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文概述
梧桐叶的特征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梧桐叶的特征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的内容应该描述梧桐叶的基本情况和重要性。
可以参考以下的内容进行撰写:概述:梧桐是一种常见的大型落叶乔木,具有优美的姿态和独特的叶形。
梧桐叶是梧桐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其形态独特且鲜明,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本文将重点描写梧桐叶的特征,并探讨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梧桐叶常呈掌状复叶,由五枚至七枚狭长的小叶组成。
这些小叶通常呈湾曲形,且边缘具锯齿状,不仅增加了叶片的美观度,也使得梧桐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时具有独特的效果。
梧桐叶的叶柄细长而柔软,与叶片相连处呈浅黄色,这种色调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无论是叶片的形态、边缘还是叶柄的色彩,都使梧桐叶在众多植物之中显得独一无二。
梧桐叶在自然界担负着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的重要任务。
其较宽大的叶片和丰富的叶绿素含量使其具备了较高的光合效率,能够吸收更多的光能,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养分。
此外,梧桐叶密集的排列方式和丰富的气孔结构,也使得它成为一个优秀的空气净化器。
通过吸收空中的有害气体并释放氧气,梧桐叶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外,梧桐叶还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在艺术创作和园林设计中,梧桐叶被广泛运用,其独特的形态能够为作品增添诗意和活力。
同时,梧桐叶还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材料,可以制作草帽、手工艺品等,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和乐趣。
综上所述,梧桐叶作为梧桐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使其备受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进一步探究梧桐叶的特征要点,并就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梧桐叶的特征进行详细描写。
首先,我们将会介绍梧桐叶的外形特征,包括叶片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
其次,我们会描述梧桐叶的纹理特征,涉及到叶脉的分布和形态等方面。
接着,我们将会讨论梧桐叶的质地特征,包括叶片的触感和光泽度等。
描写语言的好句-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描写语言的好句1.措辞巧妙,妙不可言。
2.文字流畅,如行云流水。
3.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4.语言精妙,富有文采。
5.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6.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7.细腻如画,娓娓道来。
8.言之有物,意味深长。
9.如行云流水,流畅自然。
10.言辞悲切,令人动容。
11.言之深刻,引人深思。
12.言之敏锐,揭示心声。
13.言之有理,理之有据。
14.言之犀利,切中要害。
15.妙笔生花,艳绝一时。
16.字字珠玑,意境深远。
17.精辟透彻,言之有准。
18.细腻入微,触动人心。
19.言之质朴,真挚可感。
20.如诗如画,细腻入微。
21.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22.清新脱俗,如行云流水。
23.笔走龙蛇,如行云流水。
24.思维缜密,语言清晰。
25.细腻入微,如诗如画。
26.铿锵有力,如雷霆万钧。
27.情深意长,如沧海一粟。
28.如诗如梦,令人陶醉。
29.形象生动,鲜活传神。
30.意境深远,如远山黛。
31.翻涌如波,如春风拂面。
32.言犹在耳,意绵绵不绝。
33.情感真挚,如泣如诉。
34.音律和谐,如乐曲般悦耳。
35.用字恰当,如钟鸣鼓舞。
36.优美流畅,如山泉涓流。
37.婉转动人,如柳絮飘飘。
38.意蕴深邃,如迷雾缭绕。
39.华美绚丽,如花瓣飘落。
40.含蓄沉静,如湖水澄澈。
41.言犹在耳,心已远行。
42.权衡之轴在言语之中。
43.言语是心灵的路标。
44.言行背道而驰。
45.朴实的语言勾画出丰富的内涵。
46.言简意赅,情深意长。
47.言之有物,心之所循。
48.言之无物,意之虚空。
49.众口铄金,言之有理。
5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5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2.言语如蛛丝,纷乱无章。
53.言辞如利剑,射击人心。
54.言不由衷,舌之所系。
55.言之不信,一言之所在。
56.言之过矣,百事皆亡。
57.言不由理,何以取信。
58.言不可取,心不可测。
59.言必信,行之方正。
60.言必行,心之所向。
61.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62.词穷意绝。
描写文-descriptive_writing

Task 3
Write a descriptive composition using the five senses, you can use one or two of them, or all of them. Our Campus in Early Spring Describe our campus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in early spring, not less than 120 words.
Task 1
Find the adjectives and adverbs in this paragraph and underline
them
I feel the delicate symmetry of a leaf. I pass my hands lovingly about the smooth skin of a silver birch, or the rough bark of a pine. In spring I touch the branches of trees hopefully in search of a bud, the first sign of awakening Nature after her winter’s sleep. I feel the delightful texture of a flower, and discover its remarkable folds; and something of the miracle of Nature is revealed to me. Occasionally, if I am very fortunate, I place my hand gently in a small tree and feel the happy quiver of a bird in full song. I am delighted to have cool waters of a brook rush through my open fingers.
各种文体写作的要求和特点

各种文体写作的要求和特点
(1)记叙文。
记叙文一般是通过组图的形式来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2)描写文。
一般是要求描写一个人物、地点或是指明线路等。
(3)说明文。
是用以解释说明观点,或说明用途、用法等。
(4)议论文。
是要求对某件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可以说服读者。
(5)应用文。
一般多为书信、日记、通知等。
(6)开放式作文。
随着高考英语的改革,英语作文的命题更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作文不同于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往往给出较为详细的提示,考生只需把提示要点转译成英语,加上一些适当的连接词连接上下文就行了,所以书面表达常有参考范文。
而开放式作文只给出主题或几点提示,由考生去发挥、构思,考生的思路是不同的,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不会一样,所以开放式作文一般没有参考范文。
开放式作文的解题思路和汉语作文非常相象。
首先要明确主题,然后根据主题搭建文章的结构,即写作提纲,接着进行文章的血肉填充。
在拟写提纲时要注意突出主题,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有逻辑顺序。
古代对屄的描写-定义说明解析

古代对屄的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古代对屄的描写",作为一篇长文,涉及到了对于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对于女性身体形象的探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索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屄的描写方式,并分析这些描写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将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和历史资料,了解古代人们对于屄这一身体部位的认知、表达和解读。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旨在深入探讨古代文化对于女性身体形象的塑造和表达方式,并试图从中发现对于当代的意义和启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分析古代对于屄的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定位、语言表述以及隐含的意象,从而揭示出古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认知和定位。
通过对古代文献和历史资料的挖掘,我们可以回顾和理解古代人们对于屄这一身体部位的特殊意义和文化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探究这些描写对于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对于当代我们的反思和启示。
最后,我们将对古代对于屄的描写进行总结,并探讨这些描写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展望未来对于屄的描写可能的发展方向,并思考当代人们对于女性身体形象的认同和呈现方式。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古代对于屄的描写,以及这些描写对于当代文化和认知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于女性身体形象的思考,以及对于文学作品中描绘身体的审美和意义的关注。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古代对屄的描写: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阐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将简要总结古代对屄的描写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第二部分:正文在正文中,我们将分析古代对屄的描写的要点,着重探讨几个重要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2.1 古代对屄的描写要点1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考察古代文学作品中对屄的描写方式和手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对相关作品的分析,我们将探讨古代文人如何运用形象、比喻、修辞等手法来描绘女性的私密部位。
对玄奘衣服的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对玄奘衣服的描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玄奘,全名玄奘三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高僧、翻译家和佛学家。
他于唐代七世纪前往印度取经,历经艰辛,终于将大量佛经翻译成中文,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玄奘以其坚定的信仰、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成为后世崇尚的楷模。
在玄奘的修行生涯中,他以清苦简朴的生活方式闻名。
尽管他面对艰难困顿,却总是坚守佛教的戒律和修行原则,一贯身着朴素的僧袍。
玄奘的衣服既是他修行的象征,也是他人格力量的体现。
本文将对玄奘的衣服进行详细的描写,以展现玄奘的形象及其修行之道。
首先,我们将从外观、材质和细节三个方面展开描写,并分析玄奘衣服的整体印象和其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玄奘衣服的历史价值,以期更好地理解玄奘及其时代的文化背景。
通过对玄奘衣服的描写,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僧人的信仰和修行坚持,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佛教文化的魅力和玄奘传世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用文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关于玄奘衣服的生动画面,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佛教文化的兴趣,并传递出一种对于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美好追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以下是本文的结构:2. 正文:2.1 玄奘衣服的外观描写: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描述玄奘衣服的外观特点,包括颜色、款式、设计和装饰等方面的描写。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体验玄奘衣服的外观魅力。
2.2 玄奘衣服的材质描写:这一部分将针对玄奘衣服的材质进行详细的描写,从纤维的质地、光泽度、柔软度以及手感等方面进行描述。
通过描绘材质的特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玄奘衣服的质感和品质。
2.3 玄奘衣服的细节描写: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关注玄奘衣服的细节,包括衣领、袖口、纽扣、褶皱等方面的描写。
通过描绘细节,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玄奘衣服的精致工艺和细腻之处。
3. 结论:3.1 对玄奘衣服的整体印象:这一部分将总结对玄奘衣服的整体印象,通过表达个人感受和观点,读者可以了解到作者对玄奘衣服所产生的整体印象。
五年级上册语文《松鼠》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松鼠》知识点
《松鼠》是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以下是关于《松鼠》这篇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1. 课文概述:《松鼠》是一篇记叙文,通过对松鼠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松鼠的活泼机敏、勤奋努力的形象。
2. 松鼠的特点:松鼠属于啮齿类动物,体型小巧,有四只爪子和长长的尾巴。
它们常常爬树活动,而且身手敏捷,能够在树木之间跳来跳去。
松鼠爪子灵活,爪子下面有尖而锐的爪子,能够紧紧抓住树枝,不易失足。
3. 松鼠的生活习性:松鼠喜欢吃果实、松子等坚果类食物,也会收集食物储存起来,以备冬季缺食之用。
它们在秋天采摘坚果时会从树上摔下来,但它们不会受伤,因为它们会尽快翻身爬起来。
4. 松鼠的活动:松鼠白天活动,晚上则休息。
它们喜欢在枝头上追赶玩耍,同时也是聪明的“收秋小工”,帮助树木分散果实的种子,起到了传播树种的作用。
5. 对松鼠的喜爱: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通过学习《松鼠》,学生可以了解到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对自然界生物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语文书第二单元写作品的梗概作文

语文书第二单元写作品的梗概作文篇1有一天,小明去参加外公外婆家乡的一个特别的节日活动。
在那里,他看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和很多有趣的表演。
小明特别喜欢观看舞狮表演,那个舞狮真是太酷了,红彤彤的,一边跳舞一边把嘴一张一合,就好像真的狮子一样!小明看得可入迷了。
节日结束后,小明还不想回家,他想继续探索这个神奇的地方。
于是,他偷偷跑到了镇上的一个古老庙宇里去。
庙宇里面真是什么古怪的东西都有,小明看得眼花缭乱。
更奇怪的是,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位神秘的老人。
这位老人长着白花花的胡子,说话声音很沙哑,但是待人却很友善。
老人给小明讲述了很多有趣的传说故事,小明听得太入神了,都不知道时间过去多久。
突然,小明发现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他着急地想离开,可是却迷路了!庙宇里黑漆漆的,小明找不到出路,吓得直哭。
就在这时,那位神秘的老人又出现了,他拿着一盏古老的油灯,为小明照亮了前路,终于让小明顺利地出了庙宇,平安回到了家中。
这就是我们语文书里的这个单元的故事情节啦!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很想亲自去体验小明的这次奇遇呢?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和有趣的对话呢,大家一定要认真去阅读哦。
篇2【语文书第二单元写作品的梗概作文】大家好啊!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语文书第二单元写作品的梗概。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感恩的心",里面收录了好几篇写作品。
第一篇是《感恩老师》,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小朋友怎么感谢自己的老师的。
小朋友叫小华,他很喜欢上学,因为学校里有一位很好的老师。
老师不但教课很有耐心,而且对每个学生都很关心。
有一次,小华生病了,老师还特地去看望他。
小华觉得老师太好了,就决定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二篇文章是《感恩父母》。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怎么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小女孩叫小丽,她有一天早上起来很晚,妈妈已经做好早饭在等她了。
小丽赶紧吃完饭,妈妈就给她做好午饭盒。
到了晚上,爸爸下班回来,妈妈又做好晚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文概述
一、描写文的含义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
的一种表达方法。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手法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和说明文字中,有时也把它当作一种辅助手段。
叙述和描写是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
叙述往往侧重于一般过程的记述,读者只能得到事物的概括、综合的了解;而描写则侧重于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描绘,使读者得到具体的、明确的认识和感觉。
描写能让读者对人物或景物获得具体鲜明的形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能使文章产生艺术感染力。
具体地说,描写是为了再现自然风光,描绘人物的形象面貌和内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并通过它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描写的对象
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1.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是透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如《孔乙己》、《廉颇蔺相如列传》两文,便是综
合了上述的描写手法,将文中的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语。
2.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包括自然风景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写景可以表现出人与现实自然的环境、自然
的复杂联系。
通过自然景物、社会环境和场面的描绘,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衬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和心境,
为人物活动提供相应的场所和环境背景。
从而烘托人
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三、描写的方法
1.确定观察点和描写顺序
∙描写的基础是观察,观察要确定观察点,因为距离和角度不同,观察者所感受的人和物的形象也就不
同。
而观察者可立定在一个地方,向前后左右上下
观望。
或乘搭运载工具,边移动边观察。
∙描写的顺序可以根据客观事物连接的顺序:或者按空间由左至右(由右至左,先中间后两边),由上
至下(由下至上),由远至近(由近至远);或者
依时间由先而后,由春至冬;或者按构造由整体至
局部,由主干至枝叶。
总之,描写要注意顺序、层
次,不可忽东忽西,杂乱无章。
2.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而言,可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
对描写的对鱼作正面的、直接的描写。
∙间接描写又称为侧面描写,指对描写的对象不进行直接描写,而是由第三者介绍、反映或采用间接烘
托的方法进行描写。
3.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用朴素、洗鍊的笔怯,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重在传神。
∙细描也叫工笔细描,是对描写的对象细腻的、一笔一画的着意刻划。
它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采用生
动贴切的比喻,细腻动人的笔触,绚丽多彩的文字,
把形象描绘得神情毕肖,真切感人。
4.主观描写和客观描写
∙主观描写即作者带着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的事物,在再现被描写对象的客观状貌中,渗透著作者主观
上喜怒哀乐的思想情绪。
在一些形象性的文章,特
别是文学作品中,多采用这种描写。
∙客观描写是指不带作者的主观情绪,客观地、具体地准确地摹写对象的本来状貌。
一般多用于科学性
较强的文章中。
5.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的描写,它是记叙性文章的最小描写单位。
在任何一篇
文学作品或记叙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把人
物、故事或环境的最细微,最本质的情状特点,鲜
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让者面前。
四、描写文的要求
一篇好的描写文应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目的明确。
描写的对象不同,场合不同,要从文章的全局来考虑,从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和景物的
需要来考虑,还要考虑到体裁和篇幅的限制,每一段描
写的目的和作用都要明确,不要为描写而描写。
第二、特征突出。
想把人物或景物写活,必须抓住最能反映描写对象本质特征的地方,倾注全力加以刻画,才能使描写的人物或景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第三、形神兼备。
描写不但要追求形似,而且更要
追求神似;对于任何一个客观对象的描写,没有外部形
态的「似」,「神」便无从附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如果放弃内在神似的追求,结果,被描写的对象只能是
没有生命和光彩的躯壳。
形神兼备,才能使被描写的对
象生动逼真,呼之欲出。
第四、具新鲜感。
描写中切忌呆板模仿,步趋别人,要有独创的路子,否则毫无新鲜感,只似学舌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