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绿 色 食 品产 业 集群 发 展 中 的问题 与对策
李 平 ,胡 晶
( . 滨 商业 大学 , 黑 龙江 1 哈尔 2 . 江 省安 全厅 黑龙 哈尔 滨 102 ; 50 8 哈尔 滨 100 ) 50 8
劳 动服 务公 司 , 黑龙 江
[ 要 】 产业集群现 象引起 经济学界 、 摘 管理 学界及地理 学界 的重视 , 产业集群理论 已经成为新型 区域 经济发展 的理
id s i lseso genfo , u ha h n u ta cutr f re o d s c stemiu d rtn igo hecn o t no id ta ls r,mp ret e eo me t id s rl sn e a dn nt o nti f n u r cu ts i efc d vlp n o n - s ao s i l e f u
营销 , 以营销创新促进产业 集群健康发展 。
[ 键词 】 产业集群 ; 色 品 ; 关 绿 食 竞争优 势
[ 中图分 类 号】 F 7 26 [ 献标 识 码】 A 文
Th o l m s a t a e i s i he D e l p e t o u ti lCl t r f Ch na Gr e Fo d e Pr b e nd S r t g e n t ve o m n f I nd sr a use s o i e n o
t n r e r e o , e c e i e c f n o lt d o e - o lt o e t n a d df c l e n n i g I ed v lp r a dma k t g e n f d t o xs n eo c mp e ea v r c mp ee c mp t o , y f o o h t i n i i n i iu t si f a cn , n t e eo - f i ni h me i o id s i se so e n fo , e eo , ee e i e e d u d rtn ec n oain o i d s i ses c e t v r r n u t a du tr g e d t r fr t n  ̄f s n e e a d t o n tt n u t a du tr , r ae f o- tf rl fr o h e h t s n s h o f r l a -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食品市场正在逐渐兴起。

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均符合环保要求,并且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食品。

在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市场需求、行业标准、生产体系、宣传和销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需求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当前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能不足:许多农村地区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模较小,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品种单一:现阶段我国绿色食品市场上的产品品种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价格高昂:与普通食品相比,绿色食品价格较高,使得一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二、行业标准问题在绿色食品行业,规范的行业标准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行业的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制定的标准不统一,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困扰。

2.监管不严: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存在着违规行为,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和惩罚。

3.质量参差不齐: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参差不齐,一些企业的生产环节未能达到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三、生产体系问题绿色食品的生产体系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存在以下问题:1.技术水平低:一些农民生产绿色食品的技术水平较低,生产工艺和设备陈旧,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缺乏资金支持:绿色食品生产需要一定的投入,但许多农民缺乏资金支持,致使生产设施和技术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3.生产环节不透明:一些企业的生产环节不透明,消费者无法了解产品的具体生产过程,导致其信任度不高。

四、宣传和销售问题宣传和销售环节对于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当前存在着以下问题:1.宣传不足:目前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了解较少,导致需求不足。

我国绿色食品认证制度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我国绿色食品认证制度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我国绿色食品认证制度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倪学志 邓亚玲 摘 要:我国目前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其应有的产业地位极不相称,消费者和生产者对绿色认证食品的消费和认证表现为双重冷漠。

导致如此困境的原因是,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准低,其品质和价格与普通农产品的差距并不明显,生产过程控制标准的可操作性差,等等。

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可操作性,第三方认证,激励大企业认证一、引言随着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及其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威胁和挑战,目前无论是在政府发展战略层面还是在百姓居民的生活诉求层面对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都有强烈的指向和愿望。

然而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目前面临着总量偏小且扩张速度缓慢的尴尬境地,与其应有的产业地位极不相称,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

由于绿色食品品质的信任品特性,绿色食品优质优价的实现需要绿色食品认证制度来支撑,在目前居民收入水平和绿色农业技术水平均达到绿色食品发展要求的条件下,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无非在于绿色食品认证制度的桎梏。

改革目前的绿色食品认证制度势在必行。

以往学者对绿色食品认证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消费者意愿以及消费者行为的角度来研究影响绿色食品消费的因素,进而间接探讨如何改进政府绿色食品认证来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可度和消费信心。

另一个方面是直接研究如何规范政府认证来促进消费者的绿色食品消费。

上述两方面的研究都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政策建议,但多半是针对直接原因提出的直接对策,对直接原因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没有深入分析,导致这些对策均没有突破原有制度框架,因而其政策效果并不显著。

本文从更加深层次的视角,探讨怎样制定恰当标准使绿色食品品质明显高于普通食品、怎样制定较高标准相应的可操作性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和产品品质检测标准以及支撑有效完成上述认证内容的机制体制。

二、目前绿色食品认证制度的发展困境1.消费者和生产者对绿色认证食品的消费和认证表现为双重冷漠,绿色食品产业扩张速度非常缓慢。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发育市场的发育,需要一定规模的产品。

绿色食品经过10年的发展,产品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

绿色食品产品数由1990年的127个增加到1999年的1353个,绿色食品实物产量由1990年的35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1105.8万吨,绿色食品环境监测面积由1990年的15万公顷增加到1999年的337.6万公顷。

但是,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太小,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还不到全国普通食品年产量的1%。

即使发展较快的粮油、饮料、蔬菜类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很小。

1999年,绿色食品粮油产量仅占全国普通粮油类产量的2.44%,绿色食品饮料类产量仅占全国普通饲料类产量的3.01%。

绿色食品粮油作物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的0.61%,绿色食品蔬菜种植面积仅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1.59%。

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调,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据资料表明,2000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饮料类占15%,而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

较少数量的产品在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按一般商业标准,商店每平方米经营的食品品种一般应有15-20个,规模100平方米的商店,其经营的品种至少要达到1500-2000个。

而我国绿色食品产品数1998年仅1018个,目前也仅1831个,如除去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及一些由于地区消费习惯、口味等原因只适合本地区销售的产品外,真正能跨地区经营的产品还不到1000个,这么少的产品无法进行绿色食品专营,也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认识,绿色食品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按照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学说,认知只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如消费者听说“绿色食品”),只有当消费者较全面感知了某种产品或某种消费确能极大化地满足其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时,才能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

绿色食品标准问题分析

绿色食品标准问题分析

绿色食品标准问题分析摘要:绿色食品标准是指符合绿色食品发展要求,对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卫生等要求做出的规定。

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是在绿色食品发展初期,以我国的实际国情为基础,参照国际标准制定而成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和安全食品需求日益增长,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绿色食品产业的需求,我国逐渐加大了对绿色食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力度。

本文就目前我国绿色食品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绿色食品概念从提出到开发,最终建立起绿色食品生产体系,现如今已经经历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历史。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逐渐优化与改进,现如今我国已经正式建立起了一整套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这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现如今绿色食品标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改进与优化。

一、绿色食品标准现如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标准未达到国际水平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标准已成为绿色食品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成为各国制定绿色食品标准的重要依据。

但是,由于各国对绿色食品标准规定不一,所以不可能统一到一个尺度上。

我国对绿色食品标准制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

但在一些具体标准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例如:欧盟有“欧盟动物福利”和“欧洲动物健康”两个基本原则,要求所有食用动物产品必须符合“欧盟动物福利”原则。

欧盟所有的肉类和禽类产品都要获得“欧洲动物健康”认证,即必须获得“欧洲动物健康证书”,这就意味着获得“欧洲动物健康证书”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先决条件[1]。

(二)信息滞后,难以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绿色食品标准制定滞后,是我国绿色食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现行的绿色食品标准中,部分指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安全、卫生指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要求。

如在蔬菜方面,现行绿色食品标准中对农药残留有明确规定,但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而这些蔬菜恰恰是消费者所喜爱的。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王鸿雁香港国际安全食品认证中心内容提要:例举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迟缓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近几年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在农村生态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目前有机食品认证存在很大隐患和问题。

我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检测认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的声誉。

只有大力扶持有机食品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协助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有机食品面临的问题,推动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需要根据有关部门检测且达到要求的食品才可称为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

实践证明,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适应了未来农业和食品业的发展, 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载体。

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提高农产品和食品质量, 增强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测认证不严格,监管体系不合理。

我国绿色食品近年来频繁出现问题,很多拥有绿色标识的企业反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让我国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产生了怀疑,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检测认证的不严格监管体系不合理,在检测认证中出现企业“明星效应”,知名企业在检测认证过程中享受了“优惠”,监管体系中出现了互相推诿的问题,如此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导致了我国绿色市场发展迟缓,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失去信心。

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 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 假冒绿色食品现象时有发生, 扰乱了绿色食品市场秩序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是经国家商标局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其商标专用权受我国“商标法”的保护。

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包括“绿色食品”中文、绿色食品英文( GreenFood)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三者的组合体。

任何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 必须经注册人的许可。

[关于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绿色食品发展趋势

[关于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绿色食品发展趋势

一、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平衡和诸多不足之处。

一是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够。

大部分的绿色食品的种养殖生产以家庭、个人为单元,规模、资金、产量上不去,各自为政,缺乏竞争力。

龙头企业自身不够强大,引导和带动作用不突出;二是品牌意识偏差、狭隘。

产品生产者都想出自己的名、创自己的牌子,造成一个地域同个品种多个牌子,缺乏影响力和规模效益;三是产品生产者过分依赖天然优势,科学种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

只顾眼前利益,单一追求产量,盲目滥用投入品,缺乏绿色、保持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四是多数绿色食品科技含量低,生产标准不统一,操作技术不规范。

原字号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统装粗货多、精包装细货少;五是缺乏系统的、分层次的检验、检测系统。

检验、检测机构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县级以下基本上没有,适时的现场鉴别性检验、检测根本没有,批量检验、检测的覆盖率极低。

全方位的安全和质量监测更是无从谈起。

没有科学数据支持;六是绿色食品市场混乱。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监管的力度和规范性,有待于加强和提高。

鱼龙混杂、冒名顶替、优质不优价,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省内对外埠产品的准入滞后,缺少了公平竞争的前提。

三、进一步发展壮大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意见根据我局“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的职能,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奋斗目标,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按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组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做大作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步伐,不断探索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我市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市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市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作者:宋平翟芳赵景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1期宋平翟芳赵景泉伊春市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北纬46°28′至49°21′,东经127°42′至130°14′。

素有“红松故乡”、“中国林都”、“恐龙之乡”、“绿色宝库”、“天然氧吧”之美誉。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绿色食品的发展。

但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产品少,管理水平低,开发力度不够,效益不显著,与广大消费者需求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制约我市绿色食品发展主要问题1、绿色食品的特性宣传力度不到位,社会对绿色食品认知度不高概念模糊。

2、我市绿色食品技术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体系。

3、我市虽然有优质的资源,但是缺少大规模的可操作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4、生产者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管理跟不上,没有完善的绿色食品培训中心。

5、绿色食品检测精度低,速度慢,费用高,且不能做到所有产品全部检测。

二、我市发展绿色食品的对策与建议1、提升绿色食品的概念,提高社会认知度。

我市对绿色食品宣传力度不够,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和会议、展销等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做好宣传、推广和普及绿色食品工作。

介绍绿色食品开发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让他们认识到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 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 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来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扩大绿色食品的影响,激发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开发的积极性。

倡导绿色消费,树立绿色意识,为全面推进绿色食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 面 , 出 了绿色食 品发 展 的政策 体 系。 提
关 键 词 : 色 食 品 ; 题 ; 策 绿 问 对 中 图 分 类 号 :— O S 1 文 献标 识码 : A
Pr obl m s o r e Foo e el pm e e f G e n d D v o ntand So u i l tons i hi n C na ZH U u — c Y hun
本 条 件 。之 所 以 称 为 “ 色 ” 是 由于 国际 上 与 生 命 、 绿 ,
卫 生 指 标 、 装 、 鲜 、 输 、 藏 、 售 控 制 , 保 绿 包 保 运 储 销 确
色 食 品 的 整 体 产 品 质 量 , 提 高 整 个 生 产 过 程 的 技 并

术 含量 。⑧ 对 产 品 依 法 实 行 标 志 管 理 。绿 色食 品 标
Ab t a t De e o i g g e n f o s n t o l e e s r O a i u t r ls s a n b e d v l p s r c : v l p n r e o d i o n y n c s a y t gr lu a u t i a l e e o me t bu lo o e o h c n , tas n ft e ma n d r c i n fCh n g iu t e d v l p n n t e f t e Ba e n de i i g gr e o d, h s p p ra a y i sx i ie to s o i a a rc lur e e o me ti h u ur . s d o fn n e n f o t i a e n l s s i p o l ms d rn h e e o me to r e o d, n u o wa d p l y s s e f o f e a p c s wh c r r e r b e u i g t e d v l p n fg e n f o a d p t f r r o i y t m r m i s e t ih a e ma k t c v
志 是 一 个 质 量 证 明 商 标 , 知 识 产 权 范 畴 , 《 华 属 受 中
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护 。 保
2 绿色 食 品发 展 的现 状 与存 在 的 问题
目前 , 色 食 品 开 发 已覆 盖 了 中 国绝 大 部 分 地 绿
资 源 、 境 相 关 的 事 物 通 常 冠 之 以 “ 色 ” 为 了 突 出 环 绿 , 这 类 食 品 出 自 良好 的 生 态 环 境 , 能 给 人 们 带 来 旺 并 盛的生命活力 . 因此 将 其 定 名 为 “ 色食 品 ” 它 分 为 绿 。 A 级 和 AA 级 。A 级 绿 色食 品 系 指 在 生 产过 程 中 使 用 限 量 化 学 肥 料 . 中有 害 化 学 成 分 的 含 量 不 超 过 其
一 =
V O1 .23 N O.5
文 章 编 号 :0 0 0 7 ( 0 2 O 一 O 6 一 O 10 - 2 520 )5 35 4
我 国绿色 食 品发 展 中存在 的 问 题 及对 策
朱 玉 春
( 北 农林科 技大学 经济管 理学 院 , 西 杨凌 西 陕 7 20 ) 1 1 0
1 绿 色食 品 的 内涵
绿 色 食 品是 指 遵 循 生 态 经 济 规律 和 可 持 续 发展
原 则 , 照 持 定 生 产 方 式 生 产 , 中 国绿 色食 品 中心 按 经 认证 , 可 使 用绿 色食 品 标志 的 无污染 的 安全 、 许 优 质 、 养类食品 , 营 自然 资源 和 生 态 环境 是 其 生 产 的 基
e xpl t ton, ec iy s t m , up vii an em e oia i s urt ys e s er s ng m ag nt。nv st entand pr i e m opa gand a. Ke r y wo ds: e e ood; obl s; ol i gr e n f pr em s utons

区 , 经开 发的 产品 包括粮食 、 用 油 、 果 、 菜 、 已 食 水 蔬
( Col g o omy a d M a a e l e ofEc n e n n g me t. r hwe tSc — t c n v r iy n No t s i e h U i e s t o f Ag i ulu e a d Fo e t y. n i g. r c t r n r s r Ya gln Sha nx 2 0 Ch n a i71 1 0, i a)

要 : 展绿 色食 品 是农业 可持 续发 展的 需要 , 是未 来我 国农 业发 展 的主 要方 向之 一 。本 文在 界 定绿 色食 品 的 发 也

基 础 之 上 , 析 了 绿 色 食 品 发 展 过 程 中 存 在 的 六 大 问 题 , 从 市 场 开 拓 、 障 体 系 、 督 管 理 、 入 、 传 力 度 五 个 剖 并 保 监 投 宣
维普资讯
第2卷第5 3 期
= =笙 =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农 业 现 代 化 研 究
R S A C FA RC L U A D R IA IN E E R HO G IU T R LMO E N Z T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