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襄阳

合集下载

襄阳古城的介绍范文

襄阳古城的介绍范文

襄阳古城的介绍范文襄阳古城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城市遗址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下面将详细介绍襄阳古城的历史沿革、建筑风貌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

襄阳古城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称为襄州。

到了东汉时期,襄阳逐渐演变为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成为中原地区与南方之间的交通要道。

到了宋朝时期,襄阳成为了南方的战略核心,是宋朝的重要军事重镇。

在古代襄阳古城的核心区域内,仍然可以看到宋代城墙和城门的遗址,这些遗迹是襄阳古城历史沿革的见证。

襄阳古城的建筑风貌主要有两个独特的特点:城墙和水系。

襄阳古城的城墙具有明代的风格,以砖石结构为主,修建高大厚实。

城墙全长约为10公里,四周围绕着护城河,形成了水陆并行的完美格局。

城墙上还保存有多座城楼和角楼,这些城楼和角楼是古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赏城市全景的最佳地点。

襄阳古城的另一大特色是水系。

古城内有姜侯河、核桃河等多条河流穿城而过,宛如一条条银带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在古城内部,还有许多湖泊和池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故宫内的太湖和恒湖。

这些水系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古城的生态环境,还为古城增添了无限的浪漫气息。

襄阳古城还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故宫。

明故宫是襄阳古城内的一座皇宫,也是襄阳古城十分重要的建筑之一、故宫占地约达20万平方米,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皇宫之一、在明故宫内,可以欣赏到明代建筑的风貌,如石板街、华表、殿阁等等,让游客领略到古代皇宫的雄伟壮观。

此外,襄阳古城还有众多的寺庙、府邸、园林等文化遗址。

其中最有名的是临江书院。

临江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襄阳的临江书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被誉为“南方书院之冠”。

在临江书院内,保存有大量的古籍和文物,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教育的风采。

襄阳古城还是文化名城,这里诞生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如陆游、刘基等。

襄阳古城每年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襄阳古城文化旅游节、荆楚大地文化活动等。

宋代襄阳和樊城的历史地理研究

宋代襄阳和樊城的历史地理研究

宋代襄阳和樊城的历史地理研究两宋时期的襄阳和樊城,位于汉江中游,两城夹汉江而立,南为襄阳,北为樊城。

襄阳和樊城,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

两宋时期,民族矛盾突出,民族之间战乱频繁,襄阳和樊城长期位于政权交界地带,军事地位凸显,成为战争前线,在宋金、宋蒙(元)对峙中,发挥着决定南宋朝廷生死存亡的巨大作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襄阳和樊城的人口、经济、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宋时期,襄、樊地区的人口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变动。

北宋时期,襄阳和樊城社会局势稳定,人口平稳快速增长,迁入人口比例增多;靖康之乱后,受宋金战争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进入襄阳和樊城地区,而襄、樊土著居民则大量南迁进入荆湖南路甚至两广地区;宋蒙对峙时期,移民浪潮加剧,襄、樊人口外迁加剧,襄樊保卫战后,基本成为空城。

北宋时期,襄阳和樊城处于比较和平稳定的局势之中,而且襄阳和樊城临近汉水,雨水充足,水利设施也比较齐全,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南宋时期,气温降低,水稻种植面积缩小,宋金战争爆发之后,襄阳长期处在战火之中,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和商业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某些行业战时经济的发展,例如造船业、商业等。

襄阳和樊城位于南北方过渡地带,有“天下之中”、“九省通衢”之称,水陆兼济,是交通工具“南船北马”的交界。

以襄阳为起点向北可沿南襄隘道到达南阳,向西沿上津路直通长安,向南荆襄陆路和水路兼济,向西沿汉襄道直入鄂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襄、樊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特别是在战争期间,为运送战略物资提供了有利保障。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网,宋金、宋蒙多次在此发生激烈争夺。

宋金“绍兴和议”后,襄、樊成为宋金对峙前线,南宋岳飞、吴拱、赵淳等将领都曾率军在此戍守,加强两城军事战略部署,利用该地有利的地形地势进行抵抗,多次打退金军入侵。

金亡之后,宋蒙对峙,蒙古也将襄、樊作为进攻南宋的突破口,针对襄阳城高池深的特点进行持久围困战,南宋守将坚守六年之后终被攻破,导致南宋门户大开。

80年代形容襄阳的名词

80年代形容襄阳的名词

80年代形容襄阳的名词
1. 川林: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被群山环绕,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山林景观。

2. 城市堡垒:襄阳历史悠久,曾是古代战略要地,被誉为“城市堡垒”,在80年代仍保留着悠久的历史建筑和城堡遗址。

3. 旧城区:80年代的襄阳城内保留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如古老的街巷、庙宇和城墙等,给人一种古朴的氛围。

4. 美食之都:襄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产品,在80年代被誉为“美食之都”,各种特色菜肴和小吃琳琅满目。

5. 工业基地:80年代的襄阳是湖北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多个大型工厂和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 革命圣地:襄阳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80年代依然保留着许多革命纪念建筑和遗址,被称为“革命圣地”。

7. 交通要塞:襄阳地理位置优越,是湖北省的交通要塞,80年代依然是交通枢纽,连接了多个重要的交通线路。

8. 配饰之都:80年代的襄阳因其出产的首饰、服装配饰等产品而被誉为“配饰之都”,这些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9. 文化名城:襄阳在80年代是湖北省的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10. 旅游胜地:80年代的襄阳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成为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阳

中国唐城
中国唐城又名襄阳唐城影视基地, 唐城既是影视拍摄基地,又是全国性 旅游目的地;景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 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是国际著名导演 陈凯歌执导的历史巨片《妖猫传》主 要拍摄地。分为城楼、宫殿、街市、 宅邸、寺院五大片区,建有皇宫、明 德门、千步廊、东市、西市、青龙寺 等八大盛唐建筑。
在中国唐城拍摄的影视作品
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
《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是由近 400名专业演员依托40万平方米国内 最大仿唐建筑群为全景式舞台背景, 倾情演绎的中国大型嵌入行进式全景 秀。《大唐倚梦》全景呈现了皇家军 威的军阵、浩浩荡荡的马队、大气端 庄的唐风乐舞、异域风情的歌舞形式, 精美绝伦的大唐服饰,营造出了盛世 唐城穿越之旅的不眠之夜,在夜唐城, 道一出千年之恋的浪漫与梦幻,咏一 首盛世太平颂,谱一曲大唐帝国风, 行一段华夏复兴路。
枣阳市白竹园寺景区
白竹园寺风景区是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枣阳城北45公里处,属桐柏崇山峻岭脉,是 以佛教文化为主体,集山、林、石、寺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88%, 青松翠竹民,芳草鲜美,林相林貌,秀丽动人。
枣阳市白水寺风景区
白水寺风景名胜区位于枣阳市吴店镇,原名白水禅林,寺内原祀刘秀塑像。明宣德 年间,主持真隆和尚将正殿改为供佛,以西偏殿祭祀光武。光武帝位旁列云台28将的 牌位,现已换为卷轴画像。
宜城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张自忠纪念馆面积720平方米,建于1991年,位于湖北省宜城市。是湖北省政府核 定公布的省级纪念馆。该馆是宜城人民纪念张自忠将军诞辰100周年暨殉国51周年时修 建落成的。馆内以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为主,辅助于名人题词刻碑展览。
薤山是神农尝百草植五谷的地方,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 12℃,夏季平均气温22℃,自古就享有“中国南避暑山庄”之美誉,是闻 名中外的避暑胜地。

襄阳古城讲解

襄阳古城讲解

襄阳古城讲解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区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襄阳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被誉为“江南第一城”和“中原重镇”之称。

究其原因,这里既有历史的绚烂,又有文化的底蕴,更有城市的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襄阳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

春秋时期,襄阳在楚国境内,是南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楚国的腹心之地,因此在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秦代以后,襄阳成为了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业中心。

唐代,襄阳被赞为“江南第一城”,是当时南北交流的重要中转站。

明清时期,襄阳成为了军事要地和文化重镇。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襄阳古城发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襄阳武侯祠、襄阳城隍庙、襄阳妈祖庙等一批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

襄阳古城的城墙始建于唐朝,是唐朝时期南方的战略性雄关。

唐墙比郑州城墙、西安城墙、洛阳城墙等城墙还有沿街的店铺街坊,如此厚道,也为当时的城市南方商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明朝时,襄阳城墙得到了进一步的修缮和加强,更加巍峨壮观。

从城墙上眺望,可以看到四周的风光和城市的景象。

今天,襄阳古城已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代表性遗产之一,与上海城市墙、西安城墙、北京城墙、南京城墙等齐名。

除城墙外,襄阳古城还有兴隆寺、昭明文化广场等著名景点。

兴隆寺建于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世家的重要场所,至今仍保留着唐宋以来的许多文化遗迹。

昭明文化广场则是中国近年来修建的大型文化广场,坐落在古襄阳城的中心位置,拥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总之,襄阳古城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旅游和经济于一体的城市。

无论是游历还是居住,它都有着原始而又深刻的吸引力。

或许可以这样一句话来总结:襄阳古城,文化之城,历史之魂,自然之美,神秘之境。

襄阳

襄阳

走进历史的城市——襄阳
提起襄阳,人们最先想 到的是《三国演义》中 魏、蜀、吴在其所在地 荆州所上演的一出出好 戏,《三国演义》120回 的故事中,有32回都发 生在这里。
还有就是著名小说 家金庸先生 所著《射雕英雄传》和《神雕 侠侣》中,大侠郭靖曾领导南 宋军民和江湖侠士在这里抵抗 蒙古大军的南侵。 古襄阳主要由襄阳城和樊城组 成,襄阳城因地处襄水之阳, 因而得名为“襄阳”,其早在 先秦时期就已经初见规模,距 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华夏第一池-护城河
护城河很宽 , 平均宽度超过了 180 米。 水是碧绿的,两旁种满了老柳树。 襄阳护城河位于襄阳市襄
城墙守在河边, 成为了一道独 城区,长5060米,最宽处 特的风景线, 达250米,平均宽度180米, 中国七大古城 面积91万平方米,为亚洲 墙之首。
老柳树有着粗壮的树干,翠绿的叶 子和青绿的河水互相衬托着,真是 美不胜收。也许是最近经常下大雨 的缘故吧,护城河的水位上涨了许
犀牛望月
传说
相传,汉朝时期有个年轻人,名叫吴刚,为人正直,力大无穷。传说他在 人间很苦,以打柴为生,后经道人点化,好不容易成了仙。谁料,一入仙 界便触犯了天规,被玉帝贬入广寒宫,责令他白日砍伐月中桂树,晚上作 宫中守卫。月宫中的这棵桂树,高五百丈,很难砍伐,刚砍下的口子,不 等斧子离开又逾合了,弄得吴刚无可奈何。一次,嫦娥见他非常吃力,就 向月桂走来,老远就对吴刚说:“小伙子,光凭死力气,伐不了月桂。” 吴刚见嫦娥走来了,连忙打招呼:“嫦娥仙子,你来啦,难得你的光临, 谢谢,谢谢。” “不用谢啦,过几天,我向王母为你讲情,解除你的劳役之苦。”嫦 娥满脸笑意。吴刚说:“感谢嫦娥仙子的恩情。”说罢丢下斧子,向嫦娥 深深地举了一躬。吴刚知道嫦娥是聪明漂亮的仙子,既同情她的遭遇,也 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一直不敢倾吐,只是把爱埋在心底。 嫦娥是后羿之妻,自打偷了“不死之药”奔上月宫,一个人冷冷清清, 非常寂寞,总想找人说说话。 嫦娥见吴刚十分热情,也就含情脉脉地说:“看起来,你这个月宫卫 士倒是个好人……” 吴刚深领其意,想永结同心,然而就在这时,王母却无端发怒,把他 打下凡来化成了这座形似犀牛的巨石,因他日夜思念着月宫的嫦娥,所以 人们就叫它犀牛望月。

襄阳简介

襄阳简介

一、襄阳简介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现辖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级市,南漳、保康、谷城3个县,襄城、樊城、襄州3个城区,有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全市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80万。

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

2003年9月,被湖北省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2800多年建城史。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樊城由此而得名;襄阳因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

襄阳历史上历代为州、郡、府、道、路治所,“汉晋以来,代为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区域性经济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明清时期,襄阳的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建有20多个全国各个地区的商业会馆。

襄阳历史上孕育和生活过众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杰出人物,如春秋时期吴国相国伍子胥,战国时期大文学家宋玉,三国时期大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唐诗名流杜甫、孟浩然、皮日休、张继,唐代名相张柬之,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等;演绎过卞和献玉、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等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故事。

现存有古隆中、襄阳城、习家池、米公祠等名胜古迹700余处。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城而过,境内流长195公里。

襄阳是农业大市,农业基础较好,先后被确定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三大芝麻产区之一、全国商品肉牛生产基地、秦巴山高香茶种植基地。

初步形成了以粮食、油料、茶叶、棉花、水果、畜牧、蔬菜、林特为主的8大主导产业,板块农业面积900多万亩。

到2009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366亿元,同比增长17.3%,农业增加值200.2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6.67%。

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60亿元,成为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农业加工大市初具规模。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南襄盆地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豫陕渝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汽车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书法名城”。

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

中文名称:襄阳外文名称:Xiangyang别名:华夏第一城池,智都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湖北下辖地区:宜城/枣阳/谷城/保康/南漳/光化政府驻地:襄阳市檀溪路电话区号:0710邮政区码:441000地理位置:华中汉水中游面积: 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88.88万人(2009年)方言:西南官话-鄂北片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古隆中,襄阳城,岘山,习家池,鹿门寺,水镜庄,九路寨机场:襄阳刘集机场火车站:襄阳站,襄阳东站,襄阳北编组站车牌代码:鄂F国家级园区:高新区、经济技襄阳,位居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中国书法名城”。

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今天,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此番评价已经镌刻在诸葛亮文化广场的诸葛亮青铜塑像底座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年废道,县直属于省。17年,属鄂北行政公署。21年, 属湖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5年,属湖北省第 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其间,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 中国共产党在黄龙 一带(县内其它地方为国民党统治) 建立襄阳县苏维埃政权,属鄂豫边苏区领导。 1948年1月,襄阳县爱国民主政府成立,属桐柏行政公 署第三专署及汉南办事处。1949年2月,属湖北省襄阳 行政区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属湖北省襄阳专员公(1968 年8月改称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襄阳地区 行政公署)。1983年10月,属湖北省襄樊市。2001年改 为襄樊市襄阳区。
省 级
襄阳城西13公里的隆中山

级清
襄阳城南街中段西侧

级清
襄阳城西门外

级清
樊城友谊街

级明
汉水南岸,万山至襄阳城

级清
樊城陈老巷口

级明
樊城解放路西头

级明
樊城定中街

级明
樊城桥头

级清
人口:5773819人 (2002年) 行政区划:辖襄阳、南漳、保康、
谷城四县和枣阳、老河口、宜城3个 县级市。
气候: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 均气温15—16度,年降水量1000毫 米左右,具有我国南北过渡型的气 候特征。
襄樊为襄阳和樊城的合称,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连 江汉平原,西通川、陕,南接湘、粤,北达宛、洛,自古就有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说。据方志载,周宣王封仲山甫 于樊,是为樊国,建城至今已有2800多年;襄阳古称襄国,汉初 置襄阳县。1983年襄樊市与襄阳地区合并,辖襄阳、宣城、南漳、 保康、谷城五县和枣阳一市,代管随州、老河口两个县级市,总 面积26563平方公里,人口600万,其中市区面积326平方公里,人 口55万人。 襄樊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汉水流域,自 远古的旧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是我国南北文化交流, 融合的中心地区。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就是在随州市擂鼓墩, 距今2400年的历史。墓中众多文物精美绝伦,特别是一套65件编 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能演奏古今乐曲,被称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秦汉以前,襄樊市为邓、卢、罗、谷、厉、随、唐等 诸侯国之域,随后为楚境;秦汉以后,这里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 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 襄樊境内历史上战乱频繁,人文荟萃。 在3000年的历史中,著名的战役有关羽水淹七军、岳飞收复襄阳 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张自忠抗日、枣庄会战及解放战争 中的襄樊战役等。其间,英才名士灿若繁星,这里是伍子胥、宋 玉、刘秀、庞统、杜甫、孟浩然的桑梓之地,又是诸葛亮、米芾 的第二故乡。 三国时期,东吴鲁肃在评价襄樊时,曾赞叹这里是 “金城之固,沃野千里”。
襄樊概况
位置: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 游。属于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 三阶梯过渡地带。西部为荆山山脉 放武当山余脉的山区,东部为大洪 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北 部地处武当山、桐柏山之间,素称 “鄂北岗地”,汉水流域及南部地 区为较开阔的冲积平原。
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 积326平方公里。
元 二十九年(1292年),属江北河南行中书省襄 阳路。
明 洪武初年,属湖广行中书省襄阳府。洪武九年(1376 年),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
1643年1月(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一度改称襄 阳为襄京。
清朝 时期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 中华民国 2年,直属湖北省政府。3年,属湖北省襄阳道。
历史沿革
襄樊市为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远在 60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 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 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 阳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 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 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 月与襄阳地区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1982年8月被评为 全国“明星”城市,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 城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7月经国家建设部公布为全国大型城市。
序号 名称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1
多宝佛塔
2
绿影壁
3
襄阳城墙
4
夫人城
5
诸葛亮故居
6
谯楼
7
铁佛寺大殿
8
襄樊清真寺
9
老龙堤
10
抚州会馆
11
屏襄门
12
定中门
13
水星台
14
黄州会馆
15
襄樊山陕会馆

别年代
地址

家明பைடு நூலகம்
隆中诸葛武侯祠东3公里

级明
襄阳城东南隅
省 级
汉水中游,湖北省西北部

始建于

东 晋
襄阳城西北角
新出土的陶片显示 襄樊历史 至少3000年
襄阳史志
襄阳县始建于西汉初年,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辖 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县以北的地区。
武帝 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 王莽 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仍
属荆州南郡。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 城内。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控制了南郡北部,置 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 曹魏、西晋 时,仍属荆州襄阳郡。东晋时,因雍州(今陕 西一带)人避难流入襄阳等地,为安置流民,孝武帝于太 元十四年(389年)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 南北朝 时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划出荆州的襄 阳、南阳、顺阳、新野、随等五郡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州 治在襄阳城内。南齐沿仍。梁朝时萧祭以襄阳降西魏,西 魏改称襄州,置总管府。本县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北周 沿仍。
隋文帝 时属襄州。隋炀帝时属襄阳郡。
唐 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贞观初年置山 南崐道,治所在襄阳城内,本县属山南道襄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 襄阳城内)襄州(天宝时改州为郡,乾元时复称 襄州)。
五代 时,属山南道(实即山南东道)襄州。
北宋 时,属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 属京西南路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 “省邓城,入襄阳”,本县辖境遂扩展到汉水以 北,仍属襄阳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