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扫描

合集下载

高三试卷语文-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试卷语文-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字序为什么从上至下汉字最初的行款应该是自由的,字序、行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则。

如江苏吴县澄湖良渚古井出土的黑陶贯耳壶,腹部的4个字呈横斜状排列;而江苏高邮龙虬发现的刻文陶片,可以分为两组,4个字的那组应是竖排。

不过,这种自由式的行款在面临字数增多,或是有其他更高功能需求的记录时,不足就非常明显,新型的行款必然出现。

对新行款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应是新需求。

根据早期汉字的应用情况,我们不难猜测,它就是甲骨文占卜、竹简记录等活动。

所以,能对行款样式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甲骨和竹简本身,二是活动性质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的甲骨常被略去,因为甲骨本身对字序、行序没有多少约束;而竹简常受关注,学者们常从持简习惯、书写习惯等方面入手,认定竹简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对于自上而下的字序,尤其是单简书写时,无论是“方便说”,或是“持简习惯说”,都略显牵强。

“方便说”认为,汉字字形便于竖写,所用的竹简宜于竖写,这是汉字书写的决定性条件。

但事实上,尚没有真正讲究书写顺序的初期汉字,是无所谓竖写横写的,这时候的书写是为字形服务,而非字形为书写服务。

而就竹简而言,客观上也没有明确的适宜横写或竖写,同样构不成竖写字序的决定性因素。

“持简习惯说”认为.古人应是席地而坐,左手持简,置于胸前,右手执笔而书。

正是持简的习惯性动作决定了字序的下行。

这个说法的前提条件是古人必须有竖向持简的习惯,而这其实是很难确定的。

正如北京大学教授李零所说:“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别的,就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比如,甲骨是种不易写也不易刻的“不方便”材料,却被选为早期一个重要的书写载体,可见古人有时候对书写的目的更为重视,方便性反而是其次的。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进入岳麓山,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极目远眺,翠竹林海,群山起伏,一直延伸到与蓝天相接处,顿时你会产生一种歧路亡羊的感觉。

B . 湘西凤凰是湖南著名的旅游景点,历来就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境内人文史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不胜枚举。

C . 联通版iPhone4S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

D . 国务院派出的楼市督查组已结束督查,各地楼市成交陷入低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房价迟迟未现松动,新一轮调控政策呼之欲出。

2. (2分)下列各项中,对有关名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三国演义》的情节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起,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统一三国止,前后将近一百年。

作者罗贯中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他“拥刘反曹、恢复汉室”的政治倾向。

B .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大家庭,包括荣国府、宁国府两支。

作者曹雪芹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无疑是作者悲悼的主要内容。

C . 《论语》成于众手,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记述者以孔门弟子为主,也有孔门以外的人。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意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D . 《家》描写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

他们的爱情或者刚萌芽就为旧礼教所扼杀,或者屈服于包办婚姻而酿成悲剧,或者反抗家长的干涉争取自由结合,这种种遭遇,在当时有各自不同的代表性,表现了当时青年人的不同生活道路。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A)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

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

宋代刘邻《中山诗话》记载:“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

丁晋公独日:‘斗直三百。

’上问何以知之,日:‘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

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

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爽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

”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

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

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

如李白“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成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1. (13分)(2020·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

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

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

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

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材料二: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

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

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注:计算或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1. (4分)(2018·天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

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

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

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

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

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B . 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C . 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D . 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 深邃蜿蜒荒疏B . 幽邃蜿蜒稀疏C . 深邃曲折稀疏D . 幽邃曲折荒疏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枷锁骇人听闻磐石义愤填膺B . 惨淡暗然泣下喋血屠戮妇婴C . 烟蔼沸反盈天畏葸咀嚼赏鉴D . 伺候冷汗涔涔昧心义气用事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昨日走在火车站附近的周先生突然被一名女孩拉住胳膊,称他偷了自己的手机,________的周先生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请警察主持公道。

②即日起,贵州省多台ATM机已具备通过冠字号码查询辨识人民币真伪功能,这就避免了客户在ATM机上取了假钞而________的情况。

③在昨日上午的座谈会上,省公安厅厅长打断了某派出所所长的汇报,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这位所长似乎没准备好,________。

A . 张口结舌有口难辩百口莫辩B . 百口莫辩有口难辩张口结舌C . 张口结舌百口莫辩有口难辩D . 有口难辩张口结舌百口莫辩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6月7日下午,中美两国元首第一次会晤,双方讨论了各自国内发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 . 在校运会上,他顽强拼搏,一人勇夺三块金牌,这一成绩,真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

C . 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 .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2. (2分)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徽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精华,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的制作技艺,都已经被列入到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了。

B . 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

亲切、平民、通俗易懂的语辞,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

C .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让可拆卸的奥运会场馆“伦敦碗”成为了海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 “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特别称谓,这个词可能会像“知青”“农民工”一样成为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词语之一。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盼着吃上馒头,曾是北方农人撑持灵魂的精神支柱。

在五谷中,唯有小麦历经了去岁和来年的秋、冬、春、夏四季。

小麦经过______,______,方可完成它的生命旅程。

它的生命元素里浸透过______,______。

昔年,小麦向被北方农人视为高贵的象征。

①春水的浇灌,夏风的熏陶②秋雨的滋润,冬雪的覆盖③月的明丽,星的璀璨,日的辉煌④霜的清冽,露的晶莹A . ①②④③B . ②①④③C . ④③①②D . ③④②①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2017·淮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洛阳市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河南省洛阳市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

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赖之。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

镛往招之,民惊走。

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

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道路渐通,县治遂复。

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

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

成化元年,擢高州知府。

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

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

又疑民阴附贼,辄戮之。

贼缘是激众怒,为内应,城遂陷。

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

时贼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

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

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

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驰甲罗拜。

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

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

汝,我子也。

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

不信,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

”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

镛曰:“馁矣,当食我。

”公长为跪上酒馔。

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

”夜解衣酣寝。

贼相顾骇服。

再宿而返,公长遣数十骑拥还,镛止骑城外,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

公长益感激,率党数千人来降。

公长既降,惟晓恃险不服。

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州。

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晓亦降。

擢按察副使,益招剧贼侯大六、邓辛酉等,给田产,分处内地为官。

治绩闻,赐诰命旌异。

旋抚贵州。

苗阿溪者,桀骜多智。

守臣皆纳溪赂,骄不可制。

镛至,询得溪所昵者二人。

遂以计擒溪,磔之。

镛居官廉。

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

乞骸骨,不许。

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明史•孔镛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民悉窜        窜:逃窜    B.还为瑶所戕        还:再,又C.屡招不就         就:投降    D.公长率其徒弛甲罗拜    弛:解开【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孔镛以诚意招降贼人的一组是(3分)①留钱偿其直以去  ②镛徐下马,入坐庭中 ③再宿而返④取谷帛,使载归  ⑤独与羸卒入         ⑥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镛与民方便,治理有方。

2021年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1年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1年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枪挑紫金冠李修文谁要看这般的戏?新编《霸王别姬》。

霸王变作了红脸,虞姬的侍女跳的是现代舞,一匹真正的红马扮乌骓。

我先是手足无措,而后生出了深深的羞耻——所谓新编,在许多时候,并不是将我们送往戏里,而是在推我们出去。

它像镜子,只照出两样东西:胆大妄为与匮乏。

羞愧地离席。

出了剧院。

没来由想起了甘肃,一个叫做小崆峒的地方,黄土上开着一树树的杏花。

三月三,千人聚集,都来看秦腔,《罗成带箭》。

我到时,恰好是武戏,一老一少,两个武生,耍翎子,咬牙,甩梢子,一枪扑面,一锏往还,端的是密风骤雨,又配合得滴水不漏。

突然,老武生一声怒喝,一枪挑落小武生头顶的紫金冠,小武生似乎受到了惊吓,呆立当场。

我以为这是剧情,哪知不是,老武生一卸长髯,手提长枪,对准小的,开始训斥;鼓锣钹之声尴尬地响了一阵,渐至沉默,在场的人都听清了,他是在指责小武生上台前喝过酒。

说到暴怒处,举枪便打。

这出戏是唱不下去了,只好再换一出。

我站在幕布之侧,看见小武生在受罚:时代已至今天,他竟然还在掌自己的嘴。

梨园一行,哪一个的粉墨登场不是从受罚开始的?这台前幕后,遍布着多少不能触犯的律法:玉带不许反上,鬼魂走路要手心朝前,上场要先出将后入相……如此讲究戒律,却是为何?千百年来,多少伶人身上承载着这样的命数:三天两头被人喝了倒彩,砸了场子,不得科举,不得坐上席,甚至不得被娶进门去;在最不堪的年代里,伶人出行,要束绿巾、扎绿带,单是为了被人认出和不齿;就算身死,也难寿终正寝。

戏台上那烟尘里的救兵、危难之际的观音,实际都不存在。

唯有信自己,信戏,以及那些古怪到不可理喻的戒律。

这些戒律因错误得以建立,又以眼泪、屈辱浇成,越是信它,它就越是坚硬和无情,虽然它不能改变那可怕的命数,但它总能赏你一碗饭吃,给你些许做人的尊严。

在江西万载县乡村场院里,我看过一出赣剧《白蛇传》,那大概是我此生看过的用时最长、记忆也最刻骨的一出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