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检测二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测试卷(2)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测试卷(2)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CH2=CH2B.CH3CH2CHO C.CH3COOCH=CH2D.CH3CH(OH)CH3 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为:C.乙炔的结构式:CH≡CH D.羟基的电子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豆浆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试管底部均有固体析出B.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C.向麦芽糖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D.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正已烷,光照下振荡后静置,溶液出现分层,上下两层液体均为无色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小块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立即向集气瓶中通入氯气,最终有白色固体生成B.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的方式来放气C.使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离的实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动相中溶解能力更大,所以红墨水在流动相中相对分配的更多,最终出现在粉笔的上端D.碘遇淀粉呈蓝色的灵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当高于50℃时,就不易显色5.硝苯地平缓释片常用语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硝苯地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8组吸收峰B.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氯代时,有2种一氯代物C.1mol该分子最多可以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D.其酸性水解产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其一氯代物有4种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8.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9.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 将石蜡油蒸气依次通过加热的内含碎瓷片的玻璃管、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中含有不饱和键的烃B 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浓H2SO4具有吸水性C 将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滴入硝酸亚铁溶液中,溶液黄色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A.A B.B C.C D.D10.人类肝脏蛋白质两谱三图三库基本架构已完成,它将为肝脏疾病的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则( )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解析因为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变化有关,故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故A、B错误;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所以上升时间比较短,由P=Wt知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C2.如图1所示,滑雪者由静止开始沿斜坡从A点自由滑下,然后在水平面上前进至B点停下。

已知斜坡、水平面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滑雪者(包括滑雪板)的质量为m。

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

在滑雪者经过AB 段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图1A.大于μmgL B.等于μmgLC.小于μmgL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滑雪者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μmg AC cos θ+μmg CB,由题图可知AC cos θ+CB=L,联立两式可得:W f=μmgL,故B正确。

答案 B3.如图2所示,用外力F=20 N沿斜面将一个质量m=2 kg的木块,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拉到斜面顶端时速度为v=10 m/s。

若斜面的摩擦力恒为重力的0.2,斜面的高度h=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 m/s2)( )图2A .合力做功为100 JB .重力做功为100 JC .摩擦力做功为-200 JD .外力F 做功为200 J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有W 合=12mv 2-0,代入数据,得W 合=100 J ,选项A 正确;重力做功为W G =-mgh =-100 J ,选项B 错误;物体沿斜面上滑的过程中,拉力F 做正功,摩擦力f 做负功,重力做负功,有W 合=Fx -fx -mgh (其中x 为斜面的长度),又F =20 N 、f =0.2G =4 N ,W G =-mgh =-100 J ,解得Fx =250 J ,fx =50 J ,选项C 、D 错误。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检测题(含答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检测题(含答案)

第七章力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一个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作用点有关C.力的方向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3.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4.假如地球失去引力,下列设想不正确的是()A.物体将没有质量B.即使杯口向下,杯中水也不会自动流出C.人跳起后,将不再落回地面D.各种球类运动将无法进行5.下面是小玲对力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靠近的两个磁极没有接触,不会有力的作用C.马拉车,车前进,说明马对车施加了力;马没有后退,说明车对马没有施加力D.篮球撞击篮板时,篮板受到了篮球的作用力,同时篮球也受到了篮板的作用力6.下列现象利用摩擦的是()A.汽车刹车B.拔河比赛C.往地上打木桩D.往黑板上写粉笔字7.测一个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是()A.量程,分度值B.量程,分度值C.量程,分度值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8.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B.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9.下列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行车刹车时,闸皮与车圈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传送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被传送的物体不受摩擦力C.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可减小摩擦力D.所有的摩擦力都和压力成正比10.为了防止在卫生间的地面上滑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穿上光滑鞋底的拖鞋B.放置防滑地板胶垫C.洗澡后将地板擦干D.铺上刻有花纹的地板砖11.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1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现使木块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但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为()A. B. C.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贝贝用绳拴住水桶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一个向上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手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它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

【单元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与解析

【单元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与解析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质量检测卷(二)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共25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63.5°=63°50′B.18°18′18″=18.33°C.36.15°=36.15′D.28°39′+17°31'=46°10′2.如图,AB=CD,那么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A.AC=BD B.AC<BD C.AC>BD D.不能确定3.已知线段AB=12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点P是线段AB的中点,则线段PC的长度是()A.2cm B.2cm或10cm C.10cm D.2cm或8c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角有补角,那么这个角必是钝角B.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小90°C.若∠1+∠2+∠3=180°,则∠1+∠2+∠3互补D.如果∠a、∠β互余,∠β、∠γ互余,那么∠α与∠γ也互为余角5.如图,佳佳从A处沿正南方向骑行到B处,再右转60°骑行到C处,然后左转80°继续骑行,此时佳佳骑行的方向为()A.南偏西20°B.南偏西80°C.南偏东20°D.南偏东80°6.如图所示,点O在直线AB上,OE平分∠AOC,∠EOF=90°,则∠COF与∠AOE的关系是()A.相等B.互余C.互补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7.将钝角,直角,平角,锐角由小到大依次排列,顺序是.8.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且AC=2.5cm,则AB=cm.9.若∠1=35°21,则∠1的补角是.10.若∠A=37°12′,则∠A的余角度数是.11.如图,BC=AB,D为AC的中点,DC=3cm,则AB的长是cm.12.如图,已知线段AC=7cm,AD=2cm,C为线段DB的中点,则线段AB=cm.13.已知:∠AOB=90°,∠BOC=30°,OM,ON分别平分∠AOB,∠BOC,则∠MON=.14.如图,已知∠AOD是平角,OC是∠BOD的平分线,若∠AOB=40°,则∠COD=.15.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作折叠,使顶点A落在A'处,DE为折痕,将∠BEA'对折,使得B'落在直线EA'上,得折痕EG,若EA'恰好平分∠DEB,则∠DEA'=°.16.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度,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度,若∠AOC=∠AOB,则OC的方向是.17.在同一平面内,若∠AOB=50°,∠AOC=40°,∠BOD=30°,则∠DOC的度数是°.18.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平分∠BOC,射线OE在∠AOC的内部,且∠DOE=90°,写出图中所有互为余角的角:.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题(1)131°28'﹣32'15''(2)58°38'27''+47°42'40''(3)25°38'45''×3(4)109°15'24''÷420.已知线段AB=14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AM的长.2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补角的还少12°,求这个角的度数.22.比较图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的大小,并把它们用“<”号连接起来.在图中,AC=AB+BC,AB=AD﹣DB,类似地,还能写出哪些有关线段的和与差的关系式?23.如图,已知∠AOB=40°,∠BOC=3∠AOB,OD平分∠AOC,求∠COD的度数.解:∵∠BOC=3∠,∠AOB=40°,∴∠BOC=°∴∠AOC=+∴∠AOC=160°∵OD平分∠AOC∴∠COD==°.24.如图,∠AOC与∠BOC互余,OD平分∠BOC,∠AOE=2∠EOC.(1)若∠AOD=75°,求∠AOE的度数.(2)若∠DOE=36°,求∠EOC的度数.25.如图1,点O在直线AB上,过点O在直线同侧作两条射线OC,OD,OM,ON分别是∠AOC,∠BOD的角平分线.(1)若∠COD=110°,那么∠MON是多少度?(2)若∠COD=α,请你猜想∠MON是多少度(结果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并说明理由.(3)其实线段的计算和角的计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图2,已知线段AB=m,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线段CD=n,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MN的长.(结果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63.5°=63°50′B.18°18′18″=18.33°C.36.15°=36.15′D.28°39′+17°31'=46°10′【答案】D【解答】解:A、63.5°=63°30′,计算错误;B、18°18′18″=18.305°,计算错误;C、36.15°=36.9′,计算错误;D、28°39′+17°31'=46°10',计算正确;故选:D.【知识点】度分秒的换算2.如图,AB=CD,那么AC与BD的大小关系是()A.AC=BD B.AC<BD C.AC>BD D.不能确定【答案】A【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AB=CD,而CB为AB和CD共有线段,故AC=BD.故选:A.【知识点】比较线段的长短3.已知线段AB=12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点P是线段AB的中点,则线段PC的长度是()A.2cm B.2cm或10cm C.10cm D.2cm或8cm【答案】B【解答】解:∵线段AB=12cm,点P是线段AB的中点,∴BP=AB=6(cm),如图1,线段BC不在线段AB上时,PC=BP+BC=6+4=10(cm),如图2,线段BC在线段AB上时,PC=BP﹣BC=6﹣4=2(cm),综上所述,线段PC的长度是10或2cm.故选:B.【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一个角有补角,那么这个角必是钝角B.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小90°C.若∠1+∠2+∠3=180°,则∠1+∠2+∠3互补D.如果∠a、∠β互余,∠β、∠γ互余,那么∠α与∠γ也互为余角【答案】B【解答】解:A、90°的补角为90°,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小90°,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C、当两个角的和为180°,则这两个角互补,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D、∠a、∠β互余,∠β、∠γ互余,那么∠α与∠γ的差为90°,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知识点】余角和补角5.如图,佳佳从A处沿正南方向骑行到B处,再右转60°骑行到C处,然后左转80°继续骑行,此时佳佳骑行的方向为()A.南偏西20°B.南偏西80°C.南偏东20°D.南偏东80°【答案】C【解答】解:过点C作DC∥AB,如图:∵DC∥AB,∠GBH=60°,∴∠HCF=∠GBH=60°.∵∠HCE=80°,∴∠ECF=∠HCE﹣∠HCF=80°﹣60°=20°,此时佳佳骑行的方向为南偏东20°,故选:C.【知识点】方向角6.如图所示,点O在直线AB上,OE平分∠AOC,∠EOF=90°,则∠COF与∠AOE的关系是()A.相等B.互余C.互补D.无法确定【答案】B【解答】解:∵∠EOF=90°,∴∠COE+∠COF=90°,∠AOE+∠BOF=180°﹣∠EOF=90°,∴∠AOE和∠BOF互余,∵OE平分∠AOC,∴∠AOE=∠COE,∴∠COF=∠BOF,∠COF和∠AOE互余,故选:B.【知识点】余角和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7.将钝角,直角,平角,锐角由小到大依次排列,顺序是.【答案】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解答】解:将钝角,直角,平角,锐角由小到大依次排列,顺序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故答案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知识点】角的大小比较8.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且AC=2.5cm,则AB=cm.【答案】5【解答】解:根据题意: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且AC=2.5cm,则AB=5.故答案为5.【知识点】比较线段的长短9.若∠1=35°21,则∠1的补角是.【答案】144°39′【解答】解:根据定义,∠1的补角度数是90°﹣35°21′=144°39′.故答案为144°39′.【知识点】余角和补角10.若∠A=37°12′,则∠A的余角度数是.【答案】52°48′【解答】解:∠A的余角=90°﹣37°12′=52°48′.故答案为:52°48′.【知识点】度分秒的换算、余角和补角11.如图,BC=AB,D为AC的中点,DC=3cm,则AB的长是cm.【答案】4【解答】解:∵BC=AB,D为AC的中点,DC=3cm,∴DC=AC=(AB+BC)=(AB+AB)=3,解得AB=4cm.故答案为:4.【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12.如图,已知线段AC=7cm,AD=2cm,C为线段DB的中点,则线段AB=cm.【答案】12【解答】解:∵AC=7cm,AD=2cm,∴CD=AC﹣AD=5cm,∵C为线段DB的中点,∴BC=CD=5cm,∴AB=AC+BC=7+5=12(cm),答:线段AB=12cm,故答案为:12.【知识点】线段的和差13.已知:∠AOB=90°,∠BOC=30°,OM,ON分别平分∠AOB,∠BOC,则∠MON=.【答案】60°或30°【解答】解:此题有两种情况,(1)如图,∵∠AOB=90°,∠BOC=30°,OM、ON分别是∠AOB和∠BOC的平分线,∴∠BOM=∠AOB=×90°=45°,∠BON=∠BOC=×30°=15°,∴∠MON=∠BOM+∠BON=45°+15°=60°.(2)如图,∵∠AOB=90°,∠BOC=30°,OM、ON分别是∠AOB和∠BOC的平分线,∴∠BOM=∠AOB=×90°=45°,∠BON=∠BOC=×30°=15°,∴∠MON=∠BOM﹣∠BON=45°﹣15°=30°.答:∠MON的度数是60°或30°.故答案为:60°或30°.【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14.如图,已知∠AOD是平角,OC是∠BOD的平分线,若∠AOB=40°,则∠COD=.【答案】70°【解答】解:∵∠AOD是平角,∠AOB=40°,∴∠BOD=180°﹣∠AOB=180°﹣40°=140°,∵OC是∠BOD的平分线,∴∠COD=∠COB=∠BOD=70°.故答案是:70°.【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概念15.如图,将长方形纸片的一角作折叠,使顶点A落在A'处,DE为折痕,将∠BEA'对折,使得B'落在直线EA'上,得折痕EG,若EA'恰好平分∠DEB,则∠DEA'=°.【答案】60【解答】解:由折叠可得,∠AED=∠A'ED,∵EA'恰好平分∠DEB,∴∠A'ED=∠A'EB,∴∠DEA'=∠AEB=×180°=60°,故答案为:60.【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16.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度,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度,若∠AOC=∠AOB,则OC的方向是.【答案】北偏东70°【解答】解:∠AOC=∠AOB=90°﹣50°+15°=55°,OC的方向是北偏东15°+55°=70°;故答案为:北偏东70°.【知识点】方向角17.在同一平面内,若∠AOB=50°,∠AOC=40°,∠BOD=30°,则∠DOC的度数是°.【答案】40或20或120或60【解答】解:如图所示:如图1,∠DOC=∠AOB﹣∠AOC+∠BOD=40°,如图2,∠DOC=∠BOD﹣(∠AOB﹣∠AOC)=20°,如图3,∠DOC=∠AOB+∠AOC+∠BOD=120°,如图4,∠DOC=∠AOB+∠AOC﹣∠BOD=60°.故∠DOC的度数是40或20或120或60°.故答案为:40或20或120或60.【知识点】角的计算18.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平分∠BOC,射线OE在∠AOC的内部,且∠DOE=90°,写出图中所有互为余角的角:.【答案】∠1与∠3,∠1与∠4,∠,2与∠3,∠2与∠4【解答】解:图中所有互为余角的角:∠1与∠3,∠1与∠4,∠,2与∠3,∠2与∠4.故答案为:∠1与∠3,∠1与∠4,∠,2与∠3,∠2与∠4.【知识点】余角和补角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题(1)131°28'﹣32'15''(2)58°38'27''+47°42'40''(3)25°38'45''×3(4)109°15'24''÷4【解答】解:(1)131°28'﹣32'15''=130°55'45″(2)58°38'27''+47°42'40''=106°21'7″(3)25°38'45''×3=76°56'15″(4)109°15'24''÷4=27°18'51″【知识点】度分秒的换算20.已知线段AB=14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AM的长.【解答】解:①C点在线段AB上,由线段的和差,得AC=AB﹣BC=14﹣6=8cm,由M是线段AC的中点,得AM=AC=×8=4cm;②C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由线段的和差,得AC=AB+BC=14+6=20cm,由M是线段AC的中点,得AM=AC=×20=10cm.综上所述:AM的长为4cm或10cm.【知识点】两点间的距离2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补角的还少12°,求这个角的度数.【解答】解:设这个角度数是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180°﹣x),由题意得,90°﹣x=(180°﹣x)﹣12°,解得x=76°.答:这个角的度数76°.【知识点】余角和补角22.比较图中以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的大小,并把它们用“<”号连接起来.在图中,AC=AB+BC,AB=AD﹣DB,类似地,还能写出哪些有关线段的和与差的关系式?【解答】解:如图所示,AB<AC<AD,有关线段的和与差的关系式可以为:BD=CB+CD.【知识点】比较线段的长短23.如图,已知∠AOB=40°,∠BOC=3∠AOB,OD平分∠AOC,求∠COD的度数.解:∵∠BOC=3∠,∠AOB=40°,∴∠BOC=°∴∠AOC=+∴∠AOC=160°∵OD平分∠AOC∴∠COD==°.【解答】解:∵∠BOC=3∠AOB,∠AOB=40°,∴∠BOC=120°,∴∠AOC=∠AOB+∠BOC∴∠AOC=160°∵OD平分∠AOC∴∠COD=∠AOC=80°.故答案为AOB;120;∠AOB,∠BOC;∠AOC,80°.【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24.如图,∠AOC与∠BOC互余,OD平分∠BOC,∠AOE=2∠EOC.(1)若∠AOD=75°,求∠AOE的度数.(2)若∠DOE=36°,求∠EOC的度数.【解答】解:(1)∵∠AOC与∠BOC互余,∴∠AOC+∠BOC=90°,即∠AOB=90°,∵∠AOD=75°,∴∠BOD=15°,又∵OD平分∠BOC,∠∴∠BOC=30°,∴∠AOC=60°,又∵∠AOE=2∠EOC,∴;(2)∠EOC=x,则∠DOC=∠DOE﹣∠EOC=36°﹣x,∵OD平分∠BOC,∴∠BOC=2∠DOC=2(36°﹣x),又∵∠AOE=2∠EOC,∴∠AOE=2x,∴2x+x+2(36°﹣x)=90°,∴x=18°.即∠EOC=18°.【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定义、余角和补角25.如图1,点O在直线AB上,过点O在直线同侧作两条射线OC,OD,OM,ON分别是∠AOC,∠BOD的角平分线.(1)若∠COD=110°,那么∠MON是多少度?(2)若∠COD=α,请你猜想∠MON是多少度(结果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并说明理由.(3)其实线段的计算和角的计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图2,已知线段AB=m,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线段CD=n,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MN的长.(结果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解答】解:(1)解法一:∵OM,ON分别是∠AOC,∠BOD的角平分线,∴,,∵∠COD=110°,∴∠AOC+∠BOD=180°﹣110°=70°,∴=;解法二:∵OM,ON分别是∠AOC,∠BOD的角平分线.∴,,∵∠COD=110°,∴∠AOC+∠BOD=180°﹣110°=70°,∴==;(2)解法一:猜想:,∵OM,ON分别是∠AOC,∠BOD的角平分线.∴,,∵∠COD=α,∴∠AOC+∠BOD=180°﹣α,∴==;解法二:猜想:,∵OM,ON分别是∠AOC,∠BOD的角平分线.∴,,∵∠COD=α,∴∠AOC+∠BOD=180°﹣α,∴=;(3)解法一:∵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CD=n,∴AC+BD=m﹣n,∴=;解法二: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CD=n,∴AC+BD=m﹣n,∴=.【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定义。

《好题》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检测题(答案解析)(2)

《好题》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检测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0分)[ID:137499]关于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C6H5CH2OH和C6H5OH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两者互为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2.(0分)[ID:137476]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小块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立即向集气瓶中通入氯气,最终有白色固体生成B.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的方式来放气C.使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离的实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动相中溶解能力更大,所以红墨水在流动相中相对分配的更多,最终出现在粉笔的上端D.碘遇淀粉呈蓝色的灵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当高于50℃时,就不易显色3.(0分)[ID:137469]下列各组有机物以任意比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氧气的质量不变的是A.C3H8、C4H6B.C3H6、C4H6O2C.C2H2、C6H6D.CH4O、C4H4O5 4.(0分)[ID:137450]下列关于乙醇(CH3CH2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与乙酸(CH3COOH)在一定条件能发生酯化反应D.分子中含有羟基5.(0分)[ID:137445]下列各组物质中,实验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烯和环己烷B.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C.乙烷和苯D.乙烯和己烯6.(0分)[ID:137431]下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替代a中饱和食盐水可使产生的乙炔更为纯净B.c中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S、PH3C.d、e中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D.f处产生明亮、伴有浓烟的火焰7.(0分)[ID:13742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苯、甲苯、乙烯、甲烷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最多的是甲苯B .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光照条件下,控制CH 4和Cl 2的比例为1∶1,能够制得纯净的CH 3Cl 和HCl D .石油裂解与裂化的原理相同、目的不同 8.(0分)[ID :13742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 .乙炔具有还原性B .待测液中含Fe 2+C .a 管发生吸氧腐蚀,b 管发生析氢腐蚀D .检验溴乙烷消去反应产物 A .A B .B C .C D .D9.(0分)[ID :137413]2020 年春节前后,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第七章 检测题2

第七章  检测题2

机械振动机械波检测题(时间90分钟,赋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1分)1.如图7-1所示,为某质点沿x轴做简谐振动的图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4s时质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B.在t=1s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以最大值C.在0到1s时间内,质点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D.在t=2s时,质点的位移沿x轴负方向。

加速度也沿x轴负方向图7-12.关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的声波一定是纵波B.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C.响度不仅与声强有关,与声音频率也有关D.对于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来说,由于v=λf,所以频率越高,声速也越大3.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P在左,Q在右),如图图7-2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取值可能有()A.1个B.2个C.3个D.4个图7-24.在图7-3所示的装置中,在曲轴AB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T1,若使把手C周期T2(T2>T1)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1B.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C.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D.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增小图7-35.弹簧振子振动图像如图7-4所示,在t1到t2的时间内()A.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不变B.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改变C.振子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D.振子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图7-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一定是简谐振动B.简谐振动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减小C.回复力一定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D.振动物体两次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7.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17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A.向右做减速运动B.向右做加速运动C.向左做减速运动D.向左做加速运动8.如图7-5所示,一列向+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示时刻为t=0),已知该波周期为4s,则()A.对质点A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B.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做的功相同C.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D.对质点A、B、C来说,在任何连接的二秒内,回复力做功为零图7-59.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 、B 两质点,它们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同,C 是A 、B 的中点,则C 的振动( )A .一定跟A 、B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B .一定跟A 、B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C .跟A 振动方向相同,跟B 点的振动方向相反D .可能跟A 、B 两点振动方向相同,也可能跟A 、B 两点振动方向相反10.甲、乙两小船随水波上下振动,两船相距80m 。

高中数学第七章复数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数学第七章复数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单元素养检测(二)(第七章)(120分钟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 )A.1+2iB.1-2iC.2+iD.2-i【解析】选D.===2-i.2.若复数z-2+3i=1-i,则∣z∣=( )A.3B.4C.5D.6【解析】选C.由z-2+3i=1-i,得z=3-4i,|z|=5.3.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选C.因为复数z===-1-i,所以复数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1,-1)位于第三象限.【补偿训练】(2019·天津高二检测)在复平面上,复数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解析】选A.由题意,复数=1+i,所以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位于第一象限.4.(2019·全国卷Ⅲ)若z(1+i)=2i,则z= ( )A.-1-iB.-1+iC.1-iD.1+i【解题指南】等式两边同除以(1+i),表示出z,再利用复数的除法计算.【解析】选D.z(1+i)=2i,z===i(1-i)=1+i.5.z是纯虚数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A.z+≠0B.z-≠0C.z·≠0D.=-z(z≠0)【解析】选D.(1)设z=bi(b≠0),则=-bi,所以z+=0,所以=-z(z≠0).(2)设z=a+bi(z≠0),则=a-bi,因为=-z,所以a-bi=-(a+bi),即a=0,又z≠0,所以b≠0,所以z是纯虚数,由(1),(2)知z是纯虚数的一个充要条件是=-z(z≠0).6.若关于x的方程x2+(1+2i)x+3m+i=0有实根,则实数m等于( )A. B. C.- D.-【解析】选A.设方程的实数根为x=a(a为实数),则a2+(1+2i)·a+3m+i=0,所以所以7.若i为虚数单位,图中复平面内点Z表示复数z,则表示复数的点是( )A.EB.FC.GD.H【解析】选D.由图可知z=3+i,所以====2-i,对应复平面内的点H.8.已知i为虚数单位,a为实数,复数z=(a-2i)(1+i)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M,则“a=1”是“点M在第四象限”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z=(a-2i)(1+i)=(a+2)+(a-2)i,则点M的坐标为(a+2,a-2),当a=1时,坐标为(3,-1),即点M在第四象限,若点M在第四象限,而a=1却不一定成立,故“a=1”是“点M在第四象限”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复数z=,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z的虚部为iB.|z|2=2C.z2为纯虚数D.=-1+i【解析】选BC.因为复数z===1+i,则z的虚部为1,A不正确.|z|2=2,B正确.z2=(1+i)2=2i为纯虚数,C正确.=1-i,D不正确.10.设z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若z2≥0,则z是实数B.若z2<0,则z是虚数C.若z是虚数,则z2≥0D.若z是纯虚数,则z2<0【解析】选ABD.设z=a+bi,a,b∈R⇒z2=a2-b2+2abi.对选项A:若z2≥0,则b=0⇒z为实数,所以z为实数正确.对选项B:若z2<0,则a=0,且b≠0⇒z为纯虚数,所以z为虚数正确.对选项C:若z为虚数,则z2不一定为实数,所以z2≥0错误.对选项D:若z为纯虚数,则a=0,且b≠0⇒z2<0,所以z2<0正确.11.已知i为虚数单位,z∈C,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若z-(3+2i)=i,则z=3+3iB.若z(3+4i)=25i,则z=4+3iC.若z+|z|=2+i,则z=+iD.若z·(2+i)=10-5i,则=3-4i【解析】选ABC.若z-(3+2i)=i,则z=3+2i+i=3+3i,选项A是真命题.若z(3+4i)=25i,则z====4+3i,选项B是真命题.设z=x+yi(x,y∈R),则由z+|z|=2+i,得x+yi+=2+i,所以解得所以z=+i,所以选项C是真命题.若z·(2+i)=10-5i,则z====3-4i,=3+4i,选项D是假命题.12.下列复数不可能与复数+i(a∈R)相等的是( )A.-2iB.a2+iC.3-a2iD.3+a2i【解析】选ACD.由于+i不可能是纯虚数,而-2i是纯虚数,故-2i和+i不可能相等;当a2=,即a=1时,a2+i和+i相等;因为复数3-a2i的虚部-a2≤0,而+i的虚部为1,故二者不可能相等;若3+a2i和+i相等,则而此方程组无解,故二者不相等.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定义运算=ad-bc,若复数x=,y=,则y=________.【解析】依题意,y=4i(x+i)-2xi=4i2+2xi=-4+=-4+=-4+2=-2.答案:-214.若(a-2i)i=b-i,其中a,b∈R,i是虚数单位,z=(a+bi)2,则=________.【解析】由(a-2i)i=b-i,得ai+2=b-i,即(2-b)+(a+1)i=0,得a=-1,b=2,所以z=(a+bi)2=(-1+2i)2=-3-4i,=5.答案:515.已知=b+i(a,b∈R),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a+b=________.【解析】因为=b+i,所以a+2i=bi-1,所以所以a+b=1.答案:116.已知+i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1=0的一个根,则a=________, b=________. 【解析】把+i代入方程得a+b+1=0,即+i=0.所以即解得答案:1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复平面内有A,B,C三点,点A对应的复数是3+i,向量对应的复数是-2-4i,向量对应的复数是-4-i,求B点对应的复数.【解析】因为向量对应的复数是-2-4i,向量对应的复数是-4-i,所以表示的复数是(4+i)-(2+4i)=2-3i,故=+对应的复数为(3+i)+(2-3i)=5-2i,所以B点对应的复数为5-2i.18.(12分)已知z是复数,z+2i,均为实数(i为虚数单位),对于复数w=(z+ai)2,当a为何值时,w为:(1)实数;(2)虚数;(3)纯虚数.【解析】设z=x+yi(x,y∈R),z+2i=x+(y+2)i,由题意得y=-2,==(x-2i)(2+i)=(2x+2)+(x-4)i.由题意得x=4,所以z=4-2i.因为w=(z+ai)2=(12+4a-a2)+8(a-2)i,(1)当w为实数时,令a-2=0,所以a=2,(2)w为虚数,只要a-2≠0,所以a≠2.(3)w为纯虚数,只要12+4a-a2=0且a-2≠0,所以a=-2或a=6.19.(12分)已知复数z=(1+2m)+(3+m)i(m∈R).(1)若复数z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2)求当m为何值时,|z|最小,并求|z|的最小值.【解析】(1)因为复数z=(1+2m)+(3+m)i(m∈R)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所以解得-3<m<-,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2)|z|2=(1+2m)2+(3+m)2=5m2+10m+10=5(m+1)2+5,所以当m=-1时,|z|min=.20.(12分)已知z1=cos θ+isin 2θ,z2=sin θ+icos θ,当θ为何值时:(1)z1=z2;(2)z1,z2对应点关于实轴对称;(3)|z2|<.【解析】(1)因为z1=z2,所以即解得θ=2kπ+(k∈Z).(2)因为z1与z2对应点关于实轴对称,所以即解得θ=2kπ+π(k∈Z).(3)因为|z2|<,所以<,即3sin2θ+cos2θ<2,化简得sin2θ<,解得-<sin θ<,所以kπ-<θ<kπ+(k∈Z).21.(12分)已知复数z=(2+i)-(其中i是虚数单位,x∈R).(1)若复数z是纯虚数,求x的值;(2)若函数f(x)=|z|2与g(x)=-mx+3的图象有公共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1)因为z=(2+i)-=(2-x)+(1-x)i,且复数z为纯虚数,所以解得x=2.(2)由(1)知函数f(x)=|z|2=(2-x)2+(1-x)2=2x2-6x+5,又函数f(x)与g(x)=-mx+3的图象有公共点,所以方程2x2-6x+5=-mx+3有解,即方程2x2+(m-6)x+2=0有解,所以Δ=(m-6)2-4×2×2≥0,所以m≤2或m≥10.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10,+∞).【补偿训练】已知z1=x2+i,z2=x2+ai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恒成立,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析】依题意,得|z1|=,|z2|=,|z1|>|z2|⇒|z1|2>|z2|2⇒x4+x2+1>x4+a2⇒x2+1>a2⇒-1<a<1.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1).22.(12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tan θ+i)x-(i+2)=0(θ∈R,x∈C)(1)若此方程有实数根,求锐角θ的值;(2)求证:对任意的实数θ(θ≠+kπ),原方程不可能有纯虚数根.【解析】(1)设x∈R是方程x2-(tan θ+i)x-(i+2)=0的根,则x2-xtan θ-2-i(x+1)=0.所以由②得x=-1,代入①得tan θ=1,所以锐角θ=.(2)反证法.若方程有纯虚数根,设为x=ai(a≠0),代入原方程并整理得(-a2+a-2)-(atan θ+1)i=0.所以(*)因为方程-a2+a-2=0无实根,所以方程组(*)无解.故假设不成立,因此原方程无纯虚数根.。

2020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0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项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 )A.绵羊和山羊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东北虎和华南虎经过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亚种C.马和驴交配产生骡以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及有关概念。

物种间的根本界限在于存在生殖隔离,因而不能通过杂交进行基因交流。

绵羊和山羊是两个物种,因此存在生殖隔离。

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然经过长期地理隔离,但尚未发生生殖隔离,因此是两个虎亚种。

马和驴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马和驴交配产生的骡是不育的,不能完成物种间基因交流。

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表明两者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

2.(2019·湖北十堰市高二期末)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 A )A.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B.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C.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D.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和选择保留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解析] 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但相关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A正确;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和选择保留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在人工选择下,都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B、D错误;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结果,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C错误。

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D.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解析] 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为同一物种,不能表现为共同进化;基因突变是自发的,抗生素可以选择抗药性细菌,但不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减小;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检测二
一、选择题
1. 设飞机在飞行中所受空气阻力与它的速度平方成正比,当飞机以速度v 水平匀速飞行 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 ,若飞机以速度3v 水平匀速飞行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 A 3P B 9P C 18P D 27P
2.质量为m 的物体,自高为h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经历时间t 到达斜面底端,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则物体在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是( ) A 、mgv B 、mgvsin θ C 、mgvcos θ D 、mgvtan θ
3.在一水平公路上以一般速度行驶的自行车,设所受阻力为人与车重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 )
A 、10KW
B 、1KW
C 、0.1KW
D 、0.001KW
4.起重机用钢绳吊着质量为m 的重物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一段时间t ,重物速度等于v 。

在这段时间内,钢绳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等于 ( )
A .t v m 2
B .m g v
C .2
2 2v g m t v m + D .2 2 2v
g m t v m -- 5.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P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是 ( )
6.竖直上抛一球,球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球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7.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原来做匀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牵引力F 和阻力F 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则t 1到t 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象应是( )
8.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 =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 =t1时刻力F 的功率是( )
A. 122t m F
B. 2122t m F
C. 12t m F D 2
12t m
F 9.质量为m 的物体沿直线运动,只受到一个力F 的作用.物体的位移l 、速度v 、加速度a 和F 对物体做功功率P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不可能的是(
)
10.质量为m ,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 0的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当它的加速度为a 时,速度为v ,测得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 1 ,假设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则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最大速度是( )
A .v B.P 1ma C.P 0v P 1-mav D.P 1v
P 0-mav
11.一质量为m 的汽车,它的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沿一倾角为α的坡路向上行进,设坡路足够长,摩擦阻力是汽车重力的k 倍,汽车在上坡过程中最大速度为( )
A.P mgsin α
B. Pcos αmg
C. P mg (k +sin α)
D. P
mgk 12.提高物体(如汽车)运动速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和减小阻力因数(设介质阻力与物体运
动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即F 阻=kv 2,k 是阻力因数).当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 0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m ,如果要使物体运动速率增大到2vm ,则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2P 0 B .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k 4
C .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8P 0
D .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k
8
13.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若有两个雨滴从高空中落下,其质量分别为m 1、m 2,至落到地面前均已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A .m 1∶m 2 B.m 1∶m 2 C.m 2∶m 1 D.m 31∶m 3
2
14、长为L 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细线被拉直,并处于水平位置,球处在0点等高的A 位置,如图所示,现将球由静止释放,它由A 运动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的情况是( ) A. 一直在增大 B. 一直在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15、如图3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P 放在光滑的倾角为θ的直角劈上,同时用力F 向右推劈,使P 与劈保持相对静止,在前进的水平位移为s 的过程中,劈对P 做的功为( ) A .F ·s
B .mg sin θ·s /2
C .mg cos θ·s
D .mg tan θ·s
16、质量为m 的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摩擦阻力恒为f ,牵引力为F .汽车由静止开始,经过时间t 行驶了位移s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则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
A .Pt
B .fv m t
C .2
21m mv +fs D .m
v Ps f mP 2
22 E .Fs
二、计算题
17.将20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 2
的加速度竖直提升4m ,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W ,到达4m 末端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___W 。

(g=10m/s 2
)(480W ,960W )
18.一台起重机匀加速地将质量m=1.0×103kg 货物竖直吊起,在2s 末货物的速度V=4.0m/s ,,不计额外功,求:(1)起重机在这2s 时间内的平均输出功率。

2.4×104W (2)起重机在2s 末的瞬时输出功率。

4.8×104W
19,一物体置于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运动,F 为一变力,但其功率大小不变,当物体速度为2m /s 时,加速度为2m /s 2
,当其速度为3 m /s 时,加速度为
1m /s 2
,试求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6m/s )
20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4 s 末F 的功率是多大?(42W )
(2)4 s 内F 的功率是多大?(g 取10 m/s 2)(21w )
21.火车提速后,最高时速可达350 km/h ,假定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提速前某机车以250 km/h 的速度行驶时,牵引功率为4 800 kW ,试探究速度提到320 km/h ,机车功率应提高到多大?(10066KW )
22.一起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竖直提起质量为m 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 1时,起重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P ,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为止,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不计.
(1)求钢绳的最大拉力为多大?(P v 1) (2)求重物的最大速度为多大? (P
mg )
23、质量为lkg 的机械与平面间摩擦力f=2N ,其额定功率为12 W ,要使它以a=lm /s 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做这种运动的最长时间为多少?(4s )
24.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 ,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