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药物化学第一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药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另一是从化学的角度设计和创建新药,主要研究药物与生物
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 (mechnismm of action)和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在这一范围内, 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和创制新的药物分子,或称新化学实体。它所 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及什么是好药。
8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就药物化学涉及和讨论的内容而言,大体分成两个不同的范围:
一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它们的制备方
法(合成、发酵、提取)、分析确证、质量控制、结构改造以及化学 结构与药理活性的关系等。讨论已有药物的化学与活性,它回答的问 题是,什么是一个好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侧重于现行 药物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药物
药物化学
2


药物是对疾病具有

预防、治疗和诊断 作用或用以调节机

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


从 功 能 分:
预防药 疫苗、干扰素 诊断药 血管造影剂、试剂盒
治疗药
从 来 源 分:
天然药物 中药 化学药物 合成药、抗生素 生物药物 干扰素等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抗菌药、抗肿瘤药、心血管 系统用药、麻醉药等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19世纪,化学提取药物(植物药)
1802
古柯叶
1805
鸦片花(罂粟)
可卡因 吗啡
1805
金鸡纳树
奎宁
1899
阿司匹林(Aspirin)上市,标 志人们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 成为更理想药物的阶段。
其他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 青蒿-青蒿素 秋水仙-秋水仙碱

药物化学课件 第一章(一)

药物化学课件 第一章(一)

3
3a
4
6
5a
5
1H-环戊二烯并[a]蒽
2.稠环上C原子的编号 稠边上共用C原子的编号,按顺时针的 顺序,取紧挨着前面的最高位次为它的 位次,并分别用a,b标示。 稠边C原子的编号,也同样要遵循 最低系列编号的原则。
8 7 6 5 8a 4b 9 9a 4a 1 2 3 4
3.有些杂环是有特定名称,那就用其特 定名称,没有特定名称的杂环,将其看 作是碳环母核中C原子被杂原子置换后的 衍生物来命名,用“杂”字作介词。
药物研究与开发
传统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模式
新化合物的设计及合成 现有有机化合物 进一步药效学试验 进一步药理学实验 临床试验 药物 体内外动物模型进行 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
今后发现新药将趋向依据配体-受体模型研究
的结构
新药发现
经验性为主→理论指导下的药物设计 今后 生物活性物质与分子靶间的相互作用
的生物化学途径(配体——受体模型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 组合化学 21世纪 经验式普筛→组合化学与合理设 计相结合
药物的命名
通用名:不能取得专利及行政保护 化学名 商品名:
有固定名称的芳杂环
NH NH 哌嗪
N
N N
NH
NH
S N
哌啶
N N
吲哚
噻唑
NH S 吩噻嗪
喹啉
喋啶
NH N 咪唑
N 苯并[a]丫啶
2. 所含的环比较大的组分为基本环
7 6 5 1 O 2 1 CH2 b2 a 3 3
O 4 2H-呋喃并[3,2-b]吡喃
3. 含杂原子数最多的组分
1 N 7N b c 2 1 a d 3 6O C H2 4 5 8 2 3

药物化学-绪论 ppt课件

药物化学-绪论  ppt课件

一. 基本概念
药物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
定义:阐明药物的理化性质,研究药物在机体内 的变化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 研发新药,制备化学药物的综合性学科
研究内容:
-药物的性质 -药物在体内的化学过程
一. 基本概念
药物的性质--理化性质
物理特征:色、嗅 溶解性 酸碱性 稳定性 反应性(鉴别反应)
1) 发现天然产物:吗啡(1817),咖啡因(1819), 秋水 仙碱 (1820), 可待因 (1832) 。1898年合成aspirin。
2) 化学工业提供了许多能够治疗疾病的化合物: 煤焦油中得到苯酚作为消毒剂;染料中间体苯胺具解 热镇痛作用。
COOH OCOCH3
A sp irin
NH2
18
19
三. 药物化学的发展
3. 合理设计、开发和应用阶段:
1)生物化学的发展,使得现有药物作用靶点不断 明晰,新靶点不断发现,为药物的合理设计提供了 靶点(人类基因组计划),出现了反义药物。
20
三. 药物化学的发展
3. 合理设计、开发和应用阶段:
2)有机化学及分析仪器的发展为药物的合 成及产品质量提供保障:手性药物(反应停事
件,S 构型为毒性构型),组合化学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O
O
NH
N
O
O
Thalidoamide
21
三. 药物化学的发展 3. 合理设计、开发和应用阶段
3) 化 合 物 药 理 活 性 高 通 量 筛 选 (High-thorouput screening)技术极大缩短了药物开发时间和花费。
16
二. 药物化学的任务(应用、生产、开发)

药物化学简介_PPT幻灯片

药物化学简介_PPT幻灯片
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是天然药物,主要是植物的草、叶、 根、茎、皮等,也有动物的甲壳、脏器和分泌物等。
19世纪中期,化学学科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人类已不 满足于应用天然植物治疗疾病,而是希望从中发现具有治疗作 用的活性成分。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从临床应用的植物、矿物中 提取和分离活性成分,并确定其化学结构。例如:吗啡、士的 宁、奎宁、可卡因、阿托品、咖啡因等。这些活性组分的分离 和确定,说明天然药物中所含的化学物质是天然药物产生治疗 作用的物质基础,不仅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准确适用的药品,也 为药物化学的发展创立了良好的开端。
2)手性药物 目前,世界上手性药物在新药中的比例已占1/3,2000年
的销售已达1233亿美元。手性药物的研究将成为药物化学研 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3)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新方法
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进行蛋白质的折叠和三 维结构预测,并研究蛋白质相对应的生物功能,这就是结构 基因组学。对蛋白质结构的阐明将有助于药物设计。
3)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杂质来源和体 内代谢等,为制定质量标准、剂型设计和临床 药学研究提供依据,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化学的总目标是创新新药和有效地利用 或改进现有药物,不断地提供新品种,促进医 药工业的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二、药物化学的研究和发展
药物是人类为了繁衍生息而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发 现和发展起来的,对药物化学的研究和化学、生物学、医学的 研究与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我国新药研究也受到很大重视,创制了一些重要类 型的化学药。例如:抗肿瘤药物氮甲、甘磷酰芥、平阳霉素、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等;从青藏高原唐古特 山莨菪中分离出新生物碱山莨菪碱和樟柳碱用于治疗中毒性休 克、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管性头痛等;从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出 石杉碱甲,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症。从中药黄花蒿中分离得到 青蒿素,确定其结构,用于治疗恶性疟,在此基础上经过结构 改造得到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增强了活性,降低 了毒性,并已在国外申请专利。在对五味子中有效成分五味子 丙素结构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治疗肝炎的药物联苯双酯;对芬太 尼结构改造过程中得到新的μ-阿片激动剂羟甲芬太尼,等等。

药物化学课件01绪论.ppt

药物化学课件01绪论.ppt
➢设计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兴学
科,其特点是多学科性和综合性。由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合 理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的概念出现,进入了科学的、合 理的设计阶段。
传统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模式
现代新药设计
基于疾病发生机制的药物设计 基于药物作用靶点结构的药物设计
➢研究化学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分子在生物体中 作用的靶点、药物与靶点结合的方式 ➢设计新的活性化合物分子 ➢寻求和发现新药
(四)药物化学的任务:
①为有效利用现有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临床药物化学”
②为生产化学药物提供经济合理的方法和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学”
③ 寻求优良新药,不断探索寻求新药的途径 和方法。
(二)药物的名称包括: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
➢药物的商品名 是药物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受所使用的名称,由制药
企业自行选择,可进行注册和申请专利保护,代表着制药企 业的形象和产品的声誉。
药品商品名在选用时不得暗示药物的疗效和用途,且应 简易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 INN)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国家 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 》是依据INN 结合我国情况制定的中文药品命名。中国药典收载药物的英文 通用名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N),中文通用名采用CADN。
药物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第三章 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第四章 循环系统药物 Circulatory System Agents 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物 Digestive System Agents 第六章 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第七章 抗肿瘤药 Antinroplastic Agents 第八章 抗生素 Antibiotics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第十章 利尿药及合成降血糖药物 Diuretics and synthetic hypoglycemic drugs 第十一章 激素 Hormones 第十二章 维生素 Vitamin 第十三章 新药设计与开发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药物化学课件1第一章绪论

药物化学课件1第一章绪论
发现到供临床应用前必须通过临床前新药研究,必须做的工作很多, 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药物工艺学(合成、制剂)和新药化学结构确定及其相关研究。 二.药物质量研究,质量标准制定。 三.药效学和一般药理作用评价。 四.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另外,还需要进行体内生化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等。
1 、临床研究
5 期临床:治疗作用确诊阶 段,进一步验证药物的治 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 益和风险关系,为注册申 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依据。 一般为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6 期临床:新药上市后有申 请新药证书人自行进行的 应用研究阶段,考察上市 后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新药注册(申报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新药上市后监察(包括Ⅳ期临床 ) 新药制备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药物化学 的主要任务。新药的研究与开 发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研究 阶段和开发阶段。新药的研究 阶段也称新药的发现,这一阶 段主要是为了发现可能成为药 物的化合物,也称新化合物实 体(NCE)。新药的开发则是 在得到NCE后,通过一系列研 究与评价使其成为上市新药。
新的化学实体(NCE、New Chemical Entities) 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先导化合物 (Lead Compound) 具有可以作为改造起点的新结构类型的化合物。 是指有独特结构的具有一定活性的化合物,可以用来进行结构改造从而获得预期药
1977年最早上市的ACEI卡托普利
1978年筛选微生物发酵产物对HMG-COA还原酶具明显抑制作用的洛伐他汀, 治疗高胆固醇症-冠心病,开辟了一个微生物不仅仅是抗菌、抗原虫或抗肿瘤 药,而且可以是酶抑制剂或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新时代
80年代最早应用溶栓药物及小剂量阿司匹林(环氧化 COX-2抑制剂)作为抗血小板药物。

(完整版)药物化学课件第一章

(完整版)药物化学课件第一章
化学药物与天然药物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药物化学的定义
药物 特殊化学品 –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 –或为了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的法律定义
药品管理法57条
������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 调节人的生理机能
������ 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 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 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
������ 1、提供使用药物的化学基础 ������ 2、研究药物生产的工艺 ������ 3、创制新药
使用药物的化学基础
������ 化学结构、理化性质 ������ 药物质量分析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 药物制剂 –稳定性、药物间的相互影响、配伍禁忌、剂型选 择 ������ 药物的体内化学(代谢) –体内的化学变化,吸收、分布、代谢、排除
化学名
������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 –化合物的名称代表它的组成和结构,且具有 相应的系统性 –化合物的名称和结构不致混淆
通用名 即 INN
������ 在新药申请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正式名 称 –不能取得任何专利及行政保护,任何该产品的 生产者都可使用的名称 –文献、教材及资料中以及在药品说明书中标明 的有效成份的名称 –在复方制剂中只能用作使用的复方组份的名称
INN 的作用
������ 避免药名混乱
– 一药多名和一名多药
肿瘤的转移和耐药是其难以治愈和复发的二个主要原 因。
临床诊断结果显示,约60%以上的初诊肿瘤患者已经 发生肿瘤转移。
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90%以上的肿瘤 患者死于不同程度的耐药

药物化学1PPT课件

药物化学1PPT课件

第1页/共58页
一、水杨酸类
植物来源的水杨酸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早在15世纪就有记载 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1838年,人们从植物中提取得到水杨酸, 1860年Kolbe首次用苯酚钠和二氧化碳成功地合成得到水杨酸,从而开辟 了一条大量且廉价合成水杨酸的途径。1875年Buss首次将水杨酸钠作为 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物用于临床。
第10页/共58页
二、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O
H3C ON H源自CH3ON H
CH3
乙酰苯胺(Acetanilide)曾以“退热冰”(Antifebrin)的商品名 作为解热镇痛药在1886年引入临床。虽然退热效果良好,但不久就发现 其毒性较大,易引起虚脱,长期服用可导致贫血。苯胺在体内代谢得对 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但毒性仍较大。以后试验了很多对氨基酚 的衍生物,其中最满意的是非那西丁(Phenacetin)。自1887年起, Phenacetin曾广泛用于临床。在上一个世纪中期,发现长期服用 Phenacetin,对肾脏及膀胱有致癌作用,对血红蛋白与视网膜有毒性, 各国先后废除使用。我国在1983年废弃了该品的单方,于2003年6月又
1.羟布宗的与盐酸反应,鉴别反应
与亚硝酸钠反应——黄色重氮盐,再与β萘酚偶合橙色
第24页/共58页
二、N-芳基邻氨基苯甲酸类
O
OH
X NH
R
R
R
此类药物又称为灭酸类药物。邻氨基苯甲酸类衍生 物都具有较强的消炎镇痛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 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 主要是胃肠道障碍,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 振等,亦能引起粒性白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嗜睡等
乙酰水杨酸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 氧氟沙星 Ofloxacin
1988 西沙必利 Cisapride
1989 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
1989 奥丹西隆 Odnsetron
1993
阿仑膦酸钠 Sodium
Alendronate
1996 雷洛昔芬 Raloxifen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信息、 计算机及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成就又充实了药物化学 的内容,使得它又成为一门新兴的极具生气的朝阳学科。
普通药理学
高通量筛选
虚拟筛选
人 动 物 器 官 细 胞 受体、酶 基 因
年代 重要合成药物发明
1924 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1927 帕马喹Pamaquine 1931 丁卡因Tetracaine 1932 海索比妥Hexobarbital 1933 磺胺柯定Sulfachrysoidine 1936 磺胺Sulfanilamide 1945 氯喹Chloroquine 1945 甲硫氧嘧啶Methylthiouracil 1964 甲基多巴Methyldopa 1967 可乐定Clonidine 1967 乙胺丁醇Ethambutol 1969 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 1970 甲氧苄啶Trimethoprin
第一章 绪论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神经系统药物如麻醉药、镇静 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等重要药物已广泛使用,它们大 部分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药物实际上都与人们的主 观感觉有关,在实验药理学尚未发展的前提下,它们的兴 起是容易理解的。
“药物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科学,具有坚实的 发展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内容。
30年代 磺胺类药物 40年代 青霉素类抗生素时代 50年代 半合成抗生素 60年代 激素药物时代: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 70年代 化学治疗药、心血管、肿瘤、内分泌 80年代 合成抗生素等 90年代 现代药物化学时代,以酶、受体、离子通道、神经传送、病 毒药物、新一代抗肿瘤药物
第一章 绪论
“药物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科学,具有坚实 的发展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内容。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表
年代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
1950 胡萝卜素全合成成功 1951 麦角生物碱结构阐明 1952 吗啡全合成成功 1953 胰岛素结构阐明 1953 发现利血平 1960 Vit D3 全合成成功 1966 PGE1 绝对构型确定 1970 甲状腺释放因子全合成成功 1972 Vit B12 全合成成功 1983 青蒿素全合成成功 1988 青蒿素新药上市作为药用
年代 重要合成药物发明
1869 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 1875 水杨酸Salicylic Acid 1885 安替匹林Antipyrine 1888 非那西丁Phenacetin 1897 匹拉米董Aminophenazone 1898 苯佐卡因Benzocaine 1899 阿斯匹林Aspirin 1908 巴比妥Barbital 1910 胂凡钠明Arsphenamine 191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1921 普鲁卡因Procain 1923 米帕林Mepacrin 1924 舒拉明钠Suramin
至少在治疗学(Therapeutics)及药理学 (Pharmacology) 研究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几千年前,人类 就开始使用药物。人们品尝存在于生活环境中的植物(例如 中国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其中产生令人有舒适感的植物或 者有明确治疗效果的植物,就被用于作为药物使用。而产生 毒性作用的植物则被用来打猎、战争或其他特别用途,但无 论是药物还是毒物,都丰富了人类的文化。
药物化学
第七版课件 主编 孙铁民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第一章 绪论
药物,无论是天然药物(植物药、抗生素、生化药物)、 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就其化学本质而言都是一些化 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品。
“药物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成为连接化学 与生命科学使其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表
年代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
1921 胰岛素分离取得纯品 1925 吗啡的化学结构得以阐明 1926 通过光照获得Vit D 1928 Vit C 分离出纯品 1932 从睾丸中分离出第一个雄性激素 1933 Vit C 全合成成功 1936 分离出皮质激素并确定化学结构 1937 Vit A 全合成成功 1939 Vit B1 结构阐明、全合成成功 1940 发现青霉素并分离得到纯品 1944 奎宁全合成成功 1944 链霉素分离得到纯品 1947 发现氯霉素并阐明其结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信息、计 算机及分子生物学学科发展的成就又充实了药物化学的内 容,使得它又成为一门新兴的极具生气的朝阳学科。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与重要合成药物发明的年代表
年代 天然物的分离、结构阐明、合成
1769 从酒石中生产出酒石酸 1783 从橄榄油中生产出甘油 1806 从鸦片中发现及分离出吗啡 1818 从树叶中分离出叶绿素 1819 从咖啡中得到咖啡因 1831 从胡萝卜中分离得到胡萝卜素 1886 第一个生物碱——毒芹碱的合成 1890 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的合成 1901 第一个激素药——肾上腺素分离成功 1901 阿托品合成成功 1904 肾上腺素合成成功 1909 罂粟碱全合成成功 1918 麦角胺生物碱制得纯品
1993 紫杉醇新药上市作为药用
1994 紫杉醇全合成成功
年代 重要合成药物发明
1975 硝苯地平 Nifedipine
1979 顺铂 Cisplatin
1980 吡喹酮 Praziquantal
1981 卡托普利 Captopril
1981 西米替丁 Cimetidine
1982 阿维 A 酯 Etretin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