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实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解释能量的转换

实验内容:解释能量的转换(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2、能量的转换
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点燃花生米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
3、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加热水
1、将三角架
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3.整理器材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注意不要烫到手。
4.实验总结
结合以上实验现象,描述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结论:人滑动火柴,动能转化为热能,火柴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能、光能。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花生米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苏教版小学科学演示,分组实验目录

小学3——6年级上册课程目录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1、观察动植物2、会喷射的水(水的压力)分组实验1、让鹦鹉站起来2、观察水3、会爬的水(水的毛细现象)4、纸的吸水性研究实验四年级上册演示实验1、热在固体中的传播或热传导2、雨、霜、雾的成因3、认识人的消化系统分组实验1、空气的性质2、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3、声音的产生4、声音的传播演示实验1、太阳运动中影子的变化2、昼夜交替的原因3、光的折射4、认识电路分组实验1、探究磁铁性质2、制作电磁铁3、测肺活量4、彩色水点实验六年级上册演示实验1、蜡烛燃烧实验分组实验1、观察小水滴2、观察不同的霉3、观察细胞4、铁钉生锈实验5、从高处丢纸和小球实验小学3——6年级下册课程目录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3、区别直根和须根4、认识植物各部分的名称5、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分组实验5、花的构造6、认识固体的在水中的沉和浮7、杯子能装多少水四年级下册演示实验4、研究摆的快慢5、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分组实验5、制作骨骼模型6、力的大小7、研究降落伞演示实验5、杠杆省力的秘密6、区分岩石7、记忆力测试分组实验5、轮轴省力的原理6、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7、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六年级下册演示实验2、比较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效率分组实验6、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全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黄柏中心小学许林峰一、实验教学总目标:1、打开学生新的视野,拓宽学生观察、研究认识世界的窗口,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激发学生们对科学更大的兴趣;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2、引导学生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适当加大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物质变化方面取得的成果。
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对小学生阶段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和梳理,对科学探究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更深入的理解;3、培养学生正确地看待自然,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
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科学素养理念。
二、本学期目标:本学期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饲养、栽培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等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并举,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具体要求: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电磁铁实验报告(小学科学)

电磁铁实验报告(小学科学)
(六年级科学下册《2确定我们研究的主题》)
一、实验目的
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力大小和线圈数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电池,开关,铁钉,电磁铁,电源线
三、实验步骤(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1、一个电池,线圈未通电现象。
2、一个电池,线圈通电现象。
电磁铁产生吸引力。
3、一个电池,线圈通电现象。
电磁铁产生吸引力。
注意电磁铁吸力大小!
4、保持线圈数量不变,电力增加为两个电池,线圈通电现象。
电磁铁产生吸引力。
注意电磁铁吸力大小!很明显,电磁铁吸引力比一个电池要大。
5、增加电磁铁线圈数量,可以看出,在同电力(都是一个电池)的情况下,电磁铁的磁力变大了。
四、实验方法
1、演示实验
2、分组实验
五、实验总结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力大小和线圈数量有关,电力越大(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线圈数量越多磁力越大。
教科版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44个,分组实验150个年级单元课题实验名称需准备的实验器材、药品等分组演示实验方法三年级上册一、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观察一棵大树皮尺、放大镜、观察记录纸。
√观察2、校园的树木观察一棵树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观察4、水生植物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观察5、植物的叶观察比较树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观察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叶的生长变化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观察二、动物2、蜗牛(一)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反应等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箱(或槽)。
√观察3、蜗牛(二)观察蜗牛吃食、排泄和呼吸2-3只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观察4、蚯蚓观察蚯蚓的身体运动和反应放大镜,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记录纸。
√观察5、蚂蚁观察蚂蚁面包,白糖,死掉的昆虫,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石块。
√观察6、金鱼观察金鱼金鱼,玻璃缸、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观察三、我2、哪种材料硬比较硬度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实验们周围的材料杯、热水、电路检测器、榔头。
3、比较韧性比较韧性塑料、不锈钢、木头尺、“7字”尺、钩码、回形针。
√实验4、它们吸水吗比较吸水性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实验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沉浮实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水槽、水。
√实验6、砖瓦和陶瓷、瓷器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砖与陶瓷各一小块,铁钉、水、滴管√实验四、水和空气1、水水在哪个袋中黑色塑料袋、透明塑料袋,石头、木头、醋、牛奶、树叶、分类用图纸,网状图记录纸。
√实验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比较水和食用油塑料杯、玻璃、蜡光纸、筷子、试管、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玻璃杯、塑料瓶(矿泉水瓶)、水槽,记录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至六年及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2、了解土壤
3.蜗牛食性实验
1、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盘子不宜太小。
2、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交流实验结果。
4.蜗牛对刺激性的反应
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察其反应。(不要倒在蜗牛身上)
2、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教师演示鹦鹉站立
1.教师课前制作几只能站立的纸鹦鹉;
2.课堂上演示纸鹦鹉站立,让学生感觉到纸鹦鹉站立在笔头上的神奇。
2、同桌2人分别抓住一张纸条的两端,抓的位置离中间距离相等,然后同时缓缓用力向两边拉。
3、进行三组重复实验,重复三次实验也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比较实验结果。
2.观察纸张边缘纤维
1、每组分别横向和纵向各撕下一张纸条,用放大镜分别观察被撕下的边缘,边观察边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比较观察结果。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演示、分组实验项目汇总

植物是怎样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的?
试管、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胶塞、植物油等。
2
形形色色的植物
演示实验
植物的蒸腾作用。
盆栽植物、透明的大塑料袋、棉线。
3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分组实验
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是否溶解。
玻璃杯、水槽、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
软尺、秒表、肺活量计、体重计等。
4
一杯水的观察
演示实验
水是什么形状的
各种装水的容器
5
各种各样的液体
演示实验
沙和水的水平面以及沙和水的流动的比较
沙、水、各种常见的液体、烧杯或玻璃杯等
6
比较水的多少
分组实验
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学会用量筒来测量液体。
每组3个形状、大小不同而且装水也不同的瓶子,各种容器、弹簧秤、塑料袋、漏斗、量筒等。
3
导体和绝缘体
分组实验
检测区分25种物体时导体还是绝缘体
各种导体、绝缘体。
4
我们选择了什么
分组实验
研究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每组两个灯泡、两节电池、若干根导线。
5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演示观察
研究玉米从生到熟有哪些变化
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烧杯、水、铁匙、玉米等。
6
面包发霉了
分组实验
研究面包上霉菌的生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天平、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冷水、热水、滴管、红墨水、水槽、小塑料袋、气球皮或橡皮膜等
9
热胀冷缩
分组实验
气体和固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口部套上气球的烧瓶、水槽、装入热水的暖瓶、固体热胀冷缩装置、酒精灯。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在六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上,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其中最让我
印象深刻的是水的密度实验。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比如玻璃珠、塑料球、硬币、
铁钉等。
然后,我们准备了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并在水中加入了一些盐,搅拌均匀使盐完全溶解。
接下来,我们将不同的物品一个个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浮沉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物品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各不相同。
玻璃珠和塑料球浮
在水面上,而硬币和铁钉则沉到了水底。
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不同物体的密度不同所致。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密度大的物体沉在水中,密度小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而盐水的密度比普通水大,所以一些原本沉在水底的物体在盐水中能够浮起来。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密度这个概念,还深刻理解了密度与物体在水
中的浮沉关系。
这让我们更加感受到科学实验的魅力和重要性。
除了水的密度实验,我们还进行了许多其他有趣的科学实验,比如光的折射实验、电路实验等。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们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实验
设计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能力将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六年级下学期的科学实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探索、实践,为将来的科学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所观察的现象,尝试解释蜡烛块为何没有熔化。
4.整理器材
待试管内水冷却后再整理实验器材,以免试管爆裂。
实验结论:试管上部的水受热后向上升,试管底部的水较冷往下沉,因此蜡烛块不会被熔化。水的传热方式为对流。
2.加热
1、将蜡烛块放入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内加入适量的水(不能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二),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2、点燃酒精灯,对着试管上部加热,注意试管口不能对着人,加热时要转动试管,以使试管上部均匀受热,然后持续给试管上部加热,直至水沸腾。
பைடு நூலகம்3、观察试管底部蜡烛块的变化。
4、正确熄灭酒精灯。将热的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小心烫手。
3、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加热水
1、将三角架放置在点燃的花生米上,并迅速放上石棉网及装了水的烧杯,将温度计悬垂于水中。
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3.整理器材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注意不要烫到手。
4.实验总结
结合以上实验现象,描述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结论:人滑动火柴,动能转化为热能,火柴燃烧,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能、光能。点燃花生米后,花生米产生热能、光能,使水变热,花生米的热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解释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对流>(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1、拓展
实验器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水若干)、大头针、蜡烛、酒精灯、火柴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制作蜡烛块
1、用火柴点燃蜡烛,并使其熔化,收集蜡烛块。
2、将大头针小心地扎入蜡烛块,增加其重量。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解释能量的转换(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课题:2、能量的转换
实验器材:火柴、花生米、铁丝、木板、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若干)、温度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作要点
1.点燃花生米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