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的分析和护理观察

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的分析和护理观察目的了解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ICU内出现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提取并培养所有患者的深部疾液,开展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感染菌种、药敏性及其分布等信息,探究出现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提取并培养深部疾液发现,32例肺炎链球菌,4例溶血性链球菌,10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26例銅绿假单胞菌,4例鲍曼不动杆菌;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多因ICU病房无菌环境平衡状态被打破、呼吸机使用不当、呼吸道内防御系损伤等所;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后,28例治愈,38例显效,10例有效。
结论深入探讨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诱因,强化ICU内环境管理,合理应用湿化呼吸机,重视感染预防,有助于防控肺部感染。
标签:气管切开;ICU;肺部感染;原因;护理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气管切开ICU内出现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其肺部感染原因与护理方法,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气管切开ICU内出现肺部感染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性占有40例,女性有36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在(52.56±4.36)岁之间。
行气管切开手术初至入住ICU病房时间为(5-9)d,平均为(7.02±1.31)d。
在这76例患者中,12例清醒,64昏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
1.2 一般方法1.2.1 研究方法提取所有患者的深部痰液,并进行培养。
当患者自行留痰时,可采用温水协助患者漱口,基于保证无食物残渣残留后予以取痰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于取痰时自下至上轻拍其背部,待进行几次深呼吸后用力将痰液咳出,并立即置入无菌收集器中。
昏迷患者需借助人工辅助呼吸,采用负压吸引器进行深部痰液收集。
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菌、 肺炎克雷伯菌 、 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及二、 三代 头孢耐药 5 0 %~ 8 0 %, 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碳氢霉
希 耐 药 <3 0 %,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对 亚 胺 培 南 耐 药 率 5 0 % ~ 6 0 %, 大 肠埃 希菌 、 肠杆 菌 属 对 头 孢 呋辛 、 头孢
陈叶柔
【 摘要 】 目的 探讨 气管插管及 气管切 开患者肺 部感 染病 原菌耐 药情 况及 防治措施 。方法 对外科 重症监
致病 茵以革 兰阴性 杆菌为
护 室( s I c u) 1 8 6例 患者 气道分泌物进行 细茵培养及 药敏 结果分析 , 并制定措施 。结果
主, 包括鲍 曼不动杆菌( 2 0 . 0 1 %) 、 铜绿 假单胞 茵 ( 1 7 . 7 6 %) 、 大肠埃 希 菌( 1 5 . 7 9 %) 、 肺 炎克 雷伯 茵 ( 1 3 . 1 5 %) , 对
3 讨论
检, 痰标本常规细菌 培养 , 依据 《 全 国临床检 验操作 规程》 进行鉴定 。药 敏 实 验采 用稀 释 法 , 结 果判 断
按 照 C C L S ) 标 准
判定 。
2 结果
肺 部感 染是 外 科 监 护 室 ( S I C U) 最 常见 的并 发 症
喹诺 酮类 、 头孢类抗生素耐 药明显 。革 兰阳性 茵以金 黄 色葡 萄球 茵为 主 ( 1 1 . 8 4 %) , 对万 古霉素 、 替考拉 宁敏 感。
结论 加 强 消毒 隔 离及 护 理 工 作 , 合 理 使 用抗 生 素 。
【 关键 词】 气管切开 ; 肺部感染 ; 致病 菌
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 1 8 6例 , 并进行痰培养及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痰培养及药敏分析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痰培养及药敏分析蔡姝萍;蔡姝娟;付志新;荆宏建【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1(014)003【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方法对67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49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 47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杆菌352 株,占74.39 %,格兰氏阳性球菌119 株,占24.84 %,真菌 8 株,占1.67 %.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8 %,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重症脑血管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病原学监测,重视细菌分布及耐药趋势,避免滥用抗生素.【总页数】3页(P64-66)【作者】蔡姝萍;蔡姝娟;付志新;荆宏建【作者单位】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病房,开封,475000;河南通许县中医院针灸科,通许,472000;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病房,开封,475000;河南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病房,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重症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痰培养与药敏分析 [J], 李连;刘寿堂;韦红恩;朱达2.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386例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J], 余祖辉3.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及耐药性情况分析 [J], 于洪波4.ICU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J], 曹永革;王燕新;许康;陈鸣5.ICU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J], 曹永革;王燕新;许康;陈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CU中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ICU中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标签:气管切开;院内感染;分析近年来,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升高,尤其在综合性ICU,因其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检查多等原因,此问题更加严重,且明显高于普通病房[1],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变化也越来越突出。
我院ICU收治的病种几乎涉及到临床各科,由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感染率较非气管切开患者更高,且在ICU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故易于统计血或痰的培养结果,对抗生素的使用也有动态观察。
因此,我们对2005年2月~2006年8月入住ICU的167例气管切开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06年8月共收治167例病危患者,不包括院前感染的患者。
其中,男性113例,女性54例,年龄3~82岁。
入院后均做了气管切开术,住ICU 时间均在10 d以上,最长115 d,平均20.79 d;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14.32 d。
死亡患者36例,占纳入统计病例数的21.55%。
所患原发疾病与年龄关系见表1。
1.2 方法患者入住ICU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大部分患者均作了中心静脉压测定。
本组167例患者因病情需要均做了气管切开,如出现呼吸困难者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则给予放置一次性带气囊气管导管,呼吸机支持呼吸,脱机后更换金属气管导管,为拔管过渡;不需呼吸机者则放置金属气管导管,其内套管每日消毒2次;一次性气囊导管一般10 d更换1次,吸痰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负压吸引,不定期吸痰,吸痰过程中用生理盐水沐舒坦溶液(100 ml生理盐水内加沐舒坦15 mg)3~5 ml滴入气管套管内(起稀释痰液作用),如有痰栓堵塞则及时更换。
从气管切开第7天开始,分别作痰培养和血培养,间隔2~3 d做一次痰培养和血培养。
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

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发表时间:2013-06-05T09:25:37.4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梁丹荔[导读]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可在我院检出的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敏感性。
梁丹荔 (桂林永福县中医医院检验科 541800)【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121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果 1212份痰标本中阳性标本460例,阳性检出率为38%,460例阳性菌株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30株占50%,真菌198株占43%,革兰氏阳性菌32株占7.0%,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占13.9%,大肠埃希氏菌42份,占9.1%,铜绿假单胞菌10份占2.2%,鲍曼不动杆菌13株占2.8%,阴沟肠杆菌8份占1.7%,嗜麦芽假单胞菌8份占1.7%,中间葡萄菌28份占6.1%,结论:我院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的检测率偏高,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病原菌的检查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增多和菌群失调。
【关键词】痰培养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199-02 痰培养是目前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尽管他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还是给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提供较好的临床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指导。
现就我院这两年来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和大家一起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 标本来源: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临床送检的痰标本1212例。
(2) 培养基:血平板购置于郑州安图生物,中国蓝玫瑰酸平板由我们自制。
(3) 细菌鉴定系统和生化药敏鉴定板: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DL-96系列生化药敏反应板。
1.2 方法1.2.1 标本的留取:早晨患者在取样前用盐水漱口,用力咳出肺部深处痰液(重症患者用吸痰法吸出痰液,置于无菌的标本盒内,样本一般在取出30min内送检[1]。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与药敏结果分析

me nt . M ETHODS A t o t a l of 12 7 pa t i e nt  ̄wh o und e r we nt t h e t r a c he o t om y i n t he n e ur os u r g e r y d e pa r t me nt f r 管 切 开 患者 痰 培 养 与 药 敏 结果 分 析
姚 琚 ,谌 绍 林 胡涛 ,陈英 武
,
( 1 .湖 南 医药 学 院护 理 系 ,湖南 怀 化 4 1 8 0 0 0 ;2 . 怀 化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神 经 外科 , 湖南 怀化 4 1 8 0 0 0 )
F e b 2 0 1 3 t O No v 2 0 1 3 we r e e n r o l l e d i n t h e s t u d y,t h e n t h e s p u t u m s p e c i me n s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 a n d c u l t u r e d,t h e p o s — i t i v e r a t e o f s p u t u m c u l t u 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p a t h o g e n s ,d r u g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r a t e ,a n d i n f e c t i o n r a t e w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c o mp a r e d a mo n g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v a r i o u s a g e g r o u p s ,a n d t h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wa s p e r f o r me d wi t h t h e u s e o f S PS S 1 7 . 0 s o f t wa r e . RE S ULT S Th e p u l mo n a r y i n f e c t i o n s o c c u r r e d i n 8 3 o f 1 2 7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g o i n g t r a c h e o t o my , wi t h t h e i n f e c t i o n r a t e o f 6 5 . 4 .To t a l l y 2 6 7 s p u t u m s p e c i me n s we r e s u b mi t t e d;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d e t e c t i o n wa s t h e h i g h e s t( 8 5 . 0 )i n t 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 o l e s s t h a n 6 0 y e a r s o f a g e ,f o l l o we d b y t 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e s s t h a n 2 O y e a r s o f a g e ,a n d t h e r e wa s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s p u t u m c u l t u r e a mo n g t h e
ICU气道开放患者两种痰标本采集法的护理体会

。
体 以选 择有效 的抗 生素 。临床上 供 选择 的抗生 素 口益增 多 , 约 菌 株 亦 明 增 耐 多, 由于大剂带 头孢 菌 素的应 川 , 导致 院 内感染特别 是假 单孢 铜绿 杆菌 和肠球 菌 感 染 日益 增 多 。血 清 学 和 分 子 生 物 学 研
di 1 . 99 j i n 10 —6 4 . 0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
】 2】 8. 2
到检验 结果 的准 确性 , 临床 疾 病 的 诊 对 断 、 药 具 有 重 安 的意 义 。对 于危 重 患 者 用 更 应 及 时 、 确 , 以 痰 标 本 的 留 取 与 送 准 所 榆是护理工作一项 重要任务 , 也足护理 T 作 中一项必不 少 的难点 , 要提高痰 液培 养的 阳性率 , 父键是标本 收集 的质 量。采 用注射器法收集痰 液时 , 由于 吸引器的吸 力 大 , 液 在 管 内 停 留 的 时 问 很 短 , 往 痰 往 不能 留取足够 的痰标 本 , 反复抽I 吸易损 伤 气 管 黏 膜 , 成 低 氧 J 和 下 呼 吸 道 感 造 皿症 染, 而采用 一次 性痰 液收集 器 , 功解 决 成 了留取痰标本 困难 的问题。再者 , 注射 器 采集法操作步骤 多, 无形 巾增加 了污染 机 会, 给治疗 造成 了误 导, 痰液 收集 器法 操 作简便 、 快捷 、 于掌握 , 易 1次 收集成功 率 达 9.%。痰 液 收集 器 全 套 装 置 密闭 , 95 避免 了操作引起 的污染 , 使检验结果更 为 准确 , 大大提 高 _阳性检测率 。且收集 简 r
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等标本菌谱及药敏分析

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等标本菌谱及药敏分析发表时间:2010-12-03T11:49:48.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月30期1供稿作者:于艳波[导读] 据美国调查,院内感染率占住院病人的5~10%于艳波 (黑龙江省方正县中医院 151800)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0-0178-01近年来,院内感染已引起了医学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据美国调查,院内感染率占住院病人的5~10%。
肺部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5%,病死率高达30~50%(1)。
国内的院内感染中,肺部感染占35.7%(2)。
气管切开虽为抢救许多危重病例赢得了时机,但气管切开后又是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高达71%(2),为加强防治措施和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就该院2008年来的21例气管切开病人痰液等标本的菌谱及其药敏进行分析讨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17例,女性4例。
7岁以下2例,19~33岁15例,41~53岁4例。
其中乙脑18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暴发性流脑、麻疹合并喉炎各1例。
上述病人均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达5~84天。
气管切开后维持时间除1例4年8个月外,余均为6~82天。
有11人采用了人工呼吸机3~82天。
全部病人予以雾化吸入,采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常用有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氨基苄青霉素等,最多达13种。
三分之二的病人局部应用1种以上的抗生素,1例先后应用达8种。
21例病人检出的细菌种类,2种的有4例,3~6种7例。
7种1例,12种1例。
结果分析一、菌谱结果:从21例病人痰液、切口分泌物、咽鼻拭子等共取426份标本,其中阳性359份,阳性率为84.2%。
共检出21种细菌,其中以绿脓杆菌、金葡菌、克雷伯氏菌。
大肠杆菌为多见。
阴性杆菌234份,为阳性的65.18%。
二、药敏结果:为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用纸片法测试了所获39株细菌的药敏,除7种细菌药敏例数少,余18株绿脓杆菌,14株金葡菌的药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 曲松 。尚未见 到对 万古 霉 素耐药 的菌 株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对 依 替米 星耐 药率 为 35.14% ,而 其他 被 测抗菌 药物 耐
药率 均高 于 80%。结论 :对于 ICU危 重 患者 肺部感 染 的 治疗 ,应 加强 病原 学监 测 ,重 视细 菌 的种类 分布 和 耐药趋 势 ,
平 。
1资料与 方法
1.1一般 资料
2006年 5月 ~2007年 5月 ICU病 房 48例气 管插 管 和气
管切开 患者 的痰 标本 。基 础 疾病 分别 为 慢性 阻 塞性 肺疾 病 、
脑 血管 病 、中毒 等 。
1.2标 本 采 集
使用 一 次 性痰 液收 集 瓶 (苏 州 市 亚 新 医疗 用 品 有 限公
· 临 床 检验 ·
维普资讯
2007年l0月第4卷第29期
I C U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曹永 革 ,王 燕新 ,许 康 ,陈 鸣 (北 京 市垂 杨柳 医 院 ICU,北京 100022)
【摘要】目的:分析 ICU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痰培养和药敏结果 ,以利更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 48例
2.1阳 性 率
送 检 202份 痰标 本 。检 出 167株 ,病 原菌 阳性 率82.67%。
2.2病 原 茵 分 布
167株 病原 菌分 布 见表 1。 2.3 G一杆 茵对 常 用抗 茵药物 的耐 药 率(表 2)
2.4 G+球 菌 对 常 用 抗 菌 药 物 的 耐 药 率 G+球菌 对万 古 霉素 普遍 敏 感 .未 见 耐药 菌株 。 金黄 色 葡
表 1 167株 病物也是 非 常 常见 的。为 了解危 重患
者肺部 感染 的病 原 菌流 行及 耐药 状况 ,对 我 院 ICU 2006年 5
月~2007年 5月 期 间 48例 气 管插 管 和气 管切 开 患 者 的痰 培
养 和 药 敏结果 进 行 分 析 ,以利 提 高 临床 抗 菌 药 物 的应 用 水
例 .前列 腺 增生 患 者 147例 血 清 PSA 、FPSA和 FPSMTPSA 在各 组 中 的改变 情 况及 取 不 同界 值 时对 前 列腺 癌 的诊
司 ).在清晨 时 吸取 痰液 送检 。
1.3病原 茵培 养和 药敏 分析
痰标 本 常规 培养 ,依据 《全 国临 床检 验操 作 规程 》进行 鉴
定 ,质 控 菌株 为 大肠 埃 希 菌 ATCC25922和铜 绿 假 单 胞 菌
ATCC27853,金 黄色 葡 萄球菌 ATCC25923。药 敏试 验采 用 K—
【摘 要】 目的 :进一 步 了解 前列 腺 特 异性 抗原 (PSA)、游离 前 列腺 特 异性 抗 原 (FPSA)与 总前 列 腺特 异 性抗 原 (TPSA)
比值 (FPSA,rPSA)的测 定在 诊 断前列 腺 癌 的 临床 价 值 。方 法 :采用 化学 发 光免 疫 分析 法 (CLIA)对前 列腺 癌 患 者 57
对大 肠埃 希菌耐 药 率较 低 的药物 有亚 胺 培南 、派拉 西林/他 唑 巴坦 、头孢 哌酮 /舒 巴坦 ;对肺 炎 克雷 伯菌 耐药 率较 低 的
药物有 头孢 哌酮/舒 巴坦 、派拉 西林 /他唑 巴坦 、头孢 吡肟 ;对 聚 团肠杆 菌耐 药 率较低 的药物 有亚 胺 培南 、左 氧氟 沙 星 、
98 巾 国 医药g 报 CHINA MEDICAL HERALD
2007年10月第4卷第29期
维普资讯
·临床 检 验 ·
游 离 PSA与总 PSA比值在前 列腺癌鉴别 诊 断 中的应 用
强林 汉 ,宋青竹 ,张 媛 (内蒙古 自治 区巴彦 淖尔 市 医院检 验 科 ,内蒙古 巴彦 淖尔 015000)
气 管插 管 和气 管切 开 患者 的 202份 痰标 本 进 行 细菌 培 养 、菌 种 鉴定 ,并进 行药 物 敏感 分 析 。 结果 :痰培 养 阳性 167
例 ,阳性率 82.67% ;其 中 G啼F菌 113株 ,占 67.67%,主 要 为铜 绿假 单 胞 菌 、大 肠 埃 希菌 、肺 炎克 雷 伯菌 、聚 团肠 杆 菌
萄 球 菌对 依 替米 星 耐 药率 为 35.14% ,克林 霉 素 83.78% ,阿 齐 霉 素 86.49% ,阿 莫 西 林/克 拉 维 酸 81.08% , 头 孢 呋 新
81.08%
3讨 论 在 ICU的危 重患 者 中 ,因肺 部感 染 而 大量 应用 抗菌 药物
是 非常 常见 的。因此 ,进行 病原 学监 测 ,掌 握感 染 细菌 菌株 的 分布 特点 及对抗 菌 药物 的 耐药 情况 ,对于 临床 医生 合 理 、正 确使用 抗 菌药 物 ,控 制细 菌耐 药性 发展 是非 常 重要 的 。
等 ;G球 菌 54株 ,占 27.54%,主要 为 金黄 色葡 萄球 菌 ;真菌 8株 ,占 4.79%;混 合 感染 10例 。药 敏 结果 中对 铜 绿假 单
胞菌 耐药 率 较低 的药 物 有派 拉 西林/他 唑 巴坦 、头 孢 吡肟 、头孢 哌酮/舒 巴坦 ;亚 胺 培南 耐 药 率 明显 上 升 ,达 50.98%;
B纸 片扩 散法 (中 国药 品生 物制 品 检定 所 ),操 作及 结 果判 读
遵循 NCCLS制 定指 南进行 。 1.4统计 学处理
采用 计数 资料 进行 统计 描述 分 析 ,相对 数用 率 、比表示 。 2 结 果
抗 菌 药 物
墨兰 堕型兰 垫堕堕塑堕 堕垩!
铜 绿 假单 胞 菌 大 肠 埃 希 菌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聚 团肠 杆 菌
避免 滥用 抗菌 药物 。
f关 键词】Icu;气 管插 管;气 管切 开;病 原 菌 ;耐 药率
【中图分类 号】R446
【文 献标 识码】B
【文章 编 号】 1673—7210(2007)10(b)一098—02
ICU是危 重 患者 抢 救 治疗 的场 所 ,肺 部 感 染 最为 常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