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Savant体系结构的分析研究
物联网体系结构

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连接物体,使之能够互相沟通和交互,从而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和处理。
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其体系结构,即通过各个层次和组件的有机组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系统。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基本架构和主要组成部分。
一、边缘层边缘层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最底层,也是最接近物体的一层。
它包括各类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相关的通信、存储和处理设备。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执行器则负责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边缘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与上层网关进行通信,传输采集到的数据和接收控制指令。
二、网关层网关层是连接边缘设备和核心网络的桥梁,在整个物联网体系结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负责实现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和数据格式的处理,以便边缘设备能够与上层的网络进行交互。
网关层还可以具备一定的存储和计算能力,用于边缘数据的缓存和预处理。
同时,网关层也承担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责任,通过身份验证和加密等手段保护物联网系统的安全。
三、核心网络层核心网络层是物联网的中间层,负责连接各个网关和云平台、应用程序等核心组件。
它采用各种通信协议和网络技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核心网络层也具备一定的路由和转发能力,用于数据的分发和传输。
此外,核心网络层还要满足物联网系统对带宽、延迟和可靠性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保证数据的快速和可靠传输。
四、云平台层云平台层是物联网的上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
它提供了丰富的云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API),使开发者可以基于物联网数据进行应用开发和创新。
云平台层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的决策支持。
同时,云平台还提供了对物联网系统进行远程管理和监控的功能,方便用户对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维护。
五、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最顶层,是向用户提供服务和功能的界面。
物联网体系结构

蓝牙
应用较多、成本较低且 方便使用
以移动电话为中心, 每网最多8个节点
低于5美元
无源RFID
物流、军事、防伪等多种行业
成本低、无功耗
无处理能力,单向
5-50美分
ZigBee
家庭、楼宇自动化以及监控类应 用
可靠、电源和成本优势、 缺少安全性规范和完 组网方便 善的标准
50美分左右
WiFi(802.11b)
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2.3.5 产品电子代码EPC
• EPC 系统主要由如下六方面组成: (1) EPC编码标准 (2) EPC 标签
(3) 识读器
(4) Savant (神经网络软件) (5) 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 Naming Service:ONS) (6) 实体标记语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
2.4.2 WIFI无线网络
•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
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 WIFI突出优势: •其一,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 •其二,传输速度非常快
•其三,厂商进入该领域的门槛比较低
2.4.2 WIFI无线网络
• 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
2.3.3 传感器技术
• 物联网中传感器节点是在传感器基础上增加了协同、 计算、通信功能构成了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 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智能化是传感器的重要特
点,嵌入式智能技术是实现传感器智能化的重要手
段。
2.3.4 无线传感器网络
•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它是
物联网层次结构PPT课件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
• 物联网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农业
应用层
工业监测 公共安全
城市管理
智能家电
智能交通
GSM CDMA
CDMA2000 WCDMA TDSCDMA
LTE LTE-Advanced
网络层 2G网络
3G网络
4G网络
感知层 传感器
RFID
5 汽车
汽车
WSN
WSN
7
第7页/共39页
物联网感知层
3
第3页/共39页
物联网的层次结构
物联网工作过程与人的智能处理问题过程比较
4
第4页/共39页
物联网的层次结构
• 设计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必然要采用 “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分层结构” 思想。
• 物联网是一个形式多样、涉及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的复杂系统。从实现技术角度看, 物联网的特点是:网络的异构性,规模的 差异性,接入的多样性。
物联网的层次结构
• 如果将人对问题智慧处理的能力形式与物 联网工作过程做一个比较,不难看出两者 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人的感官用来获取信息,人的神经用来传 输信息,人的大脑用来处理信息,使人具 有智慧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 物联网处理问题同样也要经过三个过程: 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应用(处理)
• 感知层位于物联网层次结构中的最底层,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 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等。
• 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 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
• 数据采集技术有多种,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实时定位等。
第2章物联网体系结构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016.8
1
2021/4/17
2.1 物联网的功能 2.1.1 物联网的功能特征
从物联网的功能上来说,它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全面感知能力,可以利用RFID、传感器、 二维条形码等获取被控/被测物体的信息。
第二个特征是数据信息的可靠传递,可以通过各种 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 传递出去。
集层。物联网的核心功能是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开发和利 用。
服务支撑层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底层采集的数据,形成与 业务需求相适应、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资源库。
精选PPT课件
12
2021/4/17
应用层将为各类业务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支撑, 通过建立、实时更新可重复使用的信息资源库和应用 服务资源库,使得各类业务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随需 组合,使得物联网的应用系统对于业务的适应能力明 显提高。该层能够提升对应用系统资源的重用度,为 快速构建新的物联网应用奠定基础,满足在物联网环 境中复杂多变的网络资源应用需求和服务。
精选PPT课件
10
2021/4/17
短距离有线通信 (双绞线、同轴电 缆和光纤等)
长距离有线通信(广 电网、电信网等)
数据传输技 术
短距离无线通信 (Zigbee、蓝牙 和红外等)
长距离无线通信 (2G、3G 和 4G 等
精选PPT课件
物联网中常用的数据传输技术
11
2021/4/17
2.2.4 物联网应用层 第三层是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服务支撑层和应用子
精选PPT课件
9
2021/4/17
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主要进行信息的传递。 网络层要根据感知层的业务特征,优化网络特性,更好 地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这就要求建立一个端到端的全局物联网络。任何终端节 点在物联网中都应能实现泛在互联。由节点组成的网络 末端网络,例如传感器网、RFID、家居网、个域网、局 域网、体域网、车域网等,连接到物联网的异构融合网 络上,从而形成一个广泛互联的网络。
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传感知识技术论文]
![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传感知识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cf755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4c.png)
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传感知识技术论文]物联网传感技术论文篇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摘要:互联网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的需要,人们除了利用有线网络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无线网络做到物物相连。
由此催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
在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兴起的形势下,作为其基础依托的互联网处于什么地位,对其发展有什么作用呢本文通过分析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和物联网的构成和发展现状,由此探讨了网络在这两网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传感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1.引言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是比较新的技术领域,而且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近年来,世界上某些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研究开发这方面的应用,积极攻克在标准上、技术和应用上的尖端技术。
我国也把这项技术发展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致当前的无线网络得以飞速发展。
在实现无线传感器网和物联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该认清形势,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和应用该项技术。
2.无线传感网与物联网的构成2.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enorNetwork)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
它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量化、处理、融合和传输。
它综合了微电子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协同的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中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传感器网络节点构成的。
应用和监测物理信号的不同决定了传感器的类型,另外节点的功能和组成也不尽相同。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包括如下几个单元:传感单元(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功能模块组成)、处理单元(由嵌入式系统构成,包括CPU、存储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通信单元(由无线通信模块组成)、以及电源部分。
也可以选择其它功能单元如定位系统、移动系统等。
《物联网工程导论》PPT课件 认识物联网系统结构

1.8 认识物联网工程
1.8.3 物联网工程施工 • 定义
物联网工程施工,是指物联网工程项目通过立项、招标、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程序后,施工单 位根据设计要求对建设工程进行新建、扩建、改建的活动。
• 工作内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联网工程施工所涵盖的工作内容主要有: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方案;督促施工材料 及设备合格并按时进场;施工费用的核算;现场施工调试及配合验收等。
• 验收内容
物联网工程的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的建设内容、工程质量、工程设备、工程经费、系统 性能和过程文件等。
5
1.8 认识物联网工程
1.8.5 物联网工程项目管理 • 定义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 和方法,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
单元一 探寻物联网世界
任务二 认识物联网系统结构
引导案例
走进物联网世界
1
引导案例
走进物联网世界
讨论
以上视频中实现了哪些智能化功能? 这些功能实现要经历哪些过程?
2
目标与任务
1
知识准备
2
目录
3
任务实施
4
任务评价
1
PART.1
目标与任务
2
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
• 掌握物联网的层级结构 • 了解物联网典型的应用场景 • 了解物联网典型的关键技术 • 认识物联网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流程
5
1.7 认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7.2 网络层——通信与网络技术
物联网的网络层建立在现有的通信网络、互联网、广电网基础上,将感知层采集的信息通过各 种接入设备与网络相连,实现物体信息的传输。
基于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摘要:供应链管理实现了制造商、批发商、运输商、零售商的协作共赢,而智能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能为企业高效、智能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能。
简要分析现代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现状后,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对于智能物流供应链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新模式,并详细描述了各个功能模块。
以期能为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系统,供应链管理一、引言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业竞争已经逐渐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向了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已经成为获得商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目前,全球电子商务、供应链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信息失真、信息交换错误所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数千亿美元。
由于整个供应链的信息无法获取或者获取的不及时,导致实际应用需求在供应链(包括零售商,批发商,配送中心,生产商等)的信息传输过程中被层层放大,产生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和缺货现象。
要改进企业的数据采集方式,需要企业能够建成一个智能高效的物流网络,为企业的高效、准确决策提供支持。
现代物联网的新兴与蓬勃发展也为物流智能空间构建提供了新的途径。
物联网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gps跟踪技术、企业应用系统结合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的信息与互联网实时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管理与识别。
利用物联网技术,获取物品表示信息,从而达到对物品进行识别和供应链实时跟踪的目的,实现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
二、物联网对智能物流供应链影响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智能物流提供了空间,让物流产业能够更大、更专。
更大是指将同类资源集约化,实现横向整合。
更专是指按专业化类别进行物流流程的信息采集,深加工后使流程得以整合、优化,实现纵向整合。
所谓智能供应链管理,是指将供应链上的制造商、批发商、运输商、零售商所产生的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实现企业对供应链信息流的快速最优决策。
物联网的层级架构模型

物联网的层级架构模型最受国内推崇的物联网层级架构是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物联网三层架构模型,即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的三层体系。
为便于理解,结合当前技术发展,从下到上,可以将物联网依次分为目标对象层、感知控制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等四层。
图1物联网四层架构模型图其中:(1)目标对象层严格来说,目标对象层不算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一部分,但物联网的感知控制设备又与目标对象紧密相关。
在信息化时代里,“物”应当有识别信息、位置信息、状态信息和相关信息等,若“物”包含智能设备,还应包括运行信息和控制信息。
(2)感知控制层物联网的感知控制层是物联网的核心层,主要完成物体信息的采集、转换、收集、处理和计算,以及必要的控制,具体包含传感器(或控制器)、短距离传输网络和物联网网关等三部分。
●传感器(或控制器):用来进行数据采集、转换及实现控制。
●短距离传输网络: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发送到网关或将控制指令发送到控制器。
其中:短距离传输网络是指无线覆盖范围在个人活动范围内(通常10m左右),属于个域网(PersonalArea Network,PAN)应用。
比如: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射频通信,红外收发器之间的红外通信,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通信,蓝牙通信,Wi-Fi通信等;●物联网网关:通过短距离传输网络对传感器采集到的物体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计算,并将控制指令通过短距离传输网络发送给控制器。
(3)网络传输层物联网的网络传输层主要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包括接入单元和接入网络两部分。
●接入单元:是连接感知控制层的桥梁,它汇聚从感知控制层获得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接入网络。
●接入网络:即现有的通信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公共电话网、有线网络等。
通过接入网络,将数据最终传入单位内部网,甚至互联网。
(4)应用服务层物联网的应用服务层主要完成数据的管理和数据的处理,并将这些数据与各行业应用的结合,包括中间件和应用等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vant系统的程序模块可以由Auto—ID标准委员会定义,或者由用户和第三方生产商来定义。Auto—ID标准委
员会定义的模块叫做标准模块。这些标准模块通常应用在Savant系统的所有应用实例中。其他程序模块可以根据
用户定义包含或者不包含在一些具体实例中,这些叫做可选程序模块。通常,标准程序模块含:事件管理系统
以供企业将后端系统与RFID读写器串接。以整体发展架构来看,此时企业的导入须自行花费许多成本去处理前
后端 系统连接的问题。通常企业在本阶段会通过Pilot Project方式来评估成本效益与导人的关键议题。
(2)架构Savant系统发展阶段
本阶段是Savant系统成长的关键阶段。由于RFID的强大应用,Wal—Mart与美国国防部等关键使用者相继进
将沿叶子节点到根节点的顺序逐级自
动上传数据。每次识读.Savant系统
都要保存一些信息,例如:标签的
EPC码、扫描标签的解读器的EPC
图2物联网应用模型示意图
码、识读时间以及与EPC不相关的一 些信息,如解读器观测到的温度和地 理位置等。
从Savant的应用逻辑模型可以看出,IS通常安装在氽业的区域或国家数据中心,其功能除了从它的下级采集
(EMS)、实时内存数据结构(RIED)和任务管理系统(TMS)。
EMS用于读取解读器或传感器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平滑、协同和转发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写入RIED或
database。“解读适配器”获得的事件先经过“事件队列”、“事件过滤器”、“事件记录器”处理,然后保存在实
时内存事件数据库中,这些过程都由EPC数据的EMS监控管理。
息的汇集采取时间戳(timestamp)方 式。在图2中,Edge Savant的PMI 服务器只保存0~8小时的数据。其父
节点Internal Savant的PML服务器保 存8~48小时的数据.其祖父节点In~
temal Savant的PML服务器保存48 小时以上的数据等。每一-级Savant的 PML服务器在没置好的时间到达后.
图3 Savant系统功能结构
个接口与外界交瓦:解读器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
解读器接口提供与标签解读器。尤其是RFID解读器的连接方法;应用程序接口提供Savant系统与外部应用 程序的连接接口。这些应用程序通常是指企业正在使用的应用程序或新的特定EPC应用程序或者其他Savant系
统。除了Savant系统定义的两个外部接口(解读器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外,程序模块之间用它们自己定义的 API函数交互。
Savant系统
3描述了Savant系统的基
本功能组件及其与其他应
读
用程序的通讯状况I”。
写
器
2.1 Savant系统的外部
读
程序模块集成器,
任务管理系统
事件管理系统
应
写 器
用
事件队列l过滤器I存储日志l I任务
程
接
口
序 接
企 业 应
用 程
接口
实时内存事件数据库
口
序
Savant系统是一些程 序模块的集成,它通过两
物联网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标签、解读器、Savant系统、PML服务器、ONS服务器。其中Savant系统是物 联网的神经系统,负责传送和管理解读器识读的信息流。本文主要以Savant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的组成模
物联网神经系统--Savant系统及其网络 块,并从其网络应用模式、系统结构、功能框架出发,研究Savant系统的分布式体系结构【ll。
RIED是Savant系统特有的一种存储容器,是一个优化的数据库,为了满足Savant系统在逻辑网络中的数据传
输速度而设立,它提供与database相同的数据接口,但访问速度比database快得多。TMS的功能类似于操作系统
的任务管理器,它把由外部应用程序定制的任务转为Savant系统可执行的程序,写入任务进度表,使Savant系统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首次提出了EPC系统(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物联网的概念,有关专家预测它 将是改变全球信息交流方式的下一场信息革命。基于互联网和射频技术的EPC系统,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 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讯等技术,构造的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Internet of things”。电子标签 (RFID)、产品电子码(EPC)、互联网(INTERNET)三个元素的有效组合构成物联网。一个带有电子标签的产品 (电子标签中有这个产品的唯一编码),当它通过一个读写器时,这个产品的信息就会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指定的计 算机内。这是一个全自动的产品流动监测网络,展示了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对每个产品跟踪的全新理念。物联网将 在全球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对产品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各环节的监控和管理水平,将成为继条码技术之后, 再次变革商品零售结算、物流配送及产品跟踪管理模式的一项新技术应用,是条码技术应用的延伸和拓展。
术体系结构。
关键词:EPC;物联网;Savant系统;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 f2006)07—0018—04
Abstract: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system makes use of the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to identify product, realiz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on real time,at the same time reducing the logistics cost.Savant is“middleware” software designed to process the streams of tag or sensor data(event datal coming from one or more reader device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Savant,gives a technical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 function framework and architecture.On this foundation,we mainly do the research on the technique architecture of the Savant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Key words:electronic product code;internet of things;savant system;architecture
·18·
万方数据
·电子物流·
ES由它们在网络中的逻辑位置而得名,它们始终处在Savant分布式网络结构的最底层,与RFID的解读器相
连,采集实时EPC数据。EPC
鍪薰呈妻通篓兰Sl琶蒜人物
联网系统,并向上层的Savant
ts/咂至立二㈡“e盼r\…nal盹\Sa“v幽ant…。
系统(即:is)传输数据。ES 实时地捕获、监视、存储数
1
Savant系统是Auto—ID中心设计的用来加工和处理来自解读器的所有信息和事件流的软件.是连接标签解读 器和企业应用程序的重要纽带。它要对标签数据进行过滤、分组和计数.以提高发往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质量, 防止错误识读、漏读或多读信息。Savant系统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是一种企业通用的管理EPC采集数据的系统 工具。它可以安装在商店、本地配送中心、区域甚至全国数据中心等数据采集点和数据管理点,以实现对数据的 捕获、监控和传输管理。基于互联网的Savant系统构成了分布式结构的Savant系统网络,这种结构实现了全球物 品的互联和各种物品在全球的物流联系,提高了物联网的运行效率。图1描述了一个典型的Savant系统网络应用 结构示意图,这种树型结构的叶结点叫做“Edge Savant” (ES),树的分支结点叫做“Internal Savant”(IS)[21。
行RFID技术的规划并进行导入的Pilot Project,促使各国际大厂持续关注RFID相关市场的发展。本阶段Savant
系统的发展不但已经具备基本数据搜集、过滤等功能,同时也满足企业多对多(Devices—to—Applications)的连接
摘要: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是一种运用高效标识识别技术对产品进行识别,实现实时信息交流和传递, 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系统。EPC系统网络的神经中枢是Savant系统,它主要负责传送和管理解读器识读的信息流。本文分析了
Savant系统的分布式网络结构,讨论了系统的功能框架及其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了物联网之Savant系统的技
·电子物流·
第29卷总第131期
徊藤圃霪交贼德羲绱殉鳓国骊褥斑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avant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陈 峥,刘 慧,宫 雪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
CHEN Zheng,LIU Hui,GONG Xu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Savant系统允许采用其他的协议与识读器通讯,在(Auto—ID识读器通讯协议1.0》中,对接口的细节做了详
.19·
万方数据
·电子物流·
细说明。应用程序接口能够采用Savant服务器本地协议,与以前的扩展服务通讯。应用程序接口也可以采用与识
读器协议类似的分层方法来实现,如高层定义命令和抽象的语法,底层实现与具体语法和协议的绑定。至今还没
有统一的关于Savant之间通讯方式的定义,SOAP接口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利用这种接口用户可以设置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