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质量
支架支护工程质量(GB50213-2010)

11 支架支护工程11.1刚性支架支护工程11.1.1本节适用于井下各种非可缩性支架支护工程质量验收。
表11.1.1 支架支护巷道规格偏差11.1.2水平巷道支架的前倾、后仰允许偏差±1°(1m垂线位置水平偏差不大于17mm)。
检验方法:在立柱前侧面或后侧面挂1m垂线在底板水平上量测垂点与立柱前侧面或后侧面间的距离。
11.1.3 倾斜巷道支架的迎山角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1.3的规定。
表11.1.3倾斜巷道支架迎山角检验方法:用半圆仪的弦长部分紧靠立柱的前侧面或后侧面量测。
11.1.4 撑(拉)杆和垫板的位置、数量,在一个检查点中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应超过2处。
检验方法:实查检查点上两架支架间的全部撑(拉)杆和垫板的位置及数量。
11.1.5背板排列位置和数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80%以上的背板背紧背牢。
检验方法:抽查检查点上两架支架间的全部背板。
11.1.6柱窝深度或底梁铺设质量:支架柱窝挖到实底,底梁铺设在实底上,其深度不小于设计30mm。
检验方法:挖出柱窝或底梁,挂腰线尺量检查。
11.1.7支架架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1.7的规定。
表11.1.10 支架架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11.2 可缩性支架支护工程11.2.1本节适用于可缩性金属支架支护工程质量验收。
11.2.2可缩性支架及其附件的材质和加工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并现场实查。
11.2.3可缩性支架的装配附件齐全,无锈蚀现象,螺纹部分有防锈油脂。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
11.2.4背板和充填材料的材质、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并现场实查。
11.2.5可缩性支架支护巷道的净宽、净高规格偏差应符合表11.2.5的规定。
检验方法:挂线尺量检查。
初期架设时,以设计放大断面净宽、净高值验收;稳定后以设计有效断面净宽、净高值验收。
表11.2.5可缩性支架支护巷道的净宽、净高规格偏差11.2.6水平巷道支架的前倾、后仰偏差为±1°(1m垂线位置的水平偏差不大于17mm)。
11.2质量

小结:
小组内交流你的收获,提出你的疑惑。
教与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上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来进行的,通过讲解、设疑、自学、小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质量的概论和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而改变,以及常见的测质量的仪器。通过观察、讲解、示范操作,学生亲自操作,让学生认识天平的结构,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本节课在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关注学生生活,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主要的课程,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主动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体会互相分享探究成果的快乐,这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本节课在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上,通过介绍杆秤等日常生活中的测质量仪器,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天平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科学求实的实践精神;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增进同学们间的合作精神,增进友谊。
得到结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他不因、和
的变化而变化。
二、导学质量的测量:
1、小组讨论,生活中所知道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
(讨论完之后进行展示)
2、天平是实天平的使用:
1、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重点说明: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4、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放砝码的顺序应()
A从小到大B从大到小C同时D没有顺序
5、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1所示,它的错误有(1)__________;(2)__________。
(图一)
6、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静止时如图2所示。为了使横梁平衡,这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横梁平衡时天平右盘所放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
本科教育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本科教育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修订版)教务处编印二0一七年三月目录1备课环节质量标准 (4)1.1备课基本要求 ........................................................................................................................... - 4 -1.2备课质量标准 ........................................................................................................................... - 5 -2 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 8 -2.1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 - 8 -2.2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 - 9 -3 作业与练习环节质量标准................................................................................................................ - 12 -3.1作业与练习基本要求 ............................................................................................................. - 12 -3.2作业与练习质量标准 ............................................................................................................. - 12 -4 辅导与答疑环节质量标准................................................................................................................ - 14 -4.1辅导与答疑基本要求 ............................................................................................................. - 14 -4.2辅导与答疑质量标准 ............................................................................................................. - 14 -5 课程考核环节质量标准.................................................................................................................... - 16 -5.1课程考核基本要求 ................................................................................................................. - 16 -5.2课程考核质量标准 ................................................................................................................. - 16 -6 实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 18 -6.1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 - 18 -6.2实验教学质量标准 ................................................................................................................. - 19 -7 实训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 23 -7.1实训教学基本要求 ................................................................................................................. - 23 -7.2实训教学质量标准 ................................................................................................................. - 23 -8 教育见习环节质量标准.................................................................................................................... - 26 -8.1教育见习基本要求 ................................................................................................................. - 26 -8.2教育见习质量标准 ................................................................................................................. - 26 -9 校内试讲环节质量标准.................................................................................................................... - 29 -9.1 校内试讲基本要求 ................................................................................................................ - 29 -9.2校内试讲质量标准 ................................................................................................................. - 29 -10 教育实习环节质量标准 ................................................................................................................. - 32 -10.1教育实习基本要求............................................................................................................... - 32 -10.2教育实习质量标准............................................................................................................... - 32 -11 专业见习环节质量标准 ................................................................................................................. - 36 -11.1 专业见习基本要求.............................................................................................................. - 36 -11.2专业见习质量标准............................................................................................................... - 36 -12 专业(课程)实习环节质量标准 ................................................................................................. - 39 -12.1专业(课程)实习基本要求............................................................................................... - 39 -12.2专业(课程)实习质量标准............................................................................................... - 39 -13 写生、采风质量标准 ..................................................................................................................... - 43 -13.1写生、采风基本要求........................................................................................................... - 43 -13.2写生、采风质量标准........................................................................................................... - 43 -14 课程设计质量标准 ......................................................................................................................... - 46 -14.1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 46 -14.2课程设计质量标准............................................................................................................... - 47 -15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 ......................................................................................................... - 49 -15.1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 - 49 -15.2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 - 50 -1 备课环节质量标准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
11.2质量

第二节 质量的测量【学习目标】1、巩固质量的概念2、了解天平的构造,学会操作天平3、学习天平的读数【温故知新】1.单位换算:8kg =___________g = ___________mg=_____________t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个属性,_______物体的形状、温度、物态变化而改变。
3.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A .物体的形状B .物体的状态如温度高低C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D .物体的位置和温度【自学任务】<自学>书P10,完成以下学案内容一、________________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二、天平的构造:三、天平的使用:1、调(调平衡):(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______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_处,这时横梁______<注意> 被测物体的质量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超过称量砝码:__________,游码:_____________2、称(称质量):(1)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__里,砝码放在_____________里(2)用_____向___盘加减_________,取砝码由_____到_______,用后放回____________(3)以最小砝码加上后右盘微翘再移动游标在标尺上的________,直到横梁恢复__________。
<注意>(1)托盘:左____右______(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托盘天平(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记(记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案】1、2.5×107毫克可能是()A.一头象的质量B.一个小学生的质量C.一只兔子的质量D.一只蚂蚁的质量2、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镊子,其原因主要是( )A.传统习惯性B.砝码不易弄脏生锈C.可轻轻地将砝码放在托盘上,天平不易损坏D.以上说法都不对3、某同学想用天平测1枚大头针的质量,请你把这名同学设计的称量步骤程序整理出正确的顺序。
11.2质量

2.你认为宇航员阿姆斯特 朗从地球 飞到月球后,他所戴的那顶头盔质 量会发生变化吗?请回答并说出的 你理由。
冰块融化成水, 状态 变化了, 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 没有变化。 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 形状 变化了, 泥团捏成泥人, 没有变化。 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 位置 变化了, 飞船飞向月球, 没有变化。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 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物体的一 个基本属性。
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铁块加热后,再打成铁片,质量 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南京和在南极时, 质量不 一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铁块加热后,再打成铁片,质量 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南京和在南极时, 质量不 一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实验室常用 生活中常用 量
测质量. 电子天平、磅秤 测质
托盘天平
横梁
分度盘
指针
砝码
载物盘
砝码盘
平衡螺母 标尺 游码
托盘天平 (上图)
1.放: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 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2.调: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 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3.称:左“物”右“码”,增减砝码、移 动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
课本P13第5题
一个鸡蛋大约50 g
约150 g
大约2 Kg
约50—80Kg
大约6 t
可达150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果这只矿泉水瓶子上标有 750毫升,那么你估计这瓶水 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GB 50566 202x 冶金除尘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读书笔记模板

8.1安装 8.2质量验收 8.3旋风子质量验收
9.1安装 9.2框架质量验收 9.3机体质量验收 9.4花板、滤袋质量验收 9.5脉冲清灰装置质量验收
10.1安装 10.2质量验收
11.1安装 11.2质量验收
12.1安装 12.2质量验收 12.3壳体质量验收 12.4电晕极、沉淀极装置质量验收
GB 50566-202x 冶金除尘设 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轧钢
除尘
设备
除尘
除尘器
电厂
焊接
质量
连铸
机械设备 验收
记录表
工程
质量
冶金
设备
试运转
安装
装置
内容摘要
精彩摘录
这是《GB 50566-202x 冶金除尘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 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GB 50566-202x 冶金除尘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1
10圆筒形脉冲 袋式除尘器
2
11塑烧板除尘 器
3
12静电除尘器
4
13湿法静电除 尘器
5
14圆式干法电 除尘器
1
15电袋除尘器
2
16文氏管除尘 器
3
17洗涤塔、脱 水器
4
18除尘设备试 运转
5 附录A冶金除尘
设备分项工程 施工验收记录 表
01
附录B冶金 除尘设备分 部工程施工 验收记录表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手册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手册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4)1.1 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4)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4)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4)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成 (4)2.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4)2.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4)第3章项目策划与质量目标 (4)3.1 项目策划 (4)3.2 质量目标的制定与分解 (4)3.3 质量目标的实施与监控 (4)第4章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4)4.1 设计输入管理 (4)4.2 设计过程控制 (4)4.3 设计输出管理 (4)第5章采购质量管理 (4)5.1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4)5.2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4)5.3 采购过程监控与验收 (4)第6章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5)6.1 施工准备 (5)6.2 施工过程控制 (5)6.3 施工验收与交付 (5)第7章检验与试验管理 (5)7.1 检验与试验计划 (5)7.2 检验与试验方法 (5)7.3 检验与试验结果处理 (5)第8章质量风险管理 (5)8.1 质量风险识别 (5)8.2 质量风险评价与控制 (5)8.3 质量风险监控与应对 (5)第9章质量改进 (5)9.1 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工具 (5)9.2 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9.3 质量改进成果的巩固与推广 (5)第10章质量培训与教育 (5)10.1 质量意识培训 (5)10.2 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 (5)10.3 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5)第11章质量信息管理 (5)11.1 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 (5)11.3 质量信息报告与传递 (5)第12章质量考核与评价 (5)12.1 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5)12.2 质量考核方法与过程 (5)12.3 质量评价与奖惩机制 (5)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5)1.1 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原则 (6)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6)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7)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成 (7)2.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7)2.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8)第3章项目策划与质量目标 (8)3.1 项目策划 (8)3.1.1 项目目标 (8)3.1.2 项目范围 (9)3.1.3 项目资源 (9)3.1.4 项目时间表 (9)3.1.5 风险管理 (9)3.2 质量目标的制定与分解 (9)3.2.1 质量目标的制定 (9)3.2.2 质量目标的分解 (9)3.3 质量目标的实施与监控 (9)3.3.1 质量计划的制定 (9)3.3.2 质量保证 (10)3.3.3 质量控制 (10)第4章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10)4.1 设计输入管理 (10)4.2 设计过程控制 (11)4.3 设计输出管理 (11)第5章采购质量管理 (11)5.1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11)5.1.1 供应商选择 (12)5.1.2 供应商管理 (12)5.2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 (12)5.2.1 材料质量控制 (12)5.2.2 设备质量控制 (12)5.3 采购过程监控与验收 (12)5.3.1 采购过程监控 (12)5.3.2 采购验收 (13)第6章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13)6.1 施工准备 (13)6.1.1 技术准备 (13)6.2 施工过程控制 (13)6.2.1 施工质量控制 (13)6.2.2 施工安全管理 (13)6.3 施工验收与交付 (14)6.3.1 工程验收 (14)6.3.2 工程交付 (14)第7章检验与试验管理 (14)7.1 检验与试验计划 (14)7.2 检验与试验方法 (14)7.3 检验与试验结果处理 (15)第8章质量风险管理 (15)8.1 质量风险识别 (15)8.2 质量风险评价与控制 (16)8.3 质量风险监控与应对 (16)第9章质量改进 (16)9.1 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工具 (16)9.1.1 方法 (17)9.1.2 工具 (17)9.2 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7)9.2.1 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17)9.2.2 实施质量改进计划 (17)9.3 质量改进成果的巩固与推广 (17)9.3.1 巩固成果 (18)9.3.2 推广经验 (18)第10章质量培训与教育 (18)10.1 质量意识培训 (18)10.2 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 (18)10.3 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19)第11章质量信息管理 (19)11.1 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 (19)11.1.1 质量信息收集 (19)11.1.2 质量信息整理 (20)11.2 质量信息分析与利用 (20)11.2.1 质量信息分析 (20)11.2.2 质量信息利用 (20)11.3 质量信息报告与传递 (20)11.3.1 质量信息报告 (20)11.3.2 质量信息传递 (20)第12章质量考核与评价 (21)12.1 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21)12.1.1 产品质量指标 (21)12.1.2 过程质量指标 (21)12.1.3 顾客满意度指标 (21)12.2 质量考核方法与过程 (21)12.2.1 制定质量考核计划 (21)12.2.2 收集质量数据 (22)12.2.3 分析质量数据 (22)12.2.4 制定质量改进措施 (22)12.2.5 质量考核结果发布 (22)12.3 质量评价与奖惩机制 (22)12.3.1 质量评价 (22)12.3.2 奖惩机制 (22)12.3.3 持续改进 (22)以下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手册的目录结构: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1.1 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原则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构成2.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2.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第3章项目策划与质量目标3.1 项目策划3.2 质量目标的制定与分解3.3 质量目标的实施与监控第4章设计阶段质量管理4.1 设计输入管理4.2 设计过程控制4.3 设计输出管理第5章采购质量管理5.1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5.2 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5.3 采购过程监控与验收第6章施工阶段质量管理6.1 施工准备6.2 施工过程控制6.3 施工验收与交付第7章检验与试验管理7.1 检验与试验计划7.2 检验与试验方法7.3 检验与试验结果处理第8章质量风险管理8.1 质量风险识别8.2 质量风险评价与控制8.3 质量风险监控与应对第9章质量改进9.1 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工具9.2 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9.3 质量改进成果的巩固与推广第10章质量培训与教育10.1 质量意识培训10.2 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10.3 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第11章质量信息管理11.1 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11.2 质量信息分析与利用11.3 质量信息报告与传递第12章质量考核与评价12.1 质量考核指标体系12.2 质量考核方法与过程12.3 质量评价与奖惩机制第1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1.1 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原则质量管理是一种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指导和控制组织在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各项活动。
GB50210-2023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鉴定准则

GB50210-2023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鉴定准则1. 总则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制定本准则,以规范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鉴定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适用范围本准则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装修工程质量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建筑装修工程:指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和外部进行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的活动。
- 质量鉴定:指对建筑装修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检测和判断的过程。
4. 基本规定4.1 工程质量鉴定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
4.2 工程质量鉴定应按照本准则、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
4.3 工程质量鉴定应客观、公正、准确,确保鉴定结果真实反映工程质量。
5. 质量鉴定程序5.1 编制鉴定方案:明确鉴定范围、内容、方法、标准和时间等。
5.2 现场检查:对装修工程现场进行检查,包括材料、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等。
5.3 取样检测:从现场抽取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以验证工程质量。
5.4 评价与判定:根据现场检查、取样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和判定。
5.5 编制鉴定报告:整理鉴定过程和结果,编制质量鉴定报告。
6. 质量鉴定内容6.1 材料验收:检查装修材料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如材质、性能、环保等。
6.2 施工工艺: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遵循相关工艺标准,如施工方法、操作程序等。
6.3 工程质量:检查工程实体的质量,如平整度、垂直度、强度、耐久性等。
6.4 功能性检测:对建筑物的功能进行检查,如通风、采光、隔音、保温等。
7. 质量鉴定方法7.1 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工程外观、施工工艺等,初步判断工程质量。
7.2 测量法: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对工程尺寸、精度等进行测量。
7.3 试验法:从现场取样,送实验室进行性能检测,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7.4 检查记录:记录检查过程、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以便后续跟踪。
8. 质量鉴定判定标准8.1 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工程质量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国家和行业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质 量一、创设情景我们知道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你能举出几个例子说出它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吗?(1)_______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_______是由________组成的。
既然物质构成了物体,那么构成物体的物质都一样多吗?二、探究新知1.质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国际单位是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换算关系:1t = ______kg 1kg = ______g 1g = ______mg练习:500mg=________g ; 500g=________kg ;5g=________mg ;(4)小数据:阅读教材,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测量在我们身边你见过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或工具吗?它们是怎样测量质量的?(1)测量工具:如图2所示。
_______ _______ 图2 _______ _______ _______(2)托盘天平的使用①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千克原器 图1托盘天平图3 学生天平②注意事项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平的使用天平使用前的准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游码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时天平的使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加砝码时,先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从_______到_______逐次加入砝码。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天平测量一个饮料瓶的质量,再将饮料瓶剪碎,测量质量,看看是否在形状改变后,质量有没有变化?B:用天平测量一块冰的质量,然后将这块冰熔化成水,在测量水的质量,看看质量有没有变化?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我诊断1.将体积为2 dm3的铁块,锻成长0.5 m厚0.2 mm的铁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的形状和质量变化,体积不变B.铁块的形状变化,体积和质量不变C.铁块的形状和体积变化,质量不变D.铁块的形状、体积、质量变化2.一个鸡蛋,估计它的质量是( )A.5 kg B.60 g C.100 mg D.无法估计3.下列物体质量的记录中,质量最小的是( )A.m A=1.19×10-7t B.m B=125 gC.m C=0.13 g D.m D=0.00012 kg4.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 g铁比100 g棉花质量大B.一根生锈的铁棒,用砂纸把表层的锈除掉,铁棒的质量不变C.一艘油轮从沙特开往日本,船上装有108kg的原油,平安抵达目的地,在此次运输中,原油的质量由于地理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D.一瓶饮料,宇航员就是把它带到月球上质量也不变5.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A.物体的形状B.物体的状态如温度高低C.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D.物体的位置和温度11.2 质量课后练习1.物理学中,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在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2.质量为2kg的冰块受热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体积将________,其质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神舟”五号将1kg的蔬菜种子带往太空后,其质量________;将一根很粗的铁棒拉成很长的细铁丝后,其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4.物体和物质是有区别的,例如我们称镜子是________,而组成它的玻璃则称________.当镜子摔碎以后,它的总质量却________,因为质量不随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 0.2kg=________g=________mg;(2) 245g=________kg=________mg;6.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使其质量与实际相符.(1) 一本普通汉语字典的质量约为0.3_____;(2) 一枚药片的质量约为0.5________;(3) 一只咸鸭蛋的质量是75________;(4) 一辆载重汽车的质量为5________;(5) 一个新生婴儿的质量为4________;(6) 一个成年人的质量为6×104________.7.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将天平________放置,游码停留在标尺________处,调节________,使横梁________,左盘放________,右盘放________,并且要用________加减砝码.8.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先要观察天平铭牌上标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只能通过调节________使天平平衡,而不能滑动________使天平平衡.当天平的指针在分度盘的中间或________,我们就说天平平衡了。
9.在一次用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过程中,有如下配套砝码:200g一个,l00g两个,50g 一个,20g两个,10g一个,5g一个,2g一个,1g两个,天平标尺的刻度和图2—10所示,天平的最大称量是________g.它能分辨的最小质量是________g.用此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当天平右盘中放20g砝码两个、2g砝码和1g砝码各一个,游码如图4所示,天平横梁平衡,则被称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10.小明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时,先把游码移到左端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高、右端低,他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填“左”或“右”).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物质的图4质量,当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时,天平横梁正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g.11.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大了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片的过程中,质量变小了C.10kg的棉花与0.01t的铁块比较质量相同D.物理课本在沈阳或北京时,质量是相同的12.下列方法能使一铁块质量发生改变的是( )A.对铁块加热,使铁块变成铁水B.把铁块拿到月球上去C.把铁块压成铁片D.把铁块切割掉一块余下较大的部分13.一元硬币的质量最接近()A.0.5g B.5g C.50g D.500g14.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 )A.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木块所含的物质较多B.铁块较重,所以铁块所含的物质较多C.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多少是一样的D.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15.小军用天平测得一块不知名物体的质量,共用了如图6所示的砝码,滑动游码使的天平达到了平衡,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6所示.正确地表示该物体的质量是()A.91.3g B.91.5gC.91.6g D.91.8g16.下列有关天平使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称量物体质量时,应用镊子取砝码,防止砝码生锈,测量不准B.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过大的物体,应使被测物体质量不超过天平称量C.在测量过程中,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同,然后读出质量D.不能直接用天平称液体的质量,需将液体盛在烧杯里进行称量17.在调节天平横粱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端,此时要想使横梁平衡,应( ) A.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里调节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调节C.向右移动游码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调节18.一个学生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后,发现游码恰好在标尺中央,游码标尺的最大刻度为1g.他用这个天平测量一物体的质量,他把物体放在左盘内,右盘放27g砝码,又把游码拨到最左端,天平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A.26.5g B.27.5g C.26g D.28g19.用没调平衡的天平,欲准确地测出物体的质量,可行的方法是( )A.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数加游码所指的刻度数B.用一个比待测物体重的另一物体放到左盘,将砝码放在右盘使天平平衡,再将待测物也放到右盘,从中逐渐把一部分砝码取下,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取下砝码的质量数等于被测物质量图6C.将待测物体放到天平左盘,取些砂粒放到右盘,使天平平衡,然后取下物体(砂粒不动),逐渐把砝码加到左盘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左盘中砝码质量数等于待测物体的质量D.将物体放在右盘内,砝码放在左盘,使其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数减去游码指示的刻度数20.请完成下列基本仪器使用前的调节.(1) 小洪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再进行如下调节: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 在进行第②步调节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7所示,此时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图7 图8(3) 如图8所示是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时天平上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则该苹果质量为________.21.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11所示。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中考实战演练1.(2009)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______g.2.(2009)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