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标准条款.pptx
合集下载
ISO9001-2015PPT参考幻灯片

3焦点明确目标清晰除了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焦点外还强调了以稳定提供产品服务为关注点持续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不断改进创新68领导作用和承诺与最高管理者沟通了解组织的质量文化组织是否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实现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向顾客交付价值实现期望的业务结果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导向
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2015标准)
19
术语
产品:在组织和顾客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的情况下, 组织生产的输出。
通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有形的。 硬件是有形的,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流程性材料是有形的, 其量具具有连续的特性;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的。 在供方和顾客之间未发生任何必然交易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产 品的生产。但在产品交付给顾客时,通常包含服务因素。 产品是广义的概念,可以是交付给顾客的最终产品,也可以是 半成品或采购产品。 质量管理关注的是“预期产品”,“非预期产品”是其他管理 体系关注的对象。
外部因素:法律的、技术的、竞争的、市场的、文化的、社会的 和经济的环境。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间接的、长远的,外部环 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导致组织发展的重大变革。
12
术语
当今,组织所面临的环境表现如下特征: ——变化加快、市场全球化和知识作为主要资源出现; ——质量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顾客满意的范畴,它可以直接影响组
质量管理活动已经不仅仅是通过ISO 9001的认证,而是能切实帮 助组织获得长期成功的工具。从广义上讲,这意味着推进质量不只 是组织寻求对一系列要求的符合性,而是作为组织使用ISO 9004或 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个桥梁,以及继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作用。
4
ISO9001:2015标准修订
二.ISO9001:2015标准修订 1.修定的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2015标准)
19
术语
产品:在组织和顾客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的情况下, 组织生产的输出。
通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有形的。 硬件是有形的,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流程性材料是有形的, 其量具具有连续的特性;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的。 在供方和顾客之间未发生任何必然交易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产 品的生产。但在产品交付给顾客时,通常包含服务因素。 产品是广义的概念,可以是交付给顾客的最终产品,也可以是 半成品或采购产品。 质量管理关注的是“预期产品”,“非预期产品”是其他管理 体系关注的对象。
外部因素:法律的、技术的、竞争的、市场的、文化的、社会的 和经济的环境。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是间接的、长远的,外部环 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导致组织发展的重大变革。
12
术语
当今,组织所面临的环境表现如下特征: ——变化加快、市场全球化和知识作为主要资源出现; ——质量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顾客满意的范畴,它可以直接影响组
质量管理活动已经不仅仅是通过ISO 9001的认证,而是能切实帮 助组织获得长期成功的工具。从广义上讲,这意味着推进质量不只 是组织寻求对一系列要求的符合性,而是作为组织使用ISO 9004或 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个桥梁,以及继续强化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作用。
4
ISO9001:2015标准修订
二.ISO9001:2015标准修订 1.修定的目标
ISO9001-2015培训PPT课件

添加文字
请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此 处是示例文字,单击编辑文字内容。
需要注意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ISO 9001:2008 7.4采购) •材料规范 •供应商等级标准 •收集供应商信息(评价、选择、考核) •采购要求 •选择 应将前期供应商资料保存(包括没有被 列入合格供应商)以备将使用。
可以不选择本标准,一旦选择即为强制。 •“应”表示要求(可以理解为必须)。 •“宜”表示建议。 •“可以”表示允许。 •“能”表示可能或能够。
2. 质量管理原则
七大原则(新)
八大原则(旧)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 。
6. 策划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注1:应对风险可包括规避风险(如精密设备维护外包),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 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 •注2:机遇可能导致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 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6.2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及其他预期制定与本组织活动有关目标。 •针对已制定目标来制定具体实现目标方法时间表。 •常规:业务活动中已确定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的工作 •特殊:短时间或用特定的方法解决,要制定具体方案(作为独立项目)具体内容见6.2.2
4. 组织的环境
两版文件要求
08版要写文件处
•4.3确定质量体系的范围 (ISO9001:2008中1.2应用) 此处需要文件,如果不写手册没别的地 方放
请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字内容。此 处是示例文字,单击编辑文字内容。
需要注意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ISO 9001:2008 7.4采购) •材料规范 •供应商等级标准 •收集供应商信息(评价、选择、考核) •采购要求 •选择 应将前期供应商资料保存(包括没有被 列入合格供应商)以备将使用。
可以不选择本标准,一旦选择即为强制。 •“应”表示要求(可以理解为必须)。 •“宜”表示建议。 •“可以”表示允许。 •“能”表示可能或能够。
2. 质量管理原则
七大原则(新)
八大原则(旧)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 。
6. 策划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注1:应对风险可包括规避风险(如精密设备维护外包),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 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 •注2:机遇可能导致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 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6.2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及其他预期制定与本组织活动有关目标。 •针对已制定目标来制定具体实现目标方法时间表。 •常规:业务活动中已确定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规范的工作 •特殊:短时间或用特定的方法解决,要制定具体方案(作为独立项目)具体内容见6.2.2
4. 组织的环境
两版文件要求
08版要写文件处
•4.3确定质量体系的范围 (ISO9001:2008中1.2应用) 此处需要文件,如果不写手册没别的地 方放
ISO9001:2015标准条文解读ppt课件

等”)“isonomy”(意为“法平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
称。
.
11
什么是ISO9001呢?
.
22
推行ISO9001标准的好处
人人有职责 事事有程序 作业有标准 体系有监督 不良有纠正
我们:做好,做对,做标准!
客户:满意,接受,有信心!
.
3
3
二.改版的背景
2、倒塌的乡村建筑:土木结构平瓦房(60-70年代甚至更早 的房屋),农村单户自改造房屋(凭传统经验建筑,无建筑设计 保障,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到90年代中期),农村小镇集中规划 用地居民自建房屋(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仍未有建筑设计保 障),乡村小镇公用建筑,如学校、医院、事业单位部门用房普 通砖木和砖混结构居多(有设计保障,但由于经济落后老房更新 迟缓,至今延用70年代房屋较多)
■ ISO9001 是 由 ISO/TC176/SC2 ( 国 际 标 准 化 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 系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 ■所有ISO的国际标准都应每5-8年进行评审, 评审其适用性和适宜性 ■ISO9000族标准已进行了多次修订
.
44
历史沿革
国际标准发布于 2015年9月23日
C.增加组织对环境的重视:新增2条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和4.2 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要求组织确定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 策划的议题和要求,并作为开发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
D.风险和机遇措施:不包含“预防措施”特定要求条款,原因是正式管 理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作为预防工具。且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 境和6.1处理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覆盖了“预防措施”的理念。
H.增强了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承诺,以增强顾客满意,强调质量绩效和 有效性! 原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新版修订整合为七大原则.
ISO9001-2015新版培训课件-PPT

引用标准 引用标准 术语与定义 术语与定义
组织环境 质量管理体系 领导力 管理职责 策划 支持 资源管理 运作 产品实现
绩效评价 测量、分析与改进 改进
原则上,所有MSS(管理体系 标准)应使用一致的结构、通用 的文本和术语,以便其易于使用 和相互兼容。
注:0.1总则 实施本体系标准并不意 味着需要:
(08版: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注1:供方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注2:在合同情况下,供方有时成为“承包方”。 示例:制造商、批发商、产品或服务的零售商或商贩。
3.2.5外部供方:组织以外的供方。
示例:台面加工商?烤漆班组?广告公司?
思考题: 问题1:谁是你的内部供方? 问题2:你是谁的内部供方?
第4章 组织的环境
•要求组织确定影响其目标的相关风险
第5章 领导作用
•要求最高管理者承诺确保实施第4章的内容。
第6章 策划
•要求组织采取行动识别风险和机会
第8章 运行
•要求组织在实施过程中关注风险和机会
第9章 绩效评价
•要求组织监视、测量、评价机会和风险
第10章
•要求组织通过响应风险中的变化而改进(因为有风险,需要改进,而不仅是采取纠正措施进行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 6、基于证据的决策 8、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7、相关方管理
向导识法改机关:领路人有意识的去运用各种方法,一切皆有可能。
习题:结合岗位特点,运用过程分析方法,对某个过程进行分析?
解答分享----
领导用基于风险的思维,强烈整合 过程方法的知识。
愿发功,有大成就。
未来25年 的质量标准
ISO9001:2015新版培训课件
主讲人
目标
课程目标
壹
组织环境 质量管理体系 领导力 管理职责 策划 支持 资源管理 运作 产品实现
绩效评价 测量、分析与改进 改进
原则上,所有MSS(管理体系 标准)应使用一致的结构、通用 的文本和术语,以便其易于使用 和相互兼容。
注:0.1总则 实施本体系标准并不意 味着需要:
(08版: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注1:供方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注2:在合同情况下,供方有时成为“承包方”。 示例:制造商、批发商、产品或服务的零售商或商贩。
3.2.5外部供方:组织以外的供方。
示例:台面加工商?烤漆班组?广告公司?
思考题: 问题1:谁是你的内部供方? 问题2:你是谁的内部供方?
第4章 组织的环境
•要求组织确定影响其目标的相关风险
第5章 领导作用
•要求最高管理者承诺确保实施第4章的内容。
第6章 策划
•要求组织采取行动识别风险和机会
第8章 运行
•要求组织在实施过程中关注风险和机会
第9章 绩效评价
•要求组织监视、测量、评价机会和风险
第10章
•要求组织通过响应风险中的变化而改进(因为有风险,需要改进,而不仅是采取纠正措施进行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 6、基于证据的决策 8、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7、相关方管理
向导识法改机关:领路人有意识的去运用各种方法,一切皆有可能。
习题:结合岗位特点,运用过程分析方法,对某个过程进行分析?
解答分享----
领导用基于风险的思维,强烈整合 过程方法的知识。
愿发功,有大成就。
未来25年 的质量标准
ISO9001:2015新版培训课件
主讲人
目标
课程目标
壹
ISO90012015标准(PPT 69页)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提供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 c)包括对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质量方针应: a) 形成文件; b)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c) 适用时,可为相方所获取; d)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注:质量管理原则可作为质量方针的基础。
16
5领导作用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 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7
4组织的背景环境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 革机会的识别。
注: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 不同,取决于:
a) 组织的规模、活动类型、过程、产品和服务;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
31
7支持
7.5.2 编制和更新(4.2.4) 在编制和更新文件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
a)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 编号等)
注:过程环境可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 素(例如:温度、承认方式、人因工效、大气成分)。
25
7支持
7.1.4 监视和测量设备(7.6)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用于验证产品符合性所需 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满足使 用要求。 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信息,以提供监视和测量设 备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b) 格式(例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 (例如:纸质、电子格式))
c) 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32
7支持
注:质量管理原则可作为质量方针的基础。
16
5领导作用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 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7
4组织的背景环境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 革机会的识别。
注: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可以 不同,取决于:
a) 组织的规模、活动类型、过程、产品和服务;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
31
7支持
7.5.2 编制和更新(4.2.4) 在编制和更新文件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
a)标识和说明(例如:标题、日期、作者、索引 编号等)
注:过程环境可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 素(例如:温度、承认方式、人因工效、大气成分)。
25
7支持
7.1.4 监视和测量设备(7.6)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用于验证产品符合性所需 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满足使 用要求。 组织应保持适当的文件信息,以提供监视和测量设 备满足使用要求的证据。
b) 格式(例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 (例如:纸质、电子格式))
c) 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32
7支持
ISO9001 2015标准课件PPT课件

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标准条款讲解
编辑版ppt
1
目录
◆ISO产生背景及历史沿革
◆标准修订目的及转换时间
◆新标准结构变化
◆重大改变及关键概念
◆主要条款解读
编辑版ppt
2
ISO产生背景
编辑版ppt
3
历史沿革
编辑版ppt
已于2015.9.15 正式发布
4
ISO9001改版目的
◆在接下来的10年或更长时间提供一套稳定的精炼的要求 ◆对所有新的ISO管理体系统一了高阶结构及文本和术语 ◆高阶结构下每个管理体系标准有30%以上相同内容 ◆持续关注有效过程的管理,达到预期的结果 ◆为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使企业以获得持续成功 ◆最终满足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编辑版ppt
11
重大变化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七个实质性变化: 7)其它变化: ——组织环镜,新增2条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镜、4.2理解利益相关方
的需求和期望); ——更加关注外部沟通,将延伸到组织外部; ——引入风险管理概念;比旧版更关注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自愿性义务”代替了“其它要求”; ——独立的关于“预防措施”的条款不再存在; ——“意识”作为单独的子条款出现; ——更加关注合规性评价与绩效评估; ——不再直接要求任命管理者代表。
7
ISO9001
标 准
重大变化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七个实质性变化: 1)采用新的高级结构
贯彻P——D——C——A循环模式。整个标准结构、每一章节都体现了 PDCA的模式,将“附录SL”结构导入ISO9001:2015 。 2)进一步深化“过程方法+PCDA+基于风险考虑”管理思想 在标准引言中给出了过程方法定义:过程方法包括系统性地定义和管理 过程及相互作用,以达到与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一致的预期结果。
编辑版ppt
1
目录
◆ISO产生背景及历史沿革
◆标准修订目的及转换时间
◆新标准结构变化
◆重大改变及关键概念
◆主要条款解读
编辑版ppt
2
ISO产生背景
编辑版ppt
3
历史沿革
编辑版ppt
已于2015.9.15 正式发布
4
ISO9001改版目的
◆在接下来的10年或更长时间提供一套稳定的精炼的要求 ◆对所有新的ISO管理体系统一了高阶结构及文本和术语 ◆高阶结构下每个管理体系标准有30%以上相同内容 ◆持续关注有效过程的管理,达到预期的结果 ◆为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使企业以获得持续成功 ◆最终满足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编辑版ppt
11
重大变化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七个实质性变化: 7)其它变化: ——组织环镜,新增2条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镜、4.2理解利益相关方
的需求和期望); ——更加关注外部沟通,将延伸到组织外部; ——引入风险管理概念;比旧版更关注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自愿性义务”代替了“其它要求”; ——独立的关于“预防措施”的条款不再存在; ——“意识”作为单独的子条款出现; ——更加关注合规性评价与绩效评估; ——不再直接要求任命管理者代表。
7
ISO9001
标 准
重大变化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有七个实质性变化: 1)采用新的高级结构
贯彻P——D——C——A循环模式。整个标准结构、每一章节都体现了 PDCA的模式,将“附录SL”结构导入ISO9001:2015 。 2)进一步深化“过程方法+PCDA+基于风险考虑”管理思想 在标准引言中给出了过程方法定义:过程方法包括系统性地定义和管理 过程及相互作用,以达到与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一致的预期结果。
ISO9001:2015标准条文解读ppt课件

2、倒塌的乡村建筑:土木结构平瓦房(60-70年代甚至更早 的房屋),农村单户自改造房屋(凭传统经验建筑,无建筑设计 保障,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到90年代中期),农村小镇集中规划 用地居民自建房屋(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仍未有建筑设计保 障),乡村小镇公用建筑,如学校、医院、事业单位部门用房普 通砖木和砖混结构居多(有设计保障,但由于经济落后老房更新 迟缓,至今延用70年代房屋较多)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 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 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
161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2323
4组织的背景环境
删减应仅限于标准第 7.1.4 和 8 章节,且不影响 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能力和 责任。过程外包不是正当的删减理由。
注:外部供应商可以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之外的供方或兄弟 组织。
质量管理管理体系范围应形成文件。
.
2424
4组织的背景环境
4.4 质量管理体系 4.4.1 总则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 其相互作用,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4.4.2 过程方法 组织应将过程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
■ ISO9001 是 由 ISO/TC176/SC2 ( 国 际 标 准 化 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 系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 ■所有ISO的国际标准都应每5-8年进行评审, 评审其适用性和适宜性 ■ISO9000族标准已进行了多次修订
.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 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 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
161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2323
4组织的背景环境
删减应仅限于标准第 7.1.4 和 8 章节,且不影响 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能力和 责任。过程外包不是正当的删减理由。
注:外部供应商可以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之外的供方或兄弟 组织。
质量管理管理体系范围应形成文件。
.
2424
4组织的背景环境
4.4 质量管理体系 4.4.1 总则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 其相互作用,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4.4.2 过程方法 组织应将过程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
■ ISO9001 是 由 ISO/TC176/SC2 ( 国 际 标 准 化 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 系分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 ■所有ISO的国际标准都应每5-8年进行评审, 评审其适用性和适宜性 ■ISO9000族标准已进行了多次修订
.
ISO9001:2015标准培训PPT课件

,
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组织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如下潜在益处:
a) 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 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 c) 应对与其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d) 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内部和外部各方均可使用本标准。
— 25 —
质量管理七项原则
七、关系管理 关系管理贯穿着这些原则所有的活动,公司与顾客,与供应商,与 合作伙伴;领导与员工,领导与领导,员工与员工;通过确定优先 管理的相关方关系,建立起一种畅通的沟通渠道,双赢的合作关系。 与相关方共享信息、共享知识和资源。不得不说,这些关系在适当 时,将会是公司改进的方向,宝贵的财产。
2015产品产品和服务不包括不适用参见a5条款的适用性说明管理者代表未使用分配类似的职责和权限但对一个单独的管理者代表不做要求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记录形成文件的信息形成文件的信息工作环境过程运行的环境监视和测量设备监视和测量资源采购的产品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外部供方理解组织的环境organizationitscontext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understandingitscontext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10
— 10 —
2015新版标准的主要变化
3、细化了管理承诺: 将2008标准中的“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更改为
“5领导作用”、“5.1领导作用和承诺”并在“5.1.1总则” 中从10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与细化了领导承诺的具体内容。
— 11 —
11
2015新版标准的主要变化
4、突出对风险和机遇的关注: 增加“第6章策划”:并明确“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知识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及顾客满意所需的知识。 这些知识应得到保
持、保护、需要时便于获取。
9
学海无涯 在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趋势时,组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基础,确定如何获取必需的更多知 识。(见 6.3) 7.2 能力 组织应: a)确定在组织控制下从事影响质量绩效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 c)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取必要的能力,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d)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提供能力的证据。 注:适当的措施可包括,例如提供培训、辅导、重新分配任务、招聘胜任的人员等。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标准 4.1 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 b)标准 4.2 条款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描述为组织所包含的产品、服务、主要过程和地点。
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时,对不适用的标准条款,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及其理由 形成文件。删减应仅限于标准第 7.1、4 和 8 章节,且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 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能力和责任。过程外包不
1. 总则 组织应实施与顾客沟通所需的过程,以确定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7 支持 1. 资源 1. 总则
8
学海无涯 组织应确定、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组织应考虑:
a) 现有的资源、能力、局限 b) 外包的产品和服务 7.1.2 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其运行和确保产品、服务符合性和顾客满意所需的基础设施。 注:基础设施可包括:
a) 建筑物和相关的设施 b) 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c) 运输、通讯和信息系统 3. 过程环境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其运行和确保产品、服务符合性和顾客满意所需的过程环境。 注:过程环境可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例如:温度、承认方式、 人因工效、大气成分)。
5
学海无涯 f) 传达有效的质量管理以及满足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要求的重要性; g)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的输出; h) 吸纳、指导和支持员工参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 增强持续改进和创新; j) 支持其他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 5.1.2 针对顾客需求和期望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针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 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性、顾客满意的风险得到识别和应对; b) 顾客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c) 保持以稳定提供满足顾客和相关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为焦点; d) 保持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焦点; 注:本标准中的“业务”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对组织存在的目的很重要的活动。 5.2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方针应: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提供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 c)包括对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质量方针应: a) 形成文件; b)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c) 适用时,可为相方所获取; d)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注:质量管理原则可作为质量方针的基础。
7.3 意识 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应意识到: a) 质量方针 b) 相关的质量目标 c) 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 d) 偏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7.4 沟通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的需求,包括: a) 沟通的内容 b) 沟通的时机 c) 沟通的对象 5. 形成文件的信息 1. 总则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
6
学海无 涯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并规定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 确保过程相互作用并产生期望的结果; 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d)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6 策划 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 4.1 和 4.2 的要求,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期望的结果; b) 确保组织能稳定地实现产品、服务符合要求和顾客满意; c) 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 d)实现持续改进。 组织应策划: a)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b) 如何 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见 4.4)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采取的任何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都应与其对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的潜在影 响相适应。 注:可选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等。
7
学海无 涯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层次、过程上建立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应:
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b)与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相 关 c)可测量(可行时) d)考虑适用的要求 e)得到监测 f)得到沟通 g)适当时进行更新 组织应将质量目标形成文件。 在策划目标的实现时,组织应确定: a) 做什么; b) 所需的资源(见 7.1); c) 责任人; d) 完成的时间表; e) 结果如何评价。 6.3 变更的策划 组织应确定变更的需求和机会,以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绩效。 组织应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变更,识别风险和机遇,并评价变更的潜在后果。 注:变更控制的特定要求在第 8 条规定。
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2. 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 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2
学海无涯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 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09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 GB/T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 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 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 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 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3
组织应确定:
学海无 涯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 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a) 建立过程准则;
b) 按准则要求实施过程控制;
c) 保持充分的文件信息,以确信过程按策划的要求实施。
组织应控制计划的变更,评价非预期的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任何不良影响 (见 8.4)。
组织应确保由外部供方实施的职能或过程得到控制。
注:组织的某项职能或过程由外部供方实施通常称作为外包。
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是正当的删减理由。 注:外部供应商可以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之外的供方或兄弟组织。
质量管理管理体系范围应形成文件。
4.4 质量管理体系
4
学海无 涯 1. 总则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 续改进。 2. 过程方法 组织应将过程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 a)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 b) 确定每个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c)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d) 确定产生非预期的输出或过程失效对产品、服务和顾客满意带来的风险; e) 确定所需的准则、方法、测量及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f) 确定和提供资源; g) 规定职责和权限; h) 实施所需的措施以实现策划的结果; i) 监测、分析这些过程,必要时变更,以确保过程持续产生期望的结果; j) 确保持续改进这些过程。 5 领导作用 1. 领导作用与承诺 1. 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a) 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到建立,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b) 确保质量方针在组织内得到理解和实施; c)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纳入组织的业务运作; d) 提高过程方法的意识; e)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资源的获得;
学海无 涯
ISO9001:2015 标准条款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1. 领导作用和承诺 2. 质量方针 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1. 资源 2. 能力 3. 意识 4. 沟通
a) 分发、访问、回收、使用; b) 存放、保护,包括保持清晰; c) 更改的控制(如:版本控制); d) 保留和处置。 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应确保得到识别和控制。 注:“访问”指仅得到查阅文件的许可,或授权查阅和修改文件。
持、保护、需要时便于获取。
9
学海无涯 在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趋势时,组织应考虑现有的知识基础,确定如何获取必需的更多知 识。(见 6.3) 7.2 能力 组织应: a)确定在组织控制下从事影响质量绩效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 c)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取必要的能力,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d)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提供能力的证据。 注:适当的措施可包括,例如提供培训、辅导、重新分配任务、招聘胜任的人员等。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标准 4.1 条款中提到的内部和外部事宜 b)标准 4.2 条款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应描述为组织所包含的产品、服务、主要过程和地点。
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时,对不适用的标准条款,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及其理由 形成文件。删减应仅限于标准第 7.1、4 和 8 章节,且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 要求和顾客满意的能力和责任。过程外包不
1. 总则 组织应实施与顾客沟通所需的过程,以确定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7 支持 1. 资源 1. 总则
8
学海无涯 组织应确定、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组织应考虑:
a) 现有的资源、能力、局限 b) 外包的产品和服务 7.1.2 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其运行和确保产品、服务符合性和顾客满意所需的基础设施。 注:基础设施可包括:
a) 建筑物和相关的设施 b) 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 c) 运输、通讯和信息系统 3. 过程环境 组织应确定、提供和维护其运行和确保产品、服务符合性和顾客满意所需的过程环境。 注:过程环境可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例如:温度、承认方式、 人因工效、大气成分)。
5
学海无涯 f) 传达有效的质量管理以及满足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要求的重要性; g)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的输出; h) 吸纳、指导和支持员工参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 增强持续改进和创新; j) 支持其他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证实其领导作用。 5.1.2 针对顾客需求和期望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针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 可能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性、顾客满意的风险得到识别和应对; b) 顾客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c) 保持以稳定提供满足顾客和相关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为焦点; d) 保持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焦点; 注:本标准中的“业务”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对组织存在的目的很重要的活动。 5.2 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质量方针,方针应: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提供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 c)包括对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质量方针应: a) 形成文件; b) 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c) 适用时,可为相方所获取; d)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注:质量管理原则可作为质量方针的基础。
7.3 意识 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应意识到: a) 质量方针 b) 相关的质量目标 c) 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 d) 偏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7.4 沟通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的需求,包括: a) 沟通的内容 b) 沟通的时机 c) 沟通的对象 5. 形成文件的信息 1. 总则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
6
学海无 涯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相关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并规定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 确保过程相互作用并产生期望的结果; 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d)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6 策划 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 4.1 和 4.2 的要求,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期望的结果; b) 确保组织能稳定地实现产品、服务符合要求和顾客满意; c) 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 d)实现持续改进。 组织应策划: a)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b) 如何 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见 4.4)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采取的任何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都应与其对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的潜在影 响相适应。 注:可选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接受等。
7
学海无 涯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层次、过程上建立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应:
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b)与产品、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相 关 c)可测量(可行时) d)考虑适用的要求 e)得到监测 f)得到沟通 g)适当时进行更新 组织应将质量目标形成文件。 在策划目标的实现时,组织应确定: a) 做什么; b) 所需的资源(见 7.1); c) 责任人; d) 完成的时间表; e) 结果如何评价。 6.3 变更的策划 组织应确定变更的需求和机会,以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绩效。 组织应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变更,识别风险和机遇,并评价变更的潜在后果。 注:变更控制的特定要求在第 8 条规定。
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2. 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 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2
学海无涯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 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09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 GB/T19000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 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 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 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 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3
组织应确定:
学海无 涯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 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a) 建立过程准则;
b) 按准则要求实施过程控制;
c) 保持充分的文件信息,以确信过程按策划的要求实施。
组织应控制计划的变更,评价非预期的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任何不良影响 (见 8.4)。
组织应确保由外部供方实施的职能或过程得到控制。
注:组织的某项职能或过程由外部供方实施通常称作为外包。
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是正当的删减理由。 注:外部供应商可以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之外的供方或兄弟组织。
质量管理管理体系范围应形成文件。
4.4 质量管理体系
4
学海无 涯 1. 总则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 续改进。 2. 过程方法 组织应将过程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 a)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 b) 确定每个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c)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d) 确定产生非预期的输出或过程失效对产品、服务和顾客满意带来的风险; e) 确定所需的准则、方法、测量及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f) 确定和提供资源; g) 规定职责和权限; h) 实施所需的措施以实现策划的结果; i) 监测、分析这些过程,必要时变更,以确保过程持续产生期望的结果; j) 确保持续改进这些过程。 5 领导作用 1. 领导作用与承诺 1. 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面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与承诺: a) 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到建立,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b) 确保质量方针在组织内得到理解和实施; c)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纳入组织的业务运作; d) 提高过程方法的意识; e)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资源的获得;
学海无 涯
ISO9001:2015 标准条款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1. 领导作用和承诺 2. 质量方针 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1. 资源 2. 能力 3. 意识 4. 沟通
a) 分发、访问、回收、使用; b) 存放、保护,包括保持清晰; c) 更改的控制(如:版本控制); d) 保留和处置。 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应确保得到识别和控制。 注:“访问”指仅得到查阅文件的许可,或授权查阅和修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