光能则可以被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并转化为电能,用于家电、电动车等的供电。
太阳能的利用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实现清洁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空气和水的污染。
因此,了解太阳能在大自然中的能量变化,并将其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形式,对于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至关重要。
二、地热能也是大自然中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
地球深处储存着丰富的能量,而地壳内部的高温岩浆和热水是地热能的重要来源。
地球内部能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自身热量和核聚变的作用而产生的。
取之不尽的地热能可以用于供暖、发电、温室养殖和水资源维持等方面。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利用地热能,并将其作为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能源选择。
了解大自然中地热能的变化对于地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对地球内部的能量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也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来开采利用。
通过研究和了解地热能的变化,可以更好地保护地球资源,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加清洁、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三、风能作为自然界中的又一重要能源形式,在大自然中的变化和利用方式也备受关注。
风是由于地球表面气压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其动能可以被转化为风能。
科普发现探索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与影响

科普发现探索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与影响科普发现:探索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与影响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我们正目睹着地球的气候发生着持续而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及其对我们的影响。
一、全球变暖:地球的温度上升全球变暖是当前最突出的气候变化问题之一。
科学家们发现,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其他人类活动,地球的气温正在逐渐上升。
这种温度上升导致了许多不可忽视的后果。
首先,冰川和冻土的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
大量的溶解水流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
据估计,如果全球变暖继续发展,海平面将在本世纪末上升一米以上,这将严重威胁到沿海地区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其次,全球变暖还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温度的上升导致某些物种的栖息地变得不再适宜生存。
例如,北极地区的冰层融化使得北极熊等极地动物丧失了栖息和猎食的环境,濒临灭绝的危险。
此外,全球变暖还带来了更频繁和剧烈的自然灾害。
热带气旋、洪灾和干旱等灾害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这些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了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危机。
温度上升加剧了水资源的蒸发损失,使得许多地区面临着枯水期和水源短缺的问题。
这给人类的饮水、农业和工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其次,食物安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作物生长季节、病虫害的传播等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从而对粮食生产造成了巨大冲击。
许多地区的农作物减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粮食供应不稳定,加剧了全球饥饿问题。
另外,气候变化还增加了疾病的传播风险。
例如,气候适宜使得一些疾病的病媒生物扩展了生存范围,进而增加了人们感染疾病的概率。
此外,气候灾害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直接的威胁。
三、阻止气候变化: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行动。
谈地球上热量变化及其影响

谈地球上热量变化及其影响[摘要]地球上的热量平衡问题是目前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地球上的热量变化不仅影响到气温的变化同时还影响到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从对热量平衡的认识及失去平衡的后果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球热量平衡温室效应地球变暖地面、大气的长波辐射能,其全部的输入量和全部的输出量之差,称作净辐射。
从整个地球来看,每年的净辐射值为零,即热量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辐射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量,地球热量增加,气温增高,积累起来后果将是严重的。
它会改变地球上各个圈层,特别是具有生命的生物圈层的现状。
反之,如果辐射能量输出大于输入量,地球热量减少,气温降低,也会严重影响地球各个圈层的变化,使许多生物将不复存在因此,关注地球上的热量平是十分必要的。
无论是从太阳的短波辐射状况,从地面的热量状况以及大气的热量状况来看还是把地面和大气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全球的热量均达到收支平衡但有些地方的热量输入与输出有时不平衡的。
根据观测证明大致以纬度35度为界。
纬度低于35度的地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热量盈余,气温高;纬度高于35度的地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热量亏损,气温低。
但是。
实际情况,由于大气运动和洋流的调节,使高低纬度地区多年的评价均气温也大致保持了恒定。
近年来气温一年高过一年,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地球简直热“疯”了。
据有关资料报道:1988年6月下旬,美国东海岸各城市如同烤炉,令人窒息,中西部地方更是骄阳似火,酷暑难当,像这样的天气在历史上极其罕见。
1988年7月,我国的“四大火炉”:南京、武汉、南昌、重庆等地曾有数百人因中暑而死亡。
以后出现的高温,更令人难以置信。
根据英国伦敦气象台的记录,1990年是该台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高0.39℃。
中外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分析,认识到大气有类似玻璃温室的温室效应,其作用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在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都会发出波长在2000纳米以上的长波辐射而散失热量,物体温度越高,辐射波长越短,散失的热量越多。
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

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密切相关。
地表热过程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这些过程不仅影响着地球的能量平衡,还对地理变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1. 辐射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主要的能量来源,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和发射过程决定了地球的能量收支。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回空间,一部分被地表吸收。
被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导致地表升温。
2. 传导过程地表热量的传导是指地热在物质间传递的过程,它取决于物质的热导率和温度梯度。
在地球的地壳中,地下热流导致地下岩石的加热和融化,形成火山和地热资源。
地表的传导过程还影响着地球的温度分布和大气环流。
3. 对流过程地球表面存在大气运动,也就是对流过程。
太阳辐射使得地表升温,导致空气加热,形成气候和天气。
对流过程包括热对流和动力对流两个方面。
热对流是指由温度差异驱动的对流,如热气团的形成。
动力对流是指由于地转和地表地理特征等因素造成的大气运动,如风。
地表热过程对地理变化有重要影响。
1. 地质活动地表热过程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和传递方式之一,它驱动了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
地球内部的地热能量使得板块运动、地壳抬升等地质现象成为可能。
2. 气候变化地表热过程是全球能量平衡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地表的反射、吸收等过程,决定了地球的能量输入和输出,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辐射过程中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保持了适宜的气温范围。
3. 地表变化地表热过程影响着地表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而导致地表的变化。
例如,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等地理现象,与地表热过程密切相关。
地球的地貌、植被、水循环等都与地表热过程有关。
综上所述,地表热过程是地球能量平衡和地理变化的重要环节。
辐射、传导和对流是地表热过程的主要形式,它们与地质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表变化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地球的面貌。
了解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地球的运行方式,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全球变暖及其影响

全球变暖及其影响定义全球变暖被定义为“在地球上的平均气温上升”。
随着地球越来越热,飓风,干旱和洪水等灾害越来越频繁。
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这么热,我们觉得它的热量从150万公里,距燃烧的恒星。
根据我们的星球,它的光线进入我们的气氛和淋浴。
关于这个太阳能的三分之一反映到宇宙中闪闪发光的冰川,水资源和其他明亮的表面。
然而,三分之二被吸收地球,这种变暖的土地,海洋和大气层。
这送入太空,但它的一些热辐射回多少是储存在大气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升温我们的星球。
他们是地球大气层的太阳发出的陷阱温暖的一部分,从而加热地球。
这是这一进程- 温室效应- 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可能的。
氮,氧和氩气,使地球大气层的98%。
但他们不吸收红外辐射量显著和不温室效应作出贡献。
它是更奇特的成分,如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甲烷,nitrousoxide和氟氯化碳,吸收的热量,这增加了大气的温度。
整个地球的历史中,温度变化很大,主要取决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
原因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第一个最大的人为气候变化的原因。
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已经涌入,整个地球的历史,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前工业时代二氧化碳约280 PPMV(每万册),地球的大气层。
虽然有像甲烷和臭氧等温室气体,陷阱更多的热量,每分子。
虽然水蒸气,甲烷和臭氧是更有效的,但由于其较小的大气浓度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
工业污染被指控对大气的污染,促使全球变暖和发展中国家严重依赖煤炭发电污染likeChinaare加入世界工业国家。
工业国,由美方主导,增加通过气体和热量排放的污染,从他们的工厂和他们使用的大轿车组成的车队。
现在,不仅煤炭,正在由发展中国家作为能源的来源,但道路上的重型汽车使用造成很大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缓慢。
影响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命,即动物,植物,气象,冰川,经济和其他形式的上升的不利影响正在每天变得更加清晰。
它作为实现持续减排,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斗,继续繁殖。
温度和热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模拟

温度和热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模拟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温度和热量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它们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系统。
本文将探讨温度和热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模拟气候变化的方法。
首先,温度的变化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许多地区正在经历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干旱和暴雨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热浪可能导致人们中暑甚至死亡,干旱使农作物减产,暴雨引发洪水等。
因此,温度的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热量的分布也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上的热量分布不均匀,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
例如,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导致该地区气温较高,而极地地区则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
这种不均匀的热量分布使得地球上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温带和寒带等。
热量的分布不仅影响了地球的气候,还对海洋循环和大气环流产生了影响。
例如,热带地区的热量使得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而在极地地区则形成下沉气流。
这种热量驱动的大气环流和海洋循环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科学家们利用模拟方法进行研究。
模拟气候变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全球气候模式。
全球气候模式是基于物理方程和观测数据构建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地球上的气候系统。
通过输入不同的温度和热量数据,全球气候模式可以模拟出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气候变化。
这些模拟结果对政府和决策者制定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全球气候模式,科学家们还利用其他模拟方法研究气候变化。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冰川的退缩和海平面的上升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此外,他们还可以利用气候模拟来研究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变化趋势。
这些模拟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总结起来,温度和热量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温度和热量在地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温度和热量在地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地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温度和热量在地球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温度和热量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温度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核心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的升高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
温度的升高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例如,北极地区的冰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这导致了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这不仅对海岸城市造成了威胁,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此外,温度升高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水、飓风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热量在地球气候变化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热量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它通过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
然而,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阻碍了地球上的热量散发,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
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的热量无法迅速散发到太空,而是被大气层所吸收,进而导致了地球的气候变化。
热量的积累导致了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进而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此外,温度和热量的变化还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度的升高和热量的积累导致了海洋温度的上升,这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例如,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海洋温度的升高,珊瑚礁正面临着大规模死亡的威胁。
此外,地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森林的减少、草原的退化等。
这些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对人类社会带来了食物安全和自然资源的威胁。
为了应对地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包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这些措施旨在减缓地球气候变化的速度,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人类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总之,温度和热量在地球气候变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温度的升高和热量的积累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1.引言1.1 概述概述: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是指在地球大气和海洋中存在的有规律的热量转移和环流运动。
这些现象在地球上的气候形成、天气变化、海洋水循环、生物分布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力环流的本质是由于地球上的不均匀加热而形成的温度差异,驱动着空气和水的运动,使热能从高温区域流向低温区域,从而维持着地球的热平衡。
作为地球气候系统和大气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力环流广泛存在于地球的不同区域和不同尺度上。
在大气中,热力环流通过热对流和水平运动形式表现出来,如热对流云、扰动中的风流等。
在海洋中,热力环流由海水的热胀冷缩和风的作用等形成,如洋流、涡旋等。
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球上的局部和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到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环流直接影响了全球气候,南北极的极地环流对海洋环境和气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热力环流的研究对于了解地球气候变化、预测天气变化、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热力环流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未来的热力环流研究还需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更加精确、全面的观测和模拟,以提高对热力环流的认识和预测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提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在本文中,将对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首先,将从引言开始,概述热力环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接着,详细介绍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热力环流现象,包括但不限于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和地球内部热对流等。
通过对这些热力环流现象的探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运行机制以及与其他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
在结论部分,将对热力环流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强调其在维持地球气候和环境平衡方面的关键作用。
同时,也可以展望热力环流研究的未来发展,讨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地球上热量变化及其影响
[摘要]地球上的热量平衡问题是目前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地球上的热量变化不仅影响到气温的变化同时还影响到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从对热量平衡的认识及失去平衡的后果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球热量平衡温室效应地球变暖
地面、大气的长波辐射能,其全部的输入量和全部的输出量之差,称作净辐射。
从整个地球来看,每年的净辐射值为零,即热量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辐射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量,地球热量增加,气温增高,积累起来后果将是严重的。
它会改变地球上各个圈层,特别是具有生命的生物圈层的现状。
反之,如果辐射能量输出大于输入量,地球热量减少,气温降低,也会严重影响地球各个圈层的变化,使许多生物将不复存在因此,关注地球上的热量平是十分必要的。
无论是从太阳的短波辐射状况,从地面的热量状况以及大气的热量状况来看还是把地面和大气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全球的热量均达到收支平衡但有些地方的热量输入与输出有时不平衡的。
根据观测证明大致以纬度35度为界。
纬度低于35度的地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热量盈余,气温高;纬度高于35度的地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热量亏损,气温低。
但是。
实际情况,由于大气运动和洋流的调节,使高低纬度地区多年的评价均气温也大致保持了恒定。
近年来气温一年高过一年,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地球简直热“疯”了。
据有关资料报道:1988年6月下旬,美国东海岸各城市如同烤炉,令人窒息,中西部地方更是骄阳似火,酷暑难当,像这样的天气在历史上极其罕见。
1988年7月,我国的“四大火炉”:南京、武汉、南昌、重庆等地曾有数百人因中暑而死亡。
以后出现的高温,更令人难以置信。
根据英国伦敦气象台的记录,1990年是该台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比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高0.39℃。
中外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分析,认识到大气有类似玻璃温室的温室效应,其作用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在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都会发出波长在2000纳米以上的长波辐射而散失热量,物体温度越高,辐射波长越短,散失的热量越多。
太阳向大地辐射热量的主体是短波辐射,且大部分是可见光。
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顺利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与此同时,大气能强烈地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仅散失少量热辐射到宇宙空间。
地面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穿过大气的能力越强,散失的能量则越多。
由于大气吸收热量多,散失少,使地球气温升高。
随着地球气温的升高,地面的长波辐射穿越大气的能力增强,散失到宇宙空间去的热量也随之增多。
最终,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量和地球散失的长波辐射热量会达到平衡,形成地球上的平衡温度。
目前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5度。
我们之所以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是因为人为的发展与开发,温室气体
大量增多,地球的长波辐射被它们大量吸收,即地球赖以散失辐射热量的大气天窗被关闭,热量只进不出,地球必然会变暖。
由于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观,使世界上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量被使用,并且其消耗量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些燃料在燃烧时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使得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越来越高,到2000年,可能增加到380ppm(注:380ppm,即一百万单位空气中,含有380单位二氧化碳)。
据统计,1950~1985年世界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开采与使用量较过去一百年增加了两倍,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5%,据估计,1985~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翻一番,地球气温将随之升高1.5~4.5℃,这将超过过去整整一万年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幅度。
同时,甲烷、氯氟烃、一氧化氮等其它温室气体在工业和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也大量地被排放到空气中,加剧了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加剧,地球持续不断地变暖,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的影响。
它将使极地冰雪融化,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
南极洲陆地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领土面积的1.45倍,这块大陆终年被冰雪覆盖,如同一位怕羞的少女,始终遮盖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19世纪初才被人发现。
至于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则是在近三四十年以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南极洲98%为冰所覆盖,平均厚度为2700米左右,有些地方接近5000米,冰盖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公里,南极洲的冰储存了世界淡水的70%,如果这些冰全部融化,全世界海平面将上升60米,整个人类将面临可怕的灭顶之灾。
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维持现状,那么到2025年,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升高1℃,到下世纪末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0厘米至100厘米左右,随着海平面的上升,世界上大片陆地将成为水底世界,若以海平面升高2米计,有悠久历史的东京、天津等大城市将毁于一旦;由12000个珊瑚岛组成的马尔代夫共和国将全部葬身海底;太平洋、印度洋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国也将淹没在茫茫大海之中。
地球变暖,温室效应还会使部分地区在遭受严重水灾的同时,又出现高热干旱,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使森林、草场退化,物种濒临灭绝。
温室效应还加剧飓风的形成。
因此大洋海水温度升高时就预示将有更大的风暴到来。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出的一个电脑气候模型表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也会导致气温上升,使飓风加剧,次数增加。
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更甚。
1992年受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委托,由25个国家的科学家参加,首次全面考察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目前温度较低,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随着全球变暖,将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靠近赤道地区,其环境条件已接近许多农作物的耐温极限,温度上升只能给这些地区的农作物造成更严重的不利条件。
发达国家聚居在温带地区,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处在靠近赤道的热带地区,这决定了由地球变暖造成的农作物产量下降和食品价格的提高,将导致发展中国家挨饿人数急剧上升。
预计到2060年,挨饿人数将增长10~50%,非洲国家受到的饥饿威胁最大。
参考文献:
[1]王旭,王树声,主编《高中地理学习方法技巧与范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沙润,主编《地球科学精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编著,《教师教学用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