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离析事故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探析

合集下载

某工程桩基础质量事故分析与加固处理

某工程桩基础质量事故分析与加固处理
5 6




密 实 度
松 散 中 密 密 实 密 实
中 密 密 实
土 层 厚度 f m)
1 0 .0 . ~29 0 2 1 ~ 38 . 0 _ O 29 ~ 5O . 0 . O 0O ~ 27 . O . 0
35 ~ 58 .O .O 25 ~ 4.O .O 7
1和 图 2所 示 。
32 基 桩 静 裁 检 测 结 果 .
图 2 Ⅳ类 桩 ( 重 缺 陷桩 ) 严 低应 变实 测 曲线 图
4 事 故原 因分 析
4 1 成 孔 工 艺 .
人 q ̄ T 扩 底 灌 注 桩 , 由 人 工 从 上 到 下 逐 层 用 - ̄ L 是
本 次 静 载 检 测 数 量 为 6 根 ( 径 桩
c n tu to o ie  ̄ u a in,t a e o aiy a c d n wa u o sr cin f p l nd to he c us fqu lt c i e t s s mm a ie rz d.Th enfr e e tprgr e r i o c m n o am s p o s d.The t s wa r po e et r s t e hede i n r q r me s e ulsme tt sg e uie nt.Th o t ci n p ro ss  ̄e e c nsr to e i d wa ho n,a d av r o d r i f r ig e fc sg i d a s . u n e y g o e n o cn fe twa ane lo
平均厚度f m)
18 . 2 31 . 7 4 1 .7 10 . 7
45 .4 36 .9

钻孔桩施工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1

钻孔桩施工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1

钻孔桩施工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1 引起孔壁坍塌的原因很多,如供水管直接冲刷孔壁,或在松散砂土中快速钻进,或停在一处空钻的时间过长;冲击锥或捣渣筒倾斜撞击孔壁,或用爆破方法处理孔内孤石,以及成孔后混凝土浇注不及时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孔壁坍塌。

但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根据土质条件,采用合适的成孔工艺和相应的泥浆质量,尤其在砂性土中选用优质的护壁泥浆更为重要。

如果泥浆密度太小或护筒埋置太浅、护筒的回填土和接缝不严密、漏水漏浆,以致孔内液面高度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对孔壁的静水压力等都是造成坍孔的原因。

此外,清孔后泥浆密度、粘度降低,也会减少对孔壁的静水压力,使孔壁失稳。

孔壁坍塌或沉渣过多事故处理。

首先,要明确坍孔的位置。

然后,将粘土和砂土回填到坍孔以上1~2m;若坍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方可重新钻孔。

当沉渣过多时,应再次清孔至沉渣符合要求为止,对于端承桩不得大于100mm,对于摩擦桩不得大于300mm。

2、钻孔偏斜钻孔偏斜事故预防和处理方法:(1)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

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引水笼头,使其沿导向架钻进。

(3)钻杆、接头逐个检查,及时调正。

主动钻杆弯曲,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4)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

(5)用测孔器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情况后,一般可在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3、扩孔和缩孔扩孔是孔壁坍塌而造成的结果,若只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理。

缩孔原因有二种:一种是钻头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头往往钻出较设计孔径稍小的孔。

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在建筑工地中被广泛使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它是一种深孔定向钻掘技术,能够有效地达到支撑地面的目的,并且大直径挖孔桩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然而,由于其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确保工人和建筑的安全。

1.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施工前,需要建立一个恰当的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规定执行工作,并且及时了解项目中的重要资讯。

在工地上,管理应该始终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情况。

建筑公司应该配置专业的员工进行现场操作,规范施工流程,掌握施工进展情况,以及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等等,保证细节和信息畅通,无障碍的保证建筑的安全。

2.工作人员的培训在施工之前,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学习如何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并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安全规格。

工人必须得到适当的培训,才能正确处理危险任务。

3.合适的设备既然人工挖孔桩的涉及到深孔钻掘技术,那么很明显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专业设备的支持,包括深孔钻机、锤钻、挖孔机等钻掘设备,以及施工用的安全制品等等。

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必须确保所有设备都能正常工作,并且应该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4.现场安全检查在施工过程期间,管理人员应该经常进行现场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通过观察整个施工现场,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设备漏电、气体泄漏、孔道下垮等问题。

及时掌控安全局势可以使施工现场得以保持安全状态。

5.紧急处理计划在施工期间,必须存在一个完备的紧急处理计划,以应对任何可能的现场事故。

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不同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并规定相应的应急程序,包括人员撤离、紧急救援措施以及相关的保险事宜。

6.法律法规施工场所的安全问题也必然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

因此,建筑公司必须了解当地的相关安全制度,并遵守生产安全指导条例,执行与安全有关的法规。

如果违反这些规定,将面临各种不良后果,如罚款、损失、诉讼或其他惩罚等。

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及措施讨论

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及措施讨论

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及措施讨论在建筑工程领域,人工挖孔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施工方式。

然而,由于其施工过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容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深入探讨人工挖孔桩的安全事故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多种类型的安全事故。

其中,坍塌事故是最为常见且危害极大的一种。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如土层不稳定、地下水丰富等,挖孔桩的孔壁可能会突然坍塌,将正在作业的人员掩埋。

此外,中毒和窒息事故也时有发生。

在孔内,可能存在着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如果通风不畅,施工人员吸入这些气体就会中毒甚至窒息。

物体打击事故同样不容忽视。

在孔口附近,若有工具、土石等物体不慎掉落,容易砸伤下方的施工人员。

触电事故也是潜在的安全隐患之一。

施工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如果存在漏电、短路等问题,或者操作人员违规操作,都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那么,导致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首先,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工作不充分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没有准确掌握地质情况,就无法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其次,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是一大关键。

部分施工人员可能为了赶进度或者图省事,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不佩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等。

再者,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例如,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对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

此外,安全防护设备的不足或不合格也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比如,通风设备效果不佳、防护栏不牢固等。

为了有效预防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加强地质勘察工作至关重要。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土层结构、地下水情况等,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根本。

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让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799-72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人工挖孔桩井下作业条件差、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安全技术管理非常重要。

由于管理不到位,以往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1工程概况某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直径为 3.8m,扩底直径5.0m,桩长9.4~10.0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微风化岩,为抗拔桩,设计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工程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空旷,北面距离约80m为珠江河道,基坑支护已施工完成,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混凝土内支撑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形成良好的止水帷幕,减少人工挖孔桩施工受珠江河水的影响程度。

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在基坑开挖完毕之后进行,基坑底离原地面为11m。

该标高以下的地层:松散中粗砂层厚0.60~5.10m;稍密中粗砂层厚0.75~5.50m;中密中粗砂层厚0.73~5.60m;粉质黏土(含粉细砂)层厚0.50~1.90m;全风化钙质和粉砂质泥岩层厚0.50~1.40m;强风化钙质和粉砂质泥岩层厚0.50~7.80m;中等风化钙质和粉砂质泥岩层厚0.50~l0.10m;微风化钙质和粉砂质泥岩层厚0.50~11.10m。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行 , 坑 底 离 原地 面 为 lm, 标 高 以下 的地 层 : 基 l 该 松 散 中 粗 砂 层 厚 06m ~ . m; 稍 密 中 粗 砂 层 厚 .0 51 0 07m~ .0 中密 中粗 砂 层 厚 07m~ .0 粉 质 .5 55m; .3 56m; 黏 土 ( 粉 细砂 ) 厚 05 m~ .0 全风 化 钙 质 和 含 层 . 0 1 m; 9 粉 砂质 泥 岩 层厚 05m~ . m:强 风 化钙 质 和粉 砂 .0 1 0 4 质泥 岩 层厚 05 m~ . m; 中等 风 化钙 质 和粉 砂 质 .0 78 0 泥岩 层 厚 05m~ 01m; 风 化钙 质 和粉 砂质 泥 岩 . 0 1. 0 微
S f c n c a y e s r f g a ee ae Te h o r c au e Bi m tr M o Di
Ari c a g tf i lDi Bo eStk i r a e
YANG e- i g W i n m
珠江河道的水力联系, 减小人工挖孔桩施工受北边 珠江河水的影响程度 。 人工挖 孔桩施工作业在基坑 开挖完毕之后进
【 要】 工挖 孔桩 井 下作 业条 件 差 、 摘 人 环境 恶 劣、 劳动 强度 大, 安全技术管理非常 重要 。 针对 管理不到位 , 导致人工挖孔 桩施 工安全 事故屡有 发生 的情 况 , 绍 了某工程 大直径人 工 介
挖 孔 桩 施 工 安 全 技 术控 制 要 点 。
为 3 m, . 扩底直径 5 m, 8 . 桩长 1m~ . 桩端持力 0 0 9 m, 4 层为 中风化岩、 微风化岩 , 为抗拔桩 , 设计护壁 砼强 度等级 C 0 桩身砼强度等级 C 5 2, 3。
e vr n n s p o ,lb r s e g h i b g a e tc n c a y i n i me t i o r a t n t s i ,s f e h o r c s o o r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离析事故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离析事故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离析事故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工挖孔桩具有施工方便、承载性能好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工程中。

然而在具有较高地下水位的时候,如果一旦施工措施不力就很容易导致桩身混凝土出现离析。

在某工程的桩基工程中一共包括三类桩基,也就是抗压抗拔桩、抗拔桩、抗压桩等。

在对其进行检验之后发现桩基的桩身出现离析的问题,为此,针对导致其离析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加固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标签: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离析;加固设计0 引言现在各种增强和锚固等施工工艺和加固措施的水平变得越来越高,在处理大直径挖孔桩混凝土离析问题的时候,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将工程的严重程度、缺陷位置、嵌岩深度和岩性、地质情况等确定下来。

随后以桩的受力特性为根据实施桩基加固设计,加固方案除了要能够使桩的耐久性和承载力要求得到满足之外,还要对已施工基桩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严格的控制由于事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1 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山西吕梁离石大土河100万吨焦化工程中的精煤大棚,该工程为一大型储煤设施,原设计结构形式条形基础上部设间距3m的框架柱,柱上部为球型网架结构。

该工程于2005年投入使用。

该工程东北部分坐落在深杂填土层上,原设计3:7灰土换填深度没有满足实际要求,最终导致该部位产生大面积不均匀沉降,使大棚产生了严重裂缝,影响了工程的正常使用,后经业主、设计院、勘探单位及我方共同研究讨论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即在条形基础的下部每一根柱的处置位置做人工挖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的终端深度必须进入持力层1.5m,这样每根挖孔桩的深度将达到20m左右。

桩径为1.2m,扩底桩径为2.5m。

2 离析的特点和导致离析事故的原因2.1 离析的特点分析首先,该工程事故的特点就是桩身底部离析,其主要与水下浇筑措施不力以及较高的地下水位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次,其中具有60%的桩基混凝土离析部位具有小于两米的厚度,而这一特征将地下水的主要影响范围反映了出来,在不断浇筑桩身混凝土的同时,比较容易保证中上部混凝土的质量[1]。

某大厦人工挖孔灌注桩事故分析及处理

某大厦人工挖孔灌注桩事故分析及处理

冲积 一砾砂混粘土
粘 土
20 2 2
余岩体(孤石” 。 “ ) () 4 燕山晚期花岗岩 ( ) 。属于硬质岩石 , 按其 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 强风化、 中风化及微风化四带 ,
均 为 良好 的地基 土 。
该场地 属 于地下水 的径 流一排 泄区 , 下水径 流方 地 向大致 为 自北 西向东南 。 以孔 隙型 潜水 为 主 , 主要赋存
断桩现象发生。对工程事故原 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缺 陷桩采取了有效的高压注浆补强措施。
关键词 : 低应 变动 力检测 ; 钻芯 法 ; 工挖孔 灌 注桩 ; 人 注浆 中图分类号 : 4 . 5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0 4 _ 7 6 2 0 ) 7 0 0 —0 U4 3 1 B 10- 5 1(o70— 0 1 3 - 人 工挖孔 灌注桩 是 一 种在 软 弱地 基 上 经 济适 用 的 中等压缩 性 , 随着 深度 的增 加 , 且 强度有逐 渐增长趋 势 ,
线如图 1 示 。 所
表 1 各地层 的力学性质指标及桩 基设计参数
人工填土 第四系全
新统海陆
相 沉 积层
白重作用下的 固结还未完成 冲积淤泥
冲洪积中粗 砂
海 相 淤 泥
1 6
3 8
1 3 5 2 O 1 3 1 1

6 0
1o 4
9 0
2 1
维普资讯
20 年第 7 07 期

西部探矿工程
岩土工程 ・
某大 厦 人 工 挖 孔 灌 注桩 事 故 分析 及 处理
姬 凤玲
( 深圳 大学建 工院 土木工 程 系, 东 深圳 58 6) 广 10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3月下【规划设计】
住宅与房地产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离析事故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探析
马云峰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43)
摘要:人工挖孔桩技术具有施工过程方便简易、桩柱荷载能力较强的优势,所以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施工过程当中。

但是当施工地点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由于施工难度加大,很容易使桩体的混凝土出现开裂、离析的情况。

桩基工程中包含抗压桩、抗拔桩、抗压抗拔桩三种基桩类型,在对基桩进行混凝土浇筑程序后,通过检测桩身出现不同程度的离析。

通过对该工程的基桩芯进行抽取、检测,分析离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该工程桩基受力大小和出现离析部位的不同,采取专业有效的加固方案,根据对后期工程质量的检测,确定了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并为其他工程的桩基加固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直径;挖孔桩;离析;加固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3-0117-01
随着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桩工程中针对桩身的加固工艺和技术也日臻完善。

在解决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桩身混凝土离析的问题上,通过多方检测确定桩身出现离析的部位,以及发生离析的严重程度,根据嵌岩深度以及桩身周围的地质特点,结合基桩自身的荷载力大小,设计相应的加固方案。

加固方案除了能使桩身满足已有设计对受力大小的要求之外,还应确保完善后的桩体能够经久耐用[1]。

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该选用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原始基桩的设计方案,以减少施工成本,从而降低由于桩体离析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1 工程简介
该工程是某百万吨级焦化工程的精煤储存建筑,最初的建筑结构方式为条形基础,在上部设计3m间隔的框架柱形结构,在条形基础结构的上方设计为球形的网架结构。

由于东北方向的建筑结构基础为深杂填土层,而最初设计为3:7的灰土换填深度,这样不能满足工程的基础要求,而发生了东北部分的大面积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裂缝,严重影响了该工程在后期的投入使用。

后经多方共同努力,对建筑工程进行实地勘察,研究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补救方案。

即在条形基础结构下方的柱体放置的位置上在进行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设置,人工挖孔桩的末端的入土深度必须在1.5m以下,保证每根挖孔灌注桩的深度在20m左右,以此来达到修缮加固的目的。

2 离析的特点和离析事故产生的原因2.1 离析的特点
该工程出现离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浇筑工程施工问题,以及地下水位较高造成的基桩底部离析。

除此之外,该工程基桩形成混凝土离析的部位有60%存在厚度小于2m的情况,这一特征恰好将地下水对基桩的影响范围反映了出来,在后期对基桩进行混凝土浇筑工程时,有利于保证中上部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2.2 离析事故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的勘察以及对基桩进行取芯检测发现,该工程基桩发生离析事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
原因:①地下水位过高,加上降水和排
水措施不利,致使排水速度过低,直接
影响了对干孔或者半干孔的施工作业,
从而无法通过使用浇筑水下砼等工艺进
行施工,只能选用最原始的浇筑方式强
行施工。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
粗骨料和细骨料混合不均,最终导致离
析的现象出现;②在浇筑过程中,混凝
土浇筑口与浇筑面之间的距离太远也会
使得骨料与砂浆产生离析,倘若在后续
的施工过程中,对基桩混凝土的捣振工
作不到位,离析的情况也很容易发生;
③由于施工方没有完全认识到,在地下
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基桩施工应当注意的
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人工挖孔桩的施
工质量没有达到需要的标准,同时也缺
乏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监督。

3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离析事故加固措施
在施工方案具体技术的选择中,采
用增加抗拔锚杆的技术,既可以对原有
基桩进行加固处理,又可以充分利用原
基桩中的钻芯检测孔,对后续工程进行
钻孔处理。

直至锚固长度不小于预定入
岩深度为止。

在完成对抗拔锚杆身的处
理之后,将二次注浆管连同钢绞线主体
钢筋置入预置孔内,直至置入物到达钻
芯底部。

在抗拔锚钢筋主体周围设置用
于支撑的环状装置,且保证环装装置之
间有1.5~1.8m的水平距离。

同时注意
将加固装置中的对中装置设置在钢绞线
上,并将导向锚设置在装置前端,每个
扩张环之间设置150m的距离。

在具体加固方案实施过程当中,
首先将一半注浆管至于孔位底部,然后
将具有膨胀特性的水泥砂浆灌注到管
内,灌注过程中要保证对水泥沙施加
0.2~0.5MPa的注浆压力直至将注浆管
灌满[2]。

在完成一次浇筑工程的24h之
后,采用高压注浆管,配以2.0~3.0MPa
的高压对工程进行二次加压。

在使用微
型钢柱对桩身进行加固时,要在桩柱中
心位置设孔。

在按照预定设计完成孔位
设置后,迅速对孔位进行清理,然后将
碎石块放置在底部20cm处,然后将二次
注浆管和直径为12.7cm的钢管一同放进
去。

这种在碎石层增设钢管,在孔底加
入高压注浆管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钢管
受到中风化岩的压力而产生断裂情况的
发生。

如果基桩发生离析的位置出现在桩
体中部,微型管放置的位置就应随之改
变,直接将其置于桩身上方,之后在承
台50m的位置置入微型管,然后将强度
较高的法兰盘焊接在钢管的顶端。

通过
这种连接方式,利用微型管的接入将上
部的荷载传递到下方结构完整的柱身上。

如果前期工程中,在对基桩进行加固的
工程中,只采用高压灌注的方式进行施
工,后期就要利用原有取芯孔将二次高
压注浆管插进去,直至孔底,协助完成
注浆工序。

这种情况下,只要对基桩通
过低压注浆的方式对取芯孔进行封堵,
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
中,由于施工单位缺乏对施工地点地质
状况的详细调查,很容易使桩身出现离
析的情况。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做好全
面的调查分析工作,在施工指导过程中,
针对不同地质的特点,在施工技术的选
择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施工质量。

后期在对桩身离析事故进行补救时,可
以根据离析发生的位置以及严重程度相
应地设计加固方案,要在最大限度地利
用原有桩体设施的基础上,保证基桩的
荷载力,以此来减轻离析事故产生的经
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邵广彪,孙剑平,江宗宝,等.大直径人工
挖孔桩离析事故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C].第十
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260-264.
[2]徐晖.某工程人工挖孔桩离析事故分析及处
理[J].建筑设计管理,2014,(3):91-93.
[3]徐传亮,光军.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
在高层建筑基础中的应用[A].2005年度山东建
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4.
[4]黄小娟,赵新铭.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在
高层建筑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
工作委员会.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
论坛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
员会,2008:1.
作者简介:马云峰,男(1982-),硕士,工程师,
研究方向: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

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