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纪奥数原问题
二年级奥数30种题型

二年级奥数的30种题型:
1.归一问题
2.归总问题
3.和差问题
4.和倍问题
5.差倍问题
6.倍比问题
7.相遇问题
8.追及问题
9.植树问题
10.年龄问题
11.行船问题
12.列车问题
13.时钟问题
14.盈亏问题
15.工程问题
16.正反比例问题
17.按比例分配
18.百分数问题
19.“牛吃草”问题
20.鸡兔同笼问题
21.方阵问题
22.商品利润问题
23.存款利率问题
24.溶液浓度问题
25.构图布数问题
26.幻方问题
27.抽屉原则问题
28.公约公倍问题
29.最值问题
30.列方程问题
这些题型涵盖了二年级奥数的各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
但是请注意,这些题型的难度可能会因人而异,因此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题目进行练习。
二年级上册奥数题

二年级上册奥数题奥数题是许多学生喜欢的一种数学竞赛题型,它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二年级上册学生的奥数题,并探讨如何解答这些题目。
第一题:小明有12个糖果,他把这些糖果分给了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几个糖果?这是一道简单的分法问题。
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将12个糖果分给3个朋友,就是求12除以3的商。
计算得知,每个朋友可以得到4个糖果。
第二题:一批书共有60本,小明得到其中的1/5,小红得到其中的2/5,那么小明和小红一共得到了多少本书?这是一道求分数和的问题。
首先,我们将1/5和2/5的分子相加,得到3/5。
然后,将这个分数与60本书相乘,得出小明和小红一共得到了36本书。
第三题:有一排桌子,每个桌子上都放着6本书,共有8个桌子。
那么这些书一共有多少本?这是一道乘法问题。
我们可以将每个桌子上的书的数量6乘以桌子的数量8,得到48本书。
第四题:小明有一笔钱,他用其中的1/4买了一本漫画书,用其中的2/5买了一包糖果,剩下的钱还有30元。
小明一共有多少钱?这是一道逆运算问题。
我们首先计算出小明购买漫画书和糖果所花费的钱,即1/4和2/5与总钱数的乘积。
然后,我们将这两个数相加,并从总钱数中减去得到的数,即可求得小明一共有的钱数。
假设小明一共有x元钱,那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到以下等式:x - 1/4x - 2/5x = 30。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将这个等式调整为分母相同的形式,即20x - 5x - 8x = 600。
化简后得到7x = 600,解方程可得x = 600 / 7 ≈ 85.71。
所以,小明一共有大约85.71元的钱。
通过以上四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奥数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学生需要注意题目所给的条件,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计算。
在解答过程中,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算术知识和解题技巧,以便更快地得到答案。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60道)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60道)小学二年级60道奥数题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3、聪聪参加有奖知识竞答,共10道题。
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聪聪最后得了60分,那么他答对了几道题?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
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6、19名战士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船上每次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6、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黑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8、布袋里有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篮球和黄球各4个,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至少必须摸出几个球?9、跷跷板的两边各有四个铁球,这时跷跷板保持平衡。
如果拿掉一个铁球,跷跷板上还有几个铁球?10、一根电线,对折再对折,最后从中间剪开,剪开的电线一共有几段?11、布袋里有两只红袜子和两只蓝袜子,至少拿出几只,才能保证配成一双同样颜色的袜子?12、张老师家住十楼,她从一楼到三楼要走40级台阶,你能算出从一楼到张老师家有多少级台阶吗?13、时钟在3点时敲3下,用了4秒钟,敲9下用了几秒?14、有5只大纸箱,每只大纸箱内装有3只中等纸箱,每个中等纸箱内又装有3只小纸箱,大、中、小纸箱共有多少个?15、两堆西瓜,从第一堆中拿16个放入第二堆后,还比第二堆多8个,原来两堆西瓜相差多少个?16、小兰和小华各有24本练习本,小兰给小华几本后,小华就比小兰多了8本,求小兰现在有几本练习本?17、姐姐有邮票20张,妹妹有邮票8张,姐姐每次给妹妹3张邮票,几次后两人的邮票一样多?18、28棵树,每个小朋友植3棵,还余1棵,共有几个小朋友?19、在两根柱子间每隔1米系一个气球,共系了20个气球,两根柱子间距离是多少?20、两幢房屋之间相距50米,每隔1米站1个小朋友,一共可以站几个小朋友?21、一根绳子长1米,每隔10厘米打1个结,一共要打几个结?22、绿化小组在学校的地道两边摆放月季花,起点和终点都要放,每隔1米摆1盆,一共摆了42盆,这条过道长多少米?23、两棵树之间相距20米,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一共可以插几面彩旗?24、学校前后楼之间相距20米,为迎接校庆,准备每隔10分米插一面彩旗,一共需要多少面彩旗?25、商店新进一批围巾共30条,第一天卖出8条,第二天少卖出4条。
小学奥数1-6年级精选30题(二),内附详细解析,建议收藏练习!.doc

小学奥数1-6年级精选30题(二),内附详细解析,建议收藏练习!一年级小学奥数题题目1小白兔有12 个萝卜,它给了小灰兔3 个萝卜后,它俩的萝卜就一样多,小灰兔原来有多少个萝卜?题目2童星幼儿园有38个小朋友,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苹果,发到最后,少3个苹果,问:共有多少苹果?题目3一只井底的蜗牛,白天可以爬2米,晚上下滑1米,已知井深5米,蜗牛多久可以爬到井外?题目4你能只移动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吗?题目5一个圆形水池的围台长40米。
如果在次围台上每隔5米放一盆花,那么一共能放多少盆花?答案与解析题目1分析:解答:3×2=6(个),12-6=6(个)题目2分析:答案:38-3=35(个),所以有35个苹果题目3分析:5-2=3(米)3÷(2-1)=3(天)4天3夜可以爬出井外题目4分析:题目5分析:分析:由于是封闭图形所以一共能放40÷5=8(盆)✎二年级小学奥数题题目1政府为美化城市要在人行路上铺彩色地砖,按红、黄、绿、白的规律排列起来,请你算一算:第13 块路砖和第24 块路砖分别是什么颜色?题目2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按照这样的方式,在100天内打鱼的天数是________。
题目3有一个两层的书架,下层比上层多23本书,从下层取几本放到上层,下层比上层少3本?题目4有一种细菌繁殖非常快,每一天都能增长前一天的一倍。
把它装在瓶子里,100天就能充满全瓶,那么当充满半瓶时是几天?题目520只小动物排一排,从左往右数第15只是小兔,从右往左数第10只是小鹿,求从小鹿数到小兔,一共有几只小动物?答案与解析题目1分析:答案:红色、白色这些路砖按红、黄、绿、白四种颜色为一个周期。
先算出13块路砖有几个这样的周期:13÷4=3…1,余数是1,这块路砖是第3个周期之后的红色彩砖。
同理,算出24块路砖有几个这样的周期:24÷4=6,无余数,这块路砖是第6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颜色,即白色。
小学奥数二元容斥问题

1、2012盏灯排成一排,开始都亮着,小明第一次从左边第一盏灯开始,每隔一盏灯拉一下开关(即拉左数第1、3、5、…、2009、2011盏).他第二次从右边第一盏灯开始,每隔两盏灯拉一下开关,第三次时他又从左边第一盏灯开始,每隔三盏灯拉一下开关,那么三次都拉到的灯有盏,亮着的灯有盏.2、某学校开展数学和英语竞赛,四年级共有70人,每个人都至少参加了一种竞赛,有61人参加了数学竞赛,有30人两种竞赛都参加,有人只参加了英语竞赛.3、一根长为L的木棍,用红色刻度线将它分成m等份,用黑色刻度将它分成n等份(m>n).(1)设x是红色与黑色刻度线重合的条数,请求m和n的最大公因数与x的差,即(m,n)-x=.(2)如果按刻度线将该木棍锯成小段,一共可以得到170根长短不等的小棍,其中最长的小棍恰有100根.则m=,n=.4、若自然数N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则称N为一个“四喜数”:(1)它至少含有4个因数;(2)它的其中一个因数是4;(3)它的其中4个不同因数之和恰等于N本身;N.(4)上述4个因数的其中一个恰是41,如12共6个因数,含有因数4,其中4个因数的和1+2+3+6=12,其中3是原数的4因此,12就是一个“四喜数”.在1~2018中,共有多少个“四喜数”?5、学校开设了自然和趣味数学两门选修课,每个同学至少要选一门,二(3)班共有48人,有30人选了自然课,有13人两门都选了,那么选趣味数学课的同学有多少人?6、二年级的同学们在报名参加语文和数学两项竞赛,报名语文竞赛的有21人,没有报名数学竞赛的有20人,两项竞赛都报名的有4人,两项竞赛都没有报名的有多少人?7、某学校开展科技和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四年级共有60人,有41人参加了科技兴趣小组,有13人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还有7人两个都没参加,有人参加了艺术兴趣小组.8、学校乐器队按计划招收了42名新学员,会拉小提琴的有27人,会弹电子琴又会拉小提琴的有16人,两项都不会的有1人.会弹电子琴的有多少人?9、有46人参加一次测验,这次测验共有两道题目,有35人答对了第一题,有39人答对了第二题,有30人两道题全对,那么两道题都答错的有人.10、在1至1000的自然数中,能被3或7整除有个11、同学们去春游,带水壶的有80人,带水果的有70人,两样都没带的有6人,若既带水壶又带水果的人数是所有参加春游人数的一半,则参加春游的同学共有多少人?12、春天来了,全班52人到北海公园划船,有27人划了手摇船,29人划了脚踏船,4名同学因身体不好没有划船而去游览了白塔.问:既划了手摇船也划了脚踏船的同学有多少人?13、从自然数数串:1,2,3,4,…中依次划去3的倍数和4的倍数,但其中5的倍数均保留.划完后剩下的数依次组成一个新的数串:1,2,5,7,…,则该数串第2015个数是.14、一个班共有20人,其中有10人会打羽毛球,有9人会打乒乓球,有5人两项运动都不会,这个班有人同时会打羽毛球和乒乓球.15、小朋友们去喝冷饮,只能选择可乐和雪碧两种饮料.可以选择一种或两种,也可以不选.选择可乐的有18名,不选雪碧的有15名,两种都选的有10名,两种都没选的有多少名?16、一根1.8米长的木棍,从左端开始每隔2厘米画一个刻度,涂完后再从左端开始每隔3厘米画一个刻度,再从左端每隔5厘米画一个刻度,再从左端每隔7厘米画一个刻度,涂过按刻度把木棍截断,一共可以截成段小木棍.17、五(1)班有学生50人,其中有35人看过动画片《宝莲灯》,有32人看过动画片《西游记》,有18人看过这两部动画片,那么只看过这两部动画片中的一部的学生有多少人?18、在一根长木棍上有二种刻度线,第一种刻度线将木棍分成十等份,第二种刻度线将木棍分成m等份,如果沿每条刻度线将木棍锯断,木棍总共被锯成20段,可能的m 有个.19、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参加,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参加,若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参加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参加的人数是人.3,小红做错了7题,两人都做错的占总题20、一次数学竞赛,小明做对的题占总数的41.小明做对了道.目的5。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练习及答案解析题目一在一个花坛中,有12只花儿,其中红色花儿的数量是蓝色花儿的2倍,而黄色花儿的数量是红色花儿的3倍。
请问花坛中红色、蓝色和黄色花儿分别有多少只?解析:设红色花儿的数量为x,则蓝色花儿的数量为2x,黄色花儿的数量为3x。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等式:x + 2x + 3x = 12合并同类项,得到:6x = 12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6,求得:x = 2因此,红色花儿的数量为2只,蓝色花儿的数量为4只,黄色花儿的数量为6只。
题目二一个篮子里装有一些苹果和橙子,总共有18个水果。
若苹果的数量是橙子的3倍,求篮子里苹果和橙子各有多少个?解析:设苹果的数量为x,则橙子的数量为3x。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等式:x + 3x = 18合并同类项,得到:4x = 18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4,求得:x = 4.5由于苹果和橙子的数量必须是整数个,所以这个方程无解。
题目三小明在书房里有一些书籍,他将25本书平均分成5堆,每堆都有几本书?还剩下几本书?解析:将25本书平均分成5堆,每堆都有相等的数量,设每堆书的数量为x。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等式:5x = 25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5,求得:x = 5因此,每堆都有5本书。
剩下的书的数量为25 - 5 * 5 = 0。
题目四小华有一些糖果,他先吃了其中的4个糖果,然后将剩下的糖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了3个糖果。
请问小华原本有多少个糖果?解析:设小华原本有x个糖果。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以下等式:x - 4 = 4 * 3解方程,得到:x - 4 = 12将等式两边同时加上4,求得:x = 16因此,小华原本有16个糖果。
题目五小明和小红一起比赛,他们分别用时2小时和1.5小时完成了同样的任务。
请问小明比小红用时多了多少?解析:小明用时2小时,小红用时1.5小时,他们完成了同样的任务。
小明比小红多用的时间为2 - 1.5 = 0.5小时。
二年级数学奥数大全

二年级数学奥数大全
以下是一些二年级的数学奥数题:
1. 小红有10个苹果,吃了2个,问还剩多少个苹果?
2. 小明有5只铅笔,丢了1只,问还剩多少只铅笔?
3. 小华有10本书,看了3本,问还剩多少本书?
4. 小刚有10块糖,吃了5块,问还剩多少块糖?
5. 小花有10朵花,摘了3朵,问还剩多少朵花?
6. 小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5页,看了3天后还剩20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7. 小明有10张邮票,又买了3张,问现在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8. 小丽买了3个玩具花了20元,小亮买了4个同样的玩具,需要花多少钱?
9. 小红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
10. 小华有10个玩具,给小刚5个后,两人的玩具同样多,小刚原来有多
少个玩具?
以上题目可以帮助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奥数题精选

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奥数题精选
第一题:小明买水果
小明去市场买了一些苹果和梨,他买了7个苹果和3个梨。
他一共花了25元。
已知每个苹果的价格是3元,每个梨的价格是4元。
请问小明买了几个苹果?
解答:
令苹果的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7x + 3(4) = 25
化简方程,得到:
7x + 12 = 25
继续化简方程,得到:
7x = 13
解得x = 13 ÷ 7 = 1
所以小明买了1个苹果。
第二题:小明收到的礼物
小明的爷爷给他买了一些礼物,其中有4个玩具车和2个球。
小明还收到了3个礼物,其中有1个玩具车和两个球。
请问小明爷爷一共给他买了多少个玩具车?
解答:
令玩具车的个数为x,根据题意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4x + 2 = 1 + 2(3)
化简方程,得到:
4x + 2 = 1 + 6
继续化简方程,得到:
4x + 2 = 7
继续化简方程,得到:
4x = 7 - 2
继续化简方程,得到:
4x = 5
解得x = 5 ÷ 4 = 1
所以小明爷爷给他买了1个玩具车。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奥数题精选》的两道题目解答。
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原问题还原问题是指题目给出的是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原来的数的问题。
解答这一类的问题时,要根据题意,从所给的结果出发,抓住逆运算关系,由后向前一步步逆推(倒推法、还原法),做相反的运算,逐步靠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在解答还原问题时,如果列综合算式,要注意括号的正确使用。
(顺藤摸“根”的故事,判断南瓜是谁家的)小朋友,咱们先来和老师玩一个游戏,老师心里面想一个数,但是不能告诉你,老师会给你一些提示,你来猜猜老师心里面想的是哪个数好吗?(18 一个数减去5等于13 20 一个数加上10等于3020 一个数乘以5等于100 200 一个数除以100等于22+5-3=4-------4+3-5=2 15-10+20=25------25-20+10=15)例题精讲例11、15+25+40=80 ()-()-()=152、28+5+42=75 ()-()-()=53、20×5×2=200 ( 200 )÷()÷()=204、200÷2÷10=10 ()×()×()=200分析:这道题可能需要讲比较久,视小朋友计算能力而定,一定要让他记住带着符号搬家,并且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1A、4、2×5×4=40 ()÷()÷()=21B、100÷5=20 ()×()=100例2、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10元钱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小人书,最后还剩下3角钱.你知道妈妈给小勇多少钱吗?分析:3角+1元5角+10元=11元8角2A、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10元钱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小人书,最后还剩下8角钱.妈妈给小勇()钱。
2B、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他先用5元钱买了玩具,之后又买了6元钱的小人书,最后还剩下7元钱.妈妈给小勇()钱。
例3、三(1)班小图书箱第一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第2天又借出43本,还剩32本。
小图书箱原有图书多少本?分析:第1天借书后还剩的本数:32+43=75(本)原有图书的本数:75×2=150(本)综合算式:(32+43)×2=150(本)综合算式会列的话最好越来越熟练,不会列先掌握分布倒求。
3A、某人去储蓄所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数的一半还多1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还多10元,这时还剩30元。
他原来存款()元。
3B、甲在加工一堆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10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个。
例4、某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其结果等于5。
求这个数。
分析: 5×5=25 25+5=30 30÷5=6 6-5=14A、一个数加上2,减去3,乘以4,除以5,结果是12,这个数是()。
4B、一个数加上7,乘以7,减去7,除以7,结果仍是7,原来这个数是()。
例5、小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题,由于粗心,将个位上的5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
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分析解一 123-39=84 85+84=169=169解二 9-5=4 80-30=50 123+50-4=1695A、在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小马虎把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算出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5B、在计算加法时,小粗心把个位上的5看作3,把十位上的6看作9,结果得出和是210,正确的和应该是()。
例6、例4 小亮拿着1包糖,遇见好朋友A,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B,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C,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C,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问在没有分给A以前,小亮那包糖有几块?分析:采用逆推法--从最后结果往前倒着推算.小亮最后手里只剩下一块糖,这是分给C一半后所剩的数,则知遇见C之前小亮有糖:1×2=2(块). 同理,遇到B 之前有糖:2×2=4(块).遇到A之前有糖:4×2=8(块).6A、三筐苹果共重120千克,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5千克放入第二筐,从第二筐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三筐,从第三筐中取出2千克放入第一筐,这时三筐苹果的重量相等。
原来三筐苹果各重()千克。
6B、芳芳、宁宁和玲玲三人分铅笔,芳芳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1支,宁宁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支,玲玲得6支。
问原来共有铅笔()支。
例7、一个农民卖鸡蛋,第一次卖了一篮鸡蛋的一半,第二次卖了剩下鸡蛋的一半,第三次卖了又剩下的一半,最后还剩下3个鸡蛋,篮里原有鸡蛋多少个?<分析与解答>逆推回去想:第三次卖鸡蛋之前,篮里有多少个鸡蛋?根据“第三次卖了又剩下的一半,最后还剩下3个”,可以得出在第三次卖鸡蛋之前,篮子里有3×2=6(个)鸡蛋(可作图分析);继续按这个方法往回推:第二次卖鸡蛋之前,篮子里有鸡蛋6×2=12(个),第一次卖鸡蛋之前,篮子里有鸡蛋12×2=24(个)。
答:篮里原有鸡蛋24个。
7A、妈妈买来一箱蜜梨,小玲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第三天又吃了余下的一半。
最后箱子里还剩2只,这箱蜜梨有()只。
7B、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又一半,第三次用去5米,最后还剩下7米,这捆电线原长()米。
例8、一堆西瓜,第一天卖出总个数的1/2又6个,第二天又卖出剩下的1/2又4个,第三天卖出余下的1/2又3个,正好卖完。
这堆西瓜原来有几个?<分析与解答>第三次卖出余下的1/2又3个正好卖完,说明第三天卖之前西瓜数的1/2是3个,即3×2=6(个),同样,第二天卖之前西瓜数的1/2少4个是6个西瓜,即6+4=10(个)西瓜正好是1/2,10×2=20(个);又同样,第一天卖之前西瓜数的1/2少6个是20个西瓜,从而推出原有西瓜是:(20+6)×2=52(个)。
答:这堆西瓜原来有52个。
8A、一只猴子偷吃树上的桃子,第一天偷吃了总数的一半又6只,第二天偷吃了一半又3只,第三天偷吃了一半又2只,这时树上还剩桃子4只。
原来树上有桃子()只。
8B、王雷从家里带来一批图书分借给三个好朋友看,他先给了甲1本和剩下的一半,然后给了乙1本和剩下的一半,又给了丙1本和剩下的一半,这时自己手里还剩下1本。
王雷带来了()本图书。
例9、袋子里面有若干个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一共如此地做了4次,这时袋中还有3个球,求原来袋中有多少个球?<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在第4次拿之前球数的一半是3-1=2(个),从而推出第4次拿之前有球(3-1)×2=4(个),依次类推,第3次拿之前有球(4-1)×2=6(个),第2次拿之前有球(6-1)×2=10(个),第1次拿之前,也就是原来袋中有球(10-1)×2=18(个)。
答:原来袋中有34个球。
9A、袋中里有若干个球,小星每次取出其中的一半又一个球,这样连续地做了4次以后,袋里还有2个球,原来袋中有球()个。
9B、袋子里面有若干个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球,一共如此地做了6次,这时袋中还有3个球,求原来袋中有()个球。
课后练习1、一个数减去5,乘以5,加上5,除以5后结果还是5,这个数是()。
2、一个数的3倍减去6,再加上9后,然后除以2,结果是15,这个数是()。
3、甜甜问李老师今年多少岁,李老师说:“我今年的年龄加上9,用4除,减去15,再用10乘,恰好是20岁.”则李老师今年{ }岁。
4、王强问爷爷今年有多大年纪,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5,减去7,乘以4 ,再除以3后刚好是100岁。
”爷爷今年有()岁。
5、一蓝桔子,第一次从中取出一半又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又4个后篮子就空了,篮子里原有()个桔子。
6、爸爸出差给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小明打开盒子分给奶奶一半加一块;剩下的分给妈妈一半加二快;最后分给爸爸一半加三块,这时盒子里还剩二块巧克力。
这盒巧克力共有()块。
7、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少40米,弟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10米,最后还剩80米,这条公路全长( )米.8、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图片120张,如果甲给乙13张,乙给丙23张,丙给甲3张,那么他们每人的图片张数都相等.原来甲有图片( )张,丙有( )张.9、甲、乙、丙三人共有图书99册,甲给了乙18册,乙给了丙5册,丙给了甲12册,这时三人的册数相同,原来图书最多的是(),有书()册。
10、一根铁丝,第一次截掉一半零1厘米。
第二次截掉剩下的一半零1厘米,第三次截掉剩下的一半零1厘米,最后还剩下7厘米。
这根铁丝原来长()厘米。
1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一半又10页,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又10页,第三天又看了剩下的一半又10页,最后还剩10页,这本书共有()页。
12、小明想将一个数乘以6,却错除以6,接着他想再加上19,却又错减去19,犯了这些错误以后,得结果36,如果按正确的运算顺序,所得的值应该是()。
13、王叔叔第一次去买东西时,用去袋中钱的一半;然后去银行取款150元,取款后再去买衣服,又用去袋中钱的一半,剩下130元。
王叔叔第一次买东西时,袋中原有钱()元。
14、将某数的3倍减5,计算出答案后再3倍减5,这样反复经过 4次,最后的结果是691,那么原数是( )。
15、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等于6.问这个数是( )。
16、某池中的睡莲所遮盖的面积,每天扩大1倍,20天恰好遮住整个水池,若只遮住水池的一半需要( )天。
17、圆圆在做一道数学题,不小心把十位的2看成了5,把个位的1看成了7,得到的错误结果是99,正确结果应该是( )。
8、如果某数扩大5倍,再减去6得39,如果这个数先减去6,再扩大5倍得( )。
18、某数加上1,减去2,乘3,除以4得9,这个数是( )。
19、某数加上6,乘6,减去6,除以6,其结果等于6,某数是( )。
20、有一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巧是100岁。
这位老人今年( )岁。
21、一根绳子剪去一半多0.4米,再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4.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22、有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少1米,第二次用去了剩下的一半多1米,最后还剩2.5米。
这条铁丝原来长( )米。
23、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丙组5本,结果三个组所有图书刚好相等。
甲、乙、丙三个组原有图书( 、、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